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牛排丼飯VS 懷念的鐵板牛排
https://youtu.be/W_pwpm4XPVw
周末到了, 別忘了吃好料,犒賞自己工作一星期的辛勞!!
連鎖牛排店是很多六、七年級生共同有過的回憶,學生時代,經濟能力不好,對牛排店的傳統印象就是”高級”$$$
所以當”我家牛排”這類平價牛排店開始在台灣風行時,確實很愛光顧,有湯有麵包、鐵板上還有附螺旋麵、太陽蛋,覺得真超值!
當時對牛排的要求也僅是:只要是牛肉就好,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高級牛排;更別說牛肉原來還有部位等級的不同。
記得剛認識老公時,約會場所也曾在板橋舊火車站附近的鬥牛士,當時覺得鬥牛士高級多了,沙拉吧吃到飽,肉好像好吃一點。
再高級一點就是特地跑到天母商圈的洋蔥牛排(當時還是唯一的一家洋蔥本店),而且還是第一次吃到烤田螺。
隨後飲食越來越重視健康,美國牛事件,牛肉讓我卻步,牛肉也越吃越少。
那些些我家、貴族、鬥牛士都沒再光顧,而這些連鎖店也越來越少,漸漸被夜市平價牛排店取代。
時代演變及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漸漸把我對這些早期飲食文化的情感埋藏在記憶深處。
直到這次做了鐵板牛排,年輕的種種回憶又一次湧上心頭~~,自己做的味道跟外面截然不同,搭配回憶中的飲食片段,想到自己年輕吃的跟現在吃的牛排等級差距,不知不覺感恩到眼眶濕了,這是現在小朋友不能領會的情感。
那為什麼會突然想做牛肉丼飯跟鐵板牛排哩?
原因在於某天經過微風松高,看到櫥窗玻璃貼著樓下美食街日式牛肉丼飯,
突然覺得看起來很好吃,也想嘗試看看,於是透過網購買了澳洲安心的穀飼牛肉 來試看看。
今天用兩種料理方式呈現,日式牛肉丼飯 VS 鐵板牛排。
透過鐵板平底鍋高溫及短時間料理方式把肉汁封在牛肉裡面,外層的焦酥、內部軟嫩的口感剛剛好。
這類肉類料理方式沒有甚麼特殊技巧,要好吃,牛肉品質最重要。如果對溫泉蛋不排斥,可以在丼飯上放一顆溫泉蛋就更完美了!!
以往牛排店都是磨菇醬或是黑胡椒牛排醬,但是這麼好的牛肉, 其實只要鹽巴、胡椒、巴薩米克醋簡單調味,就能吃到牛肉的鮮甜滋味,好喜歡。
------------
最近廚房進行改善、修繕,這段日子的辛酸血淚, 簡直要跟家人抗爭到底的辛酸血淚,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不要忘了收看喔!!
周末到了, 別忘了吃好料,犒賞一下一星期的辛勞,祝福大家周末愉快~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葡萄牙,我們一起去」介紹 訪問作者:Brian 內容簡介: 這一次,帶著你心愛的人,暢遊葡萄牙! 如詩集般的迷人城市、獨特的藍旗海灘、 彩豔滾邊的野花地毯、山丘上一圈圈葡萄園、 一艘艘運送酒桶的木船、波光粼粼的多情河水…… ★里斯本大區...
櫥窗玻璃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葡萄牙,我們一起去」介紹
訪問作者:Brian
內容簡介:
這一次,帶著你心愛的人,暢遊葡萄牙!
