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蜂園 #體驗活動 #新竹景點
體驗完愛蜂園一遭後才發現蜂蜜實在得來不易!牽涉到許多外在因素,最後才能得到各種蜂蜜產品❗️
⚠️有些照片蜜蜂🐝有點密集,請謹慎觀看🤭
❶體驗行前解說
一開始先行前解說時著重講解到每個人穿戴護網的目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蜜蜂卡在頭髮內, 這樣的解釋還是第一次聽過ㄝ😮😮
❷蜜生態導覽&知識
蜜蜂有分工蜂、雄蜂和女王蜂,各種蜜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工蜂🐝:所有的工蜂都是雌性蜜蜂,壽命約40天,工作內容有採蜜、釀蜜、餵養小蜂、製作蜂巢和防衛敵人等。工蜂採蜜時會先吃飽,再將剩下的儲存到蜜囊內飛回來後吐出來給同伴吃剩餘的再儲存到六角網格蜂巢中,感覺一生都忙於奔波很可憐😢
🔹雄蜂🐝:雄蜂沒有針不會叮人,壽命約80天,不需要外出採蜜,一生就只有一個任務:和蜂王交配,但任務結束後工蜂會阻擋雄蜂回巢只能在外自身自滅🤣
🔹女王蜂🐝: 因為吃的是蜂王乳所以壽命可達3-5年,雖然壽命長且負責的工作只有產卵,但在位期限通常1-2年而已就會被人工替換成更年輕力壯的女王蜂😅
⁉️蜜蜂冷門小知識
◾其實我們吃的蜂蜜是蜜蜂吃剩的😂
◾養蜂人採收蜂王幼蟲尚未吃完的食物,那就是蜂王乳!(媽媽當天就買了一罐回家😍
◾成熟的蜂王每天產卵約1500-3000個,總卵重約1公克,當天所產下卵的總重竟超過蜂王的體重!
◾有荔枝、龍眼、野花等蜂蜜種類是因為蜜蜂當時採收不同品種的花蜜ㄛ。
◾由於蜜蜂所在位置不一定接近果園,所以時常會將養蜂箱運到靠近果園的地方,和果園屬於互利共生的關係,其中有趣的是搬運過程要在夜晚進行,不然白天工蜂出去採蜜回來後會無家可歸😅
◾果園狀態、天氣、蜜蜂內鬥、其他品種蜜蜂攻擊、人工管理不善等等都有可能使蜂蜜產量銳減,有可能一整年都沒有蜂蜜可採收😰
◾可以利用蜂蜜來製作許多美味料理,像是最近中秋節的特製蜂蜜烤肉醬等🤤
❸蜂蜜採收體驗
第一頁小短片有採收過程介紹,要記得看到最後😉
❹愛蜂園介紹
愛蜂園整體環境乾淨整潔,老闆用心解說蜜蜂相關知識並認真經營養蜂場,這次跟著家人一起來體驗覺得收穫滿滿❤️大家有機會也不妨來此參觀體驗,體驗採預約制須提前一周以上預約,共有四個時段可以選擇。
體驗費用:$150元/人 (三歲以下免費)
預約方式:
①電話: 03-5563939
②愛蜂園FB粉專
③愛蜂園官方LINE:@nci3542r
#貝殼趴趴走 #貝殼in新竹
~~~~~~~~~~~~~~~~~~~~~~~~~~~~~~~~~~~
#蜂 #蜜蜂 #蜂農 #養蜂 #體驗 #初體驗 #純蜂蜜 #蜂王乳 #養蜂場 #蜂蜜醋 #台灣蜂蜜 #蜂蜜蛋糕 #蜂蜜啤酒 #生態體驗 #親子旅遊 #半日蜂農 #一日體驗 #新竹蜂蜜推薦 #新竹景點推薦 #新竹伴手禮 #新竹美食 #竹北美食 #竹北景點 #南寮美食 #南寮景點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
易 種的花 在 動物溝通情緒療癒師-薩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寵物溝通 No.1946》
🏠 你在做什麼呀?
🐶 在放鬆
🏠 平常你都怎麼放鬆呀
🐶 在地上爬,在墊子上走
🏠 怎麼個爬法呀?
🐶 坐臥的姿勢
🏠 你身體現在有哪裡不舒服嗎?
🐶 容易心情煩躁,沒耐心
🏠 那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嗎?這會讓你有什麼表現嗎?
🐶 很少有人對我好,慌慌張張,不想亂跑
🏠 為什麼這樣說呀,一家人都很喜歡你,對你都很好呀?
🐶 限制我飲食,唸叨我做事
🏠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我感覺沒有自由
🏠 什麼意思呀?
