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影無蹤──第55屆金馬獎負責任預測】
.
本站的金馬獎預測單元進入到第三年,全文還未經允許被轉載到新浪微博去,算是做出一點小口碑了(?)。今年因為周遊各國影展,幸運先看了一些種子華語片。就有限的掌握,分別挑選大家最關注的六個項目(最佳劇情片、男主、女主、男配、女配、新導演)進行粗略預測:
.
.
(1)【最佳劇情片──大師在前,新星在後】
.
除了賈樟柯的《江湖兒女》是當然種子之外,該項的態勢未明。大師張藝謀的《影》在威尼斯首映皆開出好口碑,也值得看好,可望首次提名金馬獎。前大師陳凱歌的《妖貓傳》有進步,但仍然離首獎有大段距離。
.
關錦鵬的《八個女人一台戲》尚未首映,但許多影迷衝著關導大名,對該片寄予厚望。不過事實上,關錦鵬之作上一次衝擊金馬獎其實已經是2001年的《藍宇》。中間拍的兩部劇情長片包括《長恨歌》(2005)和《用心跳》(2011)都是口碑探底之作,金馬獎無一項入圍。這次的新作是不是浴火重生,難講。
.
回頭看金馬獎近五年的入圍名單,或能發現一些端倪。近五年,除了2015年,年年都有導演以首部作品獲得最佳劇情片提名,其中陳哲藝和張大磊甚至摘下大獎。既然金馬獎向來不吝鼓勵新銳導演(在此定義為推出首部或第二部長片的導演),這也意味著胡波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有機會突圍。
.
如果何蔚庭的《幸福城市》和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獲得提名,又有另一層意義,兩人都是金馬獎新導演得主,可謂金馬嫡系,入圍最佳劇情片可視為一個晉升的概念。今年國片狀況較往年疲弱,去年《大佛普拉斯》和《血觀音》主宰的盛況不再,但有鑒於國片從未在本項缺席,目前口碑叫好的《幸福城市》可望留下一席。其他可能問鼎首獎的台灣電影還包括《范保德》。
.
至於《地球最後的夜晚》,筆者在坎城影展先睹為快,才演了二分之一整個座位區便有七成觀眾離場,未離場的鄰居也睡得香甜。先不論電影本身夠格與否,強烈風格化的敘事手法本就容易引起兩極化評價,評審要不是大力推崇,要不是大力排擠。這種事蔡明亮導演可熟悉了。可能面臨到同樣檢視的還包括萬瑪才旦的《撞死了一隻羊》。
.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是應亮的《自由行》,應亮是流亡香港的中國籍導演,這次故事背景挑在台灣,表演基地則設在馬來西亞,是多國合製之作。《自由行》表面上是家庭故事,但作品內容涉及政治,對白中提及六四、台獨、白色恐怖,能不能入圍已經不是評判作品優劣這麼簡單,多少會涉及評審意識型態。
.
據悉金馬獎報名在四大項(劇情長片、動畫片、劇情短片和紀錄片)只能擇一報名,許多希望《幸福路上》能擠進劇情長片的影迷朋友恐怕要失望了,但該項入圍最佳動畫片還是穩的。
.
.
(2)【最佳男主角──台灣演員三搶二?】
.
本項競爭異常激烈。香港有飾演變性人的姜皓文《翠絲》,大陸方面則有廖凡《江湖兒女》和一人分飾兩角的鄧超《影》。
.
台灣演員則陷入混戰,拿下台北電影獎影帝的邱澤《誰先愛上他的》、甫獲海參崴影展影帝的黃仲崑《范保德》和李鴻其《幸福城市》(其中李鴻其今年至少有三部作品,還包括《寶貝兒》和《地球最後的夜晚》,足以讓評審印象深刻)可能三選一、或三選二。至於李淳在《郊區的鳥》中的表演不具競爭力,不會在範圍之中。
.
香港演員這次在影帝項目還有吳鎮宇《逆流大叔》、黃秋生《淪落人》有競爭力。大陸方面或是徐崢《我不是藥神》、彭昱暢《大象席地而坐》和黃覺《地球最後的夜晚》。井柏然雖然在《後來的我們》中令人眼睛一亮,但礙於本項激烈競爭,應不在考量範圍之中。
.
