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的日常
#WellnessJourney
#芬多精吸好吸滿
#雲南跨域觀光這麼玩
趁著開學前繼續帶著雙C山裡走走,
探訪隔壁的溪頭,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以往總是往 #溪頭國家森林公園 跑,
今天決定走訪 #衫林溪國家森林生態區 ,
海拔1600公尺的高度氣溫約20度非常舒服,
沿著衫林溪- #石井磯 - 青龍瀑布 ㄧ路高聳入雲的衫木,
讓人忍不住要抬頭仰望,
整個園區儘是高海拔的蕨類植物,
邊走邊進行生態教育很棒,
輕鬆愜意抵達目的地- 青龍瀑布,
近距離觀賞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確實震撼,
現場爆棚的負離子/芬多精,
身心靈非常療癒,
不過最讓我感動的是那水墨般流動的藍綠色河域(杉林溪),
以及伴著溪畔井然有序的水杉林樹,
加上藍天白雲的天空,
彷彿置身於歐洲⋯
若是秋天應該另有一番風味,
心想台灣值得探索的秘境還真多,
這裡步道與環境管理的很好,
遊客也沒溪頭多與雜,
仍保留著休閒度假園區自然生態之美,
可以做為我們 #草嶺石壁風景區 - #森林療育基地 觀光地區規劃的方向。
這個週末的山林健康旅遊,
首次試著從南投149-串接到雲林149乙-149甲直接到草嶺,
整個路線90分鐘左右,
今晚繼續住在山裏面- 草嶺~😌
把ㄧ整年的芬多精給補滿補足😜
親身感受 #雲南跨域 健康遊程的不思議➰😉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烙野孩imyeah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七十六部影片,台南市楠西區龜丹溫泉露頭全攻略&南投杉林溪麻吉露營區 拍攝於2020.12.19-20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
杉林溪高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末課程資訊】眠月線與水漾森林|毀滅後的美麗重生
地震與颱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毀滅的代名詞,然而以自然的角度來說,卻僅是萬物循環的過程之一。但毀滅之後的重生,往往美得觸動人心,就如阿里山眠月線鐵道與水漾森林。若要一睹這兩個例證,新阿溪縱走便是很好選擇。
此路線即是從眠月線所在阿里山,走到水漾森林登山口所在的杉林溪遊樂區。稱之為新阿溪縱走,是因為過去在民國60-70年間也有類似的路線,但後來因為921地震而中斷,故加一『新』字以做區隔。
▌眠月線與水漾森林行程
我這次行程共耗時三日:第一日早上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始沿眠月線行走,並拍攝紀錄沿線美景,最後抵達石猴車站紮營過夜。第二日則離開石猴車站,繼續沿著眠月線前進,直到遇到斷軌處,再高繞上松山。登頂後,一路陡下至水漾森林,並在途中造訪眠月神木。第三日在拍攝完水漾森林日出後,便拔營離開,最後抵達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搭乘客運前往台中,再搭車回台北。
▌第一日 眠月線
眠月線是日治時期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所開闢之阿里山鐵路的支線。眠月線晚主線一年,於1914年完工。起站為舊阿里山站(今沼平車站),經塔山站、眠月站,止於終點石猴站。
