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會員日,這次有多重優惠,該挑哪幾本?
可參考《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附錄一、二
.
附錄一:延伸閱讀書籍總覽
.
前言:從零開始跨出你的第一步
一、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楊斯棓著,先覺,出版日期2020-10-01
二、 《自己的力學:找到喜歡又做得好的事》洪瀞著,圓神,出版日期2020-12-01
三、 《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歐陽立中著,悅知文化,出版日期2021-01-11
四、 《用書脫魯的一生閱讀術》宋怡慧著,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2
五、《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吳錦勳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3-12
第一章:一人公司:像一家公司那樣經營自己
一、《暢玩一人公司》于為暢著,遠流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05-27
二、《個人品牌:斜槓時代成就非凡的7個自品牌經營守則》何則文著,遠流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11-27
三、 《個人品牌獲利》李洛克著,如何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12-01
四、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查理‧蒙格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9-04-02
五、 《高績效心智》莫頓‧韓森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5-31
第二章:三種工作:人生可長可久的工作組合
一、《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洪蘭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12-21
二、《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查爾斯‧韓第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07-16
三、《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著,今周刊,出版日期2020-05-07
四、《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5個領悟,讓你進退職場都靈活》洪雪珍著,有方文化,出版日期2018-10-02
第三章:利他共贏:利他的比重隨著年齡遞增
一、《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嚴長壽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01
二、《心。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稻盛和夫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07-07
三、《與人同贏[全球暢銷經典]:人,是世上最值得投資的資產!領導學大師掌握職場、家庭與人際的25個共贏原則》約翰.麥斯威爾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8-03-01
四、《積善: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許峰源著,方智,出版日期2021-03-03
五、《佛陀與惡棍》維申.拉克亞尼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2-02
第四章:成功方程式:網路新世代需多加防護罩
一、《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週年全新增訂版)》史蒂芬‧柯維、西恩.柯維合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10-30
二、《原則:生活和工作》瑞.達利歐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08-04-10
三、《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哈福.艾克(T. Harv Eker)著,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05-12-02
四、《躍遷:「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知識大神教你在迷茫時代翻轉人生的5大生存法則》古典著,平安文化,出版日期2018-04-02
五、 《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探索自我、友誼、學習、愛情、人生的50個夢想核爆點》 蔡淇華,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6-28
六、《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金惟純著,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0-06-08
七、《一小時的力量》艾德莉安.赫伯特著,新樂園,出版日期2021-06-30
第五章:站對地方:人際網路放大成果的效益
一、《成功竟然有公式:大數據科學揭露成功的祕訣》巴拉巴西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10-31
二、《人性的弱點:暢銷不墜的成功學經典,向卡內基學習交心溝通術與好感度人際學》戴爾.卡內基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7-28
三、《這才是行銷》賽斯.高汀著,遠流,出版日期2019-05-29
四、《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把自己當作平台,建立有效人脈網》平野敦士卡爾著,遠流,出版日期2019-06-27
五、《人脈變現:建立共好網絡,讓別人看見你,也讓機會找上你》理查.柯克、葛雷格.洛克伍德著,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19-11-27
六、《圈對粉,小生意也能賺大錢》許景泰著,三采,出版日期2020-07-31
第六章:無限思維: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一、《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彭明輝著,聯經出版,出版日期2012-01-30
二、《無限賽局》賽門.西奈克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12-30
三、《原子習慣》詹姆斯.克利爾著,方智,出版日期2019-06-01
四、《複利效應》戴倫.哈迪著,星出版,出版日期2019-02-27
五、《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卡蘿.杜維克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9
六、《轉變之書(40週年增修版)結束,是重生的起點》威廉.布瑞奇、蘇珊.布瑞奇合著,早安財經,出版日期 2020-06-01
七、《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鄧惠文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27
第七章:沒有壞事:找出壞事背後隱藏的好事
一、《我修的死亡學分》李開復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04-29
二、《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蔣勳著,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14-11-01
三、《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哈佛醫師心能量 啟動內在療癒力》許瑞云著,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17-11-03
四、《穿越撒哈拉:流浪,走向風沙未竟之地》謝哲青著,皇冠,出版日期2019-12-09
五、《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劉軒著,三采,出版日期2021-02-26
第八章:包容力:開啟無限力量的萬用鑰匙
一、《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丘美珍、鄭仲嵐著,親子天下,出版日期 2020-11-04
二、《安靜是種超能力》張瀞仁著,方舟文化,出版日期2018-08-01
三、《那些生命中的微光:關於愛與勇氣的十個精采人生》陳雅琳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1-01-21
四、《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龍應台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18-04-23
第九章:常保初心: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一、《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暢銷15萬冊紀念版)》戴西‧魏德蔓著,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0-07-30
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克雷頓‧克里斯汀生、詹姆斯‧歐沃斯、凱倫‧狄倫合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8-02-22
三、《時間教會我們的事:給年輕的你,我們用30年歲月驗證的人生》丘美珍、王文娟、錢慧君合編,悅知文化,出版日期2016-05-20
四、《量子天命》李欣頻著,平安文化,出版日期2021-03-22
.
