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武俠小說的方式講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應該會比較容易看懂吧?
#今日上映 #中邪美毒
(提醒:以下內容除了對話是真實的,其他純屬我加油添醋)
一架飛機緩緩抵達阿拉斯加,走下飛機的是東方來的使者。梳著灰色油頭的,是人稱戰狼的外交部長王毅。走在後頭髮量稍少的,是被美國外交圈譽有儒家風範的中共外事辦主任楊潔篪(音同遲)。楊潔篪是美國熟悉的人物,他在老布希時期就是中國和美國對話的橋樑。王毅則是近年崛起的頭號戰狼。
兩位使者緩緩走進會議廳,身後跟著若干官員,以及一位翻譯。在會議廳裡等著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以及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美國剛改朝換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布林肯早在中國使者抵達前,就在日本、韓國和香港把火給放了。他知道王毅是出了名的拗脾氣,若是不在早些時間給中國一些下馬威,這談判還怎麼成?布林肯和蘇利文直挺挺的坐在中國使者對面,面容被黑色口罩遮住了,仍可看見口罩底下那胸有成足的淺笑。
作為東道主,布林肯率先發言。
「謹代表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和我本人,歡迎楊先生和王先生來阿拉斯加,並非常感謝您與我們一起展開這趟會談之旅。」
「我本人剛從日本和韓國回來,他們兩是美國非常親密的同盟,也相當關注我們中美接下來要討論的事。我們國家是這樣的,我們習慣透過外交制定國際秩序和規則。希望我們接下來這兩天的對話,可以好好討論中國如何融入這套國際秩序裡,以便中國能夠更理解我美國的意圖和方針。」
「噢,我們也會在這個會議上討論貴國的一些『行徑』。包含在新疆、香港、台灣的行為,以及攻擊我們美國的網路,和對我國盟友的經濟脅迫。我們認為這些行徑都威脅了全球穩定,並不是停在『中國內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有義務提出這些問題。」
蘇利文笑笑的點了頭,像是讚許布林肯做了多好的開場。他也說了幾句,大抵是為美國感到自豪,並認同布林肯提到的幾項重點。但他的角色絕對不只是一個應聲蟲,在他冷面書生的外表下,暗藏著外人看不清的深思熟慮,一字一句都有盤算。
「我們不尋求衝突,但我們歡迎激烈的競爭,我們將始終堅持我們的原則,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朋友。」
蘇利文以這句話做結,美方結束開場,換中方出招了。
#爆衝的楊,#收尾的王
我們必須先說明,這場會談是有規則的。首先是雙方開場白,每人兩分鐘,每方至多五分鐘,講完就換另一方。開場白結束後,現場媒體就必須離場,展開這次會談的閉門正式會議。布林肯和蘇利文的開場,若不加翻譯時間,大約是五分鐘,算是有在規則內。但當麥克風交給楊潔篪時,會議廳彷彿進入時間黑洞。楊潔篪想必是對愛因斯坦相對論非常熟稔,以致兩分鐘到他手中,成了十八分鐘這麼久。
「中國剛結束兩會,通過第十四個五年計畫。中國正在處於歷史性的一年,我們將從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轉變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到2035年,中國必將實現基本的現代化。中國在抗擊COVID-19方面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和重要的戰略成果,我們在消除中國的絕對貧困方面取得了全面勝利。」
不知道為何要在國際場合上講中國的成就,但楊潔篪還是花了不少篇幅讚揚自己的國家。
忽然間,楊潔篪眼神劃過一道光芒。對於布林肯開場的挑釁,他是時候回擊了。
「我們中國當然遵守國際規則,但我們遵守的,是以聯合國為中心,以及國際法為基礎的規則。不是『少數國家』自己提倡的那一套。」
「美國有美國的民主,中國則有中國風格的民主。」
這句話似乎特別用力。
「這個世界上的戰爭是由其他一些國家發動的,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但是,對於中國而言,我們對其他國家的要求是走和平發展之路,這是我們外交政策的目的。」
「我們認為,美國應該先改變自身的形象吧。實際上,美國國內許多人對自家的民主沒有信心。反觀中國,根據民調顯示,中國領導人可是得到中國人民的廣泛支持呢!」
「春節的時候,你們總統拜登打電話給我們的席主席。他們兩個談的很開心,這場會議也是他們親手促成的。所以我說啊,我們應該要產生實質的對話成果。那些關於新疆、西藏和台灣,他們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倒是美國自己,你們的人權應該要做的更好才是。你看看你們Black Lives Matter,它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所以我建議啊,我們兩國應該自己管自己的事兒,不要轉移矛頭。把國內的問題沒解決好,轉移到國際上去。」
「對抗的年代是有過的,對抗的結果對美國並沒有好處啊?美國拿到了什麼好處?我看什麼好處都沒有,只是對美國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我們中國,是挺的過來的。」
我想我們在這過程中學到了一個新的成語:「#楊楊灑灑」意即無視時間限制的存在,果敢勇猛的把自己想講的話一口氣講完。
就在楊潔篪不講武德,衝出去就是一陣爆打後,原本才是戰狼的王毅,不疾不徐的摘下口罩,客客氣氣的對著美方代表說:
「我們是應美國的邀請到這裡來,但是就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美國發起了新的制裁(香港)。我認為這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如果美方試圖以此舉來增強你們對話的優勢的話,我想恐怕也是打錯了算盤。只能證明你們內心的虛弱和無力,絲毫不會影響中國的正當的立場。我最後要說的是,習近平主席和拜登春節的通話非常重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我們在這裡的對話。如果美方願意的話,我們願意共同把世界和平的責任承擔起來。我就說這些。謝謝」
這是怎麼回事兒?怎麼平時溫文儒雅的楊潔篪,突然成了楊潔虎,露出兇狠利牙。而過往說話不饒人的王毅,怎麼又成了客客氣氣的白臉,邀請美方共同合作呢?這個氛圍太詭異了。
原來,在布林肯放了日韓港三把火後,中國早已有所準備。中國心想,既然你不給我面子,那我又何必溫良恭儉讓,在你家裡說你好話?楊潔篪整整十八分鐘都沒看稿,他是怒火中燒了,但同時也是頂著上頭壓力的腎上腺素激發。我們何以見得他有著上頭壓力呢?這裡有個蹊蹺。
就在楊潔篪楊楊灑灑講完十八分鐘後,他轉頭要王毅發言。但坐在一旁的翻譯趕緊插話,說她得先翻譯。楊潔篪愣了一秒,脫口而出:「蛤?還要翻嗎?」語畢,彷彿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又趕緊補上「翻吧你!It’s a test.」(意及講話內容很多,挑戰口譯官的能力)而這時作為東道主的布林肯也打趣的說:「得幫翻譯官加薪了。」
為什麼楊潔篪的反應是不用翻譯?又為什麼他開頭要對著美國說自己的祖國有多偉大?或許,他這十八分鐘的演說不是講給美國聽的,而是講給中國十四萬萬人民聽的。
#各位記者們
#留下來吧,#見證這一刻
我們剛剛有說,依照規則,在開場白結束後,媒體應該就要離場了。但是布林肯立刻出聲制止,蘇利文也伸手示意要媒體繼續坐著。兩人的時間是同步的,其實在楊潔篪講話過程中,美方代表就一直在傳小紙條,想必是在研擬回擊內容,其中應該就提到要請媒體留步。這是招險棋。面對楊潔篪和王毅突如其來的奪命鴛鴦劍,布林肯毫無防備。他原先以為,先前在日韓佈的局能夠讓中國心生畏懼,來到我大美國領地上就能當個聽話的小老弟,肯定穩妥。壓根沒想到中國來的使者不講武德,說好的外交辭令,說好的每人兩分鐘,通通都給拋棄掉了。布林肯詫異,但沉著應戰。
他摘下口罩,若無其事的對著王毅和楊潔篪說:
「既然兩位講了這麼久,那我也來回應一下。」
布林肯的額外發言也不在規定範圍內。但既然對方視規則於無物,那他又何必當個守規矩的書生呢?劍已出鞘。
「我必須告訴你,在我擔任國務卿的短時間內,我已經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近一百位同行進行了交談,正如我指出的,我剛剛進行了日本和韓國的首次訪問。我必須告訴您,我聽到的與您描述的完全不同。我們的盟國們聽到美國要回來了,都感到非常滿意。」
講完第一段,布林肯臉上的緊繃慢慢舒緩下來。他知道他要回什麼了。
「美國有個特質,正如我們所說的那樣,就是我們不斷尋求建立一個更完美的聯邦。我們承認我們並不完美,我們曾經犯過錯誤,也有倒退的時候。但是,綜觀整個美國的歷史,我們都是以公開,透明地方式應對這些挑戰,而不是試圖忽略它們,假裝它們不存在。也不是將它們掃在地毯下。有時候這很痛苦,有時又很醜陋,但是每一次,我們克服了這個困難,美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更好,更加團結。」
他想起幾年前,他的主子拜登還在當美國副總統時,曾經和中國副主席習近平說過的話。用那句話來歸劍入鞘,再適合不過了。
「和美國對賭從來都不是一個好選擇,這個道理放到今天依舊如此。」
最後這句話,布林肯是笑著說的。這個笑容是在向中國表示,美國對付你們游刃有餘。你可以長篇大論,也可以大聲咆哮。但沒有用的。美國是個堅強的國家,有著民主的自癒能力,不是你們用獅吼功就可以擊潰的。這個笑容也是布林肯給自己的肯定。這場會談比想像中堅困許多,他需要給自己一點正面的力量。他認為自己完成任務了。
換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出手了。蘇利文是奪命書生型,平時都在一旁寫筆記,和別人傳紙條,不到重要時刻不出手。既然布林肯示意要他出招,那當然是義不容辭。他先肯定布林肯的發言,接著提到美國前陣子降落在火星的火星車。他說:
「火星車是美國和歐洲的合作成果。而這就是美國的價值所在。我們和他人合作,不斷產生有益於全人類的目標,實現人的尊嚴和人權概念。」
「我們今天的對話不是講座,或是冗長而曲折的陳述。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好好討論彼此底線和原則,這是我們希望在對話中見到的,也是我們處理問題的精神。我希望接下來可以聽到這些。謝謝。」
比武招親應該是到這裏就結束了,但是中國使者不情願。楊潔篪是嚥不下這口氣的,今天是他來教訓美國,豈能讓美國在媒體面前多一次發言機會呢?無論如何,他這天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再強硬的話他都要說出來:
「在中方面前,美國沒有資格說要從實力上與中國對話。不管是20年前,還是30年前,美國都沒有這個資格。這不是和中國人民打交道的方式!」
這場對話就到這裡,剩下的就是雙方關起門來的正式會談。到底會談的怎麼樣,我們也不曉得。只知道雙方說因為疫情關係,此次會面就沒有那些晚宴或餘興節目了。哪還需要呢,這場60分鐘的唇槍舌戰,就足夠娛樂了。
#戲是演給誰看的
#又是誰贏了
這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劇本超乎所有人預期。
我們一直都說外交場合就是演戲,但沒看過這麼real、劍拔弩張的畫面。
我看完整整一個小時的影片,看著每個人講話的神情,以及側拍的小動作(例如蘇利文一直跟別人傳紙條),就覺得,用武俠小說的寫法再適合不過了。
從昨天文章開始,就有很多的小細節可以觀察。
第一,楊潔篪從白面書生變成暴怒猛虎,這個轉變是為什麼?
