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碩士無法升遷加薪,就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經常有上班族來問我考研究所一事,問的多半是要不要念、念了對職涯有沒有幫助、未來能不能夠加薪或升遷……總之就是值不值得念?如果用這個務實的角度一邊上班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可能會發現一點都不務實,有兩個原因:
💚1.現在越來越少企業因為學歷來加薪或升遷:
一般來說,加薪看的是個人的工作表現,以及未來的發展價值;升遷則看的是有無帶團隊的能力。就算你的學歷不漂亮,但是符合條件,仍有機會加薪與升遷;相反地,學歷再好,若沒法反映到工作表現上,做出成果,也是枉然。
💚2.畢業三五年之後,企業用人跟學歷無關:
學歷是社會新鮮人的入場券,至於有幾年工作經歷的人,企業看的是職能的相關性,以及過去的工作表現,學歷便不再那麼重要。至於碩士,對於高科技業或外商,已經成了基本學歷,並不是特別值得加分的亮點。
除非在一些老企業會有差別待遇,薪資與職等不同,至於其他企業,兩者越來越脫勾,如果還用老觀念去讀碩士,難免要傷心,慨嘆白讀了。所以如果想讀碩士,除非一些專業領域,至於一般文法商,我會建議不要去想在工作上有沒有好處,可能會讀得開心些。這時候不妨以興趣為主要考量,反而更務實。
可是很多人在職場遇到難關時,都以為讀研究所可以救他們。這麼糊里糊塗,說真的,神仙都難救,更別說讀碩士了。
像是有個中年女性來問我讀休閒觀光研究所,因為公司正在裁員,下一個很可能是她,她想改行做領隊或導遊。我直接告訴她,這兩個工作都不需要考碩士,直接去考執照就行。接著她說也許可以去私立高職教書,現在少子化,又這個年紀,於是勸她別想這條路了吧!
另外,也有人認為讀碩士能夠挽回他的人生。昨天有位公職人員說想讀碩士在職專班,而這個科系跟他的工作無關,周圍每個人都有意見,說念這個碩士沒法升遷,浪費時間也浪費金錢。聽著聽著,他猶豫了,來問我該讀嗎?我問他讀碩士的動機是什麼?他列舉出四個:
1. 想補學歷
2. 學習新知
3. 想交朋友,認識不一樣的人
4. 想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這四個動機,除了補學歷與學習新知外,另外兩個透露出一個主要訊息:他不滿足現狀!後來他跟我說,現在環境舒適安逸、一成不變,想要透過讀碩士來看看不同的世界,認識不同的人,也想藉此探索自己,找出其他可能性。
老實說,除了補學歷外,其他三個都不必靠讀碩士來達成。就算是補學歷,他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學歷。所以別人一說,他就動搖。
個人的看法是,反正他閒著也閒著,再去讀個碩士不是壞事,何況台灣的學費相對國外是非常便宜,而且每個人這一生最值得投資的是自己,為什麼會說浪費時間與金錢?我是想不通這種成本觀念!
難不成去吃掉花掉就不浪費金錢,或是每天滑手機、看電視就不浪費時間,怎麼讀書這件事就讓人特別感到浪費金錢與時間?大家對讀書的觀念過度功利,總認為一定要換到好工作或升遷加薪才划得來,這是限縮了自己的成長。
像我讀EMBA,既沒升遷也沒加薪,倒是認識不少很厲害的同學,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受訪。我讀文科,他們多數是理工科或法商科,並在高科技業或大企業任職高階主管,讓我的視野開闊不少,也見識到頂尖精英做人做事的篤實與謙虛,這些都是無形的受益,但我相信絕對在我身上產生一定影響。
不過如果想要學習技能,我倒不認為要去讀碩士,還不如在補習班或線上學習,或是找個教練一對一教導,學得既快又好,還能立即派上用場。至於研究所的目的,並不是在傳授這些工作技能,這也是我勸大家讀研究所不必與工作掛勾的另一個原因。
即使如此,這幾年我倒是看到讀研究所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洗學歷。特別是社會新鮮人熱愛用這一招,國立大學後段班,想辦法考上前段班研究所,履歷只秀出碩士的學校,有沒有幫助?當然有!而中年人洗學歷,則是面上有光,走路有風,在一些場合就能選上什麼長之類的,做顧問或當講師也能增加份量。
所以我出個題目來問大家:
💚假設你的家人或朋友想念碩士,念完並不會升遷加薪,你覺得他該去念嗎?
