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米蟲通過論文答辯了
想跟大家分享這份喜悅,同喜一下
.
還記得三年前我陪著她去北京上學,有天在中關村的大賣場買了一堆生活用品卻叫不到車,等了好久,看著北京街頭車流川息滿是出租車卻連一輛車都叫不到,但有好幾組人比我們晚到卻能早一步搭上車,我不解為什麼,這時旁邊有位姑娘告訴我們,這個點叫車,若是趕時間是要加價搶車的,紅包加多點,師傅才會先接妳的單。
啊? 是這樣啊,原來這裡競爭激烈到這種程度了,連叫車都要用紅包加價搶的,難怪明明路上車很多,但滴滴卻叫不上車,路邊攔車也不停,果然大媽我江湖閱歷太淺了,這裡有另一套生存規則,跟我過去生活幾十年的經驗不一樣了。
於是乎,我看著身旁大包小包提不動的東西,一時感概萬千,或許以前我所熟悉的、懂得、會的、了解的一切,在這裡都派不上用場,這不嗎? 我連車都叫不到,完全不懂潛規則是要加價的,記得剛下載app的時候,我看到加紅包的功能時,還跟米蟲開玩笑,果然這裡好多土豪啊,真大方,叫個車還給紅包耶。
.
看著北京的繁華,叫不到車的挫敗,我身旁的小女兒也要漂向北方闖蕩了嗎?
(音樂請放起來
飄向北方 別問我家鄉
高聳古老的城牆 擋不住憂傷
我飄向北方 家人是否無恙
肩上沉重的行囊 盛滿了惆悵.....)
於是我內心的小劇場開始演了一齣又一齣
從今天開始媽媽沒法在身邊照顧妳了
只差沒有站在海淀區的街頭滴淚了
.
於是我跟米蟲說了句:"媽咪只能送妳到這裡了,學校的一切以後妳只能靠自己了,媽咪已經無能為力能幫妳什麼了。"
.
米蟲一聽完這句話,她沒有我的傷懷,而是皺起眉頭說:媽咪,瞧妳說的好像一副北大是妳買了門票入場卷把我送來的,不是我自己考上的,而且重點是:我們現在只是要叫車,這跟以後學校有什麼關係呢?這邏輯怪怪的吧。
.
聽完米蟲這些話,我忍不住大笑,這孩子有冷面笑匠的幽默潛質,她的理科腦袋總是能逗我開心,我說孩子,這一刻是屬於母愛的情懷啊,是多年後回想時的千般滋味,那些曾經的想當年啊..,當我牽著剛上幼稚園的那雙小手,多少個大哭賴在街頭不肯上學的年頭...,
我知道啦,以後請假是不用家長簽名了,可以靠自己了。
.
去年夏天,那個知道米蟲考上北大後,跟我說考上北大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大陸朋友說,要進北大很容易,北大是難在畢業,然後他說:妳看,妳女兒沒能順利畢業,對吧,都兩年了。
.
哎,就像三年前站在中關村馬路邊上叫不到車的我一樣,不知道這世界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大陸的學制跟台灣不一樣,有些專業科目的碩士學制是要三年的,要畢業的確不容易。
.
昨晚米蟲跟我說,她看著照片裡的自己笑得好開心,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當時的喜悅,終於,碩士答辯順利通過了!
身為媽媽,我也好為她感到開心
1千多個日子,一周七日,披星戴月的堅持與努力
雖然很辛苦,但很值
記得米蟲小時候我曾告訴過她
文憑、學識、涵養才是屬於自己的,別人搶不走的東西..
//
不僅米蟲自己開心,我替她感到高興
照片中她的指導教授也是笑得燦爛啊
而且相信還留在大媽版上的妳們,也能感受這份喜悅吧,大家都像是一起看著米蟲長大的吧..😂
(那個反骨大媽,中年辭職,叫大三的女兒休學,一起陪我去橫越歐亞大陸圓夢,被說鐵定會成為輟學的孩子...這下終於要畢業了拉!!)
.
