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侏羅紀世界2真是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爛片,神父給兩顆星.
.
不知是否導演換人的關係,就像是在演一齣童話故事,與其說是朱羅紀世界系列的電影,比較像是一個披著恐龍皮的變態狂演出的恐怖電影.
.
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失真」,當我看到另一隻被基因混和的恐龍,作為反派在籠子露出奸詐的微笑,這就一點也不是恐龍電影了,完全超脫現實的邏輯,如果是藉由基因中隱藏的天生生存策略,設定一種物種混合基因也會繼承另一個物種,這基本上,是在褻瀆上帝-就算生物先天在基因裡刻畫了什麼本能,主要也是經由後天學習而成,如同母狼訓練幼狼狩獵也需要拋受傷的獵物加以教育,被人類馴養的動物久了反而不知道怎麼哺育自己的孩子,本作的導演似乎把一切想得很簡單,好像去精子銀行挑了運動員的精子,生出來的小baby一歲就會打籃球一樣,這樣子簡化而且不切實際的思考.
.
人的微笑涉及了很複雜的肌肉動作,賦予微笑社會意義,也需要極其複雜的智能,還有後天環境,誠如人類嬰兒一出生又哭又笑一樣,要明白笑=喜悅的表達方式,不是憑空一隻混合基因恐龍可以辦得到的,應該沒有一隻恐龍會有這樣的需求,比較像這隻「帝王迅猛龍」混了人類的基因.
.
本作就像一個大雜燴,無論是承襲經典侏儸紀公園還是第一部侏羅紀世界,各種細微的表現都像是沒經過消化的模仿,例如迅猛龍用爪子敲擊地板的動作,反應在這隻人造恐龍上就像是劣質的抄襲,而「合成恐龍」的這個概念也被無限的放大,甚至濫用了,導致帝王迅猛龍一點也不符合科學,所有的東西都像是菜市場買菜一樣,我也可以在基因裡頭寫入了牠看到紅點就會去攻擊特定目標,然後我按手槍上的紅色按鈕,牠就會像被催眠一樣聽命行事,而這樣的不能自主又和牠過於自主的表現(假裝被麻痺然後引誘警衛上前把他吃掉)過於衝突,這讓這隻恐龍看起來根本就是個笑話.
.
而目標人類這麼多,這隻恐龍特別執著於一個小女孩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小女孩不斷逃跑最終是跑回床上,這是一個不合理,這恐龍跑到屋頂上嚎叫,然後特別用爪子開窗戶,潛入小女孩的房間,這又是另一個不合理,當恐龍開始脫小女孩的衣服時,完全就讓牠看起來只是一個純粹的變態.
.
從當中只看到導演的惡趣味,以及讓人不能理解,說是恐怖片也不像,比較像是搞笑片,b級的灑狗血爛片,我不確定這系列電影是不是毀在一個不成熟的導演手上,不過更讓我驚訝的是日本方面的理解怎麼會認為超越前作,因為劇情上把侏羅紀「公園」毀滅、進入侏羅紀「世界」世界,是一種巨大的突破,合理懷疑,導演只是接受了一種指令,「結局應該要怎樣怎樣」,然後才開始想前面的劇情,只是為了有一個承先啟後的中介變相,把這個世界變成與恐龍並存的世界,好讓第三部開拍.
.
這也是為什麼小女孩本身的複製人設定,還有續續按下按鈕,解放恐龍,是如此出戲而且多餘,他們基本上已經完全和該系列的世界脫離了,只是成為一種工具,先有一種想法形成,然後讓後續的東西牽強的去滿足它.
.
本片的左膠感十分嚴重,從開頭說要去營救恐龍,結果被詐欺,救來的恐龍被拿去拍賣,變成恐龍拍賣會,這一切只為了強調人類有多麼自私,當反派人類為了合理化自己的錯誤,而推卸給男女主角時,用的理由也十分荒唐,「因為你們第一集核准了合成恐龍的研究,也用主題樂園利用恐龍來營利,還有男主角也用訓練恐龍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原來可以這樣提升恐龍的智慧,所以一切都是你們造成的,你們沒資格說我」,而女主角只能薄弱的辯解「我又沒違法」,事實上,這完全是錯誤的歸因,開主題樂園和盜賣盜獵完全是兩碼子事,而合成基因的問題,是在於以生化武器和戰爭為目的進行合成,跟單純噱頭完全不一樣,第一部受雇的中國科學家就是利用了這點,他欺騙了他的雇主,然後研發了做為武器用途的恐龍,才「加料」了一堆有的沒的讓恐龍成為了怪物.
