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文來啦!📌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吃到叻沙這一味,是在高雄新大統的樓上,媽媽帶著我們去吃的。當時約莫國中,正是叛逆屁孩的時期,但是只要能跟媽媽一起出門去吃飯,我一定二話不說立馬跟上,嗜辣的媽媽每次去的必點菜單就是叻沙麵!
記憶中,上來的叻沙都是放在熱騰騰的陶鍋裡,噗嚕噗嚕的冒著熱氣,叻沙裡的海鮮,一定是我和弟妹一起搶食的目標,媽媽總是喝著對我們來說太辣的湯,邊拭汗邊看著我們吃著熱呼呼的麵和料,這樣一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這次試了 #桂冠鍋爐湯底 的 #Laksa叻沙鍋,完全就是那在我記憶中的好味道呀!雖然我知道叻沙都是麵食,但這次為了這個湯底設計的食譜則是把濃郁的湯底和白飯熬煮後,加入海鮮和青蔬,讓叻沙鍋也有另一種新吃法~
來來來,吃膩了麵,就來道微辛微甜的秋日海鮮叻沙粥吧,保證全身都能暖呼呼的喔!
📌秋賞Laksa叻沙風味牡蠣海鮮粥📌兩人份
食材:桂冠叻沙鍋底800cc、水800-1000cc、牡蠣10-15顆、鮮蝦6隻、高麗菜(小)1/2顆、桂冠黃金魚蛋一盒、桂冠魚卵捲4個、黑美人菇1盒、青蔥1支、白米飯1碗、吻仔魚10公克
調味:香油、白胡椒粉
作法:
1. 牡蠣以清水洗約4-5次,至水質清透不過於混濁,撈起備用;鮮蝦剪除頭部長鬚後,以牙籤挑除蝦身腸泥;高麗菜切片備用;青蔥切成蔥花。
2. 取一鍋,將叻沙鍋底和水放入鍋中煮滾後,加入高麗菜、黑美人菇煮至香氣四溢。
3. 將牡蠣放入鍋中先以熱湯燙熟後取出備用。
4. 鍋中放入白飯同煮,並持續攪拌至白飯吸收湯汁後,加入魚蛋、魚卵捲、鮮蝦至熟。
5. 取一小鍋放入油,加熱後放入吻仔魚酥炸。
6. 組裝:於碗中放入熱粥,在上面放上牡蠣,撒上吻仔魚酥和青蔥花,淋一點點香油和白胡椒粉即可。
秋天牡蠣正肥美,高麗菜也是開始大量販售的季節,將叻沙鍋做為湯底,加入海鮮、秋菇、高麗菜,在秋天的微涼中喝上一碗鮮美醇厚的熱粥,最是愜意。高麗菜為濃郁的湯底帶來一股清甜;秋菇和海鮮為粥品帶來鮮味;魚蛋和魚卵捲為鍋底帶來鹹香,好好吃~~
適逢今年桂冠的50週年,這次桂冠一口氣推出了四款新的湯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無論是大家冬季最愛的酸白菜鍋;或是韓風十足的泡菜鍋;日本風味的天皇濃乳鍋;新加坡風味的叻沙鍋⋯⋯每一款鍋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是家家戶戶煮鍋的必備品啊!秋意正濃,一起吃鍋!
📌點這裡看愛料理了解詳細食譜內容:https://icook.tw/recipes/357009?ref=published
👉查看鍋底內容:https://reurl.cc/avXrVG
🎁桂冠50週年慶,百萬好禮大放送:https://pse.is/39x88c
#桂冠鍋爐湯底 #桂冠50年生日快樂
#從小到大陪伴著我們的桂冠
「最大 海鮮粥 高雄」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蘇菲姊姊的人妻便當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高雄霸氣海鮮粥谷底翻身硬漢乾麵《進擊的台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鮮記螃蟹海鮮砂鍋粥-林森總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全台最大海鮮粥高雄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GITHUB 的評價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全台最大海鮮粥高雄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GITHUB 的評價
- 關於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大直美食】『大直典華豐FOOD海陸百匯』近劍南路站/下午餐 的評價
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人現在看到六合夜市就想到韓粉夜市
最有名的就是韓粉直播主,被自己搞爛了
【六合夜市為何衰落?從時空對比中找到答案】
不少捧韓新聞廠商近日頻頻製造「罷韓後悔了」傳說,而六合夜市就是其中一個攻擊點,例如《中時》就報導,「人潮砍半、近50攤商要歇業」,「2019年因韓流業績高漲,如今卻迎來60年來最慘的1年。」等內容。
對於在地老高雄人來說,這種假新聞完全騙不了人。但對於年輕一輩或外地人,我們其實只需拿出六合夜市全盛期的圖片一比,就能輕易找出問題。這裡有兩張圖,一張是1987年六合夜市設置徒步區時的《華視新聞》影像,一張是《風傳媒》本週報導的配圖。看出其中差異了嗎?
