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歷屆影后一次看完!
#超用心的影片
#發現自己還好多電影沒看過啊啊啊啊
#1988年後的女主角作品就都沒錯過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ZvrOjI2eI&t=522s
.
1927/28 《7th Heaven 第七天堂》、《Street Angel 馬路天使》、《Sunrise 日出》Janet Gaynor
#第一屆不是單片入選而是看整體成績耶
.
1928/29《Cocquette 弄情女子》Mary Pickford
1929/30 《The Divorcee 》Norma Shearer
1930/31《Min and Bill 》Marie Dressler
1931/32《The Sin of Madelon Claudet 戰地晴天》Helen Hayes
1932/33《Morning Glory》Katharine Hepburn (#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第一次獲獎原來在這一年啊)
.
1934《It Happened one Night 一夜風流》Claudette Colbert
1935《Dangerous 女人女人》Bette Davis
.
1936《The Great Ziegfeld 歌舞大王齊格飛》Luise Rainer
1937《The Good Earth 大地》Luise Rainer
Luise Rainer連續兩屆獲獎,她在《大地》飾演一位中國婦人,讀到一篇關於《大地》的文章:「據說當時賽珍珠(作者)本人要求用華人演員來演片中的主要角色,但是當時米高梅重臣桑堡Irving Thalberg認為,當時的美國人還不習慣看華人演員做主角的電影。雖然當時有一個華人女星Anna May Wong還蠻紅的,本來可以飾演阿蘭的,但當時美國電影圈有個法典Hays Code,就是不同種族的人不能演夫妻,因此她不可能演Paul Muni的妻子,所以片中的華人主角,最終都由西洋人主演。(米高梅後來要Anna May Wong演荷花的角色,但她不答應。她說全片都由洋人演,我是唯一的華人血統,卻讓我演片中最不討好的反派。)」。
文章連結:http://www.ritagiang.com/article.php?id=458
.
1938《Jezebel 紅衫淚痕》Bette Davis
1939《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Vivien Leigh
1940《Kitty Foyle 女人萬歲》Ginger Rogers
1941《Suspicion 深閨疑雲》Joan Fontaine
希區考克導演唯一一部拿下奧斯卡女主角的作品。Joan Fontaine 和她的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都拿過奧斯卡影后,只是姐妹倆感情不和,常會相互競爭。
.
1942《Mrs.Miniver 忠勇之家》Greer Garson
1943《The Song of Bernadette 聖女之歌》Jennifer Jones
1944《Gaslight 煤氣燈下》Ingrid Bergman
1945《Mildred Pierce 慾海情魔》Joan Crawford
1946《To Each of His Own 風流種子》Olivia de Havilland
.
1947《The Father’s Daughter 農家女》Loretta Young
1948《Johnny Belinda 心聲淚痕》Jane Wyman
1949《The Heiress 千金小姐/女繼承人》Olivia de Havilland
1950《Born Yesterday 絳帳海堂春》Judy Holliday
1951《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慾望街車》Vivien Leigh
.
1952《Come Back, Little Sheba 蘭閨春怨》Shirley Booth
1953《Roman Holiday 羅馬假期》Audrey Hepburn (#美到不行)
1954《The Country Girl 鄉下姑娘》Grace Kelly
1955《The Rose Tattoo 玫瑰夢》Anna Magnani
1956《Anastasia 真假公主》Ingrid Bergman
.
1957《The Three Faces of Eve 三面夏娃》Joanne Woodward
1958《I want to Live 我要活下去》Susan Hayward
1959《Room at the Top 金屋淚》Simone Signoret
1960《Butterfield 8 青樓豔妓》Elizabeth Taylor
1961《Two Women 烽火母女淚》Sophia Loren (#奧斯卡史上第一個以外語片拿下影后殊榮的女星)
.
