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原住民族日,時代力量聲明】2018-08-01
請執政者拿出決心 實踐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今天(8/1)是原住民族日,從正名運動、蘭嶼反核廢料運動、還我土地運動開始,歷經三十多年,我國總算在 2005 年通過《原住民族基本法》、並由行政院核定「原住民族日」,並終於在 2016 年由蔡英文總統公開以元首身分,向原住民族長期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致歉。
儘管原住民族在台灣的地位與貢獻,逐漸受到承認與重視,但是近兩年中央立法與執政,卻讓我們感到不解與憤怒。例如《礦業法》的修法、亞泥新城山礦區的展延、《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的制定過程,我們不斷看到的是行政官員漠視民意與法律,以及踐踏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精神。
➡️ 行政院不甩總統府、監察院 執己意修《礦業法》
《礦業法》修法自 2017 年 2 月行政院提出草案以來,就不斷地在相關條文的設計上,排除《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21 條關於知情同意權的適用。我們必須知道,目前全台灣 246 個礦場,超過八成都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然而這些礦場的核定、開發與展延,從未取得原住民族的知情同意。如果本次《礦業法》修法不要求礦權展限階段需進行知情同意的程序,那麼《原住民族基本法》豈不形同具文?
然而,在修法過程裡,行政院政委們、經濟部不僅無視監察院所發布的「106財調0038」調查報告,其中明確指出行政院在「研商礦業案件踐行原基法第21條規定之時點」會議時所為之裁示是「未依法行政」,更無視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第二次委員中做出「行政院須把原住民族諮商同意納入整套作業」的指示。難道原住民族權益的保障,已經淪落成總統府和監察院的打高空?
➡️ 政院承諾無進展 會談只是表面功夫
另外,雖然由部落、經濟部與亞泥共同參與的三方會談,已進行到第二次,但我們發現第一次會談至今四個月來,關於「居住安全」與「真相調查」兩項由經濟部與亞泥承諾要共同出資完成的評估與調查工作,並無實質進展。
如此毫無誠意、拖延怠慢的行政部門與財團,不僅是打臉自己(如政委林萬億曾承諾,政府在一個月內成立工作任務小組,整理部落居民的訴求、規劃推動各項調查工作,並隨後一季開一次會報告各項調查階段的進展;經濟部長沈榮津也說,會督促亞泥公司落實承諾的事項,並針對部落提出的要求,在一個月內提出改善方案),也是失信於民、自我放棄自詡可以解決問題的民官商三方對話機制。
➡️ 知情同意權與所有權不同 行政院帶頭混淆視聽
攸關原住民族土地、語言與文化保存與傳承的傳統領域,也在行政部門的超譯與專斷之下,面臨嚴重的消逝危機。原住民族委員會作為捍衛原住民族權益的行政機關,在提出《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後,儘管面對來自部分原住民族與法學界人士的質疑,卻不斷曲解《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原意與精神,甚至放任政委說出「單憑族人歷史口傳的指認,就要限制剝奪現有土地所有權人的財產權,在政治和法律上行不通」如此背離事實與傷害原住民族的言論。
我們也要提醒大家,此說法根本否定蔡英文總統在第一次原轉會時強調的:「政府有責任帶領主流社會尊重、理解,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兩者有所區別」、「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理解,是事實的陳述,也是自然主權的概念。這是完整的空間範圍,而不是所有權的概念。」如蔡總統所言,部落劃設傳統領域、行使諮商同意權,並不是爭奪財產權與所有權,因為這兩者本質上就是不相干的概念。行政部門不僅不負起主動澄清之責,反而像是在製造虛假消息般混淆視聽,實在令人遺憾。
➡️ 轉型正義不能光是道歉 需要執政者追求真相的決心與作為
我們看到的是,政府採取相當不友善的態度與作為,處理與原住民族權益相關的事務。我們也因此不禁感到悲觀,已駐紮抗爭超過一年半的原轉小教室,還要在台北市區流浪多久?許多部落長老、聚落與文化,又有多少個二十年可以等待?政府曾經承諾的《原住民自治法》、《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等,還要多久才能獲得實質討論與審查?
