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看到我昨晚發的限時動態(或IG)
很驚人吧XD
今天是書文,也很驚人
最近遇到都是好書!
一半來自書友借閱,一半來自 凱特文化 贈書
.
⭕秒懂肌膚
非常淺顯易懂的皮膚科相關敘事
跟婦產科的《女人的診間》不一樣,
女人是走小故事的類型
秒則是類似問答集
醫生文筆很好,不會讓人想睡或看不下去
但要不要買,就看人啦,
畢竟這不會想常翻閱
.
⭕引路者
書友M絕對是谷口治郎粉
我很喜歡看漫畫,
小時候零用錢幾乎都貢獻給租書店
谷口治郎的作品是很深度的那種
但又不會像松本大洋那麼跳
引路者是短篇合輯,很值得品味
.
⭕樹冠上
坦白說這本要給推我有些猶豫
不大好讀其實,從樹根開始就是多線主角
我最喜歡的也是樹根那些篇章
因為本來預期這是很樹的故事,
但其實卻是還是以人為主
是非常龐大的故事,會很佩服作者的創作力
可沒能帶我進去那個世界
.
⭕女人的食指
向田邦子的小說我一直都沒特別喜歡
反而覺得她的這種隨筆雜記更好看
有點佐野洋子的感覺
但沒那麼厭世啦XD
.
⭕山羌圖書館
對於演藝人員出書我其實一直都有存疑的念頭
覺得有文采的,不真
賣崇拜的,更多
所以連我們家張信哲之前出的《字私》
我也沒有買or讀
但這本山羌其實非常清新小品
屏除少少的幾張作者文青照片的插頁外
整體我非常喜歡,甚至會想找其他作品來看
.
⭕暗夜之河
近期最推也最驚恐的一本
會讓人省思非常非常多
關於我們完全不當回事的自由與富裕
一直不覺得自己生活富裕
看了這書後,才驚覺
原來有工作、有飯吃是這麼了不起的事
作者的敘事很平順,沒有煽動的文字
就只是記敘,就算憤恨的部份
也不是那種會讓你跟著搖旗吶喊深陷其中的
但,因為聽紅樓夢的課程
讓我現在閱讀時,能更換位思考
(也不只閱讀,紅樓夢真的是太有啟發)
於是,讀這書,會好可怕
本來待看的影集清單中有《愛的迫降》
但我覺得自己,
應該會因為這書而看不下去了
(還是說玄彬的臉能克服一切😆)
.
-
你們有發現,
本週其實我偷偷埋了穿搭主題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90的網紅倉庫的女人Clai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我沒想過的人生,就在這100次的練習裡面發生了 原來人生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 就算怎麼樣了,也真的不會怎樣(我到底在說什麼?😂) 同樣的事情,我最喜歡反覆做 因為我不是最聰明、最厲害的,可是我知道天道酬勤 一直到最後的邀約來賓的特輯,我記得我每天都焦慮到不行 就算我知道你們其實根本不...
樹醫生課程 在 陽光小築鄉村木藝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生病了….😥
這幾年沒日沒夜的工作
身體終於出狀況抗議了…
老客戶都知道我個性很ㄍㄧㄥ
從創業初期到現在
無論是服務、或是設計到產品我們一項都是兢兢業業的經營
也許是這樣的龜毛個性
除了盡量親力親為的回覆訊息以外
每次有新作品
也都是怕不夠特別、不夠完美
常常挑剔的這裡改一點、那裏修一點
更常在夜裡在找資料、畫設計圖、上線上課程
可能就是這樣不放過自己的個性
導致壓力過大身體發出警訊😭
早在前年健檢的時候發現甲狀腺有長了結節
這段時間也都有定期追蹤
但是隨著時間結節一直變大
醫生建議開刀甲狀腺切除
一直到這陣子疫情較舒緩
加上已經打了疫苗
才敢再踏進醫院🏥
現在醫院幫我安排中秋節前要手術
雖然是小手術
但是老闆希望我術後能好好的休息幾天
所以我們預計從9/15會開始休息到中節連假過後
因為臨時被通知手術時間
我們也很急迫
📣所以跟大家報告一下
💡幸運草12宮格:
白色、粉紅色和柚木色噴漆款的
因為噴漆廠還在作業中
所以中秋連假過後才會發完工通知
💡樹根盆還有少數朋友未接到通知
因為目前B款的皆已完成
但是A款正在打磨中
所以一樣預計連假後才會通知喔
☝至於未來我們會在作業上會有些調整
也希望除了將好的作品、服務帶給大家以外
在其他方面也有不一樣的感官
更多的細節
我來整合一下
明天再來跟大家詳細報告嘿🙏
唉…..
