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法學雜誌第314期 📌釋字第740號解釋之勞動趨勢分析/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藉由大法官解釋第740號之內容,林佳和老師本文似乎想要重新定義勞工,從比較大法官解釋之內容與德國民法611a之規範,分析德國法制上不同之思考脈絡,並且綜合憲法上基本原則之闡述,提出對於勞動趨勢之見解。通篇文章引經據典,卻不深澀,易讀好懂,值得對於勞動領域有興趣之讀者,仔細咀嚼。
✏關鍵詞:勞工定義、人格從屬性,740號解釋、類型強制、眾包工作
✏摘要:
釋字第740號統一解釋,試圖回答勞工應定義。大法官彷彿「前現代勞動法」的理解,重現於第740號,應遭揚棄與忽視。伴隨勞動世界巨變,向以他決取代自決、否定當事人契約選擇的勞動法,如何締約主觀意志、內容客觀形成、契約真正實踐之歧異間,努力兼顧與照應?法院之任務,或不在提供任何人均能輕易猜測的答案,而是一雖趨近法安定性要求,但能兼顧制度需求與社會意識的回應。最古老的勞動法提問:誰是勞工?釋字第740號之失敗,應更刺激新的思索。
✏試讀
🟧勞工概念同一性的重新思索
在「重新回顧釋字740」之前,或許先轉向一更深沉的問題:當代勞動法令、勞動法學,是否真的需要單一的勞工概念?或換個方式說:單一的、適用於所有產業部門與勞工類型上之人格從屬性概念?學者Meinhard Heinze就提到,勞動者樣態千奇百怪,主管職雇員,短期、定期或微薄受僱者,乃至於意識傾向工作者(Tendenzträger),差異甚巨,單從現實上發想,就難以建構單一的勞工概念。Rolf Wank針對所謂「法律效果串」(Rechtsfolgenbündel),亦即該當之法律效果──保護、保障、特定權利,何時應以勞動契約為基礎,即主張應區分不同的職業類型──例如貿易代理人、地區主管,以及不同的僱用類型,例如全時、部分工時;不定期、定期;專職、兼職等,必須站在此目的,方有可能思考如何建構勞工之概念內涵。類似的,Wolfgang Hromadka亦主張一所謂「未來法的分級體系」(ein abgestuftes System de lege ferenda),亦即將個別的保護法律,聯繫至一具體的保護必要性,並從此建構個別法律中的勞工概念,事實上形同否定需要共通之人格從屬性意涵。
🟧勞工定義統一?平行的臺灣釋字第740號解釋與德國民法第611a條
關於德國新納入之民法第611a條,確實可能產生諸位觀察者所說的:無助於勞工概念之理解與澄清,反而增加新的、或說限縮與不恰當之要件要素陳列,非但無助於實務上個案的涵攝與認定,徒增新的困擾,包括產生是否立法者意圖創設新的、不同於長久實務累積之勞工概念的「不當意圖」?特別是否涉及隱藏之法的續造,乃至於有類似吾國統一解釋之必要性?前述的批評是否令人眼睛一亮呢?將這些觀察直接拿來套用對釋字740之評價,似乎毫無違和之處,可能更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釋字740更強化德國第611a條所帶有之不當限縮,釋字740事實上既大於第611a條,又小於第611a條:大於是說,釋字740如果真要著眼其實質拘束力,將可能產生遠比第611a條來得令人畏懼的改變,規範與實務的改變,它做的事實上不是統一解釋,而是創設、限縮長久累積之實質立法,這顯然有不當或甚至違憲之逾越大法官權限之嫌;說小於第611a條,當指相對 於第611a條之「比較忠實於終審法院之長久累積見解」,釋字740甚至自我設限,選擇性地將勞工之內涵做不當限縮,特別是加入「計算報酬方式」作為認定之重要標準,不禁令人慨嘆。第611a條的可能不幸,預見災難,在我們的釋字740下,不啻要加倍與惡化。
🗒全文請見:釋字第740號解釋之勞動趨勢分析/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月旦法學雜誌第314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77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林一平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補充]交大林一平教授... - 看板specialm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情報] 交大資工- 林一平老師實驗室-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林奇宏,該醒了 - 交通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情報] 交大資工- 林一平老師實驗室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討論串(共5篇) - [請益] 交大資工教授- 