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世界 ◎吳音寧
茼蒿芹菜蔥纖纖
風吹淡紫鵝黃花
瓢蟲華服
黑泥地
不知名
不知名的午後
要翻書才認識名字的
節花路蓼,又叫羊母草
大花咸豐暱稱恰查某
龍葵私底下是黑甜仔
命名的階級
以及仍然的不知名
蹲下身
菜園世界 Discovery
公的母的、雌雄同株
性別的故事,蓬勃生長
有些木瓜從女孩長成男人
有些品種進化得
需要人工授粉
拔也拔不盡的鐵線草
慾望一叢,便迅速拓展
連鎖,不留餘地
恰如資本主義
吝嗇的性格
趴下身來
藜是萊、萊是藜
葉背灰綠,葉香可食
杜甫千年前寫到
「寂寞天寶後
園廬但蒿藜」
只剩野菜裹腹啊
戰争的陰影
時時刻刻
土地又迸出什麽
搖曳著光影
--
◎作者簡介
吳音寧,1972年生於彰化溪州鄉,先後畢業於彰化女中、東吳大學法律系,曾任《台灣日報》、文建會《文化視窗》編輯。曾獲彰化縣磺溪文學獎、法律文學創作獎首獎、時報文學獎人間新人獎。2001年進入墨西哥查巴達民族解放軍(英譯為Zapatista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的自治區探訪,結合查巴達領導人馬訶士(Subcommandante Marcos)的童話詩文及報導,輯為《蒙面叢林》一書出版。2005年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入獄服刑後,吳音寧與其書信往來,鼓勵他透過書信寫下自己的故事。2007年,出版25萬字的《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記錄下戰後五十年台灣農業的發展與困境,被獲評為當年的中時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之一。2008年,出版個人詩集《危崖有花》,用詩的語言紀錄下多年成長蛻變的過程。
--
◎小編柄富賞析
本首詩收錄在吳音寧《危崖有花》輯六「自然相逢」中。有別於鄉土詩常出現的寫實性與批判性所夾帶的厚重感,〈菜園世界〉雖是一首寓有批判的作品,字裡行間卻帶著孩子氣的浪漫與靈感。詩裡沒有一個敘事的「我」字具體出現,但在閱讀時卻好像明白看到一個少年在菜園裡蹲下,告訴你他看見了什麼,如此經營一首詩,〈菜園世界〉因此直觀可信,也很可愛。
但在可愛背後,所欲的批判也透過少年的眼與口,更銳利地放送出來。少年先指認菜園裡的事物,所謂指認便是說出他們的名字,而這些名字來自人類,也象徵著他們對人類的意義與分類:有的植物是人餵養牲畜的飼料,有的植物是小孩子們的玩具;有的植物像不為什麼地生長著,必須翻書才認識名字;更多更多,則是不知名的植物。如此一種「(被)命名的階級」,詩人為這些植物所提供的符號意義留下伏筆,為其後菜園世界的「Discovery」建立基調。
木瓜經常作為一種性別符號在文學中出現,是母性的、豐厚與滋養的象徵,農村裡若見木瓜生長得不結實,就說是「公的」,會以利器傷害木瓜樹皮,以刺激生物本能使木瓜「由公變母」,由貧瘠的「窮神」變成豐饒的「大母神」(注1)。不過木瓜是不是非得如此,若與農業、與人類無關,無所事事的木瓜也可以從女孩長成男人。放諸社會來看,性別是不是一定要背負怎麼樣的意義,或者自然而然,蓬勃長成他們自己的故事?詩人最後寫「有些品種進化得/需要人工授粉」,用「品種」、「進化」這類詞,諷刺人類左右著生態,只想著自己;更深一層的,性別之所以成為性別,不也是人工的利器,在傷害著我們的樹皮?