.
男女主角為了彌補自己的罪,開始營救恐龍,這挺左膠的,又因為不忍恐龍死於毒氣,而產生放出恐龍到人類世界的想法,這完全就是個左膠,在樂園事件裡,犧牲的不只是恐龍,還有人類,無辜的遊客被恐龍叼到天空上或踩死,而自己不斷逃跑,好不容易在脫離那個世界,現在為了救眼前的恐龍,而完全忽略了從前被恐龍捕食的恐懼,而要把人類世界整個變成恐龍世界,再一次重複慘劇,重溫一次被恐龍追殺的快感,完全是膠到不行.
.
幸好女主角冷靜下來,放棄了按鈕,但是小女孩按下去了,這讓她是個複製人的伏筆顯得十分刻意而且荒唐,原來,她存在就是為了這一刻,她說「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呀!」似乎把自己跟恐龍聯想在一起,成為命運共同體,事實上,完全就是理盲而且濫情.
.
看在自己放出去的恐龍再度肆虐這個世界,翼手龍再把人抓起來摔死,小女孩只是一臉懵懂的抱緊男主角,好像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觀眾也傻了,只令人想罵「死囡仔脯,手有夠賤欸」.
.
然而,本片之所以給兩顆星,多給一顆,是因為他反應了一種預言性質,一個中國科學家為了製作生化武器,所以把基因序列嵌入另一段致命的基因,讓產出來的東西可以躲過熱感應器的偵測,甚至變色完全在環境中隱藏,然後洩漏出去成為全世界人類的災難.
.
而最諷刺的是,無論從第一步還是第二部,這位中國科學家腦袋裡好像永遠學不到教訓,滿腦子都只想研究生化武器,這使得觀眾好像不斷的再看一次錯誤的重蹈覆轍,而感到極其愚蠢,當令一個帝王迅猛龍又再度被研發而成,成為架上的商品,當一個歪國人被錢沖昏了頭,試圖拍賣時,中國科學家突然制止了他,那瞬間,人們以為他良心發現,結果不是,他說,「不能把原型拿去拍賣,因為對手也會學」,原來,人類都已經要大難臨頭了他還想著如何競爭,不能讓對手得利.
.
這種完全的利己主義,以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確很符合中國人的「我執」心態,白話來說,就是一種狼性,死都改不了,滿口謊言還說的頭頭是道,難怪第一部他會這麼為怪物進行辯解,「怪物是相對的.對金絲雀來說,貓就是怪物,我們只是習慣當貓.」
.
中國人喜歡當貓,然後做出怪物來,還能解釋成你們才是怪物,想要迫害弱勢,我才是正義,然後全人類火葬場,可真是非常嚴重的公正世界偏誤了.
.
正因為缺乏了這種基本的道德觀和實驗倫理,凡事經過中國科學家的手卻產生了質變,無論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都上演了小孩開大車的戲碼,中國本身沒這技術,都是洋人們給他造一個p4實驗室,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發出來的,用洋人給的資金和技術,研發出完全不相干的東西,原本要用來救援生命,卻拿來販賣牟利為目的,不變的是代價由全體人類承擔.
.
也可以這麼說,某些洋鬼子也永遠學不了教訓,例如「中國促成世界進步不可缺少的力量」、「紅色供應鏈對世界有巨大貢獻」、「讓中國繁榮起來他們就會邁向民主」,這些包裝著左派思想實則利益薰心的愚昧洋屌思維模式,俗稱,用小頭思考.
.
電影的結局就是放出恐龍後,人類世界成為一個與恐龍並存的世界,翼手龍飛到高樓大廈上,環視著人類世界燈光明媚的夜景,then,巨大的滄龍出現在衝浪客腳下的巨浪之中.
.
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麼有些柯糞會一邊罵政府害死800條人命,一邊倡導「與病毒共存」了,完全就是災難片看多的關係.
.
