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聲音
「如果有一天走在馬路上,被車撞死就好了⋯⋯」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想法呢?
許多人都曾經有過類似的念頭,怎麼會那麼巧呢?莫非大家的腦袋雲端硬碟裡面,都有這個想像畫面影片的存取權限?(有想過的可以在下面+1)
當你覺得很痛苦,卻已經無力去解決這個痛苦的感覺,或者是不管做什麼好像都在原地踏步,那麼很有可能你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從小你就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人,或者有很強烈的道德感,那麼就連「自殺」對你來說也不可能,畢竟當你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強烈的罪惡、很多負面的聲音都會跑出來、反覆的指責。
想要結束痛苦,但無法結束,想要去死,卻又沒辦法去死,夾在這兩個之間是非常絕望的。所以有些時候,你的「幻想」會出來幫你的忙,透過幻想著「會不會走在路上有一天有車會把我撞死」這個念頭,可以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1.不用負擔起自己結束自己生命的責任
2.因為不知道何時會發生,所以也不需要面對死亡的恐懼
3.在想像中死過一遍,好像可以稍微再多活一點
今天的故事,是 #海苔熊為你點歌 podcast 上架以來最長的一個故事,也是一個極度哀傷的故事,點播者從小就被父母用很多負面的言語凌辱,感情裡面也經常試著努力讓對方覺得舒服一些,可是還是沒有辦法有安穩的愛情。點播者的文字非常雋永,而聆聽的過程當中,可以感受到很強烈的無力感,可是也可以感覺到,在靈魂的深處有很強韌的勇敢。
「過往的傷口會讓你用熟悉的方式去重複類似的劇情,讓你去扮演同樣的角色。戲棚底下站久了,你就會失去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節目點播這一首 中島美嘉的知名歌曲《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KP唱給每一個曾經或者想要結束生命的你(前奏我就哭了QAQ),如果現在的你連呼吸都覺得不容易,那麼你可以借我們40分鐘聽聽今天的節目,或許這個溫柔並沒有辦法持續太久,但可能會有一個好夢。
晚安。
#我要投稿 #為你點歌
https://reurl.cc/VEKgXb
#贊助我們
https://pay.firstory.me/user/songforyou
#節目這裡聽
https://reurl.cc/vqr211
#需要尋求協助者這裡有相關的資源
https://reurl.cc/2rXeba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希露弟弟啃雞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要來看的是八個被人類遺棄靈異遊樂園 某個烏克蘭樂園因突然發生恐怖災難,開園不到24小時就遭關閉?! 某個日本廢棄遊樂園,竟是在死超過500人的自殺森林裡?! 👉加入頻道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2azU7iLL7dqPcXIcaPHow/joi...
死過500人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走私貓真的非死不可?
上周走私來台的 154 隻品種貓,因動物防檢疫規定,依法全數 #安樂死,讓不少愛貓人士難以接受,除了引發全台熱議,也讓政府回應要研議修法。
但修法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走私動物除了銷毀,真的別無選擇嗎?有話好說邀請農委會防檢局局長 #杜文珍、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袁孝維,以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陳玉敏 共同討論。
🐱 走私動物除了安樂死外別無選擇?能夠檢疫、隔離,再將貓收容或給民眾收養嗎?
現行法律規定,若是非禽鳥類的保育類動物,且沒有傳染病之虞,將由林務局安置收容。但只要是 #禽鳥類 或 #非保育類 動物,則由防檢局施行安樂死、消毒密封及銷毀。
陳玉敏表示,雖然很多民眾期望對貓法外開恩,但政府收容的量能不足、檢疫費用高、行政管理作業困難......這些都是問題。今天貓狗或許有人願意認養,但未來若查獲其他物種又該怎麼處理?這會讓政府非常頭痛。
杜文珍則說明,所謂 #檢疫 是在已知的程序下進行疾病判斷和處理。過程涉及一連串的資訊,如國家來源、飼養狀況、免疫情形,並經過對方的檢疫官、獸醫師開立健康證明,再考量運輸方式、許可後輸入台灣並隔離觀察。這才是完整的「檢疫」程序。
反觀 #走私貓,在輸入前的資訊完全不明,沒有來源,疾病風險高。而且貓是 #Covid19 的易感性動物,海巡署接觸時也暴露在風險中。杜文珍強調,走私動物不只對動物本身,也為人帶來危險,雖然無法確知每隻動物的狀況,「但問題是:我們能承擔多大的後果?」
她回憶執行安樂死過程,表示心情真的非常掙扎難過。為了保定貓隻,必須由平時有養貓經驗的同仁協助,才能安撫貓咪,許多人在隔離環境中穿著防護衣,一隻一隻施打巴比妥酸鹽,一邊掉眼淚一邊執行。她說,檢疫同仁「非常痛、非常痛」,「但貓就是要安樂死」。
🐱 為了杜絕走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提出要提高刑責。修法能解決動物走私問題嗎?