看板graduat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李一平樹人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李一平樹人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林一平評價-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5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林一平評價-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5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交大教授ptt :: 全台合法動物醫院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教授ptt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陳一平交大ptt - YGPZ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請益] 交大網工所找教授- graduate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交大資工系學會- Posts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心得] 林勻蔚、林一平- 無線網路概論- 看板NCTU-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Fw: [新聞] 林一平辭次長張善政慰留- 看板AfterPhD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王國禎ptt」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王國禎交大ptt - QFOF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陳一平交大ptt 看板 - Yjbkom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交大計算機概論ptt - 商業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王國禎ptt 研究所板 - Ybqc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情報] 交大資工- 林一平老師實驗室| graduate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林啟萬ptt - 財經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教授ptt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自然語言處理- 看板NCTU | 古倫維ptt - 訂房優惠報報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台大資工大一下修課心得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教授ptt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請益] 交大網工所找教授- graduate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林一平評價 在 教授ptt 的評價
林一平評價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白色、細弱與遠方(上)】
--余秀華詩歌意象研究
◎小編林佑霖賞析
余秀華(1976年3月22日-)出生自中國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導致終生腦癱。2005年起開始發表詩歌,2009創辦個人部落格大量發表詩歌,作品量超過兩千餘首。2014年底《詩刊》刊出余秀華的一系列詩歌,〈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開始在微信等社群軟件上廣泛轉載,之後便旋即出版了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以及詩選集《月光落在左手上》,2016出版詩選集《我們愛過又忘記》。
余秀華的詩歌引起了文壇與大眾的熱烈關注,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討論熱度,除了受益於網路社群上腦癱、農婦等標籤的炒作,以及部分詩人、學者、評論家的正反討論之外,其詩歌應占了相當比例的原因,本文試著分析余秀華詩歌中的意象,試圖在分析詩歌意象的過程中,了解其詩歌精神,同時釐清余秀華的詩歌之所以能引起大眾注意的原因。
