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潟前幾天起受到冷氣團影響,降雪量創紀錄,導致有上千輛汽車受困於高速公路上,車子動彈不得綿延15公里,多位駕駛在車上度過近40小時,除了日本,世界各地也屢傳低溫記錄,跟近年夏天的高溫成對比,其實這些年,全世界已面臨夏天高熱,冬天又冷得不得了的極端氣候。
這種冬天極冷也與全球暖化有關,是因為北極震盪與極地渦漩。
地球自轉不是繞著南北極長軸垂直地旋轉,而是偏一個角度斜斜的轉,而且地球繞太陽的公轉也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形,這使得太陽光照到地球的角度不是很平均也不是很一致,但是卻又有一定的規律,這產生了地球上大部份地區有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長期來也會有冰河時期與非冰河時期的間歇性變化。不過,氣候的變化雖然有跡可尋,但是因為會造成影響的可變因素太多了,所以任何預測都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地球的大氣與海洋一樣都會流動,影響流動有二個因素,一個是地球自轉與地心引力拉著它們動,另外就是太陽光照量不同形成的冷熱溫度的差異所形成的流動。空氣與水都會熱漲冷縮,一膨漲密度就低,會變輕,就會上升,冷縮密度大會變重就會下降。地表陸地比空氣容易吸熱,另外赤道與熱帶地區也比寒帶地區來得熱,冷熱不同空氣的流動,形成幾個大氣環流,也就是氣象報導常常說的什麼熱帶海洋氣團,副熱帶高壓這些名詞。
在北極圈內因為日照非常少,所以有非常冷的空氣,形成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極圈氣團,而且因為冷空氣會下沈,北極上空就會形成逆轉的低氣壓,也就是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的北極渦旋。換句話說,極圈氣團是離地面比較近的冷空氣,而極地渦旋是高空快速旋轉的冷空氣。新聞報導所說的北極震盪就是指北極與附近地區,比如北美洲歐洲,靠近地面的氣壓強弱的消長,就像翹翹板一樣,有時候北極中心氣壓高,北美洲歐洲氣壓就低,相反的,若是北極中心氣壓低一點,南邊的氣壓就相對會高一點,這就是所謂震盪。
或許可以想像成極地渦旋是一個冰箱,極地渦旋夠強時,自己轉得很快不會散掉,就像冰箱門關著,若是渦旋不夠強,它就會被地球自轉及其他力量所衝散,冷氣就往外洩出,也就是往北美洲歐洲擴散,帶來超級冷的氣流。
雖然地球的氣候變遷非常複雜的,但是有許多學者研究顯示,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北極海冰的消失,打亂了原本北極振盪以及其他氣流循環的規律,未來會更常出現嚴寒的冬天,因為北極海冰的消失減弱極地渦旋的強度,反而會提高北極冷氣團入侵南方陸地的機會。
總之,全世界每個人都得面對這種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加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而已,還連帶著下大雨、乾旱、糧荒、瘟疫……等等,因此從個人到社會,國家都要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
汽車溫度上升又下降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物推坑] GarminTactix Delta Solar太陽能複合式GPS腕錶
話說我是 Garmin 鐵粉很久了,汽車上的GPS導航不知道幫我度過多少個Google map沒有的小徑,手錶Garmin Fenix 3也用的多年,營火部落幾乎每一次的戶外活動都靠Garmin Fenix 3記錄跟協助。
經過多年的澆花日曬,終於升級成最新的Tactix Delta Solar太陽能系列,這一款基本上就是Garmin Fenix 6x的軍規版本,經過幾週的配戴,實在是非常滿意。
----------我小小介紹一下,其實以下還可以再寫5000字,結論來說就是這錶適合軍宅,戶外玩家,熱愛運動,覺得市面上智慧手錶都不夠粗獷,有電量恐懼症的你-------
