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上車成為左年輕人一個不能說的話題,有網民開post話好多香港人到30歲都要跟父母一起居住,欠缺自理能力,直指「因為土地問題而令好多年青人缺少成長機會」。我是同意的,而呢個係香港一個好獨特既社會問題。
我記得我係早前叫大家買樓既年代,都有講過盡快上車除左投資價值上有好處,其實對年輕人黎講都係一個成長既考驗。你唔可以否認,一個人自立,有左自己既住處之後,係成長得好快。係屋企,其實果個家係由父母去run,你可以參與,但甚少由你擔起。唔係話同處一定缺少成長機會,而係大部分例子都證明,香港因為太難自己住,所以好多人30歲都仲係港孩。你都唔怪得呢d人,因為的確你未接觸過自己住要面對既問題,你點會識處理?一個屋企可以出現幾多問題?可以係食既問題,維修既問題,錢既問題,好多好多生活既小問題你唔係自己住係唔會學到。當然,同屋企人住,真係慳返唔少,但凡事有得必有失,賺左成本,輸左既就一定係私人空間,同學習自立既機會,冇話邊樣好d,就睇下你認為邊樣重要了。
有得必有失的例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父的鹽
.
環南市場的隱藏傳播鏈還是沒斷.
.
環南市場第三次篩檢,有3位陽性,其中1位為舊案.
.
值得一提的是,這第三次篩檢並非全面篩檢,而只是針對熱區的「精準篩檢」,七月一日篩檢2786人,41個確診,隔了一個禮拜篩檢2433人有3個,今天篩檢1675個,還有3位,1例舊案.
.
篩檢的人數減少,數字卻沒有降低,雖沒有增加,但也無法清零,這代表著環南市場的隱藏傳播鏈,並沒有切斷,除此之外,熱區以外沒篩到的攤商,可能還有黑數.
.
「環南市場自治會會長林勝東透露,該獸肉區攤商是夫妻兩經營,先生PCR篩檢後為陽性,平時負責外送貨品,一天只會來2次,比較少和其他消費者或攤商接觸;另一名則是攤商家眷.」
.
暫且不說自治會長所述是否為真,他的話和柯文哲一樣,有著測不準原理,還有極度樂觀的想像,今天凌晨,他還打包票有信心清零,甚至提出荒謬的見解,開始假設攤商沒事,要防範的反而是消費者,甚至還說這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篩檢.
.
「林勝東說這次應該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篩檢了,目前場地與攤商都已經很乾淨,而且從業人員都打過疫苗,接下來要防範的就是來採買的消費者.他們會跟市府討論日後消費者是否也需要持陰性證明入場?」
.
結果馬上被打臉.
.
如果如他所言,確診攤商一天只來兩次市場,卻因此確診的話,那就表示環南市場的傳播鏈傳染情形依舊嚴重;而夫妻經營攤位,先生就算負責外送,妻子還在攤位上,若兩人同住,實在很難斷定妻子沒事,反而有可能在潛伏期當中;而自治會長或許想暗示,環南沒事,他們只來兩次,或者「病毒都是外面傳來的」,但先生四處送貨這點,就代表他們可能也把病毒也一起傳播出去,這更危險;同樣的,另一位如果是攤商家屬確診,那攤商也有可能只是在潛伏期當中而已,絕對不能稱,攤商都沒事.
.
在大規模篩檢的前一天,即有攤商反映,
.
「北市府昨清晨口頭通知,要環南市場的攤商周四不用再去篩檢,雖然昨天又有新增環南市場一起2戶、12人的家戶感染,但北市府打算僅採取九宮格篩檢,也就是說只針對確診攤販周遭九宮格的攤販人員做PCR篩檢,但全市場的周四大規模普篩則取消,並稱這是『精準篩檢』.」
.
