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1998年,當時北一女校門外,發生一樁驚動社會的潑酸案。
患有精神疾病的何美能,向多位下課學生們潑灑硫酸,引起公憤。
該案纏訟8年,數度獲得無罪判決,最終判處六年有期徒刑定讞,但被她傷害多達20餘名同學,卻得經歷復原、整容、植皮等治療與漫長心理復健。
交大法研所教授林志潔認為,精神異常犯罪在世界各國一樣棘手,但透過 #殺鐵路警案,或許是全面檢討台灣精神異常抗辯的重要契機。
林志潔北一女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給有男孩的媽媽們,想奮力改變困境的爸爸們,還有面臨危機的所有「男孩們」。
昨天兒子在志祺七七的影片中看到我,趕緊拿來跟媽媽分享。我們也聊了對於youtuer的喜歡與不喜歡。
在這樣的年代,是危機也是轉機,我很開心兒子們在性別平權的觀念上,有很穩定的觀念與想法。期待所有性別的共同進化!
轉貼 林志潔教授精彩的導讀
#齊家治國的雙槳齊划
#男孩危機好書導讀如下
導讀者 : 林志潔
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科法學院社會正義講座
回顧46歲的人生經歷,我雖然在美國取得博士,也在許多校園讀書、短期訪學過(Duke, Harvard,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C Santa Cruz),但是影響我最深最遠的,其實是北一女中。我的性別意識與人生的理念,幾乎可以說是一女中的奠基。擘畫一女中教育和建立一女中學風的江學珠校長,把她對這一代女性的期許,都寫在校歌裡:唯我女校、寶島名高、莘莘學子、志氣凌霄、公誠勤毅、校訓孔昭、齊家治國、一肩雙挑。為國家盡至忠、為民族盡大孝,繼往開來、為我女界增光耀。
我在閱讀 <男孩危機> 這本書時,腦中一直不斷自動播放一女中校歌的旋律「齊家治國、一肩雙挑」。然後想著:在這個充滿未知的AI世代,國與家,都需要更多的肩膀,如果要教導當代的男孩這樣一肩雙挑的觀念,我們該怎麼著手呢?
在<男孩危機>這一本書中,作者指出了一個造成男孩危機的關鍵:過往的男性,可以依靠體力與勞動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自信,如果家庭是一艘船,過往男性與女性各划一邊,男性負責工作賺錢、女性則在內扮演輔助男性的持家責任。然而,全球化接著數位經濟與AI世代到來,許多男性因為產業外移、工作被機器取代,而喪失工作優勢。相反的,女性在過去數十年,受惠於女權運動的興起,不斷被灌輸可以去挑戰各種過往專屬男性的領域的想法,而事實上除了因為玻璃天花板的限制,女力崛起的成果確實斐然。因此,現代的男孩們所看到的家庭形象變成了:堅毅智慧的母親,左右開弓雙槳齊划,父親則侷限於一邊划船,甚至有時候連把這一邊划好都不見得做得到,因此,家庭的船隻是失衡的;更糟糕的是,社會文化和性別刻板印象不斷頌揚男性英雄主義,想像與現實的落差,讓男孩的成長充滿挫折和壓抑。
我一邊看一邊覺得,本書其實更適合由一位現代的父親來寫導讀和推薦序,因為作者所訴求的對象,其實更多在於男孩的父親們,簡直可說是一本當代父親生存指南,作者希望的是打造一個雙親都能雙槳齊划的家庭船。但既然出版社找了我,我就嘗試從性別與一個母親的觀點來分享一些看法。
以我自己成長的經驗,我不得不承認作者在書中的觀察有其道理。我是一個11歲男孩的母親,也是一位女性主義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有許多男性與女性的學生們,且我從20歲開始工作,在職場26年,在我奮力打破玻璃天花板、努力進行各種法治革新的同時,性別的敏感度,也使得我特別能感受得到我的男性同儕、我的男性學生和我自己的孩子,在時代中找到新定位的困難。
作者所說的「放大的女孩與縮小的男孩」,確實呈現在學校教育中。我還記得數年前,有一次交大科法所甄試,錄取12位學生,大家並沒有特別注意性別問題,最後結果出來,12位連同備取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女同學,當下本所差點改名為「交大女子科技法律研究所」。
男子氣概的英雄觀,讓男性們在成長中,對分享和求助是怯步的,男性容易假裝有自信但內裡十分不安,最後導致極端的情緒,或者爆發憤怒、或者抑鬱寡歡。如作者說分析的,社會以英雄傳說來收買男性的體力和健康,讓男性被綑綁於形象中,難以脫身,最後影響身心健康、並且喪失對他人甚至對自己同理的能力。這樣的結果是男性容易因為衝動而抑鬱而鑄成大錯,無法挽回。作者觀察美國的多起槍擊案例,更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美國近十年來發生多次重大校園槍擊案件,死傷無數,而所有行為人,清一色,是男性學生或年輕男性。許多關於男性與暴力問題的統計數據https://promundoglobal.org/wp-content/uploads/2018/06/Masculinity-Today-Mens_Report.pdf,也呼應作者的觀察。
