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歷 》
臺北市議會(第六屆)議員(78-83)
臺北市議會(第七屆)議員(83-86)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長(86.08.09-87.12.25)
內政部政務次長(89.05.20-91.02.01)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91.02.01-94.01.31)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94.02.01-95.01.25)
內政部部長(95.01.25-97.05.20)
~~~~~~~~~~~~~~~~~~~~~~~~~~~~~
李逸洋自傳(二)
(http://hanreporter.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57.html)
李逸洋自傳(三)公職生涯回顧
(http://hanreporter.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2.html)
李逸洋自傳(一)
我從小在基隆的郊區―七堵、暖暖區長大,家中有三個兄弟,父親在三、四十歲時就罹患肺病,長期臥病在床。不是開放性肺結核,未具傳染性,只要飲食營養,花錢就醫,服用藥物即可痊癒,但因無錢就醫,只好臥病在床。於是一家五口沈重的生計都落在母親的肩上,她以做裁縫來維持家計,很遺憾在我唸高一的時候,父親就過世;母親也因承擔家庭重擔,過於勞累,在我大二時離開,未完成學業前即父母雙亡。
其實父親曾留學日本十大名校―法政大學,學歷很高,而祖父李悌欽先生是日治時代臺北最大的私塾─同文書房的創辦人,父親與祖父年紀相差很大,學成回國,並沒有分得家產,加上身體不好,所以家道中落。多年來一直是二級貧戶,相當辛苦,都是租別人的房子來住。在七堵、八堵地區,從小學到大學總共搬了十多個地方,大約平均一至兩年就搬一次,因為無法付足房租,所以一直被迫搬家。為了分擔家計,我在唸國中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時候,當時住在八堵,每天凌晨四點左右就起床送報,因為住在後車站,必須扛著腳踏車經過鐡軌,下地下道及上地下道,而且基隆一年有兩百多天在下雨,一踏出門鞋子就弄濕,但是學業成績還都名列前茅。後來考上成功高中。高三時,學校第一次由全體三個年級學生票選模範生,很榮幸我當選為三個全校模範生之一,接受教育局表揚。之後順利考取臺大政治系,就學期間常獲得書卷獎。畢業當年考取臺大政研所碩士班,多數同學要三、四年畢業,我僅唸兩年就畢業。而且為賺取生活費,在唸研究所的時候,在基隆第二信用合作社兼差當研究員,如果早上有課,就下午工讀,如果在下午有課,那就早上工讀,雖然如此,我用最快的速度取得碩士學位。我的指導教授是國際政治權威學者蔡政文老師,恩師在民主啟蒙、學業指導及生活照顧上讓我獲益良多,碩士論文蔡政文老師給98分,幾近滿分,他是前臺大政研所所長、政治系主任,後來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考試委員。我的體能狀況還不錯,在臺大就讀時,當時學生約兩萬多人,曾經獲得校運四百公尺第四名。之後我入伍服役當預官,在花蓮防空學校接受空軍砲兵預官訓練,也以學科術科第一名成績畢業。
我雖然家境非常貧窮,但求學卻非常順利,甚至第一份工作也出奇順利,在退伍的第三天,就在中國時報上班。因為我在臺大就讀的時候,曾擔任臺大法言社及畢聯會訊社長,所以服役階段,就請學長彭懷恩教授,當時擔任時報雜誌總編輯,幫我引薦給中國時報董事長余紀忠先生的女兒,時任採訪主任余範英小姐。退伍之後第三天就上班,而且分配我非常好的路線,主跑立法院。當時我在中國時報的工作量相當大,現在採訪立法院記者一個報社都有6、7位,當時中國時報是兩位,聯合報是三位,曾經最多時一個晚上發稿達七千多字。這段經歷,因緣際會,躬逢我國民主政治的轉捩點,亦即「增額」立委大量進入立法院任職,「增額」與「資深」立委的衝撞,立法院成為國內重要的政治舞台。在那裡我結識很多「黨外立委」,如康寧祥先生、黃天福先生等人,當時新聞報導,受限於政治環境,所以並未完整於報上表達真相,因此常在黨外雜誌投稿,寫出報紙不能寫的另外一半。也因此與黨外立委建立友好關係,對他們少數人能夠為臺灣民主奉獻發聲,非常敬佩,所以在中國時報任職一年半後,就投入黨外陣營的工作。
民國72年黃天福先生競選連任立委失利,之後黃先生開辦《蓬萊島》雜誌,總統陳水扁先生擔任社長,我則擔任總編輯,大約一年多的時間,共發行52期,其中51期遭查禁,唯有一期未被查禁,這一期卻發生蓬萊島事件,3個人被告誹謗,坐監8個月。因為評論馮滬祥升教授論文,「以翻譯代替著作」,事實上,先前政大國關中心陳姓副研究員披露馮滬祥的論文是抄襲。7個字就坐牢8個月,在司法史上可是空前絕後。抄襲的手段是翻譯,所以這7個字批評是有所本,引述有根據,但法院並不採納。官司進行中為了鑑定究竟有無翻譯或抄襲,由7位國際級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協會,在各個領域研究最權威的教授,每個人分1章檢視,共7章,深入比對,結論與政大國關中心陳姓副研究員相同,涉及嚴重抄襲。然而在那個高壓戒嚴統治年代,像如此由學術界客觀的第三者查證出來的結論,證明批評並沒有違背事實,法院仍然宣判有罪,可以說是政治干預司法的一大惡例,也是一個為爭取言論自由坐黑牢事件。我也因此走上政治這條不歸路,出獄後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也當過兩屆的臺北市議員。
