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書房
#世界藝文事Openbook都幫你整理好了
📍🪐 #向三體正面挑戰的宇宙論懸疑小說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作者 #山田宗樹,本月中出版科幻小說新作《#在不存在的時間中》(角川春樹事務所),書寫關於生命及世界本源的探問。作品以奇妙的設定,對「世界若非演化而是由造物者所創,人類將何去何從」提出疑問,被書評家大森望形容為「向《三體》正面挑戰的宇宙論懸疑小說」。
.
📍🙏 #兒童文學家神宮輝夫逝世
日本著名兒童文學家 #神宮輝夫,本月初因間質性肺炎逝世,享壽89歲。過去任教於青山學院大學及白百合女子大學的神宮,在日本文壇及學術圈享譽盛名。他曾翻譯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及亞瑟.蘭塞姆的作品全集等兒童文學經典,擔任過兒童文學相關獎項的評審,亦曾出版《世界兒童文學導覽》、《兒童文學的主角們》等多部專書著作。
.
📍👩🦰 #美佳子_布雷迪出版續作暨完結篇
2019年以《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藍》橫掃八重洲書店大獎、毎日出版文化獎特別獎等11個獎項的美佳子.布雷迪(Mikako Brady),即將在下個月出版續作暨完結篇《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藍2》。此書講述擁有愛爾蘭父親與日本母親的13歲中學生「我」,在宛如社會縮影的前底層中學,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與衝突,並在面臨貧富、階級、種族、性向、自我認同、歸屬感等議題的過程中,與雙親共同煩惱、思索及成長的故事……
.
📍✍️ #作家應盡的職責與野心之所在
曾以描述戀童癖者的小說《Grand Final》榮獲芥川獎的日本當代小說家 #阿部和重,在作家生涯近30年的當口,首度嘗試以新聞連載形式刊載長篇小說《#黑室音樂》。
阿部認為報紙這種承載當前發生之事的傳播媒介,能讓人逐步看見故事鋪展的軌跡,對小說書寫提供全新的視點與挑戰。他也提到:「如何記錄當下,是生在這個時代的作家應盡的職責,也是野心之所在。」
.
更多報導內容請讀👇👇👇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10的網紅古箏女神何瑩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ANON IN D MELODY HO 何瑩瑩 古箏 #wedding #music #weddingmusic #卡農小提琴 #johann #pachelbel #sheet #composition #dのカノン #pachelbel's canon #卡农钢琴 卡農(Ka...
東亞 神 學院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亞洲現在最紅的、戲劇、電影、綜藝,
有哪些是台灣本土製作的?
亞洲現在最當紅的明星歌手,
有哪些是台灣公司培養出道的?
時間回推10-20年,
或許我們可以很自信的回答,
不管是電影、戲劇、音樂、
明星等流行文化,MIT出品,
就是品質保證,肯定叫好又叫座,
音樂好聽、戲劇電影好看、綜藝精彩又好笑👍🏻
⏳憶當年:
七八零年代,
中港澳所有想要發展的演員、歌手,
一定要來到台灣宣傳,因為 #台北正是當時 #華語流行文化的工業中心。
➤【1990年以前】
🎬電影
✨代表人物—林青霞
1973年以林青霞以瓊瑤的電影《窗外》正式出道,隨後紅遍中港澳及東南亞,
是瓊瑤式愛情電影巨星之一。
林青霞縱橫亞洲影劇圈近20年,
是走紅時間最長、從未被時代潮流吞沒的傳奇。
📝台灣言情小說家: 瓊瑤
瓊瑤寫了 65 本書,出產了 51 部電影,
1986 年後跨足電視,拍攝了 26 部電視劇,瓊瑤的名字可說是代表了一個時代。
小說改編的電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分別獲得第9屆、第12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還珠格格》
在東亞地區享譽盛名,
不僅在台灣、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取得收視冠軍,在日韓和東南亞等地也深受歡迎。
🎤流行音樂
✨「永遠的軍中情人」--鄧麗君,
70至80年代為其事業高峰
知名度遍及中港澳、日韓甚至東南亞,
雖未曾踏上過中國演唱,
卻有著「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等盛譽,更被中國票選為「新中國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足見其廣大影響力。
➤【1990年代】
🎬電影
此時台灣經濟蓬勃發展,
有大量資金投入拍電影💰
1993年的經典之作,主要資金與製片方皆來自台灣的《霸王別姬》,
囊括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此片代表了當時台灣在亞洲電影圈舉足輕重的地位,
#成為曠世巨作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亞洲娛樂圈有極大的影響力‼
👉為何《霸王別姬》缺席華語電影界最重要的金馬獎?
