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雜想
天安門廣場上都唱些什麼歌?
天安門大屠殺是80年代中国民主運動的句點。
在1989/6/4之前,它也不叫六四,是六月四日發生屠殺後,才叫六四。
就好像318,在發生的當下,「真正」參與其中的人,叫它318,但外面的人都叫它太陽花,久而久之,我都必須要跟著別人叫它太陽花,不然外人不知道我在講什麼。
但是沒參加的人,或是透過新聞媒體在觀看的人,卻也感覺自己有參與到,有些真的有捐錢、做志工,這就不算沒參與到。不過,光是在電視前面看,也有人認為自己與廣場上發生的事心跳互通,甚至,過了幾年後,他真的相信自己有參加,縱使在當時,他其實沒有。 但當然,我們也要正視,真的有時代思潮這種東西,但我已經不確定那到底該是什麼了。
89民主運動,就這樣稱呼它好了,在當時,也有人,完全在外面,不,不是北京那裡有學生在群聚(?),天津有學生在看報紙,那樣而已。
而是根本就在那個國家的邊界之外,在外國,但他們透過零星的訊息,一起拼湊起來,感覺自己好像也身在其中,哪怕,89民運參與者,跟這些外國人,如果在某個深夜巴士站牌相遇到,就算邂逅,講了話,可能也會話不投機講不下去,因為兩人差異太大。
這些觀看的外國人裡面,就包括了一些台灣人,或更精準地講,在台灣,卻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
他們一直以為,中國人,只有一種。
可是,中國人是一群很少數的人,而且是假貨,真正多數,而且是真貨的,是另一群叫做中国人,的人。
但,在台灣的中國人並不在意這件事,因為,他們一直以來要的,都只是要關起門當皇帝,他們要的,是台灣人跟著他們一起,對自己說,我們都是中國人。
我對時代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一直很有興趣。
1989年,台灣夜市裡,賣錄音帶的攤販,若不是在播陳一郎的「紅燈碼頭」,就是在播「歷史的傷口」。
當然,當時我也跟父母吵著買了那卷錄音帶。老三台也一直不斷播放那首曲子。大概就是小虎隊等級的流行吧。
台灣人講起六四,總是想起這首歌。幾年前,這首歌裡的很多人,都跑去賺人民币了,真香。那整個學歐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與「We Are The World」的眾星群集錄製歌曲的企劃,在台灣還沒有發生過很多次,在那之前,只有1986的「快樂天堂」,一首好像被拿來當台北動物園的歌曲,不過,後來變成了救國團的團康必唱歌曲。
這首叫做「歷史的傷口」的歌,被一群台灣人,或者說,在台灣的中國人,寫了、製作了、唱了。
這首歌要唱誰呢?要唱的是,另一邊,一群中国人,在中国,發生的事情。
這裡就有趣了,所以,在台灣的中國人寫了一首歌,傳唱有關於中国的事,給台灣人聽。台灣人聽了很感動,唱片很暢銷。
那,這首歌對中国人來說又是什麼感覺呢?
老實說,我在海外生活多年,我沒有聽過有中国人表示過知道,有這麼一首「歷史的傷口」的存在。
89民主運動,從4/15,開始有北京學生追悼胡耀邦,一路到6/4,這差不多50幾天的日子裡,一個追思運動,演變成一場大型政治運動。
香港人以為,這是個機會,如果中国因此而民主了,那他們97就不用逃跑了。結果中国沒有民主,武器的批判比批判的武器,來得有力量,然後,在香港,過得了97,過不了20。一切都是共产党的功勞。
回來到歌曲。
一群運動者,聚集在一起,要搞事。搞事過程中,需要一些激勵人心的精神食糧,存在主義的哲學、西方民主的理論、東歐民主思潮的思辨,等等。
音樂、歌曲,很重要。
但是,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就無法了解,這群學生都在聽什麼,唱什麼。這群學生,1989年是大學生,但在1966-1976這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整個社會基本上是停擺的,知識青年在下鄉跟貧下中農學習,所以,有一整代的人沒有念大學,或是念到一半書,就斷掉了,後來也補不太回來。
總之,1989的大學生,18歲,差不多都是1970年代出生,而且,他們的童年,差不多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的。
所以,當他們開始搞事、搞運動,會唱的歌曲,還是一樣的歌,這種歌叫做紅歌。比方,「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际歌」。
他們也有自己的流行歌曲,崔健的「一無所有」,歌詞裡的「你何時跟我走」,被廣場上的運動者,當作拿來對整個中国呼籲,你們何時要跟我們一起走向民主?