如詩集般的迷人城市、獨特的藍旗海灘、
彩豔滾邊的野花地毯、山丘上一圈圈葡萄園、
一艘艘運送酒桶的木船、波光粼粼的多情河水……
★里斯本大區x阿爾加維大區x阿連特究大區x中部大區x北部大區
★橫跨本土五大區,50個大城小鎮漫遊介紹,3000公里的驚奇之旅
★14個聯合國世界遺產入選、7個世界遺產候選景點收錄介紹
★最寬廣,最深入,最熱門景點到最偏遠邊境的葡萄牙旅行書寫
出發之前—橫跨本土五大區,串連大城小鎮,最棒的紙上巡禮
回來以後—看見深度,感受廣度,令人意猶未盡值得一去再去
葡萄牙,這個位於歐陸盡頭、大洋起始的國家,在歷史中大起大落,曾經的帝國盛世已不復在,滄桑但依舊優雅的文化,來自不同時代交織在一起的肌理,如今卻成為旅人爭相造訪之地。美的復甦正在加快腳步,蒙塵的鑽石又漸漸開始閃亮。
與心愛的人勇闖文化古國,在不同城市的歷史文明軌跡上,銘刻回憶。也許,這才是旅行或「壯遊」最迷人的地方。
【里斯本大區】里斯本、辛特拉、卡斯卡伊斯……
里斯本並不是失落的美,她沒有急到需要趕快濃妝豔抹,然後一邊拎著高跟鞋一邊跑去參加宴會。飽讀詩書的里斯本,文學底蘊豐沛,信手捻來皆是詩意,現在有許多人正在幫忙她慢施脂粉、回復應有的美貌,美的復甦,正在進行。
【阿爾加維大區】西爾維斯、奧布菲拉、塔維拉……
全年充足的陽光與溫和的氣候,陽光超過300天,充足的休閒娛樂,高爾夫球、遊艇、划船、衝浪、自行車……這裡是歐洲最棒的退休勝地之一,但最特別的莫過於獨特的海岸景觀以及走不完的藍旗海灘,每一個都只能讓人「WOW」一聲讚嘆!
【阿連特究大區】埃武拉、馬勒矛、夢山頭……
塔古斯河以南,白色的房屋,色彩鮮豔的滾邊;金黃、火紅、紫羅蘭色的野花地毯,咨意綿延在時而起伏的無盡廣大平原,古老而巨大的石頭散落在其中,沒有季節更替,嘗盡歲月風霜,冷眼看有機體,為土地的永恆做了最好的見證。
【中部大區】維賽烏、科英布拉、納札雷……
天空變化快速的雲層,為山丘上一圈一圈的葡萄園,帶來豐富的表情。過往運送酒桶的木船成為一艘艘觀光船,河邊圓形深黑色玻璃櫥窗裡,飄來時尚感的音樂,原來是一家小酒吧,剛好可以買一罐波特酒應景,順便搭配稍早在街上麵包店買的培根起司漢堡……
【北部大區】布拉加、阿威羅、波勒多……
我一直都喜歡有河流的城市,水有多種型態存在於環境中:調節氣候的水氣、水流的聲音、水分子的味道、波光粼粼的水波……河水本順著大自然的運作,自顧自地靜靜流向大海,唯有遇到人類所居之處,才會改變它的本質。懂得照顧河流的城市,就等於拿到了偉大城市的門票。
作者介紹:BRIAN
彰化鄉下長大,喜愛泡在大自然,連在家也不例外。目前跨界於建築、攝影、設計與社群媒體業之間。自從有第一個孩子之後,秉持「家庭為主、工作為輔」,用孩子帶來的勇氣與力量,改變長久以來的生活型態。
如今喜愛用長時間居遊的方式,將觀光改為親子式的探索,翻閱不同城市的課本章節,孩子能玩的地方通常更貼近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期許當一個城市的漫遊者,而非景點的吹捧者,帶著反思,體驗壯遊,創造永遠都無法取代的情感回憶。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Z-PrUhO_LU/hqdefault.jpg)
櫥窗玻璃貼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1124中天+民視 誤踩住3地雷遭檢舉 松江路巷弄爆撤店潮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Al5Okxfc5Pm
