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視訊帶身體課
這裡個小時融合了瑜伽、動物身體、重訓、靜心
是我自己的夢幻組合
可以慢慢地感受身體,又可以像動物一樣玩,還可以練個屁屁,最後又回到與自己的心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
讓我們一起,在此刻接受這就是我的身體現在的樣子
也不批判想要改變想變美想要性感的自己
兩個看似相反的矛盾,當它們巧妙的交會,碰!
答案就在這裡
-
不管你花了一秒、一個月、還是十年、二十年
也都沒有浪費,因為那些所有的過程都讓你了解
瞭解你自己,也同理其他人。
你絕對不相信,我是一個將近二十年都為自己身體所苦惱的人,國中畢業只有145公分,吃過各種轉骨藥,只有有任何偏方名醫媽媽就會帶我去,土龍粉什麼都吃,但沒有長高只有往橫長。
從十八歲開始看著身邊的人都越來越像女人,就覺得自己怎麼不夠瘦、沒有胸部,不夠女人味。
我試過很多種減肥方式,低碳飲食、防彈飲食、Nuskin代餐、飯水分離、不吃澱粉,大概除了沒有吃瀉藥或催吐。
你可能會覺得,怎麼可能,你ㄧ直都瘦瘦的呀。這就是最弔詭的地方,我自己不喜看見的地方,我麼會讓其他人看見。
我是ㄧ名表演者,我的母親是一名導演。你說,不要在意身材,但是站在舞台上的人,她就是需要她的身體是準備好的樣子。
或者,就是需要事導演要的樣子。
「你不要再吃了」「你竟然把飯吃完了」「你的腰好圓喔」「水桶腰」「你的手臂好像火腿」「虎背熊腰」「肩膀好寬好厚」
也曾被美國導演直接說,你需要減肥,變胖就是不專業、不節制的演員」
這是我成長過程裡揮之不去的聲音,沒有人是故意的,但是我的心卻一直記住。但我從來沒有問,我什麼時候會變胖?我為什麼胖了?什麼時候的我又瘦了。
不管我的身體是什麼樣子,我的自卑與對身體的厭惡都仍然存在。
我討厭看到鏡子裡赤裸的自己。我罵她、嫌棄她。
然後再嫌棄膚淺的自己,怎麼可以在意外表,內在才重要。
我希望愛我的人愛全部的我,不管我高矮胖瘦,陽光還是孤僻。
但我卻對我自己的愛有所要求,唯有她達到標準我才會愛她
一路上不斷地鞭策,當然這些也會是禮物,但最終的一關,還是愛。
我可能會再一次忘了愛她,又有點自卑。我的身體還是回變大、變小與變老。我希望這一刻的我自己,會穿越時空告訴那個時刻的我
「我愛你~你很美喔!全部都很美!一直都是」
-
重點來了
我其實是想問大家,想許願什麼課程或分享
我覺得我準備好了,可以變魔法了。
『課程』
自由舞蹈,
靜坐慢行
野獸派動物身體
「我的辣自己加」感覺內在性感舞蹈引導(女性)
身體內在覺察放鬆冥想,
瑜伽課
或是像今天一樣全都包
『分享』
心靈類別(阿卡西紀錄、家族系統排列、內觀修行、靈境追尋、身體自我療癒、信仰、葛印卡內觀、ㄧ行禪師梅村、清邁內觀朗本寺、尼泊爾藏傳佛教科盤寺、Psych-k潛意識平衡)
身體類別(從小學習擊鼓、武術;也在國高中學習體操、舞蹈、神聖舞蹈;接觸皮拉提斯、亞歷山大技巧、瑜伽,以及Grotowski表演系統的身體訓練;也曾攀岩、潛水、溯溪、爬山,我都不是這些面專業的,但是我走過,我可以談身體)
表演類別(義大利Grotwoski劇團、優人神鼓訓練、表演者溯源、劇場是什麼、聲音與歌是什麼),
山野類別(撿拾碎光工作室:追蹤、潛行、深入部落家屋山林、與夥伴小八),
女性探索(與母親的關係、愛情/吸引/關係/開放式關係、性障礙與性愉悅、陰暗面與孤獨),
看小ㄈ表演(唱歌或跳舞)
我也會繼續開設一起來運動
歡迎下次一起來
#嗨未來小ㄈ
#這是2021年的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出張嘴,環島去: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介紹 訪問:郭宏徹 理事長 內容簡介: 《尋味台灣》全新封面版 攤開未知的美食旅行地圖, 走訪在地人氣店家、古早味百年老店, 品嚐現撈活跳海鮮、新派川菜、 道地山東菜、北方麵食、原住...
