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武則天顛覆古代政治 六
歷史春秋網
他說:你看,舅舅,你的這些兒子都很優秀;可是呢,你看,王皇后沒有為我生兒子,倒是武昭儀跟我生下了一個寶貝兒子。這就等於把話有點挑明瞭。
李治說完以後,長孫無忌沒有接他的茬兒,只是「哈哈哈」了一通,說,啊,真是可喜可賀啊,可喜可賀啊。
這第一塊石頭扔出去,看來是石沈大海了。可是李治就此能甘心嗎?武則天又給高宗使了個眼色。所以高宗又喊,來人啊,上禮物。這個時候,從皇宮裡面運出來的四車的金銀寶器給長孫無忌獻上來了。糖衣炮彈打出來了,這次李治說,我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可是王皇后沒有給我生兒子,倒是武昭儀給我生了兒子啊。
把這同樣的一句話,語氣加強,又說了一遍,夠強調了吧。長孫無忌還是那麼地矜持地說:感謝皇恩浩蕩,又給我兒子賜官,又給我賞賜那麼多的財物。但是始終沒有說出來,你還是換個皇后吧。
其實長孫無忌已經回答了,那就是他不支持廢立皇后。那麼這次試探是以李治和武則天的失敗而告終了。
後來武則天干脆想出一招,就派自己的母親楊氏,親自到長孫無忌的府上去,明明白白地給他點明:我的女兒武則天想要做皇后,高宗也有這個意思,您老就支持支持吧。可是結果呢,長孫無忌那就很明確地說「不可能」,讓楊氏碰了一鼻子灰就回去了。
經過這次試探,武則天有一個非常巨大的收穫,那就是:她發現,李治是堅持支持她的。
皇帝帶著武則天到他舅舅長孫無忌家裡去求情,碰了一鼻子灰。這對皇帝的自尊心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就使唐高宗更加堅定地要站在武則天這一邊。
從這一刻開始起,事情的性質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來還是武則天一心想要當皇后;現在事情演變成了唐高宗李治和他那些元老大臣之間的政治對立了。高宗和武則天原本只是單純的恩愛夫妻,現在在政治上他們也開始結成為盟友。
對於武則天來說,只要找到一個藉口,給高宗一個台階,那王皇后就一定能夠廢掉。
武則天指使左右向唐高宗告狀,說王皇后和她的母親在後宮裡面秘密地做厭勝。所謂的厭勝,是過去詛咒別人的一種巫術,弄個小布人,或者是小木人,然後上面刻上字或者是寫上誰的名字,然後去詛咒他,在過去這是重罪。
高宗也知道,這是武則天給他找的一個台階。他沒有按照一般的刑事案件來處理皇后,只是下令禁止皇后的母親入宮。高宗的這個舉措其實就會影響到外朝這些人的態度,他們敏感地捕抓到了,高宗的主意已經決定了。宰相柳奭、王皇后的舅舅就內心不安,上表請求辭去相位。
在這種情況下,外廷那些大臣反對武則天做皇后的態度更加明確了,實際上,武則天遇到了更強大、更明確的阻力。
武則天懂得以退為進、懂得步步為營,在這種強大的阻力的面前,她暫時放棄了做皇后的想法,她給皇帝上表,請求皇帝加封她做「宸妃」。
根據唐代後宮的制度,妃當中有名號的只有四個,那就是貴妃、淑妃、賢妃和德妃,從來沒有宸妃,這是武則天最先為自己創造的一個名號。我們一直都說武則天這個人不缺乏創造力。這個「宸妃」有非常深刻的政治上的寓意。「宸」就是北極星,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天上最亮的眾星拱位的北極星。
