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狂歡的自由]
香港骨子裡有一種娛樂至死的基因。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曾經說過一句話,用來安撫擔心1997回歸的香港人,他說,香港資本主義生活模式不變,可以「馬照跑,舞照跳」。意思是說,香港仍可以是糜爛的銷金窩,繼續夜夜笙歌。
夜生活,在香港有核心的意義,在夜總會裡,談生意,男歡女愛,道德放一邊,搵錢至上我們笑貧不笑娼;夜總會式娛樂,流行文化衍生出一種市井活力,歡樂今宵,嘻嘻哈哈,墮落的鴉片式麻醉式地輕鬆一下讓人暫忍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嘻笑怒罵的諷刺娛樂,卻讓社會的不滿找到宣洩的出口。
以前,香港人樂於膚淺,一窩蜂以消費或娛樂發洩不滿,殖民地在1967年暴動後,搞新潮舞會給年輕人,讓他們在樂與怒中麻醉自己,不會上街示威,不去想政治議題。
香港在過去幾個月,想鬆一鬆也越來越難,大型活動接二連三被取消。大受歡迎的海洋公園萬聖節活動,因為其中一個表演劇場節目涉及內容被政治審查,醞釀員工大罷工,竟然在萬聖節入場人數最高那一天,宣佈閉園休息。有生意也不做,政治因素干擾下,香港這個號稱最自由市場,一次又一次做出違反經濟學常理的決定。
連續4個多月的反修例示威,昨晚遇上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在中環蘭桂坊,地標式的旅遊點,每年萬聖節晚上,中外人士扮鬼扮馬狂歡派對舉行至深夜,怎知,昨晚又再一次遇上「非官方式宵禁」。
進出蘭桂芳的鐵路站,宣佈在最旺場時段的晚上九時關站。在蘭桂坊擺攤檔售賣煙仔瓶裝水已七旬的梅姐,見證蘭桂坊興衰,她記得,1993年大除夕在蘭桂坊斜路上,因人多擠逼人踩人而引致20多人死亡。她說,那天她看不到事件,因為她的攤檔在外圍。
見證過大時代興衰的梅姐,昨晚檔攤一反常態,晚上8時許她就決定收檔,以往遇上節日定必經營至深宵:「我住港島東,港鐵停開,若果打到來,地面也沒巴士,不知如何回家。」
七十多歲的她,語氣裡沒有驚怕,小時候連六七暴動也遇過,「萬聖節,最好睇是扮鬼扮馬,看誰人用最少的錢,扮得最恐怖就為之好。」昨晚不少市民以諷刺時弊的造型出現,有人扮被水炮車射得全身藍色的市民,也有人戴上中港領導人的面具,也有九龍區的示威者把整個太子站套在頭上。
梅姐收檔後,人潮漸多。7時,蘭桂坊的氣氛平靜,蘭桂坊自己聘請了大批穿白恤衫的保安,保安聽到我說:「記者多過酒客」,忍不住笑。他們同意,若不是蘭桂坊大老闆盛智文和政府關係密切,警方在蘭桂坊的行為,應該更為失控。
蘭桂坊得到的「禮遇」,就是讓大批防暴警察在8時進場,站在最當眼的十字路口位置,他們最初穿着全副裝備,刻意不戴上頭盔(以減少威脅感?),但有不少警員還是戴上金屬製的口罩,那個口罩設計頗有荷里活連環殺手造形的味道。
晚上8時,以香港夜場的時間表來說,派對還未開始,一大班防暴警駐紥在派對大門,群眾非常憤怒,大家寧可不入酒吧喝酒,圍着防暴警察叫罵。有戴着紅色隱形眼鏡,瞳孔像流血一樣的男子用英語罵道:「你破壞了派對的氣氛!這天是萬聖節!」
昨日有一些畫面充滿荒誕感,由於近日在採訪現場看到不少頭破血流的畫面,看到一臉血痕的女士,瞪着眼跟警察口角,霋眼看下去,分不清那些血是真還是假,要多看幾眼,才分得清那是化粧顏料,但罵警察那種憤恨的眼神,卻偽裝不了。
政府早前推出蒙面法,在萬聖節成為了最諷刺的一條鬼法例。整條街的人,不是戴面具就是把臉畫成花臉貓,有防線的警員用低質素的擴音器大嗌(不知為何警察使用的咪高鋒永遠都是聽不到的):「前排戴面罩的黑衣人,你除下面罩!」引來全場百人起哄回罵:「廢話!除你媽的!」。
8時半,據現場指揮官所說,由於港島其他地區的遊行人士,正準備來到中環,警方決定封鎖整個蘭桂坊,不准市民進入。有戴了骷髏頭面罩的父子,多啦A夢等造型人士,失望地在防線外徘徊。群眾大嗌:「開路!」「光復老蘭!我要飲酒!」
