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外面想展現好的一面,所以在家庭之外會壓抑自己的怒氣,若無法以某些形式將怒氣發洩出去,就會逐漸囤積。因此,不得不將家庭中最弱小的對象視為發洩對象。
正因為有這種雙面性,鄰居或職場上的人容易有「這樣好的人才不會有虐待他人的行為」這種偏見。這也是虐待不容易被發現的原因之一,也因此招來虐待致死這最糟糕的結果。
取自《都是為你好,難道我會害你嗎?》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們情緒的運作相當巧妙,我們可以把情緒投注在不同的人、事、物,包括文字。有時表面無言,卻讓人內在轟轟作響。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21556355445375/
有些人在外面累積了怒氣,把在外難以表達的情緒投注在家人身上,在外面是小蟲,在家裡卻變成恐龍。這本書把這種歷程用「置換」這個中文來寫,其實也有「轉移」這樣的翻譯方式,某次直播也有提到。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712579048840465/
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就是這樣的人沒辦法學到一個成熟的情緒處理方式,在外人面前難以表達,在外面不斷累積難消化,結果又沒有覺察自己情緒的流向,想透過跟家人的關係來逃離自己的情緒。講實在話,這種心理歷程很常見喔,有些人會講遷怒,也有人想要的討拍拍,也可能有類似的情況。
不是只有大人這樣,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就看得出這種處理情緒的傾向。所以在學校累積了一大堆怒氣,回家找媽媽發洩,很多媽媽常覺得自己很倒楣。這種應對上不容易,媽媽處理好了自己的受傷,還要同時引導孩子抒發,跟著孩子找到一個健康的方式,最後能安撫自己。
我跟各位說,確實很難,所以我也不覺得父母一定做得到,有些也就讓孩子發洩了,再討好討好,讓孩子消氣。我不會說是誰的錯,這太武斷,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孩子可能慢慢養成了這種處理情緒的習慣,帶到新的家庭,讓新的家庭成員受害。
重點是,遷怒真的不根本,沒辦法真正消氣,或者效果短暫,因為沒有回到源頭。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你能傷到的人,很可能就是愛你的人。
祝願您,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如同照顧自己最寶貝的孩子,如此便利人利己!
************************************
怒氣的「置換」
【文/ 片田珠美】
欠缺想像力的父母,為了消解自己的憂鬱心情,會因一點點小事就大罵孩子,甚至施加暴力。這是一種「置換」怒氣的機制。
本來,會感到怒氣,會想要對直接造成原因的人物一股腦地發洩感情是正常的。然而,無法這樣做,或是害怕直接反擊的時候,就會對其他事物發洩感情,以藉此取得內心的平衡─這是精神分析中稱為「置換」的防衛機制。
這種「置換」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消解憂鬱的心情,這就是人類生存的方式。原本讓人感到憤怒的,是自己的父母或公司的上司,對丈夫來說也可能是妻子⋯⋯但因為害怕而不敢直接生氣,所以,就改變發洩怒氣的方向,將矛頭指向弱小的孩子。
換句話說,是將孩子當成沙包的替代品,這或許是因為在家庭之外扮演著「好人」,就算碰到有點生氣的事情也會忍耐下來。像前述的栗原勇一郎,在家中是個暴君,稍有不滿就對妻子暴力相向,但對外卻顯現出「穩重」、「溫厚」、「謙遜有禮貌」、「好相處」等面貌,這種類型的虐待或家暴加害者並不在少數。
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強烈的虛榮心,也或者並不只是如此。因為在外面想展現好的一面,所以在家庭之外會壓抑自己的怒氣,若無法以某些形式將怒氣發洩出去,就會逐漸囤積。因此,不得不將家庭中最弱小的對象視為發洩對象。
正因為有這種雙面性,鄰居或職場上的人容易有「這樣好的人才不會有虐待他人的行為」這種偏見。這也是虐待不容易被發現的原因之一,也因此招來虐待致死這最糟糕的結果。
.
以上文字取自
都是為你好,難道我會害你嗎?:揭開父母情緒勒索、遷怒、控制、差別待遇的暗黑心理,停止複製傷害迴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289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因疫情取消】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