附錄二:推薦國內外文學名著
一、《先知》卡里.紀伯倫著,野人,出版日期2020-03-04
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著,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04-08-28
三、《百年孤寂》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著,皇冠,出版日期2018-02-05
四、《人性枷鎖》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著,麥田,出版日期2017-12-09
五、《過於喧囂的孤獨》赫拉巴爾著,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16-10-24
六、《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著,遠流,出版日期2012-09-01
七、《傾城之戀【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一》張愛玲著,皇冠,出版日期: 2020-02-17
八、《雲淡風輕:談東方美學》蔣勳著,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18-10-05
九、《陳澄波密碼》柯宗明著,遠流,出版日期2018-10-27
十、《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張曼娟著,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0-03-31
十一、《長日將盡》石黑一雄著,新雨,出版日期2015-04-15
十二、《心:夏目漱石探究人性代表作》夏目漱石著,大牌出版,出版日期2021-01-13
.
博客來會員日,這次有多重優惠,該挑哪幾本?
建議透過下文中的公益連結,順手幫助偏鄉弱勢兒童!
(請見以下我的第一則留言)
.
願原力與你同在!
#內在原力
楊牧代表作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詩◎楊牧
金橘是常綠灌木
夏日開花,其色白其瓣五
長江以南產之,屬於
芸香科
屬於芸香科真好
花椒也是,還有山枇杷
黃檗,佛手,檸檬
還有你
你們這一科眞好
(坐在燈前吃金橘)
名字也好聽,譬如
九里香,全株可以藥用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故事也好聽(坐在
燈前吃金橘)后皇嘉樹
以喻屈原
你問我屬於甚麼科
大概是楝科吧
臺灣米仔蘭,是
常綠喬木的一種,又叫
紅柴,土土的名字
樹皮剝落不好看
生長沿海雜木林中
也並沒有好聽的故事
木質還可以,供支柱
作船舵,也常用來作
木錘。憑良心講
眞是土
---
◎詩人許嘉瑋賞析
從詩題來看,讀者很可能聚焦於愛情,但考察背景和內容所用典故、辭彙,顯然釋為愛情不乏可商榷處。首先,將詩中兩位主要描述對象所涉及的植物意象進行對比,能夠發現楊牧以賦筆臚列芸香科植物的外觀特質,命名內涵以及典故功能,與之相應的紅柴同樣如此,但兩者互有異同。詩中的「我」,不像被大量臚列的金橘同科植物:花椒、山枇杷、黃檗、佛手、檸檬等,恍若漣漪無限連綿的譜系,近乎屈原在作品中臚列的大量香草,反而特別挑選楝科植物中的特定品種:臺灣米仔蘭。臺灣與美國,古典與現代,屈原與楊牧,藉由跨越實質空間地理的相互定義,自謙「很土」的詩人何嘗不是貫徹古代詩人執著不悔的精神?