1962《The Miracle Worker 海倫凱勒》Anne Bancroft
Anne Bancroft就是《畢業生》裡的羅賓森太太,她在片中色誘剛出社會的小鮮肉達斯汀霍夫曼,事實上,Anne Bancroft和達斯汀霍夫曼的年紀才差6歲。另外,如果各位有看過經典漫畫《千面女郎》,就會對《海倫凱勒》這個作品非常熟悉,因為漫畫中的兩位女主角都有演出這個故事。
.
1963《Hud 原野鐵漢》Patricia Neal
1964《Mary Poppins 歡樂滿人間》Julie Andrews
1965《Darling 親愛的》Julie Christie
1966《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靈慾春宵》Elizabeth Taylor
.
1967《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誰來晚餐》Katharine Hepburn
1968《The Lion in Winter 冬之師》Katharine Hepburn
1968《Funny Girl 妙女郎》Barbra Streisand
從1933年第一次獲得奧斯卡女主角榮耀,隔了30幾年後,Katharine Hepburn才終於以《誰來晚餐》再次拿到奧斯卡女主角獎,而且隔年又以《冬之獅》再次獲獎。不過,1968年首度出現雙影后,除了 Katharine Hepburn 外,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也以《妙女郎》並列影后。
.
1969《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春風不化雨》Maggie Smith
1970《Women in Love 戀愛中的女人》Glenda Jackson
1971《Klute 柳巷芳草》Jane Fonda
1972《Cabaret 酒店》Liza Minnelli
1973《A Touch of Class 金屋夢痕》Glenda Jackson
.
1974《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再見愛麗絲》Ellen Burstyn
1975《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飛越杜鵑窩》Louise Fletcher
1976《Network 螢光幕後》Faye Dunaway
1977《Annie Hall 安妮霍爾》Diane Keaton
1978《Coming Home 歸返家園》Jane Fonda
.
1979《Norma Rae 諾瑪蕾》Sally Field
1980《Coal Miner’s Daughter 礦工的女兒》Sissy Spacek
1981《On Golden Pond 金池塘》Katharine Hepburn (#第四座影后紀錄至今無人能敵)
.
1982《Sophie’s Choice 蘇菲亞的選擇》Meryl Streep
1983《Terms of Enearment 親密關係》Shirley Maclaine
1984《Places in the Heart 心田深處》Sally Field
1985《The Trip to Bountiful 豐富之旅/邦蒂富爾之行》Geraldine Page
1986《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悲憐上帝的女兒》Marlee Matlin
1987《Moonstruck 發暈》Cher
.
1988《The Accused 控訴》Jodie Foster
1989《Driving Miss Daisy 溫馨接送情》Jessica Tandy
1990《Misery 戰慄遊戲》Kathy Bates
1991《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沈默的羔羊》Jodie Foster
.
1992《Howards End 此情可問天》Emma Thompson
1993《The Piano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Holly Hunter
1994《Blue Sky 藍天》Jessica Lange
1995《Dead Man Walking 越過死亡線》Susan Sarandon
1996《Fargo 冰血暴》Frances Mcdormand
.
1997《As Good as it Gets 愛在心裡口難開》Helen Hunt
1998《Shakespeare in Love 莎翁情史》Gwyneth Paltrow
1999《Boys Don't Cry 男孩別哭》Hilary Swank
2000《Erin Brockovich 永不妥協》Julia Roberts
2001《Monster's Ball 擁抱豔陽天》Halle Berry
.
2002《The Hours 時時刻刻》Nicole Kidman
2003《Monster 女魔頭》Charlize Theron
2004《Million Dollar Baby 登峰造極》Hilary Swank
2005《Walk the Line 為你鍾情》Reese Witherspoon
2006《The Queen 黛妃與女皇》Helen Mirren
.
2007《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Marion Cotillard (#當年看到她拿獎超感動的)
2008《The Reader 為愛朗讀》Kate Winslet
2009《The Blind Side 攻其不備》Sandra Bullock
2010《Black Swan 黑天鵝》Natalie Portman
2011《The Iron Lady 鐵娘子》Meryl Streep
.
