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介紹一位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的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有的人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讀完這封信之後,你也許會對這位低調的總統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如果要問美國最好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美國人通常會給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離我們比較近,就是克林頓當政時期。那時冷戰剛剛結束,又趕上互聯網產業起步,美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都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時代。
第二個時期很多人就沒那麼熟悉了,就是史稱「柯立芝繁榮」的柯立芝當政時期。雖然距離我們比較遠,但從經濟指標來看,柯立芝繁榮甚至超過了克林頓時期,柯立芝這位總統的很多做法也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樣板。這封信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柯立芝是如何締造了美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柯立芝是一個怎樣的總統?
柯立芝最初其實是從副總統位置接任總統職位的。他原本是第29任總統沃倫·哈定的副總統,1920年和哈定一起在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1923年哈定因為突發心臟病身亡,柯立芝就接任了總統之位。柯立芝做副總統時十分低調,他剛接任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第二年就是新一屆大選了,柯立芝肯定會被選下去。結果柯立芝上台後一掃之前哈定內閣醜聞的陰霾,成功恢復了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在1924年大選中又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且在接下來四年中開創了「柯立芝繁榮」的局面。
柯立芝並不貪戀權力,儘管他的支持率極高,但他仍然決定不再參加1928年大選。他說:「如果我再任職一個總統任期,就會在白宮待到1933年……十年,比任何一個當過總統的人都長——太長了!」離任後,他和妻子回到了老家北安普頓,開始寫作。根據傳記作家唐納德·麥考伊在《柯立芝傳》中的描寫,當時美國民眾希望柯立芝再乾一屆的熱情堪比當年輓留國父傑斐遜。
柯立芝治理國家的理念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不妨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講的。成為總統之前,柯立芝曾經在馬薩諸塞州擔任州長,在就職演說中,他講了這樣一段話:
「馬薩諸塞州是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它的一分子。弱者的福祉和強者的福祉密不可分。如果勞工憔悴,工業也不會繁榮;製造業衰退,運輸業也不會興隆。任何單方的行動,都不足以提供普遍福祉。但也要記住,一個人的利益也是所有人的利益,忽視一個人就是對所有人的忽視。暫停一個人的股息,也意味著停掉另一個人的薪水。」
這段話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來的呢?當時美國工會運動蓬勃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資本家太富有了,應該限制他們的利益。瞭解了這一點你就能體會到,柯立芝其實是在強調每個人的合法利益都應該得到正當的保護。後世的歷史學家也認為,柯立芝是一位典型的秉持古典自由主義理念的總統。
為什麼柯立芝堅持保護有產者的利益?
柯立芝自己是這樣詮釋這一理念的。首先他講,美國人一直追求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尊重個人財產的前提之上。如果可以隨意剝奪一個人的財產,就相當於可以隨意剝奪他的權利和自由,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傷害社會的正義。
古典自由主義認為,享有自己的財產乃是人的天然權利。說到底,財產權和個人權利是一回事,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也難以苟全。就在柯立芝這番講話的20多年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納粹政府開始剝奪公民的財產,社會的自由也就此喪失了。
第二,柯立芝強調,政府不能解脫人們的辛勞。柯立芝講,政府的作用是照顧社會中的弱者,比如殘障者等等;同時,政府也可以表彰那些傑出的人士。但是政府不是保姆,它的職責不是供養所有人的生活。人仍然需要自立,要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取得成就。弱者需要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打擊強者。
第三,柯立芝講,應該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也只有這樣,現在的弱者和窮人才有可能在未來變得富裕;如果要剝奪富人的財富,窮人也會失去富裕的機會。這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變得富裕,財富就會被拿走,那麼人也就不會有動力追求富裕了。
歷史學家克勞德·費斯評論說:柯立芝體現了中產階級的精神與希望,他能解讀中產階級的期待,表達中產階級的意見。你可能會覺得柯立芝好像是站在富人一邊,其實只有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包括富人的權利,人們才會有動力去奮鬥。如果個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社會也就失去了走向繁榮的驅動力。
在自由市場的作用下,社會經濟利益的分配是不可能完全平均的,如果要強行拉平,就像非要把生長速度不一樣的樹木剪成一樣高,違背了自然的屬性。財富從被創造出來,到惠及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總是有一個傳遞的過程。知識也是如此,人類發現了新知,總是從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機構和大學慢慢傳播到普通學校、再普及到中小學之中。
我們不會因為大學的知識密度比小學高,就廢除掉大學,把大學的研究資料平均分給一百所小學,因為這樣不會促進科研的進步。同樣的道理,柯立芝認為,應當保護那些通過奮鬥獲得了大規模財富的人和機構,因為這最終會有助於社會的整體繁榮。簡單來說,柯立芝主張通過社會總財富的增加來解決貧困問題,而不是平均主義。
柯立芝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柯立芝的這一套想法是1913年他擔任麻省參議員的時候提出的,十年之後,他成為了美國總統,有機會將他的理念付諸實踐。那麼他的成績如何呢?