軍規版本的專屬功能:
通過美國軍規MIL-STD-810G標準測試:這是美國軍方的採購標準,也就是說在耐用度,防摔、防水性能都是通過認證,這涵蓋低壓、防水(10ATM)、高溫、低溫、沙和灰塵、振動、砲擊震動、結冰/冰凍雨、酸性空氣.....等超多的測試項目。
夜視模式:關閉所有的顯示燈號,背光、光學心率感測器,就跟當兵的夜戰訓練一樣,消除所有的光線,反光,之前還要把皮帶扣、槍上面任何的光亮面塗黑,這樣可以避免得人發現,也可以方便夜視鏡下閱讀,雖然筱筱太太還沒讓我買夜視鏡,但是在拍攝螢火蟲、夜景、銀河的時候也很好用。
潛行模式:簡單來就是關閉任何無線訊號的接收與發送,包含GPS,避免被敵人偵測到,其實我覺得當作飛航模式也可以。
一鍵即焚模式(Kill Switch):遵照軍事準則開啟模式後倒數10秒,手錶將永久刪除使用者資料與位置紀錄,我覺得可以稱做防抓猴模式,例如偷跑去買露營裝備,還買到心跳加速,避免被老婆抓包,可以馬上銷毀軌跡跟各種記錄。
跳傘模式:之前去過關島飛小飛機,當時本來想去玩跳傘,不過當時孩子還小,很怕小孩沒有爸爸,下次去關島一定要去跳傘挑戰一下。
其實功能太多,我來說說我常用的功能。
太陽能充電鏡面:以往的太陽能發電版無法顯示畫面,現在用的是最新技術,透明的太陽能板,就是讓整面畫面都可以太陽能發電,但是又不會影響顯示,依照官方的數據,大約可以增加10%的使用時間,智慧手錶模式可以使用21+3天,GPS開啟的導航記錄模式可以60+6小時,對我這一個對紫外線過敏的人來說,這等於是一個過敏警報器,每當我看到錶面在發電的時候,就要提醒我防曬。
高度記:這高度記不需要跟手機連線,獨立的透過氣壓跟GPS偵測,對於爬山,開車露營來說都很方便,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低六度,對於氣候的預判也很方便。
氣壓器:這也是手錶獨立的功能,我常常會到沒有任何收訊的地方,氣壓計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幫助預估天氣,當氣壓突然下降的時候,手錶可以設定主動警報,救代表可能快要變天了。
GPS導航與紀錄:可以透過手機內建的地圖設定導航,也可以匯入登山的GPX軌跡點導航,或者只記錄你行走的軌跡,然後幫助你導航到出發點,避免迷路,跟用手機導航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一直拿出手機看路線,也可以節省手機的電量,不需要在滿身汗水的時候操作手機,只需要抬起手就可以,當偏離路徑的時候,也會主動震動提醒,GPS更是內建美國、歐洲、俄羅斯三種系統,準確度一定比手機準確。
外部細節更是沒話說:
藍寶石防刮鏡片:這一定是高級錶才有的功能,更耐刮,更耐用。
黑色 DLC 鍍膜白鋼錶:黑色帶著金屬研磨的紋路,DLC 鍍膜更是高級的錶面處理,接近鑽石的特性,低摩擦系數,絕緣性好,耐酸鹼,主要用在半導體模具跟醫療器材上。
新款式尼龍錶帶:原廠尼龍錶帶我也用很多年了,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透氣,避免皮膚過敏,這對我來說真的很有效,我是對金屬汗水都容易過敏的體質,我這幾年都用尼龍錶帶,狀況好的許多,這次尼龍錶帶增加的快拆結構,快拆上面還多了有形的金屬組件,更符合軍事風格。
智慧功能:
1.4"超大錶面:有人說手錶再大都手機大,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手機太大,訊息太多,以前一個訊息來就要掏出龐大的手機來看,現在只需要抬起手腕就可以,更大的螢幕對於常常要偷看訊息更是方便,對於我這種邁入40,眼睛有點老花更是貼心。
Garmin Pay:可以把信用卡登錄手錶中,這樣出門運動,不用帶錢包也可以再超商買補給品啦。
內建KKbox跟Spotify:可以把音樂下載到手錶離線播放,搭配藍芽耳機,就可以運動不帶巨大的手機。
汽車溫度上升又下降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Petrodollar已死 未來誰屬? Semidollar?EVBitcoin?電商人民幣?