模範母親自傳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異鄉客」伊莎貝・阿言德:流亡海外四十年,卻成為擁有最多讀者的西語女作家】
母親卑微的角色——她比喻為猶如日本藝妓般百依百順——,因而誓言要成為自立自強的女人。
在這部回首前塵憶往昔的散文作品裡,阿言德以「女性主義者」標榜自己長久以來所扮演的角色。欣慰自己從小便醒悟。
而這自豪,來自於許多「模範女人」給予她心靈上的扶持和勇氣。
#西班牙語 #伊莎貝阿言德 #女性主義 英語島雜誌 English Island
模範母親自傳 在 雨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天為你摘一頁書
「我懷念曾是吾友的上帝,我甚至不知道上帝存不存在,但我確實知道,如果上帝是你的情感角色模範,那麼人間將少有一段感情可與之匹敵。我的想法是,有朝一日可能會有這樣的感情,我曾以為有過這樣的感情,那稍縱即逝的一刻卻使我流浪徘徊,在天地之間苦苦追尋平衡。」──《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如果愛與激情屬於魔鬼,你是否仍願投身其中──《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終究是本關於「愛」的小說:關於原生家庭、關於性向啟蒙、關於信仰依歸──各式纏結而繁瑣的愛,神聖與世俗的、冷寂與激越的愛。
當從小與上帝相伴長大的女孩佳奈,發現自己深愛的不只是上帝,還有其他女孩──她該如何重新理解、世界其實不如她那虔誠母親斷言的非黑即白?
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宗教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面對萬分複雜的世界,上帝讓一切有了解釋與行事準則。聖潔的與罪惡的、牆裡與牆外。上帝之城未來,負罪之人日日在教會裡,為了得救而預備。
而我們也知道尼采與鄂蘭對此的批評:如果救贖只在來世,又有何人願意認真看待今生?但我們卻也無法輕易怪罪遁入信仰的人們:伊甸園高牆裡思無邪的生活確實靜好,一切苦痛都始於吃下智慧之果──我們知曉人世的愛與激情,以及與之相伴的傷悲嫉恨。啟蒙帶我們看見更深邃的世界,卻也不啻是種暴力。
──所以,為了遠離失序而堅忍壓抑欲望,以及承認世間之愛終究伴生荊棘而投身其中,孰者才是真正的痛苦?
答案或許因人而異。《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為她半自傳式的第一本作品,作者Jeanette Winterson在其回憶錄《正常就好,何必快樂》寫道,離家出走上大學後的她,何以大量閱讀、而後投身文學:文學是試圖回答身處現世之難題的途徑之一,其中有拉扯與挫敗,以及不同作家經歷劫難後、為自己尋得的答案。
──也或許正因如此,閱讀《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的過程,我反覆想起大一英國文學課上,專長是浪漫主義的教授笑著說起,如果激情終將通向地獄,那他寧可不上天堂。
激情與啟蒙之果、上帝懷中的永生──我想兩者其實未必對立。我是從吳曉樂的文字知道Winterson的作品,因此對兩人相似的堅韌溫柔不感意外:信仰與原生家庭的拉扯確實使Winterson痛苦,但那不代表其中毫無讓她成長的養分;見證過以愛之名行使的傷害,我們更能知道如何真正地為對方而愛。
一如我們確實該提防僵化的教條與偽善的信徒,但對某種永恆的信念或許並非全然負面:大寫之愛、伊甸園、大他者、彌賽亞時刻──懷抱信念讓我們在受困現實淺灘之際,仍有將眼光投向高遠藍天的力量。
──而該信仰什麼,還得靠自己找尋。
模範母親自傳 在 雲縣模範母親表揚共28位母親獲獎-雲林新聞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雲林縣政府在今日舉辦112年度, 模範母親 表揚大會,除了來表揚縣內28位的 模範母親 ,更是有3位網路票選的人氣媽媽,縣長張麗善表示,每一位媽媽都是最棒 ... ... <看更多>
模範母親自傳 在 模範母親-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模範母親at Facebook. ... 恭賀本鄉前永定所、埔心所所長李圳原之母楊彩意女士榮獲警政署模範母親 ... 寫的自傳後發現是個充滿故事的女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