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忘初心 環境難永續
林登秋/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台中市)
感謝聯合報推出氣候危機的願景工程,藉此筆者對近來備受關注的減少碳排提出一些呼籲。
無論個人或政府,一切作為都不能忘卻最初動機與最終目的。國際推動減碳的終極目的,主要是為避免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和它所引起的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類以及眾多生物的重大傷害。政府推動減碳,除回應國際共同關切的焦點外,也擔心若未能有效減碳,恐遭碳關稅懲罰,對經濟造成衝擊。另外,許多工業及機動車輛除了是二氧化碳重要排放源外,也是PM2.5等空汙的重要來源,因此減少碳排也同時具有改善空汙的效益。
簡言之,減碳的初心是為了避免地球變得不適合人和眾多生物棲住(無法永續),為達成這目標才會有碳費、碳稅、碳關稅及碳排放交易等作為的倡議。政府及關切減碳的個人與團體在推動減碳排時,不能忘了初心與終極目標,否則就會患了見樹不見林,或者以保護環境為名進行破壞環境之實。
例如,如果深切了解推動光電減少碳排是為保護環境生態,那麼就應該規定,尋址時要避開生態敏感區以及對原住民部落或地區民眾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地點;在施工及運轉時,就應採對生態衝擊最小的方式。以海上風機為例,施工時就要考量噪音對水下生物的影響,而不是以最低成本做為唯一考量。
同樣的,在體認非核、減碳、降低空汙是為維持安全美好環境,那麼在能源配置時程上就應在三者間進行最佳化選擇,而不是被單一個別目標羈絆。既不應為了減碳,而忽略核能對位處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台灣的潛在巨大威脅,也不應該輕忽在替代能源尚未到位前廢核,而需火力全開增加PM2.5曝露的風險。換言之,要推動減碳邁向永續有很多種可能的路徑,不同的路徑對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影響,在取捨時應以減碳的終極目標—環境生態永續為主要考量,否則優化了短期單一的目標,可能反而不利長期的最終目標。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把減少碳排、非核家園,以及降低空汙等,放在環境生態永續大圖像中思考,那麼在必須有所取捨時,例如改變部分生長狀況不良的人工林土地做為光電廠使用時,才能更完整的向大眾說明,這樣的作為雖非完美,但卻是目前能找到邁向永續的眾多途徑中,衝擊最低的方案。缺乏最初動機與最初目標的指引,就容易淪為了減碳而減碳,而輕忽過程中對其他永續目標的傷害,進而損及最終目標,更容易因而引發非議與抵抗,造成易速而不達。氣候危機雖然迫在眼前,應積極面對,但不應該莽撞,而是要更全面的檢視提出全方位系統性的解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
最 適合 台灣的 替代能源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名家縱論/讓台灣成為亞太網路樞紐
2016-10-02 03:07 聯合報 簡立峰
台灣的海島地形雖然缺乏石油、礦產等天然資源,但在數位經濟時代,卻有著看不見的「天然資源」—國際海纜。台灣是亞太海纜重要中繼站,綿密的國際海纜都會在台灣串連。台灣若能據此發展成亞太網路樞紐,不論是科技產業的升級、或是國家安全的強化,都將具備更多優勢。
由於鄰近中國大陸、日本及東南亞,加上台灣海峽較淺施工容易、政治經濟相對穩定,過去串連美國與亞洲的國際海纜大多途徑台灣,也因此全球海纜就有十七條經過台灣。最近聯結美國與日本、全球最高速的海底光纖電纜FASTER更進一步啟用了台灣延伸段。這延伸段是Google與台灣、日本合作夥伴聯手打造,總投資金額為五千萬美元,不僅大幅提升台灣、日本、美國三地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再次讓國際注意到台灣在海纜網路扮演著亞太中繼站的重要角色。
從戰略意義來看,國際海纜是推動國家產業升級、發展數位經濟的重要資產,而全球其實只有少數國家與城市位處海纜中繼站。海纜中繼站具有資訊傳輸效率高、成本低的優點,適合建置國際級網路資料中心與發展全球網路服務。而國際資料中心的建設,往往能帶來後續更多的海纜投資,形成良性循環。Google在台投資設置資料中心便是一具體實例。