(讀了本文有受益,也請留言+1)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助教協助你。
圖取自Pexels,攝影:Ekrulila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輕易豐盛 #理財新手 #富人致富秘訣 掌握3招必勝關鍵 擁有富人致富秘訣 你知道富人與窮人的差別在哪嗎? 該如何擁有富人致富秘...
本薪年功薪差別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剛創業的時候,有一間蛋糕店很紅,一天可以賣好幾千個蛋糕。
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很自豪的告訴記者,自己奉行的哲學,就是東西一定要便宜!
那時他的蛋糕,六寸不到200元。
幾年之後,售價漲了一倍,然後整個團隊被撤換(包括老闆自己)。
之前我有提到,不建議小公司玩價格戰。
並不是說打著低價策略不會成功,而是相對來講,成功率比較低。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
1. 我自己的經驗
2. 看到其它人,低價策略的下場
3. 西蒙顧和管理顧問公司,負責全球各大企業的訂價策略(例如保時捷、德國鐵路),經過幾十年的統計後,得出這樣的結論:高價策略成功的比例要比低價策略成功的比例高。
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先從低價策略要付出的代價來談起。
兩間公司,假設名字分別是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模一樣的產品,而郝便怡想把價格訂得比鋼鋼好低,能砍的地方只有幾個,我列出大家最熟悉的幾個點,廣告、設計、流程效率等等那些比較複雜的先不提:
1. 原料
2. 人事
3. 房租
4. 利潤
第一個,原料:
做低價的大公司能成功,很多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把原物料壓到最低,因為進貨量超級大。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IKEA的真相》這本書,裡面說了為什麼他們有能力做這麼便宜,除了進貨量大,他們甚至買下森林、伐木場!
一般中小企業,進貨量根本比不上大企業,更不用說買下森林這種事,用價格戰能玩嗎?
當然如果供應商是你老爸,那你就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原料。
第二個,人事:
想要價格低、CP值高,靠著壓榨員工薪水、體力,也是其中一個方法。
但我非常不建議這種方法,一來是因為違法,再來是不可能持久,流動率必然高,然後員工一定會報復你。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你有能力讓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其它公司提高好幾倍,就能節省一點開銷。
就算如此,產品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便宜多少,因為高效率的員工,待遇一定要比較好,再來,很多中小企業老闆並不知道如何讓員工產生高效率,這是專門的學問。
第三個,房租:
就算房子是你自己的,不用付房租,而對手的房租一個月3萬元,這樣你的產品可以省多少錢?
假設一個月賣出3000個產品,那你平均一個產品成本也只能比對手少10元!
更何況,房子是自己的這種好事,普通人不用想了。
再者,租金較貴的房子,通常有它的廣告效果,或是便利效果在,對於業績有幫助(至於幫助多大又要另外計算了),並不一定房租便宜就是好。
第四個,利潤:
“我少賺一點,客人就會多,這樣就划算了。”
有一些小公司,會這樣跟顧客講,但是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開發票、壓榨員工到極限、用很爛的原料,才有可能做到低價!
今天最好是這些公司照規矩來,有開發票、有勞健保、有加班費、有特休,還有辦法維持低價,除非他們有上面所提的那些本事:效率高、流程優化到最好、談判能力強,拿到最便宜原料;或是下面將要提的,真的犧牲淨利。
少數幾個我認識的經營者,他不壓榨員工,他壓榨自己的健康,來讓自己的產品維持低價。
我家旁邊有一個賣湯包的老先生,一個湯包跟女孩子的拳頭一樣大,只賣10元。
只有自己一個人,做得半死。
你會想要用自己的健康,來玩低價戰爭嗎?
