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對武界水庫意外事件的看法
#逆風文
圖文好讀版:http://likeafish.com.tw/case-study14
Podcast聲音版:https://sndn.link/LifeguardsDaily/LykSpR
--
9月13日,來自台中市的2個家庭共6人,分別帶著妻子及兒女一同前往南投縣仁愛鄉武界栗栖溪河床露營,凌晨4時上游的武界壩因機械故障放水導致溪水暴漲,賴男、盧男兩家人帳篷遭沖走,其中賴男自行游上岸,盧妻因睡在車上躲過一劫,截至今日目前累計4人死亡。
這起意外事故發生至今已過了數天,網路上有不少的專家發表意見,網民風向一面倒,一瞬間大家都變成「溪床露營」專家,撻伐死者家屬無視入口的禁止進入告示牌,在河床露營釀成慘劇。
關於這起意外,我們應該從幾個不同的面向來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界栗栖溪戲水其實是相當有名的觀光行程
或許很多人是第一次聽到「武界」這個地名,也第一次知道這裡有水庫在使用。但對於許多戶外玩家來說,武界其實是相當知名的朝聖路線,更是觀光局推廣的在地觀光行程。
沿著武界的栗栖溪一直往前走,可一路通到南投的另外一個部落「巴庫拉斯」,整段路程大概約32公里,在冬天枯水期是相當有名的off road單車撩K路線,堪比「登山車界的武嶺」,是許多登山車友的夢幻口袋名單。只要上google或youtube查詢「五八公路」或「武巴公路」,就會有相當多的資訊。
因此,只要冬天的周末假日就會有非常多商業團帶隊進來玩水,不管是步行、騎單車、還是開四輪傳動車進來;甚至在武巴公路最有名的景點「一線天」會有部落居民搭炊事帳賣東西,晚上也有部落的人會進來打獵。
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在這裡也曾經差點出意外,幸好巧遇有人進來打獵協助。
延伸閱讀:https://bikepackingtaiwan.com/experiencetalk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溪流立禁止下水告示牌有用嗎合理嗎?
網路上有一說法:「明明有立了告示牌,為什麼玩水出事還要全民負責?」,此說法正巧打中台灣人的媽寶與卸責心態。
首先,請問告示牌立在哪?整條溪床這麼長,如果我進入溪床的地方沒有立告示牌,請問這樣算合法嗎?
再來,請問告示牌所屬的有效範圍有規範嗎?到出海口都算禁止範圍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以後政府單位為了卸責,在所有溪的最上游都立告示牌禁止下水,發生事件時再說明上游有立告示牌,這樣當事人會服氣嗎?
最諷刺的是,大家都只看到網路上瘋傳的禁止入溪告示牌照片,卻沒看到告示牌左後方的電線桿上就貼著一張「一線天半日遊接駁車」的廣告文宣。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個「先禁國家」,山難禁山、海難禁海、溪難禁溪,教育民眾太難,禁止最容易,立告示牌後政府就能卸責,民眾還會幫忙說話帶風向,最後變成人民什麼地方都不能去。警示標語固然能讓民眾更加了解狀況,但從意外案例中去分析發生原因,再給予大眾正確的相關安全知識,這才是能真正減少意外發生的辦法。
這次剛好意外放水的時間是在半夜四點,只有露營的人在現場;如果是白天遇到水庫放水,相信只會有更多戲水民眾遇難,因為看得到也跑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問台灣有哪些露營區合法?
網路上又有一種聲音:「露營區這麼多,為什麼不去露營區而跑去溪床露營?」
根據觀光局露營專區網站查詢的結果,台灣目前有登記的露營區有1985筆資料,而公有合法的露營區僅有55筆。也就是說:在台灣只有2.8%的露營區合法。
有些人或許會說:「至少其他不合法的露營區不會設置在溪邊,有整理過的營區也不會遇到毒蛇、虎頭蜂等野生動物,相對較安全。」
也許這樣的說法沒錯,但換句話說:「支持這些非法露營區經營,破壞水土保持、破壞生態平衡、排放化學廢水至山林,進而造成土石坍方等環境浩劫,有比較好嗎?」
環境的影響不是即刻就能顯現出來的,只是把風險轉嫁到其他人或生物上。
觀光局露營專區:https://gis.tbroc.gov.tw/TTE/index.js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雨等於溪水暴漲等於出意外,真的嗎?