袁孝維認為,在不可能完全杜絕寵物市場的情況下,幾乎難以避免不肖商人走私,即便修法增加刑度,恐怕還是會有人鋌而走險。她舉例,過去曾有人走私外形可愛、像是龍貓的 #龍鼠,50 隻市價就有 750 萬。2019 年,也查獲從馬來西亞走私熱帶魚等動物,包含兩隻 #安哥拉龜,市價也達 500 萬。
袁孝維表示,只要 #有利可圖,走私就難以真正禁絕,長遠而言仍要透過教育,才能緩慢但扎實地改變。她呼籲民眾應體認:走私動物不是保護動物,而是殘害動物;養殖 #來路不明 的寵物,也有後續的疾病與死亡風險。
杜文珍也指出,與其修法防堵,更應回到每個人對動物的責任。她強調,「愛動物」不一定就要養,飼養應該經過仔細的評估和討論,因為養動物是有 #責任 的。
陳玉敏則整理近 20 年來的走私案件,發現 #微罪 判決相當普遍。陳玉敏解釋,雖然政府揚言要提高刑責,但實務上法官多半認為 #動物犯罪 並非傷人,傾向以微罪處理,許多都僅判刑半年、一年,也可易科罰金、緩刑,只有累犯者判到兩年,其餘幾乎都是輕判。
陳玉敏指出,因為人畜共通疾病的威脅,全球都已經開始高度重視動物走私,她呼籲司法院應更加重視動物犯罪,特別是走私動物從運輸、隔離檢疫都是折磨,即便後續收容,恐怕也難以維持動物福利。因此國際間也有倡議,應對動物走私加重處置。
此外,她也提到,台灣目前的動物保護檢查員,職責仍只限於行政的調查,然而當案件涉及刑事證據的保存、扣押,就必須由警察介入,此次事件正凸顯台灣需要 #動保警察,來填補農委會極為受限的行政量能。
死過500人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戲 ◎林宇軒
⠀⠀
他是我認識世界的方法:「一起走嗎?
再也不要回來。」當我這麼問
⠀⠀
──他的炭塗滿了我的生靈
光影在暗室流淌,洗劫我和他不堪的過往
本來面目,不過兩顆心乾乾淨淨
享受萬物在舌尖的雛形,嚐試
而敏於挺身。我一次次出神在此時
此地,一次次對床上的內臟下手,小小格局
來回製造動靜,嗯,他的確是個好人
有想法,刻苦耐勞,精明且知性
懂得去隱含一種堅持,能對誰
不帶齟齬地搬弄是非所以
我等。等的意思是選擇
知會的意思也是選擇
⠀⠀
不愛是一種武器嗎?我提心上陣
無害的可能怯怯牴著骨架,直到完成自己
這些底細我全都記得。儘管只是剎那
誰的一部分曾死過,活過,在娑婆人世
我動用所有善感去揣摩
他,一個遲來的人開始認真
讓破破爛爛充盈身體,看我眼神迷離
裡頭多少個如此與當初,多少個我
為他漸次接受,直到彈指間大徹大悟:
眼。耳。鼻。舌。身。意外的浮屠
我展臂如兩面擦亮的鏡子
誰停下誰就是我的全部
⠀⠀
對此我從不怪他。只感到空乏
人前人後我積累的時光
還不足對抗八方落下的水,一切的他
都使我精神抖擻,這麼多苦果與甜頭
成全我對他的體察:我願意如此
負責他的空前與絕後。當初所有執迷
驅使我兜手打勾,蓋印
誰能說自己沒有目的?我赫然抽身
受想行識,一心的疲沓
都來自他的過和我的不急
大千世界我告別當下的自己
只讓念頭在眼底掙扎──
⠀⠀
而他說好。趁風雨正大
我們必須趕緊出發
⠀⠀
⠀⠀
-
⠀⠀
◎作者簡介
⠀⠀
林宇軒,1999年生,臺師大噴泉詩社顧問。國語日報專欄「詩的童話樂園」,著有詩集《泥盆紀》,Podcast節目《房藝厝詩》。
--
◎小編淵智賞析
*為方便讀者閱讀,若文中提及「我」,則是指詩中的第一人稱視角;若僅僅只是說我,而沒有引號,則代表小編的個人看法。造成閱讀上困擾還尚請海涵。