金橘和紅柴都是常綠植物,但一為灌木,一為喬木;皆產自南方,但前者芬芳美麗,名字好聽,後者樹皮會剝落,名字聽起來也略帶土氣;皆有具體的功用,前者可食用與藥用,後者則堪製作耐捶打,能控制方向的實用器物,甚至是廣植海岸邊的防風林。回歸詩體與詩藝,除了擁有語言各種質感(聲響、顏色、溫度)帶來的美好外在形式,也同樣需要堅實、反覆鍛鍊的結構作為肌理骨骼。形式與內容,過去與現在,你與我,芬芳與質樸,物與情的多重折射都收攏在詩中。抒情,自然也包括主體對自身理想的追尋與體現。
事實上臺灣米仔蘭同樣具備香氣,美好質地同樣應上溯紉秋蘭以為佩的屈原,只是花體細小如米粒,並不顯眼。作為故事之喻體,屈原是更為龐大外延的意義集合體。〈離騷〉中「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綰合本質與修飾之美,凸顯屈原人格,也成為楊牧的理想目標。多識草木鳥獸之名的楊牧,確實可能自喻為南國植物紅柴。臺灣對旅居西雅圖的楊牧而言,是南國更是母土。最初以受命不遷生南國的芸香科植物當成典型,最後卻落腳美西海岸,頗見對比呼應。楊牧憑藉詩句縫合諸多閃現的記憶,意象連類及感官類比讓情詩之「情」返照自身而有了人生體悟和哲學層次的高度。
參照楊牧1980年描寫幸福婚姻生活的代表作〈盈盈草木疏〉,儘管〈情詩〉也圍繞植物進行書寫,但前者字句溫暖光明,充滿一派和諧溫馨,植物品類亦為楊牧西雅圖寓所庭院外所見。從典故、描寫細節到口吻腔調,無論是點染兩人生活,或觀察、想像對方的動作細節,乃至自述勞動與未來的嚮往憧憬,調性都有別於〈情詩〉。
其實一首好詩無論描寫愛情或將個體之情昇華至哲學層次,均不影響其藝術成就與價值。本文所言只是諸多解讀楊牧的一種方法,只能說是不同的詮釋,而未必是更好的理解。文學建構的世界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變與不變,物與我,群己互動與時間流轉的痕跡都在詩裡,終究需要讀者參與。
----
美編:花椰菜菜子
https://www.instagram.com/brocccoliiiii/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情詩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許嘉瑋
楊牧代表作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0324】羅曼菲病逝 永恆的輓歌|《神隱少女》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獎
圖/劉振祥攝影‧雲門基金會
✍️2003年3月24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神隱少女》,繼柏林影展獲金熊獎之後,再拿下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這是亞洲作品首度獲此殊榮。
✍️2006年3月24日:知名舞蹈家、雲門舞集2藝術總監羅曼菲,凌晨4時離世,得年51歲;羅曼菲獨舞代表作,是由林懷民為她量身編製的「輓歌」,如今只能留給後人懷想。
羅曼菲是雲門舞集早期舞者,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並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任教;羅曼菲並非舞蹈科班出身,她就讀台大外文系時,在詩人楊牧的鼓勵下跟隨劉鳳學習舞。
羅曼菲曾在瑪莎葛蘭姆舞團、艾文艾利舞團、荷西李蒙舞團學舞,返國後加入雲門舞集,1989年天安門事件時,羅曼菲跳了那支獨自旋轉十幾分鐘的「輓歌」,震撼海內外。
羅曼菲也是編舞家,她與當時都四十幾歲的舞者吳素君、鄭淑姬、葉台竹創辦「台北越界舞團」;林懷民說,羅曼菲生病五年,只在他面前哭過五分鐘:「哭完之後,躲進廁所裡,出來又是容光煥發,這就是羅曼菲。」(影片來源:中視)