記者整晚也和防線警察對峙,最初段,我旁邊有一位拿照相機的男人不斷和一名男警聊天,那男警站在一個死角,顯得很悶,有一搭沒一搭地回話:「我們工時很長,一天工作十五小時,戴面罩,沒辦法,怕起底(被追蹤身份,進而自己及家人被騷擾)。」那個男人把握機會,不斷告訴男警,記者不是壞人,囑咐對方別惡意對待記者。
對話還有一點可能,因為早段警察還未穿上裝備,未戴上頭盔,在場的副指揮官還裸臉說一些安撫的話:「我知道你們很不快樂,很憤怒,我是聽到的。我們不是來清場,只是告訴你們將有其他遊行人士加入,安全有風險。」群眾不受落,噓聲回應。
我不禁想,那種溫柔,和平日的暴烈,那個才是真實?8時半,警方宣佈封鎖蘭桂坊,所有防暴警察戴上頭盔,拿起圓盾,對話變成不可能,一切就又回到敵我分明狀態。警察一個不順氣,便用粗口回罵,向記者直噴胡椒,衝上前制服他們看不順眼的人,才是「常態」。
如果昨晚的萬聖節一夜,是讓民眾偶爾來一次脫離平日自我的Cosplay派對,透過裝扮來一次角色扮演。那末香港警察本身,應該是全港最大型的Cosplay群體之一。拿相機的男人跟警員說:「每次衝突,就像兩邊打架。」我補充:「不,不同的,這一邊有槍。」我指着男警身上掛着的長槍,男警不語。
防暴警察的墨綠色制服(俗稱韓國仔,來自韓國鎮壓年代的警察衣着),速龍那套只看到眼睛的全黑制服,配備的武器,每一次他們拿上手,穿戴上身,把警員的人性一點一滴挪走。有指揮官向報章承認:「警員蒙面後,做事就更過火。」加上沒有警員編號,外人難以識別身份。
有警員跟我討論過,「有些同事還知道,政府在利用我們處理政治問題,有些人會按章工作,不想之後成為犧牲品,但有一些則上哂頭(頭昏腦脹),做事過火。」我一句總結:「假戲真做。」
如此這般,晚上10時半,聚集的人群,在皇后大道中被驅趕,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天地任我行般在中上環疾走,他們大力地使用警棍毃打長盾,製造聲勢,他們用腳大力踢地上的路障(不過是一些垃圾埇和竹枝),不斷向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放催淚彈,他們的呼喊聲、催淚彈殼掉落地下的金屬聲,槍聲在街頭的迴盪聲,是萬聖節劇目裡最恐怖的聲效,只不過香港人已經習以為常,我們已經不再需要海洋公園的藝人羅蘭扮鬼嚇我們,因為每日都在上演哈佬喂(Halloween的港式翻譯)。
有些超現實畫面是這樣的,防暴警在大馬路上疾走,行人路上還有戴着面具的遊人,像幽靈般飄過,敢經過又不太敢張望。一個頭罩大白鯊面具的男人,回頭一望,有一刻分不清,究竟這天的萬聖節派對,來參加的是小市民,還是百計防暴警。
有人以大熱電影Joker打扮到來,這位20歲電腦網頁設計師阿Ben告訴我,他花了好幾天找尋造型的化粧品和戲服,這天他在蘭桂坊成為焦點,不少人找他拍照留念。在運動之中,他偶爾參與,但站得不太前,他說,這晚乘港鐵到中環,在港鐵站內碰到防暴警察:「我不敢正眼望他們,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着我。」香港人,這晚未能盡興,娛樂自己,竟也滿心虛怯。
只是想放蕩一晚,只是想輕鬆一宵,這樣卑微的權利,已經被政權的伸延輾壓粉碎。看着防暴警呼嘯而過,有一位站在中環暗黑街頭,穿着萬聖節圖案長黑袍的中年女士,眼淚鼻水因為催淚彈而流得一臉也是。
她站在街角,用怨恨的眼神望着警察,說了一句很有味兒,語帶雙關的廣東話:「邊有得玩?畀佢地玩哂啦!」意思是,這個晚上根本沒有狂歡的可能,警察已經為所欲為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一歲時和當時經常與桐人和尤吉歐一起玩耍。有一次溜出村子,越過了北方山脈,進入盡頭山脈。在抵達白龍的洞窟後迷路,意外看到了整合騎士迪索魯巴特·辛賽西斯·賽門和黑暗騎士戰鬥的場面後,下意識想去救被擊墜的黑暗騎士時摔倒,手觸碰到了暗黑界的土地,被公理教會判定為違反禁忌目錄。第二天即被迪索魯巴特抓走,帶到...
