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06/01/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碳價是必要但不能只有碳價
2021年世界銀行全球碳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出爐,開宗指出碳價對於低碳轉型十分重要,但要真正發揮作用,則另需要確保:(1)碳價水準達每噸40~80美元、(2)根據各國不同情況量身設計、(3)低碳轉型需要包裹政策,包含致力於低碳研發、破除減緩措施的非經濟障礙等。
文:倪茂庭(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1. 關鍵數字
全球61個碳價機制,管制21.5%溫室氣體排放
2021年全球碳價機制成長至64個,包含3個具體規劃中的碳價。其中61個已施行生效的碳價機制,共管制全球約21.5%的溫室氣體,主要的增幅來自2021年2月中國施行的全國碳交易。
全球碳價水準中,僅有3.76%的排放量符合巴黎協定水準
從各國減量自訂貢獻中,全球氣候行動仍不足以回應巴黎協定的目標,這同樣也反映在目前的碳價水準上,目前全球的碳價中僅有3.76%看齊應有的碳價水準,即世銀2017年給予符合巴黎協定2°C目標的碳價建議,分別於2020年、2030年時,每噸碳價應為40~80美元;50~100美元的水準。若要進一步達到1.5°C的目標,世銀報告也引用國際能源研究顧問公司WoodMac的分析,2030年碳價應達到每噸160美元的水準。
2021年碳價水準的典範(下圖灰色範圍),即高於40美元的碳價制度,也從去年的4個增加到9個,但也僅佔全球排放量的3.76%,分別是歐盟碳交易、法國碳稅、芬蘭碳稅、列支敦士登碳稅、盧森堡碳稅、挪威碳稅、瑞典碳稅以及瑞士的碳稅與排放交易制度。
全球碳價收入來到530億美金
2020年全球碳價收入高達530億美金,相較於2019年提高了80億美元,主要的貢獻來自於歐盟碳交易價格的漲幅,管制全境39%溫室氣體的平均價格為49.8美金,收入約計225億4800萬美金。其次,碳價收入排名依序是法國碳稅96億3200萬、法國碳稅96億3200萬、加拿大碳稅34億700萬、日本碳稅23億6500萬、瑞典碳稅的22億8400萬。(※碳價收入的高低涉及該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價等因素,排序僅為概況的說明。)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9.8%的內部碳價高於每噸80美金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共226家,包含預期兩年內施行)。2020年全球也有853家企業採行內部碳價,1159家企業預期兩年內施行,統計約27兆資本額加入。企業內部碳價的採行,主要乃為了強化低碳投資的需求。儘管內部碳價的實質影響受到質疑,但相關研究與具體實踐的經驗中也逐漸優化內部碳價機制設定的標準與分析實際減量成效。
此外,也有許多企業的內部碳價水準已經高於政府碳價機制。雖平均來說企業內部的平均碳價並未符合巴黎協定要求,但有超過16.1%的企業內部碳價符合每噸40美元~80美元的碳價水準,更有9.8%的企業採行更高水準的碳價。
2. 關鍵訊息
碳價的韌性挺過新冠疫情,更為綠色振興創造財源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影響著全球碳價,影響包含遞延排放盤查的期限、暫緩調升碳價的措施等,但自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大流行起開始觀察幾個全球主要排放交易市場中的碳價表現,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都有約計40%以上的漲幅,包含歐盟、紐西蘭、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除整體淨零氣候承諾的維繫外,排放交易制度本身透過其價格供給調整機制(price or supply adjustment mechanisms, PSAMs)支撐碳交易市場。另一方面,仍有如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如期提高碳稅稅率。此外,自願性額度市場同樣也挺過來了。這些發展都可以看見碳價制度的韌性。
碳價亦扮演著疫情衝擊下綠色振興的重要角色,短期內確保低碳永續的產業維持競爭力、創造就業及維持經濟成長外,長期可實踐淨零目標。此外,藉由碳價的收取可增加綠色振興所需的財源,無論是投資低碳技術或創造低碳產業職缺,例如加拿大2020年12月提出共119億美金的健康環境與經濟計劃中(Healthy Environment and Healthy Economy Plan),即擬利用碳價收入打造未來10年的產業轉型創新的來源,碳價將每年提高每公噸11.94美元,預期2030年達到每噸135.3美元的碳價水準。
碳價的政治經濟分析與政策溝通策略越顯重要