【因90年代初期,台灣電影審查仍有「電影主創團隊中的中國人不可超過二分之一」的規定,即便《霸王別姬》的主要資金與製片方皆來自台灣,仍為此受限】
📺電視劇
#90年代為台灣電視的三國時代
1993年公布的「有線電視法」
使第四台合法化,
各種頻道開始大量增加,
陸劇、日劇、韓劇等陸續被引進,
各類電視劇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
🎤流行音樂
#金曲獎成立,各家唱片公司推出當家最紅歌星力拼各大獎項,
此時銷量百萬的唱片成為「產值高昂的唱片工業」,以張雨生,李宗盛,陳昇,伍佰等為重要音樂代表人物,
其後有周華健,趙傳,張信哲,辛曉琪,莫文蔚等創作大量經典歌曲。
90年代中後期,以張惠妹、范曉萱,李玟,許茹芸為代表人物,
其中張惠妹為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入圍及獲獎紀錄保持人(共計14次入圍,得獎3次)
➤【2000-2010年】
🎬電影
2008年魏德聖導演所拍攝的《海角七號》帶起國片風潮,#此時的台灣電影市場正處長期低迷、#缺乏資金,
以致於電影在宣傳上並沒有大量花費,
而是靠著BBS、部落格,以口碑累積出高人氣,票房突破新台幣5000萬後才開始吸引新聞媒體的目光。
📺綜藝
於2004年開播的節目《康熙來了》,
在兩岸三地的演藝圈一直保持著高話題性和影響力,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長壽談話性節目,而該節目已於2016年停播。
📺電視劇
2000年代韓劇尚未盛行,
台灣有「華劇夢工廠」的美名,
期間代表作品為2000年《麻辣鮮師》、2004年《鬥魚》、2005年《終極一班》、2008年《命中註定我愛你》、
2010年《犀利人妻》…等。
🎤流行音樂
#台灣華語流行音樂的黃金十年
代表人物: 周杰倫、王力宏、蔡依林及後來的五月天、S.H.E…,也有許多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歌手來台灣出道發展,
如: 林俊傑、孫燕姿、梁靜茹…
此時台灣音樂影響力遍及大中華地區🌟
近幾年國內雖持續有優秀的電影、音樂、戲劇輸出,卻已不能與台灣昔日流行文化的影響力同日而語😰以往穩居C位的榮景不在,#如今已由南韓獨占鰲頭,
強勢韓流不僅在亞洲颳起旋風,更席捲全球‼ 無論是KPOP、韓劇、彩妝用品、流行時尚、汽車、電子產品、韓食等等,
在世界各地都足見其廣大影響力。
為什麼近二十年南韓強的如此有感?
對於197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
怎麼可能會把南韓放在眼裡?
遑論買韓製的東西、甚至接受韓國文化?
他們是如何在短短一、二十年間成功的將韓流輸出全球?
答案揭曉,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
南韓總統-金大中 提出「文化救國」方針,
#將文化產業列為21世紀國家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積極的推展文創業,#傾盡全國之力打造韓流,同時引導三星等大型財團組建文化產業基金提供支持。
1999年制定「文化產業振興五年計畫」基本法,規定政府每年總預算不得低於1%用於扶植南韓文化產業發展;
2009年成立「韓國文化創意產業振興院」,成為文創業最高推手。
金大中之後的每一任總統,也都將「韓流文化產業」當作國家的重要產業之一,🔺可以說是一場計畫性的 #文化攻堅戰!
👉南韓的「偶像文化」
偶像文化是 #最受親睞並 #具高黏著性的商品 (也可以說是另類的「造神運動」),
在成為偶像前,經紀公司軍事化的「練習生制度」,對於練習生進行嚴苛的訓練 (少則幾個月,多則能達到7、8年),
最終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練習生將獲得經紀公司全力支持,
投入資源大力宣傳,因此這些年輕、有潛力的演員歌手紛紛擠破頭都想要往南韓發展,連台灣女孩周子瑜也是在南韓培訓出道而獲得極高知名度。
👉YouTube 的普及讓K-POP能在全球快速傳播
K-POP 的 YouTube 點閱次數從 2004 年到 2011 年暴增了十倍 (達 23 億次),點閱數暴風式的成長也直接反映在政府發給的 #文化發展預算金額上。Youtube點閱數越高,政府補助越多,K-POP發展更有力!
👉「置入性行銷」(簡稱 PPL ),
在台劇中幾乎不可能看到的置入性行銷,在韓劇中可說是鋪天蓋地的使用,
在政府法規的支持下,
無論是主角使用的商品、
穿戴的服飾、去過的地方、吃的食物,通通為產業帶來無限商機。(韓國電影、戲劇中,主角使用的手機通常為三星或LG)
👉善用「國際社群影響力」
美國流行音樂指標Billboard的「最佳社群媒體藝人」獎項,自2017年以來,已由南韓團體BTS防彈少年團連霸五年至今,
終結小賈斯汀 (Justin Bieber) 連霸五年的紀錄,此獎項顯示 #韓團在社群上的影響力已具備超越美國歌手的潛力,
也是南韓文化推廣成功的最佳證明!
(BTS防彈少年團自2017年也開始擔任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
為杜絕兒童暴力計畫募得大量資金,
將韓流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南韓電影產業模式
南韓政府成立非官方性質的「電影振興產業委員會」,積極推動電影製作產業永續發展的政策,使影視工業獲得龐大的資金挹注,#增強製作實力與產品輸出能力。
2000年,南韓政府更將外國片佔有率由八成降至六成,使南韓國片佔有率大大提升!
