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地的朋友在哪裡?來說說工作幾年了~
我16歲做過幾個月😅 三個月以內我就快受不了了⋯工地真的很辛苦!!
😭我爸爸媽媽做了20幾年來!颳風下雨大太陽能不休息就不休息~
而且站在高處很危險、鋼筋又很燙沒有遮蔽物,地下室又悶熱⋯⋯沒做過真不知道爸媽的辛勞
我媽媽連懷孕大肚子都不休息⋯真的很佩服~
謝謝我爹娘在工地上班把家裡四個小孩養大❤️
已經做到了50幾歲、到現在還是沒有退休
希望我能更加努力工作!讓老人家能放心退休😭
#側拍 #現實中工頭的女兒 #曾經做過工地幾個月
#台中 #廢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相信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把很多本來應該很重要的事,都先放下,以後再說。像我就是本來應該去照胃鏡的,但想到要去醫院,就想還是以後再說,結果防了肺炎,來了個胃炎。我的胃非常不爽,我是二娘生的啊? 在國家來講,很多重要的事,也都被丟到後面。 像在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就發生一起白人槍殺黑人事件,...
曾經做過工地幾個月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相信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把很多本來應該很重要的事,都先放下,以後再說。像我就是本來應該去照胃鏡的,但想到要去醫院,就想還是以後再說,結果防了肺炎,來了個胃炎。我的胃非常不爽,我是二娘生的啊?
在國家來講,很多重要的事,也都被丟到後面。
像在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就發生一起白人槍殺黑人事件,本來這種涉及跨種族的案件,在美國超級敏感,但因為疫情的關係,凶手逍遙法外整整74天,在現在疫情稍微緩和了一點,媒體終於有版面上這條新聞了,馬上引爆全美怒火
時間回到今年2月23日下午1點鐘,喬治亞州一名25歲的非裔美國青年「亞伯里」(Ahmaud Arbery),像平時一樣在自己家附近社區慢跑,然後,他就死掉了,我不是在開玩笑,亞伯里跑著跑著,突然有一對白人父子檔駕著車、提著槍尾隨他,還下車連開三槍把手無寸鐵的亞伯里打死了!
這起命案發生當時,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5月5日這段影片曝光後,立刻掀起輿論撻伐,但更令人火大的是,犯案的父子檔竟然是影片曝光後兩天,也就是5月7日才被警方逮捕,這空白的兩個多月,檢調機構是睡著了嗎?
這對開槍的父子檔被捕後向警方表示,他們住的社區最近常常發生竊案,當天他們看到亞伯里跑進一個工地,懷疑他就是小偷,才會拿武器駕車尾隨,還指控亞伯里先動手攻擊他們,他們只好開槍自衛。
但隨後曝光的工地監視器畫面,清楚顯示亞伯里兩手空空,看一看就離開,而曾經是運動好手的亞伯里,本來就有在這條路線上慢跑的習慣,也不是第一次跑進這個工地,屋主事後檢查,從來都沒有東西遭竊,監視器還拍到,這個開放的工地原本就有不少居民進進出出,包括孩童和白人情侶,父子檔的說法聽起來有夠沒說服力,但檢調卻非常買帳,讓這起命案差點被「和諧」掉!
原來父子檔中的父親「葛瑞格里」,曾經是當地警局員工,還曾經在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擔任調查員,直到2019年退休。巧合的是,亞伯里過去曾犯下持槍、竊盜案,負責的檢察官就正好是「葛瑞格里」的同事,很多人就懷疑,恐怕是因為亞伯里有案底,「葛瑞格里」才「未審先判」認定他是竊賊,就決定動用私刑!
這個情節,不用太多法律常識,也覺得謀殺的可能性很高吧?但父子檔本來真的差點沒事耶。第一個檢察官在案發4天後就聲請迴避,因為「葛瑞格里」在她的辦公室工作了30年,但在迴避前她曾經指示現場員警,不要逮捕父子檔。
第二任檢察官接手後,還是和父子檔口徑一致,認定亞伯里心理不健康、具有侵略性,是他先出手攻擊,父子檔正當防衛,但這名檢察官的兒子,就這麼剛好也是「葛瑞格里」的同事,還曾經審理過亞伯里的竊盜案,他隨後也聲請迴避。
是一直到兩個多月後,命案影片曝光,父子檔才終於被逮捕。一連串的迴避和包庇,讓美國民眾超傻眼,各地上演示威活動,要幫亞伯里討公道,亞伯里的教練也發起「陪亞伯里慢跑」活動 #IRunWithAmaud,號召民眾出門慢跑2.23英里(約3.6公里),全美不分膚色種族的網友,都紛紛響應。
一名白人男子更故意打扮得像「鬼鬼祟祟」的竊賊上街慢跑,嗆聲白人嫌晃沒事,憑什麼黑人就該死?