眠月一名則源自當時受日本政府所託,前來探勘規劃阿里山森林資源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測量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河合教授號琴山,後世多稱之琴山河合博士。在阿里山的一次調查探勘裡,因為當時環境原始、全無開發,因此克難地睡在大石頭上。然而晚上的點點繁星與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巨木森林,美得讓這位留學德國的森林學家無法入眠。此地後來也因此命名為眠月,即後來眠月站所在一帶,這條支線也被稱作眠月線。
1919年琴山河合博士再回到阿里山時,也回到當年帶給他滿滿感動的夜宿地點。然而昔日的參天古木卻早已被砍伐殆盡,讓他感傷不已,因而作詩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以表感嘆。
為了能夠早點從阿里山出發,我們前一晚就先到嘉義住宿,隔天一早與其他同伴會合後,再一起前往阿里山。前往阿里山的路上,我就發現雲霧漸濃。當我們準備踏上鐵道時,雨珠便毫不客氣地下了下來。
我們穿上雨衣後繼續前行。前段鐵軌因為與賞日出的祝山線共用,所以路廊寬闊,鐵道也維護得很好。很快地,我們就來到眠月線與祝山線的方開的十字分道。一進入眠月線,我的目光很快就被緊鄰鐵道兩側的森林給吸引。而這裡的鐵道也因為不再維護,開始不時被泥土與植物給覆蓋。
很快地,我們就來到此行稍微比較困難的地方 -明隧道崩塌處。這裡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其實已經有架設棧道、繩索、鐵鍊與鋼筋踩點。基本上只要小心謹慎,都能順利通過。因此雖然我們抵達時正起大霧、下大雨,仍然可以順利通過。但可惜因為雨勢,沒辦法飛空拍機空拍。
通過崩塌處,再過一個明隧道後,緊接著就是眠月線的第一與第二隧道。這兩個隧道是伐木時期就開鑿的隧道,因此雖然部分有後來加強的水泥結構,但還是有很大部份是採素掘工法、可以直接看到山體的區段。眠月線最長的第二隧道內有崩塌,但因為近來眠月線變成熱門旅遊路線,爆紅之下,崩塌處其實也被踩出一條道路,可以輕鬆通過。
通過二號隧道之後,便是穿越了塔山,來到塔山車站。原本日治時期的塔山車站已在921大地震中被震毀,目前看到的塔山車站是之後重建的,因此保存狀況算是相當良好。塔山本來也有支線塔山裏線、大瀧溪線,但現場看來軌道應已經淹沒在草叢中,及掩蓋在月台下。
我們繼續沿著鐵道前行,沿途便是最經典的眠月線景色 -橋樑與隧道。其中又以九號隧道與其旁的山壁最吸引我,許多眠月線的經典照片皆出於此。而過了九號隧道,在木棧橋另一端的十號隧道邊坡壁上,便可看到台灣一夜蘭。
續行鐵道,途中陸續經過廢棄的道班房,以及許多橋樑隧道。其中12號隧道的北口爬滿了植物,綠意蔓延,有種說不出的美麗。而12號隧道也是眠月線最後的隧道,接下來通過的皆為橋樑。我們在通過高度最高的22號橋樑時,空中飄著細細的雨珠,看不清對岸的景色,因此猶如走在空中一樣。
通過22號橋樑不久,我們就抵達了過去眠月站的位置,據傳當年琴山和河博士眠於月下處就在這一帶。然而眠月站的建築已經消失,目前僅剩的建築為不遠處的舊管制站。
繼續前行不久,就來到了石猴遊憩區。然而這裡多處被土石掩埋、觀景台也被植物遮蔽沒有展望,石猴的頭部更是早被地震給震斷了,崩落碎解在正下方。離開觀景台,通過石猴下方的崩塌地後,傾斜但依然屹立的石猴車站便映入眼簾。這裡也是我們今晚紮營過夜的地方。這裡我們遇到了要去抓山老鼠的林務局人員,我們相談甚歡,度過了愉快的一夜。
▌第二天 上松山 下水漾森林 一訪最老的神木
因為昨晚睡前發現天空越發清朗,可以看見點點繁星。除了想到我們也眠於月下,會心一笑之餘,也想著今早可能會有景可拍。便在天亮前起床,沿著石猴休憩區的舊步道,爬上石猴的頸部等待景色。不過因為天氣實在太晴朗,因此沒有出現特別的景色。
我們回到車站吃玩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便繼續出發。石猴站後方的鐵軌因為更少人走,狀態顯得更為殘舊。途經一處也許是過去為了截彎取直,但來不及完工的隧道。