實踐轉型正義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執政者願意推動相關政策,我們樂觀以對,但我們更希望執政者不能在口口聲聲說要實現《原住民族基本法》的時候,不斷地在《礦業法》和《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的修正和制訂時,擺出不願溝通的姿態、甚至說一套作一套,讓期待轉型正義已久的原住民族和其關注者,一再感到失望。我們不希望執政者只能道歉,更要拿出決心,真正地在法律和行政工作上,實現轉型正義。
---
8/1 原住民族日是時代力量七天假之一,各地黨部將放假一天,需要服務的朋友請不要白跑一趟喔!
➡️ 什麼是時代力量七天假?
時代力量曾針對「政府刪除勞工七天國定假日」表達嚴正抗議,即使最後未能阻止七天假遭刪除,時代力量仍自選七個重要節日維持休假,讓所有同仁能充分休息、維持勞工權益。
時力七天假包含:元旦翌日(1月2日)、言論自由日(4月7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解嚴紀念日(7月15日)、原住民族日(8月1日)、教師節(9月28日)、世界人權暨美麗島事件紀念日(12月10日)
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在 徐永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五會期優先法案】時代力量黨團記者會
本會期優先法案
時代力量今(6)日舉行黨團會後記者會,公布本會期優先法案。主持高潞以用委員說明,待審法案共15項,將於本會期提出的法案共16項。五位立委分別說明時代力量在財政委員會、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司法法制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個別的優先法案。
徐永明委員表示,財政委員會在黃國昌委員的努力下方向非常清楚。希望本會期能夠排獵雷艦的總結報告、調閱小組的專案報告,持續追蹤。在兆豐案和慶富案中,能夠發現求償和責任歸屬的釐清,不論是證券交易法和銀行法,都會努力。希望建立強力監督的財政委員會,未來在弊案追查不會因為司法程序告一段落就停止究責。
本會期持續留在外交國防委員會的林昶佐委員說,隨著新部長的上任,希望可以看到維持過去改革及開拓新政策的可能性,不管在軍中文化改革與人權保障,都希望新任國防部長能夠持續進行,也希望外交部長用捍衛主體性的方式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及主權。林昶佐委員說,外交國防委員會將持續推動轉型正義的幾項法案,包含《政治檔案條例》草案在今年審查,落實真相公開,以免檔案公開遭到拖延。過去幾個會期不斷研擬的不合時宜的法令,例如《褒揚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的褒揚內容與對象,將持續推出與努力。
高潞以用委員說明原住民族相關的五個草案。首先,《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是原住民族多元長期互動產生的知識系統,這個知識系統是和環境保育與環境認識息息相關,然而因為原住民族與外界接觸而被作為商業利用。以德國為例,原住民族長期使用的草藥因為有治療肺癌的功用而被製藥廠作為專利,反而剝奪長期使用的原住民族的知識,前幾年製藥廠才撤銷專利權。而原住民族基本法在2005年立法通過,其中第13條揭示對於生物多樣性知識應予保護,但十幾年來沒有提出保護條例且立法通過。
《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與《原住民族自治法》是執政黨在前幾個會期提出的相關法案,作為在野黨時代力量必須先拋出,督促執政黨推出法案、立法通過。《環境基本法修正案》與《永續發展基本法》的部分,在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族道歉後,具指標性的部落已落實智慧和生態法則,但法令沒有積極落實,比如執政黨的優先法案環境資源部組織法草案將林務局納入環資部,森林環境資源將會時空凍結,在環保概念下原住民不能在山林生活,但這並不是永續發展的概念。高潞以用委員強調,應在上位的精神和法案去訂定,而非落入個案中的狹隘議論。