柯立芝剛上台時,美國剛剛結束一戰後的經濟危機,由於戰爭帶來的巨大開支,美國政府當時是債台高築,雖然比歐洲的情況還是略好一些。1923年夏天柯立芝上台之後,到1929年1月柯立芝離任,這期間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一倍,佔到了當時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同時,美國的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和企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也使得它在全世界的競爭力迅速提升。
柯立芝保護有產者的理念並沒有造成社會的不平等,而是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只有3%~4%,是歷史最低點,美國失業率再次接近這個水平是疫情之前特朗普當政時期。柯立芝在任期間,中等家庭年均儲蓄額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到他離任時,美國的汽車產量比一戰後漲了3倍,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擁有一輛汽車。1921年剛剛被推向市場的電冰箱,到了1929年已經成為了美國中產家庭中的常見電器。柯立芝自己也在演講中說,美國人民的生活達到了「此前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柯立芝繁榮的說法也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柯立芝的減稅政策並沒有產生財政赤字,而且由於削減不必要的政府開支,柯立芝當政期間第一次做到了使政府債務大幅減少。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兩個總統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就是克林頓。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說來簡單,雖然減稅了,但由於經濟繁榮,個人和企業收入的總量增加,因此稅收總額並沒有什麼減少。
柯立芝在經濟上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視科技的作用,發展新工業。柯立芝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孩子,但是他從來不主張通過補貼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一戰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麥克納利-豪根農田救濟法案,就是由聯邦政府出面來購買農產品,幫助美國農民和歐洲農業競爭。柯立芝否決了這個法案,他講,農業也必須「立足於一個獨立的商業基礎之上」。相比之下,柯立芝更支持通過實現農業現代化來增加農民的收益。
有人評價柯立芝是一個「無為而治」的總統,其實柯立芝當然做了很多實事,包括大力支持美國民用航空業發展、推動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革新等等。不過,也可以講柯立芝的政治理念和「無為而治」有相通之處,就是政府做的事情越少越好,相信社會自我發展的能力,相信商業社會和企業的效率。
類似地,在法律方面,柯立芝也認為「人無法制定法律,我們只能發現法律」。柯立芝講,社會中存在著一些有利於社會的習慣、規則和文化,立法機構的職責是去發現它們,將它們提煉成法律,而不是基於主觀意見閉門造車,制定不合民情的僵硬的法條。
另外,柯立芝重視法律的權威,警惕多數人的暴政。他講,政治運動不能代替法律,如果審判可以在法庭之外進行,法制也就壽終正寢了。今天互聯網上有一些所謂「鍵盤俠」的做法,就像是要在法庭之外進行審判,這就不符合法制社會的基本原則。
柯立芝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我們要廣泛地、堅定地、深刻地相信人民,相信人民渴望做正確之事……國家才會長存。」
小結
柯立芝於1929年卸任之後,美國發生了大蕭條事件,有的人就認為,是不是柯立芝的一些做法讓經濟過熱,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也是之前一種流行的觀點。不過上世紀80年代以後,學界發現導致大蕭條的原因非常多,結束大蕭條的原因也非常多,很難在柯立芝的政策和後來的危機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同樣的道理,也很難把克林頓的政策和2001年的股災直接聯繫起來。
總的來講,柯立芝確實創造了一個美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黃金時期。他言行合一,用實踐向人們展示了保護個人財產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降低稅率對刺激經濟的重要性,以及以技術發展驅動產業更新的重要性。」
普通航空業管理規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206新加坡聯合早報
*【彭博社:按目前疫苗接種速度 全球恢復正常生活需7.4年】
