哥哥開始看這套書 What was 薄薄的一本
但滿滿的知識!我是先買27冊的版本
介紹:
What Was系列歷史事件27冊 英文原版 中小學生人文歷史百科讀物
以說故事的形式介紹國外著名的歷史遺跡與歷史事件。
語言和敘事簡單易懂,每本書一百頁左右的長度也很容易讀完,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課外閱讀教材,
書中穿插了許多背景知識和豐富的幽默線條插圖,相信孩子們會找到更多的收獲和樂趣。
每天固定閱讀及每天不同的英文卡通(我們都看Nextflix)
#英文卡通
早餐會看20分鐘 (每個小孩各5分鐘+媽媽5分鐘)
中午會看30分鐘 (加上看一篇新聞)
晚餐會看20分鐘(看德文佩佩豬跟卡通)
早餐會看20分鐘 (每個小孩各5分鐘+媽媽5分鐘)
通常都是小弟先看,二哥再來大哥再來媽媽
有媽咪問說 如果小孩覺得看不夠怎麼辦?
這一開始就要先講好規則,我們每個都五分鐘
時間到就換人, 不遵守規定的人就不要看 媽媽自己要嚴格執行這個規定, (不然一定會出現 每天都會有孩子盧媽媽看完這個階段就好
或是再看2分鐘就好 這種話~ )
時間在正前方 一開始會三分鐘兩分鐘的提醒他們
使用3C 家長都一定要事先跟孩子溝通 講好規則 大家遵守
時間到就關掉, 當然也有看過頭的時候
當天晚上如果哪件事情沒完成, 也會跟孩子檢討今天時間規劃的部份跟哪裡需要調整 每天都做調整 對時間掌握就會越來越好.
#英文音檔
最近聽13層瘋狂樹屋 ,The cat in the hat,德文兒歌,Harry Potter .Ronald Dahl Mr.fox -輪替
通常這是在用眼30分鐘後 會休息10-15分鐘時聽的
有媽咪問:
但是小孩邊聽邊玩 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聽進去?
我是覺得 一開始如果孩子不習慣音檔 可以先選簡單他程度內或以下他有興趣的先聽, 不要一下就給科普就給海尼曼這種(無聊)
先從孩子有興趣的開始給,也不一定要有書
聽跟閱讀的書單是完全分開進度.
聽有聽的進度 , 讀有讀的進度 並不互相衝突.
有好幾個夜裡 到現在都是, 我花好幾個小時再找我兒子可能會喜歡的音檔或是書籍 或是各大群組每一條訊息我都看過消化過,
覺得有可能我兒子會有興趣的音檔 我都先全部訂閱下來
然後隔天一個一個試
不愛的就換掉 或是改天再播看看也可以
不強迫他一定要聽熱門的或具有什麼知識性的
就先讓他耳朵能打開 能接受就好
之後再慢慢加深 進度就會慢慢上去了
#口說練習
哥哥目前是上一週三堂西雅圖暑期班
Tutor DGCS 週日一堂.Cambly 兩堂
二哥上Katon 一週三天
小弟上Cambly kids 一週五天
其他時間我有規定他們每天講20分鐘英文對話
一周有六天 每天講20分 週日可以去外公外婆家打Switch
一人15分鐘 因為我家沒有電動 這點就非常吸引他們
所以目前都有確實做到 我週日也一定會帶他們去玩
如果你答應孩子獎勵 如果他們有做到 媽媽自己也一定要做到
不然以後說的話 孩子都不會相信 也很難執行規定跟原則
#讀
看完瘋狂樹屋3本
學樂True
You wouldn’t want to be
圖書館3-4
藍登4(看時間)
樹屋百科(看時間)
雜誌
哈利波特 休閒時間看
其他書就零散時間看
三寶媽艾莉絲的育兒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49984926082153
易讀教材 在 貓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薑薑!英文字母書盒收到了,開箱🥰🥳~
Alphabet Readers Treasure集結了台灣插畫創作者們,各自完成獨一無二的可愛字母書。
收到的當下馬上翻閱大家的作品,不得不說~真的每本都超級可愛🥰,看見自己的蟲蟲扭扭印得很好,也放心不少。
我的字母有兩本呦!扭扭蟲的是《Wiggle, Wiggle, Wiggle》,另一本就賣個關子😺。
這是一篇繪者推薦文無誤。