2020年,南韓電影《寄生上流》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等四大獎項🏆
事實上,南韓在剛開始開放歐美電影時,
國片票房同樣是跌入谷底📉
#但南韓政府以法令給予相關保護措施,
#使電影產業能夠良性發展。
電影就像是個商品,不僅要開發、設計、
製作、同時也要有行銷,
在台灣國片賺不了錢的殘酷情形底下,
即便台灣知名導演如李安、侯孝賢、蔡明亮,屢屢在國際影展上取得佳績🌟
卻難以翻轉產業嚴峻的困境。
台灣欠缺的不是獲獎能力,而是對於「電影」商品面的長期思考與規劃!
在政府的全力支持、偶像文化的蓬勃發展下,南韓文化產業規模日益擴大,
只有五千多萬人口的韓國,
正透過文化輸出「侵略」全球,
台灣應該趁勝追擊,學習韓國模式,
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國家發展及核心政策,
並鼓勵、補助資訊產業共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異業合作,相輔相成;
同時以電影、戲劇帶動觀光,連動帶動國內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找回台灣以往在流行文化產業中心的位置!!
東亞 神 學院 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台灣,我的選擇」系列第15發:臺虎董事長黃一葦(Peter Huang) 要讓臺虎精釀 Taihu Brewing成為台灣年輕人才發光發熱與實踐夢想的平台
「儘管我有著東方面孔,但我不是台灣人,家族根源也不在台灣。一直到我念大學時 (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威廉斯學院,非常棒的學校),我才透過普林斯頓北京中文培訓班的機會,真正到東亞來闖蕩。
大學畢業之後,我埋首於數字和表格之間,精釀啤酒陪我撐過了這段辛苦的歲月。我的職涯始於紐約,但後來輾轉來到亞洲 (名義上是去新加坡,但主要是在印尼、緬甸和馬來西亞)。
在數字間打轉從來不是我的夢想。身為一個負責任且典型的千禧世代,我一直很想獨立開創自己的事業,如果能將個人興趣和創業機會相結合,那就太完美了。而精釀啤酒就是那完美的交集點!精釀工藝的精神我深有同感,這是一種對未來可能性充滿嚮往、不盲目接受現狀的精神;同時也代表著與一群優秀的人才,一起開發令人驚喜的產品,並打造屬於自己的社群。
成立臺虎精釀的契機出現之後,我立刻想到台灣。之所以選擇這裡,不是因為台灣文化很吸引人 (雖然確實是),不是因為台灣有著厚實的文化傳統 (雖然確實有),更不是因為台灣的好山好水。
我選擇台灣的主要原因是這裡遇到的人。很多人會說,人生中有兩個家庭,一個是你的原生家庭,另一個是你自己選擇的家庭。對我來說,那個我自己選擇的家庭,似乎就在台灣。
臺虎精釀的商標 (由台灣傑出設計師Jess Lee設計) 由老虎、啤酒花和葫蘆三個元素組成,葫蘆是古代盛酒的容器。
葫蘆就不需要多加解釋了,但啤酒花是當代精釀啤酒的基石,代表著創新創意的精神。事實上,我們使用的絕大多數啤酒花都來自美國,畢竟美國是精釀啤酒的中心 (過去20年一直都是)。美國的啤酒花產業 (還有麥芽產業) 可以說是世界之最,也難怪經典IPA啤酒中最受歡迎的啤酒花都來自美國。
商標中的老虎是為了向早期台灣作為「亞洲四虎」(亞洲四小龍) 的年代致敬。當年台灣經濟快速起飛,產業朝氣蓬勃,民眾無不對未來充滿樂觀和期待。
老虎代表的正是那樣的生機勃勃、神采煥發。臺虎167名員工幾乎都是台灣人。我們認為,與其說臺虎是一個釀酒廠,不如說臺虎是讓台灣年輕人才發光發熱、實踐夢想的平台。
我們的目標是吸引並培育人才,最終目標希望能夠在台灣發展出欣欣向榮的創業生態圈。Sway是我們成立初期的成員,她一開始是在吧台工作,非常優秀。在小公司工作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盡你所能所想去做,Sway後來開始慢慢接觸進口通關業務,現在是我們全球物流的主管 (很不簡單)。
也許有一天,她會開創自己的事業,進而將這份育才的信念在台灣新創圈繼續傳承下去。」— 臺虎董事長黃一葦 Peter Huang
💕Why I chose Taiwan #15 – Taihu Brewing Founder Peter Huang leads Taihu to become a platform for Taiwan young talents to carry out their dreams and express themselves
“Despite appearances, I’m neither Taiwanese nor have roots here. It took college (Williams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 phenomenal place), to really bring me out to East Asia via Princeton’s immersion program in Beijing.
Post-graduation, I paid my dues shuffling numbers around in a spreadsheet. Craft beer made it bearable-ish. Working life began in New York, but ultimately landed me in Asia (nominally Singapore, primarily Indonesia, Myanmar, Malaysia).
Shuffling numbers was not the dream. So, as a responsibly stereotypical millennial, I had an urge to venture out on my own. Ideally, to try someth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opportunity and interest. Craft beer! The craft movement itself struck a chord - a yearning for what could be, rather than blind acceptance of what is. It is about building communities around delightful products and, critically, wonderful people.
When the opportunity to start Taihu appeared, my mind immediately went to Taiwan. Not necessarily because the culture is fantastic (though it is), nor because it has a strong cultural heritage (though it does), and not even because the island itself is a magical composition of mountains meeting oceans.
