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團錦簇:我的生活學習之旅
我住在內湖的金湖路,早上有空時,我會沿著金湖路走到康寧醫院後頭的公園運動,這樣來回6,000步左右。週末時,我會把車開遠一點,到瑞光路、陽光街隨興走走,然後幫太太到湖光市場去買菜。太太沒逼我做這件事,是我覺得菜太重,她提起來很辛苦,不如我順路做這件事吧!
昨天突發奇想,想看看一路過來我到底認識幾種植物。我決定以100種為目標,把這幾段路當成學習之旅。首先我發現社區鄰居種了「無花果」、「人蔘果」、「木瓜」、「楊桃」、「柚子」、「芒果」、「橘子」、「咖啡」、「櫻桃」、「番茄」、「檸檬」等至少12種經濟作物。
家門口小院子裡的「山櫻花」,櫻花樹上包纏著幾朵蘭花是朋友送的盆花餘蔭,這幾朵花三不五時綻放,也讓小院子更有生氣。院子裡除了櫻花、蘭花,還有媽媽給我的一盆「一點紅」,我每年從院子裡散落的小株「夏槿」移植成一盆,剩下就是彩葉芋、蒜香藤、虎爪蘭、桂花、石竹,夏季裡奄奄一息的聖誕紅,以及在聯發科帶研發團隊的表弟送的,兩棵不用澆水也能活的「空鳳」。唉,聯發科的人真辛苦,連種植花草都得自我約束。
走到巷子裡,可以看到馬拉巴栗、路旁自生的日日春,鄰居種了有染井吉野櫻與玫瑰,社區門口的兩戶有大棵的福松,主人是個牙醫,挺能種的,屬於綠手指等級的高手,社區外樹下則是盛開中的「馬櫻丹」。
出了門,社區的行道樹主要有兩種,槭樹與楓樹,隔壁的社區則有高大的小葉欖仁,金湖路上的行道樹大多是烏桕,大湖旁是大花紫薇,往前走則有不少黑板樹,康寧醫院前有不少樟樹,民權東路圓環則是大王椰、黃椰子。
社區門口往下走有個獨棟的大戶人家,種了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矮樹籬。門口主要是夏天盛開的九重葛、軟枝黃蟬。這整塊建地當初可能同屬於一個地主,有個獨門獨院的大宅院應該就是他們家。唉,當初國父說「漲價歸公」,100年過去了,沒有人實現過這個理想。
對面就是曾被選為台北市小公園典範的麗湖公園。只有400坪大小的公園,種了很多欣欣向榮的植物。包括兩棵我看著長大的落羽松,還有洋紫荊、鳳凰木、錫蘭葉下珠、春不老、胡椒木、雞蛋花,麗湖國小對面還有個小公園,那裡頭有幾棵流蘇,每年四月盛開如雪。湊上附近幼稚園門口種的茄子,與即將枯萎的四季豆,以上總共50種,跟大家分享。剩下的50種難度會更高,希望下週可以達成任務。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周末好去處—荃灣南豐紗廠木棉遊 昔日福來邨木棉處處 工作坊教你用木棉花做染料 「棉棉」頭上飛花~每逢3月初,都是木棉樹盛開的季節,大大朵紅色花果實,十足小時候玩的毽球;除此之外,萬千棉絮在空中飄浮的景象,更是每年春天到來的信息。棉絮以風傳遞繁衍,各位必然理解,但由於城市的灰塵,令棉絮混入了雜質,被...
春不老 移植 在 張慧慈 --- 從平淡到精彩的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慧眼看世界——永生不死
2015-01-28
三十年後,我們會變成怎樣?如果能永生不死,大家會快樂嗎?
