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萬的網紅Better Leaf 好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好葉電子報 ☞ https://school.growingbar.co/newsletter 【怎样找到迫使你去工作的事?】 調查顯示 有70%的上班族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認為工作既無聊又無趣 很多人這麼告訴你 「既然不喜歡這份工作 那就換掉啊!」 但是你知道嗎 換工作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孕媽咪寶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精算媽咪珊迪兔 小家庭翻身手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Re: [問題] 朋友家裡超有錢為什麼還要工作? -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為什麼很有錢的人還要繼續工作? 的評價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到底人為什麼要工作?#工作#賺錢#人生-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我賺很多錢,然後呢?】... 的評價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孕媽咪寶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爸爸,你想過给自己的老婆“放長假”嗎?
不管孩子的爸爸是有意無意或真傻裝傻,以下為轉載部份~非常認同!!
1、你每天在家就只有顧小孩到底在累什麼?
💁♀(來!你來!你來顧一周看看)
2、你以為我上班很閒喔?!那你去上班我來顧小孩...
💁♀(賺錢就是老大嗎?以為老娘沒有上過班丫!)
3、有小孩之後,我好像只剩下提款機的功能!
💁♀(拜託!打電話報修一下,這台提款機壞了不吐鈔啊!)
4、請問需要我幫忙嗎?
💁♀(孩子是別人家的嗎?照顧小孩是理所當然的,你以為是日行一善扶老奶奶過馬路嗎?)
5、嘴巴雖說我當爸爸了,卻還是用單身的方式生活,回家洗澡/吃飯/看電視/玩手機/打電動,一屁股坐下再也懶得動,直到大喊~我好累哦!我要先去睡了!
💁♀(你當家裡是旅館啊!?什麼事都不用做...)
6、每天上班已經很累了,回來還要顧小孩,我都不用休息嗎?
💁♀(那全職媽媽呢?你有想過我要休息嗎?)
✔雖說你每天上班很累,但請搞清楚~
》你有同事可以說說話,可以自在上廁所,偶爾偷上網,至少有1個小時午休偷閒時光,可以推掉但還是硬去的聚會/應酬,與好朋友難得的飯局,晚上想睡就去睡了!以上~想幹嘛就幹嘛,你還有什麼不滿!(全職媽媽只能找時間吃飯,甚至帶小孩上廁所,等小孩睡了才有自己的時間,通常已是凌晨...)
7、為什麼開口閉口就是要錢,小孩的東西你都不用出錢嗎?
💁♀(你腦袋有洞嗎?全職媽媽有薪水嗎?你出錢我出力,各司其職不是嗎?)
8、小孩的東西我都有付錢,這樣我就對得起自己了!
💁♀(那老婆呢?老婆只是生小孩/顧小孩的工具嗎?)
9、你的眼裡只有小孩,你有把我當老公嗎?
💁♀(夫妻是互相尊重的,你尊重我,我也才會尊重你!)
10、你要能拿錢回家的老公(加班兼出差),還是要有時間陪小孩的爸爸(準時回家),只能挑一樣,兩者都要我辦不到!
💁♀(這...是什麼話,小孩只生不養嗎?還不是你生的咧!)
11、上班重要/工作重要,沒有工作你們就要吃土了!
💁♀(老婆是自己養活自己,有靠你養嗎?)
12、請爸爸顧小孩的結果~
》3個月內只會睡覺時就愛吵醒他玩,3個月後再長大些時,卻只會說:「你怎麼都不睡覺?那我怎麼打電動?」
💁♀(無言...沒救了!)
》做自己的事,把小孩晾在旁邊,只要不哭不吵管他在做什麼!(你真的懂陪伴的定義嗎?如果保姆這樣帶小孩,請問你作何感想?)
》老婆~小孩要喝奶了、小孩大便了、奶瓶要洗了、衣服要曬了...(沒看到我在忙嗎?你自己沒手不能動嗎?只會出一張嘴,那我自己顧就好啦!還解釋~反正我做你也不放心,所以你自己做就好啦!)