冠病疫情何時能結束?彭博社根據所建立的全球最大疫苗接種資料庫推算,按照目前的接種速度,全球要等7.4年才能恢復之前的狀態。目前全球疫苗接種量已達1.19億多劑。根據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等官員的說法,要想讓生活一切回歸正常,疫苗接種須覆蓋70%至85%人口。彭博社的疫苗追蹤項目資料顯示,以兩劑疫苗75%的覆蓋率為目標,一些國家的進展明顯快於其他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206-1122141
*【第三輪冠病血清抗體檢測資料 印度逾20%成年人抗體檢測呈陽性】
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說,據印度最新進行的第三輪冠病血清抗體檢測資料,逾兩成的成年被測者結果呈陽性。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主任巴爾加瓦表示,該輪檢測於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1月8日進行,覆蓋印度數個邦,包括2萬8000多名普通民眾和超過7000名醫護人員。各地被檢測的18歲以上成年人中,有21.4%檢測結果呈陽性,表示他們早前曾受感染;醫護人員中,有25.7%結果呈陽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206-1122142
*【多國雖已開始接種疫苗 全球旅行或要等到2022年】
隨著多國上個月相繼展開疫苗接種計畫,人們開始流覽旅行網站,航空公司對複飛感到樂觀。可是,疫苗接種無法立即解決我們在疫境中所面對的所有問題。在人們對旅遊的熱切期待中,里安航空公司(Ryanair)甚至推出了“接種後出發”(Jab & Go)的行銷活動,發佈了許多20多歲的人握著飲料度假的圖片。可惜,現實沒有這麼樂觀。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206-1122143
*【更多國際遊客月中可入境澳洲】
澳洲疫情持續好轉,總理莫里森宣佈,從2月15日開始放寬限制,讓更多的國際遊客進入澳洲。澳洲總理莫里森表示:“從2月15日起,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州的國際旅客入境上限將回到原先水準,這麼一來我們可讓更多的人入境。”今年1月初,在他國發現在英國出現的冠病變異毒株後,新州、昆州和西澳就將入境人數上限減少了一半,每天只讓大約3000人進入澳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206-1122144
*【疫情改變居住形態 去年40餘萬日本人搬離東京居郊區】
冠病疫情改變了日本人居住形態,從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轉移到人口少的郊區的日本人增加了。去年,首都東京就有40多萬人搬離。針對這情況,日本政府表示歡迎,因為這能解決城區人口密度,防止日本地方空洞化。日本總務部門發表的2020年人口移動報告顯示,去年搬離東京的人數有40萬1805人,較上一年高出4 .7%。這是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罕見的另一高資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206-1122145
*【15日起 從高風險國家入境英國者須在酒店隔離】
英國衛生部證實,從2月15日開始,英國將要求來自“旅行禁令名單”國家和地區的所有旅客入境後在政府認可的酒店等住宿設施內隔離10天。英國政府官員近期與航空業、海運業、酒店業以及餐飲業的業內人士密集會面,討論相關安排。具體措施將在下周公佈,包括指導旅客如何預訂符合隔離規定的住宿設施。另外,據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英國也將為所有入境旅客進行兩次的冠病檢測,以遏制變異冠狀病毒在英國蔓延,詳情下周公佈。英國政府未就此報導作出回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6-1122231
*【牛津大學: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可有效對抗對B.1.1.7冠病變種】
牛津疫苗試驗首席研究員Andrew Pollard說:“我們在英國的ChAdOx1疫苗試驗中獲得的資料表明,該疫苗不僅可以抵抗原始的大流行性病毒,而且還可以抵抗從2020年底開始,導致整個英國疾病激增的新型的B.1.1.7變異。”該疫苗的共同開發者吉伯特則表示,儘管該疫苗具有對抗英國變種病毒的功效,但疫苗仍可能需要針對未來的變種進行改良。她說:“如果有必要,我們正在與阿斯特捷利康合作,以優化應變變化所需的程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5-1122090
*【越南今年首季將通過COVAX獲得第一批冠病疫苗】
越南政府5日聲明,世界衛生組織正在與越南衛生部合作,在越南使用COVAX供應的疫苗。COVAX疫苗共用設施已為較貧窮的國家分配了至少3.3億劑冠病疫苗,並計畫在2021年上半年為更多國家提供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5-1122088
*【阿斯特捷利康向日本政府申請製造和販賣冠病疫苗】
