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國門廣場、城際轉運站,很多民眾都很關心西岸碼頭沿線倉庫的整建,跟大家報告,這個週末 #西岸翻轉再生,將跨出新的一步!
週六(4/10)上午,西六碼頭旁的 #運指部大樓及倉庫群 將開始拆除,整平後的空地,將作為 #會展產業園區 預定地;連同正在整建的西二、三倉庫,未來,西岸沿港一線,商場、文創、會展產業聚落,就是基隆的新希望!
#四六運輸指揮部 曾經是北部軍事水運重鎮,來往外島本土的人員、物資皆需在此處轉運;許多運指部港口連、本部連的弟兄們,都曾在碼頭邊操作LST上下貨、協勤兵員上下船,青春的汗水揮灑於海際,為國為民,盡心盡力!
日前,我們已募集10位弟兄,#重返運指部參加最後巡禮;經爭取,我們再提供25個名額,額滿為止,先搶先贏!報名詳情如下🔎
《一起來和運指部Say Goodbye》Part 2
❇️集合時間:4/10(六)09:00
❇️集合地點:基隆港西四碼頭管制哨
🔷名額:25人【已額滿‼️】
🔶期限:額滿,或至2021/4/8 午後14時止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Gyy1QYcBSZfV3r7N8 【已額滿‼️】
⚠️注意事項⚠️
1. 優先邀請【於此服役或轉乘弟兄本人】報名
2. 請詳閱報名表說明,並於【確認會出席】後再行報名
3. 目前運指部大部分區域為商港管制區,若未報名成功,亦歡迎前來,於管制區外、運指部週邊一同緬懷、共襄盛舉
#重返46運指部
#2021基隆城市博覽會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9/30)】 #大型展覽長期計畫與成效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國際動漫、地景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文化局未訂定衡量指標,尤其此兩項活動與在地經濟、產業方面有高度相關,卻沒有看到有關「產生經濟之效果」或「帶動產業關聯性」的指標。 智翔也知道,以往大型活動的效益,...
會展產業園區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報告院長!報告各位市民好朋友!因為有您,這次,基隆真的做到了!
「一個核心、兩個翅膀、串連基隆河谷廊帶」是我們這些年再造基隆的戰略,我要特別感謝 蘇貞昌 院長、 林佳龍 部長 以及 蔡適應 委員,持續透過前瞻基礎建設及各項計畫預算,支持基隆、幫助基隆!
基隆處在北北桃三個直轄市之間,要改善既存的財政、環境、交通問題,也要在區域發展資源不均的夾縫中求突破,為基隆搭上北台灣產業經濟再發展列車,做好準備。
舉例來說,預計在今年八月落成的城際轉運站,我們就預留了至少15席的月台,這是遠遠超過目前基隆人既有的需求!
為什麼?這就是我們從大台北首都圈發展思考基隆未來後,超前部署的具體實踐!
在基隆捷運提升為中運量系統、北五堵國際產業研發新鎮設立、港區會展產業園區逐一到位後,再生的基隆,將能在北台灣的發展中肩負更重要的角色 — 迎來更多的產業、就業機會及郵輪旅客,成為真正的「國家海洋門戶」!
兩年前蘇院長來基隆參加 「城際轉運站動土」,今天來到「嶄新的基隆港旅運大樓」視察,我邀請他今年十月再來,和大家一起總驗收,見證這座城市邁向改變的開始!
#翻新基隆 #前瞻預算
#基隆2021城市設計博覽會
#選對人 #會做事 #四年改變一座城市
會展產業園區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還記得,當年的模樣嗎?】
曾經的我們,世界前幾大貨櫃港,活力滿滿的碼頭工人成群,全島最新潮的委託行街區,朝氣蓬勃的港市山城。
然而,在全球化及世界經貿體系變遷中,我們轉瞬被拋諸其後,苦於產業人才流失,在發展困境裡循環掙扎;彼刻,也是我完成都市計劃學業,進入政界歷練之時。
「國際郵輪母港、臨海休憩觀光、會展產業園區,就是基隆的未來!」
『將來,基隆港會是座服務人的港,再展風華,實現真正的港市合一!』
這些話,在我返鄉打拚十多個年頭後,講起來更有信心。改造城市可以快,但我寧可踏實,踩穩每一步,為我們的轉型打下良好根基。
因為,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回頭,也早已迫不及待!
#基隆 #值得期待的城市
會展產業園區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文化局、客家事務局(9/30)】
#大型展覽長期計畫與成效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國際動漫、地景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文化局未訂定衡量指標,尤其此兩項活動與在地經濟、產業方面有高度相關,卻沒有看到有關「產生經濟之效果」或「帶動產業關聯性」的指標。
智翔也知道,以往大型活動的效益,幾乎都用參加人數、人次等最便利的方式呈現,但除了以人記次的方式外,是否應該培養,並發展可供長期評估大型活動效益的衡量方式? 以利未來相關的展覽活動提取經驗?