早說過Covid疫情,將成為人類歷史的重要BC/AC分水嶺。雖然上周我已預測到OPEC跟俄國達成減產協議,仍未必能穩定油價,但仍想不到本周5月WTI期油,即馬上跌至前所未見的負37.3美元一桶!這不止是一次3sigma、甚至6sigma事件,是盤古初開以來從未出現過的AC無限sigma怪現象!
唯一可比喻的是從約十一二年前開始,全球開始出現負利率的怪現象,fiat currency(法定貨幣)卻是一個較抽象,純粹人為製造出來的概念,但石油是一件非常實在的商品,而且是代表能源的最重要商品。
有人甚至形容美元,自從1971年尼克遜總統把美元跟黃金脫鈎以後,已改為跟石油掛鈎,自此出現「petrodollar」一詞(另一定義為OPEC吸取了賣油收入,再循環出來購買資產和消費的美元)。這說法有點誇張,但也指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石油,尤其OPEC,對全球經濟至高無上的影響。強如美國,也需因石油價格飛升帶來的通脹,而被迫放棄從二戰後一直沿用着,以美金等如黃金為本位的Bretton Woods系統。整個上世紀70年代,全球經濟可說被OPEC玩弄於股掌之上,開始墮進惡性高通脹的漩渦,後來更逐漸演變成低增長,但高通脹、高失業率,更差的滯脹(stagflation)局面。這情况一直維持至1981年,美國總統列根上台後,加上聯儲局主席Paul Volcker的支持,一齊下定決心打擊通脹,加息至17厘,寧願放棄經濟增長,都在所不惜。
後來到了1990年代,蘇聯解體,OPEC失去軍事上最大靠山,所以必須改為靠攏美國,自此,OPEC的影響力開始加速下降。後來俄國也逐漸成為重要產油國,再加上近十年的美國頁岩油革命,OPEC的所謂cartel(卡特爾)壟斷權,已名存實亡。
油價閃崩有兩大原因
即使如此,石油價格也不至於跌至比零更低的負數吧!况且跌得最厲害的是質量最好的West Texas Intermediate,而非以中東產品為主的Brent crude(暫仍站在約20美元)。首先油價跌至負數,當然並不代表石油已變為毫無價值的東西,即使全球經濟對石油的倚賴確在逐漸減少,但也不可能馬上完全放棄。這次油價「閃崩」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個簡單的技術性原因。WTI與Brent,兩種期油合約有個重要分別,Brent是用現金結算,而WTI則是需要用實貨(physical)結算的。但似乎大部分WTI參於者都只是金融炒家,並非用家,所以到了臨近本周二,5月合約到期時,明顯很多炒家擔心實貨交收問題而決定斬倉或被斬倉,導致價格急速下跌。加上近日幾乎所有儲油設施早已滿倉,包括海上油輪,所以如接貨,每月儲油成本大增,導致期油曲線出現非常陡峭的contango(正價差)現象。除此,據聞最大石油ETF──USO(佔期油巿場30%),在到期前兩周已必須地掉倉至6月期油合約,其他炒家亦知道此事,所以就趁勢推高6月合約,以及同時推低5月,加劇contango形態。USO為免倒閉和重複負油價危機,最近修改投資策略,容許分散投資至較遠期合約,並暫停發行新股。
第二,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基本面上的需求問題。原本全球每日石油用量約1億桶,現在因Covid疫情的經濟停頓而跌了30%,即使OPEC跟俄國願意減產1000萬桶,也無濟於事。生產石油固然有成本,但停產也不容易,很多時候,因為需要現金流,即使虧本,油公司仍寧願繼續生產。另外有些油井是靠天然壓力噴出來的(gusher),地質學上不容易完全停產。過去出現過一些大型blow out意外,例如最有名,2010年4月的Deepwater Horizon意外,需時3個多月才停止漏油。在蘇聯,1966年的一次氣井大爆炸意外,持續數年仍未能遏止,據報道,最後出動了30公噸的地下核爆,才停止了漏氣和火災!