由於台灣地理位置優越,為了服務亞洲更多使用者,Google除了在彰濱工業區建置亞洲最大資料中心,也進一步投資FASTER海纜,將其延伸至台灣。隨著新增的FASTER電纜加入,提供台灣與日本間高達廿六Tbps的網路傳輸速率。以台灣每人同時傳送一張照片到日本來計算,僅需要十五秒時間,這將為此區域的使用者帶來更有感的資訊傳輸體驗。
新政府希望加速發展數位經濟,堅實的基礎建設是根本。隨著行動網路快速成長及亞洲使用者大幅增加,若能藉此有更多國際海纜與資料中心聚集台灣,更大的頻寬供應除了提升網路速度、降低通訊費用,也可提高資料中心的雲端處理效能,非常適合線上遊戲、影音直播平台等需要高效能網路的業者設立伺服器基地,帶動雲端主機、儲存設備、電源供應器、冷卻技術等供應鏈需求,讓台灣發展雲端服務更有優勢。當聚落形成,自然有更多國際業者來台,有更多國際海纜在台銜接,形成正向的產業循環。
資料中心雖然需要消耗能源,但現今許多國際網路業者在設立資料中心時,也越來越講求環保和節能。台灣可以鼓勵資料中心業者儘量運用替代能源,甚至發展出更好的節能科技,為台灣新能源產業奠定更好基礎。以Google資料中心來說,透過獨特設計的夜間降溫及熱能儲存系統,就可節省相較於傳統資料中心五成以上的能源消耗,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另外,Google全球資料中心的發展政策,更是以百分之百使用替代能源為目標。
建置國際級資料中心有太多因素須要考慮,包括治安佳、政治安定、能源供應穩定、海纜密集、供應鏈群聚等,亞太地區適合發展資料中心的國家不多。台灣若能成為亞太網路樞紐,除了帶來更快的網速、更全面的科技產業升級,在國際政治與戰略都有其價值。若臨近國家的政府與企業的重要資料都必須仰賴台灣為中繼站,如跨國金融交易、電子商務等都需要透過台灣進行傳輸或備援,台灣的安定與安全對亞太各國自有其不一樣的意義。讓台灣從亞太海纜中繼站,進一步發展成亞太網路樞紐,值得台灣各界好好思考。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最 適合 台灣的 替代能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警總」不該主持轉型正義 !!! (03/17/2016 蘋果日報)
作者:郝明義(資深出版人、前國策顧問)
林全組閣,蔡英文說是「改革內閣」。到底是不是,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個指標:看他們任命的原能會主委是什麼人。
很多工商大老期待新政府拚經濟,提升台灣的經濟力量。但是今天要看台灣的經濟,不能不同時看能源和生態環境。
過去的思維,突出開發至上、出口至上的經濟政策,把能源政策看作是配套,生態環境則不惜當作是這些配套下的犧牲品。
今天要改革,不能再因循這種思維,而要三位一體,同時為經濟、能源、生態找出解答。其中,能源尤其在一個關鍵位置上。我們幾乎可以說,只有當能源政策有翻轉性的、突破性的思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才可能達成和諧的均衡。
然而,能源政策想要有翻轉性的、突破性的思考,首先要進行一場轉型正義,先好好地檢討過去的能源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的能源政策一直被兩個單位綁架:台電和原能會。
台電的問題,是他們的名稱明明是「台灣電力公司」,卻把自己搞成了「台灣核電公司」。如果說核電的發電比例有多高倒也罷了,卻偏偏只有百分十多一點。
原能會的問題,是他們明明是「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卻把自己做成了「台灣核電公司的原子能委員會」。原能會身為台電的主管監督機關,卻縱容屬下的核研所去承攬台電的大筆業務,裁判兼球員,自毀立場。然而即使2012年監察院針對核研所在那之前三年間承包台電及其相關基金會共四十四件,總計八億元以上計畫提出糾正案,他們仍然我行我素,次年照樣承攬。說他們「恬不知恥」、「目無法紀」,毫不為過。
過去原子能委員會和台電膽敢如此,是因為有擁核的國民黨政府,以及國民黨過半的國會所包庇。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首先該體現改革的,不在這裡,更在哪裡?