穿越時空60秒:http://udntime.piee.pw/39cyqx
❤️喜歡報時光的影片,記得開啟youtube訂閱的小鈴噹通知
你就能在報時光推出新影片時收到👉https://reurl.cc/Y6jv3X
#宮崎駿 #神隱少女 #奧斯卡 #羅曼菲 #雲門舞集 #林懷民 #輓歌
#歷史上的今天
#報時光UDNtime
楊牧代表作 在 國寶級詩人楊牧辭世享壽80歲| 華視新聞20200314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繼續我們要帶您懷念國寶級詩人 楊牧 ,昨(13)日傳出在台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壽80歲, ... 出版過「 楊牧 詩集」、「山風海雨」等 代表作 , 楊牧 的離開, ... ... <看更多>
楊牧代表作 在 雖然兩者都有鏡照當代塵世。 而我至今最喜歡的楊牧作品,也 ... 的推薦與評價
苦吟的結果,並不一定美麗,有的人會從中看到根柢,也有的人只看見枯萎。 楊牧秉持中國古典詩歌裡的「苦吟」傳統,我們一貫知曉。《微塵》 ... ... <看更多>
楊牧代表作 在 [情報] 向陽/我心目中的楊牧,是根植臺灣的文- 看板NTUPoem 的推薦與評價
(※ 文:向陽,作家)
國立東華大學「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日前舉行揭牌儀式,我當天有事,未能前往花蓮參加
盛會,向楊牧先生賀喜。事後看報導,知道當天儀式由楊牧親自揭牌,他致詞時表示:「
自己一生研究別人,像是世界文學家但丁、杜斯妥也夫斯基、川端康成等,也研究花蓮的
木瓜山、立霧溪,研究透徹又完整,然後為山、為水寫詩。沒想到有一天會成為被研究的
對象。」看完不禁莞爾。
楊牧先生過謙了。1940年出生於花蓮的他,1955年就讀花蓮中學高級部時,年方15歲,就
開始以筆名「葉珊」發表詩作;1960年還是東海大學歷史系一年生,就已經由藍星詩社出
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水之湄》,並主編《東風雜誌》,當年9月轉入外文系就讀;1963
年1月,大四下,再由藍星詩社出版第二本詩集《花季》;1966年,由文星書店出版《葉
珊散文集》和第三本詩集《燈船》,受到讀書界的喜愛。
60多年來他的創作生涯繁複多變,但從未間斷,詩與散文並茂,間及評論,都蔚為繁花,
已超過50餘種。他曾先後獲得吳三連獎、國家文藝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馬來西亞花
蹤文學獎及瑞典蟬獎之肯定。他的文學創作成就,早已是被研究的對象了。
文學創作成就之外,楊牧先生在學術與教育領域也頗有建樹。1964年他赴美就讀愛荷華大
學詩創作班,兩年後取得藝術碩士學位,隨即進入加州柏克萊大學,受教於陳世驤,於
1970年以《詩經》研究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方過而立之年的他此後即在美國任教,長
達30年。
1995年他返臺協助東華大學成立人文社會科學院,次年擔任首任院長,引進全國首創的駐
校作家制度,也開啟了東華大學旺盛的文學創作活力;2002年他受聘為中研院中國文哲研
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四年後卸任。他的學術成就也備受肯定。
如果說楊牧先生還有什麼未獲應有的重視之處,那大概就是他致力於臺灣文學傳播的這一
塊吧。1970年,當臺灣的出版界還停滯於固有的文藝創作和翻譯小說出版模式之際,他和
林衡哲醫師合作,為頗受臺灣讀書界喜愛的志文出版社編選「新潮叢書」,引領臺灣出版
界重視文史哲新知識的新風潮。
1975年回國擔任臺大外文系客座教授一年,受《聯合副刊》主編馬各之託,為聯副主審現
代詩來稿,拔擢戰後代青年詩人,大量刊登他們的詩作,為其後的臺灣現代詩發展栽培生
力軍、帶來全新氣象。