Ultimately, I chose Taiwan because of the people I met here. There’s a tired trope that you get two families in life, the one you’re born into and the one you choose. For me, that chosen family, well, it seemed like it could be in Taiwan.
Taihu Brewing’s logo (designed by brilliant local artist, Jess Lee) is comprised of a tiger and hops within a hulu (traditional Chinese alcohol vessel).
The hulu needs no explanation, but hop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modern craft beer. They represent the innovation inherent in the space. In fac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hops that we use a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US is the epicenter of craft brewing (and has been 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 the American hop industry (malt too, actually) is arguably the best in the world. It is for good reason that the most popular hops in category-defining IPAs are American.
The tiger is a nod to an earlier era when Taiwan was one of the “Four Asian Tigers.” Taiwan’s meteoric economic rise was accompanied by deterministic optimism, vibrancy, and general excitement about the future.
The tiger represents that energy. That sense of opportunity, positivity, and hope. Taihu’s 167 employees are almost entirely Taiwanese. Internally, we think of Taihu as more of a platform for young Taiwanese talent than as a brewery, a medium for that energy to express itself.
Our goal to attract and develop talent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developing the burgeoning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here in Taiwan. One of our earliest team members, Sway, came on board as a bartender -- a fantastic bartender. At a small company, you do what you can, where you can, and Sway ended up taking up some of the slack in our logistics. Now she runs all of Taihu’s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no small feat).
With luck, one day she’ll be running her own successful Taiwanese business, and, in doing so, perpetuate the cycle.” — Peter Huang, founder of Taihu Brewing
東亞 神 學院 在 古箏女神何瑩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ANON IN D MELODY HO 何瑩瑩 古箏
#wedding #music #weddingmusic #卡農小提琴
#johann #pachelbel
#sheet #composition #dのカノン
#pachelbel's canon #卡农钢琴
卡農(Kanon)在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吉格(Gigue)則是「舞曲」。D大調卡農作於1680年,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原版由三個小提琴演奏,並以大鍵琴和大提琴及魯特琴伴奏。它曾被改編為多個不同版本,供不同樂器組合演奏。它原有吉格舞曲伴隨,但現在很少演奏這段。
其他精心傑作:
?#鬼滅之刃 https://youtu.be/nM4ts9Qh4rs
?#夢中的婚禮 千金 https://youtu.be/G5152xXsIXc
?#冰封的心 古箏女神原創曲
https://youtu.be/oVD5MfXTq-o
?#誰令你心癡 張國榮 https://youtu.be/hF5gkwgwxUM
?#追 張國榮 https://youtu.be/pifnKs2V-2s
?#倩女幽魂 張國榮 https://youtu.be/yvu0c5GxUps
?#沉默是金 張國榮 許冠傑
https://youtu.be/ignEIqCEkQw
?#邊個話我傻 #旱天雷 https://youtu.be/QJi3h6QgWT8
?#步步高 #廣東音樂 https://youtu.be/hZNl__IeSyw
?#Last Christmas https://youtu.be/XdC6O_H2U34
?#秋葉緣 古箏女神原創曲目
https://youtu.be/vJNXI-6WH-c
?#月圓花好 https://youtu.be/i1amyo1Wvvs
?#幸福渠水到俺川 https://youtu.be/Q_YWVsNcEag
?Contact melody 何瑩瑩 :
?Facebook: 古箏melody何瑩瑩
https://m.facebook.com/melodyingying/
❤️IG: Melodyguzheng
https://www.instagram.com/melodyguzheng/
??Youtude:古箏女神-何瑩瑩
