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
2019年11月1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張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出現毛玻璃狀結節(nodule),疑似新型肺炎病例,病因成謎。隨著年關將近,人們在12月開始頻繁奔波各地,武漢市位居中國交通樞紐,陸續發現數起新型肺炎的病例。疫情似乎悄悄蔓延。
同年12月30日武漢中心醫院醫師李文亮透過網路社群通知同事,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類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病患,應小心防護。不幸的是,李文亮醫師因這種新型肺炎於今年2月7日病逝於武漢金銀潭醫院。
英國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特別於2月18日發文悼念李文亮,引述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衛學院主任英格勒斯比(Tom Inglesby)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重要的預警系統是,醫護人員意識到某種新疾病正在出現,然後發出警報。」
醫學界現在清楚知道這種新疾病是由人傳人的新冠病毒(SARS-CoV-2)所引起,命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但人們太晚意識到「吹哨人」發出的警報,低估新冠病毒的傳染力,疫情迅速從中國傳到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亞洲區域,蔓延到歐洲地區(特別是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再擴散至美洲地區(美國紐約成為重災區),死亡和感染病例以指數型曲線與日俱增,人類正面臨21世紀的瘟疫[1]。
■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寄生在於細胞內的微小生物體,感染的對象涵蓋細菌、古菌和所有的真核生物。病毒的構造極為簡單,主要包括四層結構,由內而外依序為:位於核心的遺傳物質、蛋白質構成的衣殼、源自於宿主細胞膜的脂質外套膜、以及具有宿主專一性的特殊蛋白質。
某些病毒的構造甚至更為精簡,不具有外套膜。由於缺乏複製遺傳物質與合成蛋白質所需的材料和環境元素,病毒的生存繁殖需要完全仰賴宿主細胞;而脫離細胞體的病毒,其活性可以維持數分到數小時不等。
目前已知的病毒種類共有489種病毒,因病毒具有高突變率,衍生出的亞種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和致病性。除此之外,病毒毒性的差異亦見於不同的宿主物種間。隨著自然環境變遷的壓力與日俱增,似乎也加速了病毒演化的時程:擴大感染的物種範圍以及產生新種病毒。
以近數十年來侵襲人類的新變異株或新種病毒為例,有些已經成功地潛伏在人類的群落裡(如:愛滋病毒);而毒性強的新變異株(如:伊波拉病毒、 SARS病毒),則以低致病性的形態潛藏於原始的宿主物種當中。這些現象投映出病毒演變的縮影,也展現了病毒病絕佳的可變性和適應力。
病毒的起源現今仍未有定論,若從部份病毒基因的相似性橫跨了原藻以至於脊椎動物的角度來看,病毒可能是演化上最原始的生命形態;然而,另一種說法是:細胞的基因組意外地分割出可以獨立複製的基因片段,形成病毒顆粒的前身。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精巧詭變的生存策略足以讓病毒成為演化長河中最淵遠流長的物種[2]。
■病毒與人
傳染病的流行,常常會影響人類的所有活動。歷史上的社會榮枯、文化起落、宗教興滅、政體變革、產業轉型、科技發展,都和傳染病的流行有密切的關係。戰爭的勝敗也可決定於傳染病的蔓延。在中世紀的圍城戰爭中,曾經將黑死病患者的屍體當作武器,以強力彈弓拋擲到城堡裡,讓守城敵軍得病死亡,進而不戰而勝。
■影響人類至巨的流行病毒
當新種病毒出現時,所有人類對它都沒有抵抗力,一旦傳染開來,流行就大為爆發,使得民眾陷入一無所知的高度恐慌當中。像二十世紀的多次流行性感冒、愛滋病和狂牛症等,在擴散蔓延的初期,帶給人們極度懸疑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
一直等到醫學界闡明了感染途徑及擴散風險、重症與致死比例、易感受宿主特徵、病原體真面目、有效防治措施之後,人們才逐漸消滅心中的不安[3]。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包括:引起輕微症狀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HKU1、NL63、229E,以及引起嚴重症狀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新冠病毒。
從基因組分析可發現,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基因相同度約有80%,複製酶的胺基酸序列相同度達到94%,表明這兩種病毒屬於同一類;而新冠病毒與中國雲南當地的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整體基因相同度更達到96%,代表演化關係更接近。
但如果比較與感染細胞直接相關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基因組,新冠病毒與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的相同度高達93%,與SARS病毒的相同度卻只有75%左右,因此科學家已排除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同源關係[1]。
■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
科學家們尊稱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研院院士、病毒學家賴明詔在 30 年前開始投入冠狀病毒研究,那時冠狀病毒被認為只是「感冒病毒」,研究的人少,非常冷門,連申請研究經費時,他都要再三強調「冠狀病毒未來會很重要」,才能順利過關。
直到 2003 年,亞洲地區爆發 SARS 疫情,才讓冠狀病毒成為病毒學研究的大熱門,更發現這或許是對人類最有威脅性的一種病毒。賴明詔院士直言「人類不可能比得過病毒,冠狀病毒比冠狀病毒學家還要聰明,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賴明詔院士:「永遠會有新興病毒出現」
病毒可以分成 DNA 病毒、RNA 病毒 2 種,DNA 病毒在複製的時候,需要複製雙股的基因,還要經過轉譯的作用;所以速度比較慢、也比較不容易突變、進化,相對來說是比較好控制的病毒。
但 RNA 病毒只有單股,複製速度快、又容易突變,相對來說比較難控制,像是愛滋病病毒就是 RNA 病毒,它也是世界上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
賴明詔院士說,而冠狀病毒又是 RNA 病毒中,最特別的病毒。「它有世界最長的 RNA 基因,有 3 萬個鹼基(承載基因的單位),理論上這樣的基因不應該存在,因為 RNA 複製時常常會出錯,所以超過 1 萬個鹼基之後,很多基因就會失去功能。但冠狀病毒可以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必然有個改變,可以去彌補出錯的問題。」賴明詔院士說。