2012《Silver Linings Playbook 派特的幸福劇本》Jennifer Lawrence
2013《Blue Jasmine 藍色茉莉》Cate Blanchett
2014《Still Alice 我想念我自己》Julianne Moore
2015《Room 不存在的房間》Brie Larson
2016《La La Land 樂來越愛你》Emma Stone
.
2017《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意外》Frances Mcdormand
2018《The Favourite 真寵》Olivia Colman
2019《Judy 茱蒂》Renee Zellweger
「歷屆奧斯卡影后」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討論] 歷屆影后(1991-1995)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歷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歷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2022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得主Jessica Chastain 傑西卡.查 ... 的評價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Willy Chang - 片尾的歷屆影后大集合真的非常有奧斯卡fu~只 ... 的評價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Re: [討論] 賽德克巴萊得金馬最佳影片是否實至名歸 的評價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Re: [討論] 賽德克巴萊得金馬最佳影片是否實至名歸 的評價
- 關於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電影]Re: [討論] 賽德克巴萊得金馬最佳影片是否實至名歸 的評價
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曾獲兩次坎城金棕櫚殊榮的英國左翼名導肯.洛區(Ken Loach)在一次訪談當中被要求給年輕影人一些建議。別於多數人會先從電影開始提,他卻說道:「看書,接著了解這世界發生什麼事,然後參與政治、傾聽、辯論、與人會面、觀察他們的際遇、檢視他們的論點、提問,最後找到問題所在。」
.
「要記得研讀歷史,唯有知道我們怎麼來的,才知道我們在哪裡,這就是歷史。要有政治參與感,要對極右翼為什麼會出現有所認知。也要懂得判讀經濟的漲跌。」直到最後一句話肯.洛區才回到電影本身:「於是看看別人拍的電影,然後說:『好吧,我喜歡他們在做的事,他們是怎麼辦到的?』我就是這樣來的。」
.
有別於許多導演是先信仰了電影,才思考自己要拍攝什麼樣的作品。對於肯.洛區而言,電影卻終究只是一個傳達其政治理念的載體。好比坎城影展歡慶六十週年時,曾邀請各國名導拍攝短片,集結成《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 To Each His Own Cinema》(2007)。其他人都在歌頌電影院的美好經驗,他在自己執導的部分卻得出了「反電影」的結論(或者至少是「反主流電影」的)。
.
在他的短片《快樂結局 Happy Ending》之中,一個藍領工人帶著兒子去戲院排隊買票,怎料商業院線上映的片子全是老調重彈之作,父子越看越沒勁。最後父親說,乾脆不看電影了,「去看足球賽吧!」
.
許多導演每拍一部作品就在苦惱下一部能有什麼新的招,但肯.洛區不同,從他早期的代表作《鷹與男孩 Kes》(1969)到五十年後的《抱歉我們錯過你了 Sorry We Missed You》(2019),其實形式風格沒有太大落差,也皆旨在關心庶民疾苦,為了不讓觀眾看到明星而出戲(他形容這些明星身上有著「不現實的光澤」),他大多數作品也只找非職業演員出演。若說有什麼明顯的轉變,就是肯.洛區近年的作品越趨悲觀,也反映了他對當代社會的看法。
.
在坎城折桂的《我是布萊克 I, Daniel Blake》(2016)與《抱歉我們錯過你了》的背景都在英國紐卡索,故事都在描繪勞工的慘況,也涉及對官僚主義的批判、指控社會福利制度的失能。不過肯.洛區的角度仍然是回歸到對人的觀察,他相信只有當我們去凝視這些人的處境的時候,才會感受到環境對他們所造成的戕害。
.
《抱歉我們錯過你了》的概念是對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檢視。許多人以為成為自僱者,從此生活能更彈性,自己可以作為自己的老闆。殊不知你只是換了一個形式繼續為他人作嫁,而且實際上工作量增加更多、薪資更低,而且又無應有的勞工權益保障。對肯.洛區而言,這儼然是資方發明的新剝削策略,而有數百萬英國人正深陷在類似的陷阱之中。
.