.
(3)【最佳女主角──楊冪說再見】
.
由於《八個女人一台戲》和《你好,之華》的狀況未明,尚不知鄭秀文、周迅有多少勝算。本項種子基本上就是端出生涯最佳演出的趙濤《江湖兒女》和上一屆金馬影后惠英紅《翠絲》。台灣代表可能是謝盈萱《誰先愛上他的》。
.
其他潛在的入圍者還有余香凝《非同凡響》、章子怡《無問西東》(亦有可能報名女配角)、齊溪《下海》、曾美慧孜《三夫》、馬伊琍《找到你》、池韵《美麗》、宋佳《詩人》、周冬雨《後來的我們》。
.
原本備受關注的楊冪《寶貝兒》據悉演技表現乏善可陳,恐怕無望。至於湯唯在《地球最後的夜晚》戲份甚少,入圍機會相當低。
.
.
(4)【最佳男配角──王力宏是黑馬?】
.
該項的種子兩岸三地都有代表,分別是台灣的鄭人碩《角頭2:王者再起》、香港的潘燦良《逆流大叔》和大陸的田壯壯《後來的我們》,三位演員過去都曾分別提名過金馬獎演技獎,皆空手而歸。
.
其他不容忽視的還有石頭《幸福城市》、李從喜《大象席地而坐》、章宇《大象席地而坐》、姜文《邪不壓正》、廖凡《邪不壓正》、張藝興《一齣好戲》、黃曉明《無問西東》、吳肇軒《翠絲》。此外,在《我不是藥神》中飾演白血病人呂受益的王傳君也可能成為一匹黑馬。
.
不過眼看去年金馬獎選了金城武,王力宏《無問西東》又有什麼不可能?
.
.
(5)【最佳女配角──局勢最渾沌】
.
一樣,因為《你好,之華》和《八個女人一台戲》狀況未明,這項的態勢最難預料。前者有張子楓和吳彥姝,後者則有趙雅芝、梁詠琪、白百何、齊溪。這次在女配角的潛力入圍者還包括章子怡《無問西東》、廖子妤《非同凡響》、王檸《大象席地而坐》、王秀峰《范保德》、鄭錚《無問西東》、耐安《自由行》《柔情史》、丁寧《幸福城市》、張艾嘉《地球最後的夜晚》。
.
.
(6)【最佳新導演──台灣電影保衛戰】
.
有鑒於過去曾讓蘇有朋以差強人意的《左耳》入圍的先例。這次同樣由「明星」導演執導,品質與口碑更好一些的,包括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與黃渤《一齣好戲》看來機會也特別濃厚。其中黃渤除了是金馬影帝,還曾擔任或金馬獎典禮主持人,與金馬獎連結密切。
.
但本項一向是金馬獎競爭最激烈的項目之一,這次名符其實該入圍的作品相當多,好比李駿碩《翠絲》、胡波《大象席地而坐》、文牧野《我不是藥神》都能穩定過關。其他還包括榮獲香港國際影展首獎的楊明明《柔情史》以及在FIRST西寧電影展獲獎的周洲《美麗》、仇晟《郊區的鳥》、拉華加《旺扎的雨靴》。
.
不過如果完全照上面的名單,台灣電影似乎無戲可唱。然而,過去八年的名單下來,僅有兩屆入圍的台灣電影少於兩部(2011年和2013年各入圍一部),2012年更是台灣電影全包,使得本項看起來一向是保護國片的灘頭堡。如果依照這個傳統,看來是徐譽庭&許智彥《誰先愛上他的》和顏正國《角頭2:王者再起》相爭一席。
.
本項目同時也是鼓勵類型最多元的一項,無論是藝術片《八月》、青春片《我的少女時代》和鬼片《紅衣小女孩》都曾經入圍。估計評審同樣會試著在五強名單當中找尋平衡(類型與地域),肯定會是屆時評審最頭大的一個項目。
.
.
