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Nibbon
寒流籠罩的這幾天,空氣冷涼,想念起前陣子在高雄「Nibbon」喝到的一碗湯。
那是白蘿蔔與西芹根熬的高湯,煮了松葉蟹肉,上桌時白茫茫素淨淨,像是一碗加熱到冒泡的牛奶。乳脂讓根莖蔬菜的清甜與苦韻宛若絲綢,一絲絲松葉蟹釋放鮮味,一粒粒酸中帶苦爆在舌尖,是柚子果粒,太畫龍點睛了。還有松露的土質芬芳,裊升在前,但不搶戲,只是把冬天濃縮在一勺一勺湯裡。
這晚的魚也很棒,是日文名「赤羽太」、台灣名「橘斑」,原是細嫩的白肉魚,Mars 主廚刻意把魚皮烤焦,脆皮乳豬那樣地硬脆,椒鹽味與火炙香十分足,魚皮本身的滋味與質地成了這道菜的主調味,記憶深刻!椒鹽味也深入魚肉,肉質緊緻有彈性。調味簡單,僅僅海藻奶油醬與羅勒油,海藻奶油醬以章魚高湯做底,調入了雞汁與菇蕈碎,飽滿的鮮味中透出醇厚的酸,原來是鹹檸檬!整道菜簡潔扼要,味道卻富含感性,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好吃。
冬天的蔬菜盤,我以為是優雅的pot au feu(法式蔬菜燉肉)。其實看不見肉,湯水清清透透,卻蘊含鹹鮮噴香的肉味,那是風乾豬臉頰(guanciale),卻還有另一股脫俗的芬芳,森林系的,原來是綜合香草茶!Nibbon用餐結尾都會送上一壺香草茶,剩下的香草們,浸泡水中一晚,拿來調味,主意真好!於是這澄澈卻豐香的高湯,乘載著櫛瓜、紫蘿蔔、黃蘿蔔、娃娃菜、茭白筍、孢子甘藍等等蔬菜,熟而不爛,雅而不淡,我很喜歡。
主菜我選了澳洲小牛胸腺,一整塊實在份量大,配上用chorizo(西班牙辣香腸)、蘑菇、赤味增與日本蒜酥辣油做的辣味噌醬,雄渾濃厚,怕油脂的人不宜嘗試。
旬的冬之味,還有鱈魚白子,化為「白醬」交融於日式炊飯與義大利米結合的「炊sotto」中,黑松露絲刨上如塔,亮點則是鮮鹹芬芳的日本漬胡椒,滿意的結尾。
託朋友的福又吃到Nibbon,是2020年結束前令人開心的事。Nibbon也逐漸偏向熟客制餐廳,這是業主Mars主廚與侍酒師Imo希望的商業模式。Mars主廚還很年輕,未滿三十,料理洋溢著天生的感性,對於味道的掌握很靈敏,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櫛 瓜 寒 性 在 米兒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相較於麵條,其實我更喜歡吃的是米飯。只是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煮麵往往比煮飯方便,所以在家吃『飯』的機會不是太多。
那麼,要吃飯的時候,當然要整點特別一點的呀!
#一個人吃飯也要有儀式感
趁著這季節的酪梨正美味,加上我很喜歡的櫛瓜,這滋味清新的酪梨拌飯,說真的,雖然是無蛋奶的全蔬食,但吃起來卻不會覺得『無肉不歡』。
酪梨拌飯烤櫛瓜杯
材料:
櫛瓜(黃、綠各半條)酪梨半個、白飯一碗、薑3片、馬告鹽1茶匙、洋菇5顆、橄欖油2大匙、檸檬汁一大匙
做法:
1. 洋菇洗淨後,用食物調理機打成碎末,或用刀剁成碎末。櫛瓜切成 5 公分小段,小心挖去中間的瓜肉,使之成為一個杯子狀,備用。
2. 酪梨去皮去籽後,切成小丁狀,備用。
3. 挖好的櫛瓜杯分別抺上一大匙橄欖油,灑上少許鹽,放入預熱 180 度 C 的烤箱中烤約 10分鐘,取出備用。
4. 用一大匙橄欖油炒香薑片,然後放入洋菇碎同炒,至水分略乾時,加入白飯下去炒散,並加入馬告鹽和檸檬汁炒均調味。
5. 起鍋前加入酪梨丁拌均,然後揑成球狀,鑲在烤好的櫛瓜杯上,即可。
米兒廚房筆記:
1. 蔬食者很多不會特別避開五辛,但若純素主義者不吃五辛的話,為了讓增添香氣,多半會以薑來作為爆香的食材;再加上薑具有暖身活血的特性,對於一般體質較寒涼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食材。
2. 馬告是一種帶有檸檬香氣的香料,如果買不到馬告鹽,也可以買冷凍或乾燥的馬告用食物調理機打成碎末再加鹽,就是用途廣泛的馬告鹽囉!
3. 酪梨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超級食物,雖然脂肪含量高但都是有益人體的不飽和脂肪,對蔬食者來說,是補充多元營養的絕佳食材。
#cooking
#cookathome
#veganrecipes
#vegan
#instafood
#igdaily #食記
#igfood #相機食先
#food #
#lifestyle
#lifeisgood
#vannessahsu
#米兒食攝筆記
#foodblogger
#foodphotograph
#instagood
#instadaily
#photooftheday
#likeforlikes
#likeforfollow
#米兒情事
櫛 瓜 寒 性 在 ON y V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道地的義式披薩店🇮🇹:ZOCA
若不是朋友推薦,如果只是路過可能不會特別注意到它,門外看起來很低調,感覺來的人都是熟客🍕;Zoca的老闆是義大利人,果然一進店內就發現有很多歐美的顧客,披薩的口味選擇很多,並主張這裡很多原料都是進口的食材,可以吃到很道地的味道😋。
我們選了兩種披薩,一個是媽媽咪呀,裡面有芝麻葉、義大利風乾火腿、Mozzarella、Brie兩種起司;這個風乾火腿非常美味🤤,跟隔壁桌的客人還因為點了同樣這一個口味而閒聊了起來(她大推)😂。另一個口味薩丁尼亞基底一樣是Mozzarella、Brie兩種起司,上面放了櫛瓜、烏魚子;起司濃郁的香氣、櫛瓜帶來的清爽再加上烏魚子讓披薩帶來了海的鮮味,很特別的組合。
無論如何只有剛出爐的披薩是真理,冷掉就會失去靈魂🥺,所以跟朋友兩人一上桌就開吃,兩個人都不講話,餐桌上瞬間變得很安靜🤣。這裡有提供橄欖油(辣&不辣)可以拿來沾餅皮吃,水費跟義大利一樣按人頭計算,店家曾很幽默的表示這是最義式的地方了吧😆。最後我們還點了很受歡迎的千層派,平心而論是好吃的不會太過油膩當作結尾挺合適,店內的Gelato也是熱門的選項🍦💕。
因為我們是第一批次的客人,老闆都出完單以後會出來四處跟客人寒暄,很有溫馨的感覺,氣氛挺好😊。週五晚上餐廳比想像中的還要熱門,建議要先訂位比較合適🤗。
#這裡有開心果口味的gelato😍
#牆壁上的黑板會寫上季節性或是新的披薩口味可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