肯.洛區深知電影不能解決問題,但他卻說:「它能讓你帶著問題離開。它能讓你對生活有一種洞察力,既可以描述衝突,也鼓勵人們團結。這也是我的電影試圖做到的。」
.
從影將近六十年來的肯.洛區,從來沒有一部作品在商業市場上獲得大好成績,即便被公認是當代最偉大的英語片導演之一,他也從沒有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這或許是因為他對政治議題的激進表態,使之在主流影壇往往被視為異類,尤其他公開對巴勒斯坦人的聲援,更被極右派斥為反猶主義者。不過他卻覺得既然心裡存有大是大非,何必惺惺作態?
.
甚至連影評人,他也不怕得罪。在2014年接受《衛報》專訪時,肯.洛區發表了一番對影評人的嚴詞批評,他說:「影評人大致上就是那些生活在昏暗的房間裡的人。他們沒有見到那些在拯救醫院或發展社區互助運動的人,也沒有見到那些在現實世界中參與政治鬥爭的人,也不會見到那些工會組織者。」
.
各位同意嗎?
.
想要重溫肯.洛區經典作品,現在CATCHPLAY+正在舉辦『CP+無限看方案首月$57』的活動。
.
肯.洛區 連結: https://bit.ly/3q2wBX2
.
輸入代碼【TGHFF57】就可以享有$57元優惠,任選觀賞 洛伊安德森完整作品,也有歷屆金馬入圍得獎好片如《返校》、《大佛普拉斯》;新科金馬影后陳淑芳飾演的 《孤味》短片前作、還有和侯孝賢導演合作的《戀戀風塵》、《風櫃來的人》;也可以重溫影帝莫子儀的知名前作《台北歌手》、《相愛的七種設計》等好片,活動期間內兌換代碼看片還有資格抽iPhone12等好禮!
CATCHPLAY+ #肯洛區
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今(2017年11月25日)晚於國父紀念館舉行,讓我們來回顧55年前的第一屆金馬獎頒獎實況,並認識金馬獎的歷史。
2017年雖是金馬獎成立以來的第56個年頭,但新聞局在1964年與1974年,分別因主辦第11屆亞洲影展(今亞太影展)與第20屆亞太影展,而停辦金馬獎,所以2017年舉行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是第54屆。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是政府為了促進國片製作與肯定優秀影人而舉辦的獎勵競賽,金馬之名取自金門與馬祖兩地名的字首,用以象徵「效法金門、馬祖的克難奮鬥精神」,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皆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第一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特地選在總統蔣中正七秩晉六華誕正日(1962年10月31日)隆重舉行。
金馬獎的獎項仿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與亞洲影展之設計而逐年增減,其評分標準則比照金鼎獎並逐年視其必要而修訂,另外,金馬獎在第15屆之前,乃採事前公布得獎名單的方式進行頒獎,並無入圍名單。
1962年(民國51年)10月31日下午3時,新聞局承辦的「51年國語影片展覽及優良國片頒獎典禮」在台北市國光戲院(位於中華路1段69號,現為國軍文藝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新聞局局長沈劍虹主持開幕儀式後,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發表演說並主持頒奬,司儀由丁秉燧擔任,奬項分為「金馬獎」獎座和獎金兩種。典禮最後,由以《星星月亮太陽》獲得最佳女主角的尤敏,代表全體得獎人致答謝詞。當天下午5時,新聞局在台北賓館舉行酒會招待參加「國語影片展覽」的台港影人,包括童月娟、王引、尤敏等。
第一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大型金馬獎座)
星星月亮太陽(電懋公司)
優等劇情片:(中型金馬獎座)
宜室宜家(中影公司)
楊貴妃(邵氏公司)
一萬四千個證人(華僑公司)
最佳紀錄片:(中型金馬獎座)
今日金門(中製廠)
優等紀錄片:(小型金馬獎座)
台灣教育(台製廠)
五十年國慶閱兵大典(台製廠)
最佳導演:(新台幣四萬元)
陶秦(千嬌百媚)
最佳男主角:(新台幣四萬元)
王引(手槍)
最佳女主角:(新台幣四萬元)
尤敏(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男配角:(新台幣二萬元)
矮仔財(宜室宜家)
最佳女配角:(新台幣二萬元)
唐寶雲(颱風)
最佳編劇:(新台幣二萬元)
秦亦孚(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彩色攝影 :(新台幣二萬元)