https://www.youtube.com/c/MelodyHoying
✉️電郵: Melody25673575@gmail.com
何瑩瑩個人簡介
?音樂學習歷程: 九歲學鋼琴,十歲學古箏。 古箏師隨許菱子教授,啟蒙於吳曉紅老師,獲錢璟老師的指導。 在演藝學院期間, 跟隨彭俊傑老師學習作曲,鄧樂妍老師學習編配。
?何氏多次獲得奬學金,得到名師指導: 多次獲《匯豐銀行慈善奬學金》到內地進修: 到廣州隨饒寧新教授, 到北京隨王中山教授。 到台灣隨樊慰慈教授 。 ?何氏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會:
?主辦了: 2013《王中山作品專場》 2014《活五調與潮州箏曲》講座音樂會 2014《何瑩瑩碩士畢業演奏會》(全院滿座) 2016 瑩聲雅集《純箏》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 《純箏2》音樂會 2019 《純箏3.千金之夜》音樂會 2020 《樂行純箏慈善音樂會》
?協辦了: 2013《箏動心弦中日箏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5 《箏琛》音樂會(全院滿座) 音樂會重點嘉賓: 2017《二胡金曲欣賞》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水月鏡花原是夢》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經典重溫》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情人節音樂會之鄧麗君名曲》(全院滿座) 2018《粵語電影音樂與插曲》(全院滿座) 2018《秋月》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9《萬花吐豔伴梁祝》音樂會 (全院滿座) 與著名二胡演奏家辛小玲小姐同台演出 2019《梅豔芳名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參與大型表演活動: 2013-2015 擔任「康樂及文化事務處」文化大使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獲選以《曉霧》一曲擔任《交流音樂會》的獨奏。 2017 遠赴大溪地擔任 《大溪地華裔小姐選舉》表演嘉賓 2020 帶領千金古箏表演團以滄海男兒和秋葉緣,兩首曲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八音和鳴」 參與古箏論文演講: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發表《從活五調看潮州箏曲的調性轉換》。
✨何氏以獨奏身份與不同的樂團合作: 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合作: 2012《周成龍專場音樂會》獲選二重奏《苗山春》 2014《周煜國專場音樂會》獲選領奏《雲裳訴》。 與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合作: 2014勝出協奏曲比賽,獲選獨奏《雲裳訴》。
✨何氏比賽屢獲殊榮: 《首屆國際古箏之星協奏曲銀奬 》 《首屆國際箏之星專業組銅奬》 《校際音樂比賽箏深造組亞軍》 《校際音樂比賽古箏高級組亞軍》 《中華國際音樂藝術大賽十級組金奬 》 《中國關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國義演活動古箏金奬》 《古箏少年組新聲柸優異奬》 《香港國際青少年器樂大賽中樂青年專業組銅獎》《青樂杯專業組銀奬》等等。
⚡️曾參與樂團: 香港青年彈撥中樂團成員、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中阮及古箏)、 香港演藝學院古箏團、 2017 創立千金古箏表演團。
?電視節目: 2014-2019《TVB文化廣場》十多場的演出嘉賓 2019《TVB明愛䁔萬心》與區瑞強先生和吳岱融先生同台演出 2019《TVB流行經典50年》與黎耀祥先生同台演出 2020《藝文誌》半小時古箏專輯 2020《TVB流行經典50年》與歐瑞強先生和鄭子誠先生同台演出 https://www.facebook.com/523322747744477/posts/2850607571682638/
?配樂: 戲劇《只有香如故》 電影 《我媽媽是男人》 ?演唱會伴奏嘉賓: 2012《張偉文唱好爸爸》 2013《李龍基濃情金曲夜》 2018《區瑞強慈善私房音樂會 2019《區瑞強名曲巨星真經典演唱會》 2019《新二胡唱演流行夜-李軍20世紀魅力香港》 2019《張偉文離別的叮嚀40周年演唱會》 2020 《歐瑞強我家你online演唱會》
?音樂專欄: 現任東周刊 e-blog《瑩瑩樂樂》專欄作家。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eblog/365
?音樂創作: 2018 何氏積極創作古箏曲目,並成為CASH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的會員。 2018 何氏與關振宇先生創作的《秋.葉.緣》入選《第二屆盛事華箏.國際古箏音樂節》作品前40強,何氏並獲邀請擔任其決賽的評委。 2020 何氏與朋成一起創作的 《疫風中破浪》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新韻傳音」。 2020 何氏首張個人音樂大碟《箏心真意古箏女神》面世。
?學生屢獲殊榮: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演奏級(優秀)。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九級(優秀)。 校際音樂節高級,中級,初級的組冠亞季軍。
首張個人純音樂CD專輯 “#箏心真意”正式推出
每張 CD $138- 內有 8 首歌曲 與及精美小相集
1. #傷逝 (原創曲)
2. #春霜 (原創曲)
3. #仲夏夜戀曲 (原創曲)
4. 秋、葉、緣 (原創曲) Facebook 專頁突破一百萬大關點擊率 5. #冰封的心 (原創曲)
6. #將軍令 (古曲)
7. #漁舟唱晚 (古曲)
8. #廣陵散 (古曲)
你是否想支持我的古箏專輯?? 如果是的請入數$138在以下戶口, 然後給我一張入數紙,確認購買。 然後請寫低你的地址,和電話號碼, 我會順豐給你,郵費順豐到付。 ??thanks!
1️⃣Ho Ying Ying 東亞銀行 015 526 10 22708 1
2️⃣公司户口號碼 Ho Ying Ying YING SING ART PRODUCTIONS 南洋商業銀行 支票户口 043-511-00042114 3️⃣Ho Ying Ying 匯豐銀行 456 881366 833
4️⃣Ho Ying Ying 中國銀行 012 601 1 027304 5
5️⃣payme 一按即 PayMe! https://payme.hsbc/melodyhk 6️⃣轉數快 +852-6677 2582
5️⃣和6️⃣可以截圖給我 謝謝您!?