當然,後來的30年證明了,跟著人民币走的人,還是多了些。
香港維園紀念晚會很愛唱的「血染的風采」則是另一首從香港傳唱起來的歌曲。對了,今年香港維園不能辦六四晚會了,國民黨,你怎麼看?
他們也有台灣來的中國人寫的中國歌曲,但不是「歷史的傷口」,是侯德健的「龍的傳人」。
但侯德健就是因為太愛中国了,只好逃離假中國(台灣),逃到真中国去。
在當時的台灣,不是隨便愛中國都可以,要照規矩來,要愛國民黨要你愛的蔣家國民黨中國,如果你愛到的是真正的中国,那你就要傷腦筋了。
所以,國民黨真正要台灣人愛的,其實是國民黨,不是中國。
這些,就是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在傳唱,啟發他們的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际歌」、「龍的傳人」、「血染的風采」、「一無所有」。
一種中国民族主義、早期社會主義理想、抗日情節,幾個矛盾又在共产党的手中捏揉在一起的綜合體。
不過,台灣這邊,還是會以為,他們應該也有聽過「歷史的傷口」吧?
「歷史的傷口」由當時的國民黨政治金童趙少康發起,在1989年5月28日錄製,我不確定是錄製,還是普遍在一般零售唱片行發行。
不過,5/28,距離6/4,只有7天。
天安門廣場這麼大,人這麼多,要忙的、要鬥的,都扯不完了,誰有空聽你個台灣送來的錄音帶?
在「歷史的傷口」發行的7天之後,天安門真的大屠殺了。
這個運動,就結束了。至少,「廣場運動」已經結束了。應該這時候也沒人有心情去唱歌,就算唱,也不會去唱遠自台灣一群自嗨的人,送來的歌。
外國發生了一件事,我們國內的一群人,自嗨,寫了一首歌,歌頌那群外國人。
如果那群外國人也有聽這首歌,也覺得這首歌可以代表他們,那也許還可以。
可是,那群外國人,沒有聽這首歌。
趙少康那群人,因為沒有真正住過中国,而且他們也是蔣介石、蔣經國統治下的乖寶寶,會唱的當然是「第一支舞」跟「反攻回大陸去」,但是,他們不會,也不可能,聽「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或是「国际歌」。
所以,要討論、紀念六四,都很好。
不過,假中國的「歷史的傷口」跟真中国的「六四」,關聯不大。
「歷史的傷口」是「在台的中國人透過六四來動員最後一波的中國民族主義」的嘗試。
趙少康一輩想要傳達的,想要發起的,想挽回的,是在家天下的國民黨的蔣經國過世不久時(1988),最後一波的「國民黨中國愛黨愛國運動」。
1989年,從大學畢業出社會的人,現在也才54歲。
1989年,如果一個人已經報效國民黨的黨國已經十年,今年都還沒退休。
這篇雜想不是在直接講六四天安門,這篇雜想是在回顧當年用天安門來騙台灣人的國民黨。
喔,然後,在今天的台灣,他們還在,而且沒什麼變。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在六四,談六四,不是為了中國,或者中国。
在六四,談六四,是為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封建帝國的對抗,這樣的東西。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曾子曰不要臉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問卦] 聽過歷史的傷口這首歌大概幾歲?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1989 群星歷史的傷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群星- 歷史的傷口/ Wound of History (by Various Artists)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歷史的傷口Wound of History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張哲生- 歷史的傷口,一首不見原唱再唱的經典歌曲。 ...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問卦] 歷史的傷口-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崔健一無所有六四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崔健一無所有六四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曾子曰不要臉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性生活報》(兒童不宜)(十八禁)(慎入 )
(若你讀完本文,而引起你不安、反胃、噁心、厭惡或任何負面反應,本人將不負任何責任 )
〈發一點點的育〉
我發育比別人遲,唸小學六年級時,同班已有不少的男生腋毛叢生,而我卻甚麼毛都不見一根,一排人站在一起,有的腳毛漸生,有的鬢毛微露,唯獨我仍是一片不毛之地。直到升上預備班十三歲那一年,我的第一根毛才終於亮相見人出人頭地,那即是──我唇上人中兩邊長出來的一點點青根。