這套字母書有很多我認識的插畫家們參與,包括最近連連獲獎的廉恩跟Mori,奔放可愛的筱琦,總是暖心的海蒂朵兒,畫風細膩的鄭潔文,大樹榜樣的林柏廷老師~
內容很適合低齡的孩子用韻文來認識字母跟簡單的單字,雖然我兒子小五有點太熟,但拿來練習朗讀跟背單字也是挺剛好,疫情期間來正是時候!(多了例行公事可以丟給他忙XD)
擺拍到一半貓又來了,他一定是感受到我的興奮喜悅非得來蹭個熱度不可。
總之,真心推薦給有低齡(3~12歲)孩子,或快樂學英文教材的朋友們:)真心覺得大家都畫得很用心,文字也易讀,是很棒的英文入門教材,現在正是有團購優惠的時期,原價2480>>1560💝
專屬購買聯結傳送門🚪
https://gbf.tw/emx9a
易讀教材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都是「紙上談兵」,為何韓信一路開掛,趙括馬謖卻活成了悲劇?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嶔
中國古代兩個「載入史冊」的「紙上談兵典型」,正是趙括與馬謖。
這二位,一位戰國時代的將門虎子,一位東漢三國時代的名門驕子,都是自幼熟讀兵書。別看沒怎麼帶兵打個仗,卻是出口就成章,動輒就是高論金句,「賢才」的好形象閃閃發光,可一旦執掌重兵,所有一切就都毀個干淨。一個在長平生生毀掉趙國四十萬精銳,一個在街亭送大禮,活活斷送了諸葛亮的「北伐夢」。「紙上談兵」的人生悲劇,也被各類正史野史大書特書,成語歇後語都「貢獻」了一堆,出名的反面教材。
但比起這二位「反面教材」來,貴為「兵仙」的韓信,卻也常惹來一些「歷史票友」們的「不服」聲: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不假,可你韓信在劉邦軍團裡「登壇拜將」前,不也是從沒獨立帶過兵?不也是靠了「紙上談兵」獲得蕭何的賞識,這才一飛沖天的?可為什麼趙括馬謖接下來見光死,韓信卻能一路開掛,親手打下西漢王朝的開國江山?難道這事,真是只能看命?
乍一看去,成功的韓信與失敗的趙括馬謖,都是紙上談兵,但事實是,哪怕人生可以如打游戲般「存檔重來」,再給趙括馬謖十次百次機會,韓信的成功,他們也照樣連邊兒都摸不著。論原因,這既不是「才華」的事兒,更不能怨命。因為,別看都是「紙上談兵」,但韓信的成長歷程,卻更接地氣。
趙括與馬謖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家境優越。一個是趙國戰神家的少爺,一個是襄陽馬家的貴公子。他們滿腹的兵法韜略,都是靠著優越的家室,每天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由於接觸的圈子非富即貴,肚子裡也真有貨,所以經常比人看得高看得遠。但這樣的成長過程,做個參謀動嘴皮子,那還算富裕,真刀真槍去幹仗?那還遠遠不夠。
因為戰爭,這樣一個無比殘酷的考驗,首先的成敗要素,不是看得多遠,而是紮紮實實解決眼前的事兒:一場仗兵馬多少,糧草多少,士氣怎樣?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內部矛盾錯綜復雜,作為軍事主將,每天是否能解決一團亂麻的問題?樁樁件件,都不是讀幾本書,懂幾句教條就能解決的。別說碰上「長平之戰」「街亭之戰」這樣的大戰,就是日常生搬硬套,出亂子也是板上釘釘。
做旁觀者,大可高談闊論,但作為執行者,眼光再遠,卻要從眼前的事兒做起。知易行難的道理,放軍事上就是實實在在。
而韓信,這條恰是大不同:作為一個窮出身的青年,別看韓信二十五歲不到就「登壇拜將」,但這之前的日子,卻是各種酸甜苦辣盡嘗:早年在鄉間苦學武藝兵法,卻也落得沒了飯轍,後來趁著天下大亂去投軍,先在項梁處做大頭兵,又在項羽身邊做郎中,然後又跑去投劉邦,當了個治粟都尉。除了沖鋒陷陣,就是站崗放哨管錢糧,做的都是苦活累活,偏偏還滿懷一個將軍夢。白眼歧視自然也不少受,「鑽人褲襠」的事兒,放在他這段人生裡,其實不算是個事兒。