當浮現了電影中世界末日的影響,這也無意間隔離了自己與現實當中的關係,在進行災難性幻想的同時,也得到了自己是安全的錯覺,如同電影院的觀眾欣賞了一部恐怖電影,出了電影院後得到一種僥倖的救贖感「我還安全著」,因此人們從不厭其煩地欣賞恐怖電影,反覆刺激,不過,在現實中期待恐怖情節的呈現,以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可以治療恐懼,那又是另一回事.
.
他們可能看到了侏羅紀公園的浪漫,而忘記了被恐龍啃掉上半身的感覺是怎麼樣,他們忘了當中的脈絡,放出恐龍,恐龍咬你,你被啃掉,「恐龍咬你」這個環節失落了,當看到了結局滿布煙硝的失落的世界,而略去的血腥情節,天真的認為提早到結局就能結束痛楚,於是產生了「放出恐龍->就不會被啃掉」的思維結果.
.
現實往往比電影還離奇.
.
只不過放出的恐龍只有幾毫釐的大小,然後牠們的名字叫做武漢肺炎.
.
在這絕望的世界裡,至少我們還能期待的事是,第三部女主角的胸部依然豐滿,brother.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90的網紅美劇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etflix #漫改劇 #ThePunisher 【 Marvel's The Punisher #漫威制裁者 第二季】 痛心分析 『 保留第一季的暴力與恐懼元素但失卻精準的故事安排,整體而言缺乏追看動力,Amy一角因設定和演出問題難以將Castle與她引導到成為狼人Logan電影中的父女情...
最終 幻想 反派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走在路上,你可能認不出他來。但你絕對看過他出演過的作品,他是道格.瓊斯(Doug Jones)。自八〇年代中期至今,他出演過的影視作品超過150部,包括《地獄怪客 Hellboy》系列、《驚奇4超人 Fantastic Four》系列、《星際爭霸戰 Star Trek》系列與《水底情深 The Shape Of Water》(2017)。不過他幾乎全沒有露臉,其身形瘦骨嶙峋、宛如外星人,是他成為他受到好萊塢青睞的關鍵。
.
對了,提到他的演出,絕對不能漏掉的,就是《羊男的迷宮 Pan's Labyrinth》(2006)。當他讀完劇本之後,熱淚盈眶,心想:「哦!光榮啊!當然要拍!」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請他分飾兩角,其中一角是小女孩的引路人「羊男」法翁。雖然仍會找人配音,導演仍然要求他以西班牙語演出,以掌握表演的韻律與節奏。他同意了。
.
然而,道格.瓊斯萬萬沒想到,後來這部電影最令人難忘的角色不是羊男,而是他飾演的另一個人物「蒼白惡魔」(圖三),牠的眼睛長在手上,還以吃小孩為樂,他的登場堪稱是觀眾們難忘的夢魘。
.
最終這部作品榮獲奧斯卡最佳化妝獎,雖然獎項表彰的是化妝師,但被上妝的道格.瓊斯似乎也值得共享榮耀。當年也是道格首次有機會協同劇組出席奧斯卡盛會,這對他而言有如美夢成真。
.
當道格.瓊斯在1985年剛來到洛杉磯時,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情境劇的喜劇演員,在此之前,他在老家的主題樂園擔任啞劇演員,不過喜歡搞笑的他,其實更希望能透過說話來表現自己。
.
結果因為他的履歷提到「啞劇」和「軟骨功」兩項技能,加上他193公分的身高,最後他所獲得的角色也都是無聲的、身形超群的非人類角色。他早期最成功的角色無非是麥當勞廣告中的月亮先生,不過也因為他只是皮套演員,許多人認為他的可取代性很高,沒人真正把他視作一個職業演員。
.
基本上,在整個九〇年代,道格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導演重視過,很像呼來喚去的龍套演員。但在1997年,他在《秘密客 Mimic》與吉勒摩.戴.托羅初次合作,道格在劇中飾演的是一隻巨型昆蟲。吉勒摩立刻對他有了強烈的印象,因為他發現在一群穿著皮套上陣演出的演員之中,道格.瓊斯是唯一一個試著賦予他的角色生命力的演員。在午餐期間,吉勒摩向個粉絲一樣拉著道格,問他還演過哪些怪物,最後還留下了他的名片。
.