其二是地景藝術節的作品,文化局曾答應訂定《裝置藝術設置管理維護要點》,請問訂定進度如何? 以上兩點針對大型展覽活動首先請教文化局。
文化局長也提及,審計部有提醒大型活動需針對參與民眾「滿意度」做調查,相關的KPI也有提醒相關單位與承辦單位提供,智翔則追問,除了滿意度之外,新增的KPI還有哪些? 何時才會訂定出來? 期望更多面向的成效衡量,能在下個會期的工作報告中看到成果。
至於《裝置藝術設置管理維護要點》的進度,局長在兜了一圈後,也終於回答近期已完成,各負責單位會巡查作品,並每半年檢討一次,智翔也希望有了要點之後,能讓活動結束後的作品在後續處理上更有法規可依循。
#影視相關成果之應用管理
文化局過去六年間,補助了各影視業者拍攝影片,共獲得成果計44案,但針對這些作品,文化局尚未建立影片成果的管理及運用作業機制,請問針對過去的影像作品成果,文化局盤點進度為何? 是否訂定管理及運用作業辦法?
文創影視科科長則稱,受補助的影視作品,桃園市政府有公播三次的權利,但智翔的重點在於,根據過去利用的資料顯示,僅有《幸福路上》這部作品曾在國小辦理露天電影院放映一次,其他作品彷彿花費公帑補助後,便沈睡在檔案庫中,智翔希望文化局盤點後,能妥善利用現有資源,主動積極來展示這些作品。
局長最後回應,未來將策劃主題影展來呈現這些影像成果,或利用光影文化館等場館來舉辦特映會,智翔認為局長不需一時在議會中答應該用什麼做法,要求文化局先將資源趕緊盤點好,並將如何規劃影視作品的呈現方式,整理成一份報告再提供過來。
#館舍工程多次變更設計
另外針對客家事務局,出自同樣的審計報告指出,客家事務局主管多項工程,包括「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北區客家會館」、「1895乙未戰役紀念公園暨地下停車場」、「臺灣客家文化館暨周邊景觀工程」,分別辦理2-6次的變更設計。
除了各項工程多次延宕之外,工程經費也較各項決標金額增加三千多萬至一億五千萬元不等(約21.77%至38.23%),智翔建議未來客家事務局再辦理新建工程時,能納入更多工程方面專業人才的意見,畢竟這些工程量體規模甚巨,也拿了前瞻計畫不少補助,工程方面應該更嚴謹。
#世界客家博覽會
同樣是客家事務局將辦理的龐大業務,也同樣是大型展覽活動,智翔曾在年初臨時會上反對的「世界客家博覽會」,也出現在這個會期的工作報告中,客家事務局指出,客博會將延至2023年舉辦。
而根據工作報告,客家事務局希望以既有場館為優先使用,主展區將使用位於青埔的亞洲矽谷及會展中心,智翔則提醒秉持樽節原則,能不蓋新場館就不要新建,減輕市府的財政負擔,若不得已,也請把工程人才找齊,不要如前述工程延宕,屢次變更設計的工程一般重蹈覆徹。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9VpqYcCfxG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VpqYcCfxG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3zxOKxXcOe04X1q0ZvG4tvxAiOA)
會展產業園區 在 J哥不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哥餐桌 EP.05 邀請到 #雜學校 校長 #蘇仰志
大談現在教育體制的多樣問題!
現在的體制對孩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雜學校最新展覽資訊:
▲ ZA SHARE 創新創意大會
▲ 展覽時間|2021/11/18 (四) ─ 11/21 (日)
▲ 展覽地點|臺北 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
「#靈光乍現也許只有一刻,#卻足以照耀千秋。」
#J哥不錯
#雜學校
#教育
#國際
影片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 訂閱『J哥不錯』https://reurl.cc/0OK5rY
💡 訂閱『niko不錯』https://reurl.cc/7rKD25
☎富錦樹台菜香檳 訂購專線 02-8712-8770
防疫便當
🔺訂購網址:https://inline.app/order/fjttaiwanese...
白鮮蝦蒼蠅頭手工水餃
🔺訂購網址:https://fujintree.waca.ec/category/80029
J哥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ujintreejaywu/
J哥 富錦樹集團 Fujin Tree Group
https://fujintreegroup.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KE1SqiDVNI/hqdefault.jpg)
會展產業園區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片日期:2019
影片資訊:
臺北市作為北北基生活圈重要的鏈結樞紐,伴隨高鐵南港站通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國家會展中心陸續完工營運,南港區極具交通與產業發展的關鍵地位,扮演臺北再生的重要一環。
臺北東區門戶計畫以八大構想為主軸,其中,配合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完工營運,所增加的人流和車流將造成周邊交通瓶頸,因此臺北市政府與中央研究院合作研擬長期配套改善措施,結合TOD運輸概念,連結園區與南港車站,提供便捷舒適的人本交通動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HqRhlXO_V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