此次造成意外的原因是因為水庫無預警放水,而不是溪水暴漲;不管是水庫放水還是溪水暴漲,基本上都不一定躲得掉,前者更是。不過,因為這次意外就無限上綱成「怎麼可以在溪邊紮營,遇到溪水暴漲怎麼辦?」,是非常無知的想法。
從山上下雨到溪水暴漲,是有時間性的,因為土壤也會吸水,一直要到超過土壤吸水成載量以後才會產生溪水暴漲。越靠近上游因為越少支流匯集,當然越不用擔心溪水暴漲問題,也就是說玩水找支流會比找主流更安全。
在溪邊遇到下雨應先判斷:
• 雨下在上游下游?
• 人在上游下游?
• 山上有沒有集水區?
• 集水區的大小?
• 雨下多大多久了?
• 有溪水上漲的徵兆嗎?
最近有一支網友分享的山區下雨、平地溝渠暴漲的影片,就能很明顯看出匯集到最下游的溪水容易暴漲,但當時山上的溪有沒有暴漲?很難說。
延伸閱讀:【遇到溪水暴漲怎麼辦》三項徵兆幫你闢開洪流】
http://likeafish.com.tw/case-study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底能不能在溪床紮營?
據意外事故當天的其他遊客表示:「現場白天除了受害的露營家庭以外,還有一些乘坐當地業者的四輪傳動車進來旅遊的民眾。當時河床溪水相當淺,大概只有到成人腳踝,估計頂多只2、30公分深。他曾造訪武界數次,印象中當地溪水從未超過他膝蓋,兩家人露營搭棚並非位於水流處,而是已在河床最邊較高的位置了。」
從以上資訊判斷,其實受害的民眾多少有溪床露營經驗且知道要如何選擇營地,無奈遇到了水壩的機械故障意外放水。
我自己平常有在從事野營活動,在溪邊紮營次數至少20次以上。如果以「紮營最常遇到的危險」來討論,除了虎頭蜂跟毒蛇以外,最怕的的確是溪水暴漲。不過,台灣什麼時候發生過因為溪水暴漲導致露營的人被沖走致死?至少我的印象中並沒有。多數溪水暴漲只是造成去溪邊戲水的人受困,連人被沖走的狀況都很少聽說。
不管是豐水期的夏天還是枯水期的冬天,溪床紮營當然都有相對應的風險。懂得判斷風險並把可能造成發生意外的機率降到最低,並且知道意外來臨時要如何應對處理,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事。
紮營時需注意的事項:
• 觀察「帳篷位置與溪流的高度差,而不是距離溪流的遠近。」
• 紮營在溪流內圈較外圈好。(不要在對沖彎邊)
• 尋找支流紮營。(主流匯集多條支流,較有暴漲風險)
• 紮營的地方有沒有長草。(沒草代表水可能會常淹過)
• 紮營的地方是否土質鬆軟。(鬆軟代表可能常被淹過)
• 不要紮營在山凹口邊。(靠岩壁邊有落石風險)
• 找尋有撤退路線的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真的被溪水沖走怎麼辦?
這次的死亡民眾皆為溺水致死,不過此次事故跟平常溪邊溺水的新聞發生狀況不太一樣。
根據我自己帶團及救生的經驗,通常被水流沖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想辦法「保護好頭部安全」。因為當你不小心被沖走後撞上大石頭昏厥後,將無法保持頭在水面上呼吸,而結果就是溺水身亡。
被水沖走的應對方式有兩種:
• 攻擊式 - 會游泳的人,逆流而上往45°角游回到岸上。
• 防守式 - 手抱胸口臉朝上、腳朝向下游抬起來做仰漂。腳抬高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避免身體撞到溪床底部造成人往前翻,另一方面可以蹬開岩石倒木等水中障礙避免直接撞上。另外記得避開水中可能會把你卡在溪中的障礙物,以防被吸住無法脫身。
延伸閱讀:【秘境苦花潭溺水事件:如何判斷渦流、翻滾流與渡溪安全】
http://likeafish.com.tw/case-study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雖然夏天炎熱也是消暑旺季,但夏天豐水期且容易午後雷陣雨,在溪床紮營的風險相對冬天高很多。社會大眾應當懂得如何判斷天氣資訊、瞭解水域安全觀念、學會水中自救技巧,政府也不要只會一味的立禁止告示牌來嚇阻民眾。
當大家都做到對自己負責以後,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懂水的海洋國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4的網紅陳清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秋佳節不能烤肉還可以做甚麼呢?在連假假期的前兩天台中市政府運動局,與台中市運動總會、台中市輕艇協會,共同在葫蘆墩公園軟埤溪水域,舉辦了獨木舟與龍舟體驗活動,還邀請到了亞運國手——陳瑋涵到場,親自為民眾示範划獨木舟的技巧要領,及宣導防溺知識,帶動更多民眾投入水域運動。不少家長趁著連假帶著小朋友,全家...