1976年他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臺灣的文
學出版帶來正向影響,與純文學、爾雅、九歌、大地等出版社被譽為「五小」,締造了
1980年代臺灣文學出版與閱讀的高峰紀錄。這一個部分,是歷來楊牧研究仍有不足之處,
或許值得甫成立的「楊牧文學研究中心」和學界進一步探討吧。
一、
高中時期我就已是葉珊詩與散文的愛讀者,《水之湄》、《花季》、《燈船》和《葉珊散
文集》,這些楊牧「葉珊階段」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詩文,給了我美麗的想像和意象的啟
發,也供我不斷琢磨自己不成熟作品的鏡照。至今我仍然記憶深刻的是他寫於1964年的這
首〈給時間〉:
告訴我,甚麼叫遺忘
甚麼叫全然的遺忘枯木鋪著
奄奄宇宙衰老的青苔
果子熟了,蒂落冥然的大地
在夏秋之交,爛在暗暗的陰影中
當兩季的蘊涵和紅豔
在一點掙脫的壓力下
突然化為塵土
當花香埋入叢草,如星殞
鐘乳石沉沉垂下,接住上升的石筍
又如一個陌生者的腳步
穿過紅漆的圓門,穿過細雨
在噴水池畔凝住
而凝成一百座虛無的雕像
它就是遺忘,在你我的
雙眉間踩出深谷
如沒有回音的山林
擁抱著一個原始的憂慮
告訴我,甚麼叫記憶
如你曾在死亡的甜蜜中迷失自己
甚麼叫記憶如你熄去一盞燈
把自己埋葬在永恆的黑暗裡
對年輕的習詩者來說,這首詩帶有迷人的、意象繽紛但又曖昧的魅力,半是因為它的意象
,通過紛沓而至的象徵與譬喻,當時的葉珊以「枯木鋪著/奄奄宇宙衰老的青苔」和「果
子熟了,蒂落冥然的大地」兩句譬喻甚麼是「全然的遺忘」;緊接著「化為塵土」、「花
香埋入叢草,如星殞」到「一百座虛無的雕像」這一串繽紛的意象,都用來譬喻首句的「
什麼叫遺忘」。
詩的最後,則以「什麼叫記憶」作為對照,譬喻記憶是「如你曾在死亡的甜蜜中迷失自己
」、「如你熄去一盞燈/把自己埋葬在永恆的黑暗裡」這些大抵來自生活中常見的自
然意象,因為詩人的絕妙安排而再現了「時間」的可感。從死到生,從生到死,形成循環
(或是「宇宙」),而「遺忘」和「記憶」也就一如死與生之難分難離。生生死死,分分
合合,無始無終,所謂時間,此之謂也。
當時高中生的我並未能體會這麼多,但這首詩卻一直迴繞於腦海中,直到1975年我大二時
開始認真於詩的創作時還難以忘懷這些句子。1975年是我嚴肅對待詩創作的第一年,開始
向各個詩刊、副刊投稿。
這年8月,楊牧先生回臺,在臺大任教,但我並不知道聯副請他選詩,我將新寫的一首情
詩〈或者燃起一盞燈〉投給聯副,很快就被發表了,並且將我的筆名以簽名式登在報上,
這是對一個新人最大的鼓舞了。這首詩的關鍵詞「燃起一盞燈」,於今看來,應該是對〈
時間〉「熄去一盞燈」的化用吧,原來我早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楊牧詩作。
楊牧為聯副選詩,有一個很明顯的傾向,或許是他回臺任教的關係,讓他接觸到1950年代
出生的戰後世代詩人,但更重要的是,他以詩人之眼,敏銳地看到了正在崛起的新世代的
身影,儘管仍然稚嫩,他不吝於給予掌聲、不吝於伸出手來拉拔。
他選詩的一整年,聯合副刊出現了不少當時開始寫詩的校園詩人作品,如楊澤、羅智成、
陳家帶、陳黎、陳義芝……,他的慧眼,果然助燃了戰後代詩人的創作的火花,一時之間
,詩壇新銳大量在聯副登場。
楊牧的作法,無形中使得與他同世代的詩人作品無法順利、快速登出,他應該承受了不少
抱怨才是;從詩史的角度看,其後後浪一般襲來的新世代,翻轉了以超現實主義為宗的前
行代詩風,應該也與楊牧選詩的「推波助瀾」有相當重大的關聯。
多年之後,我在馬各寫的文章中,看到他請託楊牧幫忙決定刊登詩稿的回憶,才曉得當年
聯副刊出的詩作,都先經由楊牧審閱,我在那一年中發表於聯副的詩作,原來他就是第一
個讀者,也是第一個裁判員啊。
再時隔多年,約莫是楊牧回到東華大學任教之後,有一天我到他臺北住家訪他,談到1975
年舊事,他很興奮地說:「向陽,我還有當年剪報,等我一下。」接著回書房拿出一本剪
貼簿,貼的不是他的詩,而是當年經他篩選,刊登於聯副的戰後代詩人的作品。
他眼中發亮,一一指點剪貼簿上的作品,「這是楊澤的、這是羅智成的……這是你的……
