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913)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從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會意識大轉變。
1949年中共建政後,五十年代大批大陸人來港,其中由江浙人帶來工商業,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當時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國語時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到六十年代,就是台灣的流行歌星佔領香港市場,姚蘇蓉、湯蘭花、蘇芮、歐陽菲菲、翁倩玉以及一直紅到九十年代的鄧麗君。粵語流行曲不是市場主流。電影方面,五六十年代從永華,到長城、邵氏、電懋、國泰,這些拍國語片的電影公司佔領了大影院市場,與西片互領風騷;粵語片的製作很多,但多在街坊流連的小影院放映。
1967年11月,暴動剛退潮,香港第一家無線電視TVB 誕生。TVB 的新聞報導,和電視劇、處境劇的製作,覆蓋了香港相當大比率的人口。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許氏兄弟的電影、特別是許冠傑的粵語流行曲冒起,風行全港,由此而帶入香港粵語流行曲、電視劇、粵語電影的新時代。香港流行文化爆發式的興旺,不但覆蓋全港,更風靡東南亞、台灣、歐美等地華人社區,以至文革後的大陸。香港歌星、影星、導演、作曲作詞者,出現好多超級奇葩,可說歷史僅見。
這就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從1967年末開始,只有這二三十年。短短時間,在良好管治和充分自由的空氣下,就創造出許多奇蹟,產生許多傳奇人物。在戴麟趾、麥理浩開始的大刀闊斧建設市政與革新中,最值得稱道、當時我也認為是最難得一件事,就是創立了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的成功,將香港締造成一個公平社會。
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反映了香港人對這個英治下的地方,產生越來越強的認同感。在所有的華人地區仍然處於不同程度的不自由的狀態下,香港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在香港可以看到所有在海峽兩岸被禁閉的消息和評論。香港人在公平的法律制度下,可以自由做任何不違法的事。香港公共事務、交通、稅制、醫療,提供的服務比任何地方都方便。七十年代之後到香港生活的人,無論從大陸、台灣還是世界其他地方來,大都認為香港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沒有之一。
2017年,羅恩惠導演拍了六七暴動的記錄片《消失的檔案》,引起關注。她原想將記錄片的內容出書,並邀我寫序。我的序寫了,書卻沒有出成。
我在序中,引用法國印象派大師高更(Paul Gauguin)在1897年的一幅畫作中的三句問話:「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香港人從哪裡來?不用說,絕大多數香港人來自中華大地。我們是什麼人?我想在1967年前絕大多數的香港華人市民都會說「我是中國人」,至於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當時社會輿論的主要左右派之分。我們往何處去?那就各有選擇了,除了在香港土生土長、有些家族生意繼承的本地人之外,1949年後從大陸來的人,大概那時候都不會認為香港是他們永久的家。鄰近的強權使許多人不安,他們想把香港當作跳板,藉此跳出海外,遠離中國。
英國維持在香港的管治,是為了觀察和接觸中國;中國讓英國繼續管治香港,是以香港作為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中英雙方都沒有把香港市民當一回事。如果中英都沒有把香港當一回事、而許多香港人又把這裡視為「跳板」的話,這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就不是香港人的永久的福氣。
當中國在極左狂潮下,用語講到要「粉碎港英統治」而結果卻是「香港還是那樣子」,就意味著這裡可以作人生的長期規劃了。儘管英國那時候已經知道1997年會有條約到期的問題,但在中共不干預下,全力建設一個輝煌的香港,可以使英國在國際社會的關顧下,提高與中國議價的能力。
儘管中英雙方都各有打算,但香港人就在這個歷史時空,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最方便最發達的經濟文化,最文明最公平的社會秩序。香港流行文化的奇蹟般崛起,意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已經從「我是中國人」轉為「我是香港人」,至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了。這之後,身份認同的民調雖有起落,但倘若沒有先驗的政治觀念,整體趨勢就沒有什麼懸念了。以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2018年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指數破紀錄高達83分。
「我們往何處去」?儘管九七問題泛起,和近年政治環境大轉變,使香港人在六四後、九七前和現在,都掀移民潮,但留下來的和離去的,心中仍然追求著憧憬著那黃金時代的香港。(62)
圖1,香港流行文化的先驅者——許氏兄弟和父母(網上照片);
圖2,香港新聞業輝煌時期的傳媒人,前左起,毛孟靜,黃應士(TVB新聞總監),張敏儀,包雲龍(亞視新聞總監),黃志強(港台新聞部);後左起,林旭華(商台),邵廬善(港台),吳明林(港台),李怡,蘇狄嘉(港台),戴天,李錦洪。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吳恩文的快樂廚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侯媽媽每天都這麼精神,上海人出門的時候是不是都非常重視外表,要隨時都是精神煥發光鮮亮麗?侯媽媽說:我頭髮喜歡把它梳起來,梳起來這樣給人看起來很清爽的感覺。侯媽媽年紀這麼大了,現在出來每天都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覺得所有的女孩子,都應該要像侯媽媽這樣子,不管幾歲都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 今天第一個要...