》沒有耐心,認為小孩就是不乖不聽話不好好吃飯!(所以他真的是小孩呀!誰不是這樣長大的,因此才需要大人照顧,請給他機會學習,別等到你老了,讓他也這樣對待你!)
》小孩要找媽媽啦!我也沒有辦法,不是我不顧哦!(那要爸爸...幹嘛?)
13、時間是人擠出來的,只要有心那怕只有三、五分鐘,如果沒有心,全部的東西都只是藉口/理由,所以你把時間都留給了自己...
💁♀(永遠只有自己的事最重要,公司的事最重要,好像公司沒你就會倒的樣子!)
14、孩子不是我一個人的,為什麼我在家裡就該洗衣做家事,你只選擇你願意做的事,聽得到的話,其他的什麼都可以看不見也聽不到!
💁♀(你一個月是拿幾萬塊回來?!家庭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
15、兩情相悅後,女人換得的是懷胎十個月的辛苦,還有之後犧牲所有的一切只為了照顧小孩,居然說:「你也有享受啊!」
💁♀(你最好以後你這樣跟自己女兒說!)
16、對!對!他是你的小孩....,你不要忘了他姓什麼?
💁♀(他是我的小孩還用你說嗎?至於姓什麼我很清楚,有事嗎你?)
17、全職媽媽沒有生病的權利,因為生病了沒有人照顧自己,更沒有人可以照顧小孩!
👨老公們,别忘記“爸爸”的角色
在外頭打拚、辛苦赚钱的老公們,或許無法想象老婆每天面對小孩所帶來的煩惱跟不耐煩,但也要努力低分擔一點“爸爸”這個角色應有的責任喔。
另外,如果老婆因為帶孩子,有點煩躁,有點不耐煩,接近火山爆發的狀態,別擔心也別生氣,因為~你老婆得了全職媽媽的職業倦怠。
唯一的解藥就是放你老婆假,讓她遠離小孩去做些自己的事情。
放心,沒多久~笑臉迎人的賢妻良母又回來了。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也從一個有趣的問題開始:假如給你10個億,讓你隨便花,你花完它需要多長時間呢?
很多人都吐槽北京的房價高,2021年北京三環的房價平均在7-8萬元1平米,我們按好地段往貴了算10萬元1平米,買一個200平米的房子,也才花掉2000萬。再買上幾台跑車,按法拉利SF90的2021最新款價格來算,大約550萬一台,就算你買上7台,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換著開,也就花掉不到4000萬。房子和車子加在一起,到現在連1個億都還沒花掉呢。總之,按照常理來看,10個億怎麼也得花上很長時間。
但現實中卻不是這樣,10個億有時很不經花。比如在美國,有一個現象叫做「NBA的詛咒」,講的是很多拿著巨額薪水的NBA球員,在退役之後短短幾年之內就會破產。其中代表性人物之一就是2010年從NBA退役的著名球星艾倫·艾弗森。
艾弗森的職業生涯風光無比,當年力壓科比成為1996年的NBA選秀狀元,11次入選全明星陣容,後來甚至進入了NBA名人堂,是NBA千禧年一代數得著的大球星。算上工資和各種代言費,在職業生涯期間,艾弗森大約掙了2.5億美元左右。但他2010年剛退役,到了2012年和他妻子打離婚官司的時候,他在妻子面前把身上的口袋全翻了出來,說「我現在連買一個漢堡的錢都沒有了」,他妻子聽到這句話傷心又無奈,隨後遞給了他61美元。
艾弗森並不是個例,根據美國著名體育雜誌《體育畫報》統計,60%的NBA球員會在退役5年之內以破產告終,有的人破產後去快餐店或超市打工,有的人甚至淪落到以偷盜為生。
NBA球員的收入有多高?