隨後我們來到第二處鐵道路基崩塌處,在此我們便要高繞至此行最高點松山。一開始的上坡確實相當的陡,但接上稜線後,便稍微和緩一些。期間我們經過一開闊有展望處,本來希望可以看到玉山主峰與其山脈,可惜被雲層阻擋,未能如願。
很快的我們就抵達松山的三角點,與其後山頭制高點上、日治時期營林所所立的石碑,此後便是一路陡下至亞衫坪林道。這段下坡不太好走,加上水氣將沿路的石頭、樹根打濕,很容易滑倒,很多地方甚至要拉繩而下,必須全神貫注在路徑上。中間我們經過早期林業鐵道遺留的鐵軌,但不太確定是屬於哪條路線。
離開斷軌後,我們繼續陡下,直到抵達酒瓶營地後才稍做休息。這裡有許多新舊的酒瓶,然而新的遠多於舊的。這是早期過去林務局與其配合廠商在伐木或造林時,工人飲用留下。跟過去日本駐在所,駐守的日本警察也會留下許多酒瓶一樣。
離開酒瓶營地後,我們短暫地踏上林道。但由於林道也因地震而斷裂,無法直接通往眠月神木,我們只得再往前下切至乾溪床,再回到森林中爬升回林道。回到林道後就輕鬆了許多,我們很快來到水漾森林與眠月神木的叉路口。在這裡我隱隱約約聽到有電鋸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山老鼠,希望林務局的大哥們能去查明。
前往眠月神木,包含休息、拍照,來回需要一小時左右。期間林道有幾處的崩塌,有不小的上下起伏。不過最終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時,還是相當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紅檜,高48公尺、樹圍21公尺,樹齡則有4100年,是台灣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內部雖已中空,但頂部仍有枝葉,因此應該還活著。樹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遠,還看到已經絕版許久的汽水瓶,猶如格格不入的時空將囊。
離開神木後我們回到水漾森林的下切點,不久就抵達了我們此行的最後重點水漾森林。水漾森林是因為1999年921大地震後,石鼓盤溪的河道被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原本的森林則因為被湖水浸泡,形成了湖中枯木林的美景,進而吸引許多人前來探訪,並連帶造成了環境上的影響。
當我們終於從森林中竄出,看到石鼓盤溪的溪水時,心情相當振奮。而且相較於網路上看到的人滿為患,這日似乎只有我們一行四人(以及後來抵達的一隊商業團約5、6人),可以享受一些清幽與寧靜。
我們趁天色尚未暗下來之前搭好營帳,本來期待能有夕景可賞,無奈最後仍因雲多未能如願。晚上用晚餐時,發現天空慢慢清朗,星空漸明,便帶著希望隔天一早能出大景的期待入睡了。
▌第三日 急行軍回杉林溪
清晨五點起床時,我往帳外水樣森林方向一看,發現天空大致晴朗,或許有希望出景。我便速速起床著衣,拿起拍攝裝備往湖岸走去。
在等待的同時,雖然樹木與雲朵已開始有日出前的淡淡紅光,但我也發現日出處的雲似乎有些多。果然這天的日出最終沒有出現我希望的大景。然而這日依然是舒爽的藍天白雲,我們在湖畔享受了一下日光,欣賞一下好天氣下的水漾森林後,便收拾裝備離開了。
離開水漾森林之後便是連續不緩的上坡,其中還有需要拉繩的段落。之後會再穿越一片較為平緩的森林,再往上接回林道。在接回林道的上坡中,又發現殘存的鐵軌,不知過去是屬於哪條路線。
接回林道後我們前進的速度就比較快了。林道來到鹿屈山叉路口後,會遇到一段需要拉繩的長下坡,但之後又再接回林道,一路平緩地通往杉林溪。快要抵達杉林溪時,相較於通行車輛的蜿蜒林道,我們選擇走山友開闢的捷徑。經過幾次拉繩陡下後,終於聽到嘈雜的人聲、看到油油亮亮、平滑如絲的黑色柏油路。不得不說,在山裡上上下下走了三天樹根盤錯、滿佈大小石塊的山路後,終於踏上柏油路時,其實還蠻感動的。
▌結語
這次走新阿溪縱走其實很有成就感,也看到許多美景,只可惜天氣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也許之後有機會走阿豐縱走時,再來補拍吧!