第二,王毅收起過往的頤指氣使,退居楊潔篪身後,轉為輔助,這又是為什麼?
第三,楊潔篪的那句「還需要翻嗎」,什麼用意?
綜合上面來看,中國這次的脫稿演出,很大程度是演給中國人看的。
楊潔篪要演給習近平看,讓習近平知道,他盡力了,他是個忠心耿耿的奴僕。王毅配合演出,則是延續中國外交部一貫戲碼,就是在自家記者會上那一套說詞:「中方嚴正譴責」。
在這場會議後,中國央視新聞立刻作了兩張斗大標題的圖,上頭寫著
「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中國過去、現在、將來都覺不會接受美國的無端指責」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
這都是王毅和楊潔篪在會場上說過的話。
另外又一個細節。
會議過後,美國國務院將雙方的公開對談逐字稿鉅細靡遺的打出來,我這次的對話就是來自美國國務院。
但是中國這邊公布的,通通只有中方的發言,美國的發言一個字都沒出來。
你看懂中國在下一盤什麼樣的局嗎?
只要這場戲作的夠足,足以讓中國人信心膨脹,燃起義和團式的憤慨,國內的意見將會更一致,所有人同仇敵愾,便不會有人敢表達異議。如果有,你就是美國的打手。
#美國這邊當然也是演戲。
但他們不需要演給美國國民看,美國人根本不在意這些。
他們是演給同盟看的。
你有沒有發現,布林肯第一段開場白有一大段內容跟他在日本韓國講的是一樣的,都是同一套公式:新疆、香港和台灣。
他要在短時間內向全世界輸出一個新的「對中外交政策」,所以他不斷重複,到哪都講。
選擇在開場白上對中國講這三大敏感詞,就是要讓日韓知道,你看我連在中國面前都敢講,我美國還是全世界最大尾的。
只是他沒意料中國會爆走反擊
對於楊潔篪的一陣爆打,布林肯疏於準備,最後只能以一種自我反省的姿態和中國打太極。
這次對戰,#沒有人在談判桌上勝利。
但是如果把「#演戲目的」拿進來看,中國小贏。
中國成功激起國內仇美的心態,甚至也讓其他美國的敵人看見一種新的對話榜樣。
以後北韓、俄羅斯、伊朗是不是有可能也這樣和美國對話?
那你美國還要繼續溫良恭儉讓嗎?
美國雖然第一時間有演戲給同盟看,但後續被楊潔篪說教,同盟們作何感想?
現在的中共是個善於煽動民粹的政權,美國如果要繼續在擂台上站挺腰桿和中國換拳,就不能再繼續直拳來往。
美國要想的是,如何打破現在中國國內的「愛國心鐵網」。
資訊戰和心理戰,是新時代的戰場。
圖:王家衛東邪西毒,敏迪改
王家衛導演抱歉了,我這樣亂弄你的圖,希望你不會生氣
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我插科打渾的國際新聞
請下載敏迪選讀App
iOS:https://apple.co/2tgFKCu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我會每天早上8:13用怪奇文體轟炸你(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吧等等)
時間膨脹相對論公式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舊文】方程是永恆:愛因斯坦
今日係圓周率日、白色情人節,同時亦係愛因斯坦生日。
注:感謝讀者Ka Wa Tsang 指正,狹義相對論可以用於非慣性參考系。我曾在另一文章談及這錯誤,但忘了修改此文。在非慣性參考系使用狹義相對論的結果,是會出現不存在的「偽力」,情況如同離心力一樣。
//1879年,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南部小鎮烏姆(Ulm)。1880年,他隨家人搬到慕尼黑(München)。與一般印象相反,愛因斯坦小時候因為鮮少說出完整句子,父母曾以為他有學習障礙。
愛因斯坦在慕尼讀中學。他非常討厭德國學校著重背誦的教育方式,課堂上總自己思考問題,不專注聽課,所以經常被老師趕出班房。1894年,愛因斯坦15歲,他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1847-1902)在慕尼黑的工廠破產,迫使舉家遷往意大利帕維亞(Pavia),留下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完成中學課程。同年12月,愛因斯坦以精神健康理由讓學校準許他離開,前往帕維亞會合家人。
這次出走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甚至可說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科學發展。
愛因斯坦不懂意大利語,不能在帕維亞上學。他早有準備,前往瑞士德語區蘇黎世(Zürich)投考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通常簡稱ETH Zürich)。結果愛因斯坦數學和物理學都考得優異成績,但其他科目如文學、動物學、政治和法語等等卻全部不合格。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給予愛因斯坦一次機會,著他到附近小鎮阿勞(Aarau)去完成中學課程,明年再考。在這段期間,愛因斯坦暫住在斯特・溫特勒教授(Jost Winteler,1846-1929)家中。愛因斯坦很喜歡開明、自由的溫特勒教授一家,利用這一年溫習各科目,更與溫特勒的女兒瑪麗・溫特勒(Marie Winteler,1877-不詳)相戀。