要知道,即使是我們印象中普遍高收入的西方體育界,NBA球員的收入也可以說是高得離譜了。2018年,NBA球員的平均工資是每年777萬美元,就算歐洲俱樂部的足球球員,或者頂級的網球、高爾夫球員,整體水平也簡直沒法比。至於那些人們說得上名字的大牌明星,比如庫里、杜蘭特、哈登、詹姆斯等等,當下的行情都是年薪3000萬美元以上。其中庫里排在第一,在2021-2022賽季的年薪達到4570萬美元,而到了2023-2024賽季,庫里和另一位球星利拉德的年薪都將突破5000萬美元。
這還只是他們的工資收入,球星還有一部分巨額收入來自代言費。比如被稱為詹皇的詹姆斯,一年光從耐克這一個品牌就能拿到3200萬美元的代言費,總額估計超過5000萬美元。
對於美國人來講,5000萬是什麼概念?如果你在加州做軟件工程師,工資是加州工程師的中位數,那麼一年大概能掙10萬美元。這樣算來你需要工作5個世紀,不吃不喝不上稅,才能攢夠5000萬,也就是說,在哥倫布登陸美洲時,你就要開始辛勤工作了。
這些球星在當運動員時無比風光,而且從來沒有聽說誰出財務問題。但他們一旦離開球隊,就像變成了一個毫無生活能力的孩子。2006年,四次入選全明星陣容的球員貝克(Vin Baker)從NBA退役,職業生涯期間他從NBA掙到了1個多億,按一般人的標準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了。然而2015年媒體報道他已經在星巴克打工了。貝克其實還算好的,至少他破產之後幡然醒悟,戒掉了自己的壞習慣,開始自食其力。
而姚明在火箭隊時的隊友和好搭檔弗朗西斯,當年收入比姚明更多,光工資收入就超過1個億。結果破產後因為偷竊罪而入獄(後來被保釋,改做社區服務)。那麼弗朗西斯偷了多少錢呢?大約7000美元。想當年姚明剛進入NBA時,還是依靠弗朗西斯站住了腳。而今天兩人的境遇判若雲泥,讓人不禁唏噓不已。我們在之前的信里介紹過90年代的NBA籃板王羅德曼,他在球場上彷彿一尊神,結果一退役,不久也破產了。
比奢侈消費更花錢的是什麼?
為什麼這些前NBA球員們收入如此之高,卻會如此迅速地破產?具體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但如果我們觀察這些球員的經歷,就能發現四個共性。
第一,大多數NBA球員都養成了奢侈炫富的消費習慣。有一種看法認為,這是因為很多NBA球員小時候都是苦出身,一旦有了錢,就克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慾望。
比如凱爾特人隊的著名球星安托萬·沃克曾經是他那個年代薪酬最高的球員之一。1999 年,沃克與凱爾特人隊簽了一份6年7000多萬美元的合同,當時的凱爾特人隊的總經理祝賀他講,「你這一輩子財富自由了」。
結果退役之後,沃克不僅自己揮霍無度,還為了炫耀自己的成功,供養起身邊幾十個親朋好友。可能中國的項羽很理解他這種心態,就像項羽說的,「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然而沃克開支太大,又不善理財,結果很快就破產了,還欠下一千多萬美元的巨額債務。
但你可能也想到了,就像這封信開頭說的,如果只是生活習慣奢侈,再大手大腳也花不了那麼多的錢,或者說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時間之內就揮霍一空。NBA退役球員迅速破產,其實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
這就是第二點共性,絕大部分NBA球員破產,幾乎都有同一個原因,就是投資不善,被割了韭菜。
我們都知道不能坐吃山空,人守著一筆錢只出不進很容易焦慮,手裡有了一大筆錢,很多人都會想通過投資帶來可持續的回報。這個道理絕大多數NBA退役球員都是懂的,但是,恰恰是這種想通過錢掙錢的想法反而加速了他們的破產。
他們會投資怎樣的項目呢?大部分人會投資一些傳統商業,比如連鎖快餐店;而在加州特別是在硅谷,一些球員還會投資一些高科技公司。實際上,不論是傳統商業還是高科技公司,都是他們不懂的領域。
投資快餐店可能還好一點,運氣好的能夠掙到一些錢,比如已故的科比。但絕大部分人其實並不懂得經營,快餐店的生意看起來簡單,其實對經驗水平的要求很高。NBA球員雖然很多都是大學畢業,但他們算是一種「體育特長生」,在學校里主要是為學校打比賽,很多人都不怎麼上課,也沒學到什麼真本事,對商業管理其實一竅不通。而那些去找他們投資的人,顯然是看上了他們有錢而又不懂,因此投資之前對這些球員講得是天花亂墜,等球員們把錢投下去,就發現這些生意花起錢來就像無底洞,窟窿越來越大。
有一些在硅谷的NBA球員因為喜歡看一些高科技項目,和我還有些交集。我和朋友們投資時根本看不上的很多區塊鏈項目,很多NBA球員都投了,我估計損失恐怕要在90%以上。當然也有運氣好的,比如大鯊魚奧尼爾當年跟著別人不小心投資了谷歌,到谷歌上市時獲得了300多倍的回報,這是非常罕見的。
有些NBA球員比較理性,知道自己不善於理財,把錢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呢?