武則天之前那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此時是戛然而止,武則天一籌莫展了,在外廷原來我也需要有人為我搖旗吶喊,呼應才行。當時有一中書省的官員叫李義府,他站出來說話了。
李義府這個人,長得是一表人才,但是最擅長的就是暗箭傷人。長孫無忌發現這個中書捨人李義府暗中好像是要支持武則天的,就要把李義府貶到益州去做地方官。李義府去找他同事,一起擔任中書捨人的王德儉,王德儉說,現在只有皇上能救你,只要你公開表態,支持皇帝改立皇后,你肯定就得救了。就是要由你來把這件事給挑破了。
李義府就公開地站出來說,我要支持皇帝改立皇后。李義府這一表態,唐高宗自然非常高興,一下子從五品的中書捨人,提拔到四品的中書侍郎,這是唐高宗非常重要的一個信號。
眾人發現,經過這個通道我可以迅速上升,於是紛紛站出來表示,要支持武昭儀升皇后,就形成了一個叫挺武派。
因為李義府、王德儉這批人,級別都還比較低,支持武則天的力量應該都是比較弱的,最後有一個人出來了,許敬忠,太宗朝的秦府十八學士之一,當時擔任九卿當中的衛尉卿,三品高官。
高宗有一次上朝,召集大臣們來討論改立皇后的事情的時候,等待的間隙,大臣們就在那裡竊竊私語:皇上再提改立皇后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支持太尉,要反對這個決定。聽到那些議論,許敬忠高聲地說了一段話,意思是說,這年頭只要年成好了,鄉下的老百姓也想換個老婆,皇帝人家自己想改立一個皇后,關你們這些人屁事,在那裡有什麼好囉嗦的。你看這個話很粗啊。
對於武則天來說,信心倍增,終於在外朝也聽到有人敢公開站出來說支持我做皇后。這一來武則天等於間接地在外廷也形成了自己的支持勢力,這個時候,挺武派和反武之間就要正面交鋒了。
反武派態度非常堅決,一點都不松口,幾次在朝廷開會討論這個問題,長孫無忌、褚遂良首先是說堅決不能換皇后,因為這是先皇交給我的。這個理由高宗也不接受了,我就是要換。上朝結束以後,皇帝把這幾個主要的宰相留下來,召集到內殿繼續商議這件事情。反對派又說了,你就是真的想換的話,我們攔不住你,但是你一定不能找武氏這樣的人,為什麼呢,武則天這個身份不行啊,先皇身邊的人,你怎麼能把她娶過來做自己的皇后呢?
這個話說得很苛刻,很尖酸,褚遂良那個時候是以頭搶地,滿頭是血,除非當場把我打死,否則我就是不同意,把唐高宗給噎住了。可是誰也沒有會想到,這個時候從高宗的背後傳來一聲呵斥:「何不撲殺此獠!」幹嘛不殺了這個狗東西!
這是武則天,那一聲吆喝也是流氓似的語言。歷朝歷代,敢上朝堂,並且還敢在朝堂之上說出這樣充滿殺機的話,我看就只有武則天一人了。
當時雙方就僵在這個地方。在場的人被嚇蒙了。在這種情況下,最關鍵是看誰來打破僵局。徐懋功徐世績,現在叫做李勣,四個顧命大臣當中,三個反對,還留一個沒有吱聲的就是這位大名鼎鼎的《隋唐演義》當中的那個軍師徐懋功。前面幾次宰相開會討論這個事情的時候都不表態,但是現在雙方的鬥爭白熱化程度,劍拔弩張,李勣不表態也不行了,所以散朝以後,他裝著腳有點不舒服,故意磨磨蹭蹭最後留下來,皇帝就問他這個事到底怎麼辦,李勣回答了皇帝非常巧妙的一句話,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改立皇后,是陛下您個人的事情,是你家裡的事情,你問那些外人,跟他們商量來商量去有什麼好商量的呢?