(附圖為《幸福城市》,圖左為石頭,圖右為李鴻其。)
#金馬獎預測 #幸福城市 #大象席地而坐 #我不是藥神 #翠絲 #自由行 #妖貓傳 #柔情史 #一齣好戲 #地球最後的夜晚 #角頭2 #鄭人碩 #李鴻其 #張艾嘉 #胡波 #劉若英 #八個女人一台戲 #非同反響 #撞死了一隻羊 #無問西東 #章子怡 #誰先愛上他的 #徐譽庭 #許智彥 #逆流大叔 #顏正國 #石頭 #潘燦良 #王傳君 #邪不壓正
武王 主宰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影無蹤──第55屆金馬獎負責任預測】
.
本站的金馬獎預測單元進入到第三年,全文還未經允許被轉載到新浪微博去,算是做出一點小口碑了(?)。今年因為周遊各國影展,幸運先看了一些種子華語片。就有限的掌握,分別挑選大家最關注的六個項目(最佳劇情片、男主、女主、男配、女配、新導演)進行粗略預測:
.
.
(1)【最佳劇情片──大師在前,新星在後】
.
除了賈樟柯的《江湖兒女》是當然種子之外,該項的態勢未明。大師張藝謀的《影》在威尼斯首映皆開出好口碑,也值得看好,可望首次提名金馬獎。前大師陳凱歌的《妖貓傳》有進步,但仍然離首獎有大段距離。
.
關錦鵬的《八個女人一台戲》尚未首映,但許多影迷衝著關導大名,對該片寄予厚望。不過事實上,關錦鵬之作上一次衝擊金馬獎其實已經是2001年的《藍宇》。中間拍的兩部劇情長片包括《長恨歌》(2005)和《用心跳》(2011)都是口碑探底之作,金馬獎無一項入圍。這次的新作是不是浴火重生,難講。
.
回頭看金馬獎近五年的入圍名單,或能發現一些端倪。近五年,除了2015年,年年都有導演以首部作品獲得最佳劇情片提名,其中陳哲藝和張大磊甚至摘下大獎。既然金馬獎向來不吝鼓勵新銳導演(在此定義為推出首部或第二部長片的導演),這也意味著胡波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都有機會突圍。
.
如果何蔚庭的《幸福城市》和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獲得提名,又有另一層意義,兩人都是金馬獎新導演得主,可謂金馬嫡系,入圍最佳劇情片可視為一個晉升的概念。今年國片狀況較往年疲弱,去年《大佛普拉斯》和《血觀音》主宰的盛況不再,但有鑒於國片從未在本項缺席,目前口碑叫好的《幸福城市》可望留下一席。其他可能問鼎首獎的台灣電影還包括《范保德》。
.
至於《地球最後的夜晚》,筆者在坎城影展先睹為快,才演了二分之一整個座位區便有七成觀眾離場,未離場的鄰居也睡得香甜。先不論電影本身夠格與否,強烈風格化的敘事手法本就容易引起兩極化評價,評審要不是大力推崇,要不是大力排擠。這種事蔡明亮導演可熟悉了。可能面臨到同樣檢視的還包括萬瑪才旦的《撞死了一隻羊》。
.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是應亮的《自由行》,應亮是流亡香港的中國籍導演,這次故事背景挑在台灣,表演基地則設在馬來西亞,是多國合製之作。《自由行》表面上是家庭故事,但作品內容涉及政治,對白中提及六四、台獨、白色恐怖,能不能入圍已經不是評判作品優劣這麼簡單,多少會涉及評審意識型態。
.
據悉金馬獎報名在四大項(劇情長片、動畫片、劇情短片和紀錄片)只能擇一報名,許多希望《幸福路上》能擠進劇情長片的影迷朋友恐怕要失望了,但該項入圍最佳動畫片還是穩的。
.
.
(2)【最佳男主角──台灣演員三搶二?】
.
本項競爭異常激烈。香港有飾演變性人的姜皓文《翠絲》,大陸方面則有廖凡《江湖兒女》和一人分飾兩角的鄧超《影》。
.
台灣演員則陷入混戰,拿下台北電影獎影帝的邱澤《誰先愛上他的》、甫獲海參崴影展影帝的黃仲崑《范保德》和李鴻其《幸福城市》(其中李鴻其今年至少有三部作品,還包括《寶貝兒》和《地球最後的夜晚》,足以讓評審印象深刻)可能三選一、或三選二。至於李淳在《郊區的鳥》中的表演不具競爭力,不會在範圍之中。
.