若果近日你有留意由全球一眾科技達人所舉行的未來論壇,便會發現人類未來的生活除了好像「多啦A夢」的世界外,還與「阿凡達」相似。三十年後不算太久,有科學家已預期到時基因信息科技普及,人們只要到健康中心做一次復修工程,讓護士在身體植入十幾個特定基因,即使當時你已是百歲老人,翌年都可以用二十歲的外貌展開新生活。
另外,有俄羅斯科學家正進行真實的「阿凡達」工程,只需五至十年,人類大腦就可連接自主系統來延續生命;再過二十年,大腦亦能移植到代替舊驅體的「阿凡達」或任何形體上,而人類的心智可依靠這種永垂不朽的狀態長存下去。
在這些科技預測中,我對能返老還童的技術充滿期盼,反而對「阿凡達」卻不感興趣。因為自己的肉身,即使有很多缺陷,也是伴隨我成長的一部份,所以能重獲青春,已經心滿意足。倘若下半生要大腦跟不認識的「阿凡達」或不死的驅殼連結,我怕心理會出現不平衡。如果這種科技不幸被壞份子佔用,社會還會安寧嗎?真是天曉得。
當出現返老還童的技術時,貧富懸殊所產生的極端世界將會更嚴重;屆時可能會將長春不老者列作上等人,至於會衰老死去的人則變成下等。
張慧慈
(歡迎分享)
春不老 移植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周末好去處—荃灣南豐紗廠木棉遊 昔日福來邨木棉處處 工作坊教你用木棉花做染料
「棉棉」頭上飛花~每逢3月初,都是木棉樹盛開的季節,大大朵紅色花果實,十足小時候玩的毽球;除此之外,萬千棉絮在空中飄浮的景象,更是每年春天到來的信息。棉絮以風傳遞繁衍,各位必然理解,但由於城市的灰塵,令棉絮混入了雜質,被指會引起呼吸道疾病,令有關方面近年起大力砍伐木棉樹。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木棉其實全身是寶?近日南豐紗廠所就以木棉樹為主題,舉辦了名為「幸會木棉」的展覽,由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嘗試梳理人與木棉樹的交叠,了解人與樹木的關係,提醒各位真正實踐「人樹共生」。今次由「幸會木棉」的導賞員蔡寶賢(Bobo),帶領我們遊走荃灣區的木棉樹,了解時代變遷及各景點的獨特之處。
荃灣於十多年前開始成為新市填發展的重點地區,除了貫通整個社區的行人天橋外,大量土地亦被私人發展商收購興建新式屋苑,而位於楊屋道近龍華戲院舊址位置,有一棵近50年的木棉樹屹立在新屋苑的正中間。雖然看似擁有不錯的生長空間,但仔細一看,樹身出現的支架,加上連接地底的泥土出現的洞口,縱然是木棉樹開花的季節,花朵卻完全失去蹤影,不禁令人懷疑樹木的健康,到底是氣候變化,還是人工移植的問題呢……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309/C455YNIFVNHYLPZTDDRF7WW3U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荃灣 #南豐紗廠 #福來邨 #木棉花 #本地遊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fs9VanfFDA/hqdefault.jpg)
春不老 移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介紹
訪問作者:阿布 醫師
內容簡介:
30分鐘急救極限到了……
我們停手,就代表了一切的結束;
然而我們不停手,一切就不會結束嗎?