我自己的朋友就是用健康作為玩低價戰的代價,把自己操得半死,產品cp值爆表,然後三十多歲過勞猝死。
最後,有一些業者,是真的犧牲利潤,來得到低價。
值不值得,這裡來算算看:
一樣這兩間公司,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樣的東西。
假設一個產品450元,淨利率10%,也就是淨利45元,但郝便怡想要比鋼鋼好便宜,所以需要犧牲淨利。
要比鋼鋼好便宜多少錢,消費者才會有感?消費者才會願意多走五分鐘的路,來買你這個便宜幾塊錢的東西?
這個答案根據不同產業,會不一樣。
假設便宜15元,消費者才有感,售價435,你的淨利剩下30元。
原本的淨利是10%,本來一個月賣1000個產品的情況下,45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45000淨利
砍價之後,30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30000淨利
現在,降了價之後,需要多吸引幾個客人,才能讓淨利回到45000?
45000/30=1500,需要賣1500個!
只便宜了區區15元,你就需要額外多賣500個產品,才能跟之前成績一樣。
西蒙顧和公司就說,許多企業,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售價只便宜了一點點,銷售量就需要提高這麼多。
業績要提升這麼多,你知道難度有多高嗎?
而且就算提高到1500,只是讓你獲利成績跟之前一樣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裡,大部份的情況是,降價之後,業績並沒有從1000成長到1500。
原因有很多,例如價格降得不夠沒有感覺、別間公司的客人有忠誠度,比較信任他們、大家不願意省15元,多走5~10分鐘的路(這就是為什麼7-11東西貴,還是賣得好)等等。
降價衝量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各項開銷也會增加,例如請的員工需要更多。
危險的地方,就是當碰到淡季、各種危機時,龐大的人事費用就是龐大的風險,沒生意做時,薪水還是要照付!
只賣1000個產品時,需要2個員工,碰到淡季頂多賠2個員工的薪水。
降價之後賣1500個產品才能維持同樣獲利,但需要請3個員工,淡季一到就是賠3個員工的薪水。
然後用犧牲淨利的方式來玩低價,對手也很容易模仿。如果你是因為有能力,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對手可能模仿不來,但只是犧牲淨利,對手一定可以學。
對手低,你再更低,然後對手再更低,最後會有什麼下場?
還有一件要說的,那就是要玩價格戰,初期的建置成本很可能大過你的想像。
例如你需要有自動化機器,才能節省流程、人事費用,而機器至少都是百萬千萬起跳。
還有以蛋糕為例子,兩百元的六寸蛋糕,和一千元的六寸蛋糕,所花的製作時間根本一模一樣,差別只在原料。
(有一些千元蛋糕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裝飾,製作時間就不同了,但這屬於另一種情況,他們將價值放在外觀,但是我這裡的外觀很樸素,價值是在食材本身)
兩百元的六寸蛋糕需要做大量才有獲利,做大量,初期就要聘請一堆人,風險能說不高嗎?