而這次的新冠病毒又比以往的 SARS 傳播力更強,賴明詔院士說,「新型冠狀病毒跟 SARS 的病毒是很相近,但病毒受體的附著力將近高了 20 倍,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傳播力很高,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我們以為新的病毒突變以後不會附著在受體,但附著力反而增加這麼多。」
在這樣的狀況下,賴明詔院士說,不管是動物跟動物接觸、還是動物跟人接觸,都可能產生出新的病毒,「只要接觸越來越多,我相信這個新的病毒會不斷的、繼續產生,而且會持續演化。」
■蝙蝠是冠狀病毒最重要的動物關鍵
跟冠狀病毒最緊密連結的動物,其實是「蝙蝠」。雖然很多動物身上都會帶有冠狀病毒,但目前觀察到的動物,只有蝙蝠可以跟冠狀病毒完全和平相處。
台灣病毒學權威、研究病毒數十年的徐明達教授說:「因為蝙蝠本身有很多可以抑制病毒發展的因素,一個是牠會製造很多干擾素,抑制病毒的發展,但是製造太多干擾素會影響細胞的活性,讓感染更厲害;但冠狀病毒在人身上,不會引起干擾素的製造,而蝙蝠有另外一些因素,很多干擾素也不會影響細胞。」徐明達教授說。
再加上蝙蝠的壽命很長,有的甚至可以存活四十年,種類又多、因此會帶有變種的病毒,同時數量也很多,病毒產生也多,所以影響的範圍也特別的大。
徐明達教授說「所以蝙蝠可以帶著病毒到處飛,到處去接觸(感染別人)」,但人類直接接觸到蝙蝠的機會很少,即使接觸也不容易直接引起突變,雖然(新冠病毒)跟蝙蝠定序有 96% 相似度,其中最重要的細胞受體的蛋白質不一樣,所以一定是有經過別的動物,經過變化,才變成新冠病毒。」
「這就是中間宿主。」林口長庚副院長、也是感染科醫師的邱政洵說,「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果子狸跟蝙蝠,病毒接觸到中間宿主可能會停留一下,再傳染給人,但因為人不是自然宿主,病毒不會跟我們共存傳很久,所以之前像是 SARS、MERS 才會被控制住。」
所以邱政洵醫師很樂觀的認為,只要人類控制好跟動物的界線、不要輕易接觸野生動物、不要侵犯動物的領域,保持防疫觀念,新冠病毒還是有機會可以完全消失[4]。
2003年,SARS來襲。相隔17年後,新冠病毒帶著超強的感染力襲捲而來,現代文明社會遭受前所未見的打擊,幾乎全面停擺。面對不斷演變的新冠病毒,科學家在基因組定序、結構生物學、公衛及流行病防治等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短短數個月內,我們已能一窺新冠病毒的面貌及作用機制,同時擬定治療策略。
即使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這些無價的科學研究讓我們面對疫情時不會一籌莫展。在黎明來臨之際,世界必須團結一致,共同對付這個危險的敵人,相信不久之後,我們能戰勝這場嚴峻的瘟疫[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科學人》粉絲團「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https://bit.ly/3BM5a9e、(Yahoo新聞)https://bit.ly/2YkoITx
[2](臺灣醫學會)「什麼是病毒」:http://www.fma.org.tw/2009/bio-1.html
[3](國研院國網中心 )「病毒與人-從SARS的流行談起 (▸演講人/陳建仁) (科學發展 2003年6月,366期)」:http://science.nchc.org.tw/science/science2005/Papers/c4academician/9206-08.pdf
[4](Heho健康)「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台灣 4 大病毒學家:新病毒會不斷產生,只求和平共存」:https://heho.com.tw/archives/93282
➤➤照片
[1]科學家揭露新冠病毒基因組和棘蛋白胺基酸序列,探索其感染機制。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新冠病毒 #SARS-CoV-2 #賴明詔 #徐明達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第一次揭露不為人知的祕密,台積電誰找來參與這場疫苗捐贈戰的?結果真相竟然是郭台銘找來的! 今天第一次揭露不為人知的祕密,台積電誰找來參與這場疫苗捐贈戰的?結果真相竟然是郭台銘找來的!坦白說我一開始也不是...
永信非炎作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
我發覺台灣媒體真的挺有病的.
.
特別是蘋果.
.
我從來不曉得原來打疫苗後過世,尚未證實有關聯,還要被意識形態檢查,凸顯他的政治立場,翻遍他的臉書,進行竄改語境的嫁接,只為了滿足媒體預設的荒謬-「他打了高端,他呼籲其他人去打,然後他死了.」
.
「作家打高端後猝死 曾說願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犠牲,換多數人平安』」,附上大大的一張他的相片,上面寫著「用生命相挺」,再附上「翻攝至臉書」,可以知道,完全沒經過他們家人同意.
.
彷彿正在嘲諷他,他有多麼傻,有多麼活該.
.
「打高端猝逝作家黑特柯文哲!曾言『敵人就在北市府』 鐵桿支持蔡英文」
.
我不知道他支持蔡英文,或批判柯文哲,跟他逝世有什麼關係-他的政治立場,跟他打高端又有什麼關係,毫無疑問,這樣子惡劣的報導吸引來的效應,就是一堆深藍與柯文哲支持者在進行網路霸凌,「死得其所」、「求仁得仁」、「神經有問題,北市長是神醫,怎麼可以批評他」、「台獨吉娃娃」,似乎暗示死者就是因為支持蔡英文,批評柯文哲,所以這是他的下場.
.
然後這一路蔓延到死者的臉書.
.
事實上,打AZ和莫德那的,在8月23日各有一人死亡,卻不見得有這樣的待遇.
.
全台打疫苗的人這麼多,打完莫德那和az猝死有653例,沒有人,沒有人像他一樣,他大概是第一個,被赤裸裸的肉搜言論,討論政治立場,然後被網路霸凌的人.
.
而且他已經過世了.
.
我只看到這一個偏頗的媒體挾著一群人,對著所有人說,「他打高端,他有罪」,在台灣,原來,當一個本土派支持者,竟然不被當人看待,死後,還要被不斷踐踏著.
.
陸作家的言論,是在6月25日,全文為:
.
「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
抗疫攸關國家安全,所以接施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而不是權力。
.
每個人挑三揀四、這不打那不打,結果就形成防疫漏洞、死角,危害整體。
.
現況只能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即使有人會因此致死。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打了都會死。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
.
一句話:打疫苗利大於弊。
.
除非有些人,選擇完全不出門、在家與世隔絕,否則都應該打疫苗。
.
萬一打了疫苗死了,也只能視為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的犠牲,換取多數人的平安。」
.
我不知道這跟他打高端有什麼關係,6月25日,也根本沒有高端可以打,那時,是環南市場疫情爆發,台北市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然後許多人在提倡拒打疫苗.