所以,不論是為了實現非核家園的主張,還是要加快腳步適當地處理核廢料、開發替代能源,蔡英文政府都該進行能源政策的轉型正義。其中第一件事情就該打破能源政策的黑箱,徹底拆穿台電和原能會之間的勾結實況,這樣才能切斷台電和原能會的利益輸送,進而讓原能會恢復主管監督機關應有的作用。
新政府可以賦與原能會的任務和角色有多種可能,讓它恢復台電主管監督機關的作用只是最基本的一步。
所以,我們雖然不知道什麼人適合當原能會主委,但可以確定一件事情:原能會既有系統的人,尤其是出身核研所的人,不適合當原能會主委。
為什麼?
想想看:政治的轉型正義,你能指望過去在警總的高官來主持嗎?
同理,在能源政策的轉型正義中,怎麼可能指望過去和台電勾結的原能會出身的人,尤其是實際承攬台電業務的核研所的人,來主持原子能委員會?
過去置身於這個利益輸送網絡裡的人,怎麼可能打開黑箱、揭發內幕、切斷相互的掩護?要他們來推動非核家園,不是請鬼拿藥單是什麼?
有人說:原能會的主委,不找原能會出身的人,不找有核工背景的人能找誰?
不妨想想看:我們曾經如何推動國防部長文人化?為什麼要推動國防部長文人化?
我們期許不是軍伍出身的文人來當國防部長,從消極面是為了避免軍人干政、推動軍隊國家化,從積極面是推動軍隊現代化管理,並提出超脫傳統的戰略思維。同理,為了避免能源政策被核電綁架,為了真正推動非核家園、超脫傳統思維開發新能源,為什麼不能在過去原能會系統、核工以外的人裡找到主委人選?
內定政務委員的張景森前兩天主張核一核二廠趕快進行目前的乾式儲存案,已經引起劉黎兒等人的抨擊。張景森稍微用功一點,看看民進黨立委鄭麗君去年十二月辦的公聽會,就該知道這個乾儲案有什麼危險。所以,張景森會提出這種主張到底是他個人的懶惰,還是民進黨執政了之後就換了位置換腦袋,接下來看看林全選什麼人當原能會主委就比較清楚了。
希望還沒上台的蔡英文政府是真心準備改革。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60317/817596/
♡
最 適合 台灣的 替代能源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藻礁公投 #大潭 #三接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4 爭議一:大潭藻礁生態豐富嗎?是否具有保育價值?
03:01 爭議二:目前的開發方案,會不會影響到藻礁?
06:00 爭議三:三接有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08:20 爭議四:如果三接無法在2025之前啟動,會影響供電穩定嗎?
10:11 我們的觀點:這個議題的討論門檻很高
11:59 我們的觀點:支持 VS. 不支持
14:35 我們的觀點:真的沒有共識嗎?
15:47 提問
16:0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上):三接已閃開藻礁?不蓋會導致缺電? 鳴人堂 :https://bit.ly/3vk4xkT
→「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下):不蓋三接就要繼續燃煤、重啟核四? 鳴人堂: https://bit.ly/2OMIRNu
→關於保護大潭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的幾個爭議點的討論:https://bit.ly/38xPJ8m
→蔡雅瀅/經濟部和中油應誠實面對藻礁公投:https://bit.ly/3csUlO6
→中油工作船擱淺傷藻礁 民團籲立即停工調查 :https://bit.ly/3vemDoe
→中油急澄清三接已避開藻礁 環團批:避重就輕、誤導大眾:https://bit.ly/2OLtdBQ
→環保急診室― 被政府忽視的觀塘港最佳替代方案:http://www.swan.org.tw/mz/142-大自然年刊%20P.52-61_compressed.pdf