暗黑破壞神4暗金掉落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有狂歡的自由]
香港骨子裡有一種娛樂至死的基因。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曾經說過一句話,用來安撫擔心1997回歸的香港人,他說,香港資本主義生活模式不變,可以「馬照跑,舞照跳」。意思是說,香港仍可以是糜爛的銷金窩,繼續夜夜笙歌。
夜生活,在香港有核心的意義,在夜總會裡,談生意,男歡女愛,道德放一邊,搵錢至上我們笑貧不笑娼;夜總會式娛樂,流行文化衍生出一種市井活力,歡樂今宵,嘻嘻哈哈,墮落的鴉片式麻醉式地輕鬆一下讓人暫忍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嘻笑怒罵的諷刺娛樂,卻讓社會的不滿找到宣洩的出口。
以前,香港人樂於膚淺,一窩蜂以消費或娛樂發洩不滿,殖民地在1967年暴動後,搞新潮舞會給年輕人,讓他們在樂與怒中麻醉自己,不會上街示威,不去想政治議題。
香港在過去幾個月,想鬆一鬆也越來越難,大型活動接二連三被取消。大受歡迎的海洋公園萬聖節活動,因為其中一個表演劇場節目涉及內容被政治審查,醞釀員工大罷工,竟然在萬聖節入場人數最高那一天,宣佈閉園休息。有生意也不做,政治因素干擾下,香港這個號稱最自由市場,一次又一次做出違反經濟學常理的決定。
連續4個多月的反修例示威,昨晚遇上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在中環蘭桂坊,地標式的旅遊點,每年萬聖節晚上,中外人士扮鬼扮馬狂歡派對舉行至深夜,怎知,昨晚又再一次遇上「非官方式宵禁」。
進出蘭桂芳的鐵路站,宣佈在最旺場時段的晚上九時關站。在蘭桂坊擺攤檔售賣煙仔瓶裝水已七旬的梅姐,見證蘭桂坊興衰,她記得,1993年大除夕在蘭桂坊斜路上,因人多擠逼人踩人而引致20多人死亡。她說,那天她看不到事件,因為她的攤檔在外圍。
見證過大時代興衰的梅姐,昨晚檔攤一反常態,晚上8時許她就決定收檔,以往遇上節日定必經營至深宵:「我住港島東,港鐵停開,若果打到來,地面也沒巴士,不知如何回家。」
七十多歲的她,語氣裡沒有驚怕,小時候連六七暴動也遇過,「萬聖節,最好睇是扮鬼扮馬,看誰人用最少的錢,扮得最恐怖就為之好。」昨晚不少市民以諷刺時弊的造型出現,有人扮被水炮車射得全身藍色的市民,也有人戴上中港領導人的面具,也有九龍區的示威者把整個太子站套在頭上。
梅姐收檔後,人潮漸多。7時,蘭桂坊的氣氛平靜,蘭桂坊自己聘請了大批穿白恤衫的保安,保安聽到我說:「記者多過酒客」,忍不住笑。他們同意,若不是蘭桂坊大老闆盛智文和政府關係密切,警方在蘭桂坊的行為,應該更為失控。
蘭桂坊得到的「禮遇」,就是讓大批防暴警察在8時進場,站在最當眼的十字路口位置,他們最初穿着全副裝備,刻意不戴上頭盔(以減少威脅感?),但有不少警員還是戴上金屬製的口罩,那個口罩設計頗有荷里活連環殺手造形的味道。
晚上8時,以香港夜場的時間表來說,派對還未開始,一大班防暴警駐紥在派對大門,群眾非常憤怒,大家寧可不入酒吧喝酒,圍着防暴警察叫罵。有戴着紅色隱形眼鏡,瞳孔像流血一樣的男子用英語罵道:「你破壞了派對的氣氛!這天是萬聖節!」
昨日有一些畫面充滿荒誕感,由於近日在採訪現場看到不少頭破血流的畫面,看到一臉血痕的女士,瞪着眼跟警察口角,霋眼看下去,分不清那些血是真還是假,要多看幾眼,才分得清那是化粧顏料,但罵警察那種憤恨的眼神,卻偽裝不了。
政府早前推出蒙面法,在萬聖節成為了最諷刺的一條鬼法例。整條街的人,不是戴面具就是把臉畫成花臉貓,有防線的警員用低質素的擴音器大嗌(不知為何警察使用的咪高鋒永遠都是聽不到的):「前排戴面罩的黑衣人,你除下面罩!」引來全場百人起哄回罵:「廢話!除你媽的!」。