#1987年的全民夜市
六合夜市乃二戰後中山六合路口空地的小吃群發展而成,在高雄市區往東擴展過程,六合夜市具有介在火車站前與五福商圈之間的地利,又鄰近當時夜生活繁盛的七賢路一帶,得以快速成長,形成一整條店面與攤販並存的夜市。
市府推動六合夜市徒步化的1980年代,高雄歷經工業化後的快速成長,市民經濟能力提升,在華視新聞畫面中,眾多的「牛排」和「海鮮」,正是當年代表性美食。而六合「#前攤後店」的共存模式,其實兼容「較高價店面消費」與「平價庶民消費」兩種模式。「紐西蘭牛排」、「好搭擋牛排」、「神戶牛排」...都是當年中產階級家庭會帶小孩去「體驗異國美食」的去處。而沿路的海鮮粥、擔仔麵等小吃,就服務深夜下班、下工出外覓食的眾多人群。
然而,隨著消費型態轉變,以及商圈轉移,六合夜市的中產階級不見了、夜生活族群分散了、市中心的龐大居住人口也往北高雄、東高雄移動,如今,想到吃異國料理,沒有人會再想到去六合夜市,購物中心的眾多選擇、多集中在重劃區、文教區甚至歷史復興城區的特色店面,都是中價位飲食的優先選擇。至於夜市小吃,也被瑞豐、青年等求新求變較快的夜市取代。
#2008年的中國客導向觀光夜市
面對此一狀況,六合夜市從兼有「中產消費」和「庶民需求」的「全民夜市」,轉型為以外來客為主的「#觀光夜市」。從「高雄看世界的方式」轉換為「高雄迎合觀光客凝視的方式」。然而,很不幸的,在這之中,六合夜市為了獲得短期最大的成功,失去了深化轉型的契機。
12年前,馬英九就職兩個月後,今周刊一篇〈六合夜市用美味和品味留住人民幣〉的報導,就說明了這段悲劇的關鍵一幕,文中提到:
「在六合夜市擺攤三十多年,素有「攤王」之稱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莊其章表示,因受限於法規和地理環境,六合夜市規模無法擴大,不但遠遠落後於中北部的夜市,隨著鄰近的台南花園夜市、高雄瑞豐夜市崛起,加上前幾年經濟蕭條,六合夜市的人潮、攤數和營業額幾乎少了一半。
然而,就在危急存亡之際,在幾位有心攤商的發動下,找來了曾輔導過國內數十個商圈改造的行銷專家石志偉、詹金翰等人,合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為這個老夜市執行一連串救亡圖存的策略。
有別於一般商圈改造總是著重在硬體改造,六合夜市協會用了好幾個月進行消費生態的調查,發現國外觀光客來台,最想逛的就是台灣夜市。當時莊其章心想:『未來兩岸三通後,大陸客來台必定再為夜市注入活水。』因此,在種種元素評估下,將六合夜市定位為『#觀光客的夜市』,與強調滿足在地人生活的傳統夜市做出區隔。」
做「容易的轉型」,而不是「困難的轉型」,早就決定了六合夜市的命運。
#2020年狂歡後的餘燼
在2020年的六合夜市中,我們會看到巨大的康是美、屈臣氏、日藥本舖,也會看到「紅珊瑚」、「高山茶」這些高雄人根本不會購買的商店,以及許多標示著高雄特產、卻感覺有點類似的攤販。這樣的夜市,已經離開了孕育其成長的養分,全力吸取來得快,去得也快,完全依靠獨裁國家心情決定要不要放出來的中客群。
諷刺的是,主導六合夜市「轉型」的這位莊理事長,在2019年初還大讚韓國瑜「成功翻轉高雄」,但僅僅10個月後,他就失望改挺蔡英文。而短期被注入中國製強心針的攤商,在韓流來襲後,看似迴光返照,卻是加速死亡,充斥韓國瑜紀念品的攤販,更讓高雄人卻步。終於,在韓國瑜任內,連最大韓粉杏仁哥的攤位都倒店大吉,六合夜市的最慘狀況早已在韓草包任內發生。
而近年,流行音樂中心、駁二、衛武營周邊不定時出現的市集,新型態的攤車,這些都已經預見夜市經營模式的改變。新一代觀光客的凝視,早已看向高雄其他的區域。