香港演員這次在影帝項目還有吳鎮宇《逆流大叔》、黃秋生《淪落人》有競爭力。大陸方面或是徐崢《我不是藥神》、彭昱暢《大象席地而坐》和黃覺《地球最後的夜晚》。井柏然雖然在《後來的我們》中令人眼睛一亮,但礙於本項激烈競爭,應不在考量範圍之中。
.
.
(3)【最佳女主角──楊冪說再見】
.
由於《八個女人一台戲》和《你好,之華》的狀況未明,尚不知鄭秀文、周迅有多少勝算。本項種子基本上就是端出生涯最佳演出的趙濤《江湖兒女》和上一屆金馬影后惠英紅《翠絲》。台灣代表可能是謝盈萱《誰先愛上他的》。
.
其他潛在的入圍者還有余香凝《非同凡響》、章子怡《無問西東》(亦有可能報名女配角)、齊溪《下海》、曾美慧孜《三夫》、馬伊琍《找到你》、池韵《美麗》、宋佳《詩人》、周冬雨《後來的我們》。
.
原本備受關注的楊冪《寶貝兒》據悉演技表現乏善可陳,恐怕無望。至於湯唯在《地球最後的夜晚》戲份甚少,入圍機會相當低。
.
.
(4)【最佳男配角──王力宏是黑馬?】
.
該項的種子兩岸三地都有代表,分別是台灣的鄭人碩《角頭2:王者再起》、香港的潘燦良《逆流大叔》和大陸的田壯壯《後來的我們》,三位演員過去都曾分別提名過金馬獎演技獎,皆空手而歸。
.
其他不容忽視的還有石頭《幸福城市》、李從喜《大象席地而坐》、章宇《大象席地而坐》、姜文《邪不壓正》、廖凡《邪不壓正》、張藝興《一齣好戲》、黃曉明《無問西東》、吳肇軒《翠絲》。此外,在《我不是藥神》中飾演白血病人呂受益的王傳君也可能成為一匹黑馬。
.
不過眼看去年金馬獎選了金城武,王力宏《無問西東》又有什麼不可能?
.
.
(5)【最佳女配角──局勢最渾沌】
.
一樣,因為《你好,之華》和《八個女人一台戲》狀況未明,這項的態勢最難預料。前者有張子楓和吳彥姝,後者則有趙雅芝、梁詠琪、白百何、齊溪。這次在女配角的潛力入圍者還包括章子怡《無問西東》、廖子妤《非同凡響》、王檸《大象席地而坐》、王秀峰《范保德》、鄭錚《無問西東》、耐安《自由行》《柔情史》、丁寧《幸福城市》、張艾嘉《地球最後的夜晚》。
.
.
(6)【最佳新導演──台灣電影保衛戰】
.
有鑒於過去曾讓蘇有朋以差強人意的《左耳》入圍的先例。這次同樣由「明星」導演執導,品質與口碑更好一些的,包括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與黃渤《一齣好戲》看來機會也特別濃厚。其中黃渤除了是金馬影帝,還曾擔任或金馬獎典禮主持人,與金馬獎連結密切。
.
但本項一向是金馬獎競爭最激烈的項目之一,這次名符其實該入圍的作品相當多,好比李駿碩《翠絲》、胡波《大象席地而坐》、文牧野《我不是藥神》都能穩定過關。其他還包括榮獲香港國際影展首獎的楊明明《柔情史》以及在FIRST西寧電影展獲獎的周洲《美麗》、仇晟《郊區的鳥》、拉華加《旺扎的雨靴》。
.
不過如果完全照上面的名單,台灣電影似乎無戲可唱。然而,過去八年的名單下來,僅有兩屆入圍的台灣電影少於兩部(2011年和2013年各入圍一部),2012年更是台灣電影全包,使得本項看起來一向是保護國片的灘頭堡。如果依照這個傳統,看來是徐譽庭&許智彥《誰先愛上他的》和顏正國《角頭2:王者再起》相爭一席。
.