余秀華的研究除了大量的評論與討論之外,也有許多論文研究如:將余秀華置於比較系統的評價體系之中,像是劉雲峰、李俊國〈余秀華詩歌譜系與疼痛美學——以《詩經》、海子、「梨花體」為參照〉;以文學事件化為主軸:榮光啟〈余秀華大熱的傳播學和詩歌學解釋:從傳播學討論到詩學解釋〉、孫桂榮〈余秀華詩歌與「文學事件化」〉等;主題式的研究:陳亞亞〈余秀華:性別、階層和殘障的三重敘事〉、張祖群〈余秀華蕩婦詩體的一種「文化詩學」〉;以詩歌意象核心分析:黃懷鳳〈余秀華詩歌核心意象研究〉其中以白、秋、愛作為核心意象,每個意象選取一首詩為代表,進行新批評文本細讀。
余秀華目前出版作品為《搖搖晃晃的人間》、《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這三冊詩集、詩選集。在臺灣出版有《搖搖晃晃的人間》、《月光落在左手上》,其中簡繁版的《月光落在左手上》內的選詩有所區別。
余秀華曾說過:「白色沒有安全感,我更喜歡黑夜,黑色反而有一種安全感,白色恰恰是沒有安全感,世界是空的,沒有任何顏色」而在余秀華的詩歌中,白色相較於黑色以及其他顏色,更頻繁地出現。她詩中的白、白色鮮少指涉純白與潔淨,其詩歌中的白色意象整理後大致歸為以下兩種:
(一)白月光--觀望與寬容
如廖偉棠在代序〈自在者無敵:一種弱詩歌的強大〉中提及:白是脆弱的、無辜的、甚至是貧瘠,卻又是寬容的、接納其他一切微弱或醜陋事物的。她詩中的白有時像是個觀望者、包容者,不發一語注視著你。有時這樣白色的注視是具有撫慰效果的〈今夜,我特別想你〉:「我依然高掛明月/它讓我白,讓我有理由空蕩/讓我在這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裡/奢侈地悲傷」
今夜我特別想你 ◎#余秀華
今夜我特別想你
但是
夜色和大地都如此遼闊
而我又習慣被許多事情牽絆
整個下午我在熬一服中藥
我偷偷把當歸摘出扔掉
是遠處的我走過來
撞疼了我
夜色裡
總有讓我恐懼的聲音
而我
心有明月
即便病入膏肓
我依然高掛明月
它讓我白
讓我有理由空蕩
讓我在這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裡
奢侈地悲傷
只是想到你
我就小了
輕了
如一棵狗尾草
懷抱永遠的陌生輕搖
我無法告訴你:
我對這個世界的對抗和妥協裡
你都在
所以
我還是無所適從
無法給這切膚之痛的心思一份交代
只是想到你
世界在明亮的光暈裡倒退
一些我們以為永恆的
包括時間都不堪一擊
我哭
但是我信任這樣的短暫
因為
你也在這樣的短暫裡
急匆匆地
把你土地的一平方米
掏給我
〈月光〉:「月光在這深冬,一樣白著/她在院子裡,她想被這樣的月光照著」
月光 ◎#余秀華
月光在這深冬,一樣白著
她在院子裡,她想被這樣的月光照著
靠在柿子樹上的人,如釘在十字架上
有多少受難日,她抱著這棵柿子樹,等候審判
等候又一次被發配命運邊疆
月光把一切白的事物都照黑了:白的霜,白的時辰
白的骨頭
它們都黑了
如一副棺材橫在她的身體裡
〈我摸到他詩歌裡的一團白〉:「也不知道一團白從何處來,照亮我的眼淚和孤獨」。
我摸到他詩歌裡的一團白 ◎#余秀華
而黃昏欺近。他詩歌裡的詞語有了時辰感
我說不清楚流淚的原因。生病的左手彷彿牽住了他
的衣角
隔著山嵐與河流
也不知道一團白從何處來,照亮我的眼淚和無辜
生活讓我們都無法走更遠的路,連抒情的聲音也
越來越微弱
我想起在一場愛情裡,我也這樣流淚過
便把酒杯裡的酒,都倒進了酒窩
而有時這樣的注視卻又是理性的、不帶感情的旁觀者〈九月,月正高〉:「月亮那麼白。除了白,它無事可做/多少人被白到骨頭裡/多少人被白到窮途裡」
九月,月正高 ◎#余秀華
村莊不停地黃。無邊無際地黃,不知死活地黃
一些人黃著黃著就沒有 了
我跟在他們身後,土不停捲來
月亮那麼白。除了白,它無事可做
多少人被白到骨頭裡
多少人被白的窮途裡
但是九月,總是讓人眼淚汪汪
田野一如既往地長出莊稼
野草一直綿延到墳頭,繁茂蒼翠
不知道這枚月亮被多少人吞咽過了
到我這裡,布滿血跡
但是我還是會吞下去
(二)大雪與死亡--生命中無法逃避的痛苦
而其詩歌中另一類白色意象,則是象徵痛苦,個人片段式生命經驗的痛苦與殘酷本即是其詩歌創作的一大主題,而白色在其中則進一步象徵「必然的、無法逃離的」痛苦,如〈一隻烏鴉在田野上〉:「傳來的消息是白色的。比如大雪或死亡/一些悲哀的事物莊嚴。一說就有了是是非非」
一隻烏鴉在田野上 ◎#余秀華
它慢慢地,走過來,又走過去。並不關心天氣
它的身體裡有春夏秋冬,這個時候,北風勁吹
恥於南遷,恥於色彩。有翅膀就夠了
生命遷移或不遷移都是同等的浪費
傳來的消息是白色的。比如大雪或死亡
一些悲哀的事物莊嚴。一說就有了是是非非
如果過程再緩慢一些
也不妨找到一棵狗尾巴草內部的次序
在這個早春,寒潮第一次來襲
我什麼話都說出了,面臨重複的恥辱
風再一次吹來,而它沒有消失
彷彿一種堅固的浸在水面下的信仰
從地上到一棵樹上,或者從一棵樹到地上
她自己先省略了被計算的部分
性別,對象。另外一隻烏鴉飛過這個田野
產生的短暫的氣流
〈白月光〉:「罪行也是白的。不白到扭曲不放手」
白月光 ◎#余秀華
比雨更狂暴,打下來,錘下來,這殺人的月光
能怎麼白呢,能怎麼叫囂呢,能怎麼撕裂,還能怎麼痛
拒絕掩蓋的就是一無是處的
地球從這一面轉到那一面,能怎麼照?
