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ebay 亂逛,意外發現自己有收藏的這雙 N*E*R*D x Nike Dunk High,至今居然還有人開價USD5000(約台幣十五萬)😳😳😳!!!所以決定今天把他翻出來穿,順便重溫一下N.E.R.D.的作品。
話說N.E.R.D.的主腦雖然是 Pharrell Williams 這位音樂/時尚跨界巨星,但自己對於N.E.R.D.甚至製作組合The Neptunes的喜愛程度,其實一直是遠高過於Pharrell Williams本人的。
簡單回顧一下,Pharrell Williams與Chad Hugh合組的The Neptunes無疑是90年代末到2000年代最具點石成金能力的金牌製作單位之一,舉凡Jay-Z、Kelis、Nas、Snoop Dogg、Beyoncé、Nelly、Gwen Stefani等巨星都與他們合作誕生過一首首大熱單曲。
而N.E.R.D.(即「No-One Ever Really Dies」的縮寫)則是The Neptunes兩人連同好友Shay以三人姿態走到幕前、展現更強大創作企圖的音樂計畫,首張大碟《In Search Of…》推出後理所當然地一鳴驚人:https://bit.ly/2KnQyHL
今天我手上拿的這張12吋黑膠,就是《In Search Of…》裡我最愛、也常在DJ時播放的單曲〈Lapdance〉,絕妙地以脫衣舞孃藉喻政客:https://youtu.be/I_uDcCZDrxg
當時更讓驚喜的是,《In Search Of…》在歐洲發行沒多久,N.E.R.D.便邀來Spymob樂團合作,透過真實樂器演奏去重新詮釋所有作品,而在隔年於美國市場正式發表跟上面那個連結裡聽起來全然迥異的新版《In Search Of…》,體現了以full band形式繼續探索其psychedelic hip hop功架無限可能性的驚人格局,也更進一步反映出其傳統psychedelic/soul/funk底蘊:
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in-search-of/1475690530
照片裡這雙N.E.R.D. x Nike Dunk High於2004年推出,限量1050雙公開發售,據聞開賣前26小時就已開始排隊,在紐約與洛杉磯都引發搶購熱潮。
於此同時,N.E.R.D. 也再次從繁忙的製作人角色抽身,推出了第二張專輯《Fly Or Die》。這次不再有Spymob助陣,而是由Pharrell Williams與Chad Hugh幾乎一手包辦所有樂器演奏,更形強化源自六/七十年代的soul、classic-pop、trad-rock乃至八十年代new wave薰陶:
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fly-or-die/723643660
這張專輯我自己是收藏日本版CD,因為裡面獨家加收兩個單曲〈She Wants To Move〉的remix版本,其中一個是由disco-punk單位DFA所操刀:
https://youtu.be/SmIRexKg0j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葉宇峻彈吉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葉宇峻 吉他教學@台中 0980-410902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upauband http://paupauband.pixnet.net/blog [email protected] 我是葉宇峻,今天不教彈吉他,要教你看懂市面上所謂作場的...
