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春 聰明出遊要先看!】
針對20處桃園市熱門景重啟了人潮警示燈
過年想去以下路線走春的話,一定要先看一下警示燈號,只要亮起 #黃燈的警示燈號,就會啟動管制措施,包含 #停車場管制、#人流疏導或#交通管制等。
除了警示燈外桃園也有10處開放即時影像觀看,在出遊前不訪先了解一下當下人潮和天氣,選擇人潮較少的景點,聰明出遊更輕鬆安全喔!
20處警示燈景點:
大溪老街、虎頭山風景特定區、慈湖、角板山、拉拉山、大溪月眉休閒農業區、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優霞雲瀑布、石門水庫風景區、竹圍漁港、永安漁港、觀音蓮花休閒農業區、新屋綠色走廊、三坑老街、羅浮、觀音濱海遊憩區、五酒桶山步道、農博環境教育園區、龍潭大池、青埔休閒遊憩區、許厝港溼地。
10處即時影像景點:
大溪橋、石門水庫、拉拉山遊客中心、小烏來天空步道、小烏來寰宇平台、角板山生態池、後慈湖、慈湖水岸廣場、大溪老街與虎頭山奧爾森林學堂。
#景點警示可下載「桃園智慧遊」APP或上桃園觀光導覽網觀看。
水與綠休閒農業區 遊客中心 在 林姿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12鄉鎮_到宜蘭縣政
#系列報告之五
#冬山鄉 #三星鄉
冬山鄉山林地貌豐富,位處冬山河,這條宜蘭希望之河要津,在農業發展以茶為主要產業,近年朝向精緻農業發展,也是縣內休閒農業區最多的鄉鎮,此外,冬山更是實驗教育的重要場域,延伸這個特色,我們催動冬山河「水上運動訓練中心」,未來我們也要以更多型態,創新未來!
許多對於宜蘭的印象從三星蔥開始,還有一定要朝聖的IG打卡熱點落羽松秘境,來到三星才知道原來宜蘭這麼美,具備山地、平原、河川不同的景致,再透過鄉域中的安農溪自行車道優化、橋梁立體交叉等觀光環境改善工程,為當地觀光持續注入活水,讓安農溪流域,成為親子共遊的陽光之河!
------------
冬山!位處宜蘭希望之河要津的鄉鎮,我們爭取中央前瞻計畫經費,斥資1億4千4百萬元興建冬山河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期望打造宜蘭成為「全國水上運動訓練中心」!
冬山河水域符合西式划船正式賽事標準,包含全國運動會、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全國中等學校划船錦標賽各大賽事都曾在冬山河舉辦,這宜蘭第一座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建置了教室、訓練室、二層樓的艇庫,可存放西式划船、輕艇、龍舟及帆船等各式船艇共266艘,我們要將比賽及訓練空間再次升級,提供更好的水上運動場域!
另外,地方文化的推動也是我們的重點,冬山阿兼城、火燒城(聚落水圳廟埕)客庄生活故事廊帶二期規劃及工程,以蘭陽大興振安宮廟埕為基地,活化餘裕空間(大興活動中心),打造宜蘭縣客家文化故事館,也營造兩個客家聚落阿兼城(東城村)、火燒城(大興村)客家生活環境,以2個伯公廟及廟埕為信仰中心,帶動民眾延續客家傳統生活習慣及精神,落實在地文化教育!
三星!宜蘭山地、平原及河川的交匯點,舊稱電火溪的安農溪,是當地重要的生命之河,經過公私協力,近年已成為縣內重要的觀光聖地。我們今年持續辦理自行車道優化、橋梁立體交叉等觀光環境改善工程,年底完工後,營造出適合休閒旅遊,以及慢跑、騎自行車、泛舟等多樣性活動的陽光之河。
安農溪是條兼具灌溉、休憩等功能的河川,分洪堰把安農溪河道一分為二,搭配潺潺溪水與兩岸綠地,是網美們喜愛的拍攝景點;另一處深受遊客喜愛的落羽松秘境,不同季節、天氣、白晝都展現不同的風姿,更是親子同遊、老少咸宜的熱門遊憩之處。
另外,在宜蘭縣公益彩劵盈餘經費挹注下,運用三星國中的空間營造而成的親子館,已在9月正式啟用,由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承接,全館布置小巧精緻,還結合三星蔥、梨子等在地的農特產,設計吉祥物-蔥梨寶寶,不僅吸睛更倍感親切!