梅村 師 團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出張嘴,環島去: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介紹
訪問:郭宏徹 理事長
內容簡介:
《尋味台灣》全新封面版
攤開未知的美食旅行地圖,
走訪在地人氣店家、古早味百年老店,
品嚐現撈活跳海鮮、新派川菜、
道地山東菜、北方麵食、原住民美食,
滿足你最挑剔的味蕾!
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咀嚼一個地方、一位廚師、一道料理;經過無數時光積累、淬鍊的文化內涵及故事,而台灣各地盤根交錯的飲食文化,風格自成一格,而且無可取代,其中除了傳承已久的老手藝,發掘百年老店在堅守傳統之外,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意口味,為台灣飲食文化注入新生命,讓人們以舌尖,留下感動的記憶。
跟著本書,從正餐到宵夜、從飲料點心到伴手禮,外酥脆、內如麻糬的「黑皮酥皮肉圓」、原為市場魚鋪的「金山陳記」、嘉義耆老都比讚的「金牌川菜」、忠於現撈原味的「小張龜山島」、石門百魚宴的「王朝活魚」、明華路必吃的海鮮熱炒「阿志」、施家班傳承三代的「玄饌宴」。有古早味老店、北方麵食館子、川菜港點、海鮮熱炒、茶飲點心、特色主題餐廳到涮嘴零食,每一間餐廳、每一道料理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放心出發,來一趟難忘的美食之旅吧!
滿足身為美食旅人的你
【酸湯魚】魚肉軟而又有彈性,湯料酸爽卻又辣勁十足,饕客們一邊辣得噴淚、一邊讚嘆好吃,筷子停不下來。
【雞瓟臭豆腐】聞起來噴香又麻又辣,但嚐起來,辣是引子、麻是推手與臭豆腐的微臭,三股味道你推我拉,卻又圓渾柔和、勁道充沛。
【鯖魚小米吉拿富】吉拿富以小米為內餡包入豬肉,內裹一層假酸漿葉,外裹月桃葉,水煮後淡淡的月桃花香沁入小米飯中,入口滋味令人食指大動。
【香蕉魚捲】口感酥脆的外衣,散發著「千張」的豆香,咬開瞬間,濃郁的香蕉風味與鮮嫩的魚柳,味道豐甜而高雅。
【伊娜谷雙臘香米飯】特製的「四丁」搭配上香糯米,聞起來肉香豐滿、甘鹹下飯;細細咀嚼中,味道層巒疊嶂、鹹辣醲稠,令饕客們回味再三。
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
小南鄭記台南碗粿:「每一天,我都在還原曾祖父來台北打拼時,那碗粿的味道;碗粿的手藝到我第四代,都是一樣,就連最麻煩的磨米漿,還是遵從傳承下來的老方法,從選米、泡米、磨米及調和米漿,然後做成碗粿。」
梅村日本料理:「我們前面這棟大樓,以前是台灣第一家有電梯的大型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前面這條衡陽路,在日本時代叫榮町通,是台灣最繁華的一條路,以前兩邊整排都是布商,好熱鬧啊。」
圓環龍凰號:「八十年來,建成圓環一直是外地人來台北打拼的第二個原鄉,即使圓環已經拆掉,但是我們的味道、我們的裝潢,還是希望讓外地遊子有家鄉的感覺。」
面鮮到:「手工桿出來的皮跟機器味道完全不同,我六十多歲了也是每天揉麵團,小時候拿的擀麵棍不是木棍,是一根牛肋骨!牛胸肉做牛肉麵後剩下來的骨頭。那時學上三年六個月才算是出師,每個動作都紮實,都是學問。」
金山陳記美食鋪:「六十年前的金山,其實只有這一條金包里老街,一大早,爺爺就要搬魚貨來搶位置。大家都把各種貨物往地上堆,這就是金山的菜市場,不像現在還有屋頂有攤位,也沒有現在的大馬路。」
作者簡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成立於1992年6月22日,二十五年來致力產業交流以及舉辦參訪學習活動、建構政策與產業對話的平台,同時積極投入台灣美食的國際行銷工作,帶動觀光、促進商機。協會美食交流的足跡在交通部觀光局等政府單位的帶領下行遍全球,更多次前往歐洲、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大陸、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美食外交,提升台灣美食國際能見度,已成為台灣美食餐飲產業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社團之一。