這是為什麼我選擇高品質的蛋糕做為定位,一開始我只有一個人在做,如果我六寸蛋糕只賣200元,做到死都賺不到錢,而且200元只能用很爛的原料,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總結來說,低價策略是會成功的,但是低價策略成功背後所需要的技術、財力,往往被忽略。
我偏好的方式,是提供最高的價值給客戶,不是讓人單純只因為低價而光顧。
-------------------------------
作者簡介
我是繁捷,貝克街巧克力蛋糕的創辦人。
創立這間公司時,我沒有背景強硬的股東、也沒有多金的富爸爸,一切從2張工作桌的大小開始做起。
一開始真的很慘,1個月蛋糕賣出去不到10個;太太帶著小孩出門時,也養成了低頭在地上找零錢的習慣。
我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睡在堆滿包材紙箱的房間裡(感謝太太和小孩陪我一起睡在這裡)。
剛創業什麼都不懂。
成本過高、宣傳方式不對、請到錯誤的人幫忙等等,讓情況更加雪上加霜。但是我們撐過來了。
從1個月不到10個蛋糕,到1個月數千個蛋糕;從被記者嫌棄不願意報導(是真的被記者打槍,説我們不夠格被報導),到現在遠見、東森、壹週刊、自由時報、TVBS、年代等等的報導。
我要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並且未來開課傳承這些經驗。
也因為一開始,我沒辦法伸手要錢來解決創業的各種問題,所以我有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不管在行銷、經營管理、技術製造等等都是。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是未來要創業,我的經歷將對你很有幫助,好好享受這一趟旅程吧。
我寫了一篇關於如何籌到創業資金的經驗,這是PDF檔,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這個連結填寫email,文章就會寄到你的信箱:
https://baco-street.com/FOW
另外一篇是我做網路行銷的訣竅,我把這幾年來我常用的一個技巧,做成一份PDF檔,一樣在這個連結寫上email之後,文章就會寄到你的信箱:
https://baco-street.com/FMW
本薪年功薪差別 在 胖胖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鑲金的牙齒🦷
胖麻科普👉🏻美國醫療🙄️
一年沒讓胖胖檢查牙齒了
但開學一陣子了還是得去檢查一下
在美國的醫療保險真的不便宜
雖然今年很幸運因為我自己扶養胖胖所以保險有得到補助. 每個月保險費算是很便宜.
不然美國一般醫療保險一家三口自己保的話平均會在一個月$700-1000不等的保險費.
如果你在大公司上班的話那公司提供的保險連家屬一起包含的話就福利會很好
舉例來說:
我的小姑丈在福斯汽車主管階層. 薪水很高.
小姑姑在LV工作很久. 就是高級業務層. 薪水正常. 但全家四人保險就跟著小姑姑的公司.
為什麼呢?因為LV集團非常大. 相對醫療福利就會很好.
那你可能會再問
❓有補助和沒補助的差別在哪裡❓
舉例胖胖前幾天的過敏原檢測. 兩年前我也去測過. 沒醫療保險要自費的情況下我花了$780. 對. 是美金😒
而這次我們有保險了. 補助的情況下花了$10元美金. 是不是天壤之別!!
說到這邊. 就又要講到 #看醫生的差別
因為保險公司太太太多. 不同保險的階級也差很大. 於是乎美國各診所包刮醫院的費用都不一樣
而且一般來說你看醫生會先到「家庭醫生」那裡去檢查. 而不是像在台灣哪裡痛就看哪一種診所.而且診所還滿街都是😂
在美國不可能的
美國的「家庭醫生」或「兒童醫生」都是給你從小看到大的. 除非有特殊需要進一步檢查的醫生就會開轉診單到所謂的「皮膚科」或「耳鼻喉科」等.
通常大部分人會去的兒醫家醫所診所,像我們這種政府補助很多的保險很多診所都不收. (因為賺的少😂)
所以我就得自己搜尋我保險公司的網絡去查可以在我家附近的兒醫而且收我這家保險的診所有哪些.
是不是很有趣
不過還好新的兒醫診所醫生護士都很棒.
像胖胖上次落髮也一定先看家醫
剛回來美國因為頭髮幾乎掉光. 就算在台灣檢查過就說是壓力. 但還是想讓胖胖進一步全身檢查. 當時醫療保險還沒開始生效但我也等不了這麼久了直接自費抽血全身檢查.
這一抽去實驗室檢驗報告回來還好身體一切正常.就真的是壓力造成.
但也噴了我$800美金
之後再轉介皮膚科就不用錢了因為那時候保險就啟動了
所以基本上都是家醫或兒醫再不然就是自己治百病
重點是小感冒基本上醫生都不會給你藥. 看一下就叫你自己去藥房買退燒藥或是鼻塞喉嚨痛的藥(就是架子上可以自己買的)
除非高燒三天不退需要吃到類固醇成份的藥他才會開給你-因為類固醇用藥需要醫生的處方簽
說到這個「藥」又有另一個故事.