此首詩是宇軒於2021年獲得中興湖文學獎首獎的作品。宇軒素來擅於以事物間關係進行敘事,並在其中穿插對語言的實驗,如將「生靈塗炭」拆解成「他的炭塗滿了我的生靈」,「眼。舌。鼻。舌。身。意外的浮屠」六根中的「意」與「意外」的雙重意涵等等,由此種種可見他對於詩中意象與詞彙使用的挪移、轉換與連接之長,而這首〈前戲〉更是淋漓地展現了他的詩藝。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細讀這首詩吧。
從頭兩句開始:「他是我認識世界的方法:『一起走嗎?/再也不要回來。』當我這麼問」。此開頭便對於詩中的主要兩個人稱「我」與「他」之間的關係闡明了一簡單明瞭的定義。詩中的「他」,即是「我」與世界之間的橋樑,「我」必須經由「他」來認識這個世界,單單從首句,我們就可以隱約地感受到「我」與「他」之間的關係具有龐大的隱喻,不管是信仰上的貫連,或是任何情感上的糾葛,都足以見之。也正因為此複雜性藏得夠深,接下來的詩中,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在人稱之間的互動如何在詩人的意志中發揮效用。因此,接下來的問句也便順理成章的替此段關係的連袂進行開場,替整首詩開啟了理解與鋪敘之門:因著「我」對「他」依賴之深,一起出發便成了敘事者執著得近乎唯一的願求,而問出了如此深刻的一句告白:「一起走嗎?/再也不要回來。」——如此傾注全心全力渴望著的告白,此首詩的情調基礎大抵自此開始。
接著,來到次段,宇軒首次展現出了他所擅長的拆解詞彙功夫,將「生靈塗炭」拆成了「他的炭塗滿了我的生靈」,生靈在原成語中的涵義為「人民、百姓」,但拆開之後,所剩餘的詞彙「生靈」,在佛教道義中,也有著「活著的人靈魂出竅」之義,加上考慮到這首詩的兩個人稱互動之故,此一更動瞬間將原先成語的意義翻轉過來,原先的「炭」也從焚燒後的餘燼轉為正要起火的燃燒煤材。宇軒更以此意義的翻轉作為接下來句子的延續:「光影在暗室流淌,洗劫我和他不堪的過往」由炭的焚燒隱藏住火的隱喻,再以火焰所帶來的光影在暗室內製造的流動效果比擬為水,更以水的流動性將實際的物質轉換成抽象的人物關係之變化。我特別注意到了宇軒所使用的字眼為「洗劫」,如此一個負面性的詞彙,卻也在後面同樣負面的詞彙中,達成了負負得正的效果,彷彿屈原面臨汨羅江水,所說出的「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一般——當事物都淪陷於骯髒的境地時,就以不同的汙互相交迸,誕生出那些清朗的、出淤泥般的明亮——最終方得現出事物的本來面目。
而對宇軒來說,事物的本來面目,「不過是兩顆心乾乾淨淨/享受萬物在舌尖的雛形,嚐試/而敏於挺身」。布羅茨基曾說過「詩歌首先是一門關於指涉、暗示、語言相似性和形象相似性的藝術。」我們可以發現,在宇軒的詩中居然得以概括了這些詩歌的技巧,事物的本來面目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宇軒透過動作與名詞的實使得此一概念得以有所依附,讓我們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其實正正應當由我們心之錨點出發——只有當我們的心維持得夠乾淨時,才能得以共同感知到萬物,並且不斷地嘗試(當然,宇軒在這裡又玩弄了一個文字遊戲,將「嘗試」特別寫成「嚐試」,這固然是由於上句的舌尖所帶來的小樂趣)、運動與實踐,而這正正是詩歌指涉之所以始。回到最初我們曾討論過的「關係」,或許你會問,那這些跟詩中的「他」又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再繼續往下來討論這首詩,而我認為,在談論關係間的密切時,我們更應當認知到所謂的關係,不過就是在談論心之間的互動與聯繫。