.
而媒體故意在此時轉死者不相干的評論,斷章取義,就等於暗示群眾,他的言論是針對高端,要強迫其他人去打高端.
.
該作家站在公眾利益的角度,希望人們趕緊去打疫苗,獻祭之說,也屬於一種無奈的語氣,「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他是以群體免疫的觀點,用意在於希望疫情能趨緩.
.
事實上,如果沒有疫情,沒有變種病毒,自然也不需要疫苗,他希望的是人們有疫苗就趕快去打,沒有特定鼓吹哪一個牌子,否定他這樣觀點的人,其實就是否定打疫苗罷了,要人們不要去打任何一劑,這樣就不會有任何風險,但,其實只是把風險轉嫁給其他人,而自己同樣也會面臨病毒的威脅.
.
他不是韭菜,他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擔憂自己,也擔憂其他人,他喜歡在臉書上擺自己做的菜,還有一些飾品,鼓勵其他人,我不曉得,媒體檢查他的瑕疵,假造他的語境,把他6月擔憂疫情的言論嫁接他現在打高端去世,的用意為何.
.
如果想標誌高端的不安全,一個例子證據力是不足的,打高端的人昨日有17萬人,相比az或莫德納,這沒有超過太多的背景值,如果想要否定高端的安全性,應該先等法醫驗完確認有關聯後,或者有明確的數字和依據,在下這種結論,營造這種氛圍.
.
如果要幫死者喊冤,或譴責政府,也不應該消費死者,讓他被誤解,請報導事實,而不是選擇性呈現報導,最起碼的起碼,時序要搞對,而不是讓他蒙受不白之冤,一群人瘋狂地分享他的文章,四處在他死訊下留言,謾罵他「納粹、會下地獄」.
.
這些人究竟對他有何仇恨?只是因為他去打了疫苗,死後就應該被這樣糟蹋?
.
我想,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
那些嚷嚷著「死者為大」的人,在許崑源議長死去,傳播這樣的想法,現在,這就不適用了,你們的良知,到哪去了?難道你們受的教育,是可以對特定人殘酷,而消去自己的同理心?他甚至不是一個政治人物,只是一個平民作家.
.
對於政府來說,一定慎重的處理這件事情,後續的撫卹,家屬的慰問,一定要做到圓滿,然後,請詳細調查他的死因,如果確認和施打疫苗有關聯,一定要進行補償,因為他是相信政府,相信國產疫苗,跟隨總統的主張,才去施打的,一定要給出一個交代,不論打任何疫苗,都要負起後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責任,只有這樣,人們才會擁有意願繼續施打下去.
.
而如果你連這樣信任自己的民眾,都無法保護的話(儘管他已經死了),讓他好好地走,我不知道你存在的價值為何.
.
對於已經施打高端或尚未施打高端的人而言,我想有一點必須注意,如你本身有心血管或急性嚴重疾病,在施打後產生不適症狀,要多加注意避免和施打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混淆,「以為只是疫苗的副作用」,而忽略了就醫時機.
.
高端的副作用為:
.
「接種高端後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壓痛,頻率71.2%,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其次是痠痛、全身無力頻率36%、肌肉痛27.6%、頭痛22.2%、腹瀉15.1%、注射部位腫脹或硬結10.5%、噁心或嘔吐7.7%、注射部位泛紅4.9%、發燒0.7%.常見的不良反應通常呈現輕度或中等強度,大部分於接種後7日內觀察到緩解或消失.」
.
如有「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或者並不屬於打高端疫苗的症狀,請盡速就醫.
.
全世界奪走最多人生命的疾病,不是武漢肺炎,是天花.
.
天花造成了約4億人死亡,他終結在一名鄉下醫師的手上,愛德華.詹納,他在擠牛奶的女工身上,發現了得過牛痘的人,便不容易再感染天花,於是他進行了牛痘實驗,創造了「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就是牛的意思.他認為,牛痘和天花有相同的來源,但牛痘感染人的毒性較弱,所以接種了牛痘,就不容易感染天花,他創造的概念,讓其他人開始追尋免疫和產生抗體的預防疾病方法,直到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的死亡率,為0.
.
這個故事聽起來是很輕鬆而且偉大的,但背後有許多沉痛的內幕,這個方法被發明而且證明有效,取之而來的,不是讚美,而是一群人無情的撻伐,他們說,詹納的接種法是褻瀆上帝,是撒旦的話語,報紙上,報導著接種牛痘疫苗的人會長出牛角,變成牛,詹納的家被包圍,甚至連他的病人,相信他而來接種的人,都被不斷的嘲笑與謾罵,然後丟石頭在他們身上.
.
這位作家,此時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不理智吧,他們總是毫無目的的攻擊那些尋求所有人都能得救的人,而以為,使他們消失,就會讓自己安全,詆毀他們自己就能免疫,他們以為,能使自己得救的,不是疫苗,而是仇恨.
.
帶給他們災厄的,不是病毒,而是那些與病毒對抗的人.
.
諷刺的是,現在早已不是18世紀,已經過了兩百多年,有些人做的事,說的話,仍然與從前沒什麼兩樣.
.
高端施打到現在,並沒有像其他疫苗,那樣顯著的副作用,以猝死來說,從擴大二期試驗的4千人,到昨日接種的17萬人,只有兩個例子,一個高血壓病史,另一個死前手裡握著毒品,相比az開打後許多高齡者猝死的情形,累計死亡536例,莫德那2個多月累計的117例,這樣的背景值,很難說,具有嚴重的安全問題,去打的人是一種錯誤.當然逝去的生命都有同樣的重量,是不能比較的,請體諒我只能用這樣的方法去面對龐大的惡意,他們的言論過於無知,嘲諷死者的人,不但低能,而且無良.
.
還逼得死者家屬得出來捍衛自己的家人,真的是,人性掉落了糞坑.
.
常說人們的敵人是病毒,有些人的敵人,卻是彼此,那些希望所有人都活下去的人-他說的獻祭,是一種不得已,一種沒有辦法,一種莫可奈何,一種「想開點」,而那群侏儒口中的「獻祭」,是期待一個人的死去,好映證他們妄想的使全人類至於風險之中的荒謬.
.
他是溫柔的,他們是無情的,他是沉痛的,而他們喜悅,他說的,不是一種恐嚇,而是一種悲傷,他訴求的,不是一種絕望,而是盼望人們主動尋求希望-
.
