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熱烈討論的主題《如何撒嬌》……沒錯,就是教你(不是只有“妳”喔)怎麼去恢復這個每個人從嬰兒時期就擁有的能力。這裡提供更多本書完整的資訊,讓大家參考!
【本書簡介】
人之於生活,就像是魚在水裡。有一種人,他明明在水裡,可是他不覺得自己在水裡,他跟這個世界彷彿是分隔開來的。當不能與生活融合的時候,人是不能感動的,你會覺得溝通是冰冷的,人與人之間親近不了。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是靠學歷或是金錢或是講道理才能親近,而是「舒服」兩個字,最好的方式,就是「撒嬌」。在這本書中,作者除了告訴你撒嬌有什麼好處、該如何撒嬌,也讓你知道你為何不敢撒嬌,徹底擊破內心深處的論那道堅實的防線,讓你恢復人際關係更圓融的能力。
【作者簡介】
陳海倫,心橋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擅長企業管理、領導統御以及人際關係的專業諮詢。在全球超過18個以上的國家進行演講,協助成千上萬的人在複雜的生活環境中獲得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案。
除了諮詢本業之外,同時也致力於婚姻教育、溝通訓練、情緒管理,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兩性專家、演講師及暢銷書作者之一。她曾受到超過200間以上的媒體邀請,一直是福斯廣播公司(FOX)、中央廣播電台(CBS),國家廣播公司(NBC)和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常客,也常於世界各地的網絡電台和電視節目上出現。
陳海倫也曾撮合過無數對美滿姻緣,以親身作媒的真實故事《世紀大媒婆(The Matchmaker of the Century)》一書躍升成為美國最大連鎖書店Barnes and Noble暢銷書作者,也榮登美國六大類暢銷書(婚姻、心靈成長、愛與羅曼史、人際關係、自我幫助、父母家庭)第一名。
她的作媒故事被記載於得獎記錄片《尋情歷險記》中。陳海倫以不倦的熱情、深厚的智慧和平實堅定的談話,鮮明的特色自然脫穎而出;在全球各地播放之後,廣受各界觀眾好評。
■著作:總裁說、世紀大媒婆、從友達到心橋、我的爸爸陳宗顯、新娘訓練班、媒情舞台、人生必修十堂課、夢想與妄想、陳顧問時間系列、如何愛你的父母、我是如何失敗的、說話的藝術系列等
【目錄】
序:不會撒嬌,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第一章 你為什麼要撒嬌?
為什麼要學會「如何撒嬌」?
撒嬌的定義與目的
你為什麼要會撒嬌?
撒嬌就是一種讓步?
別為不撒嬌找藉口!
●第二章 生活越是苦悶,越要學會撒嬌
什麼樣的人比較不撒嬌?
生活越是苦悶,越要學會撒嬌
撒嬌真的有用嗎?
要學,先要有意願
人可愛占便宜的例子
●第三章 克服「不敢撒嬌」的障礙
不同的人對於撒嬌的態度
我該如何去克服「不敢撒嬌」的障礙?
撒嬌讓我超尷尬……
我這樣撒嬌,會不會太三八?
這就是我的人生態度!
●第四章 其實,你本來就會撒嬌!
其實,你本來就會撒嬌
把這個「罩門」練起來
像小朋友一樣撒嬌
他,還在等你對他撒嬌
破除對於撒嬌的迷思
●第五章 隨時隨地練撒嬌
畫龍點睛的滿足
隨時隨地練撒嬌
練習撒嬌時,有什麼忌諱的事情呢?
什麼場合、什麼狀況適合撒嬌?
撒嬌要怎麼撒得恰到好處?
「撒嬌」跟「撒野」的分野
●第六章 回復撒嬌的能力
先成為一隻打不死的蟑螂
撒嬌失敗的理由:壓抑
撒嬌被堵到的感覺
對方不喜歡我撒嬌,怎麼辦?
●第七章 要學撒嬌,你一定要可愛!
怎樣才會「可愛」?
找出自己最可愛的表達方式
對於不喜歡的人,該如何對他撒嬌?
撒嬌失敗的理由:意圖不純
●第八章 專家教你如何撒嬌
練習一:靜態撒嬌
練習二:撒嬌動作
練習三:可愛地說話
練習四:對話式撒嬌
練習五:複合式撒嬌
找自己最弱的地方去練!