【中天記者/萬紹安、陳子芬;民視記者/徐紹芸、黃啟豪】
《中天》
新鮮研磨、醇濃咖啡上桌這間咖啡甜點店在台北市松江商圈經營了1年多,累積不少人氣,但現在卻被要求要限期搬家。
業者阮先生:「三條街的業者都收到都發局限期改善的公文。」
拿出北市府的公文,上頭要求限期改善,否則就要開罰,原來店家開設的地點是在住三區,根據台北市都發局規定住三區營業使用規範,至少要8米寬以上的巷弄才能開店營業,但這區域巷弄只有6米寬,餐飲相關是不能營業的,也因此松江商圈最近開始出現搬店潮。
包括文青型《任意門咖啡》已經全部搬空,知名法式料理餐廳《三賀家》預計將在12月20號關門搬家,除了這幾間之外,至少還有6家以上的餐廳也打算要移店,他們都是開在松江路259巷、錦州街242巷和民生東路二段147巷6弄和12弄之間,都是屬於6米寬的巷弄,依法不得作為餐飲業使用。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這一次松江路的狀況是固定幾位檢舉達人,當時師大夜市的商圈是法規還沒有那麼健全、如雨後春筍般整個往外擴散。」
誤觸住3區開業限制的案例不少,之前就是師大商圈雲和街一帶巷弄中的餐飲小店,也因為周圍住戶抗議檢舉被迫退出商圈,也使得師大商圈沒落,房仲提醒,不少年輕人喜歡在巷弄裡開設咖啡廳、輕食或特色小吃等,但在開店選址之前,一定要搞懂相關法規限制,以免開了店才發現踩到地雷。
《民視》
新聞網址→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9B24F01M1
台北商圈又出現師大夜市翻版了嗎?近期在行天宮週邊巷弄內的餐廳,許多業者都接到住戶多次檢舉,因為這裡屬於住三區,巷弄不足8米寬,依法是不能開店營業,因此業者被檢舉後,無奈只好選擇搬遷,但撤出的店家越來越多,也讓附近商圈的生活機能受影響。
記者/徐紹芸:「位在台北市松江路巷弄的法式料理餐廳,因為店面設在不到8米寬巷弄,多次遭到住戶檢舉。業者無奈,在臉書宣布 營業到12月底就要熄燈。」
再往隔壁條巷子走,落地玻璃櫥窗,貼上紅色招租字樣,這間店面原先是家咖啡廳,10月底也熄燈了,松江路巷弄近期許多餐廳都收到檢舉公文,範圍從松江路259巷到錦州街,還有民生東路二段巷弄,因為這些巷道寬度不足6米,店面依法不能做為餐飲使用。
面對附近居民的壓力,不少店面選擇搬遷,不過其實市府早有放寬標準,只要在2013年7月前完成營業登記的,能暫緩處罰,但之後才開的,除了處6到30萬元罰鍰,也將勒令拆除改建或是停止使用、恢復原狀。
房仲業者陳泰源表示:「一樓的店面跟二樓以上的住家,彼此之前長期的衝突,因為店面價值越高,住宅的價值就越低,住宅區有很多的規定,還有就是店家一定要做好敦親睦鄰。」
根據住三區規定,只要符合8米寬巷道,美容美髮、洗衣店甚至泡沫紅茶或是咖啡廳都能開,但樓地板面積得在150平方公尺內,換算大約40多坪,但不到8米寬的巷弄無法開店,現在業者被迫撤出商圈,恐怕也讓住宅便利性大受影響。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11/191124-3.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l5Okxfc5pM/hqdefault.jpg)
櫥窗玻璃貼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啪」,指頭離開電燈掣一刻,天花上的白光徐徐亮起,照耀了整個廚房。