▌課程資訊
下週我在Nikon School有一堂歷史建築拍攝課程噢!在這個課程裡,我會帶領大家認識並拍攝臺北城的歷史建築,實際用雙腳爬梳台北的歷史。課程總共分成兩部分,分別為12/18的前導課,以及12/20的外拍課,只要有基礎相機操作能力,不管是不是Nikon用戶都可以參加噢! 詳細課程資訊請參考:
https://www.wilhelmchang.com/nikon-historic-building
杉林溪高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展元懷萱赴南投一遊,不能錯過溪頭和杉林溪,高中時我曾走一回溪阿縱走,從此視爬山為畏途,安排這次紀念日行程一直掙扎要不要放進溪頭,後來發現台灣好行剛好溪頭直達高鐵,讓整趟南投行不至於又繞路回程而往,省了不少時間。
踏上杉林溪,原本想看秋螢,是的,這裡秋天有螢火蟲,可惜到杉林溪下午班車少,就算三點到溪頭卻進不了杉林溪,我們依然錯過六點多的導覽,雖然事後自己拿著小小手電筒照路去尋,卻只一片黑壓壓,最後無螢而歸。
倒是白天杉林溪仍有幾株杉木在陽光照射下,有了秋的味道,如果提早一周,聽說楓樹豔麗如血,醉了滿天。
錯過再錯過也無傷兩人伴遊好心情,只不過山路迢迢,挑戰台北俗的嫩腳,上午杉林溪,下午到溪頭,我們為了找天空之路,想感受小鳥的高度,又走不少坡路,想我復興高中三年,文化大學四年,來回好漢坡早就爬夠了,現下爬這兩趟「溪」,爬完鐵腿直犯疼,有點悔不當初。
幸好路程中展元一路鼓勵,大手牽小手互相扶持,我們快速穿越漫行的年輕遊人,聽到他們驚呼怎麼有人下坡路還能牽手快走,一陣轟笑聲卻速速被我們拋諸腦後,此刻只有你我能懂的默契,既然要一起走,我們就好好的走好走滿走到趕上台灣好行候補位子,然後在車上相倚而眠。
杉林溪高度 在 烙野孩imyeahh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七十六部影片,台南市楠西區龜丹溫泉露頭全攻略&南投杉林溪麻吉露營區
拍攝於2020.12.19-20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hi/
這次,是Allen第一次來杉林溪附近,也是第一次來這裡露營,天啊!視野也太好了吧!
這次選的地方是麻吉露營區,海拔約1500m,是一個晚上會寒冷的高度。廁所完善乾淨,熱水夠熱水壓足不用擔心,還有吹風機。重點是!!!風景很好啊~~~
這麼棒的風景,一定要配上很棒的帳篷,這次跟Canada x U.S.A select租借了一個Hilleberg Altai蒙古包,雖然看過很多次,但從沒有進去過,也沒搭設過,這次是非常棒的體驗。不只搭起來好玩,也很實用,在寒冷的夜裡,大伙兒在裡面完全感受不到寒冷,圍著爐都不想出去了。
這次也選在1500m高海拔的露營區,介紹我們的睡袋,這是Allen幾年前開始露營時就買的,分別是Western Mountaineering的UltraLite跟MageLite睡袋
詳細資料可以看官網:https://www.westernmountaineering.com/
當時,在比較了羽絨品質、羽絨填充量、適用溫度、重量、面料......等因素後,決定購入。花了一筆錢,要輕又要暖,總是要付出的~手工睡袋會有師傅簽名哦~
這次介紹的Western Mountaineering UltraLite睡袋,在Canada x U.S.A select也能租借到,如果有興趣,但還考慮中的,可以借借看,他們還蠻多一線裝備,可以參考
Canada x U.S.A select網站:https://canadaxusaselect.easy.co/
接下來就要找溫泉啦,很多人敲碗說我們都不去台南,不過台南平原多,溫泉跟瀑布比較少咩。這次前往龜丹溫泉,聽說可以找到露頭,就在阿拉溪斜瀑布群隕石坑附近。知道阿拉溪斜瀑布群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前來,這是第一次來,網路上對路線的資訊多,但畫面少,實際前往,過了"鐵谷山宮旁邊的橋",路就變小了,只有幾處可以會車,坡度也大,建議是在下切點1公里前,就可以找停車位了,後面稍微走一下,也不會太遠。
到達阿拉溪斜隕石坑天然澡堂,一直有聞到溫泉的味道,但沒看到,最後終於找到小露頭,溫度不高,溫泉花倒是豐富,很有趣,夏天水大應該會被蓋掉。阿拉溪斜隕石坑天然澡堂,乾季沒水,下次夏天來,應該會蠻好玩的!
