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分享】日研究員從舊相發現大爆炸後 14 億年形成螺旋星系 人類已知最古老、最巨大/小肥波
//上周刊於《科學》的研究指,日本天文學家在一張由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ALMA) 拍攝的模糊、被遺忘照片,發現了宇宙中已知最古老、形成於約 124 億年前的螺旋形星系。
該螺旋形星系名為 BRI 1335-0417 ,橫跨度為 15,000 光年,似乎有 2 條螺旋臂和一個模糊的旋轉盤面結構,是地球身處、同為螺旋形星系銀河系的三分之一,但質量相約。BRI 1335-0417 的密度也令人難以置信。團隊認為,該星系星體如此密集,是因為它是由兩個較小的星系劇烈碰撞形成的。//
次毫米波陣列 在 信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宇宙人類永遠探索不完,如果還看不夠趕快搜尋中研院的「開放博物館」吧👀👀
#中研院 #開放博物館 #星海巡奇 #麥田圈 #浮世繪 #宇宙 #天文 #黑洞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美日星戰聯盟》安倍成立宇宙作戰隊 美太空軍商機大各州搶著要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1482
次毫米波陣列 在 研之有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行星盤分享了它的虛擬替身】
👽👽地球上的麥田圈還懸而未決,外星人又在太空弄了一個?!
👽👽下面美麗神秘的「宇宙麥田圈」,其實是行星系統誕生之前的模樣——原行星盤。盤面中心是還沒完全「轉大人」的恆星,而間隙內有行星正在形成。
👽👽這張天文美照是由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解析原行星盤「金牛座 HL 」所得的細緻結構。這是人類首度拍攝到這麼年輕的原行星盤高解析度影像!
👽👽說了半天,原行星盤為什麼這麼像麥田圈?原行星盤有許多氣體和塵埃,會逐漸聚集成行星。這些行星一邊長大、一邊在盤子內繞著原恆星轉,過程中行星的重力會把沿路的東西推開,「清掃出」一圈圈的間隙......
#看見普通阿飄要靠陰陽眼
#看見天體阿飄要靠天文望遠鏡
更多天體的虛擬替身看這裡:👇👇👇
麥田圈、浮世繪、至尊魔戒?!「星海巡奇」一窺腦洞大開的天文奇景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open-museum-astronomy-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