當吉勒摩在五年後為《地獄怪客》的魚人亞伯(圖四)一角選角時,立刻想起了道格.瓊斯。不過吉勒摩卻也跟他言明,屆時角色的聲音將另找演員配音。作為一個沒有辦法以真身示人的演員,聲音的表現是他少數能展現演員尊嚴的方式,他強烈表達了自己以真聲演出的堅持。吉勒摩起初同意了,而道格也在演出過程中迫使自己的聲音演出達到水準。
.
他的努力獲得了音效師的肯定,只不過最後吉勒摩還是選擇交由他人來協助為這個角色配音。道格委屈地哭了。不過最後為這個角色配音的大衛.海德.皮爾斯(David Hyde Pierce)基於對他的敬意,決定在錄音時反過來去模仿道格.瓊斯的聲音。
.
數年後,當他成功接演《驚奇4超人:銀色衝浪手現身 Fantastic Four: Rise of the Silver Surfer》(2007)最大反派銀色衝浪手一角時,他的聲音再一次在後製時被剝奪。道格.瓊斯又一次崩潰。
.
不過無法以聲音參與演出,倒不是他最大的噩夢,而是身為一個善於社交的人,每每戴上碩大的面罩或者穿進皮套,又或者抹上使他的臉部無法動彈的妝容,也就代表他將隔絕於劇組之外,無法與其他成員正常交流、參與談天。他坦言這使他感到非常地孤獨與寂寞,但他卻必須忘記被汗水掩蓋的自己,幻想自己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生物。
.
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忽略與孤立。直到他接演了《水底情深》,一切再也不同了。吉勒摩在拍攝前將道格拉到一個房間,對他說道:「我需要你作為一個演員(actor),而非表演者(performer)。我不要道格的表演,我要的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角色。」
.
道格.瓊斯說他立刻聽懂了吉勒摩的心思。在這部作品之中,一個清潔工愛上了一個被捕獲的兩棲人型生物(圖二)。兩棲人雖然沒有語言,但卻有高等智慧,懂得愛,懂得生命。雖然無法透過聲音展現感情,但道格終於獲得一個角色,可以讓他充分地以肢體展現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這完全是本片的主角。
.
吉勒摩說兩棲人是帶有動物性的,但他也同時得具有皇家的、尊貴的特質。道格為了揣摩這個人物,一個人去了舞蹈教室,仔細端詳自己的姿態,希望能找到屬於這個人物特有的動作。當然,之後穿搭上兩棲人的造型,原本好不容易練習的動作也會表現的更為吃力。
.
被問到是什麼樣的心理素質,能夠讓他持續支撐這樣的高難度演出。道格不諱言自己小時候是一個經常被欺負的孩子。他說自己經歷過那些尷尬的怪物歲月,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覺得自己與其他人不同,覺得愛情不會降臨在自己的身上。
.
但現在的他,卻萬分慶幸有過這些經歷,道格.瓊斯說道:「當我現在去飾演這些怪物時,我發現我可以理解他們,我可以與他們產生連結。」
────────────────────
延伸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3079185552184167
〈myVideo系列專文:提姆.波頓就是剪刀手愛德華?〉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3087519981350724
〈myVideo系列專文:史嘉蕾.喬韓森少一根筋?〉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3096450897124299
〈myVideo系列專文:艾瑪.華森為何自認是一個冒牌貨?〉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3123733191062736
〈myVideo系列專文:羅莎蒙.派克的顛覆伴侶觀〉
────────────────────
myVideo 影音隨看 現在請你免費看《 #水底情深》:https://pse.is/3bd5gx
看這位出演無數知名角色,卻從未看過真實面貌的道格.瓊斯
最終 幻想 反派 在 DJ NINJ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弟作為一個小小的刀劍粉,亦明白原作劇情其實並非那麼神,只是一個王道的長篇故事,不過原作這一章始終有十多本書的份量作鋪墊,尤其是追加很多細節的文庫版,和當初比較粗糙的網絡版相比,補完了很多細節和角度,修正了一些問題,累積起來的內容,令最後的大戰更有意義,雖然不是每人都覺得是好故事,至少小弟看得開心爽快,也因高潮起伏感動過,所以喜歡刀劍。