水與綠休閒農業區 遊客中心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半小時的穿越,北北基小農桃源:瑪陵休閒農業區 》
驟雨不停的十月初,我在難得的天氣空檔駕車自新店一路北上,驚訝導航的目的地居然只要30分鐘,以為自己看錯。繼天上山後,我收到了基隆市政府的邀請,走了一趟「瑪陵休閒農業區」,感受這夾在台北與基隆之間,歷史悠長卻容易被遺忘的可愛山村。
瑪陵坑位於陽明山系東南方,一條基隆河支流:瑪陵坑溪的溪谷之中,屬於基隆市七堵區;然而和我們印象中的貨櫃、火車、基隆河不同,它是七堵關於山的那一面。這裡早期是北部平埔族巴賽族的聚落,族語「瑪陵」原意為「女巫的墳墓」,來到此地的西班牙人,將其譯為吉馬利社(Kimari),曾將此作為進入台北盆地的中繼站;而漢人以對溪谷的慣稱,為其加上「坑」字後,成為今日的「瑪陵坑」。
瑪陵坑的開發非常早,清代就開始有種茶等農業,日治時期這裡發現煤礦後開始蓬勃發展,甚至在1920年代成為了七堵的行政中心,直到1970年代礦坑陸續關閉、人口外流後,繁華落盡回到最初的農村樣貌,並留有許多礦業遺跡等歷史資產,成為自然與人文並茂的多元小山村。
因地處溪谷,又是山系末稍,瑪陵坑四周全是低矮的小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那頭蹲坐瑪陵坑南隅的獅子:石獅山莫屬了。石獅山步道是原始的緩坡,平坦好走,從創昇公司旁的步道口到海拔160公尺的山頂只要630公尺,上升130公尺,是適合全家大小郊遊的步道。山徑兩旁可見夾道的筆筒樹、臺灣桫欏、鬼桫欏等眾多大型蕨類,我上山時也遇到美麗的台灣特有種紅圓翅鍬形蟲,生態相當豐富;而山頂往北的展望非常好,可以鳥瞰整個瑪陵坑景色、北二高跨越瑪陵坑溪的巨大水泥拱橋:瑪陵橋、以及位於舊七堵收費站的消防署特搜北部分隊等,值得一走。
在山頂看著壯觀的瑪陵橋,讓我不禁想起在參觀美國胡佛水壩時,從壩頂往南一望,那高懸天空的宏偉州際公路拱橋。雖然瑪陵橋非常突兀,甚至成了視覺焦點,但也正是這巨大的水泥量體,和62號快速道路組合成通往瑪陵坑的捷徑,實現了台北到此只要半小時的無感距離,真是使矛盾之情油然而生啊!
石獅山腳有著瑪陵坑最著名的餐廳之一:芳裕農場。女主人楊媽媽深耕在地40多年,從養雞轉到有機農場,以各式自產特殊香草入菜而聞名。我從石獅山下來後在此享用午餐,點了口味清爽的紫蘇松阪豬、用料實在的蜂蛋與撒著帶有特殊辛香氣「辣蓼」的紅糟香草鰻魚,搭配混入狗杞葉製作拌著香濃油蔥的枸杞麵線,以及帶有醃漬月桃香甘味的月桃雞湯,享受了一場香氛獨特的味覺小宴。我非常推薦來此用餐,除了養生之外,別的地方不容易吃到的特殊有機香草調味,也是讓人難忘的在地經驗。
餐後我隨著熱情的楊媽媽,到農場後方的午茶小屋「山茶坊」參觀。打開紗門,簡單的木質內裝與大片玻璃帷幕映入眼簾,光線帶著窗外的綠意灑落光滑的水泥地面,柔美而令人放鬆,是個非常適合點杯自產香草茶或咖啡,悠閒度過午後的好地方。但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楊媽媽母女熱情的介紹園區裡的一草一木,甚至順手放進嘴裡——那些全是可以應用的有機香草呢!