其實也是看情況而定。因為有的華爾街基金經理割的就是這些體育文藝明星的韭菜。大名鼎鼎的皮蓬,當年是公牛王朝的二號人物,名氣僅次於喬丹。在當年的那一批NBA球員中,皮蓬以文雅、理性著稱。退役後,他自知投資能力有限,專門選了一家金融機構幫他打點財產。結果這家金融機構把他當韭菜割,多年之內皮蓬不僅沒有得到投資回報,還把本錢都賠光了,為了還債不得不從銀行借了140萬美元。最後,皮蓬將那位投資經理送上法庭,最終法庭以欺詐罪判了對方3年徒刑,但皮蓬的錢只拿回200萬美元左右。
皮蓬這種遭遇在NBA退役球員中也相當普遍。前面講的那位「衣錦還鄉」的沃克,就是在投資人的建議下,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一下子買了140處房產。看似是很穩妥的投資,其實是當了接盤俠。很快金融危機到來,房價暴跌,而他購房時用的錢有一部分是貸款,結果血本無歸。
在NBA的退役球員中,真正投資做得比較好的是喬丹,因為他只做自己熟悉的生意。
比缺乏投資知識更可怕的是什麼?
為什麼NBA球員如此容易被「割韭菜」呢?這就要說到他們的第三點共性。他們投資失敗,其實並不是因為缺乏投資知識,而是並沒有成為成熟的社會人。
如果要說缺乏投資知識,其實大部分人都缺乏。但普通人知道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要有一些敬畏,比如股市;而且,普通人掙錢不易,投資時也會格外謹慎。一般的美國人投資,大多會採用定投共同基金結合一些債券投資的方式,到了退休時都會有不錯的回報。
而NBA球員雖然很多人也上過大學,其實大部分人從中學開始就不怎麼學文化課了。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時,當過校籃球隊一些隊員的助教,深知他們訓練比賽壓力很大,經常需要請假外出比賽,平時也沒有時間做作業,因此對他們總是網開一面。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這些球員雖然課程都能通過,實際上自己並沒有學到什麼。
此外,雖然很多球員看上去交遊廣泛,好像很有社會經驗,其實直到退役之前,他們接觸到的人都很單一,自己也比較單純。在球隊時有教練和經理管著,沒有心思去胡亂花錢、胡亂投資,不會出什麼問題。退役之後,一夜之間沒有了約束,社會經驗又不足,加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很容易被不懷好意的人惦記上。
第四個共性則是很多球員生活習慣很糟糕,退役後沾染上毒癮和賭癮,這也是破產的一大原因。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展開講了。
小結
也許這封信的內容會有些顛覆認知,就是一些富人變窮比普通人變窮還要更快。雖然NBA退役球員的情況可能是特殊的,但他們暴露的問題其實是具有普遍性的。對於這些問題,我有三個建議:
1. 不能失去對金錢的敬畏,失去了對金錢的敬畏,離失去金錢本身也就不遠了。千萬不要因為一兩次好運氣就認定自己是投資天才。
2. 通常,錢來得越快,去得也就越快。因為一個暴富的人,他駕馭錢的能力和往往和他擁有的錢不成比例,結果更容易成為心懷惡意之人的目標。人應當讓自己駕馭錢的能力和掙到的錢相匹配。
3. 人要成為社會的人,如果長期只在某一個方面發展,不諳世事,生活終究會給你相應的打擊。」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好葉電子報 ☞ https://school.growingbar.co/newsletter
【怎样找到迫使你去工作的事?】
調查顯示
有70%的上班族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認為工作既無聊又無趣
很多人這麼告訴你
「既然不喜歡這份工作
那就換掉啊!」
但是你知道嗎
換工作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甚至有可能從小坑跳到無底深淵
倘若你不想每天面對討厭的工作
今天的文章提供你幾個小技巧
讓你重新掌控你想要的生活
影片概括:
00:00 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00:58 改變你對工作的思維
03:36 記錄你的工作成就
05:00 探索你的價值觀
06:47 問自己5個”爲什麽“
08:33 纍積你的職業資本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讓你的金錢替你工作】
投資系列影片 ☞ https://bit.ly/3aSbmSH