瑞士的教育方式與德國的不相同,並不強調背誦。瑞士學校老師非常鼓勵學生發表意見,不會以權威自居,這一點與討厭權威的愛因斯坦非常合得來。愛因斯坦曾於寄給溫特勒的信中寫道:「對權威不經思索的尊重,是真理的最大敵人。」[1]他稱自己為世界主義者,不喜歡德國日漸升溫的國家主義。溫特勒教授就幫助愛因斯坦放棄德國國籍,愛因斯坦因而成為了無國籍人士,他很喜歡這個「世界公民」身份。
一年後,愛因斯坦再次投考蘇黎世理工學院。物理、數學當然成績優異,其他科目亦合格,愛因斯坦順利被取錄入讀物理學系。然而,他父親卻期望他進入工程學系,將來繼續家族工廠,因此他們大吵了一場。
愛因斯坦大學時繼續他我行我素的性格,經常逃課去上其他科目的課堂,所以都要他的同學們幫他抄筆記,他才知道考試範圍。加上愛因斯坦以刺激權威為樂,教授們都不喜歡這個又煩又懶的學生,不願意幫他寫好的推薦信,所以他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
在學時,愛因斯坦與物理系唯一一個女同學米列娃・馬利奇(Mileva Marić,1875-1948)相戀。根據膠囊資料顯示,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的書信中曾提到他們有個女兒叫麗瑟爾。不過後來他們就再沒提到她,歷史學家估計麗瑟爾出生不久就死於猩紅熱。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在1903年結婚,之後他們生了兩個兒子——大子漢斯和二子愛德華。他們最終在1914年分居,1919年離婚。
愛因斯坦於1900年畢業,取得了教學文憑。可是,由於教授們都不喜歡愛因斯坦,他申請大學職位的申請信全都石沉大海。愛因斯坦非常沮喪,以致他父親於1901年寫信給威廉・奧斯特瓦爾德教授(Wilhelm Ostwald,1853-1932,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請求他聘請愛因斯坦當助手,或者至少寫給愛因斯坦鼓勵說話。當愛因斯坦快要連奶粉錢也不夠的時候,他大學時的舊同學格羅斯曼・馬塞爾(Grossmann Marcell,1878-1936)[2]的岳父以人事關係幫他在瑞士專利局找到了一份二級專利員的工作,愛因斯坦才度過難關。
愛因斯坦喜歡在早上就把所有工作做完,利用整個下午在辦公桌上思考物理問題。一個從學生時代就已令他著迷的問題就是:如果他能夠跑得和光一樣快,會看到什麼?
詹士・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的電磁學方程組說明光線就是電磁場的波動,而電磁波亦已被亨里希・赫茲(Heinrich Hertz, 1857-1894)的無線電實驗證明存在。科學家認為,既然光是波動,就跟所有其他波動一樣需要傳播媒介:聲波需要粒子、水波需要水份子,而光需要「以太」才能在宇宙直空中傳播。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狹義相對論。在這之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早已令科學界困擾多年。著名的邁克遜—莫雷實驗結果與牛頓力學速度相加法則相違背[3]。無論地球公轉到軌道的哪個位置,無論實驗儀器轉向哪個方向,光線都相對以太以同樣秒速30萬公里前進,分毫不差。這就好像下雨時無論向哪個方向跑,雨點總是垂直落在我們的頭頂。難道雨點知道我們跑步方向,故意調整落下角度嗎?
光速不變概念非常革命性。因為光速不變,在我們眼中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其他人看起來卻不一定同時。時間與空間有微妙關係,兩者結合在一起成為時空。當年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問題必然出在馬克士威電磁方程式,但愛因斯坦卻不這麼想。他認為,我們常識中對「同時」的理解根本有誤。不過,愛因斯坦並非以力學切入這個問題,而是思考一個著名的電磁現象:法拉第電磁感生效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指出,移動的帶電粒子會同時產生電場與磁場,靜止的帶電粒子則只會產生電場,沒有磁場。但相對論說宇宙並沒有絕對空間,速度只有相對才有意義。而物理現象必須是唯一的,所以我們就有個問題:究竟有沒有磁場存在?把電磁鐵穿過線圈,我們可以做以下三個實驗:
(一)固定電磁鐵,移動線圈;
(二)固定線圈,移動電磁鐵;
(三)固定線圈及電磁鐵,改變磁場強度。
實驗結果:三個實驗之中都有電流通過線圈,而且數值完全一樣!