阿斯特捷利康日本分公司向厚生勞動省提出冠病疫苗的製造販售申請。阿斯特捷利康的冠病疫苗經臨床實驗得知防護力約76%,公司已向日本政府提出在英國等地的臨床實驗結果,2020年8月起在日本進行的初期臨床實驗結果預定今年3月出爐。日本政府已與阿斯特捷利康簽約,接受1億2000萬劑疫苗供貨,其中9000萬劑預計會在日本境內製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5-1122087
*【英疫苗官員:額外資料支援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效能】
英國疫苗官員表示,英國監管機構已從阿斯特捷利康獲得了額外的試驗資料。這些資料支援了阿斯特捷利康/牛津大學冠病疫苗對老年人有效性的觀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5-1122082
*【美國參議院通過預算計畫 為拜登1.9兆美元經濟刺激配套鋪路】
副總統賀錦麗以參議院議長一票,打破了兩院的50對50的平局,通過了民主黨的這項措施。該預算案將送交眾議院進行最終批准。眾議院已經通過了其預算決議,但是週五可能不得不再次投票,以決定是否同意參議院的文本。一旦完成,民主黨將能夠在未來幾周內制定一項救濟法案,並根據特別預算規則,在無需共和黨支援的情況下予以通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5-1122081
*【聯合國安理會籲緬軍方 釋放翁山蘇姬等被拘留者】
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展現出罕見的團結,呼籲立即釋放所有在緬甸的被拘捕者,同時強調在這個東南亞國家“繼續支持民主轉型”的必要。安理會在聲明中呼籲緬甸軍方“釋放所有被拘留者”包括全國民主聯盟(民盟)領袖翁山蘇姬在內,並敦促緬甸各方恢復對話和民主進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206-1122122
*【緬甸民盟:翁山蘇姬目前遭軟禁 健康情況良好】
緬甸前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所屬全國民主聯盟(NLD)新聞聯絡人表示,翁山蘇姬2月1日被發動政變的軍方逮捕後,目前遭到軟禁,健康狀況良好。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5-1122092
*【拜登暗示對中俄採強硬立場 致力重塑美國國際領導地位】
美國總統拜登在國務院發表他上任以來首場重要外交政策演說,承諾將開展新的外交局面。拜登當天宣佈一系列外交政策變化並稱“美國回來了”,外交將再次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中心。他在演說中也暗示對中國和俄羅斯採取強硬立場,他強調美國政府將致力重塑美國在國際社會的領導地位,修復與盟友的關係,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環球挑戰。拜登表示,美國要在國際上重新獲得信譽和道德權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206-1122140
*【中國回應拜登演說 籲美聚焦合作管控分歧】
對拜登上任後首次談及中美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時強調,中美難免存在分歧,但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後的首個外交政策講話中,稱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者”,但美國願意在符合美國利益情況下與中國合作。中國外交部回應時,呼籲美國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分析人士指出,從拜登的講話和其團隊早前的涉華言論看,新一屆美國政府將繼續對華保持強硬,兩國合作領域目前僅限於氣候變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206-1122127
*【馬克洪:歐盟雖與美國立場更接近 歐美齊對付中國將適得其反】
法國總統馬克洪認為,歐美這種應對中國的共同戰線,可能迫使北京降低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合作意願,並可能加劇其在亞洲包括南中國海的擴張行為。不過,在技術問題上,馬克洪重申他不完全依賴中國的解決方案。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206-1122150
*【中國試驗陸基中段反導攔截展示實力 分析:顯示不懼與美戰略博弈】
中國國防部前天深夜宣佈在中國大陸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儘管中方稱這一試驗不針對任何國家,但有接近中國軍方的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選在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對外關係演說前展示其反導實力,含有不懼怕與美方繼續進行戰略博弈的意思。分析人士認為,拜登上月20日就任後,中方幾次通過外交途徑向美國表達改善雙邊關係的善意,但美方派出“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進入南中國海,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Charles Richard甚至宣稱要正視與中俄進行核戰爭的“現實可能性”。這次中段反導試驗表明,中國在爭取與美國對話的同時,也會做好中美關係繼續惡化甚至爆發衝突的準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206-1122129