作者粉絲頁: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梅村 師 團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杏壇芬芳獎新北9人入列 愛與陪伴改變孩子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9日電)109年「杏壇芬芳獎」今天頒獎,表彰具有熱忱與貢獻的教育工作者。新北市共9名教育人員獲獎,有的致力閱讀教育翻轉教育,有的長期陪伴偏鄉孩子,或協助弱勢學生找到自信心。
教育部9日在南投中興新村舉行109年杏壇芬芳獎頒獎,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頒發獎座與獎狀,鼓勵富有教育大愛和熱忱的得獎者,盼望持續提升教育環境,讓學子快樂學習。
新北市獲得杏壇芬芳獎的得獎者為,瑞芳高工主任廖建春、新北高工主任陳錫齡、達觀國中小主任吳自輝、鷺江國中老師謝佳真、深坑國小組長陳淑珒、頂埔國小組長林英珠、澳底國小校長李延昌、丹鳳國小老師黃金宏、淡水國小校長吳惠花。
吳惠花在擔任石門區老梅國小校長時,就積極推動偏鄉學童創作繪本,希望透過閱讀教學與視覺藝術課程,啟發偏鄉孩子老梅村落孩子學習的春天,翻轉社區新生命。
吳惠花表示,當時她帶著老師、學生走出自己的教室,看到更多不同的風景,認識在地的文化,了解老梅的特色,真實理解石門的情感。一步一腳印的艱辛歷程,沒有任何捷徑。
丹鳳國小老師黃金宏具有法學素養,他擔任補校代理主任時,曾協助來自巴基斯坦的夫妻學生,在工頭「落跑」下,協助爭取勞工權益。也曾協助不同膚色、宗教、語言的非洲學生,融入台灣的生活。營造友善的教育環境。
黃金宏說,當老師的快樂在於幫助學生找到人生的意義,活出生命的價值,使所有學生有最大機會實現自我。
澳底國小校長李延昌是在新北市瑞芳猴洞礦區長大的孩子,因為回到母校瑞芳國小「當了老師才愛上當老師」。他以自身的感受實踐教育的愛,深信長時間的陪伴才有機會讓孩子產生願意改變的動力。
深坑國小組長陳淑珒曾經罹癌,仍堅守崗位長期扶植學校的國樂團,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頂埔國小組長林英珠來自藍眼淚的故鄉馬祖,她推動多元學習,累計家庭訪問過上百個家庭,堅信一份愛可以牽引更多的愛。1090709
梅村 師 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出張嘴,環島去: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介紹
訪問:郭宏徹 理事長
內容簡介:
《尋味台灣》全新封面版
攤開未知的美食旅行地圖,
走訪在地人氣店家、古早味百年老店,
品嚐現撈活跳海鮮、新派川菜、
道地山東菜、北方麵食、原住民美食,
滿足你最挑剔的味蕾!
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咀嚼一個地方、一位廚師、一道料理;經過無數時光積累、淬鍊的文化內涵及故事,而台灣各地盤根交錯的飲食文化,風格自成一格,而且無可取代,其中除了傳承已久的老手藝,發掘百年老店在堅守傳統之外,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意口味,為台灣飲食文化注入新生命,讓人們以舌尖,留下感動的記憶。
跟著本書,從正餐到宵夜、從飲料點心到伴手禮,外酥脆、內如麻糬的「黑皮酥皮肉圓」、原為市場魚鋪的「金山陳記」、嘉義耆老都比讚的「金牌川菜」、忠於現撈原味的「小張龜山島」、石門百魚宴的「王朝活魚」、明華路必吃的海鮮熱炒「阿志」、施家班傳承三代的「玄饌宴」。有古早味老店、北方麵食館子、川菜港點、海鮮熱炒、茶飲點心、特色主題餐廳到涮嘴零食,每一間餐廳、每一道料理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放心出發,來一趟難忘的美食之旅吧!