我們可以從實驗結果得出甚麼結論?基於完全不同的物理過程,實驗(一)與實驗(二)和(三)得到相同的電流。實驗(一)產生電流的是磁場,而實驗(二)和(三)產生電流的卻是改變的磁場所感生的電場。嚴格來說,實驗(一)的結果並非法拉第定律,因為法拉第定律所指的是磁場感生電場。正是這區別令愛因斯坦得到靈感,他在論文中說這個現象顯示無論是電動力學與力學,根本不存在絕對靜止這回事。
愛因斯坦預期相對論會在科學界引起廣泛討論,結果卻是異常安靜。愛因斯坦突然拋棄了物理「常識」,此舉令科學界摸不著頭腦。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1947,1918 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可能是唯一一個明白相對論重要性的人,他讀到論文後寫過信去問愛因斯坦解釋清楚一些理論細節,更派馬克斯・馮勞厄(Max von Laue,1879-1960,1914 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去拜訪愛因斯坦。馮勞厄發現愛因斯坦竟然不是大學教授,而是瑞士專利局裡的小職員。回家路上,愛因斯坦送給馮勞厄一支雪茄,馮勞厄嫌品質太差,趁愛因斯坦不為意從橋上把雪茄丟了下去。
愛因斯坦導出那舉世聞名的質能關係方程式E=mc2,解釋了放射性同位素輻射能量來源和太陽能量來源。不過愛因斯坦後來在1921年獲頒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並非因為相對論,而是因為他應用普朗克的量子論解釋了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並沒有滿足於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只適用於慣性坐標系,可是宇宙裡絕大部份坐標系都是非慣性的,例如地球就是個加速中的坐標系。愛因斯坦知道必須找出一個新理論去解釋加速坐標系中的運動定律。他幾乎是獨力地與新發展的數學分支「張量分析」在黑暗之中搏鬥了十年之久,最後才於1915年11月完成廣義相對論。我們已經觀賞過的宇宙大爆炸,都遵守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
愛因斯坦尋找正確的廣義相對論公式期間,米列娃與愛因斯坦的關已經變得非常惡劣,而且愛因斯坦的母親非常不喜歡他倆的婚姻,米列娃她就在1914年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他們的家柏林,到瑞士去了。與孩子分離使愛因斯坦非常傷心,因為他堅持留在德國做研究。不過,他與後來第二任妻子、表妹愛爾莎・愛因斯坦(Elsa Einstein,1876-1936)[4]的曖昧關係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穿越時間來到了1915年11月底,愛因斯坦就快發現能夠描述整個宇宙的新理論了。狹義相對論裡時空是平的,並且所有慣性坐標系都是等價的。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更廣泛的彎曲時空,它能描述所有坐標系。只要指定一套時空度規、給定能量與物質密度分佈,就能夠計算出時空曲率如何隨時間改變。相對論大師約翰・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2008)曾說:「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5]
狹義相對論改正了以往區分時間與空間的常識,而廣義相對論則把萬有引力描述成時空曲率,連光線也會被重力場彎曲,再次顛覆了常識。我們只需要把一組十式的愛因斯坦場方程式配合相應時空度規,任何宇宙的過去與未來都能夠計算出來。
當然很多人質疑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因為科學理論必須接受實驗驗證。終於在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 1882-1944)來到西非畿內亞灣普林要比島(Principe)以日全食觀測結果驗證了廣義相對論。1919年5月29日早晨,下著傾盆大雨。幸好到了下午1時30分雨停了,不過還有雲。愛丁頓努力拍攝了許多照片,希望能夠拍到太陽附近的星光偏折。最後結果出來了:在拍得的照片中,有一張與愛因斯坦的預測數值吻合。其實在科學裡,一個證據並不足以支持一個理論,但愛丁頓是個廣義相對論狂熱擁護者,他立即對外公佈廣義相對論已經被證實了。
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式顯示,宇宙若不是正在收縮就是正在膨脹。我們已經知道,當年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永遠存在,因此他在場方程式裡加入了宇宙常數,用來抵消重力,使宇宙變得平衡,不會擴張也不會收縮。但這樣的宇宙極不穩定,只要非常細微的擾動,宇宙就會膨脹或收縮。就好像把一個保齡球放在筆尖上,理論上保齡球可以停在筆尖上,但只要一點點風就能使保齡球滾下來。
不過,這個常被人說成是愛因斯坦一生最大錯誤的宇宙常數,其實的確存在。錯有錯著,歷史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正確,儘管這並非愛因斯坦的原意。1929年,愛德溫・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發現星系正在遠離地球,而且越遙遠的星系後退的速度就越快。這只能有兩個解釋:要麼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要麼宇宙正在膨脹。當愛因斯坦知道哈勃的發現後,他後悔在廣義相對論方程式裡加入了人為的宇宙常數[6]。