今年不僅受疫情影響
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也是辛苦的一年啊…😥
不過還好這都是可以克服的問題
也謝謝大家對於我們作業上的體諒🙏
謝謝大家的祝福
我會加油,我們一起加油~💪
樹醫生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月開學季,我梳理了給孩子們在課内學習、課外學習共七點建議。祝廣大學子們充分開展更多元的學習範式,提升自我的創新創造力!
我在《李開復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書裏,也談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我覺得很適合在現在這個開學季再次分享給大家。比起應試考試中的分數,如果同學們具備“3C”的三大能力—— 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未來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課內學習的4個建議:要充分利用好在學校裏上課的時間。
1.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有同學問我:“怎樣學習知識,才能真正記住呢?每年考完試後,好像就把所有的知識還給老師了。”
我給這位同學的回答是:“我學懂的知識以及知道如何實踐的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我全部記得;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憶更加清晰、準確,就算有不記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來;相反,那些靠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已經全忘掉了。”
也就是說,死記硬背只能過考試關,而不能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你們在學三角形面積定理時,一定都會背“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你有沒有理解這個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為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是這樣計算的。記住這個公式和探索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學習化學,如果每天只是機械地背誦一些反應式,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掌握了每個反應式內在的規律,並能和現實中的化學現象聯繫起來,就會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自然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只有懂得了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舉一反三,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靈活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2. 要多問問題
會提問也是一種能力,而且你也會因為提問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我的女兒在學習指數的時候,不理解指數是什麼,更不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指數有什麼用處,就主動來問我。我用計算銀行存款的思路來指導她,比如存入 100 元,每年的利息是 10%,那麼 10 年後,你的存款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計算,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指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她能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因為她主動提問獲得的。
多提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一種多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不懂就問,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3. 要勤奮
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去美國讀中學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
然而,我心裏又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文單詞書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詞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 5個詞當中有 4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請求老師再說一遍。
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複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從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看書找答案。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遇到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通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懂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勤奮的學習有關。
4.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獲益於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想不到的是,這種批判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救”了我的命。
在我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肚子裏有數十顆“腫瘤”,經過反復復查,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突然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我氣餒、懊悔、內疚,但是,治療過程中的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發生了。
我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我的主治醫生唐季祿給我打氣:“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他告訴我,網絡上有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如果我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看。我認真地研究了唐醫生推薦的那些學術文章,發現淋巴癌的分期方式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可以說過時且不精准了。如果說只看標準的分類,我因為腫瘤數太多,所以必須歸類為第四期。但是只看腫瘤數量是最準確的嗎?根據我研究的那幾篇論文,分期的目的就是預測存活概率和時間。那麼,最準確的預測方法就是尋找和我病情足夠相似的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因素,如年齡、症狀、血液指數、腫瘤數量及大小等 20多種,和他們的實際存活結局來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並且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這樣的研究肯定要比四十多年前的粗分類來得准!