米蟲當年告訴我:媽咪,妳要相信自己的女兒,而不是別人口中不負責任的臆測,故事在這裡
#追夢不是年輕人的專利_中年大媽也可以
http://wanderingwithyou.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_22.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介紹 羅暐勛博士專訪 故事開始於民國90年初的一場家族聚會下,大家閒聊著鄉下的閒置菜園不知可以做何利用?聊著聊著就談到了晚上都有好多蝸牛出現,似乎有害無益...當時已從事20多年電腦工程師的詹俊傑先生,靈機一動心想如果能把蝸牛拿來研發跟生產創造牠的價值...
「橫越歐亞大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阿翔 Linus C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背包客棧- " 回想起這橫越歐亞大陸18個國家的26000公里路... 的評價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2007 橫越歐亞大陸荒野餐廳EP10 Cross Russia to Europe 的評價
- 關於橫越歐亞大陸 在 肥之之與綠胖胖之來去橫跨歐亞(上) 的評價
橫越歐亞大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能出門的時候就來看看別人的旅行吧
--不靠譜的當地朋友
#亮點照片在最後一張
米蟲的高中同學小妮子前不久特地去北京找她玩,打算趁回台灣前好好聚聚順道遊覽北京。
雖說米蟲正如火如荼準備論文答辯,但向來重視朋友的她,還是義薄雲天二話不說抽出時間當地陪,我想在北京待了3年的她心裡應該想:當地陪導覽北京?那有什麼難的。
我猜小妮子心理應該也是這麼想的:好朋友在北京都住3年了,哪裡好吃什麼好玩應該很清楚吧,跟著她準沒錯。
米蟲傳照片給我看的那天,咦,這一系列照片怎覺得如此熟悉阿,這不就是”咱母女倆橫越歐亞大陸時,第一站抵達北京的某一天行程,妳阿母我安排的路線: 恭王府→后海→南鑼鼓巷,體驗感受老北京,十足十觀光客行程。
我有點意外米蟲竟帶她來這些地方,在我的想法裡,住在當地的年輕人玩的路線該是不一樣的,起碼要有些什麼地窖阿、秘境阿、在不然也該是爬上胡同裡的瓦檐拍張網美照吧。原來小妮子是第一次到北京吧,米蟲直接拷貝記憶裡媽媽第一次帶她來北京的觀光客行程。
但第二天,我收到的照片玩樂風格迥變,但我沒有多問些什麼。
今天我在找照片的時候,發現其中夾有一張恭王府關起大門的照片,我端詳了一下是有什麼特別之處是我沒注意到的嗎?大約我年紀大了開始老眼昏花,實在看不出這張照片到底美在哪? 於是我問了米蟲。她告訴我:這張照片名叫不靠譜的朋友。
不靠譜的朋友?
她哈哈大笑的說,對,就是不靠譜的朋友阿,她幹了件蠢事,第一站帶小妮子去恭王府,結果門都無法踏進去,因為那天禮拜一休館沒開。
博物館類的通常都週一休館阿,妳忘了嗎? 那些我們旅行的日子都會先確定一下。
米蟲說:太久沒出去玩了,所以沒有想到,平常也不會去這些地方啊。
這倒也是,在這裡唸書是7-11,一周七天,難得放假那會去博物館阿。
那后海跟南鑼鼓巷呢?是不是妳待北京這3年來也是第一次去啊?
米蟲說對。
看來這些地方,媽媽我比妳還熟阿,我在北京住一個月的日子裡,天天流連在這些地方阿,好想念那些可以到處流浪的日子…..
