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馬來西亞宣布鎖國,所有外國人都不能入境,馬來西亞人也不能出國!
馬來西亞首相今日宣布,自18日起全面「鎖國」防疫,禁止外國旅客入境並限制公民出境,並關閉國內販售民生必需品外的所有商店。因馬國疫情持續擴大,目前是東南亞最重的疫區。
這幾天有些馬來西亞人傳私訊跟我說他們官員ㄧ連串荒腔走板的防疫行徑,我聽了真的超傻眼,馬國官員這次肺炎出來說什麼流星爆炸帶來新冠肺炎、還有新冠病毒死亡率可能1%也可能100%要大家聽天由命、無法追蹤可疑人數約5000人、馬國部長不討論疫情反而討論空姐服裝太性感有違伊斯蘭教、還有說什麼多曬太陽跟性交可以抗疫、還有出來呼籲穆斯林ㄧ起聚集祈禱疫情快退去。馬國政府的行為真的讓我跌破了眼,ㄧ直以來我都覺得台灣的KMT已經夠北七了,但看到馬國政府的部長及官員們,我突然覺得KMT好正常,只能說要是馬國成為亞洲第二個武漢完全不意外啊,有這些白痴的防疫部長官員不淪陷也難。
泰國方面⬇️
泰國今日新增33起確診案例,累積達到147起。由於昨天新增32起,連續兩天確診病例快速增加,泰國內閣會議明天將討論是否取消新年宋干節連假、停課等提案,一旦通過,最快18日上路。泰國已經出現擴散的現象,建議大家先暫停來泰國。
美洲方面 ⬇️
美國宣布關閉紐約跟洛杉磯的所有電影院跟餐廳,並且美國律師出來提告中國散播病毒到全世界,美國目前已出現3482例確診、69人死亡,一名律師12日發起全國性集體訴訟,向邁阿密聯邦法庭控告中國政府隱匿疫情,起訴書內容包含多項事證,其中也提到「武漢P4研究室」。
其它方面⬇️
摩洛哥無預警宣布關閉國門,秘魯總統也緊急宣布全國進入戒嚴狀態,除民生基本用途的商店繼續營業外,所有商業活動皆暫停。中國ㄧ直稱自己國家控制疫情很好,但中國疫情有沒有變好只要看金正恩有沒有開放邊界就知道了。
台灣方面⬇️
指揮中心指出,17日起共71個國家或地區旅遊警示提升至三級「警告(Warning)」,自這些國家及地區入境,需居家檢疫14天。
17日零時起生效的71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
亞洲: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含杜拜轉機)、巴林、約旦、阿曼、葉門、卡達、科威特、黎巴嫩、敘利亞、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巴基斯坦以及巴勒斯坦地區。
歐洲:法國、德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勞牙、丹麥、芬蘭、瑞典、冰島、挪威、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瑞士、列支敦斯登、英國、愛爾蘭、馬爾他、希臘、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塞爾維亞、北馬其頓、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科索沃、克羅埃西亞、阿爾巴尼亞以及蒙特內哥羅。
非洲: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以及摩洛哥。
提醒:現在各國不停的鎖國關邊境或停發簽證,近期還要出國的人請注意ㄧ下,摩洛哥突然鎖國導致明天出發的人都不能去,去旅遊的人也滯留在摩洛哥回不來,昨天看到有智障女在旅遊社團裡說「我不想認賠還是要出國去玩,政府又沒禁止我幹嘛不去」,我想跟這位智障小姐說「麻煩你去了就不要回來,先住在那ㄧ段時間,等疫情穩定再回來謝謝」還有「要是你在國外感染肺炎,醫療費比你的認賠費還貴」,所以不要再講這種智障邏輯了,看到這種智障就是覺得,嗯~難怪台灣這兩天會新增10幾例,因為就是有這些自私的智障在托累台灣,我很想問這些堅持要出國旅遊的智障寶貝們,ㄧ定要等到台灣全面淪陷跟武漢ㄧ樣封城鎖國你們才願意捨去旅遊留在台灣嗎?