而他們喜孜孜的在他的屍體上跳舞,在家屬的痛苦中飲酒作樂,一個希望更多人活下去的人的肚皮上,在他摯愛的家人面前,他們以為他已經閉上眼睛,但是所有人都看見了.
.
我希望那些侏儒能平安健康的,攜上他們的惡意,去面對病毒,謝謝他們告訴我們,原來,台灣有一群人,活著這麼像病毒一樣,比病毒還有迫切的需求,希望人命的逝去,幸災樂禍.
.
詹納還有一項特別的觀察,使他聞名於世,他發現,杜鵑的雛鳥會把同一個巢裡,其他鳥的幼雛推出巢外.
.
台灣就像一個溫暖而巨大的窩,這座窩裡,顯然,養了太多杜鵑一樣的人.
.
一隻馬來西亞來的候鳥,或許刺痛了他們的內心,他比居住在這座島上的杜鵑,更愛這座島,更願意珍惜其他人,而牠們,只想到了自己,自私,而且愚蠢.
.
現在他飛走了,留下許多思念,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能過得安好.
.
希望他的死,能激發出人們,本質上希望其他人能過得更好的美好希望.
.
最後呼籲蘋果日報撤下不實的報導,這無疑是給家屬帶來二次傷害,如不撤下,神父個人往後將永遠不會分享蘋果日報的任何新聞,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蘇素秋 tomoyo的贊助.
永信非炎作用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少讀者在澳洲生活或者將會移民澳洲,或許會對以下內容有興趣。
最近上了幾個COVID management的課,臨床上遇到不少COVID個案,跟同大家分享下澳洲COVID現時的情況
***以下內容只作參考、分享和討論用途,實際臨床治療請根據個別醫院的指引)***
【澳洲現時狀況】
主要爆發在於NSW,其他States每日確診數目前仍然為個位或雙位數,但Victoria有急速增長的潛力。所以地區的爆發個案以Delta為主。
NSW經歷兩個月封城後,並未能成功把Delta壓下來,現時每日400+個案,累積個案已8000+,ICU使用量約60+。全個NSW有約500到600張ICU病床,政府宣佈如有需要可double ICU病床數量。不過目前已有約11-14%的ICU被COVID病人佔用。未來兩星期及往後的兩個月專家預計每月確診數會升至1000+的四位數字。
為什麼封城好像沒用?很多專家有不同解說,可能是疫苗覆蓋率太低、部分民眾繼續馬照跑舞照跳開BBQ Party、封城以唧牙膏方式逐個Suburb逐個封、一年半後都仍然有人不肯戴口罩或戴不好個口罩、一年半後仍然可以出現院內交叉感染等等。
【臨床上我們學會了什麼?】
最新的研究仍然顯示重症大多是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值得注意的是Delta除了傳播率更高外,似乎造成重症的機會比起original/alpha更高,特別是針對年輕群體。不過目前數據很多confounding factors,到底是因為年輕群體大多未打疫苗/未排隊打到疫苗,所以比較容易出現重症定還是delta的殺傷力比較大,相信過多幾個月有更多數據便會更清晰。
感染後一般的disease course是怎樣?
大約80%會是輕症、10-15%會是moderate to severe(大多需要住院治療)、5%是重症(Critical,或需要ICU)。Incubation period大部分3-5日就開始病發,delta似乎更短,但可長至14-21日不等。
具更高風險的群體為男性、長者、本身有心臟病、肺病、免疫系統不良、糖尿病(1/2型)、長期腎病、吸煙等等。
病發後通常day 5-8開始惡化,9-12日就開始peak,常見併發症有肺部、心臟、血栓、炎症性反應等等。
肺部如大家都相當了解,常見的為非典型性肺炎的bilateral peripheral lower zone pattern,但這種pattern亦在老人/COPD群體上的atypical bacterial pneumonia較為常見,所以並不能只靠CXR去判斷,CT Chest的話有更多defining features。不過早期病發的話,imaging未必好conclusive。歐美甚至現時澳洲,基本上你發燒或有呼吸道徵症都會幫你驗COVID。
心臟的話如任何病毒性感染,都有myocarditis的風險,同時如果嚴重的cytokine storm和multi organ failures的話,T2MI亦相當常見。臨床可疑的話ECG和troponin都不會少做。
血栓風險其實不低,如任何嚴重炎症性疾病或感染,COVID的PE風險視乎人種和Studies,都有差不多1-3%。歐美加澳等白人為主的國家以往多數有hospital policy, for any hospital admission > 24 hours都會建議打40mg SC enoxaparin作DVT prophylaxis,但有趣的是亞洲人血栓的風險其實低好多,亞洲地區甚少打prophylactic enoxaparin,但somehow日常都會照幫亞洲病人打,到底是否合適,就值得商榷。不過因為COVID,現時不少臨床建議感染COVID住院的話都打prophylactic enoxaparin。不過therapeutic enoxaparin (1mg/kg BD)就發現似乎對outcome沒有重大影響,更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亦有個別指引建議如有臨床懷疑的話定期驗一驗D-dimer,但不少不幸染上COVID的病人都有underlying disease本身都會增加d-dimer,如果你d-dimer positive你都基本上要CTPA,但CTPA你照完1個COVID病人又要deep clean間房,下個照CT的病人便要等一輪,到底驗還是不驗,仍然是臨床上不簡單的選擇。
【目前治療的選擇】
目前有較多證據支持的藥物有Dexamethasone,類固醇似乎永遠不會令人類失望。NEJM鼎鼎大名的RECOVERY Trial發現6mg PO/IV daily可以減低重症患者28 days mortality,特別對於需要氧氣支援和插喉患者最為有用,亦可減小ARDS的機會。但對沒有氧氣需求的患者來說並無重大分別。所以輕症並不建議使用Dexamethasone
Remdesivir早期被譽為神藥,NEJM研究發現對輕症並無重大作用,但對中等至嚴重患者來說則有縮短住院時間的好處,特別在需要氧氣支援的患者上。但似乎對已插喉的患者身上無重大幫助,可能由於插喉已是最後手段而插得喉時抗病毒或許已非最重要的因素,而是應對那可惡的ARDS
Tocilizumab (IL-6 inhibitor),以往用在自體免疫系統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近一兩年在COVID的臨床研究其實都相當controversial,有些研究顯示有用,有些顯示無重大分別,但最近似乎又有新數據對於重症病人來說在控制cytokine storm上有不錯的效果。不過仍然需要更多數據、在使用時機和跟其他藥物配合上。
另外亦開始有研究使用Baricitinib (JAK inhibitor),跟Tocilizumab一樣,原是用在自體免疫系統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目前研究亦是似乎有控制cytokines storm,在重症上有正面效果。不過仍然需要更多數據、在使用時機和跟其他藥物配合上。
在美國亦有時會用到Regeneron的monoclonal antibodies,不過美國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未引入,相信一來天價、二來貨量亦不足供應全球。有興趣可以自己google一下。
最後就是回歸病毒感染大多都是依賴支援性療法,人類到目前為止都仍然未有方法可以有效地殺死病毒,大多只能靠免疫系統,用藥物抑制病毒生成速度,讓免疫系統和抗體清除病毒。
於COVID治療中最常見的便是氧氣,如mild to moderate的一般只要nasal cannula支,大部分病人aim saturation >90%。但嚴重或重症時便要考慮high flow或NIV或插喉。不過NIV或插喉大多需要ICU支援,而插喉後比較麻煩的是好多時都wean不甩條喉,所以一般除非到最後階段都避免插喉,而當病人惡化到必須插喉時,Tocilizumab和Baricitinib似乎未有非常好的效果,可能已經miss the boat?這需要更多數據和研究
另外就是有趣的是intermittent prone position似乎對血含氧量有改善。不過到底對預後有無幫助就仍然未明。
今日暫時講到呢到,最近澳洲大爆發,作為前線醫生都遇到不少COVID病人,如果大家有興趣,下篇跟大家分享一下前線醫護面對的困難和壓力。
永信非炎作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第一次揭露不為人知的祕密,台積電誰找來參與這場疫苗捐贈戰的?結果真相竟然是郭台銘找來的!