美國看醫生拿藥還是要付錢的. 而且不是走到隔壁藥房拿藥那種
而且看離你家最近的超市藥房或藥局去拿藥.
為什麼人家都說到美國人人都變成醫生. 就是因為這樣的醫療環境. 造就我們只要是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不超過一天的話.
基本上就是讓身體自行復原. 連藥都不會去買.
發燒三天的話我也是就買小兒退燒藥讓胖胖吃. 除非燒不退我才會帶去兒醫.
就算醫生開藥也是看保險給付分價格.
我曾經拿過一條$130的藥好像是胖胖那時候長針眼很腫,不過我們沒有保險所以自費得吃口服類固醇。
結果現在看醫生開的藥大部分就不用錢,是不是差很多🙄️
在美國最最最怕的還有👉🏻去急診
因為
1⃣️除非你瀕死邊緣一定會先搶救你. 不然你會在急診室等到天荒地老.
像我朋友的先生明明鋸樹鋸到自己的腳血流不止(後來還好我手巧的朋友成功簡單在家包紮然後送她先生去急診)
我記得很清楚下午五點我接她女兒來我家玩. 然後她晚上11點才從急診來接她女兒. 因為等到天荒地老
2⃣️急診費用的天價
有一次胖胖半夜腹痛全身捲曲
我們實在擔心腸子打劫壞死於是送急診
可能因為是兒童專門急診加上是小孩所以沒有等很久
這一去檢查還好只是脹氣. 不是腸子打結
雖說如此媽媽的荷包就被打劫了.因為$1800飛了. 對. 是美金
這時候保險就要派上用場
好一點的保險公司就不用說了. 急診費用保險公司負擔就會滿多的(copay)
以我的來說. 如果我去急診. 保險公司會負擔75%. 我自己負擔25%
但很多一般保險自行負擔都要很多.
所以你們可以想像在美國生小孩嗎?
我朋友先生家的公司很大所以保險福利很好. 她只是自然產. 在保險扣掉後自己還要負擔$2500美金
我就在想還好當時我回台灣生
不然我吃了全餐還沒保險.
聽說這種案例是兩萬美金起跳(嚇死)
美國醫療保險還有一件很促咪的事情
就是不管你的保險等級高還是低
一定都會有一個自付額(deductable)
什麼意思呢?
不管保險多好. 所有醫療費用你要先自己付錢累積到你保險規定的自付額額度,
在這以後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才會開始幫你給付.
舉例來說:
我朋友一家三口一個月保險$800多.
但他們必須自己付醫療費用等累積到$6500美金後(也就是20萬台幣)
保險公司才會開始負擔之後所有的醫療費用. 前面你付的他不會給你. 因此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你會聽到朋友說*今年我的保險自付已經達標. 那我要努力看醫生做各種檢查. 反正不用錢*
是不是也很有道理LOL
因此其實很多家庭是付不出保險費的. 因此他們寧願每年被罰錢(大約$1000美)也不願意保險-因為每個月都這樣$700以上的保險費對很多家庭來說負擔是很重的. 而且重點有用到就算了. 很多時候都是用不到的.
💗感謝美國政府給獨立扶養子女的媽媽全額的醫療補助所以我沒有「自付額」💗
在美國生越多小孩補助越多. 歡迎多多生產(喂)你看拉丁美裔都超會生的. 一個家庭都4.5個小孩這樣XD
回到正題(講這麼多才回到正題😂)
雖然我有政府補助的醫療保險
但也因為這樣就沒包含牙齒和眼睛保險
代表你看牙齒和眼睛都要自費
在美國小孩一年會要一次的身體檢查包含視力聽力
這次我們剛做完因為有保險所有不用錢
我記得四歲的胖胖那時候我們沒保險結果$890美金又沒了
這次想說明年暑假才回台灣不然就在美國檢查牙齒好了
因為沒保險所有掛號費先付了$140美金(心在淌血)
例行洗牙. 檢查. 拍X光照.