再看到鐵線草開得不留餘地,詩人帶入社會經驗將之比對資本主義的吝嗇,這譬喻既新鮮又精準,前段講到品種進化是自然生物被人類操作,這段又像在說,人類社會也不失為一種自然的反射,同樣是拔也拔不盡的慾望,人類就算包裝再三,也不會高級到哪裡去。倒數第二段則寫同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藜和萊,詩人想到千年以前的另外一位詩人杜甫,怎麼樣地因為戰爭的緣故,寫過這些無所不在的雜草和野菜:藜和萊從此,就有了戰爭的陰影了。戰爭過去了,詩人看見藜和萊,仍然想起戰爭。
作為人類走進菜園,詩人看見一個個意象與故事閃現其中,聽著故事的人也是說故事的人,而這些故事,來自腳下不斷生命的土地,還在「迸出什麽/搖曳著光影」。
注1:印卡/〈像危崖一朵花──讀吳音寧〈菜園世界〉〉https://enkaryon.wordpress.com/2009/02/06/%E5%83%8F%E5%8D%B1%E5%B4%96%E4%B8%80%E6%9C%B5%E8%8A%B1%E2%94%80%E2%94%80%E8%AE%80%E5%90%B3%E9%9F%B3%E5%AF%A7%E3%80%88%E8%8F%9C%E5%9C%92%E4%B8%96%E7%95%8C%E3%80%89/
--
美術編輯:佳郁(ig:Gayodoodle)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鄉土與城市 #菜園世界 #危崖有花 #吳音寧 #性別 #資本主義 #戰爭 #土地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1/20201108.html
杜甫社會寫實詩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韓國小說/趙南柱獲獎力作《若你傾聽》】
「如果無法前進的話,就先把手上的東西全都放下吧~這樣就有手,把自己想要的樣子撿起來了。」
若要定位知名作家趙南柱,私以為堪稱南韓當代之「女杜甫」,其下筆鋒利、肩負使命感,雅擅社會寫實小說,關注中下階層民情,無論是被壓抑的女性族群、陷於世代流沙之渺小窮忙族、或貧病交加低收入戶,皆於搖曳筆桿下吟唱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悲歌,一針見血犀利點出社會問題,並以滿溢生活感之樸實文字深刻刻畫庶民苦樂,在亞洲文化圈帶起一股韓國文學熱潮。
其小說吸引人之處不限於反映真實生活,引發廣大讀者共鳴。趙南柱的敏銳觀察力與纖細心思醞釀、迸發出大開大闔蓬勃文采,穿越語言隔閡,傳達筆下人物堅韌如草根之生命力,諷刺性幽默及生動譬喻,每每令人忍俊不住。
例如在本書中,形容「喝酒的場合一旦時間長了,就會像掉牙齒一樣,座位慢慢地空了出來」;或安排角色鄭基燮因強忍腹瀉昏倒,意外導致抗議成功等詼諧劇情。
身為資深編劇,她熟諳如何在適當時刻撩撥讀者蠢蠢欲動之閱讀興趣,故小說一方面能文以載道,一方面亦具高可讀性和娛樂性。
《若你傾聽》同樣以市井小民為主題,以罹患學者症候群,擁有絕對音感之中學生金日宇、懷才不遇的製作人朴尚雲,和急迫想讓細烏市場重生之魚乾販鄭基燮為主角群,劇情採三線分進合擊,每線故事皆具引人入勝之處,以陰錯陽差、意想不到的方式交會。
故事層層累進、厚積薄發,漸入高潮,一個陽春計劃滾雪球似越滾越大,變成失去控制的巨大陰謀,而三組人生魯蛇皆欲憑藉同一機會翻身,沒看到最後難以預料結局。行文至精采處,讀者彷彿親臨現場,牙關繃緊、目不瞬移,目光像要穿透紙頁般,心如擂鼓地期待下一刻發展。
本書既名為《若你傾聽》,其中描寫聲音之段落尤為一絕,如聲音版的《香水》(Das Parfum)。
金日宇原可聽見有形雜音,舉凡秒針滴滴答答、冰箱馬達沉嗡嗡運轉、老鼠窸窸窣窣腳步,以至於他人撲通撲通心跳、血管中血液淙淙流動,各式各樣聲音大肆張揚自身存在,毫無遮攔闖入金日宇耳道,在腦中逼瘋他似的奏鳴不和諧交響曲。
而後隨劇情發展,金日宇聽見了任何人都聽不到的聲音、沒有聲音的聲音,他以聲音辨識抽象概念,理解萬物運行真理。然於他人眼中看來,這只原本就破了底,無法裝滿水的缸子,破洞似乎越來越大,生命流逝的速度比漏水更快。
後三分之一劇情重染濃墨,驚嘆號式強力爆發,爆發後再轉折,原本的尖銳嘲諷、憐憫調侃也急轉直下為藝術性悠揚文體,為愕然結局針針埋下伏筆,最終縱身一躍之優雅弧線揮灑疏離美感及悲劇詩意,叫人停駐尾頁,低回不已。
趙南柱看到了一般人忽視的社會角落,《若你傾聽》則寫出了上位者聽不見之微弱吶喊,這不是她的文字第一次感動我,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感動我。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若你傾聽》,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喜歡/最想聽到的聲音?
例如:『《若你傾聽》:我喜歡聽數鈔票的聲音~(被巴頭)』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6(日)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7(一)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若你傾聽 #고마네치를위하여 #趙南柱 #조남주 #布克文化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首部得獎長篇小說 #第十七屆文學村小說賞得獎作品 #評審激賞推薦 #第二屆黃山伐青年文學獎得主 #2017年今日作家獎得主 #當代韓國文壇主力作家 #為社會底層小人物發聲 #社會議題 #韓國現代文學 #翻譯小說 #小說
★博客來:http://bit.ly/2GhC9qY
★城邦:http://bit.ly/37u0MN6
★誠品:http://bit.ly/3aApYDS
★讀冊:http://bit.ly/3aAqfGU
★金石堂:http://bit.ly/37iJzX8
杜甫社會寫實詩 在 我是小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孩子社會寫實詩人,詩聖杜甫轉世來的吧?
白紙黑字寫得鏗鏘有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