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可以隨時掌握路況。醫生的治病策略、用藥思維,你至少並不是茫然無知。我又拿出以前做學術的精神,把全部20幾個特徵與我的檢查結果相對照,發現我雖然屬於第四期,但整體狀況其實沒那麼悲觀。原來醫學上對所有淋巴癌的分期方式,至少對我的病情來說是不正確的,我的情況是較輕的。於是,我突然從“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有可能終身不再復發!這個發現有如一線曙光,從此之後,癌症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就開始悄悄起了變化。
批判性地看待醫學上對淋巴癌的分類,通過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方式來獲得對自己病情的準確判斷,讓我自己從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 課外學習的3個建議:課堂外的時間,我鼓勵同學們,去探索你們熱愛的東西,多實踐,多多鍛煉自己的創造力。
5. 要動手實踐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寫了這樣一句格言:“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曾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用 6 根火柴拼成 4 個大小一模一樣的正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我們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實踐讓我對相關的幾何和空間知識記憶深刻,也訓練了我使用新穎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在高中時參與美國的高中生創業嘗試課程,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當時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利用週末時間到工廠裏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家長並不需要這樣的圓環,最後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掉了。
這次的親身實踐,讓當時 15 歲的我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有市場需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第二次的創業嘗試中就會把市場需求作為我創辦的公司的方向。從需求出發,生產有需求的產品,牢記這樣的理念,第二次的創業嘗試獲得了成功。這些對於創辦公司的經驗,都是我從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只有實踐,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6. 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到最好。
我在上大學時,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法律,將來想做一名律師。可是上了幾門課後,我發現自己對此毫無興趣,於是跟家人商量轉系,數學是我的一個備選項。但是,當我加入了“數學天才班”後,發現我的數學突然從“最好的”變成“最差的”。我雖是田納西州的冠軍,但當我與來自加州或紐約的“數學天才”交手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技不如人。我深深地體會到那些數學天才是因為“數學之美”而對它癡迷的,而我並非如此。我一方面羡慕他們找到了最愛,一方面遺憾自己並不是真的數學天才,也不會為了它的美而癡迷,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意義就是為了理解數學之美。
我想到了計算機,我在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為了解答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寫了一個程式,然後把結果打印出來。當時因為機器運行的速度太慢,我沒有等到結果打印出來就回去了。週一回到學校,我才知道我們學校所有的打印紙都被我打光了。雖然挨了老師一通罵,但我的心裏有了一股欣喜,原來這個數學方程式有無數的解,我走後,程式一直在運行,計算機就一直在打印結果。
對計算機的興趣此時在我的心中醞釀,雖然當時計算機專業算是個默默無聞的專業。接下來,我選修了一門計算機編程課,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我和同學們一起做編程,他們還在畫流程圖,我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比別人交卷的時間幾乎早了一半,我不用特別準備,也能拿高分。
通過學習計算機 , 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思考嗎?它能夠讓人類更有效率嗎?計算機有一天會取代人腦嗎?我感受到了一種振奮,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一生的意義所在。
我每天都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一門公認為是計算機專業最難通過的“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課上,我考了 100 分,也就是A+ 的分數,創造了該系的一個紀錄。大三大四時我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和博士課程,接手各式各樣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嘗試著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畢業後,我在計算機方面創造出了一些成果。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要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我的中學是在美國的橡樹嶺讀的,當時的感受就是,學校的功課很輕鬆,每天的家庭作業很少,但是每天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項目。比如,當時歷史課教到美國印第安人的時候,不是用課本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讓一個團隊寫一個話劇,或者是進行關於移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辯論。
這些項目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但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後來,我回到北京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面試時,對前來面試的學生也注重的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考驗,我們向面試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o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o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o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o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想怎樣去解決它?
o 兩條不規則的繩子,每條繩子的燃燒時間為 1小時,請在 45分鐘燒完兩條繩子。
這些題目雖然聽上去很“怪”,但我們出題的本質也不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面試者的思維方法。
孩子們,比起試卷上的分數,我認為你們底層的思維能力,會是更珍貴的能力。你在學習每一門科目時,鍛煉出來的能力是未來最能幫助你們的事情。就像你學了代數,也許不會去研究數學,但是這對鍛煉你的思維有幫助;你學了英文,不一定會出國,但是英文可以在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文獻、在有效交流方面幫助你;你學了畫畫,不一定成為畫家,但是你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鍛煉的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會對你有幫助。
過去,我們對教育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能不能記得被教的東西。但是未來,教育的精華體現在即使你忘記了所有你學的東西,你還具備思維方式、智慧和能力。
當你已經忘記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你還是知道歷史帶給我們的人類的智慧和教訓;當你已經不會編程了,你還是有編程帶給你的邏輯思維;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精華。
樹醫生課程 在 倉庫的女人Clair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許多我沒想過的人生,就在這100次的練習裡面發生了
原來人生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
就算怎麼樣了,也真的不會怎樣(我到底在說什麼?😂)
同樣的事情,我最喜歡反覆做
因為我不是最聰明、最厲害的,可是我知道天道酬勤
一直到最後的邀約來賓的特輯,我記得我每天都焦慮到不行
就算我知道你們其實根本不在乎我說了什麼
甚至看到這集的你,可能還會驚訝!蛤?啊我怎麼現在才知道??
