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雖然大家都說景氣不好,但我們很積極不懈的努力,也慢慢開闊出一條和其他精品店不同的道路,於是一直在穩健的擴展,徵人啟事也不斷的放送.....每次投履歷來應徵的人很多,經嚴格的篩選後來上班的人卻什麼表現都有~
A女上了一天當晚就傳訊息說「跟預期不符所以明天不來了」,然後私下跟其他小幫手說以前她上班的地方很閒就可以領四萬多,而且她是擔任店長....小幫手天真的問:那麼好!?那你怎麼要離職?
A女:「因為店倒了」🙄員工只想閒閒坐領高薪,店不倒才怪😓
B男上了兩三天「我去看原本就預約好的精神科,醫生說我身心靈有極大的壓力,所有我沒辦法繼續工作了」(咦!?原本就預約好的?那確定是上班造成的嗎?)
C女擔任門市人員三天跟店長說「我是來當門市小姐,不是要來打掃或包裝的....」➡️這個打掃只是店裡的維持乾淨並不是太勞務!包裝寄件也只不過是協助寄出客人訂的商品(大約8件內)
#當然幸好我們大多還是有找到乖巧認真的好孩子💪
—————————————-
以上有感而發是因為剛剛看了一則網路文章~我也跟大家分享文章內容⬇️⬇️
天底下沒有一個老闆,會送你榮華富貴的,老闆能給你的只有「機會」🗝~
從前,有一個賣水果的攤子,老闆因為年歲大了,無法久站招呼客人,於是就貼條子徵店員。
過了幾天,來了一個年輕男子,問老闆一個月要用多少錢請他來幫忙,老闆笑著說:「我們這小攤子生意,哪裡付得出月薪,當然是看你的努力,一天能賣多少水果,收到的錢就給你十分之一,每天領現。」
年輕人聽了,上下打量眼前這個破舊攤子,就臭著臉說不行,這太沒保障了,說完掉頭就走。
過了幾天,又來了一位小伙子,問老闆薪水怎麼算,老闆又把領日薪的話說了一遍,這位小伙子聽了也想了一下,又問:「日領月領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這水果攤一個月收入大概多少啊?」
老闆說水果有分季節,生意也有淡旺季,好的話可收五萬元,不好的話可能只有一萬元。
小伙子聽了破 口大罵, 說這種生意做一輩子也得不到榮華富貴,只有笨蛋才會來賣水果。
同樣的,說完就走了。
又過了幾天,又來了一位小男孩,問老闆薪水怎麼算,老闆同樣是說領日薪。
小男孩聽了就笑了笑,對老闆說,可不可以在節日和周末時,把日薪的抽成比例調高,領當日收入的十分之二,如果當天收入超過一萬元,就領十分之三,如何?
老闆哈哈大笑摸著小男孩的頭說:「你真聰明,還知道節日和周末的生意比較好,就按照你所說的去做吧!不過,就算是節日或周末,營業收入要超過一萬元,可不容易啊!」
就這樣,小男孩開始用清水把水果都洗一遍,然後每天不停地變換水果的位置,節日或周末時,就貼出幾張海報,寫著消費滿一千元就送一百元的水果,任憑顧客挑選。
想不到第一個月,小男孩 就領到了三萬元以上的薪水,等於平均日薪一千元以上。
水果攤老闆雖然付出了不少薪水給小男孩,但他也樂得每天坐在搖椅上,看小男孩跑進跑出的,為他賺進比以前更多的鈔票。
幾年後,小男孩賺了不少錢,就把老闆的水果攤買下來,經過他的巧思,設計出更多促銷方案,生意比以前又更好,利潤當然也更高,於是他立刻開了第二家店,過幾個月又開第三家店,等到小男孩長大成人時,他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不到三十歲就擁有了榮華富貴。
📑根據調查,全世界的上班族,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不滿意老闆給的薪水,即使知道老闆的生意下滑,收入減少,這些人仍然主張老闆要付更多的薪水。
很顯然的,這百分之七十的人,就是第一個來應徵水果店的年輕人。
他們要的只是一份保障,不管他們是否有全力去工作,或者他們的上班是否真的有幫到老闆,他們就是要老闆給自己一個穩定且不能打折扣的死薪水。
此外,我們相信,在這百分之七十的上班族中,也有不少是第二個來水果店找工作的小伙子,這類的上班族,都以為天底下的老闆,一生下來口袋裡就塞著一堆榮華富貴,住豪宅開好車吃美食,如果老闆不多分點好處給你,就是小氣吝慳,或心胸狹隘的守財奴,因此,只要工作一段時間,發現老闆不是很大方,或者感覺自己從事的產業沒有發展前景,就立刻跳船走人,結果就是不停換工作,然後,不停地在新老闆面前咒罵舊老闆的小氣和不是,直到老邁,還是找不到榮華富貴。
🎈天底下沒有一個老闆,會送你榮華富貴的,老闆能給你的只有「機會」,你只有掌握手上的「機會」,為老闆增加收入,為公司賺到更多利潤,你才能反過來借用公司和老闆的資源,讓自己的船,因為公司的水漲而跟著高升。
不管你是賣水果或賣電腦,是做熱門或冷門產業,只要你能想通這個道理,你就能像小男孩一樣,從老闆手中接下更多的榮華富貴💰。
#不要在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
#當你老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時候先問自己做了多少努力
#當你心裡滿懷壯志但身體卻糜爛不振那終究只是夢想不會成真
#天上不會掉下來黃金就算真的掉了你也要出門伸手去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