當唐高宗、武則天陷入了僵局,不知道哪裡找突破口的時候,這麼一個身份,顧命大臣之一的李勣能夠說出這句話來,這個給高宗和武則天的鼓勵是非常大的,一下子清醒過來,徹底放下包袱,反戈一擊。很快唐高宗就下令,把反對立武則天最強硬的人褚遂良貶到潭州。永徽六年的十月,唐高宗下了一道詔令,把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家人,全部貶為庶人,流放到嶺南去。
武則天被正式冊立為唐高宗的皇后了。從貞觀十一年入宮到永徽六年,整整十八年,當年那個懷有「見天子庸知非福」的那種期待的女子,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三十二歲的武則天登上皇后寶座,馬上就對敵人進行一系列血腥清洗。她咬牙切齒地把王皇后和蕭淑妃打入冷宮,這還不算,還砍下她們的手足,把她們的軀幹扔到一個酒甕裡面去說,讓你們兩個人骨醉。就是讓你們的骨頭都給你醉酥了。所以人們老說,武則天比起漢朝的那個呂后,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武則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楊 開 五品 開 天 在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編私分享:疑霧公堂 Mystery in the Mist】
這麼神的電影你看了沒,改編自清末在台發生的林文明事件,官拜二品副將的霧峰林家家主林文明,被斬殺於公堂之上,熱愛懸疑、解迷、又是歷史控的你,該不會錯過了吧?
不過沒關係,就是等一下:
等一下就要重播了!等一下就要重播了!等一下就要重播了!
(太重要了要講三遍,已從吉吉屁股下搶回搖控器,等會就打開電視!)
1/19(六)23:30公視2台/MOD公視2台
1/27(日)00:00公視3台/MOD公視3台
官網介紹: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 Mystery in the Mist
備註1:附圖為我最愛的角色—由林映唯飾演的楊水萍夫人的真實故事
備註2:吉吉是隻貓
(第二項不用備註啦XD
(好吧,小編失心瘋中,大家快去看劇,不要理我~
《疑霧公堂》外傳:英勇長孫媳楊水萍
∥ 調查員:路那
最近不少觀眾針對 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 Mystery in the Mist裡頗具英姿的「楊水萍」有不少疑問,在本片擔任歷史顧問角色的疑案辦,針對楊水萍與楊家,要來跟各位做個詳細的介紹。
▎抗法救夫:一品夫人楊水萍
關於楊水萍,由於女性留存下來的史料相對缺乏,許多關於楊水萍的事蹟,往往是經由家族成員以及地方關係人士的口述傳說,其中,最受歡迎的傳說當屬她「帶兵救夫」。
1884 年清法之戰,戰場延伸至台灣。當時擔任兵部郎中的林朝棟被徵召北上協防。 1885 年 3 月,在第二次月眉山戰役後,林朝棟與他的棟軍被法軍圍攻,而法軍截斷補給戰線,戰況危急。此時獲報的楊水萍遂出征救夫。據傳,楊水萍以扮村婦的方式,躲過法軍耳目來到丈夫身邊,和林朝棟討論戰術,終於將法軍擊退。
除了清法戰爭這一役外,據說有次林朝棟和劉銘傳在苗栗被原住民圍攻,一連七天。也是楊水萍率領家丁與長子林季商(祖密)一同前往救援。
面對如此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清廷也大加讚揚。據傳,在戰爭結束後,楊水萍獲得了「一品夫人」的誥封。若果如此,她的官位就比丈夫林朝棟還要高。因此,也成了霧峰林家的傳奇人物之一。據孫女林雙盼(林岡)在 2002 年接受壹週刊的專訪,她回憶道:「一品夫人用餐時,媳婦們得站在旁邊伺候,那時蹄膀、魚翅都是桌上菜,有時她高興會要我們幾個孫子陪她用餐。……林家媳婦還有一項專長,就是得陪一品夫人打麻將,有些人幾乎整天就在麻將桌上。」而據其他人的說法,楊水萍治家甚嚴,到了幾乎有些不通人情的地步。
這樣一個既英勇又嚴厲的女性,到底出身於什麼樣的家庭呢?