本項目同時也是鼓勵類型最多元的一項,無論是藝術片《八月》、青春片《我的少女時代》和鬼片《紅衣小女孩》都曾經入圍。估計評審同樣會試著在五強名單當中找尋平衡(類型與地域),肯定會是屆時評審最頭大的一個項目。
.
.
(附圖為《幸福城市》,圖左為石頭,圖右為李鴻其。)
#金馬獎預測 #幸福城市 #大象席地而坐 #我不是藥神 #翠絲 #自由行 #妖貓傳 #柔情史 #一齣好戲 #地球最後的夜晚 #角頭2 #鄭人碩 #李鴻其 #張艾嘉 #胡波 #劉若英 #八個女人一台戲 #非同反響 #撞死了一隻羊 #無問西東 #章子怡 #誰先愛上他的 #徐譽庭 #許智彥 #逆流大叔 #顏正國 #石頭 #潘燦良 #王傳君 #邪不壓正
武王 主宰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中國最後一位丞相 -- 胡惟庸 |中國之最|22 >
丞相也好,宰相也好,所謂「位極人臣」、「百官之首」,一般意義上說都是指古代封建王朝最高大臣和行政長官,在皇帝左右輔佐其總理天下大事,類似今天的總理、首相之類官職。宰者,主宰也。
相者,輔佐也。丞者,也是輔佐之意。西漢丞相陳平曾總結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一般來說,丞相的歷史更早,而宰相稍後一些。春秋及以前叫相國;戰國、秦、漢(分為三公)、三國叫丞相;此後兩晉開始,以及南北朝則叫宰相,隋朝、唐朝雖然也叫宰相,但有代名,比如尚書令、同平章事之類,北宋其實也是類似,但都是宰相;南宋、元朝、明朝初期也叫丞相。
其實,宰相的正式官名,隨著朝代的更替,先後出現過相國、公卿、尹、丞相、宰相、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錄尚書事、同平章事、黜置使、樞密院、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多達幾十種。
當然,有時候,丞相、宰相也不一定是最高長官,比如唐玄宗時期改尚書僕射為丞相,當時的丞相就不是宰相之職;元朝的行省丞相則為地方官,亦非丞相。而宰在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官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為官的通稱。還有些時期,除了朝廷有相,各個小諸侯國也有自己的相,其地位顯然低多了。
更具體地說,丞相宰相制度起源於商戰國。秦國自秦武王開始,設左、右丞相,但有時也設相邦,魏冉、呂不韋等都曾居此職。秦統一以後只設左、右丞相。西漢初蕭何為丞相,後遷為相國,蕭死,曹參繼任。漢惠帝劉盈、呂後至漢文帝劉恆初年,設左、右丞相,以後只設一位丞相。漢初各王國擬制中央,也在其封國中各設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改稱為相。因為中國的官僚行政體系長期采用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所以丞相宰相是非有不可的。
其實,東、西方幾乎所有封建王朝,朝廷裡都缺不了這麼一個官員、一個職位。相是皇的助手、股肱,但彼此之間又有鬥爭、分權,既矛盾又統一。
但是,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殺掉專權的丞相胡惟庸後,就徹底廢除了1600餘年的丞相制度,同時還廢除了中書省,大權均集中於皇帝,皇帝親自掌管六部,君主專制得到加強,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以皇權勝利而告終。此後直到清朝一直沿襲,雖然也出現過內閣大學士、首輔、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等類似的相位、皇帝助手,但比較過去的丞相、宰相是大為不同了。所以,這胡惟庸亦就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真正的中書省丞相。
胡惟庸(?—1380),濠州定遠(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人,與李善長同鄉,皖派首領之一,明朝開國功臣。洪武三年(1370)拜中書省參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憑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約洪武十年(1377)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此後驕縱跋扈,專權自負,貪污受賄,毒死劉伯溫,並企圖毒死徐達;甚至心懷異志,招兵買馬,企圖叛亂(另一個說法,這是朱元璋為剪除權臣而栽贓給他的)。公元1380年爆發「胡惟庸案」,為明初四大血案之一,遭朱元璋處死。
文章來源:http://do1do2.com.cn/chinasmost/archives/11160
-----------------------------------------------------------------
#歷史 #文化 #故事 #中國之最 #丞相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五穀豐登》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