→中油急澄清三接已避開藻礁 環團批:避重就輕、誤導大眾:https://bit.ly/38P3bVJ
→經濟部臉書:https://bit.ly/3bCDN7i
→台灣中油:三接已避生態豐富區 台北港址不適合:https://bit.ly/2OobqAU
→中油急澄清三接已避開藻礁 環團批:避重就輕、誤導大眾:https://bit.ly/3exJzcm
→劉靜榆研究員對於凸堤效應敘述:https://bit.ly/3t5Yuye
→蔡雅瀅/經濟部和中油應誠實面對藻礁公投 https://bit.ly/2OhVmAQ
→【發電前,藻礁先說再見?02】 面對未知的生態,還沒弄明白、開發就先來!:https://bit.ly/3qDakhH
→楊清富貼文:https://reurl.cc/xgNqE5
→莊秉潔貼文:https://reurl.cc/8yDm2d
→臺灣西北海岸的藻礁:https://bit.ly/30zaNXP
→林惠真:7000年的藻礁青春,出嫁/價吧!:https://bit.ly/30zaOel
→「藻」回南桃園的里山海:南桃園藻礁水圈環境生態對社區生活產業的影響:https://bit.ly/3vhk0Su
→學者用科學證據搶救大潭藻礁 生態研究登上國際期刊:https://bit.ly/3bFjK8n
→經部:觀塘工業港水下被砂石覆蓋 沒有看到藻礁:https://bit.ly/3rGYEfi
→經濟部貼文:https://reurl.cc/raEWRE
→經濟部貼文:https://reurl.cc/dVQZWq
→經濟部貼文:https://reurl.cc/g8R5Mp
→中油環差報告下載點:https://reurl.cc/XeAnVM
→環團:工作船擱淺傷藻礁 觀塘三接應停工調查:https://bit.ly/3qDb0DL
→環保急診室― 被政府忽視的觀塘港最佳替代方案:https://bit.ly/38xUxuB
→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談 浮動是接收站 FSRU https://bit.ly/30Fqg8s
→三接若改選台北港 政院:預計時程延遲11年 北部地區恐缺電https://bit.ly/3rFmlEE
→【藻礁攻防】曾提接收站外海推移環團堅拒 府院多次溝通「沒共識」:https://bit.ly/3t6wbzI
→三接若換地點 洪孟楷:反對移到八里台北港: https://bit.ly/3rLlVN6
→經濟部貼文:https://bit.ly/3llwvrX
→經濟部107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https://bit.ly/3rIoJui
→藻礁公投若過關 王美花:將增500萬噸燃煤走回頭路:https://bit.ly/30BRihc
→被「以核養綠」宣稱達成協議 「珍愛藻礁」潘忠政嚴正聲明:我反核:https://bit.ly/3rJcyNT
【 延伸閱讀 】
→藻礁與核四:能源公投與不可分割偏好:https://bit.ly/3ewXGOX
→藻礁溝通會喊卡 詹順貴嘆:忘了連署目的不是要教訓政府:https://bit.ly/3bDft56
→趙家緯:台灣粉紅風暴、藻礁公投,為何專業決策沒在專業機制中解決?:https://bit.ly/3l6PoP9
→會陳吉仲破局 藻礁小組傳內訌:https://bit.ly/3qAJJlz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i2kHVKsRQk/hqdefault.jpg)
最 適合 台灣的 替代能源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台北瓦斯六座球型瓦斯,目前進度?何時能搬遷?
不是供應給內湖地區使用的六座大台北瓦斯公司的瓦斯儲存槽,卻放在內湖緊臨民眾的住宅區,而且距離三總院區也短短幾百公尺,當地居民要求搬遷這六座瓦斯儲氣的聲音,柯市長聽到了,也到過現場勘查,問題是居民完全不清楚目前搬遷進度到哪?難道這事等到柯市長第二任結束都無法解決嗎?