「攤商不滿表示,北市府與其忙著發明新名詞,應該要將原本說好的第3次全員普篩做好,也很擔憂北市府因為沒有好好篩檢、匡列,再度造成環南市場的疫情再起,也感嘆表示,隨著中央派駐的指揮官王必勝一走,原本執行好好的大規模篩檢就沒了.」
.
北市府回應,「針對熱區篩檢符合公衛專業」,
.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說,北農、環南大型批發市場,6月21日起陸續為1.8萬名市場從業人員接種,以疫苗須兩週發揮效力來推算,從業人員已陸續產生抗體,北市政策原是一面打疫苗、一面篩檢,當接種普及達到部分群體免疫,篩檢就只需針對熱區,此策略符合公衛專業;防疫在不同階段應有不同做法,該爆料攤商恐怕對實際狀況不甚理解,說法也有很多錯誤之處.」
.
他們還說到了關鍵之處,
.
「近1週來,攤商篩檢都只有1、2例零星個案,北農疫情早在聯合前進指揮所成立前即已控制,片面不實之臆測只是製造恐慌.」
.
恩,好的,又是「零星個案」.
.
我們可以從北市發言人的說詞,看出,他們仍然停留在「在辦公室吹冷氣、看數據」的階段,北市府「一邊打疫苗、一邊篩檢」,是全然錯誤的防疫策略,當初,造成了「不等篩檢結果」就去打疫苗的情形,甚至有人沒有篩檢就施打疫苗,而施打疫苗的過程又造成大規模群聚,這使得結果出現了打完疫苗,被通知確診的情形,「一邊打疫苗、一邊篩檢」,造成的就是打疫苗的過程發生感染,如果是在當時感染,那麼,等於當時的疫苗並沒有發生作用,現在又有可能被篩出來有症狀.
.
「以疫苗須兩週發揮效力來推算,從業人員已陸續產生抗體」,所以「當接種普及達到部分群體免疫,篩檢就只需針對熱區」,這又是把疫苗當萬靈丹的嚴重錯誤迷思,小學生算術般的直覺思考,環南市場打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是有限的,兩周後產生保護力,因此這個保護力可以達成群體免疫,環南市場就不會有人確診,這完全是過度推演.一劑疫苗只能產生些許保護力,預防重症的情境為主,但打了疫苗以後,仍然可能會被傳染,更不代表可以省略原本的全面篩檢,假定其他人都沒事,只要篩熱區就好.
.
打了疫苗,你仍然要進行防疫基本功,如果你只打一劑,那就跟穿了內褲沒兩樣,而14天後產生的保護力,是現在才開始發生,這過程並不能保證沒有感染和潛伏的可能,這就像穿著一條內褲,14天後才有保護雞雞的效果,現在剛過14天,才剛產生一些可憐的效果,你就假定過往的這些剛穿上內褲的日子,都是安全的日子,連衣服都不用穿了,可以四處去裸奔了.
.
更遑論,把精簡當成「精準」.
.
柯文哲稱,「今天篩檢1675個,會再看效果怎麼樣,而且先前打了疫苗,理論上現在應該要發揮效果,就看今天最後結果如何?」
.
結果就是這樣,3人陽性,1例舊案.
.
好響的耳光.
.
疫苗,是在未被感染的人身上,產生抗體,阻絕病毒,但是仍有機率性,是有保護力而不是完全不會染疫,若在施打過程中被感染,或者已經感染者的身上施打,是無法當下消滅病毒或治療疾病的,更遑論遏止傳播.
.
北市府的說法,對實際狀況不了解,延續「邊打邊篩」的策略,完全不符合公衛專業.
.
更嚴重的錯誤,就是「假定零星個案」的「差不多防疫主義」,這一點,神父先前已經指出,這樣的思維,就是造成環南市場破口的原因.
.