」。時序已進入21世紀的那個午後,我眼前坐著的,恍惚就是30年前揀選詩稿的楊牧。
二、
1975年的楊牧,35歲,英姿風發,創作力豐盛,深受大學校園詩人仰慕,在這之前,他已
推出的詩集《傳說》(1971)、評論集《傳統的與現代的》(1974);在這之後,他一連
出版詩集《瓶中稿》(1975)、散文集《年輪》(1976)、散文集《柏克萊精神》(1977
)、詩集《北斗行》(1978),結集第一階段創作的《楊牧詩集(1956-1974)》(1978
),以及詩集《禁忌的遊戲》(1980)、《海岸七疊》(1980)均備受喜愛。
他順利地從筆名「葉珊」更易為「楊牧」,成功地從一個浪漫主義者轉型為具有古典與現
代相融、抒情與批判並存的詩人,而無違和之感。他寫的詩,如〈十二星象練習曲〉、〈
讓風朗誦〉、〈瓶中稿〉、〈林沖夜奔〉、〈孤獨〉、〈熱蘭遮城〉、〈帶你回花蓮〉、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等,更是傳誦至今,已成經典。
1982年我主持的《陽光小集》詩雜誌發信給44位戰後代青年詩人,票選心目中的十大詩人
,42歲的楊牧在28張有效票中得23票,僅次於余光中(26票)、白萩(24票),十大詩人
上榜者也以他最年輕。就細項看,他的詩作,結構和語言駕馭兩項都高佔鰲頭,意象塑造
僅次於洛夫,音樂性僅次於余光中,影響力也僅次於余光中。這個票選活動只是參考值,
無關於楊牧詩藝,但已可見出他在戰後代詩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和高度影響力。
由於楊牧先生長年在美國任教,我真正和他見到面,應該是他於1983年再度返國,在臺大
外文系擔任客座教授之時。在我模糊的記憶中,他相當寡言,似乎不易親近,多次見面後
就不再有這種感覺,儘管談話無多,他對後輩如我的關懷仍可從眼神中看到。他鼓勵我要
持續寫詩,對我大學年代發表在聯副的詩還記得,也問我臺語詩是否繼續在寫?
1984年7月,我將從1974年開始創作的十行詩輯為《十行集》,由九歌出版,拿到書,就
寄了一本給楊牧先生,很快地收到他的回信:
承賜十行集大作,已拜收。大作中詩多已在刊物中讀過,於吾兄追求風格之功力成就,至
為欽佩,今得藏全部,不勝欣喜之至也。弟在臺工作即將結束,不日赴美,如離去前未能
謀聚,日後吾兄可來美,盼來舍下一遊。
這信寫得太客氣了,字裡行間的關愛則讓我感動。我的十行詩,最早的一首有意識的書寫
是〈小站十行〉,寫於1976年3月,獲刊於同年7月31日聯合副刊,正是楊牧先生為聯副選
詩之時,十行詩的被採用,堅定了我朝向新格律之路的試驗,方才有這本《十行集》的付
梓。我以虔敬之心寄呈詩集,意在表達對前輩提拔後進的感謝罷了。
信末提到如赴美可到「舍下一遊」一事,以我當時在報社的工作,則不敢痴想。沒想到接
信第二年,我接獲聶華苓女士來信,邀請我前往愛荷華大學參加「國際寫作計畫」而成行
。我與小說家楊青矗於1985年8月底同行,在愛荷華這曾是楊牧修碩士階段的母校生活了
三個月,聊天時,聶華苓大姊偶會笑談當年楊牧在此求學的點滴,倍感親切。
結束邀訪計畫之後,回國途中,我和青矗兄安排了美西之旅,其中一站到西雅圖,夜宿時
在華盛頓大學修讀博士的陳芳明家中,次日前往華盛頓大學為臺灣同學會演講。
講後,芳明兄問我要不去看楊牧?我當然欣喜答應,於是在他帶領下,與方梓一起進入楊
牧先生的研究室。楊牧先生看到我們前來,相當驚喜,我們聊了一些臺灣時局的事,敘舊
之後,他要我稍等,隨即站起來,從書架中拿出一本蘇格蘭傳教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編於1873年的《廈門音漢英大辭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Vernacular of Spoken Language of Amoy),表情慎重地對我說:「你寫臺語詩,這本
辭典或許用得到,送給你。」
30多年過去,我一直記得當天在研究室的這幅畫面。這本書是研究廈門音閩南語必備的辭