罪行也是這麼白。不白到扭曲不放手
你舉起刀子,我不閃躲。山可窮水可盡
誰不是撒潑無奈耗盡一生,誰不是前半生端著
後半生就端不住
哦,這讓人恐懼的光,把虛妄一再推進
讓我在塵世的愛也不敢聲張
你盡情嘲笑我吧
就算你的骨頭不敢放進月光一剎那
〈冬天裡的我的村莊〉:「的確,雪從北方傳來了消息/但是與我的村莊有多大關係呢/雪沒有下,我的村莊也如此白了」
這一類的白色意象如雪、死亡,是必然會面對的痛苦與悲傷,這樣的痛苦巨大而無法逃離,但詩人在詩中的姿態是直面的,即使我的力量無法改變、抵擋,也同樣會挺身抵抗。〈請原諒,我還在寫詩〉:「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我的兔子/相信它們的白/相信它們沒有悲傷的死亡」
請原諒,我還在寫詩 ◎#余秀華
並且,還將繼續下去
我的詩歌只是為了取悅我自己,與你無關
請原諒,我以暴制暴,以惡制惡
請原諒,我不接受那些無恥的同情
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我的兔子
相信它們的白
相信它們沒有悲傷的死亡
做不做詩人我都得吃飯,睡覺
被欺負就會叫
我不得不相信:哪怕做一個潑婦
也比那些虛偽的人強
-
◎詩人簡介
余秀華
一九七六年生,湖北鐘祥市石牌鎮橫店村村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造成腦癱,因此行動不便,高中畢業後賦閒在家。一九九八年開始寫詩,《詩刊》編輯劉年在她的博客上發現她的詩,驚豔她的詩中深刻的生命體驗,於二○一四年第九期刊發了她的詩,之後《詩刊》微信號又從中選發了幾首。農民,殘疾人,詩人,三種身分引爆了大眾對她的熱議,然而她卻對自己的出名感到意外,在博客中說自己的身分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余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農民余秀華的。」
-
美術設計: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4.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余秀華 #白 #意象
林一平評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追蹤福島核災】政府收保護傘 福島災民想當國際難民!!! (03/31/2016 TEIA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宋瑞文
作者前言:常常看到一些關心福島災民的側寫,雖然也不是沒有帶到政府補助要收起來的部分,但就很「一角」,好像他們沒有在搞社運自救的樣子,覺得焦急,所以寫下這篇。
「政府提高個人的消費稅,降低公司團體的法人稅,中止生活保護,擴大軍事費用,311後開徵的復興特別稅,個人部份繼續徵收,只有法人的部份提早廢止。」在2015年底〈不許切割核災災民〉的集會上,反貧困網絡代表宇都宮健兒說。
這是日本福島核災災民訴求救濟的全國性運動(原発事故被害者の救済を求める全国運動)的一次集會。由於日本政府將在2017年3月之前,陸續解除「居住限制區域」與「避難指示解除準備區域」(共5萬餘居民),要求先前避難的居民返回,相關慰問金也將在2018年3月前終止。他們希望政府不要無視避難居民意願,要求撤回取消避難補助的決定,並號召全國百萬人進行連署請願。
關於避難指示區域解除與否的問題,又或者,為何避難者會有輻射污染的顧慮,飯館村民救濟律師團團長長谷川健一說:「現在國家表示輻射汙染等級都是用空間劑量的西弗,這只是空氣中(當下的)劑量,但我們非常在意(累積在)土壤遭輻射汙染的狀況。據說政府已經在我家後面山林完成了除去輻射污染的工作。」
「結果我採集樣本去測(委託日本大學生物環境資源科學部糸長浩司教授研究室),一公斤居然有兩萬六千貝克,估計一平方公尺有130萬貝克,而日本放射線廢棄物的標準不過是8000貝克,應該要被嚴格管理才是。」
「除去輻射汙染後的地方還有2萬6000貝克,這是國家標準的三倍以上,這樣高污染的地方,國家居然要在2017年3月後解除避難要求。而且我們村里之後還要再次開放污染地之上的學校,像這樣的事情,我不持續發聲下去不行。」據他表示,儘管村內有不同立場的人,而且剛核災發生時也很溫順,但現在超過半數以上的6000人都很憤怒。(於福島核電提告團記者會)