在芳裕農場大門右前方,有條隱於竹林的小徑「保甲路」,是日本時期瑪陵坑內十分重要的聯絡道路,串連著類似今日「鄰里」的「保甲」。沿著保甲路在林蔭下散步,十分舒服,沒多久就會抵達瑪陵坑溪畔,可以見到瑪陵橋、翠谷橋與百年糯米橋組成一幅跨越空間與時間縱深的四維立體畫面。這座糯米橋也是瑪陵坑特色之一,在日本時代以糯米等原料調製成黏著劑,將石塊砌成六角形石柱與橋面而成,可能是基隆唯一的糯米橋,在潺潺溪水的陪伴下留存至今。
翠谷橋下有基隆河水系常見的壺穴地形,是活生生的地質教室,也可看見百年前先人在巨石上鑿出的水道遺跡;這條河的上游林相茂密,素有「基隆亞馬遜」之稱,而往下游看去,在視野不遠處就是瑪陵坑的守護神石獅山。
過了糯米橋直走,在瑪陵坑幹道大華二路轉折處值走進小巷,不久就能看見右手邊一棟高聳的紅色三層樓建築「金明昌鹿園」,也是瑪陵坑的遊憩亮點之一。金明昌鹿園主人一家是在地務農,並也從事養蜂事業,自產的野花蜜蜜源就是這片小丘陵地的樹林,吃起來味道層次豐富,和果園的水果蜜不太相同;我個人很喜歡,當場就手滑了一瓶200克包裝的,1公克1.25元。養蜂之餘,他們也以副產品蜂蠟開發DIY手作課程,將其與乳木果油、已萃取左手香精油的米油等加熱均勻混合,倒入容器冷卻後就成為止癢消腫的純天然左手香膏了。
回到主業,金明昌鹿園內有四十餘頭鹿,可以拿牧草餵食最親人的門面招牌水鹿,近距離感受一下這種山裡也有的大型哺乳類。不過,在中央山脈上看了那麼多水鹿,且幾次被包圍的記憶仍然歷歷在目,這樣隔著鐵欄杆的互動方式,還真是讓我覺得有點陌生呀!除了鹿以外,這裏還有大魚池、一大群母雞、幾隻山羊、成排蜂箱,和一隻猴子,是個非常適合帶小朋友來玩的休閒農場,很有小動物園的感覺喔!
這天,我大概11點抵達瑪陵坑,爬完石獅山、在芳裕農場悠閒享用一餐、保甲路散步,到金明昌鹿園餵鹿、餵魚,做了幾瓶左手香膏後,竟然就已經天黑了!根本沒有時間再去其他地方,只好匆匆到農產品展售暨遊客服務中心,拜訪非常熱情的總幹事林飛海,聽退休後回歸鄉里服務的他講講瑪陵坑的故事,還有瑪陵坑溪上游的幾個重要景點:日德煤礦與福海煤礦、焦炭窯遺址,與親水公園、基隆亞馬遜…等,他的爸爸還曾經是本地礦工,陳列在遊客中心的礦工帽就是他提供的真品呢!
我確定瑪陵坑會是我有一天或半天空擋時,將再到訪的地方,把主委口中的那些史蹟、幽境都收進眼底。但比起景緻,這裡悠閒的山村氛圍,像極了中南部淺山,更讓我喜歡在此漫步的感覺。另外,這裏還有很棒的餐廳、眾多在地小農生產的特色產品,還有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出遊的環境,實在是北部人不可多得的咫尺桃源呀!
如果你住在北北基,喜歡山村的氛圍,卻不想舟車勞頓到中南部縣市,瑪陵坑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項:半小時,這迅速的空間轉換,就像跳躍時空,眨眼讓人徹底擺脫喧囂、走入純樸的自然小鎮,感受小農的慢調生活,穿梭在百年歷史交織而成的美麗里山之中。
#基隆 #七堵 #瑪陵坑 #瑪陵休閒農業園區 #女巫的墳墓 #金明昌休閒農場 #芳裕農場 #石獅山 #瑪陵橋 #悠閒 #里山 #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