8時半,據現場指揮官所說,由於港島其他地區的遊行人士,正準備來到中環,警方決定封鎖整個蘭桂坊,不准市民進入。有戴了骷髏頭面罩的父子,多啦A夢等造型人士,失望地在防線外徘徊。群眾大嗌:「開路!」「光復老蘭!我要飲酒!」
記者整晚也和防線警察對峙,最初段,我旁邊有一位拿照相機的男人不斷和一名男警聊天,那男警站在一個死角,顯得很悶,有一搭沒一搭地回話:「我們工時很長,一天工作十五小時,戴面罩,沒辦法,怕起底(被追蹤身份,進而自己及家人被騷擾)。」那個男人把握機會,不斷告訴男警,記者不是壞人,囑咐對方別惡意對待記者。
對話還有一點可能,因為早段警察還未穿上裝備,未戴上頭盔,在場的副指揮官還裸臉說一些安撫的話:「我知道你們很不快樂,很憤怒,我是聽到的。我們不是來清場,只是告訴你們將有其他遊行人士加入,安全有風險。」群眾不受落,噓聲回應。
我不禁想,那種溫柔,和平日的暴烈,那個才是真實?8時半,警方宣佈封鎖蘭桂坊,所有防暴警察戴上頭盔,拿起圓盾,對話變成不可能,一切就又回到敵我分明狀態。警察一個不順氣,便用粗口回罵,向記者直噴胡椒,衝上前制服他們看不順眼的人,才是「常態」。
如果昨晚的萬聖節一夜,是讓民眾偶爾來一次脫離平日自我的Cosplay派對,透過裝扮來一次角色扮演。那末香港警察本身,應該是全港最大型的Cosplay群體之一。拿相機的男人跟警員說:「每次衝突,就像兩邊打架。」我補充:「不,不同的,這一邊有槍。」我指着男警身上掛着的長槍,男警不語。
防暴警察的墨綠色制服(俗稱韓國仔,來自韓國鎮壓年代的警察衣着),速龍那套只看到眼睛的全黑制服,配備的武器,每一次他們拿上手,穿戴上身,把警員的人性一點一滴挪走。有指揮官向報章承認:「警員蒙面後,做事就更過火。」加上沒有警員編號,外人難以識別身份。
有警員跟我討論過,「有些同事還知道,政府在利用我們處理政治問題,有些人會按章工作,不想之後成為犧牲品,但有一些則上哂頭(頭昏腦脹),做事過火。」我一句總結:「假戲真做。」
如此這般,晚上10時半,聚集的人群,在皇后大道中被驅趕,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天地任我行般在中上環疾走,他們大力地使用警棍毃打長盾,製造聲勢,他們用腳大力踢地上的路障(不過是一些垃圾埇和竹枝),不斷向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放催淚彈,他們的呼喊聲、催淚彈殼掉落地下的金屬聲,槍聲在街頭的迴盪聲,是萬聖節劇目裡最恐怖的聲效,只不過香港人已經習以為常,我們已經不再需要海洋公園的藝人羅蘭扮鬼嚇我們,因為每日都在上演哈佬喂(Halloween的港式翻譯)。
有些超現實畫面是這樣的,防暴警在大馬路上疾走,行人路上還有戴着面具的遊人,像幽靈般飄過,敢經過又不太敢張望。一個頭罩大白鯊面具的男人,回頭一望,有一刻分不清,究竟這天的萬聖節派對,來參加的是小市民,還是百計防暴警。
有人以大熱電影Joker打扮到來,這位20歲電腦網頁設計師阿Ben告訴我,他花了好幾天找尋造型的化粧品和戲服,這天他在蘭桂坊成為焦點,不少人找他拍照留念。在運動之中,他偶爾參與,但站得不太前,他說,這晚乘港鐵到中環,在港鐵站內碰到防暴警察:「我不敢正眼望他們,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着我。」香港人,這晚未能盡興,娛樂自己,竟也滿心虛怯。
只是想放蕩一晚,只是想輕鬆一宵,這樣卑微的權利,已經被政權的伸延輾壓粉碎。看着防暴警呼嘯而過,有一位站在中環暗黑街頭,穿着萬聖節圖案長黑袍的中年女士,眼淚鼻水因為催淚彈而流得一臉也是。
她站在街角,用怨恨的眼神望着警察,說了一句很有味兒,語帶雙關的廣東話:「邊有得玩?畀佢地玩哂啦!」意思是,這個晚上根本沒有狂歡的可能,警察已經為所欲為了。
暗黑破壞神4暗金掉落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有狂歡的自由]