今天第一次揭露不為人知的祕密,台積電誰找來參與這場疫苗捐贈戰的?結果真相竟然是郭台銘找來的!坦白說我一開始也不是很相信,但是因為綠營一直想要收割,搞到當事人身邊有很多人不爽,我找了好幾個消息來源才確認這件事。台積電是郭台銘找來為了突破這次的綠營封鎖,而蔡英文同意邀他們進府,這也是為什麼媒體突然被告知台積電要參加的時候一片譁然,但郭台銘卻沉默沒有表達任何意見,因為他早就知道啦!根本就他找的!
【鴻海及台積電BNT疫苗採購案近日已完成簽約,但台北市議員、民進黨中常委梁文傑日前在政論節目上表示,如果不是民進黨找台積電出來,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根本買不到疫苗,引發討論。對此,梁文傑16日在臉書解釋,他的看法是台積電的作用非常大,「誰在幫忙台灣人民突破封鎖才是重點」。
至於「找台積電來幫忙郭董」一說,梁文傑則解釋,並非台積電被迫做了不樂之捐,他是指當台積電在6月10日主動交件給衛福部說要買疫苖,而郭董也說要求見總統蔡英文,蔡英文就在6月18日請來台積電和郭董一起到總統府商討,因為兩家大公司一起出面總比一家好。】
但梁文傑的說法完全是收割,所以才會有我寫這一篇,事實上是郭台銘找了台積電來幫台灣讓這件事會成。因為一開始郭台銘找的是柯建銘,但沒想到跟上海復星才通完話,消息就洩漏,柯建銘還公開說郭台銘的BNT疫苗一劑要四十二美金;結果郭台銘遞件給衛福部是不是還被擋了七八天一直在那邊繞,柯建銘入總統府報告了,蔡英文就說好了指派李大維去談,底下陳時中也還在擋,而且還有消息人士直接跟郭講說,黨內有人有意見,你們會被擋。
所以他才悄悄地拉了台積電參與,謀定而後動之後才在六月十八日驚天一怒說要直接面見總統,而且今天下午就有空!但你不會覺得一直沒行程的蔡英文有空也就算了,台積電的劉德音董事長和法務長也都這麼湊巧都有空,是以為大家都在放暑假可以隨傳隨到嗎?那當然是已經準備好了啊!
其實這個邏輯很簡單,這就是用來鎮壓民進黨黨內派系牛鬼蛇神的,因為你擋得了郭台銘,擋不了護國神山,擋得了護國神山,擋不了郭台銘,你可以說台積電股票上市,但郭台銘已經不是鴻海的負責人了吧,總之這兩個組合在一起才會一剛一柔相輔相成。
而就像你後來所看到的一樣,剛者如郭台銘忍辱負重,至今噤口不語,柔者台積電驚天一怒,克服了種種刁難,才走到這一天啊!這背後的無奈與悶虧,恐怕短時間都不會有辦法讓一般人知道全部,總之只能感謝。
台灣的企業用自己的錢自己的人力自己的法務自己的關係幫全台灣的人民搶到了疫苗,就請那些除了拖累、想要賺一筆之外別無貢獻的政治人物閉嘴吧,這些功勞沒有你們的份,明眼人都知道,你們有過無功,閉上嘴比較聰明,有一天會全都跟你們要回來的!
好了,揭露完前所未知的內幕,接下來要談數據了。台灣這一波有幾個數據很奇怪,不符合常理。一個是得了新冠肺炎之後的死亡率,一個是注射疫苗之後的疑似異常反應的比例。
根據中時新聞網兩天前的報導「台灣死亡率4.8%比世界高2倍」,數學永遠不會辜負你的,因為不會就是不會。
我好奇比對了一下CDC公布的資料,我用這幾天的數據計算了全台各縣市新冠肺炎的死亡率,發現前五名分別是:
新竹縣 9.17%
基隆市 8.41%
台北市 6.11%
新北市 5.67%
彰化縣 4.81%
而且全台灣的死亡率竟然高達5.35%,高過於全世界的總平均2.1%,是全世界平均數的2.5476倍!看到這數字,不禁讓肥宅我打了冷顫…數字這個東西沒有偶然只有必然,真的就是這麼巧,因為我們得病年齡層過高的關係嗎?但真的不是啊,我國的死亡率一周前就已經達到世界第八了,如果以最新的數字來說是要追過索馬利亞了。(但不知道為何我國的資料已經有段時間沒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網站同步了,誰知道為何呢?)