好葉的投資組合表現 ☞ https://etoro.tw/3pQtu3t
eToro - 10萬美金體驗 ☞ https://etoro.tw/3dNXlap
【其他學習管道】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寫的抒發,好葉的Instagram?:https://bit.ly/betterleafIG
用互動交流,好葉的臉書專頁 ?:https://bit.ly/betterleafFB
【更多相關影片】
活出快樂人生的4個關鍵:https://youtu.be/h2SD_6K_cCc
4個導致你不愛工作的原因:https://youtu.be/E201fOWxf9c
成功銳變的人,都因為這3個關鍵:https://youtu.be/bH7vuvcFqvY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
合作邀約:betterleafbusiness@gmail.com
#工作小技巧 #自我成長 #好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zfM-azPpfM/hqdefault.jpg)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實力的人可以工作得很開心】
我想,這是很多人的困擾吧
找到一份自己真心熱愛的工作真的太難太難
身邊大多數朋友都是一邊抱怨著工作
一邊繼續為五斗米而埋頭苦幹
我們不熱愛工作的原因表面上看可能是
工資太低、加班太多、任務太重等等
但終究還是因為我們沒能擺正
自己在工作中的身份和姿態
找不到正確的工作
那就學會正確地工作
當你調整了心態
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一切難題可能就會迎刃而解了
影片概括:
00:00 抱怨工作
00:52 工錢高,真的會比較開心?
02:18 原因1:歸屬感
02:40 原因2:自主感
03:31 原因3:成就感
06:51 想優秀的同事請教
07:08 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期間限定免費教學】
《設定目標改變自己》線上教學:https://school.growingbar.co/freeclass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讓你的金錢替你工作】
投資系列影片 ☞ https://bit.ly/3aSbmSH
好葉的投資組合表現 ☞ https://etoro.tw/3pQtu3t
eToro - 10萬美金體驗 ☞ https://etoro.tw/3dNXlap
【其他學習管道】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寫的抒發,好葉的Instagram?:https://bit.ly/betterleafIG
用互動交流,好葉的臉書專頁 ?:https://bit.ly/betterleafFB
【更多相關影片】
4個導致你不愛工作的原因:https://youtu.be/E201fOWxf9c
對于‘未完成’工作的壓力:https://youtu.be/nNXFOKEjd0U
為什麼我的人生總是不順?:https://youtu.be/QKc5rn6Oxlg
3個善用正職工作的方法:https://youtu.be/lGQSWdb8RGk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
合作邀約:betterleafbusiness@gmail.com
#工作不開心 #自我提升 #好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i1NzaXouHc/hqdefault.jpg)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精算媽咪珊迪兔 小家庭翻身手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曾經有想過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受教育嗎?很多人會告訴你這是你身為學生的責任,是為了找到好工作以後要賺錢養家?這個答案曾經讓身為七年級的我們備感迷惘。
很多人從未想過這些問題就這樣過了幾十年了,這套書《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告訴你生涯中你該思考的問題,是一本適合大人小孩一起親子共讀的漫畫書喔!