但也恰恰是這樣一段特殊的經歷,讓一直在思考戰爭的韓信,徹底懂得了戰爭。比起站在別處通過「讀兵書」瞭解戰爭的趙括馬謖來,韓信身處戰場的最底層,更親身經歷了「項梁敗亡」「項羽破釜沉舟」「鴻門宴」等震撼大事,既看過了屍山血海,又多次死裡逃生。可以說,趙括馬謖的兵法韜略,是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韓信的每一個軍事信條,卻都是以一次次血的教訓,經歷生死考驗後領悟的。
這其中的含金量,當然大不同。趙括馬謖們的「謀略」,好些都是「拍腦袋」。韓信的每一次抉擇,都是在深接地氣後,找到的最靠譜的路。其中的執行力,自然大不同。
尤其說明韓信「接地氣」水平的,更有「蕭何舉薦韓信」的典故。好些歷史票友都認為,韓信是通過對蕭何的高談闊論,順利獲得了賞識與舉薦。但想想蕭何的身份就明白,秦朝老吏出身的蕭何,一直做的就是兵馬錢糧之類的苦活,最討厭的就是誇誇其談。倘若韓信只是「高談闊論」?恐怕分分鐘就要被拉出去打板子。他首先能夠打動蕭何的,必然是他在「治粟都尉」等崗位上,實實在在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也正因這接地氣的過程,「懂得戰爭」的韓信,才到達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境界:無論手裡是個把人還是百萬人,他都能清楚知道,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如何運轉,再一團亂麻的問題,他都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多麼魚龍混雜的隊伍,他更能迅速捏合成鐵拳,形成犀利戰鬥力。
特別是在楚漢戰爭的決戰階段,擔負側翼出擊任務的韓信,麾下的部隊常被「領導」劉邦調來調去,他經歷的好些惡戰,手裡頭都只能用些新兵蛋子。比如著名的井陘口之戰,面對趙國絕對優勢絕對地利的大軍,韓信手裡的三萬軍隊,竟連基本的軍事訓練都沒做過。可就是在這樣的絕路下,這群「新兵蛋子」卻在韓信的指揮下,沒有嘩變沒有潰散,反而爆發強大戰力,上演「背水一戰」的奇跡。
後人多看到「背水一戰」的操作裡,韓信神奇的謀略,但是,若沒有這「接地氣帶兵」形成的強大凝聚力,謀略再好,這三萬人也要埋進水裡。
此情此景,比起「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的趙括,或是「居高臨下」扎營後,就遇到士兵嘩變的馬謖,必須說,這就是帶兵境界上的差距。
補充說一句,「接地氣」這事兒,也和窮富無關。不止韓信這樣的「窮孩子」可以接地氣,哪怕「富貴」如西漢霍去病,自幼錦衣玉食,還常被吐槽「不懂士兵疾苦」。可每次硬仗惡仗,他多次帶兵長途奔襲,一路殘酷考驗,部隊卻從來不亂,總如鋼刀一般砍翻敵人。沒有「接地氣」的磨練,沒有「多多益善」的帶兵境界,根本做不到。
也同樣是因為這差距,所以不管面對怎樣的惡戰,「接地氣」的韓信都不會「拍腦袋」,而是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比如濰水戰役,面對數倍於自己的齊楚聯軍,韓信並不生拼硬打,而是虛虛實實,把對手引進自己預設的戰場,一開閘全淹進水裡。這全程操作,看似是對手太蠢,但每一步,都把天時地利用到極致,紮紮實實的謀而後動。
如此傑作,比起長平戰場上,簡單粗暴推翻原有戰略,然後一頭扎進秦軍包圍圈的趙括,以及擅自更改戰略,迷信書本上「居高臨下」的馬謖,又不知高出了多少。
以這個意義說,古代有多少奮斗者,滿懷著「韓信夢」,卻悲劇地活成了趙括馬謖。因為書容易讀,事情卻從來不容易做。無論是殘酷沙場,還是任何行業的「戰場」,決定勝敗的,從來都不是「天賦」「高論」,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真諦:接住地氣,扎實做事。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三國志》、李鐘琴《奇正軍神》、李興斌《論韓信的用兵藝術》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紙上談兵 #高談闊論 #韓信 #趙括 #馬謖 #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