滿足身為美食旅人的你
【酸湯魚】魚肉軟而又有彈性,湯料酸爽卻又辣勁十足,饕客們一邊辣得噴淚、一邊讚嘆好吃,筷子停不下來。
【雞瓟臭豆腐】聞起來噴香又麻又辣,但嚐起來,辣是引子、麻是推手與臭豆腐的微臭,三股味道你推我拉,卻又圓渾柔和、勁道充沛。
【鯖魚小米吉拿富】吉拿富以小米為內餡包入豬肉,內裹一層假酸漿葉,外裹月桃葉,水煮後淡淡的月桃花香沁入小米飯中,入口滋味令人食指大動。
【香蕉魚捲】口感酥脆的外衣,散發著「千張」的豆香,咬開瞬間,濃郁的香蕉風味與鮮嫩的魚柳,味道豐甜而高雅。
【伊娜谷雙臘香米飯】特製的「四丁」搭配上香糯米,聞起來肉香豐滿、甘鹹下飯;細細咀嚼中,味道層巒疊嶂、鹹辣醲稠,令饕客們回味再三。
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
小南鄭記台南碗粿:「每一天,我都在還原曾祖父來台北打拼時,那碗粿的味道;碗粿的手藝到我第四代,都是一樣,就連最麻煩的磨米漿,還是遵從傳承下來的老方法,從選米、泡米、磨米及調和米漿,然後做成碗粿。」
梅村日本料理:「我們前面這棟大樓,以前是台灣第一家有電梯的大型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前面這條衡陽路,在日本時代叫榮町通,是台灣最繁華的一條路,以前兩邊整排都是布商,好熱鬧啊。」
圓環龍凰號:「八十年來,建成圓環一直是外地人來台北打拼的第二個原鄉,即使圓環已經拆掉,但是我們的味道、我們的裝潢,還是希望讓外地遊子有家鄉的感覺。」
面鮮到:「手工桿出來的皮跟機器味道完全不同,我六十多歲了也是每天揉麵團,小時候拿的擀麵棍不是木棍,是一根牛肋骨!牛胸肉做牛肉麵後剩下來的骨頭。那時學上三年六個月才算是出師,每個動作都紮實,都是學問。」
金山陳記美食鋪:「六十年前的金山,其實只有這一條金包里老街,一大早,爺爺就要搬魚貨來搶位置。大家都把各種貨物往地上堆,這就是金山的菜市場,不像現在還有屋頂有攤位,也沒有現在的大馬路。」
作者簡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成立於1992年6月22日,二十五年來致力產業交流以及舉辦參訪學習活動、建構政策與產業對話的平台,同時積極投入台灣美食的國際行銷工作,帶動觀光、促進商機。協會美食交流的足跡在交通部觀光局等政府單位的帶領下行遍全球,更多次前往歐洲、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大陸、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美食外交,提升台灣美食國際能見度,已成為台灣美食餐飲產業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社團之一。
作者粉絲頁: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梅村 師 團 在 James Hong Official 項明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Zen master Thich Nhat Hanh and Plum Village sangha sing the beautiful Sanskrit song during the Mindfulness Retreat 2010 Hong Kong. The lyrics is simple, "Namo Avalokitesvara"
天賴之聲, 一行禪師香港喜悅之旅2010, 潤澤心靈 -- 覺醒禪修日, 2010年11月13日於香港大埔教育學院舉行。這是一行襌師開講之前, 梅村的僧團, 用美妙的和音, 喚醒古老神聖的梵文, 唱詠出天堂的歌曲, 為你充電。
歌詞很簡單: Namo Avalokitesvara (梵文: 南無觀世音菩薩)
梅村 師 團 在 一行襌師正念音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法國 梅村 ·紀念一行禪師圓寂法會-觀音聖號Namo'valokiteshvaraya · 宮崎駿水晶音樂放鬆身心輕音樂~ 適合放鬆療癒舒眠減壓看書給寶寶聆聽CRYSTAL MUSIC RELAX ... ... <看更多>
梅村 師 團 在 一行禪師梅村正念台灣共修團| #一行禪師跟你說|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更感謝一行彈師的教導,以前曾聽過他的開示,但未有深刻體會,但藉着這次有機會 ... 我呼籲所有不同宗教的朋友們,所有梅村『相即』共修團的成員(OI ),以及所有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