環南市場經歷了這段「差不多防疫」,荼毒已深,6月12日,自治會長說「環南市場有一千多名攤商,僅篩270人後就撤離,僅說要去熱區篩檢」,一開始規劃6梯次篩檢,最後卻只剩3梯,沒快篩完就撤走,要沒篩的人自己去篩,又說快篩團隊要去打疫苗,6月23日,爆出22名確診,又說是零星個案,許淑華議員說「2800名攤商只篩790人佔28%是不夠的!剩下72%可能早有潛在確診者,放任不管就是放任疫情爆炸!」,這個,快篩一半,沒篩完,確診當作零星個案,就是「差不多防疫」的藍本.
.
現在,篩了三次,第三次還是精簡篩的,又篩出了人,又說是零星個案,儼然又要假定環南沒事了.
.
如果一個地方篩了三次,卻不斷篩出確診者,那麼,就代表有事而非沒事,更應該以警戒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無論是陰性者在擺攤過程中染疫,還是潛伏期當中陰性轉陽性,都代表著事情沒有完全被解決,隱藏的傳播鏈還存在,環南市場仍然處在風險當中,更要進行疫調和匡列,並繼續全面篩檢,每一次都不能打折,直到這個地方確定沒有感染疑慮為止.
.
至於自治會長提的什麼「消費者需持陰性證明才可入場」,實在荒謬,與其提這種意見,不如直接休市比較快,你要婆婆媽媽們買菜還要去做篩檢,那就是叫他們不要去買罷了;然後你連攤商的篩檢都做得不徹底,2700人的篩檢都沒辦法做好做滿,你要求更廣大的消費者群每個人都要自行篩檢,這還是捨本逐末,自己掃地掃不乾淨,反而要求全世界的人身上不准有細菌,這就是柯文哲典型的「務虛」思維,王必勝口中的「本位主義」,應該做的你不去做,不應該去做的你要求別人必須做,只是把責任往外推卸而已.
.
另外,神父必須批評一下中央,聯合指揮中心關太早了,中央更不應該妄想「台北市自己能做得很好」,這也是一種本位主義,今天就是台北市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才需要中央介入,基本上,台北市政府是不可信任的,到現在還在迷信「邊打邊篩」、「疫苗無敵論」、「有打疫苗不可能有事」、「假定都是零星個案」這些「差不多防疫主義」,把防疫重責大任下放給他們,完全是小孩開大車.
.
應比照苗栗晶圓廠、屏東變種病毒事件,等到完全清零了,確定沒事,請再離開,否則也是「做一半就跑掉」.
.
我知道,中央再協助台北市的過程,面臨相當龐大的阻力,就是北市府屢屢的政治操作和不合作和抵抗的態度,這是環南市場和其他地方不同的特殊因子-我們存在著一群沒有專業只會搞政治的人,在掌握台北市民的生死,但也因為如此,中央仍然還是必須以萬華以及台北市民的福祉為重,台北市一直無法清零,全台灣都受害.
.
我知道中央有許多委屈,面臨地方的對抗態度,和無謂的心理防禦機制,極度的自我中心,讓許多正常的防疫模式和專業態度無法施展,北市府的政治大於防疫,環南市場自治會長嗆林事件就是個例子,該自治會長居然在防疫記者會上,為了柯市府不能被批評,指著立委大罵,然後對著一干部會首長和全台總指揮官噴口水,事後甚至還接受一干媒體訪問,口罩沒戴好,露出鼻子受訪,稱林是在「捧中央覽」,神父必須說,以防疫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一種無知而且危險的行為,那就是一個口罩沒戴好,有感染疑慮的人,在疫區不自覺的進行飛沫傳播,還有旁邊不明所以,不斷叫囂自治會長一脈的群眾,他們完全沒有自己可能遭受感染的自覺.
.