水域安全 宣 導 單 在 盧秀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直播📽:7/2台中市政府市政會議】
市政會議
一、頒獻獎:
(一)本府警察局榮獲內政部警察局「108年第1波安居緝毒專案」評核甲組(六都)第1名
(二)和平自由國小代表本市參加「第5屆全國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榮獲國小組第三名
(三) 頒贈副秘書長張金釵榮退紀念品
二、 專案報告:
(一)教育局:水域安全暨校園毒品防制宣導
(二)環保局:109年台中電廠減煤至1,104萬噸暨空污季減少5部機組發電
#新市政
#陽光政治
#全民參與公開透明
水域安全 宣 導 單 在 黃昺翔 Sean Hu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南囡仔幫台南拍的旅遊安全宣導影片🤣🤣
前些時間拍攝的宣導影片跟大家分享
👏👏五篇完整放送👏👏
過年期間歡迎到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在哪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宣導影片喔!
第一篇:旅遊安全宣導
https://youtu.be/UbI4lo8KuI0
第二篇:重機安全宣導
https://youtu.be/0mzPq5lj9JI
第三篇:單車安全宣導
https://youtu.be/MU5eJmGkpqE
第四篇:溫泉安全宣導
https://youtu.be/7ygtT3NcCIk
第五篇:西拉雅玩水酷,水域安全宣導
https://youtu.be/ObWMYfGNWMU
#專輯後製中
#我在最後衝刺你在幹嘛
#吉那罐子楊淑喻
#大家準備回家過年了嗎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
水域安全 宣 導 單 在 陳清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秋佳節不能烤肉還可以做甚麼呢?在連假假期的前兩天台中市政府運動局,與台中市運動總會、台中市輕艇協會,共同在葫蘆墩公園軟埤溪水域,舉辦了獨木舟與龍舟體驗活動,還邀請到了亞運國手——陳瑋涵到場,親自為民眾示範划獨木舟的技巧要領,及宣導防溺知識,帶動更多民眾投入水域運動。不少家長趁著連假帶著小朋友,全家一同到場體驗划輕艇的樂趣。
豐原葫蘆墩公園旁的軟埤溪,溪水來自大甲溪,水域平靜,相當適合發展水域運動,利用中秋連假,順勢宣導水域安全,並讓民眾來體驗獨木舟與龍舟,這次的活動,配合防疫措施,採分批、分流的方式,控制人數,避免群聚,也讓民眾能安心的參與體驗。
中秋連假第一天,許多家庭到場報名體驗,促進親子間默契和情感聯繫。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這項體驗活動,讓民眾藉由體驗學習,划獨木舟與龍舟的樂趣與技巧,也期盼更多民眾投入水域運動,向下紮根,培育更多水域運動的選手。
水域安全 宣 導 單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宜蘭冬山河是一個很平靜的水域,開放游泳,卻禁止划更安全的獨木舟,台灣像這樣沒邏輯的封閉水域太多太多了,例如水庫開放動力遊艇營業,卻禁止無動力環保的獨木舟,所以這次我跟小飛一起來參加一個水域解禁的活動,想要對這樣的管理方式表達不滿。
台灣需多水域是封閉的,靜止下水,遊嬉,但是卻開放遊艇,竹筏捕魚,許多封閉的原因也沒任何邏輯,例如許多激流水域是完全沒管制,但是大部分平靜水域卻管制,甚至許多有遊艇,適合小漁船捕撈的水域都是封閉了,我目前理解的邏輯就是水域封閉的邏輯是為了保障遊艇業者跟魚民。
我想其他在水域上航行的納稅人也是有權力,但是其他人也是,每一個族群都應該被平等對待。
如同汽車、火車、行人、單車,各種權益都應該要平等對待。
如果封閉式0,全面開放是10,訴求並不是全面開放,當然是有條件,符合邏輯下的開放,
這不是0跟1的分別,事情無法這樣簡單的二分法。
例如平靜水域的冬山河就不是全部開放,大部分的水庫都不行。
你當然可以漠不關心,畢竟台灣獨木舟算是少數人的運動,充其量幾千人,但是這是機生蛋蛋生機的問題,因為法規不友善,才會讓這一項適合台灣的運動這麼小眾,當你在稱讚有狼性的國家最好,你卻不希望你的小孩有機會變成水中的鯊。
當你稱讚許多台灣之光,卻因為你的冷漠,讓環球航行冒險家誕生在海島台灣的機率變成0。
我也看到需多朋友的發出來的疑問,例如: Q:你願意讓你家水塔讓人玩水嗎?(暗指水庫划水)
A:台灣許多水庫都開放會排放廢棄的遊艇航行,為何你沒抗議?
你卻覺得無排放環保的人力獨木舟不應該航行?