樂團樂器縮寫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下原文刊於『音響技術』445期 2018年10月號
個人口味不能作標準 文:Lee388
相信大家到過茶餐廳也常常會聽到凍奶茶少甜、走甜等等,這個使我聯想到對於甜味各人要求也不同,那麼當聽音樂時,特別是人聲,很多時發燒友也會以甜來形容這把女聲,這樣到底聽感的甜會不會與味覺的甜一樣,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和口味?因為聽覺和味覺也是五種觀感之一,所以我相信聽感與味覺一樣,每位對甜的感覺是不同,所以甜的感覺是一種相對性,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因此,很難作為一個絕對性標準來評定聲音的標準。
除了甜之外,我又經常會聽到發燒友會問這個音色如何?到底音色又是什麼?音色如果以聽感來看是相當抽象,而不同器材有不同音色,我覺得是因為不同牌子的器材在相同頻率下有不同的份量。如果要我具體來比喻音色,我會以顏色作為比喻,音色就如顏色,每個人也會有各自喜好的顏色,這個亦是相當主觀,沒有錯對之分。所以我覺得以音色來評價器材也是一個主觀的評價,這是不夠客觀,所以音色也不能成為絕對標準來評定器材。而音色只是描述器材本身的特色,當然發燒友可按自己喜好的音色來選擇器材。
到底有什麼比較客觀的標準來評定音響器材和系統的聲音?Hi Fi是High Fidelity的縮寫,即是高度傳真,所以我覺得愈似真就是愈好的音響器材和系統。那麼何謂似真?假如閣下是常常聽真實小提琴的演奏,已經將小提琴的聲音記入腦中,當然可以用小提琴的聲音作為標準來評定器材和系統,不過這不是每位發燒友也能做到的。所以我建議是以樂器發聲的位置來做標準,這樣一般發燒友也能掌握。就以小提琴奏鳴曲為例,通常是一把小提琴加一台鋼琴,如果一套愈像真的組合,就愈能把這兩件樂器的位置還原出來,如小提琴相對高而前,鋼琴是相對後而低,這是相對簡單而又易掌握的標準。舉多一個例子,如播放小提琴協奏曲,是一把小提琴為主角,樂團在後面伴奏,如聽到小提琴的位置是在中間,這樣就是未達標準,因為如果有看過音樂會,一定知道小提琴是在指揮的旁邊演奏,一定不是在中間,還有鼓聲一定要比小提琴後,如果能夠播放出正確的位置後,這樣才可談個人喜好的音色和追求的甜聲。
樂團樂器縮寫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以下原文刊於『音響技術』445期 2018年10月號
個人口味不能作標準 文:Lee388
相信大家到過茶餐廳也常常會聽到凍奶茶少甜、走甜等等,這個使我聯想到對於甜味各人要求也不同,那麼當聽音樂時,特別是人聲,很多時發燒友也會以甜來形容這把女聲,這樣到底聽感的甜會不會與味覺的甜一樣,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和口味?因為聽覺和味覺也是五種觀感之一,所以我相信聽感與味覺一樣,每位對甜的感覺是不同,所以甜的感覺是一種相對性,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因此,很難作為一個絕對性標準來評定聲音的標準。
除了甜之外,我又經常會聽到發燒友會問這個音色如何?到底音色又是什麼?音色如果以聽感來看是相當抽象,而不同器材有不同音色,我覺得是因為不同牌子的器材在相同頻率下有不同的份量。如果要我具體來比喻音色,我會以顏色作為比喻,音色就如顏色,每個人也會有各自喜好的顏色,這個亦是相當主觀,沒有錯對之分。所以我覺得以音色來評價器材也是一個主觀的評價,這是不夠客觀,所以音色也不能成為絕對標準來評定器材。而音色只是描述器材本身的特色,當然發燒友可按自己喜好的音色來選擇器材。
到底有什麼比較客觀的標準來評定音響器材和系統的聲音?Hi Fi是High Fidelity的縮寫,即是高度傳真,所以我覺得愈似真就是愈好的音響器材和系統。那麼何謂似真?假如閣下是常常聽真實小提琴的演奏,已經將小提琴的聲音記入腦中,當然可以用小提琴的聲音作為標準來評定器材和系統,不過這不是每位發燒友也能做到的。所以我建議是以樂器發聲的位置來做標準,這樣一般發燒友也能掌握。就以小提琴奏鳴曲為例,通常是一把小提琴加一台鋼琴,如果一套愈像真的組合,就愈能把這兩件樂器的位置還原出來,如小提琴相對高而前,鋼琴是相對後而低,這是相對簡單而又易掌握的標準。舉多一個例子,如播放小提琴協奏曲,是一把小提琴為主角,樂團在後面伴奏,如聽到小提琴的位置是在中間,這樣就是未達標準,因為如果有看過音樂會,一定知道小提琴是在指揮的旁邊演奏,一定不是在中間,還有鼓聲一定要比小提琴後,如果能夠播放出正確的位置後,這樣才可談個人喜好的音色和追求的甜聲。