黃明(星星月亮太陽)
最佳黑白攝影 :(新台幣二萬元)
華慧英(宜室宜家)
最佳紀錄片攝影:(新台幣二萬元)
祁和熙(台灣教育)
最佳音樂(新台幣一萬元)
姚敏(千嬌百媚)
最佳剪輯:(新台幣一萬元)
姜興隆(楊貴妃)
最佳錄音:(新台幣一萬元)
鄺護(楊貴妃)
獲獎助金影片:(新台幣二萬元)
慈母千秋(中國公司)
脂粉間諜網(四維公司)
趙氏孤兒(華新公司)
最佳童星(新台幣二萬元)
費立(金喇叭)
最佳紀錄片策劃:(新台幣二萬元)
戴彭齡(今日金門)
1962年9月17日,行政院新聞局先行公布該年度獎勵國語影片及個人技術得獎名單,大型金馬獎之最佳影劇片1部,中型金馬獎之優等劇情片3部,中型金馬獎之最佳紀錄片1部,小型金馬獎之優等紀錄片2部,另個人技術獲得獎勵者14人。金馬獎早期獎座分大、中、小三種尺寸,馬身的使用材質為銅;後來幾屆的獎座造型都有變化。1990年的第27屆金馬獎,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成立後,將金馬獎座恢復青銅色造型,直到1993年的第30屆金馬獎,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宣布統一制定金馬獎座。
2003年,為了慶祝「金馬40」(第40屆金馬獎),第一次正式為金馬獎座貼上金箔,隔年(2004年)的第41屆金馬獎,金馬獎座暫時恢復青銅色造型,但有人要求金馬執委會把金馬獎座統一為金色造型,於是金馬執委會為了讓金馬獎更加名符其實,亦參考國外影展獎座的設計慣例,在經過表決通過後,決定此後的金馬獎座都以一律設計為金色造型至今。
2013年11月23日,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國父紀念館舉行,主持人為蔡康永,當天數十位歷屆金馬獎影后與影帝應邀出席頒獎典禮,現場星光熠熠,令人動容;走過半個世紀的金馬獎,為華語影壇留下了無數的經典與感動。
目前,金馬獎屬於「台北金馬影展」的華語電影競賽單元,台北金馬影展的前身是1980年開始舉辦的台北金馬國際觀摩展,於1990年與原本獨立舉辦的金馬獎整合,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國際影展。
台北金馬影展不僅是台灣年度最重要的電影文化盛事,其主要活動亦擴及下列四大主軸:
一、金馬獎,已成為華語暨華人電影創作的最高榮譽。
二、金馬國際影展,則是國人接觸各國傑出電影的最佳平台。
三、金馬創投會議,竭力提供影視創作者與投資發行方合作機會。
四、金馬電影學院,藉由大師傳承以提升年輕創作者的能力與視野。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設一位主席,成員為7至11位學者專家及電影從業人員,會務則交由執行長負責推動,下設五個部門:
行政部:負責行政事務、票務作業、貴賓接待等工作。
行銷部:負責宣傳造勢、異業合作、週邊活動等業務。
競賽部:負責影片競賽、金馬獎頒獎典禮。
創投會議部:負責創投會議之推動與執行。
影展部:負責國際影展內容策劃、影片及影人邀約、字幕翻譯製作、拷貝運送及影展現場執行等各項事宜。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自2014年起的主席為張艾嘉,執行委員則有李行、侯孝賢、楊貴媚、廖慶松、胡仲光、李遠、黃建業、石偉明、曾麗芬、楊力州。
金馬影展 TGHFF
國立國父紀念館National Dr.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歷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史上最具魅力的十大奥斯卡影后谁是你的女神附历届奥斯卡影后名单· 1、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赫本,美国著名女演员,被认为是美国电影与戏剧界的标志性人物、好莱坞的传奇。 ... <看更多>
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歷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史上最具魅力的十大奥斯卡影后谁是你的女神附历届奥斯卡影后名单· 1、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赫本,美国著名女演员,被认为是美国电影与戏剧界的标志性人物、好莱坞的传奇。 ... <看更多>
歷屆奧斯卡影后 在 [討論] 歷屆影后(1991-1995)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再過沒多久第一位超級大滿貫的影后即將誕生,每年到這時候大家都會回想過去的得
主,有的成為經典,有的還是被奚落不止,尤其是女主角和其他獎項比起來好像被討
論的空間更大!