六合的衰落,其實就象徵台灣在觀光的選擇上,要賺快錢,還是痛定思痛,賺長遠之財? 而六合的地主們,要壓榨出最大產值,還是想重振街區,把創意和在地文化再次引入夜市,讓「前攤後店」的雙重營業榮景再現? 作為街區經濟發展一個不成功的案例,六合並非已經無藥可救。拋開那些政治語言,認真思考再造之路,是攤商與業主們,下個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
#參考資料:
莊淑姿、曾國豪(2014),〈觀光夜市之建構與再現 ——以高雄市為例〉 ,《高市文獻》,4(3),頁27-61
陳奕愷(2018),〈食/實在高雄-六和夜市的民族誌觀察〉,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碩士論文
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六合夜市為何衰落?從時空對比中找到答案】
不少捧韓新聞廠商近日頻頻製造「罷韓後悔了」傳說,而六合夜市就是其中一個攻擊點,例如《中時》就報導,「人潮砍半、近50攤商要歇業」,「2019年因韓流業績高漲,如今卻迎來60年來最慘的1年。」等內容。
對於在地老高雄人來說,這種假新聞完全騙不了人。但對於年輕一輩或外地人,我們其實只需拿出六合夜市全盛期的圖片一比,就能輕易找出問題。這裡有兩張圖,一張是1987年六合夜市設置徒步區時的《華視新聞》影像,一張是《風傳媒》本週報導的配圖。看出其中差異了嗎?
#1987年的全民夜市
六合夜市乃二戰後中山六合路口空地的小吃群發展而成,在高雄市區往東擴展過程,六合夜市具有介在火車站前與五福商圈之間的地利,又鄰近當時夜生活繁盛的七賢路一帶,得以快速成長,形成一整條店面與攤販並存的夜市。
市府推動六合夜市徒步化的1980年代,高雄歷經工業化後的快速成長,市民經濟能力提升,在華視新聞畫面中,眾多的「牛排」和「海鮮」,正是當年代表性美食。而六合「#前攤後店」的共存模式,其實兼容「較高價店面消費」與「平價庶民消費」兩種模式。「紐西蘭牛排」、「好搭擋牛排」、「神戶牛排」...都是當年中產階級家庭會帶小孩去「體驗異國美食」的去處。而沿路的海鮮粥、擔仔麵等小吃,就服務深夜下班、下工出外覓食的眾多人群。
然而,隨著消費型態轉變,以及商圈轉移,六合夜市的中產階級不見了、夜生活族群分散了、市中心的龐大居住人口也往北高雄、東高雄移動,如今,想到吃異國料理,沒有人會再想到去六合夜市,購物中心的眾多選擇、多集中在重劃區、文教區甚至歷史復興城區的特色店面,都是中價位飲食的優先選擇。至於夜市小吃,也被瑞豐、青年等求新求變較快的夜市取代。
#2008年的中國客導向觀光夜市
面對此一狀況,六合夜市從兼有「中產消費」和「庶民需求」的「全民夜市」,轉型為以外來客為主的「#觀光夜市」。從「高雄看世界的方式」轉換為「高雄迎合觀光客凝視的方式」。然而,很不幸的,在這之中,六合夜市為了獲得短期最大的成功,失去了深化轉型的契機。
12年前,馬英九就職兩個月後,今周刊一篇〈六合夜市用美味和品味留住人民幣〉的報導,就說明了這段悲劇的關鍵一幕,文中提到:
「在六合夜市擺攤三十多年,素有「攤王」之稱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莊其章表示,因受限於法規和地理環境,六合夜市規模無法擴大,不但遠遠落後於中北部的夜市,隨著鄰近的台南花園夜市、高雄瑞豐夜市崛起,加上前幾年經濟蕭條,六合夜市的人潮、攤數和營業額幾乎少了一半。
然而,就在危急存亡之際,在幾位有心攤商的發動下,找來了曾輔導過國內數十個商圈改造的行銷專家石志偉、詹金翰等人,合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為這個老夜市執行一連串救亡圖存的策略。