根據2021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The Peoples' Climate Vote》民調的120萬份調查中發現,全球調查的50個國家中約計有64%的受訪者視氣候變遷為緊急狀態,特別是小島國家聯盟與高收入國家皆有超過70%的受訪者同意。同意的受訪者中,又有近6成(59%)認同國家應採取必要且立即的氣候政策。然而,6大領域共18項的具體氣候政策中「污染者付費」的政策選項,僅獲得39%的支持,位列第10名應採行的優先措施。相對地,於高所得國家中污染者付費工具的政策支持度則比較高,獲得55%受訪者支持。
這些民調顯示碳價的施行與碳價水準高低維繫於社會接受度,從企業端觀察,過去為主要的反對遊說勢力,但近期因氣候管制的手段已勢不可擋的情況下,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轉向支持碳價政策。至於公眾則比較關注於碳價制度的公平性、碳價收入的使用是否帶來低碳投資、減低其他稅賦或提高社會福利等,例如愛爾蘭碳價用於社會福利保障、德國碳價用於減低電力稅、通勤補貼等措施。據此,相關碳價的推動都開始聚焦政治經濟分析、制度公平性與社會溝通策略。
淨零競逐下,全球碳價前景看好
全球淨零競逐下,結至2020年底已有127個國家、823座城市、101個地區與1541家企業承諾2050年淨零目標。碳價該如何回應各國淨零的競逐?一方面可以發現歐盟碳價創了歷史新高、加拿大、德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的碳價也相應的向上修正;另一方面,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想像也預期逐漸落實,包含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預期今年6月主辦G7峰會的英國,也將強調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落實。
同時,私部門方面,一方面企業加入淨零行動也增加自願碳價機制的量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私部門的碳價參與固然重要,特別是自願的碳價市場多以碳權額度市場為主,涉及高度的異質性、減量真實性與重複計算的質疑,重點仍應擺在實質減量的努力,應視碳權額度的參與為輔助的措施,並更進一步確保額度交易的透明度、減量真實性。
同樣的外,也越來越多金融投資機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以及Lansdowne Partners等也開始參與碳市場,據統計,2020年43.7%的歐盟碳交易市場碳權由投資機構購入,雖然可強化碳市場流通性與參與碳價誘因,但相對的必須注意碳權及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金融監管機制。
3. 亮點實踐經驗
中國碳交易
今年度受溫室氣體管制的成長貢獻主要來自2021年2月公布的中國碳交易,預期將於今年6月底前啟動線上交易,預期將初步管制全國2225個發電業者,共計約40億噸的碳排量。目前全國碳交易註冊登記系統(中碳登)也刻正進行開戶手續。受管制的電業今年將首次針對過去兩年的碳排放償付碳價,若未能履行碳價義務則預期將處以高於市場碳價2~5倍的處罰。
然而,根據《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業)》初期尚未有總量的限制,將會視未來更多具體部門別目標設定以及《十四五》計畫的內容後,決定中國碳交易的總量目標。另外,除了已於2020年開始施行的再生能源配比制度外,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預期將於2021年底,針對「能源密集」產業施以「能源消費配額機制」,這些都將影響碳交易市場的總量設定與運行。
歐盟碳價:碳交易改革、碳邊境調整機制
歐盟綠色政綱宣布以來已經完成氣候法的制定,正式將2030年氣候減量的目標設定於減量1990年標準55%,2050年淨零排放;2040年的目標預期將於全球盤點後6個月內提出。為了回應歐盟新氣候目標,也將連同調整歐盟碳價制度,即包含修訂歐盟碳交易與頒布碳邊境調整機制。首先,針對歐盟碳交易制度,預期修正的方向包含收緊碳總量的設定、重新檢視市場穩定存量機制、強化航空業排放管制,並思考是否擴大排放管制部門,如新增海運、運輸與建築部門。其次,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方面,首批將針對原先於碳交易制度中屬於亦受碳洩露風險影響的水泥、鋼鐵等產業,同時取消免費核配碳權,改以碳邊境調整機制緩解境內外碳價差異。相關具體調整皆預期於今年6月後公布細節。
歐洲國家碳價趨勢:英國、德國、荷蘭
脫歐後的英國也正式於今年1月停止參與歐盟碳交易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英國獨立碳交易市場,相關制度的設計則仍維持歐盟第四交易期的規則,涵蓋電業、製造業、國內航空業等,預期每年減少420萬噸排放,2024年後將進一步重新校正。
德國也針對運輸、建築,兩個非歐盟排放交易管制部門,進行德國境內的碳交易制度,約計管制40%的德國排放量。