COUNTRY CONFIRMED DEATHS CASE-FATALITY DEATHS/100K POP.
Yemen 6,964 1,366 19.6% 4.68
Peru 2,085,883 194,752 9.3% 599.04
Mexico 2,616,827 235,507 9.0% 184.60
Sudan 36,805 2,774 7.5% 6.48
Syria 25,806 1,901 7.4% 11.14
Egypt 283,409 16,418 5.8% 16.35
Somalia 15,076 781 5.2% 5.06
Taiwan 15,328 753 4.9% 3.17
另外,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若以目前國內已經接種了201萬9986劑AZ疫苗後,共有387例死亡數來看,換算死亡通報率達百萬分之191.59;莫德納部分,231萬7286劑,共有25例死亡換算為百萬分之10.79,兩者相差達17倍。等等,這個數字真的太異常了,這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CDC真的都沒有說法嗎?我們再把世界各地的長者注射疫苗後的死亡率調出來,這也還是異常啊!
接種AZ與莫德納疫苗的不良反應差距如此之大,而且我國的異常反應比例又比世界各國都高,但是我們偉大的CDC卻沒有說明,世界各國包括丹麥、奧地利、義大利、冰島、挪威在遇到副作用問題時,都是暫停施打,進行解剖調查之後,當時遭遇到疫苗注射的血栓反應時,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永信非炎作用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早前新樓盤開售,市場反應非常熱烈。《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Lawrance),介紹新書《龍市樓論》並分析龍巿模式,剖析香港2009年後至今的「新常態」樓市數據,助你配置 Smart Money 入市。
【第7集主題:#香港樓市】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汪敦敬 Lawrance(祥益地產總裁)
著名樓市評論員,從事地產代理業30 年以上,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 多年,長期剖析樓市實況、置業財技和房屋政策。汪敦敬被譽為「預測最精準的樓市專家」,從2009年開始研究龍市理論,檢視香港樓市數據的十年印證,於新書《龍市樓論》闡釋龍市規律發展,「龍一」升市及「龍二」調整市如何交替出現,而總體呈現一浪高於一浪的勢頭。
00:00 本集精華
00:42 節目宗旨
01:43 嘉賓介紹
02:09 龍市是甚麼?
03:27 新書內文的QR Code有甚麼作用?
04:37 高現金流、低借貸率、供應不足、財富效應這四個因素,在2020年和2009年有否重覆?
10:50 市場帶有許多長期負面因素,為何仍對樓市抱樂觀態度?
12:29 住宅樓未來數月走勢如何?
16:40 有意移民的人對市場有影響嗎?
21:45 現時剛性需求強烈?
25:57 疫情和失業浪潮會否令分析出現滯後?
➤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第2集主題:投資銀行上市角色】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30:33 節目介紹
31:44 投資銀行如何分類?
32:50 國企到美國或香港上市時沒分國家隊,整個運作是如何?
34:22 銀行如何考量上市項目大小?
35:38 其他國家的企業在香港的活躍程度如何?
36:25 香港有多少投資銀行從業員?
37:17 香港對投資銀行有甚麼吸引因素?
39:02 投資銀行有沒有分類?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10a.m. 上線!
#致富解碼 #汪敦敬
======================================================
【2020年10月活動 現正開放報名】
➤ 英國物業投資150分鐘速成班(?完成速成班後可獲贈豐盛國際HKD2,000置業現金回贈!)
https://bit.ly/3dubZRW
======================================================
新書介紹 ➤ 龍市樓論(汪敦敬)
實體書(登記天窗會員享9折): https://bit.ly/3hQmtvl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kb4Yr1
牛熊巿周期在樓巿不復見,香港樓巿的「龍巿模式」乘勢而起,
撥開雲霧,看通「龍巿」的升降規律,你的財富才能「飛龍在天」!
「龍巿模式」非常強勢,作者於書中詳細解說支持其運行的四大因素:
高現金流:資金續創新高,2020年是97年的5倍以上;
低借貸率:香港貸存比率低於1,遠較97年高位健康;
供應不足:整體一手供應下降及二手放盤量大跌;
財富效應:供滿樓人士、換樓客、「加按」套現等人再成樓巿新力軍。
作者亦傳授逾30年物業投資的真知灼見,提醒年輕人如何做好準備,捕捉「龍二」時機上車,才能成為擁有資產的贏家。另外,基建發展預視樓巿未來,作者亦分析香港未來多個大型基建,剖析值得預早部署的潛力區段,以佔盡天時地利人和,與龍共舞。
「《龍巿樓論》絕對是投資初哥及資深投資者的入巿秘笈!」—— #黎永滔 /百億舖王
「著作所彰顯的創見、膽識和自信,已足夠令人動容!」—— #王文彥 /中原地產創辦人
「匯聚了汪敦敬博士38年的地產智慧,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明白甚麼是『書中自有黃金屋』!」—— #蔡志忠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聯同
#張炳強、#黃雍盛、#張翹楚、#邵志堯、#方文彬、#Ann姐、#Anthony、#KingSir葉景強、#葳葳、#諗sir、#法子、#亮劍、#PP
強勢推薦