香港骨子裡有一種娛樂至死的基因。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曾經說過一句話,用來安撫擔心1997回歸的香港人,他說,香港資本主義生活模式不變,可以「馬照跑,舞照跳」。意思是說,香港仍可以是糜爛的銷金窩,繼續夜夜笙歌。
夜生活,在香港有核心的意義,在夜總會裡,談生意,男歡女愛,道德放一邊,搵錢至上我們笑貧不笑娼;夜總會式娛樂,流行文化衍生出一種市井活力,歡樂今宵,嘻嘻哈哈,墮落的鴉片式麻醉式地輕鬆一下讓人暫忍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嘻笑怒罵的諷刺娛樂,卻讓社會的不滿找到宣洩的出口。
以前,香港人樂於膚淺,一窩蜂以消費或娛樂發洩不滿,殖民地在1967年暴動後,搞新潮舞會給年輕人,讓他們在樂與怒中麻醉自己,不會上街示威,不去想政治議題。
香港在過去幾個月,想鬆一鬆也越來越難,大型活動接二連三被取消。大受歡迎的海洋公園萬聖節活動,因為其中一個表演劇場節目涉及內容被政治審查,醞釀員工大罷工,竟然在萬聖節入場人數最高那一天,宣佈閉園休息。有生意也不做,政治因素干擾下,香港這個號稱最自由市場,一次又一次做出違反經濟學常理的決定。
連續4個多月的反修例示威,昨晚遇上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在中環蘭桂坊,地標式的旅遊點,每年萬聖節晚上,中外人士扮鬼扮馬狂歡派對舉行至深夜,怎知,昨晚又再一次遇上「非官方式宵禁」。
進出蘭桂芳的鐵路站,宣佈在最旺場時段的晚上九時關站。在蘭桂坊擺攤檔售賣煙仔瓶裝水已七旬的梅姐,見證蘭桂坊興衰,她記得,1993年大除夕在蘭桂坊斜路上,因人多擠逼人踩人而引致20多人死亡。她說,那天她看不到事件,因為她的攤檔在外圍。
見證過大時代興衰的梅姐,昨晚檔攤一反常態,晚上8時許她就決定收檔,以往遇上節日定必經營至深宵:「我住港島東,港鐵停開,若果打到來,地面也沒巴士,不知如何回家。」
七十多歲的她,語氣裡沒有驚怕,小時候連六七暴動也遇過,「萬聖節,最好睇是扮鬼扮馬,看誰人用最少的錢,扮得最恐怖就為之好。」昨晚不少市民以諷刺時弊的造型出現,有人扮被水炮車射得全身藍色的市民,也有人戴上中港領導人的面具,也有九龍區的示威者把整個太子站套在頭上。
梅姐收檔後,人潮漸多。7時,蘭桂坊的氣氛平靜,蘭桂坊自己聘請了大批穿白恤衫的保安,保安聽到我說:「記者多過酒客」,忍不住笑。他們同意,若不是蘭桂坊大老闆盛智文和政府關係密切,警方在蘭桂坊的行為,應該更為失控。
蘭桂坊得到的「禮遇」,就是讓大批防暴警察在8時進場,站在最當眼的十字路口位置,他們最初穿着全副裝備,刻意不戴上頭盔(以減少威脅感?),但有不少警員還是戴上金屬製的口罩,那個口罩設計頗有荷里活連環殺手造形的味道。
晚上8時,以香港夜場的時間表來說,派對還未開始,一大班防暴警駐紥在派對大門,群眾非常憤怒,大家寧可不入酒吧喝酒,圍着防暴警察叫罵。有戴着紅色隱形眼鏡,瞳孔像流血一樣的男子用英語罵道:「你破壞了派對的氣氛!這天是萬聖節!」
昨日有一些畫面充滿荒誕感,由於近日在採訪現場看到不少頭破血流的畫面,看到一臉血痕的女士,瞪着眼跟警察口角,霋眼看下去,分不清那些血是真還是假,要多看幾眼,才分得清那是化粧顏料,但罵警察那種憤恨的眼神,卻偽裝不了。
政府早前推出蒙面法,在萬聖節成為了最諷刺的一條鬼法例。整條街的人,不是戴面具就是把臉畫成花臉貓,有防線的警員用低質素的擴音器大嗌(不知為何警察使用的咪高鋒永遠都是聽不到的):「前排戴面罩的黑衣人,你除下面罩!」引來全場百人起哄回罵:「廢話!除你媽的!」。
8時半,據現場指揮官所說,由於港島其他地區的遊行人士,正準備來到中環,警方決定封鎖整個蘭桂坊,不准市民進入。有戴了骷髏頭面罩的父子,多啦A夢等造型人士,失望地在防線外徘徊。群眾大嗌:「開路!」「光復老蘭!我要飲酒!」