再次突破氣候訴訟想像的荷蘭,也於2021年1月開始施行產業碳稅法(Industry Carbon Tax Act / Wet CO₂-heffing industrie),每噸碳稅設定於35.24美元,管制的對象包含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外,也包含廢棄物焚化等產生氧化亞氮的部門,預期管制235家企業共284個廠址,目標2030年限制產業排放量為143萬噸。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針對排放超過歐盟標準的部分,需另外依2030年產業減量目標並計算權重後,額外繳納碳稅(top up fee),若低於排放標準則可獲得抵減碳權(dispensation rights),作為交易或獲得過去五年裡依法繳納碳稅的退稅依據。
亞洲國家重點
日本除現行的地球溫暖化對策稅與東京市、埼玉市的排放交易制度外,日本政府2021年2月起,也分別由環境部、經產省各自展開碳定價機制與低碳成長的策略研究,例如從環境部的《Our Shared Future》報告中,預期2030年碳稅水準達到100歐元(122美金),預期未來10年將有95億歐元的氣候行動基金收入,並規劃其中的30億用於社會福利、避免能源貧窮以及公正轉型;50億用於建築物翻修;15億用於永續農業上。此外,排放交易的部分也會規劃碳底價的制度確保碳價水準。
南韓碳交易則於2021年進入第三交易期,擴大了原本管制範圍,新增大型運輸公司、與營建公司等,管制排放量約計全韓國73.5%;拍賣碳權的比例也來到10%。另外,也鬆綁關於投資機構參與碳權次級市場、以及國際額度碳權使用的限制。
此外,印尼於2021年3月開始碳交易試行,涵蓋80家燃煤電廠,並展開碳交易法制的擬定,預期2025年上路;越南於2020年11月修正通過《環境保護法》,提供排放交易制度的母法依據,預期於2025年試運行、2027年正式施行。
參考資料
“World Bank. 2021.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 World Bank. License: CC BY 3.0 IGO.”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316
♡
「歐洲退稅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歐洲退稅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歐洲退稅計算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歐洲退稅計算 在 胖胖屋 panpan HOUS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歐洲退稅計算 在 [心得] 歐洲退稅攻略:退稅步驟整理、退稅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歐洲退稅計算 在 葡萄牙自由行Uma Volta em Portugal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歐洲退稅計算 在 Steuererklärung - 在德国如何自己报税- 实战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歐洲退稅計算 在 Re: [閒聊] 薪資差異 - PTT評價 的評價
歐洲退稅計算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稅收篇(二)
IG:@ally_blahblah
https://instagram.com/ally_blahblah?igshid=1jtemurbno3q7
荷蘭對外國人的優惠政策:30% Ruling (30% 薪水免所得稅)
西歐福利國家出名稅率高,令唔少習慣低稅率嘅華人(特別是香港人)卻步。但其實,為左吸引外地人才,荷蘭政府早年推出名為30% Ruling嘅税項優惠。
1. 咩係30% Ruling?
30% Ruling 基本上允許外派人員(Expat)獲得其工資30%嘅免稅。
例如:
假設你年薪係€48000 (阿姆斯特丹中位數);當中30%(€14000)免。稅。
即係話,年薪當中€33600要繳稅。
2. 咁實際上每個月有多少收入呢?
筆者用一個常用嘅税項計算器【註一】計條數俾大家睇下:
假設年薪係€48000,平均月薪€4000(税前)
本地人(冇30% Ruling)税後月入:大約€2850
外地人(有30% Ruling)税後月入:大約€3250
每月差距:大約€400
每年差距:大約€4800 (10%年薪)
工資越高,中間差距自然越大
假設年薪係€72000,平均月薪€6000(税前)
本地人(冇30% Ruling)税後月入:大約€3850
外地人(有30% Ruling)税後月入:大約€4750
每月差距:大約€900
每年差距:大約€10800 (15%年薪)
(有興趣嘅朋友可以到文章最後嘅連結自己玩一下,留意資料只供參考)
咁正嘅税項優惠,審批當然會好嚴格。稅務局對「外地人」嘅要求,包括定義、年齡及工資等,都會有嚴格要求【註二】。並唔係「非荷蘭人」就一定有相關優惠。
3. 30% Ruling 税項優惠可以用幾耐?