江浙人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戰後,從上海到北平(李怡)
抗戰末期,從上海淪陷區逃難到國民政府統治區的安徽省屯溪市。為甚麼是屯溪?因為江浙等東南各省許多大城市相繼淪陷後,位於安徽南部的古鎮屯溪,就成為一些黨政軍機關、文化團體及大中院校緊急遷往的小後方,是東南部抗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原來只2萬多人口的小鎮,增加到20萬。江浙人之多,市場之繁榮,有戰時「小上海」之稱。但即使是住在這個「小上海」的旅舍,我還是第一次見識了在地上牆上爬滿蛀蟲的糞坑,並必須在那裏方便的恐怖。這似乎是我對短期寄居的屯溪,仍然記得的印象了。
沒有多久,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我家在屯溪大概只待了兩個月,就遷回勝利後的上海。
到處掛滿了慶祝抗戰勝利的標語,和領袖蔣介石的肖像。市民在狂喜中,迎接重慶國民政府的回歸。重新掌權的國民政府,一方面懲治「漢奸」,另方面也出現大規模的「接收」敵偽資產行動,「接收」後來被形容為「劫收」,因為許多並非敵偽資產的公營或私營機構,也因為在淪陷時期不可避免與汪政府打交道而被「接收」。「接收」是一塊肥肉,不同級別的接收大員是大小肥差。貪污行賄瞬即氾濫,而黑社會也很快恢復活動。淪陷時期上海儘管多數人生活艱困,但治安和社會秩序良好,黑社會絕迹,戰後似乎一切都回來了。
回上海後住了大約半年,社會變化太多太快,來不及存入記憶中。記得的事有:當時還在國共合作時期,姑姐李麗蓮和姑丈從延安來上海做統戰工作,聯絡文化界;稱作「法幣」的貨幣開始貶值,房屋的交易用金條;很少見到父親,他在北平和東北有新的工作。大約1946年初,媽媽帶着姐姐和我,遷去北平。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飛機很小,飛行時機身搖晃,我們都嘔吐了。
從住慣了的繁華的上海,移居到古老純樸的城市北平,對我可以說是耳目一新。那時的北平,只有100多萬人口,是中國末代皇朝的帝都,但自1927年起,這裏已經不是政治中心,也自然不是經濟、文化活躍的城市了。所有的房子仍然是平房,或兩三層的小洋房,因為帝居規定,所有民居不能高過皇宮。那裏風沙和塵土飛揚,遇到下雨天,就是滿街泥濘,故有「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壞名聲。
但古城散發着美麗迷人的氣息。那裏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像上海或南方那樣天氣變化不測。穿單衣、穿夾衣、穿棉衣,都有一定的時候。城市到處有大樹,也有許多公園,最多人去的公園,是曾經作為皇室們花園的北海。北海有全城最高的白塔。夏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被大樹濃蔭和湖水籠罩,一片綠色;冬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又被白雪覆蓋,一片銀白。冬夏都看不到屋瓦和馬路。而秋天,城中有一大片鮮紅,那是香山的紅葉。
北平的居民,純樸而幽默,街上到處都響着「勞駕,勞駕」的聲音,「勞駕」大約就是香港人說的「唔該」之意。馬路上極少路人的爭吵,講話的聲音也不大,不管哪個階層的人,都很有禮貌,相互忍讓似乎已成為人民的生活習慣。這是我在大上海所見不到的。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市政是怎樣運作的,但大概國民黨並不那麼中央集權,地方應有自治的權限。那時的北平市長是教育家何思源。