似乎還未夠明亮,「撻」、「撻」、「撻」,扭開了三個爐頭,
明火熊熊升起,燒紅着三個大小不同的鐵鍋。光猛不了多少,倒是換來輕煙若霧。
炊煙由輕柔漸轉為濃烈,直闖到廚房外,甚至穿出了半垂的鐵閘。
怎麼說,那白煙裏摻雜着一股氣味,濃郁中帶清香,
嗯,是藥材與香料互相混搭的馥郁,瀰漫着清晨時分的智芳街,
裊裊上揚至舊招牌跟前,繚繞着「潮州滷」三個大字。
驀地,廚房內傳出錚然之聲,
探頭瞥見一名大叔正用湯勺於鍋內淺撈着,
鍋裏之物正是香氣的源頭,挨近一望,只見一個啡黑色的漩渦,
是一鍋正在沸騰的滷水。大叔仰頭,耳珠厚垂,雙目渾圓,
笑起來一臉慈祥,他說這是一家廿來年的老店子,
專賣滷味,店子歷史多久,眼前的滷水就烹了多久。
薑愈老愈辣;滷水嘛,愈老愈淳。
清香
眼前一大鍋的滷水激烈地翻滾着,啊,不是一鍋,是三鍋才對。白煙將大叔的臉模糊了,他卻沒半點反應,專心地於鍋內繼續撈着。明明是只有攝氏十度的冬日,他卻汗流浹背,抹一把汗,臉上仍然是和藹的笑臉。他既是廚子,也是這家老店的事頭,人稱陳叔。廿幾年來,他都反覆地做着清晨的第一件事,把三盤滷水汁的雜質撇清。這不是每一位做滷水的師傅都會做的功夫,卻是陳叔的堅持。滷水汁就是整間小店的膽,各家店做出來的滷味,分別就在於滷水汁的好壞。隔掉雜質,擺脫各種肉類留下的殘渣,才不枉費每日重新加入的香料及藥材,熬煮出清香的滷水汁。他謂:「唔隔走啲雜質,煮出嚟啲肉都嚡口啲,同埋會帶啲苦味。」用清香來形容滷水,似乎有點不貼切,但他們家的滷水,卻是有一股獨特清芳之味。畢竟每個店家的做法不一,這是他們的秘方,詳細不能說,反正就是比人家多放幾種藥材及香料,味道就截然不同了。
談到秘方,他忍不住講起自己的父親。他們一家籍貫潮州的澄海區,該區正是以滷水盛名。要追溯秘方的來源,他也無從說起,只知舊陣時,父親就是靠滷味將一家大小養活。
他長大後,決定獨自到香港闖天下,當時工業盛行,他就投身製衣業,直至有同鄉提議開滷水檔,才又挑起他的神經,「做開食就有感情嘅。」他淡淡然道。當年很隨意,就在西環區當小販,於一個桶仔內放兩至三隻滷水鵝,就這樣於街上擺賣。做了幾年後,見生意不俗,當時走鬼情況又嚴重,於是花光所有積蓄,與太太二人轉陣於葵芳開店。當時還未搬到現址,舊鋪只有百來呎,又沒有冷氣,也沒有多餘錢請員工,他們有兩個兒子,放學後就到店裏幫忙,一家子經營到現在。
故事講到一半,陳叔瞄了瞄時鐘,已經七點半。他急忙跑到冰箱前,把鵝呀鴨呀取出,放到水裏解凍並清洗,嘩啦啦的水聲並沒有掩蓋他的聲音:「以前我哋鄉下就用新鮮鴨鵝嘅,但嚟到香港就冇呢支歌仔唱啦。」一聲輕嘆後,他又回復笑意,對啊,問題還是要積極解決的。於是,他就改用冰鮮的原隻鴨鵝,不能用急凍的。兩者有區別:前者只雪藏了一陣子,肉質軟滑一點;後者則經長時間雪藏,肉質比較粗糙。將肉類都解凍後,先把掌翼部分切下,再把原隻鵝放到左手邊鍋內;鴨放到中間的鍋內;掌翼及其餘食材,如雞蛋﹑豆腐等則放到右手邊的鍋內;內臟另有小煲烹製。一定要分開三盆滷水汁,因為全鵝鴨跟掌翼及其他食材的時間不同,所以要分開烹調。做滷味的一大好處,就是省下醃製的功夫,雖然如此,如果想做得好吃,用心去做之餘,火候亦要控制得宜,過猛過久會令肉質粗硬,失去光澤。他習慣了調校小鬧鐘,提醒自己按時將食物撈起。
按下鬧鐘一剎,又湧來陣陣清香。陳叔準備好將故事的下一半娓娓道來,而這下半部,就關於他的大兒子。
嫩口
這一家人與滷水有一個情意結,不然,怎麼會全家都投身於老號。大小兒子到現時成家立室了,還是離不開小店,大兒子Kobe約三年前於灣仔開了一家分店,自己打骰;小兒子則繼續留守於舊店。提及大兒子,陳叔有話說。
