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24日,盟軍開始轟炸停泊在廣島吳市海軍基地,日本海軍僅存的數艘大型軍艦。在經過連日的轟炸後,這些船艦無不沉沒,即便倖存卻也重創。同時,美軍於港外布雷,大日本帝國重要的軍港,吳港,至此完全失去機能。
1945年8月6日,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引爆;三天後,第二顆原子彈被投在了長崎。一個多禮拜後,昭和天皇向日本民眾發表《終戰詔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此暫且畫上句點。
戰爭是殘酷的,成長於承平之世的我們,估且能如此置身事外的評斷過往的時間片段,以及種種的功過。但是那七千萬,不分軍民,因戰爭而死去的生命,他們又是如何面對自己的命運呢?如果他們僥倖活著,又會如何評論那段時間呢?
但,歷史沒有如果,所以才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日本作為二次大戰的侵略國,在終戰75年之後,至今不斷否認、逃避許多屬於他們的戰爭責任,執政者對於許多的侵略事實絕口不提,不論是慰安婦問題、殖民壓迫以至於屠殺,這些歷史的過錯,當然是應該被追究與檢視的,甚至應該被銘記。
但這並不代表,許多因戰爭而衍伸到「人」身上的悲劇就不該被重視。對於日本而言,就是兩次原爆。這不只在廣島、長崎的人民,以至於日本,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永遠的傷口。
兩次原爆或許在當代被視為是終止戰爭的最佳利益,但實際上,大多數應該負起戰爭責任的人,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懲罰。而例如北條鈴的母親、福原伸子的兒子、美津江的父親,這些沒有太多選擇,甚至被動支持著日本帝國侵略的庶民,生命就在當下跌入了歷史破洞之中。
戰爭,從來就沒有最大利益。因侵略屠殺而失去的性命,與消逝在原子彈的強光烈焰中的性命,兩者的本質都是殺人,都是傷口。
記得,有個日本友人曾向我說過他爺爺的故事。
他的爺爺是家中的老么,二戰期間,兩個哥哥全被徵召去為天皇打仗,結果沒有一個回來。在戰亂的過程中好幾個家人陸續過世,陪他迎接終戰的僅剩母親與姊姊。
這樣的傷痛,任誰都相信會讓他堅定不移的反對戰爭。但我錯了。鉅變的人生從昭和一路走到平成,即便要離開這個世界時,他至始至終都相信,有那麼一天,大日本帝國即將再度復興。
我不懂,朋友向我說,他以前也不懂,但後來卻也漸漸的了解:如果承認戰敗、承認日本做的事情是錯的,那麼誰來告訴他,他的哥哥為什麼要死在異鄉,連屍骨都找不到;誰來告訴他,為什麼他必須面臨家破人亡;誰來告訴他,為什麼他的人生因此變得一團混亂。
他們的確反戰,但反的是戰敗。因為這場戰爭犧牲太多,他們拚死也不想結束,因為結束後,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請不要離開我,請陪在我身邊。」這是一個戰爭的故事,也是一個在那個時代下,拚了命也要活著的故事。
昭和天皇 二戰 的戰爭責任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週日說書】
今上天皇將於今年退位,他的父親昭和天皇也隨著被重新討論了一番,而其在二戰間的戰爭責任該負擔多少,也一直是日本官方實難討論的議題之一。
我們或許無法藉著本書對昭和天皇的歷史功過下定論,但卻可以從中暸解其生於「萬世一系」的身不由己。在平成將要終結之時,對昭和天皇的回顧實有助於展望日本皇室未來的路向。
加藤陽子著,島田潔、林皎碧譯,《昭和天皇與戰爭世紀》,新北:印書館鉛字工,2018。
▎博客來☞http://bit.ly/2EqBNgn
昭和天皇 二戰 的戰爭責任 在 關鍵時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鍵番外篇】日本天皇是侵略戰爭元兇!?
事實上,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責任,
日本政府過去已有多次公開道歉的紀錄,
就連昭和天皇自己也感到非常遺憾。。。
這麼多的道歉言論,始終未能讓世人接受,
二戰期間,昭和天皇積極參與戰爭過程,
日本當時憲法第一條規定:
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之,
包括陸海軍的統帥、宣戰的公布、條約的締結等,
都是屬於天皇的大權,該憲法到二戰結束前未曾更動。。。
然而,戰後由美國主導的東京大審判,
卻免除了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
然而在1945年9月2日時,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儀式,
在停靠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進行,
當時美國總統授權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安排這次受降儀式,
而他在簽名時,卻刻意用五隻筆進行簽名,
第一隻筆簽了Doug(道格),送給站在他身後的美軍中將溫賴特、
第二隻筆簽了las(拉斯),送給英軍司令珀西瓦、
第三隻筆簽了MacArthur(麥克阿瑟)後送給美國政府檔案管、
第四隻筆簽了他的職務「盟軍最高統帥」送給他母校美國西點軍校、
最後一隻筆則簽了1945年9月2日後,送給他的妻子瓊妮。。。
#遠在天編:這樣的簽名方式為免也太酷了吧!!!
#關鍵時刻 #日本 #昭和天皇 #憲法 #二戰 #美國 #受降 #同盟國 #麥克阿瑟 #密蘇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