荷蘭政府過去幾年一直減短 30% Ruling嘅可用時段【註三】
2012年 由十年適用期改到八年
2019年 再由八年改到五年
所以目前打算到荷蘭工作嘅朋友,如果能申請得到30% Ruling,只可以用五年,之後要交本地人税(哭)
4. 除左薪俸稅,30% Ruling 仲有咩好處?
外派人員嘅子女教育相關費用都可以得到相關退稅優惠。
有興趣到荷蘭工作嘅朋友記得要做多啲資料蒐集,尤其税項比香港複雜得多,一定要小心!都係嗰句,有一個好嘅稅務顧問/律師可以慳唔少錢。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以官方資料為準,或請向專業人士查詢。
【註一】https://thetax.nl/?year=2020&startFrom=Year&salary=36000&allowance=0&socialSecurity=1&retired=0&ruling=0&rulingChoice=normal
【註二】https://www.belastingdienst.nl/wps/wcm/connect/bldcontenten/belastingdienst/individuals/living_and_working/working_in_another_country_temporarily/you_are_coming_to_work_in_the_netherlands/30_facility_for_incoming_employees/conditions_30_p_facility/
【註三】https://www.mffa.nl/wp-content/uploads/30-regeling-2019-09012019.pdf
稅收篇(一)
https://www.facebook.com/allyblahblah/photos/a.276193166080761/1244337469266321
#移民 #移民歐洲 #移民荷蘭 #荷蘭 #西歐 #出國 #留學 #歐洲讀書 #歐洲工作 #歐洲生活 #荷蘭公司 #歐洲公司 #荷蘭生活知多啲 #香港人在荷蘭 #香港人在歐洲 #香港人加油 #搵工 #繳稅 #交稅 #福利 #福利國家
歐洲退稅計算 在 胖胖屋 panpan HOUS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手提歐洲代購🇫🇷🇳🇱
(更新)剩1個名額,即將秒殺
‼️LV代購重新開放3個名額‼️
‼️LV代購重新開放3個名額‼️
先完成預付訂金可保留名額
趕快手刀私訊訂購🔪
#最後3個
#不要猶豫了
#爆款很難有貨建議給候補
-
⬇️注意事項落落長有興趣的朋友請仔細往下看⬇️
🔺收單日:2/24(一)
🔺寄件日:3/11(三)開始出貨
🔺購入來源:各大百貨、專賣店、各精品實體店面
🔺購入價格:依當地售價/官網價格
🔺代買費用:
◆175歐元以下為代買費用10%。
◆175歐元以上退稅費用即代買費。
◆CHANEL/Hermes/Dior/LV 為特殊商品另外報價。
🔺匯率計算方式:歐元*35
(1200歐以上商品回饋匯率34.5,特殊商品另外報價)
🔺郵寄: 精品一律使用郵局便利箱寄送(如需保價依郵局收費)
🔺訂金:先付50%為訂金,提供台新帳戶
(1)未買到商品,一律全額退還訂金(他行扣除匯款手續費$15)
(2)訂單成立後不接受任何理由跑單或不補足尾款,恕不退訂金
(3)為確保資金來源正常,一律不提供無摺存款
🔺注意事項:
1.接單後會給匯款資料,請務必於確認訂單後3天內完成訂金匯款。
2.購買證明正本若無法個別提供,會提供購買證明影本。
3.行李箱空間有限,視情況決定收單與否。
4.紙袋和紙盒難免會因行李運送偶有損傷,非常介意者請考慮後再下單。
5.代購商品為委任購買,不接受退換貨。
-
🔺看到這恭喜是最後一項,真心想代購的朋友請再把慾望清單私訊丟給我們幫您報價,總不想讓老公爸爸媽媽鄰居同事看到在買東西對吧?
🔺詢價多次皆未購買、有棄單紀錄的朋友恕不提供代購&報價,大家禮尚往來要有禮貌哦 🙂
歐洲退稅計算 在 葡萄牙自由行Uma Volta em Portugal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關葡萄牙退稅】 【Tax refund in Portugal】 聽過有些朋友說在歐洲旅遊回來已久,還未收到退稅。 ... 計算,手續費是退稅額的10%,收費合理。 ... <看更多>
歐洲退稅計算 在 Steuererklärung - 在德国如何自己报税- 实战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自住房分租报税| 出租税申报| 详细准确解释出租净收入 计算 | 手把手教您报税| 金钥匙房产税务(2020) ... 欧洲 旅游 退税 完全指南. 德国热线. 德国热线. ... <看更多>
歐洲退稅計算 在 [心得] 歐洲退稅攻略:退稅步驟整理、退稅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版
https://haruhii.pixnet.net/blog/post/449015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歐洲退稅絕對是購物狂們必做功課之一!