●第九章 撒嬌該注意的事情
四個W:What、When、Where、Who
可愛,需要精準對焦
練習要特別注意起頭跟收尾
突破尷尬的障礙
練習,必須無所保留
●第十章 一舉一動,都可以撒嬌
撒嬌一定要「可愛」,不一定要「性感」
就連生氣,也可以很可愛地撒嬌
避免用低級的話語來練習
「穩重」跟「可愛」會不會產生衝突?
●附錄 關於撒嬌的Q&A
Q1:對著鏡子自己練撒嬌,那我怎麼知道我的表情是OK的?
Q2:那如果一開始撒嬌的時候,做得不好,很三八,那後面還可以補嗎?
Q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撒嬌方式?
Q4:男人是否也需要撒嬌?
Q5:練習撒嬌,會不會練成太像演戲、太戲劇化,像個神經病一樣呢?
Q6:如果跟對方不夠熟,可以撒嬌嗎?
Q7:做愛的時候怎麼撒嬌?
Q8:怎樣在對很嚴肅的人,也能適度的撒嬌?
Q9:像去外面簡報或是上台演講,每一個評審或在場的人看起來都好恐怖喔,怎麼撒嬌啊?
Q10:如果在討論正事,故意把場面搞得很可愛,這樣子不是很奇怪?
Q11:撒嬌會不會嫌太多?
Q12:有人認為,撒嬌是一種另有他圖的行為;如果撒嬌是為了要跟人家要東西,那就不好吧?
Q13:撒嬌是希望對方很舒服,那如果做到讓人家很尷尬,那這樣子是不是沒有達到撒嬌的目的?
Q14:跟自己的父母撒嬌是比較放得開,可是跟自己的公婆,尤其是公公,婆婆的話就比較不敢……
【試讀】我這樣撒嬌,會不會太三八?
撒嬌對很多人來說,心裡有非常大的衝突。有些人本來就會撒嬌,他也很喜歡撒嬌,在生活中他也常在撒嬌,這是一塊。
另外一塊,他還是會覺得很尷尬,覺得不自然,覺得:「我是不是不應該撒嬌?這樣會不會太三八?」
「人家會怎麼看我?我現在有沒有撒野?」
「這太過頭了吧?我到底在幹嘛?」
很明顯,這兩個東西是互相衝突的。一邊撒嬌,一邊擔心,自己都搞混亂了。
我告訴你,這兩個衝突是怎麼回事。
喜歡撒嬌是對的。從小就會,你本來就在撒嬌,而且你還在撒嬌,也很享受撒嬌,你在生活裡面有在撒嬌,所以很吃香。
以女生來說,這樣的女生會比一般的女孩子受歡迎。男孩子會比較傾向喜歡這種型的,為什麼?因為她會撒嬌。
可是還有另一部份,很衝突,有時候是你的性格上有些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偏差錯亂──你的個性,還有你的不品格,讓你把這些撒嬌好或撒嬌不好的印象全部混在一起,所以就開始覺得困惑。
比如說,你對不該撒嬌的人撒嬌、在不該撒嬌的時候撒嬌,或是你做了一個滿野蠻、太過頭、不對焦的撒嬌,這就是技術上的問題。
比如說你修車,明明在修的是BMW,你卻拿TOYOTA的零件放上去,那豈不是會出問題?就算能用,但內行人一看就是不對嘛!
舉這些比喻,是讓你瞭解在技術上發生了什麼問題。如果你的電腦軟體用的是盜版,你在用的時候,心裡就會覺得怪怪的;一有人要來查,你就趕快把電腦關掉,你的行為會變得很奇怪;那你開始變得尷尬與不正常的這個部份,跟你「不品格」的行為有關係。
講一個更嚴重的──你利用撒嬌去得到你原本不應該得到的東西,你就會覺得撒嬌是個很賤的行為。
假設,你去對一個你不應該撒嬌的人(比如有婦之夫),做出一個不應該做的撒嬌,你去挑逗他跟你做愛,或是挑逗他幫你買東西,但是你自己心知肚明,其實自己不應該叫他給你這個便宜──這是做一個比較嚴重的比喻。
從此之後,你就開始覺得怪怪的,當下一次要做同樣的撒嬌時,你會有點害怕或不自在。因為你會想:「這樣會不會不對?是不是不應該?」
嗯,這麼一來,你就喪失原來應該有的能力了。你的撒嬌就變色了,沒那麼可愛,沒那麼自在了。
這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你小時候天天撒嬌都沒事,為什麼長大撒嬌會覺得害怕?為什麼會怕別人看到?