而更諷刺的是,台北市長指控這是中央「設局」,台北市副市長發臉書稱是還原過程「想看戲的人應該很失望!」,這些,全都是將他們個人對於他人的猜忌和不理性的妄想,加諸在防疫工作上,本來就已經是防疫失敗,造成了染疫結果,怎麼會想像自己「沒有失敗」然後別人希望來「看起來失敗」?本來就是爛戲一場,大家都看在眼裡,哪來的「設局看好戲」之說?這些不實指控都不用證據的嗎?這群政客疑神疑鬼,懷疑別人都要對自己不利,而不是自己防疫的無能還有對於專業的蔑視與無知,造成萬華攤商和台北人的無謂犧牲,拿他們性命和身家安全開玩笑,他們不是你個人卸責日記裡的句點,也不會是你拿來披在身上保護自己政治利益的屍體的皮,老話一句,把這些發臉書和政治操作的時間用來防疫,萬華的疫情不會是如此.
.
上週,第二次篩檢,環南自治會幹事確診,自治會長被列自主管理,不知他現在隔離滿了沒?實在令人捏一把冷汗,更凸顯了他當初行為的錯誤,而且,風險最大的,恐怕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因為他搶他的麥克風,是如此接近口罩,然後嗆完人又拿去用,本身的位置,又站著離自治會長最接近,不是戴了口罩,就能完全遮蔽飛沫從空隙流出.
.
我知道中央面對這些跟防疫無關,根本多餘而且具有風險的事,是多麼的無奈,但神父仍必須說,越到最後的防疫階段,越是艱困而且必須關注的,因為人們往往心態在此時鬆懈,認為「已經沒事了」,接著就開始放任、不積極、省略、不作為.
.
而偏偏,每一個大規模群聚,都是從一兩例開始的,病毒的傳染力就是這麼強,如果當初北農能早點篩檢,而不是隱匿,環南市場不是篩一半跑掉,而是好好篩完全部的人,萬華茶室不是只關三天,疫調不確實,那麼,今天,或許疫情不會到如此的地步.
.
擴散,然後控制,控制中的收尾,那其實就是等於擴散的一開始,這時候更加不能放鬆,更加必須嚴謹的對待,這時的加大篩檢範圍,加強匡列管制,是CP值最高的,是最有效的,最省成本的,因為你只要好好做完篩檢,好好的看管剩下的案例,確保到零為止,完全就能省去大規模感染所造成的醫療資源消耗,只要多做一點,就等於未來的百分之百.
.
另外,此次也反映了攤商家屬被感染的問題,攤商回去住處,可能傳染給家人,亦可能造成社區傳播,特別是萬華的房子是相當密集窄小的,而且有許多老社區,社區之間的房子,不同戶之間基本上就像是同一棟旅館的隔壁房間一樣,要做好感控十分困難,所以攤商確診,只匡列家屬居家隔離是不夠的,家屬可能滿14天就當作沒事解隔離,最好的方式,就是儘管確診家屬當下被驗出為陰性,隔離期滿之後,再做一次篩檢,比較安全,對於整體防治社區感染來說,也較為保險.以環南市場為例,第一次檢驗為陰性,第二次變陽性,這個潛伏期和不確定性是存在的,又以環南市場相關的家戶傳染為例,「一對母女經常在環南市場補貨,兩人7月1日PCR篩檢確診,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媳婦及一名外傭7月2日接受PCR採檢時是陰性,但之後有不舒服的症狀,再度採檢全部確診,且Ct值都非常低.」
.
「黃珊珊表示,而這攤商家族也傳染給妯娌,因為該攤商與大哥的太太,兩家人感情很好,常常會去找大嫂聊天,造成大嫂同住家人也因為這樣家戶感染,大嫂家一個兒子、一個媳婦及三個孫子都確診,兩家庭加起來是12人確診.」
.
從文中來看,第二次PCR檢驗是發現的時機,被採檢陰性的人,等到有症狀的時候再採檢,相隔5日或7日,陰性仍會轉陽,如果沒症狀或忍者不通報,即有可能解隔以後,繼續傳播,因此,神父認為環南相關個案,被匡列的家屬,應在解除隔離後,篩檢第二次,確保沒事,杜絕社區傳播的可能.
.
我不確定這有沒有做,但以神父對面來說,他們家屬一開始是陰性,現在即將解隔離,目前我沒有得到他們要再去篩檢的資訊.