樂團樂器縮寫 在 葉宇峻彈吉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葉宇峻 吉他教學@台中 0980-410902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upauband
http://paupauband.pixnet.net/blog
paupauband@hotmail.com
我是葉宇峻,今天不教彈吉他,要教你看懂市面上所謂作場的團譜,以實際的譜來解釋其中的記號意義及按藏之中的提示,並告訴你樂團要如何看著這種譜並快速的演奏出來。
事面上會接觸到的譜大致有五線譜,簡譜,或六線TAb譜三種。
另外有一種以簡譜為出發點,並融合所有樂器及演奏大綱於一個譜面的樂團譜。常見的像是卓著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排行,或其他相關譜都是以這種方式寫成的。
這種譜將所有樂器的大致編曲,及反覆走法,歌詞,和弦等都有記錄。但是因為並沒有寫出詳細的和聲配置,或是標示出個別的樂器演奏技巧,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演奏經驗以及對樂團或是流行歌曲的編曲有一定的瞭解,只依靠譜面上的資訊一定是不夠的。強烈建議細節還是要以原曲為準,並要加入樂器的演奏技巧來彈奏。
譜面上會有許多樂器的縮寫代號,這類代號再卓著官方的頁面有提供可供參考。
譜面的最上方有歌曲的基本結構資訊,由圖中可知左側的節奏類型,調性,速度,主唱最低到最高音。及右側的作詞曲演唱人資訊。
對照畫面中左上角的紅圈圈部分是歌曲前奏,Only PN指的是只有鋼琴獨奏,arp是以分解和弦的方式演奏。第五小節string in指的是由此加入弦樂,下方的AG是木吉他彈奏譜中的單音為旋律,第八小節
有兩個朝外的箭頭記號指的是四拍的沿音,所以這小節只彈奏第一拍,234拍皆是第一拍沿音。和弦的表示法都是以簡譜大調級數的概念在表示的。
主歌第一小節的Tempo小鼓二四拍代表爵士鼓節奏加入伴奏,小鼓24拍是絕大多數音樂類型的伴奏手法,這邊並沒有標示出大鼓點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的大鼓點會與Bass的彈法重疊,有經驗的鼓手可以依據bass點而知道大鼓點的打法。bass的彈法在第一小節的下方以bs代表,因為只有寫出第一句,第二句以曲線代表後面的彈法要以第一小節以此類推。要小心大小和弦之間的組成音順階和弦的概念。第五小節6m7/5 和5和弦的兩個加尾巴朝外的箭頭記號指的是兩拍的沿音。第七小節vio指的是小提琴的插音,以傳統樂團而言這部分都是交給鍵盤手去彈奏。第八小節dr fill指的是鼓過門,但其他樂器看到這個記號通常也要一起處理過門。
副歌部分bass點有改變相對大鼓點也要跟著連動。下方的AG RHY指的是刷弦節奏吉他,第六小節3m7上的一條斜線代表這邊有一個很明確的一拍和弦聲音,之後第七小節上的節奏現也是一樣意思,通常這類節奏斜線出現的時候會伴隨著樂手所稱的 『 誰送』 ,或稱unis,代表全編曲的一致聲音,這邊也是通常考驗樂團演奏能力的部分,建議多加練習默契。
反覆二的solo段進入相對於開頭調性的轉第2級調,第三小節轉回原始設定1調。EGF指的是有加入效果器的破音音色,EG指的是電吉他破音音色。第四小節有指定過門的節奏點,樂團照節奏JUST DO IT就對了。PN鋼琴一拍一下的伴奏後,0指的是休止符,rit是速度漸慢的意思,這邊需要樂團有一定默契。
反覆的順序為了要讓樂手好看,盡量都會簡捷寫成最多到反覆二的形式。要留意反覆的開頭,當彈奏到反覆尾時再重新回到反覆頭演奏,演奏過程中經過反覆一記號時繼續演奏,但當演奏完並反覆進入第二次時演奏完 『還是彈擠他』這小節後直跳到反覆二的solo段落並演奏到完畢。
以上一般常見的簡譜總譜格式分析由葉宇峻吉他工作室製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討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AWtK4I1sp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