購書連結: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認識世界與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全套兩冊)https://pse.is/whystudy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認識世界與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電子書)https://pse.is/whystudyel
#珊迪兔信箱
sandy2family@gmail.com
追蹤珊迪兔的音頻(每周一、四定期更新)
「Apple Podcast」 https://pse.is/sandy2apple
「Spotify」https://pse.is/sandy2spotify
「GooglePodcast」https://pse.is/sandy2google
「KKBOX」https://pse.is/sandy2kkbox
「Youtube」https://pse.is/sandy2YT
追蹤珊迪兔的社群:
FB:https://www.facebook.com/Sandytwo2
IG:https://www.instagram.com/sandy2family
BLOG:www.sandytwo.com
【談錢不現實,有話坦白說】我要用銅板贊助精算媽咪持續創作!
https://pay.firstory.me/user/sandy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eTpdFUl990/hqdefault.jpg)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為什麼很有錢的人還要繼續工作?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 很有錢的人還要繼續工作? - 無聊想了一個問題,發現有錢人(10輩子花不完的錢),還要繼續工作,是做身體健康的嗎?(閒聊與趣味第1頁) ... <看更多>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到底人為什麼要工作?#工作#賺錢#人生-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Comments2 · 人為什麼 活著|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人生智慧(中文字幕)|富 人 思維 · 【新聞挖挖哇】低潮人生轉捩點! · 跟老爸媽開始聊不來、歹逗陣了? - ... ... <看更多>
有 錢 人 為什麼 要工作 在 Re: [問題] 朋友家裡超有錢為什麼還要工作? -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也不是所有富二代都是大家印象中的紈褲子弟,
一般來說,還是有很多家庭教育良好而思想行為都很正常的人阿。
---這時不免還是得拿強者我朋友的案例來分享---
我高中大學是在異地唸的,那時認識的一個也從台灣過來唸書的朋友,
認識他的時候,他除了身高高之外,其他沒啥特別的地方,
一樣穿的看起來就便宜的衣服與牛仔褲。
但是他唸書超級認真,拿過好幾次獎。
大學時,還修雙主修,又弄社團,辦活動,
跟我們一起蹲圖書館看書拼考試。
他都開著超級爛的陽春老車代步(開沒有動力方向盤的喜美),
租房子也是跟朋友合租省錢,連吃都常常自己煮來吃。
跟他相處,就會覺得他的家庭教育非常好,
很注意禮節,團體活動也是能隨和的配合他人。
我還記得有次我媽來看我,幫我滷了一鍋肉,
我找他來我住處吃,結果我們吃完吃不下了,
他把剩下全部嗑光光還一直謝謝我媽讓他可以享受台灣味。
後來我們認識熟了,他才透露他父親是台灣相當有名的風水師,非常有錢。
以前有在那種第四台最後面幾台有開節目專門開命學跟住宅風水的課。
他家在陽明山是有別墅的,還有雙北各地都有房子。
(母親不在了,但是還有爺爺奶奶。)
他後來回台灣工作,就是自己住一間三房兩廳父親買的房子。
他有一個弟弟,後來拿到博士學位後在南部某大學當教授。
他弟我見過一次面,講話慢條斯理文質彬彬的,就是標準的學者味。
(我實在很疑惑,怎麼教養的兩個小孩都這麼優秀,真的難以理解。)
他在台灣也是進了外商工作,聽他自己說他也是很拼,希望能進快升上主管,
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他工作才幾年,他父親就癌症去世了。