我是一位 #古箏導師,請大家多多指教! #music #流行曲 #增值 #放鬆 #relax #中國音樂 #樂器 #音樂 #藝術 #古箏 #表演 #即興音樂 #Live #二胡 #合奏 #演奏 #音樂 #流行音樂 #Hkgirl #model #千金古箏表演 #香港小姐 #民間音樂 #演唱 #表演 #古箏Melody何瑩瑩 #古箏碩士 #演藝學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ofSF86EmK8/hqdefault.jpg)
東亞 神 學院 在 古箏女神何瑩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陈慧娴 #飘雪
#priscillachan,smg #shanghaitv #channel
#relajante #music
#又見雪飄過
飄於傷心記憶中
讓我再想你 卻掀起我心痛
早經分了手
為何熱愛尚情重 獨過追憶歲月
或許此生不會懂
又再想起你
#抱擁飄飄白雪中 讓你心中暖
去驅走我冰凍
冷風催我醒
原來共你是場夢
像那飄飄雪淚下
弄濕冷清的晚空
原來是那麼深愛你
此際伴著我追憶的心痛
又見雪飄過
飄於傷心記憶中 讓我再想你
卻掀起我心痛
早經分了手
為何熱愛尚情重 獨過追憶歲月
或許此生不會懂 原來是那麼深愛你
此際伴著我追憶的心痛
?Contact melody 何瑩瑩 :
?Facebook: 古箏melody何瑩瑩
https://m.facebook.com/melodyingying/
❤️IG: Melodyguzheng
https://www.instagram.com/melodyguzheng/
??Youtude:古箏女神-何瑩瑩
https://www.youtube.com/c/MelodyHoying
✉️電郵: Melody25673575@gmail.com
近期音樂影片:
#我願意 https://youtu.be/TGjfKPMVxx8
#一眼萬年 https://youtu.be/zrzmBXUjw-0
#因為愛情 https://youtu.be/7efxHePyuVU
#問靈 https://youtu.be/-Ap2LYDs6Ho
#問情 https://youtu.be/3OiXD2cxchk
#滄海男兒 千金古箏表演團 https://youtu.be/MMhLvn70ls8 #秋葉緣 千金古箏表演團 https://youtu.be/SxTbXfZALhk
#蘭花指 https://youtu.be/3OiXD2cxchk
#幸福渠水到俺村 https://youtu.be/Q_YWVsNcEag
#畫心 https://youtu.be/ZeuTU6Xi-QM
#鐵血丹心 https://youtu.be/DyjfdVu1uaA
#我只在乎你 https://youtu.be/3ZxH_uqEXC8
你是否想支持我的古箏專輯 ?
古箏女神 箏心真意 ??
如果是的請入數$138在以下戶口, 然後email聯絡我,給我一張入數紙,確認購買。
然後請寫低你的地址,和電話號碼, 我會順豐給你,郵費順豐到付。 ??thanks!
1️⃣Ho Ying Ying 東亞銀行 015 526 10 22708 1
2️⃣公司户口號碼 Ho Ying Ying YING SING ART PRODUCTIONS 南洋商業銀行 支票户口 043-511-00042114
3️⃣Ho Ying Ying 匯豐銀行 456 881366 833
4️⃣Ho Ying Ying 中國銀行 012 601 1 027304 5 5️⃣payme 一按即 PayMe! https://payme.hsbc/melodyhk 6️⃣轉數快 +852-6677 2582
5️⃣和6️⃣可以截圖給我 謝謝您!
何瑩瑩個人簡介
?音樂學習歷程: 九歲學鋼琴,十歲學古箏。
古箏師隨許菱子教授,啟蒙於吳曉紅老師,獲錢璟老師的指導。 在演藝學院期間, 跟隨彭俊傑老師學習作曲,鄧樂妍老師學習編配。
?何氏多次獲得奬學金,得到名師指導: 多次獲《匯豐銀行慈善奬學金》到內地進修: 到廣州隨饒寧新教授, 到北京隨王中山教授。 到台灣隨樊慰慈教授 。
?何氏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會:
?主辦了: 2013《王中山作品專場》 2014《活五調與潮州箏曲》講座音樂會 2014《何瑩瑩碩士畢業演奏會》(全院滿座) 2016 瑩聲雅集《純箏》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 《純箏2》音樂會 2019 《純箏3.千金之夜》音樂會 2020 《樂行純箏慈善音樂會》
?協辦了: 2013《箏動心弦中日箏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5 《箏琛》音樂會(全院滿座) 音樂會重點嘉賓: 2017《二胡金曲欣賞》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水月鏡花原是夢》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7《經典重溫》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8《情人節音樂會之鄧麗君名曲》(全院滿座) 2018《粵語電影音樂與插曲》(全院滿座) 2018《秋月》音樂會(全院滿座) 2019《萬花吐豔伴梁祝》音樂會 (全院滿座) 與著名二胡演奏家辛小玲小姐同台演出 2019《梅豔芳名曲》音樂會(全院滿座)
?參與大型表演活動: 2013-2015 擔任「康樂及文化事務處」文化大使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獲選以《曉霧》一曲擔任《交流音樂會》的獨奏。 2017 遠赴大溪地擔任 《大溪地華裔小姐選舉》表演嘉賓 2020 帶領千金古箏表演團以滄海男兒和秋葉緣,兩首曲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八音和鳴」 參與古箏論文演講: 2014《第一屆國際古箏研討會》發表《從活五調看潮州箏曲的調性轉換》。
✨何氏以獨奏身份與不同的樂團合作: 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合作: 2012《周成龍專場音樂會》獲選二重奏《苗山春》 2014《周煜國專場音樂會》獲選領奏《雲裳訴》。 與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合作: 2014勝出協奏曲比賽,獲選獨奏《雲裳訴》。