記者整晚也和防線警察對峙,最初段,我旁邊有一位拿照相機的男人不斷和一名男警聊天,那男警站在一個死角,顯得很悶,有一搭沒一搭地回話:「我們工時很長,一天工作十五小時,戴面罩,沒辦法,怕起底(被追蹤身份,進而自己及家人被騷擾)。」那個男人把握機會,不斷告訴男警,記者不是壞人,囑咐對方別惡意對待記者。
對話還有一點可能,因為早段警察還未穿上裝備,未戴上頭盔,在場的副指揮官還裸臉說一些安撫的話:「我知道你們很不快樂,很憤怒,我是聽到的。我們不是來清場,只是告訴你們將有其他遊行人士加入,安全有風險。」群眾不受落,噓聲回應。
我不禁想,那種溫柔,和平日的暴烈,那個才是真實?8時半,警方宣佈封鎖蘭桂坊,所有防暴警察戴上頭盔,拿起圓盾,對話變成不可能,一切就又回到敵我分明狀態。警察一個不順氣,便用粗口回罵,向記者直噴胡椒,衝上前制服他們看不順眼的人,才是「常態」。
如果昨晚的萬聖節一夜,是讓民眾偶爾來一次脫離平日自我的Cosplay派對,透過裝扮來一次角色扮演。那末香港警察本身,應該是全港最大型的Cosplay群體之一。拿相機的男人跟警員說:「每次衝突,就像兩邊打架。」我補充:「不,不同的,這一邊有槍。」我指着男警身上掛着的長槍,男警不語。
防暴警察的墨綠色制服(俗稱韓國仔,來自韓國鎮壓年代的警察衣着),速龍那套只看到眼睛的全黑制服,配備的武器,每一次他們拿上手,穿戴上身,把警員的人性一點一滴挪走。有指揮官向報章承認:「警員蒙面後,做事就更過火。」加上沒有警員編號,外人難以識別身份。
有警員跟我討論過,「有些同事還知道,政府在利用我們處理政治問題,有些人會按章工作,不想之後成為犧牲品,但有一些則上哂頭(頭昏腦脹),做事過火。」我一句總結:「假戲真做。」
如此這般,晚上10時半,聚集的人群,在皇后大道中被驅趕,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天地任我行般在中上環疾走,他們大力地使用警棍毃打長盾,製造聲勢,他們用腳大力踢地上的路障(不過是一些垃圾埇和竹枝),不斷向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放催淚彈,他們的呼喊聲、催淚彈殼掉落地下的金屬聲,槍聲在街頭的迴盪聲,是萬聖節劇目裡最恐怖的聲效,只不過香港人已經習以為常,我們已經不再需要海洋公園的藝人羅蘭扮鬼嚇我們,因為每日都在上演哈佬喂(Halloween的港式翻譯)。
有些超現實畫面是這樣的,防暴警在大馬路上疾走,行人路上還有戴着面具的遊人,像幽靈般飄過,敢經過又不太敢張望。一個頭罩大白鯊面具的男人,回頭一望,有一刻分不清,究竟這天的萬聖節派對,來參加的是小市民,還是百計防暴警。
有人以大熱電影Joker打扮到來,這位20歲電腦網頁設計師阿Ben告訴我,他花了好幾天找尋造型的化粧品和戲服,這天他在蘭桂坊成為焦點,不少人找他拍照留念。在運動之中,他偶爾參與,但站得不太前,他說,這晚乘港鐵到中環,在港鐵站內碰到防暴警察:「我不敢正眼望他們,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着我。」香港人,這晚未能盡興,娛樂自己,竟也滿心虛怯。
只是想放蕩一晚,只是想輕鬆一宵,這樣卑微的權利,已經被政權的伸延輾壓粉碎。看着防暴警呼嘯而過,有一位站在中環暗黑街頭,穿着萬聖節圖案長黑袍的中年女士,眼淚鼻水因為催淚彈而流得一臉也是。
她站在街角,用怨恨的眼神望着警察,說了一句很有味兒,語帶雙關的廣東話:「邊有得玩?畀佢地玩哂啦!」意思是,這個晚上根本沒有狂歡的可能,警察已經為所欲為了。
暗黑破壞神4暗金掉落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一歲時和當時經常與桐人和尤吉歐一起玩耍。有一次溜出村子,越過了北方山脈,進入盡頭山脈。在抵達白龍的洞窟後迷路,意外看到了整合騎士迪索魯巴特·辛賽西斯·賽門和黑暗騎士戰鬥的場面後,下意識想去救被擊墜的黑暗騎士時摔倒,手觸碰到了暗黑界的土地,被公理教會判定為違反禁忌目錄。第二天即被迪索魯巴特抓走,帶到央都。