在此層面上,我們便可繼續往下理解詩中「我」的行動:「我一次次出神在此時/此地,一次次對床上的內臟下手,小小格局/來回製造動靜」,宇軒依然延續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詞彙使用,將「內臟」「下手」等極重且並非傳統美感性的字眼作為「我」如何去對於「他」進行認識:以內臟隱喻人的內裡,下手隱喻觸碰,本來看似是開膛剖腹的鮮豔視覺效果,卻被下面的「小小格局/來回製造動靜」而被收束起來,而讓整個動作被我們置於一個遠到足以欣賞的距離後面。由此隔開了讀者與「我」之間的距離,卻將「我」與「他」融會在一個心交神合的空間。這不但呼應了前面的「認識世界中的方法」一句中「我」與「世界」的距離,卻也替旁觀者帶來了視覺衝擊與意念的衝撞。
將讀者遠離了現場後,接下來,才正式地進入了「我」與「他」之間。
…...,嗯,他的確是個好人
有想法,刻苦耐勞,精明且知性
懂得去隱含一種堅持,能對誰
不帶齟齬地搬弄是非所以
我等。等的意思是選擇
知會的意思也是選擇
透過「我」的眼睛,我們看得見他的種種優點,無論是有想法、刻苦耐勞,這種意志上的指向,正正昭顯出了「我」對於「他」的傾慕,使得「我」在一種情境下,願意去等待他,那這樣的情境是什麼情境呢?回到詩的開頭,或許你還記得,「我」曾經問出了一個問題:「一起走嗎?/再也不要回來。」當一個問題之發生,其所期待的必然是一個答案,但詩行至此,我們卻依然沒看到回答,在「我」內心中之焦急便油然而生。「我」便這樣開始進行了自我傾訴——究竟他有什麼優點,值得我為他等候?因此,我們便看到了這樣一個自我說服的過程:等待著「他的選擇」。這裡所隱藏的小小心思不由得使我感受到一種戀愛般的青澀感覺,只為了對方的選擇而苦苦等候著。
正因為這種少年情思所帶來的苦悶與糾結,下一段關於愛的辯證邏輯便因而順勢誕生。
不愛是一種武器嗎?我提心上陣
無害的可能怯怯牴著骨架,直到完成自己
這些底細我全都記得
在「我」與「他」的關係尚未確立與認證以前,兩人之間竟恍如戰場一般,「我」用心來抵抗著你的「不愛」,並在不斷抗拮的過程中,重新完成「我」在有他的世界裡應有的自我姿態,也使得兩人之間的所有情節與底細,都在這樣一場戰役中不斷地被記起。因此,「我」也終於開始思考起自我的姿態。而在閱讀這首詩的同時,我卻也透過了「我」的眼睛,參與了這場戰役一樣,感受到那些「他」的崇高、知性,彷彿一切我們所欲追尋之事物,彷彿我作為一個讀者,卻也已經替這個「他」找到了他的身分,不管是愛情、真理,還是知識——我終於在這首詩裡看到了詩的最基本姿態:「詩不過就是一種簡單的常識」,展現出了一個主體對客體之間的追尋與自我形體之確立。
接下來,宇軒在這樣的一個過程裡終於開始摸索起「我」的型態,「一個遲來的人開始認真/讓破破爛爛充盈身體,看我眼神迷離/裡頭多少個如此與當初,多少個我/為他漸次接受,直到彈指間大徹大悟」。「我」作為一個「遲來的人」,開始試圖充盈著自己的身心與靈魂,重新見識到最初的本我,從而能夠被他接受。閱讀至此,我不禁在想,究竟「我」的「遲來」是指什麼呢?接著我便想起了上面的句子「無害的可能怯怯牴著骨架,直到完成自己」,我突然領悟到了,或許那些遲來的部分,便是那些在無「他」的世界中,飄零四散的自我的破爛碎片,因為想要配合他的完整,而像磁鐵一般重新依附回「我」的身體,從而逐漸完整成一個足以配上「他」的「我」。而下面的句子卻也證實了我的想法:
眼。耳。鼻。舌。身。意外的浮屠
我展臂如兩面擦亮的鏡子
誰停下誰就是我的全部