介紹一個風景真的超好的露營區&睡袋&一個溫泉露頭&一個夏天可以玩水的地方給大家,本來還有介紹睡墊的,但太囉嗦了,之後再介紹吧!希望大家喜歡~
野溪溫泉每年都不一樣,山裡的狀況也每年都不一樣,出發前記得做好功課。
離開時要帶走垃圾,最好可以帶袋子幫忙撿垃圾。
對影片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有幫助的話🙇懇請按讚訂閱分享。
麻吉露營區:https://goo.gl/maps/W7FcSQTeAbutWNJp9
阿拉溪斜瀑布群下切點(大約位置,提前1公里,路邊就可以找車位了):https://goo.gl/maps/Nna4k7fazvvjRgTe7
龜丹溫泉露頭(阿拉溪斜瀑布隕石坑):https://goo.gl/maps/xxieupfBvvaX7o9a7
#Taiwan#台灣#台南#Tainan#南投#Nantou
#Hotspring#溫泉
#outdoor#戶外#旅遊#露營#Camping
#烙野孩#imyeahh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UFnn5r9SI4/hqdefault.jpg)
杉林溪高度 在 欸你這週要幹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搭好 我是妹妹
這是我第一次挑戰全程自己拍攝
相機拿不穩、講錯話重拍大家就見諒見諒啾咪
今年6月中跟著朋友、台灣368
走了三天兩夜的阿溪縱走
這一系列有3集
會介紹眠月線、水漾森林
所謂阿溪縱走就是
從嘉義阿里山進,南投杉林溪出
Ariel得知我要爬跨縣市
覺得我簡直是瘋了
第一天沿途穿梭在阿里山森林木叢中
穿越24座木棧橋樑和12座隧道
路線其實不難走
不過背重裝13公斤走6個小時還是會累
沿路山景真的很美很美
眠月線有特有的鐵道風景
因為高度關係 氣溫很舒服
當你站在橋簗中央享受被山林包圍的寧靜
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宣導時間:
影片中可以看到我們在塔山車站後方
撿了很多山友遺留上廁所用的衛生紙
如同影片內所說
可自行帶貓產及塑膠袋
上完廁所後請大家記得帶走自己的垃圾
避免造成環境的髒亂以及山友的困繞
謝謝
剪輯:Ariel (助理)
#期待助理買所有登山用品給我
#眠月線 #阿溪縱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20l8PSm7Ow/hqdefault.jpg)
杉林溪高度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2:40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海拔1150公尺,面積約2500公頃,屬於台大實驗林場,種植紅檜、銀杏、扁柏等珍貴樹種。三面環山,經年氣候涼爽,如人間仙境般的氤氳竹林,搏得眾人鍾愛,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23:45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
位於南投鹿谷溪頭風景線,屬於阿里山支脈,海拔高度介於1600~1800公尺之間,夏季平均溫度僅20度,冬天不下雪,舒適的氣候搭配佔地廣闊的杉木林,造就了最豐富的森林浴場。
園區內全年花開不斷,春天可賞山櫻、杜鵑、牡丹花;夏季則有波斯菊、繡球花;秋天滿山楓紅;冬季臘梅飄香,是國內知名的避暑勝地和賞花盛點。
07:03 日月潭
擁有全台唯一的水陸空3D遊程,環潭公路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生活旅遊網站CNNGO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潭區著名的有拉魯島、文武廟、慈恩塔、拉魯島、玄奘寺、向山、永結橋、同心橋、耶穌堂、梅荷園、九族文化村、蛇窯等景點,環繞潭區的14條步道更是賞景與活動的好去處;週邊特色遊憩區有:鐵道懷舊之旅的集集、車埕;原鄉之旅的地利、雙龍;紅茶陶藝之旅的鹿篙、澀水;自然生態之旅的埔里桃米、頭社活盆地。
28:35 武界部落
是布農族卓社群的原住民社區,也是台灣布農族分布最北的一支。全村約1百餘戶,人口約8百人,多以務農為主,是個民風純樸的美麗部落。坐落在武界山和干卓萬山之間,並有濁水溪與栗栖溪穿流而過,形成山高谷深的峽谷地形,由於清晨都有雲海湧現,而被稱為「雲的故鄉」,加上未經人煙雜沓,保有原始風光及布農族最純真的年代,猶如人間淨土。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行程 #金探號PK #南投景點
--
主持人:王軍凱 呂佳宜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6t9FpnL6Mk/hqdefault.jpg)
杉林溪高度 在 杉林溪-羊仔灣好茶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叫【羊仔彎】? 杉林溪風景區,有著名的「十二生肖彎」,其中羊彎及豬彎海拔高度高、坡度適合種茶、向陽坡面積大,種植的茶葉品質很好。羊灣由於海拔高度達1400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