東南亞旅遊社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家檔案:泰國】#國家檔案045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臺灣今年 1 到 10 月有近 70 萬人次前往泰國,比去年同期成長近 24%。就在近日,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宣布將在 11 月 30 日起實施臺灣旅客赴泰國電子簽證新制,申請泰簽必須提供 3 個月內財力證明影本,引發旅客與旅遊社反對聲浪;辦事處最後宣布:新制將延至 2020 年 3 月 1 日再開始實施。
「財力證明」包括有申請人姓名的存摺首頁、餘額頁影本,或是薪資、存款、退休年金等其他收入證明。至於沒有收入的孩童,可以附上財力贊助者如父母的財力證明。另外,如果是委託旅行社辦理簽證,就可以不用附上財力證明文件。(赴泰旅遊須提供財力證明,真的是在「找台灣麻煩」嗎?→ https://bit.ly/35iv3xC)
據《彭博社》報導,旅遊產業占泰國經濟的五分之一,同時 LGBTQ+ 遊客帶來的收入更佔 GDP 的 1.15%(53 億美元),是全球最高。泰國政府更在今年 8 月首次舉辦 「LGBT+ 旅遊座談會」,觀光局的 Srisuda Wanapinyosak 說:「我們很驕傲 LGBT 旅客在泰國的所有地方都不用提心吊膽。我們的國家為彩虹下的所有顏色敞開。 」
泰國位在中南半島的中心,首都在曼谷,全國面積 513,120 平方公里,有約 6,918 萬人口,其中近 9 成都信仰佛教。泰國是唯一沒有被歐洲國家殖民過的東南亞國家,王室自 14 世紀中期建立,古稱「暹羅」(Siam)。直到 1932 年,泰國改制施行君主立憲,以泰王為國家元首。泰國在 1946 年加入聯合國。我國在泰國設有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現在的泰國由前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上將(Gen. Prayut Chan-ocha)擔任總理,他從 2014 年政變後接管政府並擔任臨時政府總理。就在 2019 年 3 月的國會大選後,他再度獲選出任總理。在國會大選後的新國會,由軍政府遴選出的 250 席參議院,以及由人民選出的眾議院 500 席組成。
事實上,泰國的政治鬥爭及施政效能,在國際上一直備受討論。近日,泰國政府更因《紐約時報》12 月的「垃圾報導」受到國際矚目:
每年有接近 500 噸的電子相關垃圾(electronic waste,又被簡稱為 E-waste)產生,要把不同廢棄電子產品中貴重的金屬,例如黃金、銀、銅在「回收」的過程中出,其實非常骯髒又危險,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過去多年都由中國接受大部分,但就在 2018 年北京不再接收電子垃圾進口後,擁有相對低廉勞力、沒有嚴謹環境法律的東南亞國家開始接手,包括泰國。
然而,泰國政府即使在去年 6 月已經宣布禁止進口電子垃圾,更大規模搜查 10 多間回收工廠;記者仍然在曼谷東邊村莊中看見繼續營運的工廠,「這反映了薄弱的監管系統和已經污染這個國家的腐敗。」
一位農夫抱怨,回收工廠開在她的玉米田旁,導致作物開始枯萎,她質問:「為什麼你們西方不自己回收自己的垃圾?」另外,工廠也一間間設立在寺廟旁邊,使得僧侶們開始出現咳嗽及嘔吐的症狀,他們表示,只要焚化爐開始運作,頭痛變得劇烈,「僧侶也是人。我們跟其他人一樣會因為廢氣生病。
▍在《換日線》閱讀泰國,你可以參考作者「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https://bit.ly/35jh2Q4)、「彭湘芸/泰妹日記」(https://bit.ly/38CehM0)、「Ming/金色大地說書人」(https://bit.ly/34gwVW9)、「黃嘉暉/逆旅」(https://bit.ly/2RQk4Yk)、「姜立娟/台灣太太的曼谷小日子」(https://bit.ly/2LWk7Oy)、「張萍萍/看見」(https://bit.ly/36utlco)
心直口快卻溫暖,泰國的「南部人」們
→https://bit.ly/2PLlxMK
異域五十年──至今,仍揮舞著青天白日旗的泰國人
→https://bit.ly/2EeZZme
從第一家無包裝商店開始──不吝嗇提供塑膠袋的泰國,也要加入世界減塑熱潮?