今天,科學家已經發現宇宙不單正在膨脹,而且膨脹正在加速。暗能量、或者宇宙常數,因而在上世紀末重新復活。一個正在加速膨脹的宇宙,比一個靜止的宇宙需要更巨大的宇宙常數。而且事實上,即使有宇宙常數,宇宙亦不可能靜止。
愛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為擔心納粹德國會製造出原子彈,所以他曾寫信致羅斯福總統要求美國搶先研究製造原子彈。到戰後才發現,當時的德國根本無法造出原子彈,因為大多數的科學家已經被希特拉趕走了。那天早上,當愛因斯坦聽到原子彈已經把日本廣島夷為平地,他就呆坐在家,久久未能平復心情。從此以後,愛因斯坦極力主張廢除核武,導致他被50年代著名的FBI胡佛探長(John Edgar Hoover,1895-1972)認為他是共產黨間諜。理所當然,胡佛始終無法找到任何證據捉拿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因以普朗克的光量子概念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光電效應論文證明了光同時是波動和粒子,稱為光的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不過,儘管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所有預測都未曾出錯,兩者卻互不相容。現在的科學家十分清楚:要不是量子力學是錯的、或廣義相對論是錯的、或兩者都是錯的。
愛因斯坦於1923年7月11號在瑞典哥德堡舉行的Nordic Assembly of Naturalists會講上講了他的諾貝爾獎講座。雖然他得到的是1921年諾貝爾獎,可是因為諾貝爾奬委員會認為在1921年的提名名單中沒有人能夠得獎,跟據規則該年度之獎項順延至下一年頒發,所以愛因斯坦實際於1922年得到1921年的諾貝爾獎。而由於在1922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舉行時愛因斯坦正在遠東旅行,直到1923年愛因斯坦才在哥德堡講出他的諾貝爾奬講座。順帶一提,愛因斯坦獲頒諾貝爾獎不久之前,他正在香港。
愛因斯坦雖然有份為量子力學打下基礎,後來卻變得不相信量子力學,例如他與兩個物理學家共同提出的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7]就是為了推翻量子力學的。可是,科學家後來發現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的假設「局域性」是錯的。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是「局域」的,只有無限接近的兩個點才能有因果關係,因此推翻了牛頓重力理論中的「超距作用」。但量子力學卻說,兩個相距非常遠的粒子也能夠互相影響,因此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假設是不相容的。
愛因斯坦一生都在尋找量子力學的錯處,結果是一個都找不到。他晚年一直在研究統一場論,希望統一電磁力和重力。不過,在他死前,人類並不知道除電磁力和重力以外還有強核力和弱核力。所以愛因斯坦根本沒有足夠的資訊去進行統一場論的研究,歷史注定要他失敗。
愛因斯坦一生對金錢、物質、名譽等不感興趣,他喜愛的東西大概可說只有物理和女人。他希望找出大自然的終極奧秘,並以優美、永恆不變的數學方程式表達出來。愛因斯坦覺得「政治只是一時,方程式卻是永恆。」[8]愛因斯坦聲稱自己並不擅長政治,但他在一生中卻經常對種族平等、世界和平等政治大議題作公開演講。因此他也引來許多人對他的政治立場表達不滿。
當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統哈伊姆・魏茲曼(Chaim Azriel Weizmann,1874-1952)於1952年逝世時,以色列官方曾邀請愛因斯坦擔任第二任總統。最後,愛因斯坦寫了一封回信感謝並婉拒。
1955年4月18號,愛因斯坦在撰寫祝賀以色列建國七週年的講稿中途逝世。他生前堅拒以人工方法勉強延長生命,他說:「當我想要離去的時候請讓我離去,一味地延長生命是毫無意義的。我已經完成了我該做的。現在是該離去的時候了,我要優雅地離去。」//
時間膨脹相對論公式 在 Re: [問題] 時間膨脹時的速度是以哪個座標系計算- 看板Physics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eblessme (地球太可怕我要回火星)》之銘言:
: 一直有個奇怪的問題
: 當太空運行的速度變快,則時間會膨脹,也就是時間會拉長
你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
如果你指的是:
我在地球上看你的飛船離去,我會覺得飛船上的你動作很慢,
明明你跟我在地球一起吃午餐的時候半小時就能吃完,現在我卻看你在飛船上
慢條斯理地吃,我在地球等了一小時你才吃完。
這個理解是正確的。我覺得你的時間膨脹,你在進行慢動作,
在我看來,你完成一個任務的時間花得更長了。
我在地球上看你旅行,在你到達那顆距離20光年的黑洞時,我老了40歲,所
以我知道你的飛船速度是0.5c
也許你會問:那如果在你到達那顆距離20光年的黑洞時,我只老了10歲,那
我不就認為你以2c飛行嗎?對,但相對論告訴我們,我看不到這種現象。我會
看到你的飛船不斷試圖加速,但一直無法達到光速,所以到達時我一定會老超過
20歲。
: 可是速度的定義方式又跟時間有關
: 那麼當我們以光速的1/3運行時
: 這個光速的1/3是以時間膨脹前的時間來計算
: 還是以當下的時間膨脹速率來計算的呢?