.
神父建議,中央繼續接管環南市場,誠如環南攤商所反映的,一切的歷史正在重演,北市府說是零星個案,自治會長保證平安,然後篩檢又開始不確實了,這完全就是「暴風雨前的節奏」.
.
那位基層攤商說「中央派駐的指揮官王必勝一走,原本執行好好的大規模篩檢就沒了」,這是有道理,我講白了,王必勝就算什麼事也沒幹,坐在那一整天,都有使民眾心安,督促北市府做完防疫工作而不鬆懈的功能,就像一個小屁孩需要一個嚴格的監護人一樣.
.
懇請指揮中心,陪萬華和台北市走完防疫最後一哩路,我們已經有如此無能的市長,也因此,台北市更需要強力的後援.
.
柯文哲的差勁與王必勝的善良,台北市民都看在眼裡,台北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請指揮中心不用擔心,放手去做,台北市民都會做你們的後盾,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小雨 #chiujohnson70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發出萬華之聲】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有得必有失的例子 在 李霈瑜 大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作正在水深火熱之中,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 消失的情人節 My Missing Valentine 》中的一些歌曲製作過程,就先從這部片的主題曲開始好了。
這條歌叫做《Lost and Found》,是放在主角追尋遺失過往的段落,沒記錯應該是當初勳導在本片第一個舉雙腳贊成的音樂,也正因為導演舉起的雙腳,這部電影的配樂找到了依附和生長的源頭,所以稱作主題曲當之無愧。
還記得當時做到這段時,腦中直覺是真的需要一首歌曲,雖然此舉非常不Luming style,但如果真有一首歌能搭配著這趟旅程,能陪著主角在途中帶著惆悵的甜、背著勇敢的脆弱、讓他內心笑著流淚,這是一件多麽既老派又浪漫的事情啊。直覺使然,非常快速的用一個夜晚寫好也唱好了Demo。由於勳導是蠻標準的雙子座,所以我聽從阿中部長的指示,超前部署,同時也準備了Plan B,如果他一搖頭,我口袋還有別招嘿嘿。自古有云,天算不如阿勳說了算,Plan A竟然一次就確定了,更驚喜的是連同Plan B都採用,且直接挪用到了最難的關卡之一,這就之後再分享。總之,當下真的非常振奮,進階想說他應該就決定我來唱了吧,畢竟demo演唱如此之深情,應該蠻難取代的。但自古有云,自己算不如阿勳說了算,他聽完馬上說:「這個很好捏,叫 李霈瑜 大霈唱,給他寫詞,他沒問題。」拎阿嬤咧,當然ok好啊,其實當初根本不認識大霈,但聽了他組的樂團 So-So Heroes 瘦瘦英雄後,覺得她還蠻會唱的,心中也沒什麼疑慮了。接著就與大霈討論了這首歌的方向,請他填了詞,雖然他有點偷懶延用了幾句當時我demo唱的詞,但沒關係,因為快樂與愛都是需要分享的。
進入編曲的階段時,跟勳導提了讓瘦瘦英雄編曲的想法,但我依然會超前部署編一個版本讓他選擇。我編了德州style的鄉村搖滾版,勳導一聽馬上給了一槍,他說是很好聽,但我看起來年紀有這麼大嗎?(嗯?)好啦,這句是我自己加的。中槍當下馬上傳檔案給大霈,跟他說這是反面的例子,團員們可以參考一下避開這個風格。不久後,瘦瘦英雄約了勳導與我到練團室聽他們編曲完的版本。我們在練團室調整了一些東西,我與勳導兵分兩路,他對大霈的唱法有些想法,我則對編曲上有一些新的想法。最後我們取得一個平衡,開開心心回家去。當天勳導與我共乘捷運,下車前他跟我說:「你可以再把之前的版本給我一次嗎?」回家路上開始忐忑不安,心想烙賽啊,該不會真的要我唱吧!?到家後還是把之前的初版demo傳給他,後來他訊息我,說原本的感覺比較對,問我覺得如何。通常在這種錄音前夕的關鍵時刻,我們做配樂的守則就是要相信導演的直覺,畢竟只有他最了解自己的作品。我告訴他,是不錯啦,但我比較喜歡德州版,你要不要再多聽幾次比較看看。自古有云,勳導算,不如律銘說了算,所以我們最後決定了德州鄉村手槍版。
