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預言, 接下來這幾天很多人會這樣死去的.
我的阿姨15號就醫高燒38.5度
18號確診, 衛生局詢問本人狀況, 老人家表示還可以
就請他自行隔離在家.
.
後續未有診斷也未有來電確認情況.
老人家一直表示自己沒事不要去醫院, 家屬也就順著.
直到我們今天早上強迫她拍體溫計數字一看, 38.1度.
然後才坦承有咳嗽.
.
所以我聯繫1922, 問這樣需不需要就醫.
1922說如有就醫需求就打1999. 判斷這樣需不需要就醫也請打1999.
打1999後1999說 這個情況符合可以聯繫就醫的指標
指標為:發燒 胸悶 胸痛 咳嗽 暈眩 氣喘
問我有沒有需要代為聯繫, 但沒有辦法協助家屬判斷.
我說那麻煩協助就醫
於是1999幫我轉接消防局
消防局問完電話地址後一聽到是確診者
直接回覆無法協助.
並不是無法協助而是病床滿了, 救護車現在過去只會被擋在醫院外面拒收.
所有確診者之送醫由衛生局統一調派
給了指定電話兩支
連消防局自己都必須打這支電話聯繫
但是, 電話打不通.
電話打到老人家後來說退燒了於是暫時放棄
我們的政府如果把判斷需要送醫與否的權力交給民眾
就會很自然的發展成容易緊張的人
與肉燥理論影響下覺得我最重要管其他人去死的人
把上到電話下到病床所有醫療資源全部擠爆的情形.
尚且, 我阿姨雖然獨居, 好歹還算有家人關心.
但大把真正舉目無親的人, 假如身體已經不舒服了
我很難相信他會有辦法自己靠電話走完這麼長的一串行程.
光我幫忙打這坨電話都花了幾小時, 而且問題還沒有辦法解決.
請大家真的把醫療資源盡可能地保留給緊急需要的人
不然真的會有人因此死掉的.
.
這邊順道提供更新版我阿姨足跡
5/9 中壢外婆家中聚餐
5/10 內壢車站 -> 萬華車站 -> 萬華凱達飯店BUFFET -> 龍山寺站 -> 忠孝復興站 -> 萬芳醫院站 (研判此日染疫)
中間老人家忘了 也無從從群組推斷
5/15 萬芳醫院站 -> 動物園站(封園) -> 大安站 -> 淡水站 -> 萬芳醫院 檢查發燒38.5度
5/16 出院開始自主隔離
5/18 晚間衛生所來電確診
5/21 晚間發燒咳嗽
5/22 下午退燒
據稱每晚發燒下午就好 燒燒停停 但515後再無就醫』
Re: [新聞] 增2死!8旬翁「發燒1晚」過世 永和男無症狀陳屍家中 https://disp.cc/b/163-dzSQ |新聞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24105277727123
#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永和 老人 送 餐 在 我們一起長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親子日常•
《特別節日儀式感-聖誕節》
村上春樹曾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
對我們家而言,#儀式感是平淡中的雋永和幸福
從孩子來到世界,我們開始在平凡的小日子建立生活儀式感,固定的用餐時間、睡前儀式、與孩子單獨約會、家庭活動等等;當然在特別的節日裡,也要有不一樣的儀式感
12月25日是基督教文化的聖誕節,不過歷史太久遠,無法確定這天是耶穌生日,我們都說是紀念耶穌的誕生
聖誕節的每年都會在教會與大家一起,而今年便帶著Pomi開始建立屬於我們一家人的聖誕節日
在一兩個月前,Pomi已經認識了聖誕樹,看到也會很興奮的說聖誕樹,於是一起去挑選合適我們家的第一顆聖誕樹,開始一起佈置,預備聖誕節這天的到來,(這顆聖誕樹固定每一年都要出場)
我們也一起看繪本、唱歌,在家DIY不一樣的小聖誕樹,為我們的聖誕小角落做些點綴。
#佈置不用華麗登場,#只要能長存心底的溫馨
也讓孩子在聖誕節的一早,能收到聖誕老公公送來的驚喜,(送禮的聖誕老人當然是我們兩夫妻)我們不會與孩子説,因為妳很乖很聽話,或是做了什麼好事,所以有禮物,這類的話。
而是讓孩子明白聖誕老公公愛每個人,就像身為父母的我們無條件愛她一樣
歌林多前書13: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除此之外,我們也 #不刻意去摧毀孩子的想像世界,不直接告訴孩子世界上有沒有聖誕老人,#純粹陪著孩子一起想像和感受,讓孩子自由的發現,因為總有一天,孩子將會不再是孩子
題外話:很多人不曉得,有時候想像在成人世界,也是很派上用場的,怎麼說呢?