▌寫下這一篇篇手記時,他仍是青春帶點莽撞、滿懷醫學想望的學生;
曾經的實習醫生,如今已是主治醫師,成為帶領那些年輕自己的人。▌
◆◆◆
我還活著,
但是有一個比我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倉促而忙亂地離開了;
死前的最後半個小時竟然是我、
這個沒大她幾歲的實習醫師,
在拚了命地代替她心臟的功用……
◆◆◆
‧他著迷凝望著主治醫師的手在患者身上自信輕飛,似一支精湛完美的命運之舞;也是同一雙手,在宣布病人搶救無效後,頹喪地垂下血汙白袍身側,瞬間蒼老。
‧他戰戰兢兢地赴火車站「面交」眼角膜,四周人們毫不知情擦身而過的是一層透明遺體,剛從死神手中被奪下,即將新生。
‧每天為病人抽第一管血,趁病人清早迷迷糊糊,只求「一針見血」,沒想到一個不小心換他被針扎!等待著血液感染結果的宣判,他忍不住開始為自己的生命倒數……
每一位醫師,都曾拿手術刀會抖、面對病人得戴口罩掩青澀,也都經歷過無數拚了命急救,最末仍得向死神投降的心痛。《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正是每名醫者莫忘的初衷,急診室、內科、外科、燒燙傷中心、小兒科……人間最赤裸裸歡生悲死的場域,激盪出精粹而坦露、碎心亦溫馨的生命火花。
生命的實習輪轉,撞擊著每個醫師都曾有的初心,更是使一名醫者生出仁心,對生命最無盡的扣問。
作者簡介:阿布
1986年生,現為精神科專科醫師。
著有散文集《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寶瓶文化新版,2019);本書於2013年由天下文化初次出版,入選台灣文學館文學好書推廣,銷售創佳績,並獲多所高中、職列為推薦閱讀。書中收錄的〈拍痰〉獲第五屆懷恩文學獎首獎,並選入國中國文教材,〈結繩記事〉獲第三十四屆聯合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移植〉獲2011中興湖文學獎散文組第三名,〈面具〉獲第二屆新北市文學獎散文佳作,〈臨行密密縫〉收入《耕讀──150本閱讀的小美好》(五南)。
另一本散文作品《來自天堂的微光》(遠流,2013),獲第64屆「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兒童少年讀物獎,並入選文化部第36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並著有詩集:《此時此地Here and Now》(寶瓶,2018),《Jamais vu似陌生感》(寶瓶,2016),《Déjà vu似曾相識》(遠景,201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pFnUlmneSk/hqdefault.jpg)
春不老 移植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11)正宗湖南燒餅 多種口味驚艷顧客
高雄有一家燒餅店,酥脆的燒餅口味多達十八種。餅店的老闆娘是遠從湖南嫁過來的,她說小時候生活困苦,外婆總是把家裡剩下來的食物包進餅皮,下一頓再吃。所以燒餅裡的酸甜苦辣她都嘗過,也發現了餅皮裡的滋味,原來可以變化萬千。嫁來台灣以後她就把各種味道包進燒餅裏頭,特殊的口感客人解了饞,她也解了鄉愁。
店家資訊:
邵陽燒餅
電話:(07)698-7371
地址:高雄市茄萣區濱海路一段558號
(00:07:56)用心對待每樣餡料 成就三代春捲王
如果把每一樣事情都做到好做到位,累積起來的能量是相當有力道的,像是高雄這家傳承三代的潤餅店,每一種餡料都認真對待,連潤餅皮也自己半夜製作,成就出顧客心中無可取代的好味道。
店家資訊:
三代春捲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中山橫路1號
電話:07-2858490
(00:16:03)老字號蔥肉餅 阿嬤盼重見光明
高雄左營有一個四十年的蔥肉餅攤是在地人的美食回憶。這幾年老闆娘做餅的動作越來越吃力,因為阿嬤的眼睛視網膜病變,左眼已經看不到,她靠著微弱的視力繼續捏蔥油餅,希望攢夠了錢能做視網膜移植,再次重見光明。
店家資訊:
蔥肉餅
高雄市左營區軍校路94號
電話:0932-994-461
(00:20:55)隱身巷弄切仔麵 堅持古早味飄香八十年
店面隱身在巷弄裏頭,生意還是好的不得了,這個店家肯定有讓顧客不得不鑽進巷子的理由。就像高雄這家八十年的老麵店,因為巷子租金比較便宜,老闆就把成本花在品質和服務上,就連餐具也堅持用懷舊瓷器,因為怕有破損以後買不到了,還特別大批蒐購,光是倉庫內囤了200套。
店家資訊:
鄭家切仔麵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201巷7號
電話:07-561-0706
(00:29:00)手工香豬捲 捲出真英雄的眷村味
三十初頭的年紀已經當上少校,這個軍官原本以為自己從此平步青雲,沒想到官場並不如意,後來他拋掉身段,放下自負,用媽媽的拿手眷村菜,在市場擺攤。他說,能把大起大落的經歷,轉換為奮鬥的能量,才是人生戰場上,真正的英雄!
店家資訊:
王媽媽香豬捲
(07)806-8825
高雄市小港區飛機路465號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0nkvxnuLE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wCxbyhPC16IDKmPDkY8kgqdYa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