Kobe自小已經於店內打滾,在廚房走來走去,偷吃吃到大,有破壞沒建設嗎?回想起來也非全然,起碼他經常嘗到爸爸的滷味,對此有一定觸覺。初頭陳叔教的東西,他通通不入耳,看着爸爸將食材放進鍋子,鬧鐘響了就撈起,覺得做滷水很普通簡單。結果讀書不成的Kobe,竟然不在店裏幫忙,而是去潮州酒樓打工,希望嘗試人家的口味及手藝,陳叔忍不住調侃:「外面啲師傅鬧你一次就記得,爸爸呢?鬧十次八次都唔入耳。」
怎料在外頭打滾了一陣子,手藝是學到了一點,但還是發現老爸做的滷味,無論味道或功夫都是最好,於是就決定回巢。父親當然歡迎,將畢生手藝都傳授予兒子。不學還好,怎料一認真學藝時,才發現功夫技術可不簡單,除了調汁,還要試味,時間及火候的控制,全都要精通。終於學有所成,Kobe認為總不能跟弟弟擠在一間小店內,一方面又想證明自己實力,於是把心一橫,於灣仔開店。
鬧鐘「嘟嘟」聲響,喚回了陳叔的思緒。他匆匆走到鍋前,把鴨鵝逐隻勾起,再掛到鋪面的玻璃櫥窗前。滷水汁緩緩從吊起的全鵝身上滴落,陳叔又漾起了笑意,似乎十分滿意這天滷的鵝鴨。他表示潮州的滷味要偏深棕色,這是傳統。為了這些細節,他跟Kobe會有爭拗,年輕一輩喜歡淺色一點,明亮一點的色水,尤其是港島區的客人,認為淺色代表新鮮,黑色的食物好像隔夜似的;他則堅持深色才是真正的滷味:「點解叫滷水呢?滷水一定要深色,唔深色就唔係滷水。」年輕人沒那麼執着,覺得色水事小,客人為重,淺色一點無所謂,陳叔卻不認同,人人口味不同,怎麼能一味迎合?最重要是堅持自己的口味。
然而,他還是不能說服兒子。就如切肉,他手執利刀,強調切刀需要技巧,直切抑或橫切,識食之人一吃就吃得出來,他示範肉類一定要橫切,吃起來才有嫩口的感覺。只是,他慨嘆現時年輕人不願學這些,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認為這一套是五六十年代,已經過時。現時做生意,除了好吃之外,他們更執着戴手套﹑門面乾淨企理等問題。幸好兒子手藝還可以,對自己有要求,做出來的食物都差不遠。那麼,他也不能奢求太多,畢竟這一行不好做,兒子願意承傳衣缽,總算是還了他的一個心願。
他又想當年。九十年代開店時,雖然吃滷味的人不多,大多是潮州人,但附近就只有兩間滷水店,來貨又便宜,生意好做得多。後來,漸漸多了香港人吃滷味,導致很多滷水店出現,就連燒味店也會做些滷水肉出來賣,他的生意一路下跌,目前想賺大錢沒甚可能。還好,支撐着小店的正是一眾熟客街坊,堂食的多是附近工作的男人及老人,外賣的則以師奶為主,也有不少熟客訂鵝拜神,畢竟老字號嘛。反倒是兒子的分店要更落力,始終是寫字樓及學生哥,故只做外賣。捱辛苦不容易,每日由開鋪煮食到閂鋪清潔,做足十二小時,十分辛苦,而且沒有假期。陳叔坦言兒子也曾經因太累想放棄:「最後佢話佢有動力嘛,想威畀我睇,唔衰得,話要做得好過我!」聽到這句話他可樂透,老一輩嘛,不就是希望味道不變,承傳他們自覺正宗的滷水味嗎。
仰目一望,十一時半,陳叔拉起銀閘,陳老的香醇飄搖於外,遠揚與否,還得望清風之意。
潮洲滷
地址:灣仔石水渠街1-13 號其發大廈地下8號鋪
電話:3702 0068
營業時間:10:30am-7pm
詳情: http://bit.ly/2Np6EwT
潮洲滷
地址:葵芳智芳街地下A7號舖
電話:9274 1857
營業時間:11:30am-7:30pm
詳情: http://bit.ly/2FIyy6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Tvn1xR4hC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