例如:某天發現一直放在固定位置的物品,突然換了位置,這時候可以與家中其他成員說:可能最近我們家的小精靈在玩躲貓貓遊戲,所以物品才換了位置吧。(笑
這樣ㄧ來是不是可以帶些輕鬆,進而化解或是避免一場家庭糾紛呢
#儀式感與金錢階級地位完全無關的,是內心感受到滿滿且暖暖的愛,#更能為孩子提升幸福度與歸屬感
永和 老人 送 餐 在 陳鴻源‧愛的行動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永和區公所、新店區北宜社區發展協會和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等3個志工團隊榮獲衛生福利部全國衛生福利績優志工團隊獎殊榮,社會局長張錦麗於8日市政會議率三團隊一起獻獎,侯友宜市長予以嘉勉。
新北市永和區公所志工隊結合在地民間資源及在地愛心店家免費供應早晚餐食,進行獨居長者送餐及問安等多元服務,為獨居弱勢長者量身打造膳食服務,機動性輔以Line通訊軟體於送餐日通報志工,依長者不同身體狀況調配適合長者餐食,保障長者飲食衛生與健康,為新北市首創之送餐特色;而送餐志工除每週固定送餐外,也配合公所一年五節及颱風季等為長者提前備糧,維持獨居長者生命安全,只因為他們深信,唯有無私奉獻、默默付出,一定能為這個社會帶來正向而美好的改變!
新北市新店區北宜社區發展協會從利用青潭國小提供的一間205教室作為據點,逐次發展成為配合長照政策的社區C據點、同時也發展成為當地社區營造的活力據點,含銀髮俱樂部、社區陪伴站、老人共餐、社區小產業、小旅行、長照2.0巷弄站等,均運用此一據點拓展,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鼓勵社區志工參加照顧服務員培力課程,提升照顧長者的能力,並致力發展多元志工服務-佈老、黃金、青年、家庭及夫妻志工等服務,期望在北宜老與少分齡學習,樂齡學習一家親,使年長者可帶年幼孫子女共同參與學習達到共學和孝順學習。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志工隊已從院內服務外展到社區服務,志工隊結合民間資源,持續推動病友及社區服務,推動「在地服務」為志工隊一大特色,志工服務無所不在,以雙和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志工伙伴們,服務來雙和醫院的患者及家屬們,更顯出雙和濃厚之人情味,成為醫院之最佳服務助手!常常可以見到志工穿梭醫院和社區的身影,親切的服務民眾,其熱忱奉獻之心著實令人佩服。
新北市幅員相當遼闊,在政府人力和物力皆有限的條件下,必須廣結在地志工們的力量,將愛傳遞給需要的人,因此以「我是志工,我榮耀」做為新北市志願服務的精神口號,並推動四大政策願景「男性志工站出來」、「活化多元志工」、「青銀共創」、「志能城市」,持續積極連結公私部門共同推動志願服務業務,鼓勵市民投入志願服務工作,目前新北市志工團隊已有1,260隊,志工人數超過13萬4千多人,志願服務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創造出更加優質的服務品質,可說是市府推展各項建設的一大助力,感謝志工朋友們不遺餘力地投入服務中,讓新北市充滿更多溫暖、熱情和活力,使這份愛的志願服務精神不停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