石油供過於求至少維持數月
我估計供過於求的現狀將維持最少數個月。跟股市一樣,短期內低位可能已出現,近日特朗普再發功,除早前曾說將啟動SPR(戰略儲備)機制購買石油,但這做法也限於約每天50萬桶的容量,前天他更說如伊朗炮艇在波斯灣有任何動靜,已下命令可隨時發動攻擊,摧毀敵艦。明顯這番話並非真的想對伊朗,目的是要托油價,短期內亦有點效,周三反彈了近兩成。但我認為即使6月合約不至再跌到負37.3美元,但愈近到期日,愈有機會再跌近0美元。
很多人爭議,誰是這次歷史性油價暴跌的輸家和贏家(有嗎?)。投資者來講,當然所有持有直接或間接石油好倉的都是輸家,肯定不止已浮現的新加坡的興隆集團,很多其他商品期貨交易公司亦應難免損手,以及他們背後的銀行。石油公司也有損失,但大多數也有做些對冲,連帶賣對沖產品的公司也面臨危機。據聞,國內一此理財產品亦有與油價掛鈎的,今次損失也頗慘重。據說有少數對冲基金在早前做了石油淡倉,恭喜他們,但應佔極小比例,賺到多少就不太清楚。
美國成油戰最大輸家
國家層面上,又有沒有贏輸呢?最大的輸家應該是美國。特朗普最喜歡吹噓美國近年重升上石油生產首位,不再倚賴進口。但其實頁岩油的生產成本由25美元至70美元以上不等,競爭力遠遜沙特(約3美元成本)和俄國(約20美元以下)。大部分為倚靠高金融槓桿的中小型生產商,即使政府出手援助,仍肯定很多將在今浪中沒頂。美國會否重失石油一哥地位?
有人形容沙特是這場石油戰贏家,因為成本最低,加上MBS是個幾可隻手遮天的獨裁者,不用理會他人,有能力打這場持久戰。但雖然表面生產成本只約3美元,但沙特財政完全倚賴石油,據說需要85美元一桶才可支撐財政開支!加上近日沙特投資頻頻失利,特別是投資在Softbank Vision fund的數百億美元,隨時泡湯,近日買入Carnival郵輪公司的公司的8.2%,亦是一場賭博。MBS雖然已逮捕了前皇儲Prince Nayef,但如國家財政出現巨大問題,政變危機仍然存在。
亦有人形容俄國才是真正贏家。普京永遠是最聰明的,早在2013年,已跟中國簽訂了25年價值2700億美元的長期供應合約。細節屬保密,但有傳說價錢高達100美元一桶!有講法,俄國因此有了跟沙特打價格戰的「底氣」!我相信中國成為俄國長期客戶,確有幫助,但是否足夠?俄國財政何嘗不是入不敷支,同樣需要油價高於60美元以上才可支持下去。尤其近日俄國出現Covid疫症大爆發,每天增加近5000宗,總數已超過6萬,死亡人數滯後,仍只約500多,但肯定將上升不少。俄國大城市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也被迫封鎖,停頓經濟,財政壓力大增。普京企圖跟疫情責任保持距離,但可以嗎?他才剛在3月完成修憲,容許他在2024年再參選總統。在2月時,他的支持率約為仍非常高的68%,但已比2015年最高時的89%跌了不少,在AC疫後年代,又將是多少呢?
不少中國人缺乏安全感,即時宣稱中國是石油戰輸家,因為被俄國的昂貴長期供應合約「欺騙」了!但最近又有人作出相反演譯。他們首先懷疑價錢是否固定在100美元,還是有一個調整機制?我也相信可能有一些彈性,但也肯定仍遠高於現價。但有人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用油國,俄國供應只佔3%,卻因中國撐腰俄國而夠膽大打價格戰,其餘97%的石油價格因此而大跌,中國除笨有精,反而是大贏家!這講法似是而非,初聽有點道理,但想落又有問題。油價低固有刺激經濟作用,但超低油價當然也反映經濟極差的實况。道理跟租金高或低的問題一樣,低對省成本有幫助,但我就寧願生意好,但租金貴一點。如租金跌至負數,經濟有多差,可想而知。
人幣國際化慢 petroyuan難代petrodollar
除此,似乎俄國供應合約是以人民幣交割,所以近年俄國美元儲備銳減8成,轉為大量增持人民幣。這確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可能是打破美元霸權的第一槍,但「petrodollar」年代結束後,取而代之的是否「petroyuan」?