典,甚為厚重,我從楊牧先生手上拿下厚禮,竟啞口不知如何謝他,只是頻頻點頭。出國
前,報社為我出版的臺語詩集《土地的歌》,來美前雖帶了幾本,到西雅圖已經沒書了,
也無以還贈,就這樣匆匆告辭。
回臺的飛機上,想起出道以來楊牧先生對我在詩的道路上的指引、提攜,都以不著痕跡的
方式出之,十行詩如是,連我孤獨嘗試的臺語詩也如是,機窗外浮雲落日,竟有天地至美
之感。
1998年吧,有一天我接到洪範書店葉步榮兄來電,說洪範希望出版我的詩選,讓我大感意
外,細問之下,才知這是楊牧先生提議、交代的。洪範書店並不輕易為詩人出版詩選,我
的詩能獲洪範垂青,讓我倍感喜悅,因此更不敢造次,直到次年才將書稿交出,由洪範於
9月出版了《向陽詩選》,封面使用我自刻的版畫〈平埔母子〉,書封摺頁的內容簡介則
出於楊牧先生之手:
詩人向陽以融合傳統與鄉土,兼現代感知和寫實,自闢蹊徑,蔚成風格。本書為向陽20餘
年詩創作之選萃,由詩人自訂,收己出7種詩集之精華及近期新作。向陽詩藝繁複多姿,
其情采、聲韻,均有可觀;讀其詩,最能感受一特定時代中,才具、有情的知識份子如何
感慨、批判,繼之以文學心靈之認知與提昇。
楊牧先生如此一路厚愛拔擢,真讓我感銘於心。
三、
1999年3月,《聯合副刊》評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公布,在入選的30本經典中,楊牧
橫跨散文與新詩兩文類,有兩書入選,一是散文集《搜索者》,一是詩集《傳說》。儘管
這個活動在當時曾經引起爭議,但楊牧的詩和散文並茂的成就則屬公論。
活動後,聯副為30本書舉辦「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陳義芝兄囑我為《傳說》撰寫論文
,我以〈樹的真實:論楊牧(葉珊)《傳說》〉為題寫了近萬字,在細看年輕時閱讀的時
集《傳說》之後,從符號學的取徑切入,發現年輕時以為至柔美、至浪漫的楊牧的詩,連
同他的散文,其實別有深沉的寓意,我在文末這樣說:
楊牧喜於用樹自喻,一如他的擅長採取寓言和比喻,前者寄寓幽情,後者喻依天地景象。
他的詩,和他的散文,交錯的紋理中,透露了他的生命和認同的聲音,也顯應著他來自的
土地和歷史的色澤。身為一個寫詩的人,我在展讀葉珊時期的《傳說》的過程中,先是看
到一棵無以名之的樹,帶著甜美的隱晦,「一排鐘聲/童年似地傳來」;繼而發現這樹,
枝葉井然、自然,根植在臺灣的大地上,絕無半點隱瞞。
沒錯,對照1986年之後他出版的詩、文集,如詩集《有人》(1986)、《完整的寓言》(
1991)、《時光命題》(1997)、《涉事》(2001)、《介殼蟲》(2006)、《長短歌行
》,特別是他的自傳散文集《奇萊前書》(2003)和《奇萊後書》(2009),其中透露的
,不就是他一以貫之的「生命和認同的聲音」?顯映的,不就是他所來自的「土地和歷史
的色澤」嗎?
我心目中的楊牧,是根植臺灣的文學巨樹。
(原載2019年1月1日《文訊》399期,頁131-137。本文摘自《寫真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
事3》,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寫真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3》
作者:向陽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4/01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441239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77.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Poem/M.1584115746.A.E0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