從2014年柯市長上任以後,在104年11月18日召開過一次地方說明會,當時會議決論就是「當地居民一致要求將儲氣槽全數遷離」以及「6個月內提出遷移儲氣槽之計畫期程」。在105年大台北瓦斯提供的「天然氣球型儲氣槽遷移評估報告」以及後來幾個替代地點的評估,就是一個答案「遷移費用過高、無適合替代地點、暫時仍維持現狀」。在此之後,產發局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評估研究的方向,就把瓦斯槽的「搬遷」變更為「移除」,自此這六座瓦斯儲氣槽的相關時程,全得看中油二期輸氣工程進度。
按照最新進度說明:
-----107年12月31日,中油公司第3接氣站動工。
-----預計112年供氣予大潭電廠。
-----預計114年增加北部地區民生供氣。(各瓦斯公司需配合規劃設置相關設備因應)
-----114~117年為瓦斯公司布建調壓設施、測試輸配氣管網穩定與否,並評估第二氣源導入後本市能穩定供應無虞,再進行拆除作業。
若按照目前中油規畫,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及環狀管網布置完成後,若能解決目前輸氣管線老舊,冬季壓力無法提升導致輸氣不足問題,當然這6座瓦斯儲存槽就沒有存在必要,問題是目前的進度流程就無法再提早嗎?產發局在去年的12月21日拜會經濟部能源局時,確認108年~114年為中油第3加氣站以及環狀輸氣網建置時程,而在相關規劃也提到屆時「各瓦斯公司需配合規劃設置相關設備因應」,既然如此,為何產發局不同時要求供應台北市天然氣,包括大台北瓦斯在內的這幾家業者,也同時進行規劃及建置,等到114年就可同時進行第二氣源導入測試。
最後珊珊有幾點具體建議及要求,
第一 產發局應要求北市各供氣業者,配合中油108~114年第二氣源準備期,提前進行相關設備與管線規劃建置。
第二 縮短第二氣源導入期之測試時間,提前完成相關儲氣槽拆除時程。
第三 從108年起,產發局應每年至少兩次辦理地區說明會,告知附近民眾目前進度。
按相關進度,在柯市長兩任任期內應無法完成六座大台北瓦斯儲氣槽的遷移或拆除,但至少也將相關規畫、進度隨時跟里長與附近民眾說明,不要讓市民誤解市府都沒努力。當然,產發局也不是把所有規劃就寄望在中油身上,應該要求各供氣業者該準備的就提早準備,務必要朝著六座儲氣槽全數拆除目標進行。
#大台北瓦斯 #內湖 #六座儲氣槽全數拆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nVQfMhd9MM/hqdefault.jpg)
最 適合 台灣的 替代能源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能源政策關係著空氣、土地、經濟發展等問題,不只是汙染這個層次,還有更嚴肅的環境正義。這次選舉日的公投案當中有三個和能源直接相關。大家開始討論核能、燃煤、太陽能......等能源應該如何運用。其中「以核養綠」這一案,提案者主張「廢除電業法第 95 條第 1 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 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該案理由書全文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1Zbh0QR…/view
這項公投提案的理由書主張:「能源政策為影響國家永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政策,本應慎重考量能 源安全與成本、環境保護等面向,根據國家的特性,經過專業的評估,訂定最佳 化的能源管理模式、最適化的能源配比。然而電業法第 95 條第一項,限制了台 灣社會大眾選擇能源的權力,影響經濟發展,已實質威脅國家安全。 」
該案提案者宣稱:取消核能後的供電缺口,無法由不穩定的再生能源馬上銜接,燃氣發電則會造成嚴重空污。無條件非核的代價是高汙染與對環境的破壞。過高比例的再生能源或燃氣發電不適合台灣孤立電網,應該「以核養綠,務實規劃國家能源政策」。並稱日本、丹麥、德國等停核、發展替代核能的國家均有電價飆漲等前車之鑑。核廢料處置國際上已有許多成功案例。
提案者也聲稱,開發再生能源,會造成生態破壞。以再生能源與燃氣取代核能,是不務實的想法。應採取核能與再生能源並用的作法,確保穩定發電,也不會造成環境浩劫。
今晚九點正káng,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曾虹文上節目,接受主持人周盈成提問,並就「以核養綠」公投理由當中對節能、反核的批評,做出分析與回應。
最後提醒大家:上面提到公投提案的理由內容、以及來賓在節目中的回應,都有自己的論據,誰是誰非,要靠您自己來判斷,做出決定。而且,公投案無論你想投贊成、反對,或是投廢票、沒打算投......都要一起來關心我們的能源政策。
~以下小編總算是台語魂上身~
另外,你敢知影,來賓曾虹文的名內底,「虹」這字除了 "hông" 以外,閣有啥物讀法?真濟人應該佮小編仝款毋知影吧?
台語老師陳豐惠佇「講了真好勢」這个單元講予你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Fw9oW9VE0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