有別於一般商圈改造總是著重在硬體改造,六合夜市協會用了好幾個月進行消費生態的調查,發現國外觀光客來台,最想逛的就是台灣夜市。當時莊其章心想:『未來兩岸三通後,大陸客來台必定再為夜市注入活水。』因此,在種種元素評估下,將六合夜市定位為『#觀光客的夜市』,與強調滿足在地人生活的傳統夜市做出區隔。」
做「容易的轉型」,而不是「困難的轉型」,早就決定了六合夜市的命運。
#2020年狂歡後的餘燼
在2020年的六合夜市中,我們會看到巨大的康是美、屈臣氏、日藥本舖,也會看到「紅珊瑚」、「高山茶」這些高雄人根本不會購買的商店,以及許多標示著高雄特產、卻感覺有點類似的攤販。這樣的夜市,已經離開了孕育其成長的養分,全力吸取來得快,去得也快,完全依靠獨裁國家心情決定要不要放出來的中客群。
諷刺的是,主導六合夜市「轉型」的這位莊理事長,在2019年初還大讚韓國瑜「成功翻轉高雄」,但僅僅10個月後,他就失望改挺蔡英文。而短期被注入中國製強心針的攤商,在韓流來襲後,看似迴光返照,卻是加速死亡,充斥韓國瑜紀念品的攤販,更讓高雄人卻步。終於,在韓國瑜任內,連最大韓粉杏仁哥的攤位都倒店大吉,六合夜市的最慘狀況早已在韓草包任內發生。
而近年,流行音樂中心、駁二、衛武營周邊不定時出現的市集,新型態的攤車,這些都已經預見夜市經營模式的改變。新一代觀光客的凝視,早已看向高雄其他的區域。
六合的衰落,其實就象徵台灣在觀光的選擇上,要賺快錢,還是痛定思痛,賺長遠之財? 而六合的地主們,要壓榨出最大產值,還是想重振街區,把創意和在地文化再次引入夜市,讓「前攤後店」的雙重營業榮景再現? 作為街區經濟發展一個不成功的案例,六合並非已經無藥可救。拋開那些政治語言,認真思考再造之路,是攤商與業主們,下個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
#參考資料:
莊淑姿、曾國豪(2014),〈觀光夜市之建構與再現 ——以高雄市為例〉 ,《高市文獻》,4(3),頁27-61
陳奕愷(2018),〈食/實在高雄-六和夜市的民族誌觀察〉,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碩士論文
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鮮記螃蟹海鮮砂鍋粥-林森總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鮮記螃蟹海鮮砂鍋粥-林森總店, 高雄市。 17477 個讚· 13 人正在談論這個· 13076 個打卡次。全使用海補天然海鮮食材. ... <看更多>
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大直美食】『大直典華豐FOOD海陸百匯』近劍南路站/下午餐 的推薦與評價
日式|中式|西式|泰式|燒臘|港點、生猛海鮮|經典甜點|冰淇淋|啤酒|紅白酒多國美食精緻呈現, ... 7-9月期間最大獎有機會抽中豐FOOD 30 天免費吃到飽 ... <看更多>
最大 海鮮粥 高雄 在 高雄霸氣海鮮粥谷底翻身硬漢乾麵《進擊的台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 霸氣 海鮮粥 澎湃海味稱霸南台灣第307集《進擊的台灣》part1|巫嘉芬在 高雄 有一家人氣海產粥,每一碗現點現煮,用料澎湃份量很實在,有滿滿的新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