✨何氏比賽屢獲殊榮: 《首屆國際古箏之星協奏曲銀奬 》 《首屆國際箏之星專業組銅奬》 《校際音樂比賽箏深造組亞軍》 《校際音樂比賽古箏高級組亞軍》 《中華國際音樂藝術大賽十級組金奬 》 《中國關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國義演活動古箏金奬》 《古箏少年組新聲柸優異奬》 《香港國際青少年器樂大賽中樂青年專業組銅獎》《青樂杯專業組銀奬》等等。
⚡️曾參與樂團: 香港青年彈撥中樂團成員、 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中阮及古箏)、 香港演藝學院古箏團、 2017 創立千金古箏表演團。
?電視節目: 2014-2019《TVB文化廣場》十多場的演出嘉賓 2019《TVB明愛䁔萬心》與區瑞強先生和吳岱融先生同台演出 2019《TVB流行經典50年》與黎耀祥先生同台演出 2020《藝文誌》半小時古箏專輯 2020《TVB流行經典50年》與歐瑞強先生和鄭子誠先生同台演出
https://www.facebook.com/523322747744477/posts/2850607571682638/
?配樂: 戲劇《只有香如故》 電影 《我媽媽是男人》
?演唱會伴奏嘉賓: 2012《張偉文唱好爸爸》 2013《李龍基濃情金曲夜》 2018《區瑞強慈善私房音樂會 2019《區瑞強名曲巨星真經典演唱會》 2019《新二胡唱演流行夜-李軍20世紀魅力香港》 2019《張偉文離別的叮嚀40周年演唱會》 2020 《歐瑞強我家你online演唱會》
?音樂專欄: 現任東周刊 e-blog《瑩瑩樂樂》專欄作家。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eblog/365
?音樂創作: 2018 何氏積極創作古箏曲目,並成為CASH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的會員。 2018 何氏與關振宇先生創作的《秋.葉.緣》入選《第二屆盛事華箏.國際古箏音樂節》作品前40強,何氏並獲邀請擔任其決賽的評委。 2020 何氏與朋成一起創作的 《疫風中破浪》入選 「香港中樂團《同聲抗疫—香港網上中樂節》新韻傳音」。 2020 何氏首張個人音樂大碟《箏心真意古箏女神》面世。
?學生屢獲殊榮: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演奏級(優秀)。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九級(優秀)。 校際音樂節高級,中級,初級的組冠亞季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QNnphZ4Iho/hqdefault.jpg)
東亞 神 學院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中國的華為被美國總統川普視為科技間諜,我們已經談很多了,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就要來談談什麼是”教育界的華為”。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川貴人現在動不動就拿中國開刀,三不五時、抗中及時,每隔幾天就能聽到他對中共的大動作,而且兵分多路,繼7月底美國突然關閉中國在休士頓的總領事館後,日前又放話要在美國境內,禁用中資的短影音app TikTok和通訊軟體WeChat,連中國電商平台阿里巴巴都可能倒楣,最新一招就是連「名義上」的學術機構都遭殃了,為什麼說「名義上」呢?因為這個機構就是近年爭議滿點的「孔子學院」。
美國國務院8月13日宣布,把負責管理全美國孔子學院的「孔子學院美國中心」(Confucius Institute U.S. Center,CIUS)列為「外國使團」(foreign missions),指控他們是中國共產黨出資營運的大外宣機構。
你以為中美關係已經蕩到谷底了嗎?想太多,平常我們說一山還有一山高,中美關係現在是一谷還有一谷低!「外國使團」是什麼呢?我們先前介紹過,現在幫大家複習一下,簡單來說,就代表這個組織是被外國政府實質上擁有或控制的,像是美國在台協會,雖是民間組織,但是由美國政府擁有並完全控制,所以就是美國在台灣的外國使團。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規定,你只要被認定是外國使團,你旗下的機構就必須註冊在美國擁有或租用的房地產位置,你要租或買新的房地產,都必須獲得華府許可,而且不論裡面的員工是不是美國公民,都必須向美國官方報告所有的名單和個資,人事變動也要報告。
美國這就是在說,欸,我沒有要求你們滾出去,我只是要你們說清楚講明白,你們在美國都住在哪裡,用了哪些人,這不過分吧?總之呢,美國指控中方用孔子學院「掛孔頭賣習肉」,欸…這樣講好像怪怪的,總之美國就是在說孔子學院「以文化交流之名,行大外宣之實。」中國當然也不甘示弱啦,馬上請出「戰狼」趙立堅反擊,
這次趙立堅不一樣喔,領帶顏色不一樣。 其他跟以前都差不多啦,連口水噴的方向都差不多,就是批評蓬佩奧無中生有啊,把教育政治化啊,不排除未來可能會有報復性措施之類的。其實早在今年2月和6月,美國國務院就分兩批,把9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這其中就包括《新華社》、《中國日報》等等。媒體被視為大外宣很合理,但孔子學院不就是個教中文的機構嗎?怎麼會惹來統戰爭議?我們先來介紹這個機構到底是什麼。
孔子學院是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的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主要是為了增進全球對於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瞭解,2004年試辦後非常成功,短短幾個月內就進駐三大洲。到了2018年的全盛時期,中國一度在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500多所孔子學院(548),上千所中小學孔子課堂(1193),學員總人數達到187萬人,差不多是一整個台南的人口(188萬),累計培育過的學生更上看千萬人(900+萬)。