長谷川健一所言並非特例,2016年1月,〈女性自身〉雜誌在福島中小學周邊隨機採取60個土壤樣本(指導單位為NPO法人市民環境研究所、現京都大學原子核工學専攻教務職員河野益近),8成都遠遠超過〈放射線物質管理區域〉所規定的每平方公尺4萬貝克,有的樣本甚至高到108萬貝克。島根大學臨床教授、醫師牛山元美受訪表示:「只看空間劑量來判斷安全與否,只考慮到外部(體外)被曝,無視放射性物質攝入體內,造成體內被曝的風險。」
關於避難區域的解除,另一項爭議便是輻射健康風險。目前福島縣篩檢出百名以上罹患甲狀腺癌的未成年人,日本政府並不認為跟核輻射有因果關係。福島縣縣民健康調査委員會的甲狀腺評價部會認為(2015年5月、中程摘要)「對於福島縣健康調查的結果,就我國能掌握的甲狀腺癌症統計相比,盛行率高出了2~3位數。至於如何解釋,是被曝或是過度診斷(未致命前即提早驗出)等原因所致,前者不無可能但傾向於後者。」
不過,公害問題記者MASANO ATSUKO,從2014年12月環境省「福島核災住民健康管理方面專家會議」紀錄裡發現,若要解釋為,因大規模檢查才導致檢出人數(罹患率)增加(即所謂「檢診效果」),就成年人的話是10~50倍(中程摘要第29頁),但在此前的數據,卻已高過這個數字,而且未成年人罹患甲狀腺癌的可能性遠低於成人(此病多於40歲後),差距更為拉大,更難以檢診效果解釋。此外,也還有各種反對官方解釋的意見。
在福島核電提告團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出否定輻射風險的說法,對此災民代表武藤類子說:「即便還不知道甲狀腺癌的原因是否為核災或其他,但保護孩子跟下一個世代是我們的義務,基於預防原則,我們還是應該要先避難。」在核災災民訴求救濟運動的文宣裡,則提供了烏克蘭代謝研究所長Mykola Tronko的研究,指出有相當比例的甲狀腺癌案例來自低劑量被曝。
Mykola Tronko也曾懷疑被曝者甲狀腺癌頻傳,是起因於檢診效果,但後來他認為並非如此;前世衛輻射與公共衛生顧問Keith Baverstock指出,當初對於車諾比小兒甲狀腺癌的成因若是沒有爭論,可以更快地對災民伸出援手。
據復興廳對避難區域幾個鄉鎮的居民調查,有五成左右不回去,三成左右表示無法判斷,要回去的比例最高不到兩成,因此核災災民訴求救濟運動強調:「政府不要無視居民意願。」據美聯社報導,一名在東京依賴避難補助租屋的福島災民 Megumi Okada,面對政府收傘的難關,無奈地說:「我知道身為日本人不可能成為國際難民,但我希望可以,畢竟這關於我們的生存。」
※ 本專欄大多數稿費來自weReport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的集資提案,新的一年還需要大家支持,未來才能繼續,有興趣捐款的讀者請至:http://we-report.org/proposal/9685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114251
♡
林一平評價 在 [情報] 交大資工- 林一平老師實驗室-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個人簡介======================= 林一平教授為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計算機工程學系博士, 現為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 ... <看更多>
林一平評價 在 林奇宏,該醒了 - 交通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看起來實在不像前者啦,聽起來真的有夠諷刺,還記得當年選校長的時候唯一的交大代表林一平教授因為回答了學校的主體是師長而- 交大,靠北,陽明交大. ... <看更多>
林一平評價 在 [補充]交大林一平教授... - 看板specialm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精華區有他的介紹 但是這位老師很可愛 不但學術方面超強
有人說他還會上逼跟學生筆戰 真的?? 是真的!!
轉貼一篇他在逼上與人對戰的文章^^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幹..怎麼這麼煩..), 看板: config_bbs
標 題: Re: 如此檢舉的作用 ?!
發信站: 中華大學 摩卡小築 (Sat Jun 12 22:33:43 2004)
轉信站: alwaybbs!ccnews.ncku!gem.nstdc.nthu!news.ee.nthu!newsfeed.nthu!ctu-peer
以下是一些教授本人的回文..
我看到肚子快笑翻。.