喔,難怪,所以隔天就直接帶她去酒吧玩了? 我在鏡頭前笑了出來,想起隔天風格炯異的那些照片。米蟲說對阿,一年365天,全年無休,不用擔心不能招待朋友。🤣🤣
果然觀光景點都是觀光客去的地方,生活不是觀光,當地人出沒的地點不一樣。但說到吃的,有個美女粉絲告訴我米蟲上次推薦她的冰煮羊,真的好吃喔,而且很特別~
橫越歐亞大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米蟲問了我一點意見關於最近遇到的職場進退問題,我表達了我的看法以及建議之後,也提醒她最重要需要注意的關鍵影響。
在江湖中走跳,什麼才是最佳選擇,往往都是事後才知道。到底經驗是靈丹大補藥,還是困住自己的無形漁網,對自己來說都得步步為營免得落入巢臼,何況是對女兒的提醒,畢竟這世代瞬息萬變,沒有一招打遍江湖的神話,更何況隔行如隔山。
晚上的時候,我問了米蟲最後怎麼做?她給了一個令我驚艷的說法,算是裡外兼顧。如果說我給她的建議是單點,那麼她自己升級成為了套餐。
我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蠢事,有點感慨的跟老頭說,這孩子實在比我聰明太多。當然也滿懷欣慰。
難得老頭安慰了我幾句,他說"有沒有人教差很多"。"妳們兩個的成長環境差太多,她有妳教,而妳沒人教,是靠自己摸索長大的。"
我想起前陣子一個教育界菁英的好朋友對我說,那趟橫越歐亞大陸的旅程對妳女兒應該有很好的啟發,開拓了她的視野,增廣了她的思維深度。
想想,沒錯,好像是如此。
以前米蟲是個在意他人看法的孩子。
那趟旅行回來後,有次遇到酸民攻擊我時,她反到勸我: 媽咪,妳所擁有的,不會在別人嘴裡失去;妳所沒有的,也不會從別人嘴裡獲得,不用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人說些什麼,妳自己開心就好。 這孩子說的真好啊!
記得那時候的我,常常寫一些"很自己的點滴",就是那些"對,我就是個大媽,或許不符合現在的網美流,但我頂天立地,這裡沒有神話,就只有一個中年大媽,偶爾搞笑偶而瘋言瘋語。
不知道版上還有誰,是從那個時候就開始陪著我的嗎?
太喜歡這句話
#米蟲金句
#你所擁有的不會在別人嘴裡失去
#你所沒有的也不會從別人嘴裡獲得
橫越歐亞大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介紹 羅暐勛博士專訪
故事開始於民國90年初的一場家族聚會下,大家閒聊著鄉下的閒置菜園不知可以做何利用?聊著聊著就談到了晚上都有好多蝸牛出現,似乎有害無益...當時已從事20多年電腦工程師的詹俊傑先生,靈機一動心想如果能把蝸牛拿來研發跟生產創造牠的價值,或許會是另一個商機唷~
就在當時的玩笑話之餘,開始了這個故事...先打聽到當時在屏東已經有人先引進了非洲大蝸牛白化的品種,稱之為「白玉蝸牛」,他便南下了解飼養方式並一口氣買600隻蝸牛回來飼養,當時白玉蝸牛的要價可不便宜一隻就要500元。
話說隔行如隔山,經過一年的養殖幾乎全軍覆沒,直到一番的努力鑽研細心照料下,終於僅存了6隻蝸寶寶,才開始了這趟「亞洲唯一蝸牛養殖場之旅」
這六隻可愛的蝸牛寶寶,擁有美麗的外殼和半透明白色的滑潤膚質,多麼吸引人,因為這樣的緣份,工程師開啟了對蝸牛的深入研究;2006年一次因緣際會下和法國勃根地蝸牛(Helix Aspersa Muller)接軌,30隻法國蝸牛跟著主人Mr. Zhuang橫越歐亞大陸來到台灣彰化縣溪湖鎮,工程師於是展開了夜以繼日的蝸牛養殖技術研究,最後終於研究出透過隔離飼養、配種改良以及有機生態養殖技術,並成立了彰化縣蝸牛生產合作社,也成為了台灣蝸牛之父。
經過12年養殖蝸牛經驗歷練,已成為台灣特有養殖新興行業,堅持有機耕作並與農民產銷合作,本養殖園的白肉蝸牛,經過多年的費心研究,採用隔離飼養改良,終於繁殖出代代優良的白肉蝸牛品種,成為台灣蝸牛的新品系物種-台灣小品蝸牛生態養殖園將其正式命名為「白玉蝸牛」。
以台灣地區獨一無二專業養殖蝸牛起家,再轉型升級為觀光休閒農場,是全國第一個蝸牛休閒農業主題生態養殖觀光園區。也著手研發更多的蝸牛食品研發加工、醫學美容生技合作、蝸牛飼料製作銷售、生態觀光DIY教育親子體驗活動、蝸牛主題餐廳,將蝸牛養殖成為21世紀最夯的綠色農業。
養殖園擁有堅強的養殖合作團隊,園區研究開發中西式及法式冷凍食品研發生產並積極與國外蝸牛相關養殖同業均有密切交流合作,以確保產能充足及產品品質。在市場開發上,除了提供完整的蝸牛食材外,也配合國內外客戶所需,提供客製化方案之整體服務。
提供顧客食用價值的食品,並將繼續努力,把關食品衛生追求品質;提供客戶最安心的「高檔健康食材」,極朝向醫學生技美容產學合作,開發多樣化,利於人體使用保健等產品,以創造客戶與合作社最大的成功與雙贏。
粉絲頁: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
官網:www.twcs.org.tw
住址:彰化縣溪湖鎮環河路一段170號
TEL:04-881-168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BMokaoxt4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0L_H3ikKTUtuWAxNWD90Yvt98tg)
橫越歐亞大陸 在 阿翔 Linus C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32歲,青春過後,遺憾之前,還有多少追尋夢想的勇氣?