▎不為人知的顯赫家族:彰化楊家
楊水萍是彰化名家世族楊志申家族的成員。彰化楊家開台祖為楊國暢,本在當時的台灣縣(今台南市)定居。楊國暢可能透過與原住民女性的婚姻關係,取得一些原住民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讓楊家在累積財富的道路上多了不少優勢。
楊國暢長子楊志申,帶著弟弟們到當時漢人剛剛進入的「半線」(即今彰化)移墾,住在柴坑仔莊,成了「有佃農數千人」的富豪之家。
楊志申的長子楊振文,是楊家由富而貴的關鍵。楊振文繼承家業之時,剛好碰上了 1786 年的林爽文事件。由於楊振文不願加入林爽文,導致父親楊志申的墓遭毀。於是與林爽文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楊振文到了泉州,帶著 300 名鄉勇投靠前來平定事變的福康安。楊振文因功獲賞戴花翎,兒子楊應選也獲提拔,獲得四品職銜,並走向武將的道路。
楊志申一族因為林爽文事件成功躋身仕紳階級,但《疑霧公堂》主角霧峰林家的祖先林石卻倒楣受到牽連,林石家族中的一支,因此被迫移居阿罩霧(今霧峰)。
世事多變,不過兩三代之後,兩個家族卻結了親家。對於剛躋身朝堂的阿罩霧林家來說,既屬名門,又出身於軍事世家的楊水萍,是個相當適合的婚配對象。另一方面,對楊水萍而言,成為林家的長孫媳,也讓她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林朝棟於上海逝世後,楊水萍回到霧峰居住。她在 1930 年 3 月去世,享壽 83 歲。
▎《疑霧公堂》神秘楊姓人物:楊吉臣
看完《疑霧公堂》的觀眾,對於劇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從福建來的楊先生」感到十分好奇,這位為林家帶來「保命符」的楊家人,在劇中的設定是楊吉臣。
楊吉臣是誰?他生於 1854 年,是楊水萍的弟弟,和姊姊一樣能文善武。楊吉臣原名楊長安,在清法戰爭時,和姊夫林朝棟一樣率領子弟兵前往支援抗敵,之後以軍功敘五品銜,並賞戴藍翎。
不過,1895 年清國割台後,與移居中國的姊夫林朝棟不同,楊長安留在台灣,改名吉臣,是最早靠向新統治者的仕紳之一。他在 1895 年便擔任彰化保良局長,接著在仕途上平步青雲,從街長、區長,一路高升到參事。1922 年擔任第一屆臺中州協議會員、1923 年兼任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除了政治,楊吉臣在經濟上亦多有成就,最知名的是和吳德功等人創立彰化銀行。
大林獻堂 21 歲的楊吉臣,輩分算是林獻堂的叔伯輩。1898 年,林獻堂的父親林允卿(文欽)為他娶的妻子,正好就是楊吉臣的姪女楊水心。楊水心的妹妹楊秀則嫁給了另一位林家成員林資彬。從此不難看出楊林兩家親近的交情,也難怪 1921 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時,總理林獻堂要指定楊吉臣作為協理。
正因為楊吉臣對林獻堂有著如此的影響力,在林獻堂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時,總督府便透過楊吉臣「勸告」林獻堂不要再繼續下去了龐大壓力導致林獻堂一度退出請願運動,引起台灣民間輿論極大的反彈。謝星樓的小說〈犬羊禍〉即影射此段事件。
儘管屈服於殖民壓力,楊吉臣仍是個熱心地方公益的仕紳。他不僅捐地興建台中監獄、台中法院、東西圳與開闢自來水水源地,也出錢處理南瑤宮與節孝祠的改建與遷建,更倡議包含幼稚園在內的各級學校興建。彰化八卦山上一度有一條「吉臣路」表彰地方對他的感謝。
∥ 參考資料 ∥
《台灣日日新報》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1916年。
