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專訪 #蘇富比主管 #郭東杰
甫於台北與高雄舉辦回顧展的 #蕭勤 是台灣戰後第一批旅居西方並享有卓越聲譽的藝術家。2017年以來,香港蘇富比接連策劃了以蕭勤為首的多個晚拍專輯,其企劃者正是於2020年秋季接掌蘇富比現代亞洲藝術部主管的郭東杰。亞洲春拍即將開拍,ARTouch編輯團隊除了邀請郭東杰與我們分享他對「#五月畫會」、「#東方畫會」、#亞洲戰後藝術 的觀察,同時談論疫情下的拍賣思考。
東方畫會五月畫會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50年代中期,從日本崛起的 #具體派 再至台灣藝壇相繼成立的 #五月畫會 和 #東方畫會,藝術家呈現的紛呈面貌以及勇於挑戰當時藝術體制的創舉,本次 #保利香港秋拍 集結各家作品呈現 #亞洲戰後現代抽象藝術 發展的路徑,運用國際化的視野來豐富並擴展有關戰後抽象藝術的廣泛討論。
東方畫會五月畫會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篇文章很重要。關於所謂的「台灣當代美學」。
倪再沁在文中提到「作為一個遠離歐美主流文化以外的邊緣地區文化,台灣美術難免要接受西潮的灌溉,這原是無可厚非的,但由於近代台灣歷史所具有的不安定性,使文化藝術難以建立深厚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由於台灣長時期過度依賴美日而缺乏自信,因此,所有橫向移植過來的美術思潮都無法在台灣深耕。由於上述之不安定性和缺乏自信,台灣現代美術便具備了所謂的虛無性格。」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追尋什麼是「台灣風格」的創作者,你必須得花個10分鐘靜下心看這篇文章。
#都幫你整理好還花不了10分鐘看我也只能兩手一攤了
以下片段由藝評人謝慧青發表於《美育》雙月刊(2010年5月)的文章「當代藝術中的台灣意識—從全球化與在地化觀點看台灣近二十年的美術發展」摘錄,2016年的現在看,更有許多心有戚戚焉之處。雖然談的是當代藝術,但完全可以對照台灣當代設計目前的困境,以及未來可能可以走出困境的線索。
最後一段寫:「台灣意識的自主性,仍必須以具有『存在的實感』的地區認同為本,在與土地密不可分的基礎上出發,這樣的台灣意識才是『有機』的。」我深有同感。以國家身份在國際立足,深化台灣人本身對「台灣」的土地認同,台灣人才有辦法將那份從荷蘭、西班牙、中國、日本、台灣原住民、新移民等多元民族融合而來的文化歷史深化至骨髓,並從中長出真正屬於台灣的設計。
--quoted--
「當代藝術中的台灣意識
—從全球化與在地化觀點看台灣近二十年的美術發展」/謝慧青
台灣意識/現代美術
在檢視過有關「全球/在地」的辯證過後可以瞭解,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文化並未走向一個一統的「同質性」未來,各地文化因擔憂「在地」文化不敵全球化的潮流,反而更激勵了「在地」文化的反思與自省;同時,為了爭取在全球的能見度,反而更加注重形塑在地文化的特色。
台灣特具有特殊的歷史、政治背景,而台灣美術發展如何在「殖民」、「現代」、「後現代」、「後殖民」、「全球化」的進程中發展,以及如何凝聚本體的「台灣意識」。倪再沁認為,台灣百年來的美術是在不斷「移民」與「殖民」之歷史脈絡中發展出來的。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被認為是台灣近代史上的「移民」,而近年來越南新娘、大陸新娘大量移民台灣,也是另一波「新移民」。
在不斷地殖民與移民的交錯下,台灣美術的發展的跳接劇烈,也造成台灣美術豐富、多元、精彩的特色。明清兩代,台灣先民的生活中少有藝術活動,少數來台的中土畫家,承襲的是早已僵化的文人畫,與真實的台灣社會少有互動關係。日據時代泛印象派、西洋畫、東洋畫的引入,把原本台灣的水墨發展切斷;1945年戰後,左派的現實主義,紅色文藝引入,又把日據時代的發展切斷,而到了國民黨政府來台,又產生斷層,改以水墨為美術的主流,號召所謂中華文化的正統;1957年,文星雜誌開辦的同時期,東方、五月畫會成立,隨之興起的現代主義、抽象繪畫,也成為當時美術的主流。五月、東方畫會的成立彰顯了台灣本土藝術力量的集結,並引領台灣美術進入現代化時期。
到了七○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仇外意識升高,受到政治環境影響,鄉土運動興起,與受到歐美影響的現代主義相對應,當時崛起的藝術家包括:洪通、朱銘等人。1987年解嚴之後,後現代主義開始興起,鄉土主義開始退潮;同時,伴隨著美術館的成立與興起,引進許多國際展覽與作品,包括: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南美洲、韓國等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與思潮。許多出國留學的年輕一代藝術家紛紛回國,也把西方觀念藝術、裝置藝術的創作型態帶回台灣。九○年代之後,公私立美術館、替代空間、藝術基金會、藝術學院的紛紛設立,以及美術雙年展、美術獎項的舉辦、藝術策展人與藝術評論者的活躍等種種因素,使台灣當代藝術不論是在創作形式或是探討主題上更加多元化。
湯林森認為,全球化是「現代性的結果」,台灣美術的現代化也代表著台灣美術進入全球化進程的開始。台灣當代美術在現今全球化語境中的所呈現的多元面貌,也並非是突然產生的,而是伴隨著現代化的歷程而醞釀、生發。然而在「西方化」似乎就代表著「現代化」的台灣美術發展思潮中,台灣美術的「台灣意識」終於抬頭,並在前九○年代發燒掀起了一波對「台灣意識」的辯論,企圖建立台灣美術的主體意識。台灣美術中「台灣意識」的追尋,也可看作是台灣美術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發展中的一種「在地」反應。
1991年,倪再沁在雄師美術發表了一篇文章〈西方美術.台灣製造〉,之後也引發了藝術圈(回應者包括:郭少宗、陳瑞文、梅丁衍、林惺嶽等人)的交叉辯論,倪在文中提到「作為一個遠離歐美主流文化以外的邊緣地區文化,台灣美術難免要接受西潮的灌溉,這原是無可厚非的,但由於近代台灣歷史所具有的不安定性,使文化藝術難以建立深厚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由於台灣長時期過度依賴美日而缺乏自信,因此,所有橫向移植過來的美術思潮都無法在台灣深耕。由於上述之不安定性和缺乏自信,台灣現代美術便具備了所謂的虛無性格。」
他並認為台灣意識建於「認同」,而非「排他」,「台灣意識的自主性,仍必須以具有『存在的實感』的地區認同為本,在與土地密不可分的基礎上出發,這樣的台灣意識才是『有機』的。」在此時所生發的「台灣意識」,本質上較為接近自我本體的塑造與在地扎根的認同。
誰是倪再沁?(曾是一枝筆就可以翻起藝壇千堆浪的人)
http://www.tpmw.org.tw/index.php/%E5%80%AA%E5%86%8D%E6%B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