*【美法英德外長將就重啟伊核協議展開討論】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外長預計將很快就如何重啟2015年達成的伊朗核協定展開討論。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討論最早可能在當地時間5日進行,另外兩位消息人士則表示,討論可能在下周開啟。據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曾表示,如果伊朗重新嚴格遵守協定內容,美國就會效仿並以此為跳板達成更廣泛的協定,可能會限制伊朗的導彈開發和地區活動。伊朗則一直堅持美國放鬆制裁,然後才會恢復遵守伊核協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5-1122078
*【汪文斌: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英國撤銷CGTN執照是政治打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英國通信管理局基於意識形態偏見,以政治理由對CGTN在英落地傳播進行打壓,將技術問題政治化,嚴重損害中國媒體聲譽以及干擾兩國間正常的人文交流,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206-1122134
*【中芯國際“滿負荷”運作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中芯國際稱,由於無法滿足客戶對特定成熟技術的需求,公司已經“滿負荷”運作了幾個季度。不過,該公司沒有發現有客戶決心離開。中芯國際召開2020年第四季業績報告發佈會,是被美國制裁後的首次財報會。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說,目前全球整個產業鏈產能緊張,客戶沒有馬上換供應商,都在與中芯國際一起佈局下一步怎麼樣擴產、做產品,“這些和以前都一樣,沒有發生變化”。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206-1122200
*【中國天問一號傳回首幅火星圖像】
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動機5日點火工作,完成地火轉移段第四次軌道中途修正,以確保按計劃實施火星捕獲。中國國家航天局同步公佈了“天問一號”傳回的首幅火星圖像。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197天,距離地球約1.84億公里,距離火星約110萬公里,飛行里程約4.65億公里,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206-1122223
*【納指、標普再創新高 美股為11月來最大周漲幅】
美股5日全線收漲,道指漲近百點,標普500指數與納指再創歷史新高,三大股指均創11月以來最大周漲幅。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上漲15.10點,收在3886.81點,漲幅0.39%;納斯達克指數上漲78.60點,收在13856.30點,漲幅0.57%;道瓊工業指數上漲92.40點,收在31148.24點,漲幅0.30%。本周道指上漲3.9%,標普上漲4.7%,納指上漲6%,均創11月以來最大周漲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6-1122222
普通航空業管理規則 在 普通航空業管理規則 - 條文內容- 交通部 的相關結果
普通航空業 ,指以航空器經營民用航空運輸業以外之飛航業務而受報酬之事業,包括空中遊覽、勘察、照測、消防、搜尋、救護、拖吊、噴灑、拖靶勤務、商務專機及其他經核准 ... ... <看更多>
普通航空業管理規則 在 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 - S-link 電子六法全書 的相關結果
六、經營普通航空業,公司財務及組織健全,最近二年未曾發生財務或股權糾紛影響公司正常營運,飛行時數達五百小時以上,最近飛行時數五百小時內無航空器失事,最近飛行 ... ... <看更多>
普通航空業管理規則 在 普通航空業管理規則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本規則依民用航空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六十四條之一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 普通航空業,指以航空器經營民用航空運輸業以外之飛航業務而受報酬之事業,包括空中遊覽、勘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