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8成的中風都是「梗塞性中風」,是血栓堵塞造成的,根據中風治療指引,症狀發生之後經評估要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林士閔科長表示,勤務上常遇到民眾對於中風徵兆警覺性不夠,誤以為是疲勞導致手腳痠麻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或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誤信民俗療法,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這些都是錯誤迷思,呼籲民眾不要誤信偏方,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及送醫時間。
同時也有5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內新冠疫苗接種已超過九百萬人次,但不良事件通報也高達四千件以上,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顯示,特殊不良事件以腦中風136件最多、急性心肌梗塞59例,眼中風也有六例,不過醫師說是否與疫苗相關仍需進一步判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
梗塞性中風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明日投票,若排隊人潮較多,請大家多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不要逞強。開票時候也不要太過激動,身體不勢趕快就醫。 >>
「原本都好好的,但突然左手左腳沒力癱軟在地,想講話卻講不出來」。日前一名66歲的陳伯伯參加選舉造勢活動,現場氣氛熱絡時突然倒下,被身旁親友緊急送往恩主公醫院後,立即啟動院內腦中風處置流程。由神經內科朱海瑞醫師在病人到院1小時內,即給予血栓溶解劑,並緊急安排新式微創導管動脈取栓手術,術中成功將血栓取出,開通阻塞的血管,恢復腦部血液灌流。術後,陳伯伯手腳力氣恢復,也能正常講話,2天後已可下床走路。
高血壓、心律不整未控制 血管堵塞造成腦中風
朱海瑞醫師表示,在新聞上常看到選舉時,許多民眾情緒相當高昂激動,實際上情緒激動、生氣通常不是造成腦中風的主因,中風一般非單一因素造成,年齡、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律不整等慢性疾病,沒被發現或是未規律控制才是腦中風的主因,在中風發作前,通常腦血管早已日經月累逐漸硬化狹窄,直到臨界點最後的某一天,血管完全堵塞住或是破裂出血造成腦中風。因此民眾預防腦中風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定期量測血壓、接受健康檢查,若查出慢性疾病,需配合醫師指示好好控制。
另一方面,腦中風常常是突然發生的,常見症狀是突發性的單側一手一腳無力麻痹、口齒不清、臉歪嘴斜等等。若屬腦中風好發高危險族群,應隨時注意是否有疑似中風症狀,以立即送醫尋求適當的治療。可謹記腦中風四字訣「臨微不亂」:
1. 「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
2. 「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3. 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
4. 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
預防勝於治療 謹記腦中風辨識四字口訣
在治療方面,急性梗塞性中風近年來,有一新式微創導管動脈取栓手術,部分適合病人在腿上入針將專用抽吸管或支架放入腦中血管堵塞處,嘗試將血栓移出體外,以恢復正常腦部血流,挽救受損傷的腦部。取栓手術傷口,僅比抽血針孔大一些,手術本身相關的併發症低安全性高,可提升腦中風後大幅恢復的機會。恩主公醫院院長吳志雄表示,醫院引進多功能管攝影設備發展動脈取栓手術,將中風患者黃金治療時間3小時延長至6小時,希望提供地區民眾更完善的醫療資源,進而提升治療效率。
「預防勝於治療」,朱海瑞醫師提醒,平常還是需要多多關心自己和家中長輩的身體狀況,並謹記腦中風辨識四字口訣,若疑似中風發作迅速就醫,才是遠離腦中風最好的方法。
梗塞性中風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起腦中風失能後的照顧花費...
這54萬先做好預防還是很重要的!
但為什麼這麼貴?
看看這些花費項目就能明白
動脈瘤治療分為手術鉗夾或血管內拴塞兩種,手術及拴塞治療風險差異不大
主要是治療過程若動脈瘤破裂或再破裂,而無法及時控制便會有嚴重如死亡、植物人或殘障之併發症。
手術鉗夾也是唯一能將動脈瘤永久摒除在正常腦循環之方式
具有完全阻塞率高、復發率低及血拴中風率低的優點。對未破裂之動脈瘤,術後病患一周即可出院。
於是王小姐決定動脈瘤手術鉗夾治療,但這項手術必須要先自付28萬元...
想看更多:撞騎士致骨折遭求償千萬 包偉銘兒子:經濟上有壓力
http://bit.ly/32EoenX
#自費 #急性腦出血 #動脈瘤手術 #梗塞性中風 #手術鉗夾治療 #血管內拴塞 #水腦症 #引流手術 #醫療險 #實支實付
梗塞性中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內新冠疫苗接種已超過九百萬人次,但不良事件通報也高達四千件以上,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顯示,特殊不良事件以腦中風136件最多、急性心肌梗塞59例,眼中風也有六例,不過醫師說是否與疫苗相關仍需進一步判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13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5JvKmhksdw/hqdefault.jpg)
梗塞性中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內新冠疫苗接種已超過九百萬人次,但不良事件通報也高達四千件以上,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顯示,特殊不良事件以腦中風136件最多、急性心肌梗塞59例,眼中風也有六例,不過醫師說是否與疫苗相關仍需進一步判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13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g_HoJvW8BE/hqdefault.jpg)
梗塞性中風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高端 #猝死 #真相 #心肌梗塞 #騙局
(6/29更新)目灣法醫已完成檢驗44名接種新冠疫苗後過世案例,死因包含吸入食物窒息、頸椎骨折、慢性病、顱內出血、吸入性肺炎等,目前判定皆與疫苗無關,鴿會持續追蹤最新狀況。
1. 腺病毒載體疫苗有數十萬分之一的機會造成血栓,數百萬分之一的機會致死,這是確定的,請參考VITT影片。但發生血栓的時間點至少3天後,與近期打完疫苗數小時至三天內猝死的事件不符,此影片探討的主要為三天內猝死的部分。
2. 關於背景值的前後比較,請參考下方Vincent留言串,高手雲集,彌補我思慮不夠細密的地方,但也可惜目前台灣無法找到這麼細部的資料,因此只能先參考國外。如果參考國外的數據,民眾施打疫苗前後的猝死率並沒有明顯上升的證據,這點倒沒有疑問。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https://ppt.cc/fNJ2px
#新冠疫苗 #AZ #莫德納 #輝瑞BNT #嬌生 #國產疫苗 #高端
#慢性病 #心肌梗塞 #中風 #背景值 #老人 #老年人 #新冠肺炎
#COVID19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3ucQJNTNT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