醫生來了發現一顆小蛀牙說要處理且要填溝.
但得另外約下次
而且自費報價$524. 對. 又是美金. 一顆蛀牙
我不想用台灣的健保去想了
回不了台灣只能就地處理
胖胖說她沒有痛的感覺. 他可以等到回台灣再處理
傻孩子. 牙齒這東西等到你有痛的感覺就要抽神經了.
#撐到了九歲來了人生第一顆蛀牙.
媽媽覺得你很棒了
只好硬著頭皮預約下次處理蛀牙的時間
不小心落落長講了很多
實在是太有心得了😂
我想很多人都常聽說美國醫療的可怕
但到底有多可怕到這樣分享完給你看比較
有沒有覺得自己在台灣好幸福
真的要好好珍惜台灣的醫療資源啊
我要去殺我的小豬公給胖姐看蛀牙了😂
還想聽美國什麼奇聞怪象請在下方留言
下次幫你們科普XD
本薪年功薪差別 在 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輕易豐盛 #理財新手 #富人致富秘訣
掌握3招必勝關鍵 擁有富人致富秘訣
你知道富人與窮人的差別在哪嗎?
該如何擁有富人致富秘訣呢?🤔
窮人想要變有錢💰
卻一直拼不出去自己的小圈圈
富人經過非常的努力與認真讓自己變有錢💰
這就是思維邏輯的不同🧐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
裡面說明了關於富人與窮人的思維邏輯
雖然不會因為看了這本書📕
我們就能一夕致富💰
但我們可以透過思維、行動力上的改變
讓自己往富人方向邁進👣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擁有富人致富秘訣?
立即點閱影片為你揭曉
🎬https://youtu.be/0HEQ-L-k64E
剪輯:李毓婷
00:00 三招富人致富秘訣
00:22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00:38 觀念一:窮人想要讓自己變有錢vs富人
01:44 觀念二:窮人專注障礙vs富人
03:23 觀念三:窮人根據時間拿酬勞 VS富人
●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投資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免費領取🆓有錢人獨家理財表🔮https://reurl.cc/keyQr
// Jamie給你正能量💪 //
IG ‣ https://reurl.cc/0K1ax
FB ‣https://reurl.cc/VLoWR
YouTube ‣http://bit.ly/2WWUv7A
⬇️變有錢秘密在這裡⬇️
‣ 啟動天賦三步驟:https://reurl.cc/5l2LRv
‣ 輕易豐盛粉絲團:http://bit.ly/richjamie
‣合作邀約:choujamie33@gmail.com
更多推薦影片:
📍#關於天賦
💡必看!財富翻倍找到自己的財富流:https://youtu.be/l_PXoJdY09Y
💡為什麼你一定要了解天賦?:https://youtu.be/ptIS97NGdpk
💡 #順流致富 GPS:https://youtu.be/19iIYB9xbQY
📍#理財達人秀
🔹獨家知識型YouTuber 好葉Better Leaf 專訪:https://youtu.be/llx4KvcLnwI
🔹打造富腦袋!從零累積被動收入Ms.Selena專訪:https://youtu.be/MeeSmrWg35U
🔹2020房地產投資?李同榮老師房產趨勢分析:https://youtu.be/UzztESwbr60
🔹共居美好房東生活-時尚包租婆Gina姊姊:https://youtu.be/1cbFb6Jvepc
🔹投資基金搞懂投資3個基本觀念賤芭樂老師:https://youtu.be/RuVZ1W_c9hs
🔹假如我有五千萬,自己的投資會有什麼不同? feat. 市場先生:https://youtu.be/dXE3Y0F9dAM
🔹流量變現金-自媒體的獲利模式 佐邊茶水間 Zoey:https://youtu.be/OuUPhqidNtI
📍#財富能量
⭐如果你想多了解心想事成的秘密:https://youtu.be/GAFUB_kaRuM
⭐面對憂鬱與躁鬱的情緒失衡:https://youtu.be/IwU-8Hobq2g
⭐我中了一台賓士...財富能量7大關鍵:https://youtu.be/GAFUB_kaRuM
📍#被動收入
💎斜槓人生主動收入系列:https://youtu.be/UwkqUfEGVtk
💎你愛的被動收入系列:https://youtu.be/V7yQk61DPBg
📍#投資理財
▪如何從0存款到!5步驟小資財富大翻身:https://youtu.be/4OUvOCrHmIA
▪打造巴菲特複利王國:https://youtu.be/uiv4-QoZjS0
▪信用卡推薦-現金回饋:https://youtu.be/C9tpl0B4W5E
▪沒有錢怎麼理財:https://youtu.be/F1LwoGTIOEk