出發旅遊歐洲前,一定要先搞清楚歐洲退稅步驟、重點
搭機離開歐洲時,在機場處理好退稅
購物之餘還能退回平均10%左右的稅金,退稅後省更大省更多
這篇簡單說明歐洲退稅的方式與步驟,在歐洲購物退稅很簡單,看完這篇馬上就會!
列出幾個歐洲國家退稅的基本重點
1.非歐盟公民,在提供TAX FREE免稅服務的商店消費
同一天同一商店消費達到該國最低退稅門檻即可辦理退稅
簡單來說就是先認明商店是否有TAX FREE服務
歐洲並非每間商店都有退稅服務
有退稅服務的店家門口或結帳櫃檯旁通常會有TAX FREE的標章
如果在門口沒看到,也可以直接問店員是否有退稅TAX FREE服務
當同一人同一天在同一商店消費達到該國退稅門檻時,即可辦理退稅
以我們這次旅行的國家舉例:
法國退稅門檻為175歐、義大利退稅門檻155歐、西班牙退稅門檻90.16歐
葡萄牙退稅門檻61歐 英國退稅門檻依店家規定30~100英鎊都有
捷克退稅門檻為2000克朗、匈牙利退稅門檻48000匈牙利福林
結帳時出示護照請店員辦理退稅,索取退稅單 (退稅要核對身份,一定要看護照)
*建議同一筆帳單就達到退稅門檻,多筆帳單即使是同一人消費可能也無法辦退稅
我們在布達佩斯時,因為沒算好金額,結完帳才發現差一點到退稅門檻
馬上問店員再補買另一個東西是否能辦退稅
店員卻說已經結帳的就不能計算,硬是不讓我們退....
不曉得有沒有人有分多筆結帳一次退稅成功呢?
歐洲常見的退稅公司有兩間,Global Blue與Premier Tax Free,兩家的退稅單大同小異
蠻多時候拿到的都是感熱紙列印的退稅單,偶爾會拿到店家直接列印或手寫的紙本退稅單
店員通常會將退稅單、收據連同退稅信封一起給,確認資料沒錯就可將這些單據都收好
退稅單需填寫的資料大致如下:
姓名 Name:護照上英文姓名
地址 Address:英文地址 郵局地址中翻英:https://goo.gl/TFVzIb
國籍 Country:台灣 Taiwan
護照號碼 Passport NO:
簽名 Signature :同護照上的簽名
手機號碼 Mobile No:需加國碼+886
填好基本資料後,選填退稅方式
退稅方式有信用卡、現金或是旅行支票
退信用卡的人請填上自己的信用卡卡號(Credit Card)
現金則勾選現金,在機場退稅公司的櫃檯領取,部分退稅公司有市區現金退稅服務
退支票需填郵寄地址(英文),這項應該多數人比較不常用
不管選擇哪種退稅方式,退稅公司都會收取手續費與匯差,實際拿回的退稅會再少個幾%
或是像Global Blue若選擇現金退稅,固定每張退稅單收取3歐手續費
如果想知道可拿回的退稅金額,可上退稅公司的網站試算退稅
Global Blue
https://www.globalblue.cn/customer-services/tax-free-shopping/refund-calculator/
建議要到機場搭機或是離開歐盟國前,先把退稅單都填寫好並簽名
到機場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這是另一種印出來的紙本退稅單,每張退稅單上都會有一串退稅單流水號
建議用手機拍起來或抄起來,到退稅公司的網站查詢退稅進度
如果未來發現退稅沒下來,也方便查詢
Global Blue退稅進度查詢:https://localservices.globalblue.com/tw_sc/
Premier Tax Free退稅進度查詢(簡中):
https://premiertaxfree.cn/tui-shui-zhui-zong
2.填寫好的退稅單,拿到機場的海關處蓋退稅章
這個步驟可說是最重要的步驟
退稅單如果沒有蓋上海關章,就不能退稅!所以一到機場就是馬上帶著退稅單找海關
大機場的退稅海關常常大排長龍,建議一定要預留一小時以上的時間辦退稅
我們第一次退稅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機場辦
因為當時要離開歐盟國飛摩洛哥,所以先辦西班牙購物的退稅