在成為整合騎士前,愛麗絲作為見習修女在公理教會生活了兩年,期間曾利用時間表的漏洞溜出教會參加央都聖托利亞的夏至祭。在13歲時被正式改造為整合騎士,但作為見習騎士並沒有編號。在整合過程中,愛麗絲被最高祭司在元老們的協助下強制洗腦,搖光(即靈魂)被抽取。與前二十九位整合騎士一樣,搖光被封印於中央大教堂的最頂層,作為創世紀畫作中一隻口銜麥穗飛向邊境的小鳥的眼睛被儲存。而剩下的身體與部分缺損的搖光同敬神核心一同重組成為了服從於最高祭司的愛麗絲·整合體·三十。直到18歲時,成為第三十個整合騎士,正式被賦予Thirty這個編號,師從騎士長貝爾庫利。之後還成為了艾爾多利耶·整合體·三十一的師父。
作為一名騎士,為人相當正直善良,對同伴相當重視。因為調整時間較短,對公理教會的服從度並不高,保有相當程度的自我。
為了逮捕殺人的桐人和尤吉歐,以整合騎士的身份出現在兩人面前。在80層與脫獄的桐人交戰,因為心意技的波動破壞了教堂外壁而與後者雙雙掉落塔外。為了回到塔內暫時與桐人休戰,用鋼釘和護手製成的黃金鎖鏈攀登中央大聖堂的外牆,併合作擊敗了外牆上安置的Mionion。從桐人得知公理教會、最高祭司的真相,因聽到妹妹賽魯卡·滋貝魯庫的名字後想起了一部分記憶,以自身意志突破右眼封印“Code 871”的控制。
在突破“Code 871”之後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昏迷狀態,被桐人用鎖鏈捆在身上捆綁登上了開放的95層曉星瞭望台。隨後為了尋找尤吉歐和桐人來到90層的大浴場,卻發現了被尤吉歐凍在冰塊里的整合騎士團長貝爾庫利。
在元老會中發揮極強的實力擊退元老長丘德爾金,隨後桐人與騎士尤吉歐的戰鬥中應前者要求在旁觀戰。
與最高祭司一戰中,和桐人、尤吉歐配合將丘德爾金打至瀕死,但卻被劍巨像重傷。危急時刻,Cardinal將被剝離的愛麗絲·滋貝魯庫的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以及藍薔薇之劍融合為青色巨劍,擊毀了劍巨像,並斬下了最高祭司的一隻手臂,而大劍也因此折斷,之後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一同消失。在桐人極度動搖之時試圖以身軀擋下最高祭司的攻擊剎那之間桐人眼中的愛麗絲與那場決鬥中亞絲娜的身影重合了,被瞬間覺醒的桐人以心意刀護下。戰後從桐人與菊岡的對話中得知終之祭壇的存在,隨後目睹桐人因STL過載而搖光崩潰。
最高祭司一戰後,帶着桐人離開了公理教會,回到盧利特村隱居。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內心的糾結,受損的右眼無法恢復。愛麗絲回到村中後,由於不被村民接納,在村子外面曾經是桐人、尤吉歐和愛麗絲三個人的遊樂場的空地上蓋起木屋,並通過砍樹賺取生活費,同居同床照顧桐人半年。期間向來訪的艾爾多利耶明確表示不想捲入同暗黑界的戰爭。然而,隨着戰爭開始,盧利特村也難逃戰火,目睹一切的愛麗絲最終覺醒,以心意技修復右眼,擊潰了進犯的獸人部隊。帶着桐人來到人類聯軍中,隨後與追隨桐人而來的緹潔、羅尼耶二人相遇。
#SAO #刀劍神域 #愛麗絲

暗黑破壞神4暗金掉落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一歲時和當時經常與桐人和尤吉歐一起玩耍。有一次溜出村子,越過了北方山脈,進入盡頭山脈。在抵達白龍的洞窟後迷路,意外看到了整合騎士迪索魯巴特·辛賽西斯·賽門和黑暗騎士戰鬥的場面後,下意識想去救被擊墜的黑暗騎士時摔倒,手觸碰到了暗黑界的土地,被公理教會判定為違反禁忌目錄。第二天即被迪索魯巴特抓走,帶到央都。