▪晉升小資的五個聰明花錢方法:https://youtu.be/u_2Ps16oKRk
▪用一張紙看完人生 瞬間秒懂時間的威力:https://youtu.be/Rjk4NsDb-_M
📍#電影影評
🔸寄生上流#寄生上流 3大人性弱點:https://youtu.be/x9mQt3AiR2E
🔸阿拉丁面對金錢誘惑7招扭轉人性弱點:https://youtu.be/vkWbGpLD9Pg
📍#輕易豐盛 #見證
📌8年級年收百萬的秘密 掌握時機高獲利出場 :https://youtu.be/GehxE7cRRTA
📌透過夫妻理財找到財富順流:https://youtu.be/5suWRqD7Bwo
📌資源整合擁有4個主動收入+自助洗事業:https://youtu.be/Ok8eyIMDqu4
本薪年功薪差別 在 電扶梯走左邊 Jack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來賓:James Hu - CEO & founder / Jobscan.co
https://www.linkedin.com/in/jameshujobscan/
- 成績不好也能創業成功當上老闆,只要開始努力都不算晚,謹記成功還是失敗都是自己的 | Grades don’t determine your future, your attitude does.
- 自省的力量:有策略的努力,比低頭苦幹更重要!| Importance of self introspection, work hard with the big picture direction in mind
- 創業家最強大的武器-大於常人的動機 | Motivations of an entrepreneur
- 使用者是你最重要的投資人 | Your customers are your most important investors
- 冥想、Think Week ,你能每天靜下十分鐘思考嗎 | Meditation, think week, 10 minutes a day
- 凡事先開始才有以後 |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 Books Mentioned:
- Rich Dad, Poor Dad 富爸爸·窮爸爸
-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與成功有約
我們每集都會辦抽書活動,記得 follow 我們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FB: https://www.facebook.com/LeftSideEscalator.Jacky/
***
(00:01:15) 用三個字形容自己 | 3 words describe yourself
(00:02:26) 求學過程 沒考上 再花兩年轉學進夢想大學 | Not getting into school wanted, 2 year journey to transfer
(00:04:15) 成績不行 靠工作經驗來補 | Work experiences to compensate bad grades
(00:04:50) 免費工作 只為了零售轉白領 | Working for free to learn a skill
(00:05:46) 不屈不饒的申請Microsoft實習 | Getting internship at Microsoft
(00:07:10) 學校帶給你的無形幫助 | Intangibles learned in school
(00:08:06) 終於進到Microsoft | Finally getting into Microsoft
(00:08:24) 2008金融風暴 Microsoft解僱五千人 | Then getting laid off
(00:09:36) 因為「富爸爸窮爸爸」 23歲就買房子 開啟投資理財之路 | Buying a house at 23, jounrey of finance
(00:11:33) 又回Microsoft 但薪水少1/3 | Taking a big pay cut
(00:12:07) 2010 從西雅圖到北京 | Seattle to Beijing
(00:12:58) 白天全職Groupon 晚上創業 | 2 jobs
(00:13:51) 土法煉鋼 做出「我搭車」App | Brute force ride sharing start up
(00:15:22) 贏得北京Startup Weekend 第二屆 第二名 | Second place at Beijing startup competition
(00:16:08) 創業最困難的挫折 | Hardest thing of doing start ups
(00:17:35) 沒有完善的商業模式 努力兩年最終結束創業 | Closing up the company