J. M. Meskill著,王淑琤譯,《霧峰林家─臺灣的拓荒之家》,1986年。
蔣任遠,〈清代彰化楊家八卦臺地兩側移墾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論,2010年。
李毓嵐,〈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婚姻圈〉,《台灣文獻》62:4,2011年。
戴月芳,《蔣渭水vs林獻堂: 兩位臺灣民族運動先驅》,2014年。
林佳龍、路寒袖,《佳龍帶你遊台中》,2014年。
壹週刊,〈《世家望族》大時代第一世家 霧峰林家風華落幕〉,https://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36195170,2016年。2019.01.14引用。
洪郁如著,吳佩珍、吳亦昕譯,《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2017年。
_________________
🔪疑案辦:https://ohsir.tw/
✨將疑案辦設為臉書「搶先看」!讓您立刻追蹤最新文章
💡謎團:https://mysterystring.com
(註冊換謎點,可折抵活動費用)
楊 開 五品 開 天 在 蔡小雀宅妖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時明月舊時宮………
「楊海,那些秀女家人子都進宮了嗎?」他鳳眉微挑,突然開口問。
「回皇上,是,前日皆已入置容巷。」
他若有所思,隨即像想起了什麼,似笑非笑低沉道:「隨朕去看看熱鬧。」
「老奴遵命。」
& & &
雖然只遴選京城五品官員以上符合芳齡的千金入宮,可整整二三百名青春美貌少女依然把個容巷塞了滿滿當當。
這當中,一品二品大員府中的千金小姐自然被巧妙地安排到向陽寬敞的好屋子,如安魚這樣普普通通的五品官之女,又沒有塞金銀之物討好嬤嬤,很快就被擠到了陰陰冷冷的西邊兒,連炭盆燒也燒不暖的小地方。
安魚身子骨本來就弱,兼又住在濕冷之處,當晚就犯了喘咳舊疾。
她本想著宮裡最忌諱病人,說不得這樣挨個一兩日,負責的嬤嬤就能給她報個病,提前落選驅出宮去。
可沒想到負責的嬤嬤是來看過了,難掩厭煩懊惱,卻還是命個醫女來幫她診治了一回,確認不過是舊疾,病氣過不了人,也就擱下了。
「安家小姐,若按宮裡的律例,妳是得立馬收拾包袱歸家的,」嬤嬤冷冷高傲地道:「不過聖上有命,本批秀女家人子都是皇上要親自鑑選的,老奴也不敢自作主張,所以安家小姐妳還是養好身子,可別帶累了自己還牽連了旁人。」
「咳咳咳……」她強忍著胸肺間的麻癢咳意,用手絹摀著,低低溫和應道。「謝嬤嬤提醒。」
嬤嬤哼了聲,拋了個眼神給醫女,醫女只隨意從藥匣子中取出一瓶子止咳的藥丸來遞給了她,兩人隨即昂首揚長而去。
安魚打開小瓷瓶子的塞口,略略嗅聞了其中藥香,不禁一怔。
這確實是速效止咳的成藥丸子,只不過是給宮裡地位最為低賤的宮人所用,藥性大,後勁兇猛,所求的是能立刻止了症候,好不耽誤日常作活兒,可極為損傷身體,往往殃及壽元。
當年她和阿延雖然身份看似貴重,卻看盡了這後宮中最汙穢醜惡晦暗的交易與手段,所以在先帝病重臨終前,東宮地位終於穩如泰山之後,他們夫婦倆便同心協力,一人專心對付前朝,一人細心整治後宮,漸漸把這些陋習和髒事給打殺消除了十成有九,宮中風氣為之肅清一淨。
可沒料想,三年後,她又在這宮裡一角看見這等有傷天和的腌臢東西了……
看來,阿延將前朝江山大權牢牢在握,可後宮之中卻遠遠沒有這麼平靜。
她輕輕嘆了一口氣,蒼白纖細小手慢慢旋晃著這只小瓷瓶子,內心隱隱掙扎交戰,最終還是將小瓷瓶子裡的藥丸子緩緩傾倒進了小院子浣衣的水塘裡,這水流通往宮後頭的蕩金湖,那藥丸很快消散,便能消失無蹤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