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
.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rthrokinematics、osteokinematics、concave-convex rule、scapulohumeral rhythm、kinematics、kinetics、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creep、viscoelasticity、agonist、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concentric、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isotonic、sliding filament theory、golgi-tendon organ、muscle spindle、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棘上肌 斷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年1月9號的比賽結束到現在已經快4個月的時間了,這四個月來,我一直維持在差不多接近比賽的狀態,甚至因為吃的比較多一點(重點是一點)有朋友說我的狀態甚至比當天在台上還將好一點(對,又是一點)。
那就有朋友問到為什麼我不比賽了還要維持這樣的狀態,維持這樣不辛苦嗎?其實過去21年的日子裡,除了幾次比較大的傷之外(包括前十字韌帶斷裂,棘上肌撕裂鈣化,頸椎移位)有真的停止重訓超過2周以上,其他時間都是維持著一週5-6天的訓練,就算是出差或是網球肘這種小傷也無法阻止我。
去年6月當我的體脂肪高到19%的時候,我忍不住問我自己:我到底愛的是健美還是舉鐵?都已經46歲的人了還拿”無止境的增肌期”當藉口不控制飲食嗎?我其實是一個知恥的人,恥指的是徹徹底底的覺悟!如果我還拿過去20年每年一次三個月的減脂然後9個月的增肌(亂吃期)當藉口,那就是沒有覺悟。反觀我的好朋友劉畊宏,我的好徒弟浩克,他們長年都能保持在好看的體態,如果我還覺得他們是因為基因好,覺得他們天生脂肪低而忽略了他們的努力,我也不過是另一個網路不知恥酸民,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努力。
所以我徹底覺悟,願意面對飲食跟有氧。所以我利用了人生第一次的比賽強迫自己變成我想要的樣子。所以我決定面對我愛的是健美不是舉鐵。所以我確定了我要看起來像一尊雕像。所以我認清楚保持低體脂是可能的,肯定了畊宏跟浩克的努力,不再為自己找藉口。
朋友們,你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嗎?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自省,只有徹底覺悟後我們才會有機會變的更好,與朋友們共勉之。
ps. 有一些最近開始關注我的朋友說沒有看過我肥的樣子,我就分享幾張所謂的增肌期的照片。
1. 6年前的照片,體重約在86上下。
2. 2018 在上海,體重約90,人生高峰。
3. 去年6-7月,體脂肪約18%-19%。
4. 曾經帶老婆去吃包肥,3人吃了近100盒牛肉⋯⋯
5. 今年01/09在比賽台上。
6. 今年農曆春節,約賽後1個月。
7. 今年WNBF比賽,一個月以前。
8. 兩週前的狀況。
#素食 #吃素 #健身 #健美 #健美食
#vegan #greenmonday #loveanimals
#lovecats
#lovedogs
#rockband
#beinspirational
劉畊宏
浩克爸爸
棘上肌 斷裂 在 相太醫的復健門診-陳相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門診的日常-肩膀疼痛舉不高
https://crclinic072.com/disease/content/27
📌61歲的大哥是做水電的工作,左肩膀痛了半年以為只是工作的痠痛,不舒服就到中醫推拿一下,但是症狀並沒有改善,直到工作的時候肩膀舉不高又痛,他才去附近診所檢查,照了x光,確認骨頭沒事!!!醫師告知他這是肩關節拉傷合併五十肩沾黏,就他要多活動,又繼續去"吊單槓",把肩關節拉開,大哥很努力的去吊單槓和去民俗療法請師傅用力活動拉開關節。
📌不到一周的時間大哥的肩膀痛到舉都舉不高,來到我的門診,問診和檢查其實心底就有個底了,馬上安排超音波檢查,一看才發現是旋轉肌(棘上肌)"全層斷裂"。
📌可以看我附的圖,藍色的箭頭全黑的影像就是斷裂的部分,橘色的部分是灰白色正常的肌腱,馬上先超音波導引先把斷裂處的血水抽出來,大約抽了2cc的血水,病人馬上疼痛下降,告知病人全層斷裂的旋轉肌,通常要外科開刀修補才行,於是建議大哥轉去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
👨⚕️這是門診的日常,很多病人的肩膀都照過X光,醫師都說X光都說沒事!!!,但為什麼還是會痛? 我常常告訴病人X光看起來沒事,是骨頭沒事,不代表你的筋(肌腱、韌帶及滑囊)沒事!!!肌腱韌帶的受傷必須靠理學檢查(肩關節活動測試、肌力測試)和超音波檢查才能確診,肩膀的肌腱拉傷抬不高最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沾黏,而去過度的拉扯,如果只是斷了部分其實可以利用自體血小板(PRP)修補,但是一旦全部都斷掉了,就必須要外科介入修補了。
#PRP
#增生療法
#物理治療
#運動訓練
#宏康復健專科
#相太醫的復健門診
#信義路四段134號1F
#預約專線02-27550134
官網 https://crclinic072.com/
歡迎加入我們LINE@https://lin.ee/vFIav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