我所尊敬的女性主義政治學者Iris Young指出,當所謂「好的、成功的男性」被定位為「有能的保護者」時,女性也被套到刻板印象的位置 ─ 所謂好的、成功的女性,就是擁有一個保護她的男性,並對其忠貞和順從;反之,一個不好的、失敗的女性,或是欠缺保護她的男性,或是認為自己不需要保護而主張要「作自己。」https://www.signs.rutgers.edu/content/Young,%20Logic%20of%20Masculinist%20Protection.pdf
不論是<男孩危機> 的作者,或者 Iris Young的論述,他們都認為:生而為人的身心安頓 (well-being),其實需要的是國家、社會與家庭的支持與培力,而非割裂式的區分強者和弱者、保護者與被保護者。
受創者傷害他人,唯有自己痊癒才能治癒他人。男孩危機的挽救,當從男孩的教育與成年男性的治癒著手。在性別的視角下,男性也是性別刻板印象下的受害者,任何對於性別的培力 ( empowerment) ,都應該給予支持。對於男孩,教會他學習聆聽,不因為男孩身為男性而被貶抑 ; 對於看著父執輩只划一邊的槳,卻眼見同儕和配偶雙槳齊划的成年男性,則要給予鼓勵與引導,讚美他們忠於自我的工作和生活,一步一步協助這些心裡住著無所適從、危機男孩的男人,拿起另一邊的槳。
我很幸運,我的11歲的男孩(小名包包),是一個暖男,我這一輩子受到別人的鼓舞和安慰最多的,來自我的包包。他幾乎不存在任何性別的刻板,最欣賞的是一個班上想要從軍的女孩。在這個充滿未知的年代,教養兒女是身為父母十分困難的學習歷程,因為我們不像我們的上一輩,可以想當然爾、單純地做些「我是為你好」的指令。但可以確定的是,包包性格裡的溫暖和開闊,定與他從小看多了雙槳齊划的父母與叔伯阿姨們有關。我期待他能順利度過男孩危機,長成一個有自信、樂在自己的生活、並對社會有貢獻的男人。
所有的經驗都是學習而來,何況當女性爭取權利時,我們也曾得到許多男性的支持和協力,所以,女性在男孩危機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我們不能協助文化轉變,幫忙男性在這個時代度過危機,同在家庭與社會的船上,最終受害的依然是我們的社會和我們自己。作者在書中提出很多教育和文化轉換的方法,以學校、家庭、飲食、活動、情緒等各種調整,希望治癒受傷的男人、教育有危機的男孩,我自己看了很有啟發。因為深刻的理解、尊重個體的發展和差異、分享和指導他人雙槳齊划的經驗,將男性從英雄傳說中解放出來,同時打破女性的刻板印象,可謂是一種助人亦能助己的實踐。我樂意為之,但願你也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512
林志潔北一女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丘成桐中學數學獎 #北一女中
今年金牌獎得主是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三年級的林芮吟,指導老師為楊宗穎,林芮吟從兩年前開始研究著色問題,她說,國中的時候看課外書看到著色問題,上高中以後覺得很好奇,所以請老師給她資料學習。
林芮吟談起研究,不見任何枯燥乏味,反而神采飛揚,她說,研究的過程中,遇到許多挫折,還有許多闖不過的瓶頸,當解開謎題的瞬間,真的相當有成就感;研究這兩個字聽起來可能有點乏味,可是其中的樂趣必須親身體驗才會知道,希望以後繼續抱持對數學的熱忱,投入相關研究工作。
臺大數學系教授張鎮華說,四色列表著色來自地圖著色時,相鄰兩國不能同色,最少用幾個顏色即可完成的研究,之後地圖問題轉變為平面圖,延伸出列表著色概念,目前五色列表著色已被證明,四色列表仍是數學界難解的研究,林芮吟研究結果指出,如果平面圖不包含相鄰的三角形、相鄰的四邊形與k-star-sun,則平面圖為可四元列表著色,這對於四色列著色研究,是很有突破性的成果。
另外,銀牌獎得主為台南一中學生高旭宏和建國中學學生吳尚昱;佳作還北大高中學生林冠璋獲得;入選獎則有台南一中學生張志挺、武陵高中學生黃勝琨、新竹女中學生林宜潔和花蓮高中學生林文楊。
林志潔北一女 在 【人文講堂】20210327 - 像女王一樣思考在生活中實踐性別 的推薦與評價
3分鐘短版 https://youtu.be/yBJaqHBPb9E 林志潔 為美國杜克大學法學碩士、博士,曾任律師,並擔任全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委員、中央廉政委員、法務部 ... ... <看更多>
林志潔北一女 在 爸爸不知道從哪找到我北一女擔任班聯會主席(學生會會長... 的推薦與評價
爸爸不知道從哪找到我北一女擔任班聯會主席(學生會會長)時拍的照片,無修圖高中綠制服大頭 ... 恰北北女王又不是一天練成的! ... 林志潔LIN Chih-Chieh - Carol Li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