======================================================
【更多推薦影片】
➤ 科技股受美國總統大選影響? | 嘉賓:譚新強: https://youtu.be/YJBhxBo1qKs
➤ 如何利用 FinTech 金融科技賺錢? | 嘉賓:陳立德:https://youtu.be/OfAWOlWncL8
➤ 英國樓市尋寶圖,倫敦Zone 1、2以外的最佳選擇:https://youtu.be/kzDjuMVszBs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龍市樓論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樓市 #香港樓 #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永信非炎作用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式食品 #Staycation #日韓台美食 #香港超市 #TASTE超市 #OishīSupa
#驚安之殿堂 #香港好去處 #黃金瓜 #tungchung #偽旅行
00:00 Start
00:03 絕非廣告
00:10 TASTE Oishī Su-pa-新裝脩大變天
00:15 驚安之殿堂vs TASTE Oishi-Su-Pa
00:42 TASTE Oishi-Su-Pa 分店
01:00 除了日韓台美食之外,店中還有多款香港地道美食
01:19 交通方法
01:35 第一必買
02:37 什麼是磯煮
03:00 怎樣在超市揀靚壽司
03:20 第二必買
03:49 第三必買
04:08 龍蝦配什麼酒
04:38 第四必買
05:23 第五必買
05:29 什麼叫Lamington
06:15 第六必買
06:43 第七必買, meat analogue食品新品牌
07:34 英國BBC素食報告
07:43 第八必買,氣炸鍋食品新品牌
08:31 第九必買
09:44 第十必買
12:04 Within Eternity, Time Passes Within Time, There Is Change
立即查看Oishī Su-pa-分店:
https://www.parknshop.com/zh-hk/promo/Oishi-Supa?lang=zt
日式食品Staycation日韓台美食殺入香港超市, TASTE Oishī Su-pa-大戰驚安之殿堂
Hello大家好 ,我叫阿Tsar,
事先聲明,這個絕非廣告亦不是贊助
純粹因為我那天要入東涌工作,
剛剛經過這間超市
一入去才知現在Taste大變天, 變身成為日式超市
自從上年驚安之殿堂登陸香港,
不斷擴展版圖,百佳不甘示弱,
將旗下的Taste 加入一個section名為Oishī Su-pa-
一入來就見都好開揚的新鮮蔬果專區
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精選美食
四周圍看,大量日韓台美食、洗腦歌、 手繪廣告牌
擺明向驚安宣戰, 龍爭虎鬥,鹿死誰手,拭目以待
由今年4月至今已經有22間Taste超市
裏面有Oishī Su-pa-,你想知道22間分店的地址,
我會放在留言至頂,方便大家
相信戰況持續,大家可以留意下,
分分鐘下個月你家附近的Taste都變成這樣
除了日韓台美食之外,店中還有多款香港地道美食
實行環球美食、地道情懷, 照顧不同顧客需要口味
假日好多人到大嶼山行山,商場亦開了新outlet
大家假日都可以來偽旅行,不用買機票
搭地鐵去到東涌站一出就到了,
雖然Taste給人感覺貴過一般超市, 但我介紹得給大家
一定會篩選最抵食、CP值最高的食品給大家,
等什麼?快來看今日的十大必買, Are u ready?
第一必買, 如果大家又怕肥又不想煮飯
首推你食壽司啦, 這裏勝在款式多
像這個帝王蟹,三至五個人食,已經幫你拆好肉
598.8hkd, 除開五個人吃,每人只需120hkd
可以一蟹多吃,除了刺生之外,還可以做火鍋、煮麵
已煮熟的翡翠螺69.8hkd, 加豉油、wasabi已經?
翡翠螺肉質爽彈口感,比一般螺肉味道較重
頭盤做法把翡翠螺肉解凍後,放在熱水中焯熟即冰鎮
翡翠螺肉切片做頭盤,最適宜送日本Sake
毛蟹79.8hkd甜度十足,不需調味,清蒸最好,送醋
蟹肉入口甘甜鮮美肥嫩、肉質嫩滑,蟹膏濃郁甘香
用來炮製火鍋、熬粥或蒸熟凍食一樣鮮味無窮。
磯煮鮑魚69.8hkd,磯煮是日本一種煮海鮮的方法,
意思是用醬汁及昆布慢火去炆,不用煮太久,
令肉質保持鮮嫩彈牙,又可讓濃郁的湯汁裹住鮑魚,
一咬落去非常有彈性,鮮嫩多汁。
肉質柔嫩細滑,口感鮮甜可口
各款組合新鮮壽司,除了看表面光澤新鮮與否
亦看件數除開價錢抵不抵食,
除了新鮮度,如果壽司太過薄、太削
當然不好啦,越厚身越好嘛
這裏的壽司刺身都好厚身喎
第二必買,鹿兒島柚子豚肉專櫃
吃過柚子飼料的豬肉,富含維他命C、果膠、
檸檬酸等;增強免疫力、腸道功能、抗衰老、
炒香豬肉片後,加隻溫泉蛋落烏冬,再加生蔥
再配一個北海道蝦夷扇貝,用牛油來煎
肉身豐厚,爽口彈牙,為菜式增添無比鮮味,
為何深宵總是餓呢?
第三必買,加勒比海野生龍蝦尾289.9hkd
來自無污染的海洋,肉質爽脆彈牙,解凍即可煮食。
無論是中式薑蔥炒丶西式蒜蓉牛油焗,
明火丶焗爐丶氣炸鍋都得,怎食都咁滋味,啖啖肉
最宜配Chardonnay白酒,Chardonnay 酸度較底,
呈現豐富果味,如蘋果、菠蘿、熱情果、
香桃及檸檬味道等,我身邊有幾位好叻飲酒的朋友,
説如果在百佳集團買到150hkd以上的紅酒白酒,
水準已不錯, 你可以用半杯白酒的份量,
加些芝士洋蔥牛油去煮這個17.9hkdmussels
煎多幾隻已經醃好的Rosemary Lamb rack迷日香羊架86.4hkd
第四必買,不想自己煮,最好買新鮮整好的熟食
各款口味骨膠原豐富的豬手、醬燒王子鴨、
芝麻燒春雞,看芝麻耍得在雞上幾平均,香味四溢
香草三文魚、豉汁蒸魚頭、多款小炒,望見都開心
靚叉燒,厚切,3分肥7分瘦,外皮香脆,口感豐富越咬越香
入口極鬆化,配合火雲掌煎成的糖心荷包蛋
舊叉燒真的好味到,塵世間根本沒可以形容到
實在太黯然,實在太銷魂啦
會否誇了點?練好你的火雲掌才說吧
否則普通送飯都好好味呵
第五必買,多款甜品
Swiss Roll, macaron, tiramisu你們一點都不陌生
這個Lamington是著名澳洲的糕點, 有典故的