在成為整合騎士前,愛麗絲作為見習修女在公理教會生活了兩年,期間曾利用時間表的漏洞溜出教會參加央都聖托利亞的夏至祭。在13歲時被正式改造為整合騎士,但作為見習騎士並沒有編號。在整合過程中,愛麗絲被最高祭司在元老們的協助下強制洗腦,搖光(即靈魂)被抽取。與前二十九位整合騎士一樣,搖光被封印於中央大教堂的最頂層,作為創世紀畫作中一隻口銜麥穗飛向邊境的小鳥的眼睛被儲存。而剩下的身體與部分缺損的搖光同敬神核心一同重組成為了服從於最高祭司的愛麗絲·整合體·三十。直到18歲時,成為第三十個整合騎士,正式被賦予Thirty這個編號,師從騎士長貝爾庫利。之後還成為了艾爾多利耶·整合體·三十一的師父。
作為一名騎士,為人相當正直善良,對同伴相當重視。因為調整時間較短,對公理教會的服從度並不高,保有相當程度的自我。
為了逮捕殺人的桐人和尤吉歐,以整合騎士的身份出現在兩人面前。在80層與脫獄的桐人交戰,因為心意技的波動破壞了教堂外壁而與後者雙雙掉落塔外。為了回到塔內暫時與桐人休戰,用鋼釘和護手製成的黃金鎖鏈攀登中央大聖堂的外牆,併合作擊敗了外牆上安置的Mionion。從桐人得知公理教會、最高祭司的真相,因聽到妹妹賽魯卡·滋貝魯庫的名字後想起了一部分記憶,以自身意志突破右眼封印“Code 871”的控制。
在突破“Code 871”之後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昏迷狀態,被桐人用鎖鏈捆在身上捆綁登上了開放的95層曉星瞭望台。隨後為了尋找尤吉歐和桐人來到90層的大浴場,卻發現了被尤吉歐凍在冰塊里的整合騎士團長貝爾庫利。
在元老會中發揮極強的實力擊退元老長丘德爾金,隨後桐人與騎士尤吉歐的戰鬥中應前者要求在旁觀戰。
與最高祭司一戰中,和桐人、尤吉歐配合將丘德爾金打至瀕死,但卻被劍巨像重傷。危急時刻,Cardinal將被剝離的愛麗絲·滋貝魯庫的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以及藍薔薇之劍融合為青色巨劍,擊毀了劍巨像,並斬下了最高祭司的一隻手臂,而大劍也因此折斷,之後記憶碎片和尤吉歐一同消失。在桐人極度動搖之時試圖以身軀擋下最高祭司的攻擊剎那之間桐人眼中的愛麗絲與那場決鬥中亞絲娜的身影重合了,被瞬間覺醒的桐人以心意刀護下。戰後從桐人與菊岡的對話中得知終之祭壇的存在,隨後目睹桐人因STL過載而搖光崩潰。
最高祭司一戰後,帶着桐人離開了公理教會,回到盧利特村隱居。在這段時間內由於內心的糾結,受損的右眼無法恢復。愛麗絲回到村中後,由於不被村民接納,在村子外面曾經是桐人、尤吉歐和愛麗絲三個人的遊樂場的空地上蓋起木屋,並通過砍樹賺取生活費,同居同床照顧桐人半年。期間向來訪的艾爾多利耶明確表示不想捲入同暗黑界的戰爭。然而,隨着戰爭開始,盧利特村也難逃戰火,目睹一切的愛麗絲最終覺醒,以心意技修復右眼,擊潰了進犯的獸人部隊。帶着桐人來到人類聯軍中,隨後與追隨桐人而來的緹潔、羅尼耶二人相遇。
#SAO #刀劍神域 #愛麗絲

暗黑破壞神4暗金掉落 在 [閒聊] 是不是很多人退坑了- 看板DIABL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是禮拜六,打開看了一下好友欄位,
居然只有一個人在線上….
平日也就算了,假日居然只有一個人…
下午到凌晨上上下下也就兩個人,
然後最近又一堆人賣幣,
暗黑4真的正式宣佈涼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46.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ABLO/M.1693091952.A.B9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