→https://bit.ly/36utkoQ
用創意改變世界:對話泰國著名建築設計師 Dungrit Bunnag
→https://bit.ly/34ivC9d
說到「人妖」,為什麼總是首先想到泰國?
→https://bit.ly/2LUXeL8
路上的計程車、百貨商場的 ATM、身上的繽紛服裝,為何泰國如此「花俏」?
→https://bit.ly/2qOHMcc
✈ 如果你人在 #泰國 且有話想說,歡迎來稿《換日線》讓我們知道!
(資料來源:聯合國、CIA、外交部、關鍵評論網、中央社、路透、Lonely Planet、紐約時報)
東南亞旅遊社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我們把鏡頭照向花蓮、我在臉書上觀察她一段時間,雖然她的團隊在選舉上顯得有點生澀,但卻也因此更顯誠懇與熱情。
專業表現上不論是文字或話語的政見論述,
深入淺出到最不關心政治與社會議題的人都聽得懂。
花蓮的朋友,再給大家幾個投她的理由,
她一直勇於挑戰花蓮王以及社工工作背景,支持人權與性平教育。
四年前她以些微差距沒選上,沒有因此放棄,無黨無派堅持到現在,1124送她進議會。
(好業配口吻XD)
#挺美硬實力
只怪罪陸客不來,擔心害了花蓮。
近日花蓮地方報又以斗大的標題寫著「十一長假 陸客來台恐創新低」。這幾年陸客來台、來花蓮的人數減少是客觀事實,但地方風向總是被少數掌握話語權的政客把持,描述成悲劇性地挫敗花蓮經濟,怪罪中央政府,但花蓮觀光只能依靠陸客嗎?
細看花蓮這幾年的觀光人數成長,在2014、2015年有巨幅的躍進,也與陸客開放有極高相關;在花蓮生活的我們,都可以看見舊旅社拉皮有成群結隊的陸客貴賓團入住、路邊的紅珊瑚店掛著簡體字一間間地開幕營業,然而好景不常,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隨著政治情勢地轉變,中國單方面限縮團客入境,這個單一大量客源被截斷也使得地方哀鴻遍野。
華美不反對觀光,也不反對陸客,但過去幾年的發展應該讓我們有所警惕。我們歡迎多元且有質量、有購買力的各國、各地觀光客來到花蓮,感受我們的自然與熱情;但大力發展觀光之前,應該先設法保障地方生活的品質,並且有規劃的將觀光分流。譬如大眾運輸的公車系統,應該就要扮演起分流分線的角色,又或者大型活動的舉辦,除了鑼鼓喧天的煙火秀、消磨文化內涵的慶典外,應該更思考如何持續地讓地方有小規模而長期的活動,可以真正帶動屬於地方的產業,又能兼顧既有生活步調的發展模式。
然而,除了分流之外,讓非觀光產業的市民朋友有屬於花蓮的生活品質外,找出可以讓在地人賺錢的觀光發展,也需要好好規劃。深度旅行、生態旅遊、社區小旅行等文化觀光系統,創造生計、生活、生態兼具的均衡發展,應該是花蓮觀光的潛力所在。
另外在客源方面,扣除掉團客既有的運作模式,若能有系統地提供充足的旅行資訊,多一些自主的散客會締造更大的效益。這兩年陸客自由行的客人仍然會陸續抵達花蓮,有了香港快捷的廉價航空更讓市區多了些粵語味,然而10/27後,這班今年暑假仍有近九成載客率的廉價航空即將停飛,但我們似乎沒有看到更多地方政府、議會的努力。
而花蓮向來是日韓等東亞觀光客喜愛的地方,也鮮少看到較友善的觀光環境。另外近來台灣的新南向政策,有更多東南亞如泰國、越南等地的觀光客加入,我們這麼多新移民姊妹的語言優勢,更可以成為觀光發展的利器。
做為一個縣議員候選人,監督縣政是華美最主要的任務,而有主張的提出願景,更是我們監督的基底,期待大家的支持,讓我們能有機會進入議會,將【觀光分流 三生共存】的主張實踐。
照片:黃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