並不是要全部開放,有危險,軍事敏感區域,保育區等封閉當然適合理跟贊同的。
Q:只要開放就會有垃圾,不開放對台灣的山林最好。
A:這部分我回答過很多次,如果把台灣全部的山林都封閉,任何的山林的影片都刪除,台灣的山林就會最乾淨嗎?
當人對於山林不嚮往,不尊敬,就會漠視山林被盜採,挖山,排廢水,反正河流只是廢水溝,土石就是用來賣錢的,
當你的小孩不是在山林溪水中長大,如何珍惜,如何感激,我小時候六日暑假都在阿公家玩耍,附近有一條小溪,那是我成長回憶,小溪就應該充滿生態,魚蝦,美麗的石頭,但是這樣的環境在台灣卻是我要努力找尋才找的到的。
所以結論在於垃圾是人的問題,要解決那些丟垃圾的人,應該要做的是增加尋山相關工作人員,提高薪資,提高罰款,山林教育從小開始,有些人可能覺得台灣人沒有這要高的素質,我也去過不少國家,台灣的環境與素質並不差,當然有改進的空間,但是絕對不是鬼島。
Q:後果自負
A:有些人覺得出海上山如果出事就應該不要救,或者付費,我覺得目前新的政策很合理,開放山林,但是降低公務員的責任,如果在颱風等危險期間上山,出事救援需要負擔費用,這樣的羅即是很合理的,但是有人卻說下水出事就應該自負,這樣邏輯也不通,那漁船貨運海上出事要不要救援?開車出遊在山路上出車禍摔落山谷要不要救援?我覺得應該跟釣魚的邏輯一樣,海釣需要穿著救生衣,防滑鞋,如果沒有就需要罰款,水上活動也是,應該要穿著救生衣,準備好防水的通訊器材等,在做好準備的其況下,進行戶外活動,已經是對自己負責的一部份。
Q溺水出事後奧客家屬哭訴
A:這部分跟台灣目前的山林政策一樣,前面有說到了,目前政策是降低公務員的責任,避免被媽寶提告,有問題的是媽寶,也因為媽寶讓公務員變成縮頭心態,這點我支持公務人員,投訴能讓達到監督政府的功用,但是也會讓法令限縮。
如果你不認同我,請在下方留言,事實是夠過辯解產生出來的。
本次拍攝工具:
Gopro Hero 7
Gopro Hero 6
iPhone XR
SONY A6400
SONY 18~135mm F3.5~5.6
SONY 10~18mm F4
Sigma 16mm F1.4
Rode video Micro麥克風
Rode wirelessGo 麥克風
Manfrotto Element 碳纖維小型腳架
DJI Mavic Pro
Zoom H1n 錄音機
剪輯設備:
MSI GS65
Philips BDM4350 (43" 4K)
Youtube: www.youtube.com/campfiretw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Web: campfiretw.com
IG: 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Email: campfire20180312@gmail.com
水域安全 宣 導 單 在 Luke forne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中市政府與教育局由此影片於本日(5/2)在霧峰健體中心舉辦記者會,呼籲各界牢記「救溺五步」口訣「叫叫伸拋划,救溺先自保」,遇到有人溺水,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救援,一定要謹記這五個口訣與做法,成功救人。
叫 大聲呼救
叫 呼叫119、118、110、112
伸 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
拋 拋送漂浮物(球、繩、瓶等)
划 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
「救溺五步」是低風險到高風險的救溺方式,第一時間務必大聲求援,利用周圍救生器材,切勿貿然下水救人。
而為確保水域活動安全,出遊前務必瞭解「防溺十招」,只要不讓自己身處危險,就能避免憾事發生。
一、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二、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三、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四、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五、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六、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七、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八、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九、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十、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台中市市長胡志強也希望界加強宣導,
請家長多注意孩子出遊、戲水安全。
* 開心不粗心 戲水才安心
*慎選水域戲水安 莫為真愛找麻煩
*悠游泳抱大臺中 水域安全逗陣來
臺中市12大危險水域
◎東勢區:東勢大橋上、下游大甲溪水域
◎新社區:龍安橋、觀瀛橋、天福橋等附近
◎石岡區:石岡水壩上、下游
◎豐原區:朴子街100巷大甲溪鐵橋下及八寶圳
◎大安區:大甲溪出海口及海墘里舊海水浴場
◎和平區:大甲溪谷關到麗陽段,天輪電廠下方,谷關神駒谷溪底
◎太平區:頭汴里蝙蝠洞、一江橋附近、仙女瀑布附近及靠近清涼寺中埔三號橋下方
◎大肚區:大肚溪位於高速公路橋下
◎龍井區:
●台中火力發電廠旁
●台中港西碼頭
◎清水區:大甲溪出海口處
◎烏日區:烏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