黃國昌委員說,司法改革是過去很長時間非常多台灣人民公民團體關注的焦點,2010年國會選舉時,時代力量已提出具體政見。雖在去年已召開司改國是會議,但目前推動司改的腳步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時代力量不能接受。黃國昌質疑,蔡英文總統520就職演說中迴響最大的段落就是司法改革,但整整四個會期,「新的國會到底通過了什麼樣的司法改革法案?」時代力量因為人數不夠不可能擔任召委,但在司委會時代力量要大聲疾呼,「讓這會期的司委會成為司法改革會期吧!」如果現在不做,難不成要等到2019急忙推動司改法案嗎?黃國昌委員說明司委會在此會期的司改五大法案。首先是《公益揭發保護法草案》,法務部不能再拖延了,官商勾結這麼多弊案,法務部連一個完整的版本都沒有提出。第二是《刑事陪審法》,黑箱密室推出四不像的國民參審條例,與執政黨和社會號召的陪審法距離十萬八千里。第三時代力量也將持續推動友善勞工的訴訟環境,上會期提出的《勞動訴訟程序法》將持續推動。第四是加速、強化淘汰不是任法官的《法官法》。第五是社會大眾批評的假釋制度的改革,權貴在坐牢期間能夠到外役監,甚至在行政作業程序上出現胡景彬這種判刑確定卻偷偷透過假釋出獄的狀況。
黃國昌委員補充,時代力量將在這會期推動《海洋污染防治法》。去年德翔台北油汙事件,造成北海岸嚴重汙染,對此公部門投入海洋復育的金額高達5億元,由於立法簡陋無法即時讓油汙行為人負起應盡責任,導致德翔台北消極不處理,行政部門竟然必須透過訴訟方式才能令德翔台北進行賠償。
最後,高潞以用委員代洪慈庸委員說明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優先法案。時代力量將持續針對基層教育人員與學生權益,以及文化發展、教保、高教轉型以及縮短城鄉差距進行努力。
-------------------------------------------------------------------------------------------------------
時代力量本會期優先法案:
待審法案 (15項):
空氣污染防制法
最低工資法
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四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護病比入法)
醫療法增訂第十二條之一及第一百零二條之一條條文修正草案(護病比入法)
公益揭發保護法草案
軍中可疑事件調查及賠償條例草案
軍事可疑事件調查委員會組織法草案
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常備軍士官退場機制)
婚姻平權法案
私立學校法
難民法
國家語言平等發展法
集會遊行法
形事陪審法
勞動訴訟程序法
這會期將提出的法案(16項):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國史館併入檔案局,檔案局改隸屬文化部)
褒揚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政治檔案條例草案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
國家人權委員會條例
法官法(司法改革)
刑法(假釋改革)
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保護條例
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
原住民族自治法
永續發展基本法
環境基本法修正案(增訂原住民族地區條款)
銀行法
公司法
證券交易法
海洋污染防治法
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一下:#靠北中女中 (中女中的藍老師)
#靠北中女中6437
【數學學測準備方向分享】
1、前言:
高中數學簡單嗎?高中階段的數學,要問倒一些所謂的名師甚至是教授其實是很容易的(比如說IMO等級的題目),但是學測所要考數學,因為有範圍與限制,
準備就不是那難了。通常沒辦法考好的原因,都是準備方式出了問題。
2、學測的考題方向:
學測的範圍是依據103課綱微調(http://www.ceec.edu.tw/ 99課綱微調/99課綱微調-學測數學考試說明.pdf)。
不像是段考或是模考有時會有超出課綱範圍的題目。但是許多題目是經過教授精心設計過,要見過與講義參考書類似的題目機率很低。
以下是大考中心公布的測驗目標:
(1)測驗概念性知識:
能確認基本的數學原理與概念。(約考4題)
(2)測驗程序性知識:
能讀圖、查表或運用適當的公式與解題步驟。 (約考10題)
(3)測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應用數學知識、選擇有效策略及推理能力解決問題,並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與正確性。(約考6題)