面對UW篇的各種劇情改動,經費不足的畫面,而產生的各種問題,令本就來平鋪直敍的劇情,在大量細節刪減後,就變得更慘烈,故事變得突兀,不通順,故事發展越後,地基千瘡百孔的劇情就更搖搖慾墜,令人出戲,就算喜歡原作的這一章故事,也沒辦法為動畫說什麼好話,至少製作方來到下半部,終於願意大力投放經費到畫面上,看起來也舒爽,就先不計較,本來是打算等到完結時才去想想怎樣評價這一季的,可是連高潮的重點內容都省略改走,看到最終戰變成這樣單純的「誰的幻想比較強」戲碼,失去了眾多角色堆疊出來的氣氛和劇情,真的覺得很可惜。
單以最終戰為例,作為Boss的加百列,劇情缺失很多,原作形容他有異於常人的感情,無法感受恐懼,又不受道德束縛,自從殺了青梅竹馬,品嘗過靈魂的味道後,為了窺探靈魂的奧袐,在現實世界成為了連環殺手,是真真正正的靈魂搶奪者,也因為能夠合法殺人才跑去當傭兵,在知道SAO事件後,發現NervGear的燒腦殺人方法,能讓他更進一步品嘗靈魂後,也曾經想進SAO,可是晚了一步,被桐人破關了,於是跑去玩GGO,因此適應了VR世界,而參與行動是為了利用STL去建立自己的靈魂狩獵場,甚至把青梅竹馬投影到愛麗絲身上。
另一方面,他是一個頂尖軍人,戰鬥力一等一,純技術可以和UW最強的團長打個平手(現代軍用格鬥技 vs UW的單發劍術),卻又有智有謀,整個UW的大戰計劃,對部下的思想操控,前往最終祭壇的路線,甚至現實中的搶奪計劃等等,都是由他所安排,在現實和虛擬兩方同時不斷逼迫主角群。如此智勇雙全的人物,加上暗黑神帳號的獨特性和良好相性,令他在和暗騎士長,團長,詩乃的戰鬥之中,迅速學習並掌握了UW的心念機制,才能變身成為吸取情感意志,刀槍不入的大魔王(弱點是子彈,原作有提過現實認知的事情,所以只有詩乃能打傷他,桐人放全屬性魔法時有發現,但他不懂鎗),甚至在和桐人戰鬥時,也一直在搶奪和學習桐人的能力,令桐人落於下風。
在動畫中欠缺細節的情況下,他變成一個莫名其妙就升級的奇怪Boss,吸取情感的攻擊變成了觸手Play,一個為被打敗而變強的對手,搶奪靈魂的無盡慾望都消失了,失去了作為反派的執念,欠缺層次,更不用說最後並非桐人集氣爆發把他殺掉,而是用數萬人份的思念奔流超過他的慾望,令他靈魂崩潰,動畫完全沒有表現出來。
我認為,要是有重現取出桐人心臟並強調要搶奪靈魂的部份,加百列的角色形象就不會像現在那麼單薄,至少戰鬥高潮會更好看,更有勝利感,也不會被說作者只會玩觸手Play了,現在就只是桐人又開掛打敗了boss而已,氣氛不上不下。別跟我說過激不能弄,前面莉法都被插成這樣了,弄個類似意境的東西,加多數句台詞來帶過也行吧,加百列手都己經插到桐人身上了,就差這麼一點。
桐人的部份就更不用說,重要的戲份刪減太多了,要克服的殺人陰影,從優吉歐之死而回想到背叛現實好友的後悔,成為獨行俠的理由,被人當作英雄的重壓,缺乏自信到決心保護UW等等,就連夜空之劍的大招意念收集,也是因為與優吉歐相遇的回憶而啟發出來的部份,統統應該在這一部要解釋的東西,全都沒有了,最後就變成單純的開掛,好好的最終高潮,桐人把所有都豁出去,意念強烈碰撞的一幕,都被浪費掉了。
應該要好看的地方都這樣,餘下現實部份的劇情,動畫佔的篇幅更少,相信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我只求安安穩穩的完結就好了。
這季的動畫製作組把前兩季累積的人氣都浪費掉了,日後看到他們的作品也要先想清楚吧。
最終 幻想 反派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etflix #漫改劇 #ThePunisher
【 Marvel's The Punisher #漫威制裁者 第二季】 痛心分析
『 保留第一季的暴力與恐懼元素但失卻精準的故事安排,整體而言缺乏追看動力,Amy一角因設定和演出問題難以將Castle與她引導到成為狼人Logan電影中的父女情程度。
新角John與背後的反派不夠吸引,反而Billy與心理醫生的關系有懸疑味道亦有足夠說服力讓觀眾追隨,可惜與主線不夠關聯而浪費掉。』
The Punisher 制裁者 第一季完整爆雷評論2018年1月 - 美劇癮
https://youtu.be/LpL0P5UmiDs
#評分:Imdb 8.6 ,RT 53%負評 , 九叔 ★★★☆☆
N家傳送門 www.netflix.com/title/80117498
#推薦集數
#E1 #氣質女神 Alexa Davalos (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Juliana)客串 加 本季最爆力精彩戰鬥場面。
#E3 John一行人襲擊小鎮警局,是本季最精彩的槍戰。
#E11 #KarenPage (Deborah Ann Woll )回歸 ,Frank Castle 病床前被 #三娘教子 Karen、Amy 、Dinah四人互動與合作有趣?,而且
#Karen真心向Frank告白卻被拒讓人心痛!?