「水果攤利潤」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Angie 美麗遊樂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胖草美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Re: [問題] 我打算開一間水果店- 看板toberich 的評價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賣水果好賺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從前,有一個賣水果的攤子,老闆因為年歲大了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水果攤利潤的情報與評價,PTT、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樣的 ... 的評價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水果攤利潤的情報與評價,PTT、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樣的 ... 的評價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賣水果好賺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水果攤利潤 在 賣水果好賺嗎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水果攤利潤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士林夜市的近況似乎越來越差。不但陽明戲院都更,星巴克等深耕已久的品牌也紛紛退出,就連過去最繁華的大東路上,空置的店面比例也有增無減。
過去,士林夜市每次上新聞,都是些負面新聞。像是水果攤對外國觀光客抬高價格販售,各類藝品店或商店,也會因為對方來自異國,可能此生不會再做第二次生意,而完全不將商譽放在心上,能從一個觀光客上賺多少錢就賺多少錢。特別是2008年後來台的中國一條龍團客,靠著一條龍旅遊團,帶來一團又一團的中國觀光客,靠著資訊落差,賺取一筆又一筆的財富。錢當然是賺到了,只是賠上的卻是無窮的信譽價值。最後,這地方再也做不起除了明白標價的餐飲以外的生意。
過去政府整頓士林夜市的作為。我真心覺得政府是想要摧毀士林夜市,就像馬英九當年整頓建成圓環的方式相同。將一個靠著毫無章法和秩序的地區攤販,規劃一個有秩序衛生的建築內,美其名是整頓和更新,但實則就是逼迫這些商家用更合乎規定的方式經營,但這種綁手綁腳又礙手礙腳的方式,肯定不被這些攤販歡迎,更與當地消費文化有所落差,久而久之這個地方必然會就此沒落。
一個夜市賣著一堆相同的飲料、雞排、章魚燒、燒烤,甚至連服裝飾品行李箱伴手禮都相差無幾時。彼此都不具備獨特性的商家相互競爭,最終必然導致利潤越來越薄,最後真正賺錢的,只有供應商和房東。士林夜市的結果確實如此,幾年前幾家大型店面的轉賣,都屢屢創下新高,房地產帶動了更多資本流進士林夜市,卻也造成該地的整頓和都更越趨困難。而供應商多半是中國或韓國,換句話說這些錢看似是台灣在賺,其實算一算也未必有賺那麼多。
相較之下,同為觀光夜市的寧夏夜市和饒河街夜市,過去雖然也以外國觀光客的消費為主,但今年遇到疫情,卻未受到甚麼影響,雖然生意有所短少,但台灣本地人卻仍會到該夜市消費,相較於士林夜市如今慘澹的境況,令人不勝唏噓。
台北市政府不會想淌這渾水。夜市裏頭的勢力混雜且山頭林立,且還有各方基層政治能量在其中相互角力。尋常夜市經濟利益還是大餅時,彼此就已經爭得你死我活,現在當餅越來越小,自然是爭得更你死我活。只有當這塊餅小到各方都吃不飽、喝不足之時,才須要有人出來主持大局。
如今看來,士林夜市似乎正一步步走向敗亡。
也許將來,就真只能活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水果攤利潤 在 胖草美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oach 水果攤開張囉~ 】🍌🍋
有沒有你愛吃的水果阿~~~
Coach outlet 出了好多夏日水果風
( KateSpade 也有出 :p )
❤️水果圖案都好可愛❤️
這篇選了幾個 Coach 的商品給大家挑選喔
要定期跟大家宣導一下
疫情關係 胖草不希望美國幫手去店裡冒著生命危險採買
所以COACH OUTLET 的部分
會用網購 價格會比店面高些
不是胖草賣太貴 或是利潤抓變高
單純是網站的售價比店面高而已~
✅ 預購商品 約 3~4 週抵台哦
✅ 如何購買:
🔶 有『老朋友編號』的可留言(或私訊)編號 + 要的款式
🔶 沒有編號 可直接填單 或 先去申請編號哦
🔶 http://bit.ly/代購單 連結
🔶 老朋友 ➡ http://bit.ly/申請編號 ➡ http://bit.ly/查詢編號
水果攤利潤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ZqQgOBw6Qs/hqdefault.jpg)
水果攤利潤 在 賣水果好賺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看過有一個朋友,台大畢業的碩士,但是工作不太好找,後來去賣水果,有一陣子還問我可否借錢給他,但我自己很慘,沒答應他賣水果真的有賺頭嗎?我看到不少開在三角窗或人多 ... ... <看更多>
水果攤利潤 在 從前,有一個賣水果的攤子,老闆因為年歲大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幾年後,小男孩賺了不少錢,就把老闆的水果攤買下來,經過他的巧思,設計出更多促銷方案,生意比以前又更好,利潤當然也更高,於是他立刻開了第二家店,過幾個月又開第 ... ... <看更多>
水果攤利潤 在 Re: [問題] 我打算開一間水果店- 看板toberich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yue940925 (It's Good to Drink?)》之銘言:
: 如題 先說明一下我的背景
: 退伍後雖然有在餐飲業任職儲備幹部
: 但始終覺得這種生活不是我要的
: 希望能趁自己年輕時創業
: 畢竟很多事情,想做就趁年輕去吧!