===================
不知您這位小市民如何稱呼(似乎是匿名信)
對交大資工如此厚愛,寫這麼長的信廣為散播給政府重要官員及民意代表,
古道熱腸,已不多見。您對交大資工提出這麼多批評指教,
尤其在文中提到本人姓名,令我受寵若驚。
您文中對交大資工的各項指導,系上會有專人回覆。
關於牽涉到我的部分,我以個人立場向您報告,
希望我的說法您能滿意。
關於指導教授部分,本人絕對不是〝無辜被掛名〞。
無名小站尚有其他教授指導。本人指導部分純粹以學術研究為主。
本人正為國家推廣電信服務,需要大規模的服務測試(Service Trial)平台。
無名小站現已超過十萬用戶,任何時刻皆有上萬人上站,是最佳的測試平台。
相簿的創意讓無名小站成為獨特的多媒體BBS,更引起國際學術界注意。
在電信領域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著名期刊IEEE Network亦對此感到興趣。
本人為該期刊的資深技術編輯(Senior Technical Editor),
將會安排刊登無名小站之實驗成果。
對我國在國際學術研究會有正面的宣傳效果。
免費開放50M空間給每一位民眾,除了社會服務外,
更是學術研究上檢驗Service Trial最重要的步驟。
我們所採用的技術難度非常高,將Storage的使用分散到多部不同的機器上,
卻又不能影響這些機器的運作。本技術採用Computation Complexity Theory,
Reliability Theory, Combinatory Theory,
Database Theory等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是具備深奧理論基礎的。
而讓參與Trial的民眾盡量使用50M空間,更是對系統作Stress Test的關鍵。
此項實驗完成後可完全驗證理論,亦將發表於世界一流學術期刊,
對交大資工提升學術地位有助益。
本人在此說明,若仍有疑問,歡迎和本人聯絡。
林一平 敬上
交通大學講座教授
ACM Fellow, IEEE Fellow
經濟部無線通訊指導委員(經濟部顧問)
工研院前瞻創新技術指導委員
資策會前瞻創新技術指導委員
交通部TRB指導委員
Advisor the Ardent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Trento, Italy
國科會電信國家型計畫無線網路召集人
-----------original message---------------------
親愛的委員先生,小市民有事陳情,懇請處理回覆:
濫用網路資源 教育當局坐視不管
教育經費年年少,還拿二十億預算拿來架自拍網站?
交通大學用納稅人的錢來架設援助交際網站,頻寬用光光
....omitted...
五 指導教授無辜被掛名
網站上居然還有指導教授列表
https://www.wretch.twbbs.org/etc/advisors.html
林一平教授與蔡錫鈞教授,兩位教授不知是否知道他們學生所架設的
網站除了提供一般BBS資訊之外,還被拿來做如此浪費頻寬的應用,
如果國內大學每一位學生都想要用學術網路架設如此規模的網站,要
如何兼顧公平性,又如何向每年辛苦繳稅卻又要花大錢買頻寬的納稅
人交代。
=========================================================
還有啊˙您這位小市民,
如果在公共場所害羞˙只敢匿名˙
私下和我溝通˙請報真名˙
和匿名對談˙好像自言自語˙
沒有快感˙
=========================================================
還有啊˙這位楚楚可憐的匿名小市民˙還仗義執言˙
鼎力幫助國內產業˙真令人佩服˙匿名信寫道:
--------
三 侵害大同公司財產
該網站居然寫了一個資料竊取程式,讓玩家可以把原本在大同
公司某社群網站的資料整個抓到X大的網站中,藉以拉攏玩家。
此舉嚴重侵害本公司的權益,管理當局如何能坐視?
--------
以上指控˙純屬誤會˙資工系會詳細回應˙
不知上文所指大同公司˙是否是我們熟知的大同公司˙
若是˙那這位匿名小市民˙想必是大同電鍋愛用者˙
大同資訊系統業務處我很熟悉˙
常有機會審查他們的政府標案˙
本人對於他們的技術優越一向佩服˙
該處主管(或者主管的老闆)應該是我當兵時˙
在陸軍通校晚我一屆˙接我教官位置的老朋友˙
您這位匿名小市民˙是否能請大同公司˙
直接和我聯絡˙資工學生˙若真有冒犯大同公司之處˙
我可代表學生˙向大同公司˙和我的老朋友鞠躬謝罪˙
==============================================================
這位匿名先生又匿名告御狀˙我不得已˙只好回覆˙
--------
這位匿名先生非和我打筆仗不可˙我只好奉陪˙不過我誠懇的呼籲您˙
為人應光明磊落˙何不亮出您的字號˙面對面討論˙只敢躲在黑暗處寫黑函˙
不會很難過嗎? 好吧˙我們開始討論˙
匿名先生說
茲論交大資工林一平教授回信中不合理論述
(1)學術網路原本就為了使用公平原則,規定不可傳輸大量資料,不可
放置商業及色情,林一平教授所提"大規模的服務測試"在根本上
就違反了此一原則。若真有如此需要,應予廠商合作取得經費,使用
學術網以外的網路,不應由納稅人負擔此費用
我說
您顯然對"大規模的服務測試"毫無概念˙在我們的大規模服務測試˙
參與人數眾多˙但絕無傳輸大量資料的問題˙
交大計中有全國最厲害的網路專家劉大川˙他控管資料傳輸的功力˙
世界一流˙您啥時聽過交大因無名塞車啊?