歌曲錄音當天,所有樂器部份皆順利錄完,而大霈選手也比我想像中會唱許多,配唱過程我就盡量保持大霈習慣的唱法,在語氣音準上精雕細琢,讓成品能更上一層樓。錄完正要鼓掌時,突然有陣強風襲來把我瀏海吹亂,原來是勳導身手矯健從後方站起瞬移到我身旁。當下我心漏了一拍,冷筍咬了兩下,接著他對大霈說:「好,反正已經有這個版本了,那我們就沒壓力地試另一個看看。」說完就走進去Live Room告訴大霈要怎麼唱另一版,我和Zen則嚇到連錄音鍵都忘了停...嘿嘿。在經指導一番後,我們再錄一個take。而當大霈一開口,“消失的李霈瑜”,此刻唱歌的人是不會搶拍的楊曉淇,是那位活在電影裡帶著倔強、直率又真情的女主角竟活生生出現了。這個take中間沒有停止,音樂停,勳導站起來拍手,直說好好好,給你87分。心裏想說怎麼才87分,但在求學過程要我拿87分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之後我嘗試想補幾個小地方,但那角色匆匆來又匆匆走,果然是楊曉淇啊,所以這個one take也成了最終也最對味的版本。在這邊要非常感謝Zen大,因為楊曉淇的版本,讓他隔天親自下海打了一次賦予噸位的鼓。
自古有云,有失必有得,別怕繞遠路,正因為如此才能看見更多的風景...再繞回原點,TENET。
以上這是關於《Lost and Found》的故事。
#消失的情人節,電影及原聲大碟,九月一十八上映。
====
《Lost and Found》
演唱: 李霈瑜
詞: 李霈瑜、盧律銘
曲: 盧律銘
編曲: 盧律銘、瘦瘦英雄
電吉他: 葉超
木吉他: 林以晨
電貝斯: 吳秉和
合成器/電風琴: 盧律銘
鼓: 錢煒安
合音 : 李霈瑜、林以晨
配唱製作人: 陳玉勳
錄/混音師:錢煒安
錄音助理:陳祺龍
錄/混音室: 112F Recording Studio
製作人:盧律銘
數位代理發行: 街聲『Packer派歌』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kBsrMCrxpimvPoRveqII0
iTunes 👉 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電影-消失的情人節-原聲帶/1530896273
Apple Music 👉 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電影-消失的情人節-原聲帶/1530896273
friDay音樂 👉 http://omusic.friday.tw/albumpage.php?album_id=2738955
myMusic 👉 https://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2941911
KKBOX 👉 https://www.kkbox.com/…/album/phmjTgc1kHEL90F58J2N009H-inde…
有得必有失的例子 在 東村誠醫師的診療室- 最近在修醫療經濟學的課。 期中報告要 ... 的推薦與評價
文中有一個觀點我覺得很適合對應到這幾天的新聞:當我們在追求「公平」的時候,「效率」必然下降;而且「有得,必有失」。... ... <看更多>
有得必有失的例子 在 雅各: 聰明笨伯(創世記32:28,47:9;何西阿書12:2) - 徐武豪博士 的推薦與評價
... 有得必有失 (馬可福音八章36節) 有得不要失(傳道書六章2節),有得一定 ... 亞伯拉罕的 例子 :以實馬利(創世記十五章1-4節,十六章1-3節) True and ... ... <看更多>
有得必有失的例子 在 [問卦] 爸爸因兒女沒照顧他捐出上億家產合理嗎-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