可是我覺得在我這個角色上
我必須成為榜樣
我必須對自己誠實,我才會尊敬自己
那時候每天都覺得「我做不到...我好想放棄」「唉,怎麼都沒有人要回覆我...」
「看來我真的很不適合做這個」「我也不適合教英文...」
「我就好好上班領薪水就好了啊!幹嘛要這樣下海還被嫌棄?」
這些質疑,好像馬拉松終點線前的那500公尺
不長,可是卻是最最考驗的一段距離。
我們所重視的東西值得我們投注時間與愛
原本沒有人會注意到倉庫的存在
它狹窄、密閉而陰暗
但因為有你們的收看、評論、轉發
突然之間,它就不再隱形了
變得很通風、很明亮
真的好不可思議喔...
也特別感謝所有曾經來過倉庫的朋友們
是你們別人不會像多看兩眼的空間
有了溫度,也有了故事
至少,人們花時間關注它的某種特質
謝謝 @營養師杯蓋 @nutruelife 讓我們了解健康與食物的關係原來這麼有趣
謝謝健身女孩 珮珮 @peipeifitlife 大力推廣健身與健心的哲學,給許多女性力量
謝謝 @中英主持人Tiffany @emcee_tiffany 謝謝妳 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成為許多人的榜樣
謝謝日文老師/WTO姐妹會班底 Sumi @masumi_jl 好喜歡跟妳一起拍片的氣氛,不只帶給我快樂,也帶給觀眾歡笑。自從認識妳之後,WTO姐妹會沒有妳的那一集我就不看了!!哈哈。期待下次一起跳舞,也要謝謝Ken @kenlee1018 介紹我醫生XD拯救了我😄
謝謝最美地勤Grace @tsaijiegrace 謝謝妳的情義相挺,幫我帶了許多新粉絲哈哈哈哈哈哈。但最重要的是,謝謝妳選擇做自己
謝謝荒唐迷妹LJ @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 @annyeonglj 每次我做到很崩潰的時候,三不五時收到你的抱怨line真的很舒壓!謝謝妳讓我覺得自己不孤單
謝謝Chris @ct_english74 所有來賓中,我們的性質最接近,往往也是最難親近的情況??但我們居然沒有呢!謝謝你的細膩體貼,不計辛勞,為同樣焦躁學英文的同學們指引方向之外,還會花時間關心我做線上課程的情況,適時當我的樹洞。
以上,就是這100集的人與事
最後最後,謝謝一頭撞進未知的自己
原來,你有多努力,就會決定你離開的時候有多堅定
接下來Claire會準備新的內容,也正在籌備自己的線上課程,敬請期待!
Take care! Love you all!!!!
-
【工商時間】
想要學好英文的朋友,我的線上課程開課嘍
24堂「學了就想說」的情境英文文法課
https://9vs1.com/go/?i=95fb2eff1848
🔥無限重複回看,終身有權限
🔥初級到進階,手把手教會你
🔥網路在哪,課程就在哪
🔥可打統編報帳
🔥全球信用卡/ATM/超商付款皆可
樹醫生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我的名字叫甜甜」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朱勵雯
內容簡介:
「縱使面對死亡,我們總是心碎;
但背後留下的愛 卻是永恆。」
生命終究會走到盡頭,但愛卻能延綿不絕。
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安慰每個曾經受傷的心靈。
女孩的名字叫「甜甜」,是外婆幫女孩取的。外婆是女孩最喜歡的人,女孩很喜歡這個名字。
曾經有段時間,外婆像睡美人一樣,睡了好久好久。媽媽告訴女孩,外婆睡著的時候,醫生幫外婆動了很多次手術。當外婆終於從夢中醒來時,所有的語彙能力卻如同空氣蒸發般消失了!