相傳是昆士蘭州總督Baron Lamington的家傭,
有一次不小心將蛋糕塊掉入朱古力漿中,因時間緊迫,
將錯就錯拿給總督,總督一嚐覺得好吃又特別,
還要沾上椰絲,免得沾得滿手朱古力,
這種蛋糕也命名為Lamington。
北海道粟米雪糕69.9hkd,用北海道粟米和3.6牛乳製成
粟米味超濃郁。雖有藍靛果和Strawberry口味
但粟米是北海道特產,即使生食粟米都好鮮甜
所以這款罕見的雪糕千萬不好錯過啊
第六必買,時令水果,多款禮盒
中秋節好快到,如果大家去探家人
買這些禮盒就最實惠和得體
好多人怕食月餅會肥,買水果就人人都啱食啦
一定沒人會彈你鐘呀,除了中秋節之外
節日喜慶開張喬遷,醫院探病慰問都可以
二百幾hkd就已經有好多選擇,
要氹人歡喜,果籃禮盒花費無幾
第七必買,成個雪櫃好多素肉選擇
我曾經介紹過Omnipork, 今日介紹Beyond Meat牌子
這類產品堪稱為meat analogue,即類似肉的素食
越來越流行,像這個素肉醬意粉、 未來熱狗腸
Beyond Meat 是無大豆、不含麩質及非基因改造,不含抗生素,
有好多人需要食gluten free食物, Beyond Meat就最啱啦
還有品牌Gardien, Meatless burger 素漢堡扒
Beefless Tips素牛肉塊、Crabless cake素蟹肉塊
Fishless Filets酥炸魚塊
Daiya品牌的素芝士蛋糕、Pizza
在熟食店裏,都有好多中式素食選擇
所以真的照顧到不同階層的顧客
來到這裏,素食者就會有好多選擇
英國BBC曾經做了個報告, 因為健康理由,
食素應該是未來的大趨勢, 大家有興趣的,
可以留言叫我講多些呀
第八必買,氣炸鍋食品, 之前我沒見過這些氣炸鍋食品
所以見到些同選擇, 可以跟大家開心share
你想吃不同醬汁的雞翼,可以一嘗新口味
Samlip這個牌子多款甜品, 生生品牌的pastry
其實好多年前已經有報告講微波爐容易致癌
香港大學教授接受蘋果日報訪問,
如果用氣炸鍋你不烤到燒焦黑色的話
其實致癌機會低過用微波爐
不用自己整得那麼辛苦喇, 超級方便,
我見到些人又買麵粉又什麼什麼,香港人很忙
最緊要快靚正、價錢合理、多選擇、
方便好味,合曬你們要求啦
第九必買,除了日本食品之外
這裏有好多來自台灣生果蔬菜麵食
台灣紅肉火龍果 ,紅肉火龍果有豐富的維他命
及水溶性膳食纖維,是甜度較高的水果,
減肥可以用它取代吃飯,補充第一日所需嘅能量,
但就不建議晚上食啦,因為高糖分
而火龍果果肉有火龍果籽,可促進腸胃蠕動及潤腸通便
紅肉火龍果含「甜菜紅素」,具抗氧化效果,
經常食用有抗衰老功效。台灣guava,他們叫芭樂,
又大個又多水又多汁,還好香呢
高纖低卡, 有一種特殊甘甜芳香,營養豐富美顏極品
川霸子牛肉麵,選用上乘牛肉、古法製作、細火慢淆
入口即溶,裏面已含湯包, 湯底正宗紅燒帶少許麻香
只要滾水3分鐘,即可享受到Q彈帶勁的牛肉麵,
猶如餐廳等級的享受非常方便
簡直是居家旅行的必備糧食
第十必買,韓國食品, 這個中秋送給人超好意頭
叫黃金瓜, 有股迷人果香
去皮食用。將外皮洗淨切成片狀,去籽後直接食用果肉
是夏天韓國時令水果,味道似蜜瓜般香甜爽脆,
擁有豐富的維他命C,有助舒緩夏日帶來的疲累,
每100克的黃金瓜僅含約27卡路里,低熱量高營養
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作用,
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有防止的功效,
介紹幾隻韓國傳統酒給大家 ,錦山人蔘酒
含有有機酸、礦物質、維他命和乳酸
酒精含量12.5%, 這支啡色是內藏山覆盆子酒
使用100%內藏山覆盆子釀製而成, 覆盆子能夠抗衰老
韓國國民酒, 酒精含量16%,另外紅色長壽五味子酒
酒精16.5%, 三代流傳配方, 帶有五味子酸甜香味
有助恢復身體眼部疲勞, 一日飲一杯半杯可強身健體
暴飲暴食幾時都不好, 場內亦有好多其他產品
像家居用品、行李喼、日用品,都一應俱全
還有個專櫃是泰國零食和手信
大家不知何時才可去旅行啦,
如果你們好想自身好像到外國偽旅行
現時驚安之殿堂都未開到成行成市,
不過Taste 的Oishi-su-pa, 相信好快由22間又多十間八間
香港超市轉型加日式百貨Section, 是大勢所趨
香港人對日韓台泰食品一點都不抗拒,非常受歡迎
畢竟經過今次經濟逆境後,任何人都需調節自己去適應市場
正如這幾天最hit話題,誠哥為紅顏知己道出一句
我覺得放諸四海皆準,
Within Eternity, Time Passes Within Time, There Is Change
你是什麼人,就會對什麼對號入座,
好多年前我看過一本關於管理的書
叫Who moved my cheese. 中文翻譯叫誰偷走我的乳酪
書超薄,上網應該可以免費看到,好快就睇完,
但係意義深遠,如果你有看過,留言方亨你的啓悟吧
希望你喜歡我今日的介紹,我知你們喜歡我講什麼
下集講乜呢,你們隨時可留言話我知,
雖然我已經準備了, 但我可以隨時為你而改變話題
因為恆常定律, There is change. 變幻才是永恆!
記得看完影片留表情符號以示支持
幫我用whatsapp同facebook分享出去,
我們下集再傾過不同的話題啦,88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永信非炎作用 在 永信非炎腸溶錠(待克菲那)的功效 - 康健知識庫 的相關結果
VOREN ENTERIC COATED TABLETS (DICLOFENAC) YUNG SHIN,點擊看用法用量及副作用。適應症:緩解發炎及因發炎反應引起之疼痛。。永信非炎腸溶錠(待克菲那)包裝:塑膠 ... ... <看更多>
永信非炎作用 在 非炎® 凝膠10公絲/公克(待克菲那) - VOREN 的相關結果
1.本藥為非類固醇、非比林系之消炎鎮痛劑,具有優秀的鎮. 痛、抗炎作用。在非類固醇消炎劑中,本藥比其他同類藥物. 在消炎、止痛方面更具療效。 ... <看更多>
永信非炎作用 在 Voren (非炎腸溶微粒膠囊50毫克) 的相關結果
廠牌:, 永信 ; 料號:, OVOR50 ; 外觀標記:, 紅透明微粒膠囊,標記:YSP/VRCP ; 適應症:, 緩解發炎及因發炎反應引起之疼痛。 ; 用法用量:, 每日劑量不大於100mg,成人及14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