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hi Ho Sir,
有見你既高考通識同世史都有咁好既成績,而兩科既技巧又大同小異,甚至可以話係同出一徹,好想請教有冇辦法可以將兩者技巧貫通,好讓眾世史學生在通識科表現較好,又或讓考生將通識答題技巧套用在世史科呢?謝謝你一直用心解答考生問題及分享資源 唔該哂
答:
Halo,係答你問題之前,我需要先止聲明一樣嘢,就係我考完高考之後其實已經無再接觸過通識呢科,而且我都未睇過DSE通識嘅卷,所以課程內容同答法我唔肯定有冇變到。係呢個情況底下,我基本上只係從讀書同寫論述題嘅角度出發去答同學題目。
其實係世史同通識呢2科都有要求寫論述題嘅科目黎講,基本上係會有共同點。因為其實你只要真係識寫論述題,清楚思路應該點樣去諗,架構、組織應該點樣去做,其實就唔難拎高分。甚至乎,係考試制度裡面根本唔要求同學做得好,只係要求同學做到基本要求,所以同學真係做好基本功,唔好犯太大錯失已經可以拎到高分。
以下,我將歸納幾點通識科同歷史科寫論述題心得嘅共通點俾同學參考下啦
1. 清楚答題要求
無論係通識科或者歷史科都好,其實都會有唔少同學係問非所答或者答錯方向。基本上,同學第一樣係需要攪清楚題目要求你作答D咩嘢。係過往AL時代,由於當時無咩教材可以參考,所以我好勤力去睇考評局歷屆試題嘅題目、評分參考、考生表現,嘗試去摸索同掌握題目要求答D咩,然後再自己去歸納出唔同嘅題型要求。為左更加清楚同有系統去掌握題型,我當時甚至乎將AL歷史科嘅歷屆試題同考生表現幾乎打左一次入電腦,然後再自己重整。雖然呢個步驟好繁複、好晒時間,但對於認清題型同作答要求真係有好用。
當然,呢個係一個好艱辛嘅過程,但係如果你想要成為最小撮嘅精英嘅話,你就需要運用非典型嘅方法,如果同學只係做緊一個普通學生做嘅嘢(即係純溫書、唔操唔諗),咁你嘅成績都只會係一般學生嘅成績。
如果今年應考嘅同學嘅話,我就唔會建議同學睇晒咁多年AL、CE同DSE嘅歷屆試題,但我相信起碼現時DSE個4份試題同學都必須要掌握到答題要求,呢個已經係最基本條件。
2. 清楚自己寫緊咩嘢
呢個真係好唔係講笑,係DSE裡面真係有好多同學唔知自己寫緊咩嘢,內文亂七八糟。當同學自己都睇唔明自己寫咩嘅時候,斷估你都唔會認為Marker可以睇得明你寫緊咩啦。要清楚自己寫緊咩,同學首先要掌握到論點係咩嘢,至於呢個工序,由於我過往由中六開始已經係自己打筆記俾自己溫,所以我會將每個課題有D咩要溫、論點係咩呢D內容都會打得一清二楚。只要同學係真係習慣自己整合筆記,同學對於論點掌握嘅清晰度都會大大提高,咁當同學要係Essay嘅時候,自自然然會清楚好多,唔會亂七八糟。
除此之外,由於我本身自己係一個不折不扣嘅格律派,即係我每篇論述題因應唔同嘅題型而固定左架構,至於引言、段落、總結等等嘅組織都好有系統,變相就算我D字好潦,但係都表達清晰,無礙拎高分。
基本上,只要做到以上2點(清楚題目要求、清楚自己寫緊D咩)其實已經做到拎高分嘅基本條件,但係好多同學連最簡單呢2點都做唔到,咁更加遑論要拎高分。
3. 時間控制得好
做到以上2點之後,就要講求考試時候嘅發揮。最影響考試發揮嘅係時間方面嘅運用,因為好多同學並無真係計算好每一條分題應該用嘅時間,或者無嚴格遵從到時間運用嘅安排。結果,唔少同學係做唔晒份卷,或者因為一條分條用多左時間而令到其他分題唔能夠做得好,最終因此而失分。
呢個亦都係現時好多年青人嘅時間觀有關,好多同學都習慣遲到、無時間觀念,但係考試係有時限,如果同學連基本時間運用都做唔好,咁樣點可以確保將自己嘅能力穩定發揮出黎呢?同學應該真係要用電子錶計算及限制自己每一條題目嘅時間運用,絕對唔可以因為某一題目而影響其他題目嘅發揮。
總括而言,我上述講嘅頭2點係同學要高分嘅要求,至於第3點目的就在於穩定同學係考試時候嘅發揮。當然,答題技巧都係重點,但由於答題技巧我只會教授補習班嘅同學,所以係呢到我亦都不便多講啦。
如果同學想參考多D通識資源嘅話,亦都可以瀏覽我Blog嘅通識專區,但係由於全部都係我高考時候嘅劣作,所以同學自行睇下有冇用啦。
http://cyruzho.mysinablog.com/index.ph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集「語文陶話廊」,陶傑請來盧安迪分享他的新詞「臨江仙.過梵高耳」,解釋他如何以新材料入舊格律,透過中國文學的想像,重新解讀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的獨特畫風。 延伸專題: 【梵高與高更,其實不如想像中孤僻?】 https://bit.ly/31cZc0N 【梵高「星夜」的靈感源自葛飾北齋?】 http...
格律派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集「語文陶話廊」,陶傑請來盧安迪分享他的新詞「臨江仙.過梵高耳」,解釋他如何以新材料入舊格律,透過中國文學的想像,重新解讀後印象派大師梵高的獨特畫風。
延伸專題:
【梵高與高更,其實不如想像中孤僻?】
https://bit.ly/31cZc0N
【梵高「星夜」的靈感源自葛飾北齋?】
https://bit.ly/3ciMdBb
【伍常:下一個梵高?Matthew Wong 的天價之迷】
https://bit.ly/3tVxulH
【語文陶話廊:郁達夫「多情」的真義】
https://bit.ly/31blBvB
【語文陶話廊:袁世凱之子大膽諫父】
https://bit.ly/3lvX0e7
【佑王歌到國歌:詠彭定康 曾蔭權】
https://bit.ly/2OVqhTQ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