眼、耳、鼻、舌、身、意的原典也是來自佛教用語,本是指六個感官器官,但卻在上面的詩句中被視為自我零碎部分的具體展現,我們方又得以發現這是宇軒的所擅長的技巧:拆解語言的原義,並重新依附上自己的詩感。而六根最後一根的「意」,卻也因為下面所接的一個「外」字而產生了新義,除了「意」之「外」的意涵之外,也有了「意外」的意涵。此一意外又是因何而來呢?閱讀時我依然思索到了這個問題,最後我給自己的一個答案是「他的出現」,或許對「我」而言是一種奇蹟,但奇蹟背後所隱隱顯現地,更是一種意外——只有當我們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幸事時,我們才會將之稱為奇蹟。
但這種奇蹟的煥發,才得以使得「我」在追尋的過程中,重新找回自我,在這段末尾,「我」所展現的姿態,卻竟然與「他」之間有所翻轉,從原先的可望依附,成了一種救贖者的姿態:「我展臂如兩面鏡子/誰停下誰就是我的全部」,這樣一個宣言,讓我們得以看見原先破爛的「我」,在這樣的一個關係追尋過程裡,漸漸對於自己的一切明朗,也知道了究竟什麼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一切姿態都被濃縮在一顆明亮的心,張開雙臂便能擁抱住一切。
但即使自我已然完成至此,「他」卻依然沒有回應,對此「我」終於也感到空乏,終於寫下了下一段的開始「對此我從不怪他。只感到空乏/人前人後我積累的時光/還不足對抗八方落下的水」,我彷彿感受得到「我」的那種疲倦——那些一再地積累、枯等的日子,以及在努力之後,隨之迎來的更洶湧的落下的水。然而,正當我們以為「我」就要如此放棄時,宇軒卻寫下了「我」在面對這些苦難時所隱含的堅持——那種隱含的堅持終於不僅僅只是在「他」身上發生,而是透過這些歷練,使得「我」漸漸成為一個像「他」這樣的一個趨近完人的人。也正因如此,「我」作出了我的宣言:「我願意如此/負責他的空前與絕後」這樣一個告白也替「我」自己找到了新的起點,在說出了「我願意」之後,所有事物與誓約,終於可以重新開始重新被自身所檢視,不管是在「他」與「我」之間,還是「我」在前進時,如何去一次又一次得完整自身。我終於得以見證到了「我」來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一個學會向當下的自己告別的「我」、一個學會只讓自己意志主導身體、靈魂運行的「我」。
或許這樣的改變,終於也使得「他」看見了吧,因此,從開頭時,我們便不斷地在等待著的答案,終於在詩的最末出口了:「而他說好。」我想,這樣短短一個字,或許卻是詩中的「我」歷經了千百劫難之後,所得到的一個最完整的答案了。
--
美術設計:吳浩瑋
--
#林宇軒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21.html
死過500人 在 希露弟弟啃雞腿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要來看的是八個被人類遺棄靈異遊樂園
某個烏克蘭樂園因突然發生恐怖災難,開園不到24小時就遭關閉?!
某個日本廢棄遊樂園,竟是在死超過500人的自殺森林裡?!
👉加入頻道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2azU7iLL7dqPcXIcaPHow/join
👇🏻追蹤我們的IG👇🏻
雞腿與希露弟弟 - https://www.instagram.com/getwie__/...
雞腿姐 - https://www.instagram.com/bichon_pood...