答案有兩種情況,我剛剛已經提過,再重新彙整一下。
第一種,就是媽媽罵你、老師笑你、跟你說這樣不好,或是撒嬌撒不好的時候被罵,或是你在人家心情很不好的時候亂撒嬌,所以挨了一巴掌,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你是小孩子,不太清楚對方在生什麼氣,你平常跟他撒嬌都沒問題,那天他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你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跑去對他撒嬌,他跟你大吼著說:「走開!滾!」
你以為完蛋了,從此就不再跟這個人撒嬌──那是因為你在撒嬌技術上的拿捏不夠精確;也因為受到挫折,別人說話的不對焦或環境的影響,使你受到打擊。因為分不清楚情況,覺得困惑了。
這是第一種情況。
另外一種,是因為你不品格的行為。你的撒嬌,本身的意圖就是不乾淨的,方向就歪掉了。一旦歪掉之後,你就會覺得困惑,就開始分不清撒嬌到底好還是不好,心裡面會有嚴重的拉扯。其實不是撒嬌的問題,是因為意圖不對,你不曉得,以為錯在撒嬌。
在這兩種情況之中,第一種是絕對正確的,錯不在你,而是環境的問題。
然而第二種卻是不該有的,錯在你,是你自己的問題。
可是,你把這兩個狀況混在一起,所以你會想:「撒嬌不好」,於是就陷入天人交戰的局面!
這又回到我們最喜歡討論的主題:品格。連撒嬌都要講品格,哈哈!
所有的事情,到最後你會發現,就是正邪兩邊。「正」的永遠是好的、對的,這些事你都會,天生的,就是要了解,知道不是自己的問題,就要繼續堅持做下去。
但是,因為有不品格──所謂的不品格,就是你做了你覺得不該做的事情──不是我說的,而是你自己覺得的,那個東西就開始把你的人生攪和,搞不清楚是非對錯了。
原因很簡單──你做了你不該做的事。當這種品格問題產生時,會造成你的害怕、擔心、困惑等等種種,你就會失去或減低撒嬌的興趣或能力。
節錄自”如何撒嬌 第三章”
【本書特色】
◎包羅萬象,鉅細靡遺;讓你了解撒嬌在人際關係裡的重要性
◎找出根源,徹底拔除;克服自己不敢撒嬌的疑惑與恐懼
◎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讓每一個練習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裡
◎多元舉例,深入淺出;讓你運用撒嬌為自己的人生帶來幸福
【誰要讀本書】
◎想要讓人際關係更圓融、更和諧的人
◎希望能夠為周遭環境帶來歡樂的人
◎覺得生活過於無趣、乏味的人
◎期許自己能變得更可愛、討人喜歡的人
⊙想要了解更多【如何撒嬌】的內容,
請來電諮詢專線:02-8712-2800
陳海倫心橋顧問公司
地址: 104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178號2樓
正邪 決 零 夢 在 茗心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殺人回憶》(Memories of Murder)2003
在韩國電影史上出現了三部經典犯罪類型電影-。《原罪犯》《追擊者》與《殺人回憶》。三部彼此都有雷同的部分與各自的特色,最明顯的大概就是帶給觀眾無比的沉重與鬱悶,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今天就寫了其中一部電影《殺人回憶》的少許觀後感。《殺人回憶》改編自八零年代震驚韓國的奸殺案,當年韓國動用30萬警力,鎖定三千個嫌疑犯,花了十年依舊找不到兇手。而由這個真實故事改編成的電影,透過相同的事件,透過導演奉俊昊的改編,看看《殺人回憶》究竟要帶給觀眾怎樣的衝擊?