我於1946到1948年居住北平,是10歲至12歲的少年,那時的生活,所處的社會環境和人文氛圍,一直讓我懷念。十多年後,我到北京找尋過去的感覺,卻再也找不到了。
江浙人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戰後,從上海到北平(李怡)
抗戰末期,從上海淪陷區逃難到國民政府統治區的安徽省屯溪市。為甚麼是屯溪?因為江浙等東南各省許多大城市相繼淪陷後,位於安徽南部的古鎮屯溪,就成為一些黨政軍機關、文化團體及大中院校緊急遷往的小後方,是東南部抗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原來只2萬多人口的小鎮,增加到20萬。江浙人之多,市場之繁榮,有戰時「小上海」之稱。但即使是住在這個「小上海」的旅舍,我還是第一次見識了在地上牆上爬滿蛀蟲的糞坑,並必須在那裏方便的恐怖。這似乎是我對短期寄居的屯溪,仍然記得的印象了。
沒有多久,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我家在屯溪大概只待了兩個月,就遷回勝利後的上海。
到處掛滿了慶祝抗戰勝利的標語,和領袖蔣介石的肖像。市民在狂喜中,迎接重慶國民政府的回歸。重新掌權的國民政府,一方面懲治「漢奸」,另方面也出現大規模的「接收」敵偽資產行動,「接收」後來被形容為「劫收」,因為許多並非敵偽資產的公營或私營機構,也因為在淪陷時期不可避免與汪政府打交道而被「接收」。「接收」是一塊肥肉,不同級別的接收大員是大小肥差。貪污行賄瞬即氾濫,而黑社會也很快恢復活動。淪陷時期上海儘管多數人生活艱困,但治安和社會秩序良好,黑社會絕迹,戰後似乎一切都回來了。
回上海後住了大約半年,社會變化太多太快,來不及存入記憶中。記得的事有:當時還在國共合作時期,姑姐李麗蓮和姑丈從延安來上海做統戰工作,聯絡文化界;稱作「法幣」的貨幣開始貶值,房屋的交易用金條;很少見到父親,他在北平和東北有新的工作。大約1946年初,媽媽帶着姐姐和我,遷去北平。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飛機很小,飛行時機身搖晃,我們都嘔吐了。
從住慣了的繁華的上海,移居到古老純樸的城市北平,對我可以說是耳目一新。那時的北平,只有100多萬人口,是中國末代皇朝的帝都,但自1927年起,這裏已經不是政治中心,也自然不是經濟、文化活躍的城市了。所有的房子仍然是平房,或兩三層的小洋房,因為帝居規定,所有民居不能高過皇宮。那裏風沙和塵土飛揚,遇到下雨天,就是滿街泥濘,故有「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壞名聲。
但古城散發着美麗迷人的氣息。那裏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像上海或南方那樣天氣變化不測。穿單衣、穿夾衣、穿棉衣,都有一定的時候。城市到處有大樹,也有許多公園,最多人去的公園,是曾經作為皇室們花園的北海。北海有全城最高的白塔。夏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被大樹濃蔭和湖水籠罩,一片綠色;冬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又被白雪覆蓋,一片銀白。冬夏都看不到屋瓦和馬路。而秋天,城中有一大片鮮紅,那是香山的紅葉。
北平的居民,純樸而幽默,街上到處都響着「勞駕,勞駕」的聲音,「勞駕」大約就是香港人說的「唔該」之意。馬路上極少路人的爭吵,講話的聲音也不大,不管哪個階層的人,都很有禮貌,相互忍讓似乎已成為人民的生活習慣。這是我在大上海所見不到的。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市政是怎樣運作的,但大概國民黨並不那麼中央集權,地方應有自治的權限。那時的北平市長是教育家何思源。