答案幾乎肯定不是。首先即使俄國願收人民幣,但人民幣整體國際化步伐仍然非常緩慢(未必是錯),距離自由兌換仍遙遙無期。
更重要的是石油年代已近尾聲,AC未來將是數據年代,Covid更把這時間縮短,油和汽車股,跟Netflix、Amazon、Zoom、Tesla和AMD等的表現對比一下,這交替現象就非常清楚。未來的貨幣本位,會否變成Semidollar?EVBitcoin?還是真的會變成「電商人民幣」?
其實我毫不關心那國是最大贏家或輸家,這想法已太過時。我最希望的當然是Covid充當人類引起摧毀環境和氣候變化的wakeup call,最後人類和地球能夠成功征服難關,相安並存,一齊成為AC後最大贏家!
平衡經濟環保不容易
先從人類性命來計算一下。上周已指出過,對抗疫情的經濟代價非常巨大,今年GDP損失將約5萬億美元以上,未來兩年都未必能恢復。但此經濟犧牲是有價值的,將有希望減少數以千萬計的Covid病死者。同時,本來每年因空氣污染相關而死亡人數高達460萬,今年隨時將減少100萬或更多。當然,上次也指出過,經濟停頓也可導致自殺、酗酒、甚至謀殺率上升,但交通意外傷亡又必大跌,抵消效應。更嚴重的是聯合國警告,本來因極端氣候、蝗災和戰亂,去年已有1.3億人瀕臨饑荒邊緣,現在再加Covid疫情影響經濟和農作物收割,此瀕臨饑荒人數將不幸或再翻倍!這危機又將抵消空氣質素改善的好處!唉!誰說平衡經濟發展和環保包括氣候變化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後,從地球生態環境角度來看,今年確出現一線曙光。不少專家認為去年有可能已經是人類碳排放的最高峰,比本來預計的2030年,提早了11年!這「好消息」當然也是拜Covid所賜,是苦是甜,自己來決定。但這是否就代表巴黎氣候協議訂下的維持地球平均溫度不升超過攝氏1.5度目標,就一定能成功呢?不好意思,仍有點距離。按模型計算,如要達標,將需要連續十年,每年遞減碳排放量7.6%,本來已覺得近乎絕望。但今年中國碳排放暫時跌了15%以上,估計歐美今年也將下降8%至10%,所以今年估計可下降5.5%,甚至達標都有望。但關鍵在於明年和長遠未來。如經濟逐漸復蘇,但大部分國際領袖仍如特朗普般,繼續固執擁抱石化能源,那麼目標仍將落空。他早前說過,為刺激經濟願意大派錢財,但就是不願接受他認為是不切實際,但其實非常重要的「Green New Deal(綠色新交易)」。
我明白油價愈低,愈難戒除石化能源「毒癮」,更難選擇再生能源和EV。但如人類冥頑不靈,不願改善,小心應驗「充滿智慧」的白宮顧問Kellyanne Conway之說(她搞笑以為Covid-19是代表第19代病毒),小心將出現Covid-20、21、 22,或其他新病毒(或可稱為地球白血球?),迫使人類經濟進入冰河時期!
(中環資產持有Carnival、Netflix、Amazon、Zoom、Tesla及AMD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汽車溫度上升又下降 在 水溫自動下降,車子出問題了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一直都認為是沒加油門,引擎又撞寒風,指針當然下降... 難道像樓主那種水溫指針,是不能動的嗎?! 要一直停在中間,要不然跑到下面一點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