還記得當時排了20分鐘左右才排到
在機場找「TAX FREE」「Custom」這兩個關鍵字的櫃檯,通常就是蓋海關章的地方
海關蓋章時會要求看登機證或航班訂位,確認是離開歐盟的班機才可辦理
蓋海關章時,請攜帶好自己購買的免稅品,以防海關要抽檢
要是被抽檢時無法出示購買的商品,海關有權不蓋章~
所以如果購買品要托運,記得在托運前先排隊蓋海關章
義大利威尼斯機場的海關小小的,夾在票務櫃檯的中央,人不多
建議排隊時把自己手邊的單據整理好,把不同退稅公司的單據分開放比較不容易搞混
一方便也方便海關蓋章,也減少被刁難的可能XD
蓋上海關章後退稅就完成大半啦
除了人工蓋海關章外,在法國拿到的退稅單上印有電子感應PABLO自助退稅機
由於這次不是在法國出境,我們沒看到PABLO自助退稅機
看退稅公司的網站說明,
PABLO自助退税機會設在法國國際機場、港口與過境處的海關辦事處旁
拿有標示PABLO的退稅單讓PABLO自助退稅機掃描,畫面顯示OK後,就能取代海關章
3.將蓋好海關章的退稅單據、收據等放入退稅信封中寄出
確認資料無誤後,將蓋好章的退稅單、收據都放入退稅信封中封好
投入郵筒寄出就完成了
記得要看清楚退稅公司,不要放到不同公司的信封唷
在巴塞隆納機場有Global Blue的信箱,我們將Global Blue的退稅信封直接投入
投入普通信箱當然也完全沒問題
我們這次全部選擇退稅到信用卡,寄出信封後大概一個月左右就收到西班牙的退稅~
在旅途的尾聲,離開義大利時我們一口氣寄了累積兩個多月
來自各大退稅公司的退稅單十多張
期間查過幾次進度,差不多三個月內都陸續退稅到信用卡上,全部退稅成功
Global Blue退稅進度查詢:https://localservices.globalblue.com/tw_sc/
Premier Tax Free退稅進度查詢(簡中):
https://premiertaxfree.cn/tui-shui-zhui-zong
若要領現金退稅,在機場找到退稅公司的櫃檯領取退稅後,再寄出單據
我們在入關後的管制區中才發現Global Blue的退稅櫃檯
每個機場設置的地點可能都不同,有部分會設在蓋海關章的窗口附近
若要領取現金退稅,記得先認明退稅單上的公司是哪一間唷~
除了機場退稅外,在市區也有部分退稅點
要在市區領取退稅,只要帶著護照、信用卡、退稅單與購物收據
到市區的退稅公司駐點辦理
並得在21天內離開歐盟國,將有海關蓋章的退稅單寄回,才算完成退稅
如果沒有寄回蓋章的退稅單
退稅公司會從辦退稅時留的信用卡直接索取退稅金額及罰款哦!
最後補充一個最常見的退稅問題
Q:一次在歐洲玩多國,退稅怎麼辦?
A:在最後一個離開的歐盟國辦,例如法國進英國出,就是在英國蓋海關章辦退稅
但有可能碰到離開地本身非歐盟國,像是從瑞士離開的狀況
我們這趟是從義大利威尼斯飛瑞士蘇黎世後,從蘇黎世飛回亞洲
歐盟內消費的退稅就在義大利威尼斯機場搭飛機飛瑞士前蓋海關章後寄出,一次處理完
在機場的部分還好處理,如果是從歐盟國內搭火車或開車進入瑞士
歐盟的退稅就得自行找邊境海關蓋章
除此之外,像瑞士並非歐盟國,如果是在瑞士境內的消費要退稅(消費300瑞士法郎可退稅)
只能在離開瑞士國境時,在瑞士海關辦理
以蘇黎世機場為例,退稅海關在入關後的管制區中,入關後才能蓋到海關章
以上整理完歐洲退稅攻略懶人包,祝大家都能在歐洲開心大買,簡單退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48.2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uropeTravel/M.1494085569.A.BB4.html
※ HIKARU5:轉錄至看板 Ind-travel 05/06 23:46
※ 編輯: HIKARU5 (36.224.248.215), 05/07/2017 01:18: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