我於1946到1948年居住北平,是10歲至12歲的少年,那時的生活,所處的社會環境和人文氛圍,一直讓我懷念。十多年後,我到北京找尋過去的感覺,卻再也找不到了。
江浙人 在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侯媽媽每天都這麼精神,上海人出門的時候是不是都非常重視外表,要隨時都是精神煥發光鮮亮麗?侯媽媽說:我頭髮喜歡把它梳起來,梳起來這樣給人看起來很清爽的感覺。侯媽媽年紀這麼大了,現在出來每天都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覺得所有的女孩子,都應該要像侯媽媽這樣子,不管幾歲都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
今天第一個要教我們做的是鹹肉扁尖冬瓜湯,因為鹹肉跟扁尖是我們江浙人最喜歡用的,一般我們都是吃醃篤鮮,所謂醃篤鮮就是醃過的東西跟新鮮的東西,放在嘟,嘟就是小火慢慢煮,以前沒有瓦斯用碳火,早年來台灣的時候都是用煤球。上海人喜歡用的這個扁尖筍,這就是我們的桂竹筍,它用桂竹筍去醃,醃完了以後曬然後在烘焙,聽五十斤的筍做出來只有五斤。
我記得侯媽告訴我們上海人吃的菜裡面,不會有蔥薑末這些東西,以前喔我小時候跟我奶奶長大,我們家的工人燒菜一看到有蔥薑,我奶奶就會打槍。
上海烤麩也是很多人喜歡吃的涼菜,烤麩不要用切的,用撕的,為什麼要用撕的,它裡面有像饅頭有一個一個孔,如果你切的話呢,它的那個孔就平的,就不會吸味道了,這樣子呢就容易吸味道,撕開來燙完之後再用水洗乾淨,揉一揉然後把它擠乾,侯媽媽的上海烤麩訣竅就是毛豆不要丟進去煮,只要燙過用香麻油拌一拌,毛豆最後是拌進去的不是燒進去的,它也不會吸味道。
#上海菜 #侯媽媽
關注吳恩文的快樂廚房YouTube
開啟小鈴鐺通知https://goo.gl/p7SmmD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粉絲專頁 https://goo.gl/jJdSPD
江浙人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年菜發財好市
發財=髮菜,好市=蠔豉(蠔乾),跟香港來的施媽媽施陳豔芬學做這道年菜,這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發財好市,比大飯店名廚做得都好吃,而且材料之多,正是年菜的範兒。
我以前吃到蠔豉都覺得又腥又硬,其實跟等級有關,如同瑤柱和蝦米,在料理中扮演的角色也一樣。
施媽媽將蠔乾泡水10分鐘,然後熱鍋加油放薑,小火很有耐心煎蠔乾,使之去腥膨脹,這便是基本法。
其他如黑白木耳,泡發好的香菇,泡水一夜的枝竹,也都要擠乾或瀝乾,再分別用油稍為炒過。
江浙人吃的小方塊油豆腐,熱水燙過,擠乾一切為二,乾金針泡水擠乾,取幾顆喜氣的紅棗,以及去殼去膜去苦心的銀杏。
髮菜泡冷水,並加幾滴油,用筷子攪一攪,使其中細沙下沈,也讓口感變爽。
食材準備告一段落,取碗調製綜合醬,包括南乳,柱侯醬,醬油,黃冰糖等,用筷子調勻。
起油鍋,先炒醬,再下料,髮菜,紅棗,銀杏以外的材料全數入鍋拌炒,然後加水淹過材料,加蓋燜煮30分鐘。
中途補醬油,黃冰糖調整味道,再加紅棗和銀杏,當食材都柔軟入味後,放進髮菜燜一下約10分鐘,就完成了發財好市。
好像很麻煩,其實並沒有,一直咕嚕咕嚕的,滿室是年味。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中廣線上聽app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