亞伯里做了什麼該死的事?他什麼都沒做。
讓人最難過的是,當地很多非洲裔對這麼離譜的事,並不是太驚訝。《紐約時報》指出,亞伯里所居住的「格林郡」(Glynn County),居民大部分是白人,只有27%是黑人,這地方就像美國南方很多地區一樣,有著19世紀對黑人任意動用私刑的悲慘歷史。接下來情節,非常的殘忍,有觀眾如果覺得不恰當,請在一分鐘後回來。
在1899年的喬治亞,一個名叫豪斯的非洲裔,在兩千名白人群眾的圍觀下,手指耳朵生殖器被切掉,臉皮削掉,再活活燒死,死後屍體還被支解賣掉。
在1918年的喬治亞,一位懷孕八個月的年輕非裔女性透納,被用腳踝吊起活活燒死。還沒死的時候,一個白人將她的腹部切開,嬰兒落地後,被踩死。當時也有群眾圍觀。
一百多年後的現在,當地除了能合法擁槍,還能隨身攜帶槍枝上車、去酒吧、進公園,完全不必向任何人報備之外,喬治亞州依一條1863年的法律,仍然允許居民逮捕現行犯,也就是所謂的「公民逮捕權」,過去因為交通不便,執法人員往往要花好幾天才能抵達案發現場,才有這樣的法律,但亞伯里事件發生後,越來越多人呼籲廢除這項過時的法律,況且父子檔只是「懷疑」亞伯里犯罪,根本不構成公民逮捕的要素。
但遺憾的是,父子檔最終也不會被判處,因種族因素犯下的「仇恨犯罪」。被定為仇恨犯罪時,刑期加重很多,但因為喬治亞州是目前美國「唯四」沒有「仇恨犯罪」相關法令的州,當地民權組織只能期盼原本的司法調查和審判「正常運作」,給亞伯里家人一個交代。
美國廢奴已經155年了,但歧視問題依舊無所不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2019美國種族》報告顯示,45%的民眾認為美國在種族平等方面沒有足夠進展,56%的受訪者認為川普讓種族關係惡化,而且美國的種族歧視,血淋淋反映在貧困率、犯罪率、教育程度、和醫療衛生上。
根據美國勞工部2019年的統計顯示,管理階層工作中,82.4%是白人,只有8.2%是黑人;2016年美國白人家庭平均資產(17.1萬美元),足足是黑人家庭的10倍(1.76萬美元),而這樣的差異,還導致美國黑人在Covid-19疫情中,死亡率出奇高,尤其芝加哥市的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7倍,難道病毒還會挑膚色?
大家要知道,美國沒有像台灣全民健保這種東西,看一次病或是單純的病毒篩檢,就很有可能讓經濟拮据的民眾傾家蕩產,而非裔美人經濟條件普遍不寬裕,健康狀況不佳,往往住在人口密集區,做的也不是白領工作,常常需要跟人接觸。當不少白人抱怨在家工作好無聊的時候,非洲裔面對的是沒工作、沒收入、沒飯吃,生了病沒能力看醫生,更別提有些醫院直接放棄救治非洲裔的病患,把醫療資源留給白人使用。
好端端跑個步,都會有人懷疑你順手牽羊,美國的種族歧視就是這麼赤裸裸。歐巴馬就曾經表示,「幾乎所有非裔美人在購物時,都曾被跟蹤或密切注意」,包括他本人在內。這點我老公蘿蔔頭就相當有感觸,他是墨裔,小時候只要一走進商店,店員就從頭到尾跟著他,怕他偷東西,讓他非常受傷。結果現在都已經六十歲的人了,走進商店店員如果太“努力”服務他,他都會懷疑對方是不是動機不單純。
根據紐約警方數據,黑人和拉美裔民眾被警方攔查盤問的案件,是白人的至少7倍。我後來想想,紐約反恐的時候,我進地鐵,常常被”隨機“叫去查包包,我以前老是覺得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現在想想,還是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我讓我自己好受一點不行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黑人私刑再現 #種族平權開倒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曾經做過工地幾個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這部影片,記者會現場他也說明了推薦的理由。
致詞: #CNEX董事長 #蔣顯斌先生
#CNEX執行長 #陳玲珍女士(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
#灣生回家製作人 #田中實加女士
由華人影史第一位蟬聯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中國導演-周浩-執導的紀錄片《大同》,自去年金馬影展放映後即獲得廣大迴響,電影預告上線三天內就突破30萬點擊率,許多人看完後直呼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能夠這樣近距離貼身拍攝中國地方行政系統運作,就連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老師都說:「看完《大同》,好想知道導演會怎麼拍柯P。」
這部片費時三年跟拍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推動都市更新的過程,改革的手法與規模之浩大,讓其他身在民主國家的觀眾們難以想像,在去年日舞影展便得到評審們讚譽《大同》是能夠近身拍攝中國官場現形記的紀錄電影,更給予「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
周浩是一位多產型的紀錄片導演,13年內完成了9部紀錄片,手上經常同時好幾部片子在進行著,其中有超過半數在國際上大小型影展都得過獎。《大同》是他第二部金馬獎得獎作品,前一部則是201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棉花》,紀錄中國成衣產業底層工人的故事,挾著金馬獎的高人氣,《大同》將於今年七月八日正式上映。