他們主要和各國教育機構和學校合作,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學院,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主要是教授漢語、中國文化,還有一些特色課程,例如太極啦~茶藝和書法等等,乍看之下很正常,但最近幾年頻頻爆出爭議,主要疑慮有三點:
第一是言論審查。學院的教材是由中國的「國家漢辦」所編寫,但漢辦又是由北京當局資助的,而且孔子學院的教職員大多從中國招聘,是由中國教育部訓練出來的,嗯…大家應該可以想像他們會灌輸學生怎樣的思想。三年前美國提出報告,指控孔子學院會刻意避開中國政治歷史、人權問題,聲稱台灣、圖博(西藏)是中國一部分,而且絕對會避開六四天安門事件,如果真的要講到「天安門」,只會拿出圖片說「大家看~天安門的建築很美喔~」,當然也不允許老師提到「法輪功」或是新疆再教育營,總之這個機構只會教一些中共點頭的價值觀。兩年前美國一位主講人獲邀前往一所美國大學演說,甚至被金主爸爸孔子學院施壓,要她把有關台灣的經歷和背景刪除,否則就是挑戰中國主權。另外,美國還指控孔子學院與中共的統戰部門合作,創辦獨立組織「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在全世界有150多個分會,這個組織美其名是「聯絡學生情感」,但實際上他們與駐在國的中共使領館有密切關係,主要工作任務就是監控海外留學生並介入當地學校活動。
第二就是保密協議。基本上中共對孔子學院的經費資助,當然是絕對不會讓外界知道,而且和他們合作的學術機構,必須簽署保密協議,這就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啦,如果只是單純的教育單位,保什麼密呢?這就造成牴觸當地法律的問題。孔子學院要求中國選派的教師和學院負責人,就算在國外,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這就妙啦,你跑去人家家裡,還堅持自己的法律才是法律,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共意識形態跟大多數西方國家是不同的,中國的「人治」和西方憲政擁護的「法治」和民主自由不太一樣,孔子學院以及他們的老師,不可能兼顧兩國的法律,因此摩擦在所難免。
第三就是黑金疑雲。根據美國方面的報告,漢辦通常一開始會向美國大學提供15萬美元的辦學基金(450萬台幣),之後平均每年會撥款10幾20萬美元(300-600萬台幣)。至於中學則是提供5萬美元的辦學基金(150萬台幣),之後每年是1.5萬美元(45萬台幣),「人財兩得」,這麼好康的事情哪裡找呀!十幾年前加拿大BC理工的孔子學院盛大開幕,後來校方被指控,透過孔子學院收了北京當局資助的40萬加幣(888萬台幣),媒體三度前往學校採訪,結果完全沒有課,連孔子學院的櫃台都沒人顧,那筆鉅款到底流去哪,怎麼花的,受制於保密協議,沒人知道,也讓校方捲入黑錢疑雲。澳洲也有13所大學被踢爆,在接受中國資金之後,同意接受中國對設在當地的孔子學院,進行教學審查。
總而言之,各國指控孔子學院的做法就是,我給你一大筆錢,我叫你教什麼你就教什麼,而且噓!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我叫你這樣做~種種跡象讓許多國家的學者擔心,自己的學校裡如果有孔子學院,恐怕影響學術自由,讓學校的聲望下滑。
其實先前北京當局主管意識形態的官員(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就曾經明白表示:「孔子學院是中國海外宣傳機構中重要組成部分」,人家都已經講得那麼清楚了,各國還是溫水煮青蛙,完全沒有感覺,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陸陸續續有一些西方國家驚覺,嗯?好像哪裡怪怪的,從2013年起,孔子學院陸續在歐美國家踢到鐵板。在美國,包括芝加哥大學、賓州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十多所大學的孔子學院,接二連三地被關閉。在歐洲,荷蘭知名學府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也宣布孔子學院不再符合校方的中國策略及方向,不願再跟他們合作。萊登大學是公認的漢學研究重鎮,東亞研究可追溯到19世紀前期,歷史悠久,它關閉孔子學院極具指標意義。法國里昂第二和第三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傳媒學院,都陸續關閉孔子學院。而瑞典當局更因為中方逮捕了瑞典籍華裔書商「桂民海」,一怒之下把境內所有跟孔子學院沾上邊的機構全數趕走!
這逼得北京當局在今年7月,把孔子學院總部「漢辦」改名為看起來很中立的「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接著又把原本隸屬於「漢辦」的孔子學院,轉到一個基金會(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 )底下,似乎是想稀釋掉孔子學院的「深紅背景」。早在1955年,前中國國家主席毛澤東,就曾經喊話說:「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聽到我們的聲音!」但中國也明白,光靠軍事武力沒辦法稱霸天下,轉而用「軟實力」來征服全球,用科技洗腦,用文化統戰,向外輸出「中國特色價值觀」,孔子學院也被戲稱為「教育界的華為」。原本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希望中國經濟起飛後,可以加入民主的行列,結果西方國家卻因為高度開放透明,結果反而被中共反滲透。
究竟民主國家該怎麼阻止這種大外宣的侵略呢?其實就是要牢牢記住,孔子學院出錢出力出人,讓你白白有個中文部來收學生賺錢,怎麼可能沒有所圖?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孔院是外宣
#教育界華為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WAVNzwtr_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