.
#Amy
在故事上的確被第一季比下來,雖然打鬥 #暴力場面是合格以上,但故事走向沒有必要性,彷佛Frank 只為找籍口回歸殺戮戰場。人物關系未能觸及觀眾情緒,Amy的秘密並不吸引,而兩人後天父女情沒能更進一步,或者如網友說Amy選角如再幻年向一點會比較易代入( #但不排除只是網友蘿莉控幻想?) 。
#Billy
另一邊Blly Ross 的重生與心理醫生Krista的關系有用心安排和設定伏線但 #未能成功與主線聯系,如果結尾是由Krista設定一個陷阱去將Frank 逼上絕路並將Amy與John線綑綁在一起至使,Bill與Krista一起滅亡會更有效果。
#John
John是Punisher的反面,一個為保護家庭一個為家庭報仇,可惜的是即使有足夠篇幅描寫但仍難吸引觀眾,可能與John和Frank兩人重疊的 既視感有關, 已故事背後中的幕後大老,可以操控美國國會的大家族(或劇組),#可能在前段已經將資金用盡於僱傭兵身上?,後段只能依靠John一人決戰Frank實在讓人忍不住吐糟。
#女神
Karen Page 的出現雖然在故事中沒有任可大推進,不過 #Karen在故事中卻明確表示想和Frank在一起 只要Frank願意放下殺戮並離開,雖然最終都被Frank拒絕但對Fans而言已經足夠震撼!但Karen如果以這方式告別整個系列則更讓人可惜。
#另一位女神 第一集出場的Beth(Alexa Davalos)後段未能回歸更是可惜!如果結局Frank有探望她卻不告而別則更有首尾呼應之效(純粹F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0jeWdxrOWU/hqdefault.jpg)
最終 幻想 反派 在 Vick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電影:《Léon》(終極追殺令//這個殺手不太冷)
►背景音樂:《Home》- Machine Gun Kelly, X Ambassadors,Bebe Rexha
(觀看長篇影評,請點開資訊欄。如果有時間,推薦看完影評再觀看影片)
//
看完這部電影,可以開門見山地告訴大家——這是我電影名單中的NO.1。
這是一部1994年的法國老片,導演是著名的法國導演兼編劇Luc Besson(盧貝松),
作為電影的導演以及編劇,他曾經是這樣描述這部電影的:【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深愛著彼此。】很早以前我就知道這部電影,可卻遲遲沒有去看,原因很簡單——我有點害怕。害怕自己因為一個虛構的世界而難過遺憾,果不其然,我確實非常了解自己。在逐漸麻痹地過著日復一日假期生活的情況下,這部電影深刻的人物刻劃以及畫面的衝擊雙管齊下,我在最後半小時似乎已經開始醞釀流淚的情緒。
Léon是一個職業殺手,殺伐決斷後的閒暇之餘,他會給澆灌擦拭自己心愛的植物,再獨自一人看一場歌舞劇,傻笑得像個十二歲的孩子。
Mathilda是一個問題少女,麻煩重重的家庭下她和同齡人一樣喜歡看動畫片,百無聊賴時,她會坐在樓欄上抽根菸,深沈地像個四十歲的女人。
兩個人都有彼此的生活,其中的痛苦絕望都是他們的既定模式。
直至他們的生活軌跡有了重合,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具體的情節不在這裡一一分析,因為你們親眼所見一定比看我用拙劣文字形容來的深刻。
但是針對這一部「商業片」而言,《Léon》拍的實在太美,這不僅僅是一部動作片,更是一部描述人生的電影。印象深刻的是開片不久Mathilda問的那句:“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而Léon回答:“Always like this.”,是啊,生活真的如此艱苦,但總還是會繼續。電影現實地反映出生活真實的殘酷,但【愛】卻貫穿在整部影片中,哪怕沒有浪漫的場景烘托,也沒有令人動容的辭藻形容,卻讓觀眾感到無所不在的溫暖。