一點點也聊勝於無,我留著留著也不捨得剃掉,我永遠都記得我第一次用剃刀時差點感動到流淚,因為那實在是歷史性的一刻。後來因為過於興奮而不慎剃傷自己,因此就留下了一道血染的風采,而成了一個歷史的傷口。
男生發育最尷尬的一刻,就是聲音突然不受控制,像初初出道的黎明一般,時時走音。最怕是上課時被老師點名起身朗誦,讀不到一行就會荒腔走調,那時唸的是純男校,一個走音全都拼命取笑,因為輪到自己上場時也會成為眾人的笑柄,不笑白不笑,直到頸項上那粒喉結呼之欲出地凸了起來,聲音漸漸地進入狀況,黎明也變成了張學友。
還有,我很不明白為甚麼在發育時期,男生與男生之間總愛互相突擊下半身,那一部位既敏感又小器並脆弱,動一動就會痛不欲生,不然就會肅然起敬,那是要看看力道大小的分別而已。那一天,一大班人談回這些陳年舊事,阿雄埋怨當年我們出手太重,搞到他現在操作有問題,阿源也不明白那時候為甚麼會如此幼稚,阿光說那會不會是同性戀的伏筆,阿豪說那是好奇心作祟,要看看自己與別人的有甚麼不同。
說到最後,大家面面相覷,我問他們還會不會再玩那時的突擊遊戲? 話未說完,他們就一哄而上,那一個晚上,我們就像回到舊日一般地互相玩弄,開心是很開心,但是卻有一種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的唏噓感覺。
唉! 人是鳥非,大有不復當年勇的感慨。
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晚上在自由廣場的「六四」晚會上,我讀了一封當天下午收到的來自北京的90後青年的信。這封信摘錄如下:
「今天是2015年6月4日,我去了天安門。
我的大學老師在第一節課上提到:不知是巧合還是蒼天有眼,幾乎每年到“六四”前後,都會下雨。那是蒼天在流淚。
昨天還是晴空萬裏,而今天一早,陰雲就開始密布起來。我吃完早飯,就已經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了。
一路上,掛著耳機,放著自由花、歷史的傷口、走向共和、血染的風采、最後一槍等等歌曲給自己鼓勁。越靠近天安門,卻是近鄉情更怯,不知是想要過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到了天安門東,我從地鐵站上來,雨還在下。我來到安檢處,人很多,檢查也比較嚴。我決定還是先在外面照幾張相再下去。
不知不覺,就過了安檢。擡手看看時間,大概15分鐘左右。下次來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安檢排隊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
來到廣場,先對著天安門城樓照了相。然後走在廣場的地磚上,此時雨基本已經停了,風也漸息。我站在地磚上,擡頭望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想著這裏曾經是屠殺發生的地方,鮮血染紅的地磚,呼嘯而過的子彈,心裏便不由沈重下來。
默默走到紀念碑前,照了相,然後在碑前鞠躬,心裏想著那首《國殤》: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擡頭看著眼前的國旗桿,想起在國旗桿旁被射殺的學生,想起在木樨地被射殺的蔣捷連,我雙手合十,默默為他們祈禱,希望他們在天堂,如果有天堂的話,能夠平安、喜樂。
回來的時候,天已經完全晴朗起來了。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但願中國的未來,也能如今天,風雨過後,終見陽光!」
讀完這封信,我說;
「他的信就到這裡。這位同學,在北京念書,今年20歲。
這些年來,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我還能堅持,為什麼我對中國的民主未來還有希望,我要告訴大家,剛才的那封北京來信,就是我的答案。」
以上,就是我昨天發言的內容。
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1989 群星歷史的傷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彭丽媛Peng Liyuan《 血染的风采 》冯小刚芳华MV!"Bloodstained Glory" (w/ English lyrics). CMC•393K views · 6:52. Go to channel · 1989《 歷史的傷口 》 ... ... <看更多>
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群星- 歷史的傷口/ Wound of History (by Various Artists) 的推薦與評價
... 歷史的傷口 」,邀請數十位歌手合唱演出。昨天在歌曲定案後, ... 甄妮- 血染的風采. timoyueo•157K views · 5:00 · Go to channel · 心雨Heart ... ... <看更多>
歷史的傷口血染的風采 在 [問卦] 聽過歷史的傷口這首歌大概幾歲?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