他父親有開一間資本額好幾億的生技公司,然後請朋友幫忙營運,但去世之後,
他父親的朋友就請我朋友去接手經營,想當然他就更忙了,
有一陣子我幾乎沒有機會約他見面。
後來他因為跟父執輩的朋友在經營的理念上有些衝突,他不想這樣破壞關係,
加上那些父執輩的朋友很多都是有政治背景的,來往的環境跟人士都很複雜,
他實在很不適應跟那些人打交道,所以把公司又交給了父親的朋友,他就當純股東而已。
後來跑去其他國家工作。現在在國外做某產業的銷售主管,
業績也是做的嚇嚇叫,而且連帶把女友一起從台灣帶過去了。
女友也是一般人,原本在台灣只是幼教老師而已,是朋友介紹認識的。
雖然我是平民老百姓,但是我們有少數幾個這樣的朋友反而跟他最好,
他曾經說過,他能交到的知心朋友不多,很多情況是知道他的背景之後,
不是親近他希望他能拉一把,就是刻意遠離他,覺得身分不對等。
再不然有些就是會故意虧他,或是沒事要他付錢請客之類的玩笑話。
但是他就是覺得他只是一個一般人,只是剛好碰上有個很會賺錢的老爸而已。
其實他還跟我們分享過很多一些或許我們聽起來是很奢侈的煩惱與困難,
但是也的確對他來講是跟我們這種一般人相比更艱難的挑戰,
他也很清楚自己就算躺在那邊不動,一輩子也不會愁吃穿,甚至下一代都不用愁,
但是他就覺得因為這樣才要更拼,不能讓他身邊或是家族中的長輩們看不起他,
丟他父親的臉,覺得他只會消耗自己父親留給他的資源。
但是活在那種很詭異的人際關係,大家都對他很表面很討好,
卻都沒有信任感,真實感,不知道在誰面前可以不用偽裝的生活,
連我都覺得,有時他活的比我們還累,不缺物質生活,
精神上那種壓力,鬱悶,我都同情他,他現在遠走其他國家生活,
相對之下,真的單純快樂多了。
話說回來,我是覺得可以羨幕別人的生活好的地方啦,這是人性,
也沒啥好隱藏的。但是就是一個腳踏實地就是了,
你現在有什麼基礎,什麼條件,就做怎麼樣的事情,
本來人就是會有先天資質,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現實生活上的水準差異,
但是看穿了,不也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活久了都會生病都會死,
你怎麼在你伸手觸及的到的範圍,好好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想法,
我覺得才是我們自己需要珍惜與把握的。
講起來好像是心靈講座的內容,很八股很老套的屁話,
但是說真的,不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嗎?
你看那些生在中東,每天要擔心戰爭而死的人,
生在印度,要擔心種姓制度歧視不平等對待的人,
生在非洲,連乾淨水都喝不到活著都是個問題的人,
我實在很開心我不缺手腳,能健康的在這邊上著PTT,有份正常收入,
然後享受不完美但是仍然可以說上一聲 "還ok啦" 的生活環境,
所以羨幕歸羨幕,自己能腳踏實地的生活,對得起自己,
其實也不比人家差了啦。
人不能選擇被生出來,不能選擇生出來之後的環境,
但是我們還是能選擇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不是嗎?
在打屁聊天反串酸人之餘,
其實還是可以為自己努力點什麼的,
對吧?
以上是老人家的碎念,斟酌聽聽就好。
※ 引述《Texan (億載金城武)》之銘言:
: 我有一個朋友今年26歲 家裡是建商
: 上個月才聽他說他爸媽用他的名子買了一戶160坪的房子+3車位給他住
: 依照當地新建案均價一坪24萬加3車位隨便也破4000萬, 並聽說他爸媽每年還會固定給他400萬避遺贈稅。
: 但他還是每天開著他爸不要的BMW上班去做一個月38K的工作,
: 問他才26開BMW上班不會覺得跟同事有距離嗎? 他也只是聳聳肩說我家最便宜的車就這台R 我爸又不准我開國產車…
: 身邊有這麼有錢的人真的看的小弟我既羨慕又嫉妒
: 但我有個疑問是…幹請問他爸媽幹嘛要他去外面上班啊?
: 我薪水一個月多他2萬是不是也改變不了我和他的社會地位了?
s
--
「Manners Maketh Man」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 Kingsman =
別把粗鄙而毫無格調的言詞與行為,當成了自由與個人風格,
因為你的所言所行,將成就你為怎樣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193.2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04685779.A.0F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