大家有看過或聽過關於遊樂園的都市傳說嗎
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購買我們的首張貼紙:https://store.capsuleinc.cc/pages/silodidi
上一部影片:
【都市傳說】五個抖音上真實拍到的恐怖靈異影片
https://youtu.be/q4RC7_fKyjk
【我們頻道每週二、四、六 晚上7點更新影片唷】
『領養代替購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來按讚 追蹤我們!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ichonpoodle......
B站: https://space.bilibili.com/123092936...
雞腿&希露弟弟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etwie__/...
雞腿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ichon_pood...
🎉想寄東西給希露弟弟👇🏻
105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34號15樓 CAPSULE -希露弟弟啃雞腿收
►合作詢問請洽: silodidi@capsuleinc.c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攝設備: Iphone6sPlus + SONY RX100M5
剪輯軟體: Adobe Premeiere Pro C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市傳說 #遺棄靈異樂園 #死過500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wVlZlLkAk/hqdefault.jpg)
死過500人 在 Serrin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齊來變成更好的自己,Let Us Go Then 變得更加古怪。
在雅俗間游刃有餘之時,同樣需要open-hearted的知音,繼續努力and be kind。But then,得到知音可貴,得到偏執理解者aka 論斷enthusiasts更可貴,生命中觀看farce才能保持活下去的幽默感。有時候真的有點hurt的就是「最親愛的挖開你傷口」:like有些自詡知音者、友好者兜野judge你一鑊。
不要緊,fuck it all,let it go. You matter.
心冷得夠快就ok
多次練習即習慣
Vid by @aukho_ my shister. We all love some Manneresque humour. 拂by Oxygen Flower Studio ♥️
DABINO IS IMPORTANT.
《忽Eat All》
監製: Serrini, Tomii Chan
編曲/混音:Tomii Chan
吉他手:Serrini
八達通得返$1.8
就徐徐去入多$100
地鐵裏 想吃叉燒飯
害怕 職員指責
豪買 楊枝 金露
開心 似發 咗達
這是我 僅有的晚餐
不要捉 我罰 $500
快樂是fuck it all
像療程fuck it all
悶煩時fuck it all
無覺悟道德我錯囉
眾人如know-it-all
比我笑笑講句sor
9 repeat two more times
當我錯我未講過
對著你 笑得很勉強
望 你亦能 多多體諒
自信chok出個公關樣
肚餓 會兇殘bitch相
用最八婆的尖銳
討厭你 (扌ong)你落水
借助 小說裏 勇者的無懼
狠刮 old seafood男女
快樂是fuck it all
像療程fuck it all
悶煩時fuck it all
無覺悟道德我錯囉
眾人如know-it-all
比我笑笑講句sor
9 repeat two more times
當我錯我未死過
升key 重唱
#八達通 #港鐵禮儀 #楊枝金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cH-UOAt4CQ/hqdefault.jpg)
死過500人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港日Talk:香港有人自殺?關我鬼事?
自殺問題
日本和香港同樣有自殺問題,日本的香港留學生,我決定分享多點日本和香港都值得關注的事情和有趣的事情。
之前香港有一單新聞被好多人喺Facebook係咁share,都引起咗唔少嘅討論-就係教育局副局長個仔自殺嘅呢單新聞。係,呢單嘢係過咗好耐,但你聽我講埋先。好喇,總之因為呢單嘢事主個阿媽係教育局副局長,所以突然間好多人就出嚟紛紛討論,而我講嘅好多人入面有啲人係咁㗎:
嗱嗱嗱,你地唔好對號入座呀!我知道有好多人都好貼地咁討論呢單嘢㗎!而睇到呢度有啲人可能會話我,挑又想借政治上位呀嘛?你唔好咁敏感先,邊邊都未hi到,我地就一於唔講政治講下時事!
香港由2015年9月1號開學日開始發生學生連續自殺事件
2015年-12單;上年總共38單;今年到現時唯止-19單,即係由2015到而家喺香港有超過70個學生自殺,亦即係話每年有超過23個學生自殺死亡。
23個人死代表啲咩?