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個部分在於,雖然描述的是一個尋常人無法理解的世界,一段平日難得一見的人物關係,但編劇的處理方式卻一切顯得如此平凡真實,其中不可忽略的是不經意間透露出的小幽默,電影中細節處理得十分優秀,更不必說人物的刻劃了。Léon看似是一位「殺手」,本應站在道德的陰暗面,卻尊重自己的底線,不殺女人以及小孩,盜亦有道;而反派Stansfield看似是道德至上的「黑警」,舉手投足間都是優雅,但卻可以毫不猶豫親手解決一家人的生命,哪怕四歲孩童也不放過。許多人在觀影後都認為這是一部「愛情片」,但我卻不以為然,Mathilda和Léon的情感在我心中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愛情”,他們在黑暗中因彼此的存在發現了人生的真諦,他們互相依賴彼此陪伴,是「友情」亦是早就不屬於他們的「親情」。這部電影在畫面拍攝、背景音樂的選擇上在我心中都可成為完美,特別是結局的處理更是劃下了精彩的句點,或許很多人並不喜歡這個結束,但我卻認為這或許是他們最好的歸屬。有人幻想著若是另一個結局,Mathilda和Léon可以繼續當他們的鴛鴦大盜、末路狂花,但其實Léon比任何人都明白,這樣的生活並非為了取樂,只是因命運的捉弄而被迫走上這條路,也許Mathilda並不明白,但Léon清楚真正快樂的生活並非如此。唯有幫助她解決心中唯一的仇恨,Mathilda開始了全新的人生。離開了Léon,她還是那個十二歲的孩子,雖然輸掉了這輩子不會再遇見的人,儘管孑然一身、一無所有,只剩手中的那株植物與腦海中不變的回憶繼續走下去,但卻足以永恆溫暖她的人生。
最棒的是電影中Léon一生的「摯友」——那株無根的植物。它代表了這一生無所牽掛的Léon,不會開花結果,隨波逐流是他/它的命運。但所幸,他們都遇見了Mathilda,一位讓他們體會到什麼是真實生活的Mathilda,儘管Léon用他的萬劫不復換取了Mathilda的救贖,但Léon必定腦海中會浮現她的一瞥一笑,然後想著——不枉此生。最終無根的植物也歸於了大地,有了根同時也有了牽掛,他與它,終於安定下來了。
❄ VICKY’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ckyTsai1019/
*--------------------------
⚠:I didn't do anything about this video.
i only doing this chinese subtitle.
if you like this video just give me a thumbs up!!!
⚠:每一部翻譯的影片上傳僅負責參考學習使用
不具有任何商業意義
(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L8DkRRGfhg/hqdefault.jpg)
最終 幻想 反派 在 大鹿寶基Pok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要說的是二次元中那些擁有翅膀的反派角色,擁有翅膀的並不都是美麗的天使,也可能是惡魔。然而儘管如此他們也有著各自的萌點,也有著許多讓人心疼讓人喜歡的地方。
1. 一方通行
2. 薩菲羅斯
3. 安吉拉·布朗
4. 月詠歌唄
5. 水銀燈
6. 烏爾基
7. 烏爾齊奧拉·西法
8. 莫甘娜(涼冰)
9. 白蘭
10. 立華奏
音樂/mus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Bw5e8WwgU
請關注我的頻道別錯過任何更新
Please subscribe to avoid missing any update:
https://goo.gl/E98Si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okepokechann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kDTihdIBz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