: 未來太多不一定,機會成本只會逐年增加
: 基於這個原因我決定提前走上創業一途
: 當然沒有說這次的創業一定要成功怎樣 就算最後失敗了 過程才是最大的收穫
: 而會挑水果作為出發點也是較貼近生活需求
: 目前的規劃
: 店面風格會比較走國外那種水果店型態乾淨簡約,與一般的水果攤或店面的感覺較不同
: 水果訴求物美、平價,所以在商品上會以批發市場的優級品為主
: 提供顧客切盤或打汁等基本服務
: 未來也會考量與行動支付或電子商務做結合
: 因為過去雖然有多年的服務業工作經驗
: 但對於這的生鮮領域算是初學者
: 所以想請教有相關經驗的前輩或同好一些問題
: 1.我住北部,先前有去台北的批發市場去看過流程
: 一般來說剛開始我應該去申請承銷人資格去進貨比較好
: 還是先跟周圍的中盤商拿貨呢?
: 2.不考量促銷或不良品,水果進貨後一般售價是怎麼訂的?是抓幾成嗎?
: 3.一般來說,開間水果店需要的週轉金要抓多少呢?
: 問題可能有些外行,但是有心想從這塊領域出發
: 有什麼相關經驗我沒注意到的也可以提供我去做思考
: 當然若有相關經驗的前輩或同好
: 願意詳聊的請惠賜聯絡方式 感謝
剛好有空,稍微回一下文好了。
手機排版請見諒………
之前為了存錢,在家中“30年經驗”老前輩的指導下,和先生共同賣過四年水果,又加上
我是唸園藝的,所以應該有些經驗能夠分享。
以下就您的問題做回覆。
1. 拍賣市場的承銷人完全不用考慮,沒有個幾百萬人家不給章的。就算有,沒經驗也喊
不到好東西。
2. 不良品,不是不想拿就不會被農民藏底,要知道怎麼銷掉那些東西,這批貨才能賺錢
。
至於售價的抓法,要看水果品項:有些進口水果是死豬價,不虧錢就好,像是奇異果、中
等尺寸以下的美國蘋果;有些“軟頭貨”或是品項很讚的,就要很敢賺,尤其是“籠面”
,甚至拿貨價乘以2都可以賣,不然會賺不了錢。任何東西都有其“價值”,端看自己的
判斷能力。
3. 週轉金要看你的銷售量而訂,我們是在菜市場做,平常日跟年節差很多。
還有敢不敢衝貨也佔很大因素。
我們會為了母親節那個檔期,連續一個禮拜,每天至少載20件榴槤回來丟著,就是為了挑
出可以剝的。
會為了中秋節有水蜜桃可以賣,前一星期就開始每天屯剛下飛機到台灣、又不會吊汁的等
級。
除了初一、十五,還有其他各個節日,什麼水果最熱銷,都是經驗,都是要屯貨的,也直
接影響到週轉金。
(林林總總一大堆的屯貨,都搞不懂自己當初怎麼有那種心臟這樣玩。)
水果的“眉角”多到爆炸,而你提出的三個問題,完全不是賣水果的重點。
以過來人的經驗,這樣子要創業是肉包子打狗。真的如其他板友建議,先去水果店累積實
務經驗會有很大的幫助。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169.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32304790.A.145.html
高利潤,但是好處是只要做就有收入,吃得飽、存點錢是沒問題的。
而,我們當初設定的目標就是要做溫室,所以到一個階段之後,就跑去種田了!
(結果還是很累………XDD)
※ 編輯: ramifa (114.41.169.139), 05/23/2015 06:19:53
賣水果要賺取高利潤的時代已經過了,尤其現在資訊透明度高、宅配便利性佳,更壓縮了
市場水果販售的空間。
我們之前在賣水果,高級品項也有經營這一塊;現在自己務農,產品八成以上是宅配。
誠如我之前說的,只要會拿貨、知道銷售手法,吃得飽也能存點小錢。
而工時跟利潤的比例,是否划算,就我個人觀點,單純賣水果就現在的時機來看,是一個
渡日子的行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