一場足球比賽兩邊嘅出場球員全部死哂;音樂節入面起碼5隊band嘅死亡;亦都可以係一班學生嘅全班人數。
其實唔講到數字,好多人都會唔醒覺有問題出現:
喺日本,由40年前開始每年自殺人數超過2萬人,上年20歲以下嘅自殺人數接近500,而每年18歲以下嘅自殺人數大概3-400。一本叫『不登校新聞』入面嘅編輯長提及過大多數學校都會隱瞞欺凌事件,小朋友都唔敢話比大人知,其中原因係唔想比大人知道佢地受緊苦。尤其係呢個智能手機時代,學生斯凌已經可以去到用LINE集體恐嚇同學,例如同被欺凌嘅人講:「你聽日唔好返學呀」「快啲去死啦」等等。
自殺本身就係一個問題,而問題嘅背後總有原因
喺日本有一個現象叫「9月1日問題」:
就係4月開始嘅春學期唔少學生因為成績唔好或者係因為被人排斥同欺凌而令到佢地喺9月1日自殺,即係暑假完結之後嘅開學日。
日本有呢個問題,相信無人想見到自殺問題喺香港惡化。潘匡仁自殺呢件事好多人都將焦點放喺佢呀媽度,而忽略事主尋死嘅其他原因。例如香港同日本嘅學生自殺其中一個原因係學業問題,而喺香港好多人會集中喺家長要點點點,教育制度要點點點,但好少人會將重點擺返喺學生度,去講點樣去關心多啲受壓嘅學生,或者係點樣教導學生去關心多啲所謂嘅「邊緣人」。
當我地睇嘢嘅角度只放於一點,有其他更值得正視嘅問題會被忽略。例如由一開始媒體將標題定為「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長子 擎天半島墮樓亡」令大家都將重點放咗係事主呀媽到但其實事主嘅自殺原因先係重點。潘匡仁因為三項鐵人賽嘅意外頭骨碎裂,經歷咗一個月喺ICU嘅搶救雖然死過翻生但係因為創傷後遺症而有抑鬱,最後因為抑鬱病惡化自尋短見。好大家可以話佢呀媽有責任,但只談死者自殺,我地係咪都應該放重係點樣關心抑鬱症病人到呢?再者講到自殺問題,點樣關心多啲學生係咪先係重點呢?有時候當我地轉換一下視角去睇呢個世界,其實會發現喺自己崗位盡力去關心同解決唔同嘅問題先係我地應該做嘅嘢,而唔係乜都唔做盲目地去批評呢個世界。
我知道我嘅觀眾有唔少係學生,呢條片入面嘅嘢如果你地啱啱先知嘅請大家嘗試去關心多啲唔同嘅人,陳奕迅有首歌叫Shall We Talk,係林夕喺自己有焦慮症嘅時候寫,講人與人之間嘅溝通好重要,試下專心聽下呢首歌,再試下細心留意身邊嘅人,你會發現即使有人遇到好大困難,只要你肯同佢地傾下計,關心佢地,你已經救返唔少人。
時事又好政治又好,都係呢個世界比唔同事物嘅一啲稱呼,只要我地一日唔麻木,所有我們見到感覺到嘅事都唔會係關我鬼事㗎。
之後我都會以唔同嘅主題去講下港日文化,如果你中意嘅就記得Like同Share之後㩒埋個subscribe制喇,同埋響埋個噹噹。我地下條片見!
【未成年勿入?】原來日本超商這樣賣A書?!
https://youtu.be/ks52E2PNuKc
一講起香港,日本人會諗起咩?
https://youtu.be/6GGOHzj6HWI
【日本不可不知】小心!可能你已經在日本成為怪人!
https://youtu.be/DDqL46Fx7HY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DuoCRAZY #tokyo
DuoCRAZY #tokyo社交平台:
DuoCRAZY #tokyo channel:
https://www.facebook.com/DuoCRAZYTokyo/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Wi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ng_chan_/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6TeX8hFpzI/hqdefault.jpg)
死過500人 在 死- 好青年荼毒室— 哲學部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死了就歸於無有,那生前就算吃過多少碟美味的芙蓉蛋飯、看過多少部構思精巧的 ... 有些人怕死,是誤把死當成一個狀態、一種經驗,例如怕死後要獨個兒面對一片漆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