1991 凱西貝茲(戰慄遊戲) 4.5顆星
這一年的女主角是一位新秀力抗四位影壇大姐,當年茱莉亞羅勃茲以「麻雀變鳳凰」
轟動世界影壇,嬌俏可愛的演出一夜之間成為全球的影壇偶像,也奠定了好萊塢一姐
的地位長達十幾年,聲勢驚人的鳳凰女魅力準備延燒到奧斯卡,不過在最後關頭仍是
老將技高一籌,凱西貝茲因為外型錯失許多登上大螢幕的機會,不過在「戰慄遊戲」
裡的演出讓人不寒而慄到骨子裡,飽受驚嚇的評審還是將獎座頒給凱西貝茲,成為奧
斯卡影史上罕見的反派影后。
1992 茱蒂福斯特(沉默的羔羊) 4顆星
「沉默的羔羊」是美國影史上著名的恐怖經典,在當年奧斯卡大獲全勝,達成驚人的
滿貫紀錄,茱蒂福斯特從童星時代就顯露過人的才華,在沉默的羔羊中裡和一群男人
對戲展現不讓鬚眉的演出讓人印象深刻,影片聲勢高漲之下也順勢登上影后寶座,也
成為二屆影后的成員之一。
1993 艾瑪湯普森(此情可問天) 4顆星
這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其實第一女主角並非艾瑪湯普森,但是艾瑪湯普森在這部電影的
演出流暢自然,光芒四射成為片中的焦點,在奧斯卡競賽中硬是扳倒當年的柏林影后
-蜜雪兒菲佛一舉奪魁,不過艾瑪湯普森不愧是影壇才女,後來仍獲數度提名,多年
後更以「理性與感性」拿下改編劇本獎。
1994 荷莉杭特(鋼琴師和她的琴人) 4.5顆星
「鋼琴師和她的琴人」是一部有名以女性為視角的電影,從導演、編劇到女主配角在
當年的奧斯卡極為風光,荷莉杭特在片裡深情的演出連奪坎城與奧斯卡多項大獎,值
得一提的是當年另一位黑人女星安琪拉貝塞在「與愛何干」演出美國搖滾天后蒂納透
納的傳記,唯妙唯肖的演出被譽為超越模仿的境界,極有看頭,可惜當年的荷莉杭特
演出太過耀眼,否則第一位黑人影后應該在這一屆出現。
1995 潔西卡蘭芝(藍天) 4顆星
潔西卡蘭芝在八十年代在美國影壇就很活躍,精湛的演技屢獲提名卻頻頻與獎擦身而
過,終於在「藍天」裡以軍官妻子熱情奔放的演出讓她一嚐影后滋味,雖然有影評認
為這不是她最佳演出,不過當年的對手也不算太強,以資歷來說這樣的結果也是深得
人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3.158.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3645507.A.15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