【故事大綱】
大同,這座1600年前輝煌的古城如今正在一片新的廢墟中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耿彥波,這位以拆建城市,發展文化著稱的市長,正準備用著非凡的手段,去實現他心目中城市發展和變革的巨大藍圖。他不僅要消除大同令人瞠目的污染,更要用古代的文明和輝煌重塑這座城市的未來。
耿彥波市長的方案大膽而冒險,他希望恢復大同在北魏年代的城牆,修建博物館,將這座榮譽和恥辱都立於煤炭開採上的城市重新變成中國人探尋古代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和佛教的目的地。他總是將巴黎和羅馬掛在嘴上,證明GDP和文化傳承相比,顯然後者能留給人們更高尚的品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若希望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耿彥波市長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需要拆掉10萬戶住宅,搬遷整個城市近50萬人口,並成功籌集到數倍於大同政府年收入的資金。他還需要得到政府和共產黨內其他高級官員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這一方案,而共產黨的權利平衡規則確定市委書記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這成為耿彥波市長城市改造方案中最不可探測的因素。
耿彥波市長每天早上六點出門,十點回家,整日都在城市的各個工地視察。他面臨著工程的延期,質量的偷工減料,他直接呵斥那些工頭,如同呵斥自己手下的各位局長處長,但一人拖拽的馬車無論如何也無法飛速而平衡地前進。每天清晨,總有上訪的人圍在耿彥波市長的住所外,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耿市長的簽字解決,而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會在城市充滿塵灰的各個角落聚集一團,彼此將怨氣和詛咒和著唾沫一吐而出。
兩年過去了,當耿彥波市長的藍圖初具規模的時候,上級省委突然宣布耿市長調到太原擔任代市長。消息不脛而走,第二天,本來以為會因為住所被拆遷而對政府部門恨之入骨的百姓們,沒想到居然發動大規模遊行要離職的市長別走,,他們沒說出口的是,房子都拆了,市長卻走了,後續重建誰來管?
耿彥波市長曾說,大同就這一次機會,沖不上去就上不去了。他還說,他所有的問題都來自這個體制。他說,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記者,當他沉浸在古代詩賦的海洋中時是最快樂的。
【影片特色】
●華人影史第一位連續獲得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執導。
●片中主角耿彥波市長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可與台灣政壇現狀作對比。
●「都更議題」與台灣民眾貼近,可做中國與台灣兩地都更方式對照。
●大同市「古城翻新」呼應近期台北市北門重建及各地老屋再生。
●近距離拍攝大同市政運作,一窺簾幕後的中國官場文化。
【導演簡介】
周浩,職業紀錄片導演,曾擔任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記者多年,2001年開始紀錄片製作,作品百餘次入選各類國際電影節並多次獲獎,並出任芝加哥國際紀錄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廣州紀錄片節評審,同時創建了紀錄片中文資訊網站鏡像中國。媒體評價,他的鏡頭如同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解剖刀。
2014年10月,周浩以《棉花》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以《大同》再度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及美國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作品年表】
2003《厚街》、2006《高三》、2008《龍哥》、2009《書記》、2010《差館》、2011《差館II》、2013《急診》、2014《棉花》、2015《大同》

曾經做過工地幾個月 在 變成只能被動休假,有人會說,在工地做事是看天吃飯 的推薦與評價
工地 的計薪是日薪制,有做有錢沒做沒錢,什麼新制舊制一例一休都是屁,別說無視做幾休一和加班費的規定,就連要休假也常被"工程很趕"的理由刁難,本人上個月休假共計兩 ... ... <看更多>
曾經做過工地幾個月 在 聊聊為什麼沒人願意在工地工作? (第4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曾經做過幾個月工地,之後就再也不想做了原因是: 1.髒 2.很熱,曬太陽 3.化學臭味和粉塵很傷身體 4.噪音傷耳朵 5.危險性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