因此,把自己的觀念弄清楚,學習想問題的思路,是想拿高分最重要需要培養的方法。
3、準備時常陷入的迷思:
(1)做大量題目就有效。
做題目再準備時很重要,但是在觀念還沒讀通之前,做題目所得到的知識是很零碎的。
(2)做過多與課綱外(舊課綱)的難題。
學測命題有課綱當依據,這樣有些是在做無效的練習。
(3)記憶過多的速解與妙解。
學測考題經過教授精心設計,速解法通常無用武之地,題目是需要用課本的基本定義與定理去思考。
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104年學測正八邊形線性規劃那一題,在市面上的所有參考書與講義不會有這題,
如果你沒有把平行線法的概念弄的很清楚,是不可能把這一題解出來。每年都會有幾題這樣的題目,
高手的決勝之處通常也在這幾題。
4、準備方式:
(1)將課綱內的定義、定理的來龍去脈弄清楚。
建議:找一本將觀念說明很清楚的書籍下手,最方便取得就是課本,因為課綱之外的內容不會出現在課本。課本的內容是主幹,先有主幹再加枝葉。
課本的內容、每個定義、定理、例題、習題應該要讀到滾瓜爛熟,每個概念都要想清楚。
(2)選一本好的複習參考書(講義),做到爛熟。
建議:好的參考書一本就夠了。有觀念分析、解題思路分析,以及題目難度分級的最好。如果對於一個題目,莫名其妙就迸出答案而沒有講解,
那可能不太適合。對照書中的內容可當作課本重點的整理,然後把其中的題目當作補充。
(3)歷屆的大考題,好好一題一題想完做完。做題目先不求快,先求懂。
(4)歷屆的模考題。
建議:模考題每份命題水準的落差可能極大,到接近學測時可以定期給自己計時模擬考,沒考好不用灰心,好好的檢討。
(5)自己做筆記,統整的自己不熟悉的概念,別人整理的,永遠是別人的東西。
5、注意事項:
(1)養成畫正確圖形的習慣。將函數的圖形與幾何的題目依照正確的比例作圖。同學大部分只畫略圖,以為沒什麼關係。
但只要看看這幾年學測及指考對畫圖的要求,就知道正確畫圖的重要,有時候從正確的圖就可以觀察出答案,不合的比例可能會讓你答錯。
(2)不可瞧不起基本操作。有小聰明的同學,總是很不想放下身段去做一些基本的操作,比如:勘根、數學歸納法、數列算幾項等等。
很多同學在複習這幾個章節都是用看的,而不動手。但事實上,對概念的體會,經常是從基本操作來的。不動手的結果是:經常自以為會了,其實並不會。
(3)製作屬於自己的錯誤訂正筆記本。分析自己的錯誤類型,將不會寫(或寫錯)的題目記在的筆記本上,並將他對應的數學概念、解題的思路、關鍵步驟一同
記錄。
(4)答題順序建議是單選,選題,多選(期望值最低)。千萬不要從第一題埋頭做下去,先把比較簡單的做出來,再做比較困難的題目。
(5)學校停課這段時間可以開始做模考題計時訓練。
(a)時間宜選擇在學測考試時段。(b) 計時80或90分鐘的時間。(少於學測時間)(c)培養耐力與訓練如何分配時間【要認真】
(6) 「永遠來得及,千萬不要放棄」高三愈到後來,愈是人心惶惶。所有意識到壓力和想考好的考生都會萌生放棄的念頭。
但是大考真的是在比耐力,沒有人是唸完才去參加大考的!
6、後記:
自然組同學下學期開始學微積分,除了指考比重占很大外(接近30%),也是高中數學銜接大學最重要的課程,值得大家好好花時間研讀。微積分把同學高中學
的一些數學問題做了統合,比如以前我們求極值,大概就是用配方法、不等式,但學會微分後,只要去討論臨界點就可以了。社會組同學也不用太害怕指
考,因為這幾年數乙的題目都很簡單,自然組跨考已經沒優勢了。
數學其實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但是在中學階段太多機械式與速度的訓練,又有不少打擊信心的考試,讓不少人失去信心與樂趣。一些有理想的老師
會盡力的去讓同學體會數學之美,但是在大環境之下也不免要妥協一些事,祝福所有考生學測考試順利。
投稿日期: 2017年12月7日 13:22 CST
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在 微光教材工作室- ∕ 國家資訊卡∕ 東南亞篇(下) ... 的推薦與評價
『程序性知識』有助自動化反應, 減低負荷及反應時間, 節約有限的心理資源, 以學習更複雜或進階的數學概念。 操作活動 ... ... <看更多>
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在 第四章科學練記憶,談「記住」與「學會」 的推薦與評價
而程序性知識儲存調用的地方就是系統1,而概念、事實、元知識調用的地方在系統2。 在快思慢想裡面這本書裡面,指出了人類意識與行動,多由系統1直覺自動完成,系統2省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