🐶 可以去很多地方走路,可以多點菜
🏠 以前不都是每天早上去很遠的地方走路嘛
🐶 最近走的路都是一些小地方不寬廣
🏠 多點菜是什麼意思呀?蔬菜嗎?
🐶 粥,裡面混很多食物
🏠 你喝過粥呀?你什麼時候吃過這個呀,我怎麼不記得給你吃過這樣的,你以前去個很遠的地方嗎?你喜歡去哪裡
🐶 喜歡去有田的地方踏青
🏠 你是小時候去過這樣的地方嗎?
🐶 沒有印象,只知道那很美
🏠 你為什麼在籠子里總低著頭,或者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叫你你也不抬頭
🐶 心情不好啊
🏠 去醫院之前你不這樣的,是在醫院有什麼不好的事嗎?怎麼從醫院回來沒精打採的,走路也很慢
🐶 覺得沒有感覺到被愛,覺得那裡很陌生沒有認同感,然後我都在尋找東西,尋找自己的味道
🏠 醫生說,最近你不能走很多路,吃很多東西,等你好了我們就還出去玩,可以嗎?
🐶 我想混很多食物來吃
🏠 晚上給你蔬菜包好不好
🐶 有沒有好一點的,小骨頭短短的
🏠 你想吃骨頭嘛?
🐶 想加點肉塊
🏠 那平常爸爸用來讓你磨牙,前幾天撞車撞到腿很痛嘛,這兩天都有吃肉塊還有蛋黃呀
🐶 小腿還痛,後腿,每次抬腿都覺得吃力
🏠 所以你需要靜養
🐶 我真的很喜歡走
🏠 你覺得怎麼樣會好的快點呢?
🐶多吃點肉吧,我想吃點肉,然後多點食物陪伴我
🏠 走多了會讓你更痛呀,我們休息好了,病好了我們出去每天都走路,好不好呀?你來新家這一個多月還適應嗎
🐶 我想到處走走看看,聞聞味道,熟悉這裡
🏠 好的,知道了,你想不想你的媽媽和以前的家
🐶 我感覺我需要適應新生活,我不想再過沒有人在家的日子
🏠 為什麼牽繩子你都不願意走呢?以後都得牽著繩子帶你出去呢,這次就是因為沒牽繩才被車撞到
🐶 我喜歡自由呀,走的也夠快
🏠 你之前的家裡,沒人在家嗎?
🐶 都很晚回來
🏠 可是現在小狗狗走路都要被牽著。希望你能習慣,好不好呀,我答應你,在沒人沒車的地方放開你,讓你好好玩
🐶 我喜歡去有田的地方,那裡很自由
🏠 好的,我們以後多帶你去山邊玩
🐶 還要吃小點心
🏠 好的沒問題,自從你來了新家,大家都喜歡你,覺得你特別乖,你為什麼這麼乖呀
🐶 我不是乖,我是感覺大家都不愛我
🏠 那你喜歡家裡的誰呀
🐶 我喜歡熱鬧的氣氛,裡面看到有爸爸媽媽,還有另外兩個人
🏠 你覺得怎麼樣才能讓你感受多一點的愛呢?就多帶你出去走走嗎?
🐶 過著有人陪的日子
🏠 你為什麼喜歡吃種的花呀,那我呢?你不喜歡我?
🐶 一時興起的,有時會想吃幾口
🏠 你喜歡家裡的另一隻狗嗎?
🐶 他過得比我舒適,我感覺他是受人喜愛的
易 種的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西班牙生活 ~ 陽台上鮮艷的天竺葵 (Geranio)】
導遊的家裡有個小陽台,陽台上種的是西班牙陽台上最常見的花卉 Geranio(天竺葵),不怕風雨也不怕烈日,不用澆水也不用照顧,照樣開得繽紛燦爛,所以是西班牙最容易栽種的花卉。
西班牙人幾乎家家有陽台,而且不像台灣把陽台封起來,都是露天的,而且陽台上十之八九會栽種天竺葵,有些人家還會在陽台上放上桌椅,伴著鮮艷的天竺葵喝下午茶、用燭光晚餐。
#西班牙 #陽台 #天竺葵
易 種的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wPg2p6Hf_k/hqdefault.jpg)
易 種的花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花膠,幾乎是過年必備海味之一,但花膠由不同的魚鰾製成,那麼多不同品種的花膠應該如何選擇呢?海味老字號永泰行助理總經理陶贊新(Jentzon)今次就教大家如何選靚花膠以及如何分辨花膠種類。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b_iHOt05rw/hqdefault.jpg)
易 種的花 在 另一種美 紫色喜蔭花 易種植,新手也能成功 花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喜蔭花除了泥種,水培都得,都會開花的,另一種美 紫色喜蔭花 易 種植,新手也能成功 花語:懦弱、嬌羞 為苦苣苔科喜蔭花屬多年生常綠草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