: 譬如一艘航向黑洞的飛船,其他不計,當速度趨近於光速的時候,時間也會急遽變長,那不
: 會永遠到不了黑洞嗎?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235.106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554989722.A.10F.html
: ※ 編輯: meblessme (42.75.235.106), 04/11/2019 21:39:22
: → jhnny97: 你可能需要釐清「不同座標系」下「觀察」到的事件會不一 04/11 23:20
: → jhnny97: 樣;然後對於黑洞外的觀察者的確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掉不進 04/11 23:20
: → jhnny97: 黑洞、在event horizon前漸漸停下來沒錯 04/11 23:20
: → meblessme: 假設這艘船上有一個測速器,那速度會如何顯示? 04/12 02:12
: → meblessme: 那對於飛船上的人來說看到的是飛船以1/3光速前進嗎? 04/12 03:09
: 推 ArchieLeeeee: 上面那個問題要你原本定義的"1/3光速飛行"是在飛船 04/12 08:54
: → ArchieLeeeee: 上看,還是別的慣性座標看,這是相對的 04/12 08:54
: → ArchieLeeeee: 用哪個時間來計算也是一樣的道理,"別的座標"看"飛 04/12 08:56
: → ArchieLeeeee: 船"才要用膨脹後的時間算 04/12 08:56
: 假設黑洞口有一個停泊站
: 要計算飛船到達的時間
: 那到底飛船會在那一個座標系的時間到達
: 如果飛船接近光速
: 那飛船到底到不到的了停泊站
: → meblessme: 意思是,飛船上的人還是會感覺自己是以1/3光速前往黑 04/12 09:29
: → meblessme: 洞,並可以在從飛船到黑洞距離/(1/3光速)的時間內到達 04/12 09:29
: → meblessme: 嗎? 04/12 09:29
: ※ 編輯: meblessme (223.139.125.187), 04/12/2019 09:34:24
: → ArchieLeeeee: 在飛船上的人,會看到黑洞以1/3c的速度往自己飛過 04/12 15:54
: → ArchieLeeeee: 來,且飛船與黑洞距離因為長度收縮變短了。飛船飛 04/12 15:54
: → ArchieLeeeee: 到停靠站花的時間,在停靠站上觀察為t,飛船上觀察 04/12 15:54
: → ArchieLeeeee: 為t',接近光速飛行時t遠大於t' 04/12 15:54
: → ArchieLeeeee: 我也最近剛學,如果有講錯請大力鞭 04/12 15:55
: → kuromu: 如果有弄懂 就會自然想到雙子悖論 04/12 19:12
: → kuromu: 上述是指速度有關的時間膨脹。外界看靠近黑洞者會認為他 04/12 19:20
: → kuromu: 時間變慢則是和重力位勢有關的時間膨脹 04/12 19:21
: 推 ArchieLeeeee: 好奇k大說的是廣義相對論的內容嗎? 04/12 20:38
: 推 Khatru: 黑洞那個對於不同觀者觀察到的會不同,自由下落觀者在有 04/12 21:31
: → Khatru: 限長時間內會落入黑洞的奇點 04/12 21:31
: 推 Khatru: 無窮遠觀者(譬如我們就是)來說,落入黑洞的物體需要的 04/12 21:34
: → Khatru: 時間是無限長,而且物體會發光的話會被紅移,最終頻率會 04/12 21:34
: → Khatru: 紅移至零,最終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04/12 21:34
: → Khatru: 話說牽扯到黑洞,這種彎曲的時空,就是廣義相對論該上場 04/12 21:35
: → Khatru: 的時候了 04/12 21:35
: → annies5: 如果黑洞外的觀察者會覺得東西都掉不進黑洞,那我們不就 04/12 22:15
: → annies5: 會在事件界看到很多要掉進去的物體? 04/12 22:15
: 推 aensland: 黑洞的吸引力可以讓光無法逃走,也就是說在視界的逃脫速 04/13 05:42
: → aensland: 度已經大於光速對吧,那所有的物體在接近視界的時候是否 04/13 05:43
: → aensland: 已經被引力加速到接近光速了,即使這樣的速度下我們還是 04/13 05:44
: → aensland: 會看到他們越來越慢直到停止嗎?時間的膨脹遠大於速度的 04/13 05:45
: → aensland: 增加嗎? 04/13 05:45
: → meblessme: 為什麼光本身不受時間膨脹效應影響 04/13 08:40
: → meblessme: 如果光會有時間膨脹效應那是不是就沒有光了 04/13 08:41
: → meblessme: 光如果有質量,那以光速前進的質量,不就會因時間膨脹 04/13 08:48
: → meblessme: 而被停止? 04/13 08:48
: → meblessme: 感覺好悖論啊! 04/13 08:48
: 推 D122: 樓上 時間膨脹是相對的 04/13 09:09
: → meblessme: 再怎麼相對,又不是量子力學,答案不會疊加啊? 04/13 12:36
: → meblessme: 到底接近光速的飛船能不能以接近光速到達停泊站呢? 04/13 12:37
: → ArchieLeeeee: 建議原po從思考 "相對","不同慣性座標"與"proper" 04/13 18:16
: → ArchieLeeeee: 的概念著手 04/13 18:16
: → meblessme: 我當然知道飛船上跟飛船外是相對的,有不同的時間膨脹 04/13 20:16
: → meblessme: 速度 04/13 20:16
: → meblessme: 但 到不到的了停泊站這樣的答案 04/13 20:16
: → meblessme: 應該只有一個吧? 04/13 20:16
: → meblessme: 還是說即使飛船到了停泊站,因為時間膨脹係數不同,所 04/13 20:17
: → meblessme: 以對停泊站上的人來說 飛船還沒到? 04/13 20:17
: 推 Vulpix: 可以啊。概念上可以這樣想:飛船上的人的1/2秒,停泊站的 04/13 20:25