有空請到網站上仔細研讀劉大川大師Post 的交大網路分析˙增長點見識˙
免得講起話來˙荒腔走板˙貽笑方家˙
關於商業及色情的指控˙更是可笑˙我懶得回答˙讓資工系回覆˙
匿名先生又說
(2) 林一平教授所提IEEE Network雖是學術期刊,但其性質屬於"雜誌"性質
,負責介紹新奇好玩的東西給"非專業人士"( nonspecialist)(請參https://www.comsoc.or
g
/pubs/net/),幾乎是有投稿就會刊登,加上
林一平教授又兼任該雜誌所謂"資深技術編輯"....此等學術界人心知肚明
的遊戲規則,本人認為不適合當作成就陳述給各長官。
我說
您顯然對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毫無概念˙IEEE Network 的網頁˙
我有參與擬稿˙我們所指的nonspecialist係指通訊界的專家˙
但是對文章所敘述的研究領域不熟悉的人而言˙以您匿名先生的水準˙
在我們IEEE Network Editor 的眼光˙只稱得上是novice˙
距離nonspecialist 還差一段 (很抱歉˙我說了實話)˙
您對我擔任 "資深技術編輯" 的道德質疑˙我可以說您毀謗˙
難怪您只敢躲在黑暗處放冷箭˙不敢亮出字號˙
匿名先生再說
(3) 教授所提"Storage的使用分散到多部不同的機器上"等技術,已經發展
數十年,目前市面上的各商業販售作業系統都有支援,如無名小站使用的
LINUX系統,一般只要高中程度有讀過使用手冊幾乎都會架設,若要如
教授所提"深奧理論",目前大都是朝向容量更大的動態影片儲存作研究,
無名小站只存放靜態影像,純粹是在耗用網路頻寬。
我說:
我開始懷疑您是否有大學程度(您的老師真該打屁股)˙
分散式系統及資料儲存技術每年都在進步˙
您若認為技術已完全成熟˙不需再發展˙那就不只是太天真囉˙
您的說法更是前後矛盾˙我們就是怕違反學術網路使用公平原則,
規定不可傳輸大量資料˙所以才存放靜態影像˙嚴格遵守教育部規定˙
我們若如您所建議˙儲存動態影片˙
豈不真正落實您違反學術網路使用公平原則的說法˙
還有啊˙您好像自認懂理論的樣子˙您有沒有讀過 John Riordan 的
Combinatorial Identities一書啊˙唸過的話我們再來談˙
否則我是在對牛彈琴˙俏媚眼做給瞎子看˙
我發現和您這種低桿辯論˙實在浪費時間˙毫無樂趣˙
以後我不再回應您的伊眉兒˙我要多發時間指導學生˙
免得他們畢業後˙和您一樣˙不學無術˙只敢匿名放冷箭˙
那就砸了交大資工的金字招牌啦˙
林一平敬上
=================================
我忘了說明˙IEEE Network的 Acceptance Ratio低於20%˙
匿名先生若認為介紹新奇好玩的東西給"非專業人士"是件容易的事˙
何不投稿到IEEE Network˙讓大家開開眼界˙是否是幾乎是有投稿就會刊登˙
我感慨的想起王定和的警句˙
才俗德薄的人˙不是他個人不幸˙
而是哪家公司用了他˙哪家公司不幸˙
==================================
差點笑死..
聽說228手牽手活動, 他還在bbs上和學生戰了好幾天......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4.57.30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