《殺人回憶》改編自韓國真實犯罪事件。一九八六年,在韓國一個淳樸的小鎮京畿道發生了數起冷血的姦殺案。所有的被受者都被自己身上的貼身衣物綑綁塞口後先姦後殺。這幾起案件震驚了全韓國,警方亦成立專案小組偵查這起離奇的殺人姦屍案。憑直覺辦案的警員朴度文(宋康昊飾演)與另外一位員警總是隨機辦案。他們自稱可以透過嫌犯的眼神來判斷他們是否有犯罪,但其實不過是將可疑的人士抓到招供室裡屈打成招。由於惡行過於囂張引來媒體的注意,因此警方自漢城派來另外一位員警蘇大原(金相慶飾)。蘇大原靠科學證據辦案,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辦起案來的方式與朴度文簡直是南轅北徹。不一樣的辦案方式,目標卻是同一個殺人兇手。然而不管警方如何偵查,兇手似乎總是魔高一丈,順利的逍遙法外,迄今仍然是件懸案。
在劇中的二位靈魂人物,宋康昊與金相慶,分別飾演辦案方式天南地北的二名警探。宋康昊利用直覺辦案,他認為只有美國那麼大的土地才需要用腦子辦案,在韓國這個「跟他老二一樣大」的小國家裡,「只要用雙腿辦案就行了」。諷刺的是,在劇中被他利用來辦案/刑求的雙腿,最後卻因為同伴的腿被鐵釘刺傷,破傷風感染而需要截肢;靠腳辦案/刑求的警察突然失去了雙腿,這種諷刺實在是既無奈又可悲。而金相慶所飾演的警探,雖然靠著科學證據辦案而屢立奇功。但到了劇尾時,當他發現自己抓到的嫌犯因為科學鑑定的DNA報告而洗脫了嫌疑,理性證據與感性情緒的矛盾衝突時,也一度動搖了金相慶對於科學辦案的信心。我非常喜歡在接近片尾的時候,金相慶拖拉著嫌疑犯到荒野外,準備以私刑處決他,卻被一向大老粗的宋康昊抵擋下來。當一列火車經過,輾過那份從美國來的DNA檢驗報告,金相慶對於科學證據的信心徹底絕望,宋康昊也在此時承認了自己直覺的無能。他看著嫌犯的眼神,透過雙眼辨視犯罪與否的辦案童話被惡狠狠的戳破,在「無罪推定」的法治社會裡,科學證據無法證明當事人有罪的情況之下,再如何怨恨嫌犯,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其定罪。這就是人生的無奈。
最後,故事還是拉到了2003年,曾經有過熱血夢想的警察也轉行從商,畫面色彩開始變得柔和,色彩飽和度也比先前的畫面高。當他在度回到當年的案發現場時,面對黃澄澄的稻田,宋康昊本來只想要靜靜的完成他的回憶哀悼式。沒想到一個路過的女學生卻和他說前一陣子看到一個人,和他做了相同的事情,不過那個人說:「只是曾經在這裡做過一些事情,想回來看看而已。」女童聽見的自然是當年殺手的自白,但宋康昊再問她那人的長相時,女童只說:「長得很平凡,就只普通人的樣子。」無論女童述說的是那人身為韓國大眾臉的「客觀」長像,還是意指兇手就在我們之間,如今,真正殘留的只有扭曲慘澹的殺人回憶,卻弔詭地同時停留於警察和兇手心中。
《殺人回憶》是導演奉俊昊的第二部作品。他以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在韓國一炮而紅,不論在票房上或評價上都十分成功。儘管《殺人回憶》講述的是警方偵辦凶殘冷血的謀殺案件的過程,但手法上仍看得出奉俊昊所擅長的喜劇因子。不時出現的幽默感穿插在影片中,讓觀眾在緊繃的殺人氛圍中,仍可得到稍許喘息的空間。不像一般警匪片著重緝兇的緊張過程,也沒有類型電影中聰明的歹徒與光明警方的正邪對恃,《殺人回憶》所呈現的,是一部人味十足的警界道德劇。奉俊昊以極端諷刺的戲劇手法,嚴厲批判早期韓國警方迂腐的官僚體制,如為了破案不惜刑求無辜人士、使用暴力方式辦案,以及對於科學證據的辦案手法的嗤之以鼻。電影無論是劇情、寓意、運鏡或情緒轉折,奉俊昊都拿捏掌握地相當優異。這不只是一部改編自社會案件的電影版玫瑰瞳鈴眼,還是韓國大時代下的痛苦縮影與法治體系下的悲哀,同時,這種借鏡譬喻也呼應了20世紀末期幾個從專制極權解放的社會國家,幽默、諷刺、前後呼應的巧妙和悲劇性的急轉直下,即使來自大家不熟悉的韓國,《殺人回憶》也絕對能夠引無數人的共鳴。
電影的場景安排與氣氛都算掌握得相當不錯。其實電影有很大的元素還是在於科學辦案的重要性以外,最令人震撼的還是批判雷似的警察制度,為了辦案的效率可以對嫌疑犯屈打成招可以自行捏造證據,而在導演與編劇巧妙的安排下顯得格外諷刺與不捨,這種舊時代不文明的辦案制度與現今看似較為人性的民主社會對比之下的確帶給觀眾很特別的同理心情感。結局當然還是本片的重點,看似開放式結局其實很清楚但也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也是本片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還沒看過本片的朋友絕對是不能錯過的極推薦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