: → Vulpix: 人覺得是1秒,飛船的下一個1/4秒,停泊站的人覺得是2秒, 04/13 20:26
: → Vulpix: 下一個1/8秒被覺得是3秒,依此類推,飛船的1秒是停泊站的 04/13 20:29
: → Vulpix: 幾秒? 04/13 20:30
: → Vulpix: 倍率是我為了方便選的,但狀況就是離得愈近,膨脹倍率愈大 04/13 20:31
: 推 yw1002: 狹相所在的空間是metric space有個距離被定義的 但是在 04/13 20:34
: → yw1002: 廣義的情形空間的拓樸性質不應該被這個度量所限制 04/13 20:34
: → yw1002: 但是我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拓樸空間可以對應到這個度規空間 04/13 20:35
: → yw1002: 於是我們假設這些(cover)覆蓋空間彼此有個可以共通的measu 04/13 20:36
: → yw1002: 所以假設這個不變測度就是光速必須是c常數 04/13 20:37
: 推 yw1002: 所以運動軌跡用一個微分方程來模擬 解有分長波長短波長的 04/13 20:44
: → yw1002: 速度接近光速表示短波長根據量力不準確原理會被量子修正 04/13 20:45
: 推 yw1002: 留下了長波長表示時間愈來愈慢 04/13 20:47
: → meblessme: 那是不是意味著有一個速度值,當你超越這個速度值,對 04/13 21:20
: → meblessme: 於外在座標系來說 04/13 21:20
: → meblessme: 你越快則對外在越慢 04/13 21:20
: 推 Khatru: 不要聽yw大師亂講 04/13 21:36
: 推 yw1002: 宇宙基本上是波函數來描述的 所以當你速度愈大 表示在短 04/13 21:48
: → yw1002: 內變動愈大 那測量值的不准卻也愈大 但是對於局部觀察者 04/13 21:49
: → yw1002: unitarity原則必須遵守 所以經過量子修正後 喪失的資訊經 04/13 21:50
: → yw1002: 過緊緻化扭曲在額外的維度 04/13 21:51
: → yw1002: 所以對不同坐標系的觀察者 真空期望值是會不同的 04/13 21:53
: 推 yw1002: 至於你說的極限直 在量子場論就是一個cutoff 表示理論在 04/13 21:55
: → yw1002: 之外喪失預測性 至於為何會這樣 大概類似磁單極現象吧 04/13 21:56
: → yw1002: 電磁場的奇異點被量子化產生電荷量子化有屏蔽 04/13 21:57
: → yw1002: 能夠克服這個量子化屏蔽作用的只有微中子flavor mixing 04/13 21:58
: 推 yw1002: 當然不同坐標系的真空如果很近有類似臨界現象也不是不可能 04/13 22:01
: → yw1002: 可以估狗一下霍金奇點定理 理論上也許真的存在奇點 04/13 22:03
: → yw1002: 但是當你接近光速時 會發生什麼事情 沒人知道 04/13 22:03
: → meblessme: 所有的運動物體都會有時間膨脹效應 04/14 06:43
: → meblessme: 所以所有的運動物體的速度都會比靜止觀察者觀察到的快 04/14 06:43
: 把習慣口語刪掉
: ※ 編輯: meblessme (42.74.194.1), 04/14/2019 06:45:47
: → meblessme: 可是這樣微觀粒子的運動在我們的觀察中應該也有時間膨 04/14 06:47
: → meblessme: 脹效應吧? 04/14 06:47
: → meblessme: 那這樣要怎麼讓接近光速的粒子對撞呢? 04/14 06:51
: 推 dimw: 理論上總是可以存在讓你可以這樣講的慣性參考系 04/14 09:49
: → dimw: 因為慣性參考系就是一個出發點 這個觀念無從再往下追問 04/14 09:50
: → dimw: 黑洞涉及到廣相比較複雜 這個問題在狹相思考會比較單純 04/14 09:52
: → dimw: 像是平坦時空中非等速物體的時間膨脹效應要怎麼計算? 04/14 10:08
: → dimw: 是積分就好沒錯 但要知道那個積分的意義是什麼 04/14 10:11
: → dimw: 關鍵字我姑且認為是instantaneous rest frame 04/14 10:16
: → dimw: 以上都是狹義相對論裡的觀念 其實這種問題應該是要在這階段 04/14 10:18
: → dimw: 就要釐清的 04/14 10:19
: 推 yw1002: 原po去查一下什麼是s matrix 然後Bjorken scaling那兩篇 04/14 10:30
: → yw1002: 經典文章也是網路找得到的 04/14 10:30
: 推 jodawa: 對所有觀測者而言光速是恆定的吧,也就是說只有相對於光速 04/15 22:50
: → jodawa: 飛船而言的相對靜止觀測者覺得飛船幾乎停止了,但對於飛船 04/15 22:51
: → jodawa: 裡的人而言他還是穩穩前進(活著的話)。小弟的理解@@ 04/15 22:5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2.6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555412188.A.8ED.html
不多不少,就是十年。
可是飛船上的你,會覺得不到十年就到達了。
如果你用0.5c的速度去找她,她會等你2年。可是你會覺得不到2年就到達了。
而你會覺得旅程瞬間就結束了。
沒有你說的困擾~
這個問題可以用觀念來回答,不用算。
你在船上看女友慢,女友在星球上看你慢,沒錯。
但是,女友在星球上花了一年等你,你在船上只花了一秒到女友那裡,
這就足以證明:
1. 你以越快的速度飛行,並不會與更老的女友相會
2. 即使你的飛船只是經過女友而沒有減速,相擦而過的時候仍會看見女友比你老。
※ 編輯: YmemY (163.22.69.5), 04/17/2019 19:45:48
1.上面第一點說的相會,指的就是到達女友的星球
2. 事件是絕對的,比較年齡一定有一個確定結果,並不會互相覺得對方比較老。
※ 編輯: YmemY (163.22.69.5), 04/18/2019 10:50:57
※ 編輯: YmemY (163.22.69.5), 04/18/2019 12:46: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