唯一記得、唯一會說的,就是女孩的名字。
「甜甜、甜甜」外婆用這個平凡的名詞表達著每一個想法,訴說所有的悲傷、幸福、痛苦或喜悅。這單字成了外婆唯一表達的方式,也成了女孩最珍視的詞語。
有天晚上,女孩做了一個夢,外婆在夢裡,笑得好燦爛、好開心。隔天,女孩的爸媽說要帶女孩一起去看外婆,但是,當女孩見到外婆時,外婆卻又像睡美人一樣睡著了。
只是,和女孩小時候讀的童話故事結局不一樣的是,這次女孩知道,外婆永遠不會再醒過來了……
● 作者創作歷程
《我的名字叫甜甜》是我就讀劍橋藝術學院時所創作的繪本之一,也是我心中最重要的創作。那時在思索故事腳本的同時,我想起了外婆,以及那環繞著她對整個家族,還有我自己而言格外深刻的經歷,最後我才決定將這個被我內心深處上鎖的記憶編寫成這個故事。
對我而言,「甜甜」這名字雖然平凡卻也極度特別,因為它與外婆的人生緊密的連結著,也緊緊的牽動著我去思考生命中最深刻的議題:疾病、死亡和失去,還有超越這之上的-人與人之間的愛與羈絆。
『接受失去,才能更珍惜回憶』
完成這個繪本是對「失去」的理解和接受。在外婆走了十餘年後,我仍舊會時不時的想起她,但是目睹生命消逝的過程總算不再是逃避的空白,我終於可以舒坦的與這段經歷面對面,也讓我更加珍惜每段曾經與外婆一起度過的回憶,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
「我們都在流淚過後漸漸成長」
面對死亡後的故事,每個人都不同,或許有些人不願意面對,或許有些人停滯在那個時刻很久,或許有些人輕輕地拿起卻沉重地再也放不下。
寫這個故事時,很期待大家能在這個故事中被同理,帶給大家更多的溫暖和安慰。
作者簡介:朱勵雯
半個嘉義人半個花蓮人,從小喜歡在山林與田野間奔跑,
大自然成為她作品的基調。
2011年負笈倫敦藝術大學進修插畫。
2015年畢業於英國劍橋藝術學院兒童繪本插畫碩士班。
喜歡繪本、花草樹木、旅行、聽別人的故事,也寫自己的故事,更喜歡把他們畫出來!
求學時期,曾因不擅長術科技法,認為自己畫不好而暫時放下畫筆 ; 之後在高中導師的建議下轉而學習服裝設計,不過大學四年卻讓她發現,畫圖仍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於是赴倫敦藝術大學就讀插畫課程,期間漸漸對繪本創作產生莫大的興趣。畢業後即申請入劍橋藝術學院,主修童書插畫碩士。
在大自然間嬉戲成長的童年,對她日後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花草樹木成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曾在倫敦當中文保母的打工經驗,讓她有機會更近距離觀察孩子們,也是她日後創作的養分之一。
喜歡以水彩混合不透明水彩、壓克力、鉛筆及色鉛筆、電腦拼貼及繪圖等等方式創作。溫暖繽紛的色彩,細緻的線條是她作品一貫的調性。現為上班族兼接案插畫家,並仍持續地在創作路上探索前進。
作者粉絲頁: Li-Wen Chu illustration
出版社: 布克文化
粉絲頁: 城邦讀書花園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樹醫生課程 在 I TAIWAN LIFE玩樂創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2年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每年的3月21日為「國際森林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Forest」,今年2019年聯合國大會以「森林與教育 Forests and Education」主題號召各國民眾親近森林,也進一步提高各界對於森林重要性的認識。
2019年3月21日「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在「苗栗縣泰雅部落-清安國小」舉行了一系列的國際森林日-森林與教育課程,精彩有趣又充滿知識性的活動課程包括百年桂花樹健檢與醫治、食農基地營造、樹上垂降體驗活動以及森林護衛隊紀錄片欣賞及座談分享。
參與單位:清安國小師生、苗栗縣政府、泰安鄉公所、新竹林管處、甘霖植物診所、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巧木樹藝公司、攀樹人協會等單位共同參與。
更多內容:https://itaiwanlife.com/miaoliarborfestival2019
#國際森林日 #森林與教育 #植樹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