在一些分享會和媒體訪問中都透露過這個計劃中的大旅程,就是還未正式在這裡分享過。
終於,下星期就出發啦!
就趁這機會透過這段影片分享一下我的旅行故事。
超過一年前已有這個長途旅行的構思,那時候常常看著世界地圖,心想:
「既然有這麼大的一片土地是相連的,為甚麼每次旅行都要坐飛機?」
於是開始慢慢計劃這個「不飛之旅」,最後演變成現在的單車旅行。
出發日期越來越近,我一直想為這趟久違的長途旅行定一個主題。
橫越歐亞大陸的單車旅行,都不知多少人做過了,已不是甚麼新奇事。
有甚麼主題比較適合我呢?
數月前開始嘗試找贊助商,我這寂寂無名的小Blogger當然找不著甚麼。
也有想過嘗試為甚麼機構籌款,但這一次又比較想聚焦在旅程上,不想隨便弄個籌款活動模糊了旅行本身的價值。
最後,我想到自己比較擅長的,是分享生命的故事。
熱血,就是我最大的資產。
這個旅行,是我欠自己的一次,為了夢想不顧一切的一次。
就簡簡單單的,
將這個最真實的故事;
一個普通的香港男孩成長的故事;
一個青春過後,遺憾之前的故事;
一個在現實的洪流裡嘗試尋覓屬於自己的路的故事,赤裸裸地透過這旅程去分享。
更重要的是,跟願意追看這個故事的朋友們,一起探索生命的可能性。
人生,不一定只有一條路、一個劇本。
不顧一切的一次,就是這個旅行的主題。
下星期開始,由香港往非洲的單車旅行!
幫忙Like和Share這段短片已是最大的支持啦!
明天起阿翔的Facebook和Blog將會集中分享跟新旅程相關的事,有興趣追看的話記得follow啦!
Facebook:阿翔
http://www.facebook.com/shotravel
Blog:世界旅圖
http://www.shotravel.com
***************************************************
媒體報導傳送門:
經濟日報Topick《Lonely Planet 中文作者阿翔:人生不只一個劇本》
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403258/
***************************************************
歡迎贊助、邀稿及其他合作提案:info@shotravel.com
背景音樂:無盡 by Supper Moment
特別鳴謝拍攝及剪接:Airy Ngan @ FIRA PHOTOGRAPH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DoOg0InsCU/hqdefault.jpg)
橫越歐亞大陸 在 2007 橫越歐亞大陸荒野餐廳EP10 Cross Russia to Europ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07 橫越歐亞大陸 荒野餐廳EP10 Cross Russia to Europe. Jeff Lee. Jeff Lee. 2.76K subscribers. Subscribe. 7.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橫越歐亞大陸 在 肥之之與綠胖胖之來去橫跨歐亞(上) 的推薦與評價
去年八月,我們開始了這一趟長達一萬六千公里的返家之旅,從愛爾蘭Cork出發後往東前進,到歐洲下至瑞士,上至瑞典,繞了一個s型,然後進入俄羅斯,橫越 ... ... <看更多>
橫越歐亞大陸 在 背包客棧- " 回想起這橫越歐亞大陸18個國家的26000公里路... 的推薦與評價
" 回想起這橫越歐亞大陸18個國家的26000公里路除了各國景物特色人文風俗外,若要說起特殊的風景,那麼各國火車有的沒的大小事絕對是旅途中那抹難忘的回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