(00:20:13) 創業應該找好朋友還是單純夥伴 | Friend & business partner
(00:21:18) 美國創業 vs. 中國創業的差別 | Doing a startUp in US vs China
(00:22:48) 山寨和原創之間 | Imitation vs original
(00:24:21) 意外60天二度創業 JobScan | 60 days to start second start up
(00:26:27) 先求有再求好 |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00:28:24) 成功融資帶來的錯覺 | Illusion of success from fundraising
(00:31:27) 創業會選擇做大規模 還是單純有被動收入 | Going big or revenue
(00:33:48) 當你真心渴望 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 Being resourceful
(00:36:45) 聘請員工 高薪不是重點 | You don’t need to pay more for better talent
(00:39:26) 創業家視角:十年以後 | 10 year vision in entrepreneurship
(00:40:37) 進不了大學產生的人生理念 | Life views since not getting into desired college
(00:41:51) 最近的好習慣:十分鐘冥想 | 10 minutes meditation
(00:44:15) 慢慢來 比較快 | Slowing down is faster
(00:46:56) 時間管理 沒有大師 | Time management
(00:48:12) 效仿比爾蓋茲的Think Week | Bill Gates’s think week
(00:52:48) 面對家人離世仍保持正向 | Positive attitude despite family loss
(00:57:19) 對快樂的定義 |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00:58:56) 十年終於放了自己一年大假 | One year sabbatical after
本薪年功薪差別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立立亂,很多人都想離開,中大亞太研究所最近訪問了710名18歲以上市民,近四成人表示有機會都想移民。而根據保安局數字,香港去年大約有7000港人移民外地,最多人移民美國,有2,100人,其次則是澳洲和加拿大,分別有2,000及800人。另外,鄰近的日韓台,近年都成為了港人新興的移居地點,我們就找到一對港人夫婦,今年8月帶同六歲的女兒,一同移居日本生活。
https://hk.appledaily.com/special/20161120/OO3SNPZVMKF7ATPWQ7PGRWOOYQ/
「你說那邊(日本)賺得多錢嗎?一定不是,應該是香港賺得較多,但日本的生活環境好舒服,我們真的想過那種生活,而不是賺很多錢,但日忙夜忙。」今年八月,帶同妻女移居日本北海道的Penguin在出發前說。兩年前,他主動上網結識了富良野一個農場的負責人,對方知道他們的夢想,願意請他們到自己的農場工作,並在今年初幫忙申請工作簽證,結果很快便獲批,一家三口終在八月踏上夢想之旅。
https://hk.appledaily.com/special/20161120/6GBJET3TUAKSMFHES4WZGER7AU/
Penguin和Windy一家三口,已經在富良野定居了近三個月,女兒Pendy原本今年升讀一年級,但日本四月才開學,有半年真空期,所以現時每日都到保育園托管,和小朋友玩玩,順便練日文,平時放工或放假好天,一家三口都會去公園玩,每次都可以玩個幾兩個鐘。富良野幾乎每隔幾條街就有個公園,公園設施不多,但卻有很多空間讓孩子跑跑跳跳,地下也不是厚厚的軟墊,而是石地沙地,與香港很大差別,但Penguin和Windy卻認為,最大的差別反而是家長的態度,「在香港我們都很少干涉女兒,反而變了異類,有些家長會覺得她曳,為甚麼會周圍爬,這裏有個現象就是,小朋友在公園玩,父母不會跟在旁邊,很少干涉孩子玩的過程,自由點,不再是異類,是正常的。」
https://hk.appledaily.com/special/20161120/QVSYT54324ZOPEWYZLV53YQJG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移民 #移民日本 #富良野 #農夫 #北海道 #工作簽證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